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政策汇总
《2024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范文
![《2024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7e4e5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c.png)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其高效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等优势,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概述循环经济,又称为循环型经济或生态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原则,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行动准则,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其核心在于将传统经济模式中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动,以此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缺乏全面、科学的评估体系,无法对各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和监督。
二是缺乏关键技术支撑,一些关键的回收技术和再利用技术尚待突破。
三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四是公众参与度不高,缺乏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意识。
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政策措施:(一)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建立全面、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估体系,包括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再生资源利用等方面,以此为依据对各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
同时,通过定期发布评估报告,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意识。
(二)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突破回收技术和再利用技术的瓶颈。
同时,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政策工具,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活动。
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
(四)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意识。
循环经济 相关政策
![循环经济 相关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536388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4.png)
循环经济相关政策
循环经济相关政策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的背景下,循环经济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首先,循环经济政策鼓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利用。
通过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减少浪费、降低资源消耗,政府能够促使企业采取可持续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经济激励,支持企业建立回收再利用系统,鼓励资源的循环使用。
其次,循环经济政策强调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政府可以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中考虑环境因素,鼓励推动可持续产品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标准和认证,促使企业生产出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产品。
循环经济相关政策还包括加强废物管理和处置的措施。
政府可以设立废物处理和回收基础设施,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废物回收和再利用的活动中。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废物处置费用和罚款机制,以推动企业和个人合理处理废物。
同时,循环经济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和绿色技术的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研发资金和税收减免等措施激励企业投入绿色技术和环保创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促进绿色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总之,循环经济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利用,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废物管理和处置,以及促进绿色技术的发展,政府能够推动经济转型,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与监管体系
![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与监管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c66839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2.png)
添加标题
循环经济的定义: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通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手段,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减少环境 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
添加标题
循环经济的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资源化原则等。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 弃物产生;再利用原则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要求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添加标题
循环经济政策法规的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添加标题
循环经济政策法规的实践: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欧盟的“循环经济行动计划” 旨在推动成员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中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了循环经济的定义、原则、政策措 施等。
监管体系逐步加强:循环经济的监管体系将逐步加强,加强对循环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循 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策法规与监管体系的互动关系:政策法规与监管体系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政策法规为监管 体系提供依据和指导,而监管体系则是对政策法规的执行和落实。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与监管体系将更加完善和协调,为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 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改进方向:针对 实践案例中的不 足之处提出改进 措施和发展方向
政策法规与监管 体系的完善:提 出完善循环经济 政策法规与监管 体系的建议
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循环经济政 策法规与监管体 系的发展趋势和 前景
PART SIX
政策法规不完善: 缺乏系统性的循 环经济政策法规, 难以有效指导实 践
监管体系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监管 机制和手段,难 以对循环经济进 行有效监管
未来发展方向:推动循环经济 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实现可持
第五章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
![第五章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d5e6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f.png)
第五章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目前,循环经济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资源利用和政策支持。
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稳定发展,政府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激励和保障循环经济的实施。
一是政府应采取措施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首先,政府可以实施有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资源税收优惠、环境保护税收优惠等。
其次,政府可以为循环经济企业提供贷款、投资和担保支持,以促进实施循环经济的计划。
同时,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市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通过价格机制、环境保护信托基金等手段,来控制资源消耗,实施循环经济。
另外,政府还可以对技术的研发进行投资,以及改善对循环经济企业方面的技术支持。
二是政府应采取措施来确保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循环经济企业应实行资源税、环保税等收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结构等,提高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使企业更好地实施循环经济。
其次,政府还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循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风险管理。
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
![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9c1ed14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1.png)
04
政策实施效果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节约
循环经济政策强调减少资源消耗 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
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高效利用
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进,提高 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减少
能源、水资源等消耗。
回收利用
推动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促进再 生资源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循环
利用水平。
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减少污染排放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污染物 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保护
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修复生态环境,保 护生物多样性。
环保监管
