语文知识点春语文S版语文五下第4课《火把节》word教案-总结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及说课稿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把节起源和相关文化背景;2.能够自主阅读《火把节》一文,并理解故事情节;3.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讲述故事情节;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阅读《火把节》一文,理解故事情节,熟练运用语言表达;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火把节”是什么,为什么要过火把节,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此的看法和想法。
2.讲解在学生表达后,向学生讲解火把节的起源和相关文化背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节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阅读教师通过阅读,并指导学生朗读《火把节》一文,加深学生对节日的理解和感受。
“火把节”的主要情节是说一个小男孩发明了一个轮船,又因为别人的嘲讽而刻苦学习制造了更加完善的轮船,最终在火把节成功展示自己的发明。
4.理解在阅读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情节和主旨,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加深促发学生对故事的思考。
5.表达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并与同学一起讨论,让学生表达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讲述自己的“火把节”故事。
6.交流学生互相交流所写的文章,并互相点评和提出建议。
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评价。
7.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让学生充分回忆学习的过程,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教师也可对学生总结的内容进行评价。
四、板书设计教师可将以下内容作为板书,帮助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并方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复习相关知识。
“火把节”故事情节小男孩的发明小男孩发明了一个轮船别人的嘲讽别人嘲讽小男孩的发明刻苦学习小男孩因嘲讽而刻苦学习发明更加完善的轮船火把节成功在火把节上,小男孩成功展示了自己的发明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为“火把节”故事,通过故事情节,让学生学习了如何熟练运用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
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五下):《火把节》教案
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五下):《火把节》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6、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盲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词词卡片。
2、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及说课稿整合
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了解火把节的由来和习俗,了解彝族人民的生活状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把节的习俗和彝族人民的生活。
教学难点:1. 火把节习俗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彝族人民生活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彝族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2. 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来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生字词学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并组词。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四、火把节习俗的了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火把节的由来和习俗。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了解火把节的习俗,并能够描述出来。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了解火把节的由来和习俗,了解彝族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生也学会了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来理解课文,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六、火把节习俗的深入理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火把节的习俗。
教案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火把节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火把节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任教年级:授课教师:XXXX实验学校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火把节教案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火把节教案, 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火把节教案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 认识5个生字, 掌握“矫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部分, 体会火把节时彝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
教学难点: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清脉络结构。
3、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情。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 你们知道“火把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吗?(彝族)你知道那些和火把节相关的知识?简介彝族及火把节,出示相关图片: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的传统节日, 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_大的篝火晚会, 彻夜狂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 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二、初读课文, 交流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 回顾预习内容。
2、小组交流预习内容。
三、巩固练习, 检测预习。
1、认读词语:蒿枝犄角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虫宰牛羊熊熊烈火激情四溢数不胜数不屈不挠人声鼎沸兴高采烈2、形近字:寨()矫()跤()赛()娇()狡()塞()骄()寒()3、近义词:矫健——强健激动——感动反义词:矫健——柔弱激动——冷静4、听写词语:披毡山寨嫉妒5、理解词语。
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4、火把节 教案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⒉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⒊交流反馈
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⒋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
⒌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⒈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⒉指名说说这个拟说。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⒈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⒉学生在文中画出。
⒊集体交流
⒋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地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⒈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图片或演示文稿)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语文S版五下火把节word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S版语文教材第十册一单元《火把节》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三、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彝族的火把节。
二、教学课题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目标:、1、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学习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3、为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自豪。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上网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文字资料。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三、教材分析《火把节》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本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火把节》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火把节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火把节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感受火把节热烈场面。
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及说课稿整合
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及说课稿整合一、教材分析《火把节》是一篇描写彝族人民传统节日的散文。
文章通过讲述彝族人民在火把节期间的庆祝活动,展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火把节的来历和习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会抓住文章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火把节的来历和习俗。
3. 学会抓住文章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旨。
四、教学难点1. 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感受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火把节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彝族文化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了解火把节的来历和习俗。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喜悦心情,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火把节的重要意义。
7.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彝族文化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彝族风情的学习氛围。
2.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气、节奏和情感朗读课文。
3. 关键词句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文化渗透:引导学生了解彝族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火把节教案
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火把节教案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火把节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预习题纲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朗读课文三遍。
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②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
③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或语句多读一读。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
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⒈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
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教育资料】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火把节》语文教案
【教育资料】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火把节》语文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德。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第1114自然段)写彝族火把节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全文中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的四次出现把全文各部分内容串连起来,向我们展现了激情四溢的彝族火把节这一盛典,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更感受到了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豪放、热爱生活的特点。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掌握矫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部分,体会火把节时彝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
教学难点: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课文重点:第二、三部分;朗读训练点: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的四次反复,朗读全文的时候,要在这四句话的引领下读出节奏,从火把节的精心准备,到火把节的盛况展现,再到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使学生的理解逐步加深,感情逐步加强读写结合点:写一段庆祝节日时的场面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教学时间三课时预习提纲4、火把节导语:我们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
满山遍野不约而同人声鼎沸兴高采烈日上三竿不屈不挠企盼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比一比谁写得正确又美观。
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及说课稿整合
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及说课稿整合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火把节的来历、意义和习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彝族人民的热情和勇敢,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火把节的来历和意义。
2. 火把节习俗的描述。
三、教学难点1. 火把节习俗的深入了解。
2. 文中生僻词汇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文音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火把节的基本信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火把节的了解,激发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火把节的来历和意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火把节的习俗,分享学习心得。
4. 说课稿展示: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说课稿,分享对火把节的理解。
5. 总结:教师总结火把节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价值。
一、说课稿目的1. 加深学生对火把节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二、说课稿结构1. 引言:简要介绍火把节。
2. 来历:详细阐述火把节的起源和意义。
3. 习俗:分析火把节的各项习俗及其寓意。
4. 感受:谈谈对火把节的独特感受。
5. 强调火把节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1. 语言通顺,表达清晰。
2. 内容丰富,具有逻辑性。
3. 观点鲜明,具有个性。
四、说课稿示例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国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火把节。
2. 来历:火把节起源于古代,是为了纪念彝族英雄而设立的。
3. 习俗:火把节期间,人们会点燃火把,进行舞蹈、歌唱等活动,祈求平安吉祥。
4. 感受:火把节让我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和勇敢,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5. 火把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加以传承和弘扬。
六、教学评价一、评价标准1. 学生对火把节的来历、意义和习俗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二、评价方式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火把节知识的了解。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火把节 语文s版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4、火把节教学目标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火把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掌握“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虫”等词语,积累“激情四溢”等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要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的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像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色风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生词。
1、默读5—10自然段,想:描写了火把节的哪些场面?按什么顺序写的?(用“﹏”标出表示顺
序的词语。
给每个场面拟小标题)
、、、、
2、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课文哪些语段能体现出“盛典”的特点?(提示:标画出体现特点
的词句,读一读,在句段旁写感受。
)
3、作者几次邀请大家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你从哪里能体会到彝族人民的“盛情”?(提示:标
画出体现特点的词句,读一读,在句段旁写感受。
)
【合作探究】
1、感悟理解火把节“盛典”的“典”:“典”是一种郑重举行的仪
式。
火把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读读12自然段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说说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到彝族人民的什么美德?
2、感悟理解火把节“盛典”的“盛情”:你从哪里能体会到彝族人民的“盛情”?(抓几次的邀
请,抓关键词句谈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