加强环保监管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 击,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
01
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推
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创新驱动发展
02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绿色发展
03
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
护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节能减排
01
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降低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绿色消费
02
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推广低碳生活方式,鼓励消费者选择环保
3
强化政策支持
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如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 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对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培养专业人才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2be8b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1.png)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最佳利用和回收再利用,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在当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循环经济被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然而,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循环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循环经济的现状1.政策措施的出台中国政府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发展纲要》等。
这些政策文件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推动企业加大循环经济的投资和力度。
2.产业链的完善中国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主要包括资源回收、再利用和废物处理等环节。
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从事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的业务,一些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引导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希望通过购买环保产品来实现个人的环保意识。
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支持和需求基础。
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1.法律法规的落实不到位尽管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行动,导致循环经济的发展进展缓慢。
2.技术和人才缺乏中国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很多关键的技术和设备依赖进口,导致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环节存在短板。
同时,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存在不足,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3.市场机制不健全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很多环节存在低效、低回报的问题,导致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投资意愿不足。
市场机制不健全也妨碍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
三、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547133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4.png)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10.10•【文号】环发[2005]114号•【施行日期】2005.10.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环发[2005]1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精神,结合环保工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局制定了《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二00五年十月十日附件: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以下简称《意见》)的精神,紧密结合环保工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改变以末端治理为主的传统污染防治模式,增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能力,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现就环保部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环保部门在推进循环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一)深刻理解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推动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有利于解决区域性与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
近年来,全国环保系统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环境与经济“双赢”的一项重大举措,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组织理论和政策研究,开展企业、区域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的试点和实践探索,促进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国环境污染的压力。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d588f2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8.png)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断增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为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鼓励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以及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第一,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创新。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等方式,鼓励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绿色技术创新给予充分的激励,使得绿色技术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绿色技术创新中来。
第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例如,通过建设更多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加大对能源存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推动能源的低碳化和清洁化进程。
第三,加强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政府可以出台资源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节约资源和能源的使用。
同时,建立健全的废物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废物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再利用。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开展资源节约型城市示范,推动绿色建筑、循环农业、节水措施等创新实践,为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示范和倡导。
第四,强化环境保护与治理。
政府可以加大对污染源进行排放监管,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增加环境违法成本。
同时,加大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推动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五,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政府可以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
例如,设立绿色债券基金,为符合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对环保和节能项目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的发展,为绿色低碳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分析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91601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7.png)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分析一、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与目标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利用中,尽可能地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并在废弃物的利用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够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多重效益,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国家制定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循环经济系统建设基本完善、初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重点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能力显著增强,循环经济体系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
二、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为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法规保障。
例如,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财政投入,出台了有关税收和金融服务的政策,对循环经济领域的企业进行了资金的扶持和鼓励。
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重点行业包括能源、建筑、交通、钢铁、电子、纺织等领域。
这些行业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量较大,也是能否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
以钢铁行业为例,在钢铁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炼钢需要高温,导致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较大。
而且钢铁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废渣、废渣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程度仍然不足。
因此,对于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实现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区域循环经济是以地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由多个企业和产业链组成的循环经济体系。
在我国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一些地方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废弃物管理比较混乱、循环经济产业链不够完善等。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地方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和管理,鼓励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着重解决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再利用问题。
五、循环经济创新实践与经验分享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多方面。
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
![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153c13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c.png)
03
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政策的实施与监管
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
制定和发布政策文件
国家制定和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任 务和措施,为各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组织协调实施
建立由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的组织协调机制,通过召开会议、联 合发文等方式,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
监督检查
循环经济强调对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追求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1 2
缓解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
循环经济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 排放,缓解了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有利于实 现可持续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循环经济模式下,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循环经济的定义与重要性 • 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 • 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政策的实施与监管 •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加强循环经济政策的建议
01
循环经济的定义与重要性
循环经济的定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 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 资源”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3
促进绿色发展
循环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 广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有利于推动生态 文明建设。
循环经济政策的意义
推动经济发展转型
01
循环经济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促进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转型。
提升环境保护水平
02
循环经济政策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通过推广清洁生产、
《2024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范文
![《2024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7fe5d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1.png)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因此,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可持续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深入探讨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其政策措施。
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原则,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核心在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一)模式类型1. 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以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利用为目标,实现废弃物最小化,再利用资源化。
2. 区域性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区域内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和资源循环体系,形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3. 产业间循环经济:通过不同产业间的资源互补和废弃物的再利用,形成产业间的共生关系。
(二)实施路径1. 推进清洁生产: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革,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
2. 废物资源化: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 绿色消费: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和服务。
三、政策措施研究(一)法律法规建设1. 制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循环经济的法律地位和责任主体。
2. 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如资源回收利用政策、绿色税收政策等,引导和激励企业实施循环经济。
(二)财政支持1. 设立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项目和示范企业的建设。
2.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投入循环经济建设。
(三)技术创新与推广1. 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
2. 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监管与监督1.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监督和评估。
2.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循环经济的发展。
2013-2023年中国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梳理
![2013-2023年中国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14e6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5.png)
2013-2023年中国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梳理温馨提示:该文档是小主精心编写而成的,如果您对该文档有需求,可以对它进行下载,希望它能够帮助您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以对它进行修改,根据您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即可。
另外,本小店还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比如工作总结、文案摘抄、教育随笔、日记赏析、经典美文、话题作文等等。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不同的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后续更新。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small master, if you hav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ocument, you can download it, I hope it can help you solve your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it can be modified and adjustedaccording to your actual needs.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you with a variety of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work summary, copy excerpts, education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o the following updates.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2013年以来,中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与环保政策
![循环经济与环保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e10c7e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a.png)
可持续发展理念
内涵和意义
01 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促进作用
02 分析循环经济如何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实现路径
03 探讨可持续发展在循环经济中的具体实现途径
城市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
重要性
分析城市循环经济对绿色发展 的重要贡献 绿色发展对城市可持续性的影 响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工业革命前 自然资源高消耗
现代循环经济 资源再利用率提高
20世纪初 废物排放增加
全球化时代 国际合作加强
环保政策对循环经济的影响
法规制定
01 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税收政策
02 鼓励绿色生产
监管加强
03 提高企业责任感
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
闭合循环理念
实现资源再利用 减少废物排放
资源再利用原则
●06
第六章 循环经济与环保政策的未 来展望
未来循环经济发 展趋势
未来循环经济的发展将主要关注于提高资源利 用率,推动绿色生产,促进循环产业链的发展。 政府将加大对循环经济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 企业创新技术,推动循环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还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资源紧 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分析环保政策实施中的难点和挑战
02 挖掘问题根源,寻找解决方案
探讨环保政策实施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03 打造全方位监管网络,形成闭环监督
环保政策执行效 果评估
环保政策执行效果评估是保障政策有效实施的 重要手段。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才能客观地评价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经验 的总结和问题的分析可以为政策的调整和改进 提供有益参考,促进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提 高效率。
发展循环经济的八项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的八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ac847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5.png)
发展循环经济的八项措施1.制定循环经济政策:制定针对循环经济的政策,包括法律、法规和经济激励措施。
政府应该制定政策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以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2.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政府可以设立研究机构或资助研究项目,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3.加强政府与企业合作: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和税收的激励措施,以鼓励企业采取循环经济的实践。
4.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集中循环经济相关企业,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
通过将企业集中在一起,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5.提升废物回收和处理能力:提升废物回收和处理能力,减少废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投资废物处理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6.推广循环产品设计:推广循环产品设计,鼓励企业设计出可循环利用的产品,并推动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
政府可以设立循环设计奖励机制,鼓励企业进行循环产品设计。
7.加强教育和宣传:加强循环经济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的认识。
政府可以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活动,教育公众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8.建立循环经济评估和监管机制:建立循环经济的评估和监管机制,跟踪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效果。
政府可以设立循环经济监管机构,监督企业的循环经济实践,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通过以上八项措施的实施,可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这些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共同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
地方循环经济政策
![地方循环经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928dbd1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a.png)
地方循环经济政策一、资源利用政策资源利用政策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具体措施包括:推行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生产活动,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节能减排政策节能减排政策旨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实施节能改造工程,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循环经济园区政策循环经济园区政策旨在促进产业集聚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园区内企业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具体措施包括: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引导企业入园发展,推行园区内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园区内企业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四、绿色生产政策绿色生产政策旨在推动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生产方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具体措施包括:推广环保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生产实践,对采用环保技术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
五、绿色消费政策绿色消费政策旨在引导消费者选择环保、节能、低碳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绿色消费市场的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推广绿色产品和服务,鼓励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营销活动。
六、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旨在推动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废弃物回收体系,鼓励企业开展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对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
七、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多样性。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推广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
八、科技创新政策科技创新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循环经济的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
具体措施包括: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究和试验,推动循环经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9c85d11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d.png)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和《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801号)中,前者规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管理制度、政策导向和激励措施等内容,后者是对相关投融资政策措施的深化和细化。
一、循环经济概述(一)循环经济的概念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本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
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二)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实施原则和基本要求(1)发展循环经济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
(2)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3)在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应当保障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防止产生再次污染。
(三)政府部门管理分工和职责要求1.管理分工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
2.政府职责(1)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等规划,应当包括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政策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70d7a5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7.png)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政策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政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找到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政策措施:
1. 制定环境保护法律和标准:政府可以制定环境法律和标准,限制排放,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2. 激励环保产业发展:政府可以提供税收减免、补贴和其他激励措施,鼓励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如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和绿色建筑。
3. 强化环境监管和执法: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监测和执法力度,确保环境法规的执行和违规行为的惩罚。
4.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政府可以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推动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5.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政府可以加大环境教育和宣传的力度,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
6. 促进国际合作: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政府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污染物跨境传输等环境挑战。
7. 实施经济调控手段: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排放许可和碳排放交易等经济调控手段,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污染和资源
消耗。
需要注意的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紧张关系。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寻求最优的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各地“十二五”循环经济相关规划汇总
![各地“十二五”循环经济相关规划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3ddb9db195f312b3169a5cb.png)
善 相关 政策 、 加强 技术 支 撑 、 强 化 生产 者责 任 、 加强
环境管理 、 引 导公 众 参 与等 措 施 , 全 力 保 障 优化 废 弃 电器 电子 产 品处理 产业 布局 、 强 化废 弃 电器 电子
近 日, 国务 院讨 论 并通 过 《 “ 十二五” 循 环 经 济 发 展规划 》 ,明确 了我 国今 后循 环 经济 发展 的 主要 目标 、 重 点任务 和保 障措 施 。 地 方各 省市在 2 0 1 2年 前后 也 纷纷颁 布 了“ 十二 五 ” 循 环 经济相 关规 划 。 《 广 西循环 经 济发 展 “ 十二 五 ” 规划 》 指出, 将 把 农业 循 环经济 、 工 业循 环 经济 以及 社会 循环 经 济列 为建设 重点 。 在 充分落 实 现有 的循环 经济 相关法 律 法 规外 ,还将 制 定 和完善 更加 优 惠 的价格 政策 、 财 政 政策 、 投 融资政 策 、 废弃 物利 用政 策 、 政府 采 购政 点领 域全 面贯彻 循 环经 济理 念 , 建立 以生态农 业 为 主体 . 以新 能源 产业 和 生态 旅游 业 为两翼 的循 环 经 济 发展 模 式 . 落 实 大力 推 进 节 能降 耗 、 全 面推 行 清
系 统性 与 区域性 、 针 对性 与特 色性 相结 合 的原则 设
立, 包括资源产出、 资源 消 耗 、 资 源综 合 利 用 、 废 物 排 放 、绿色 创建 与绿 色认 证类 五个领 域 共 2 2项指
《 浙 江 省循 环 经 济 发展 “ 十二 五 ” 规划》 是 按 照 浙江科 学 发展 的要求 ,遵 循 循环 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发 展 理念 , 结合我 省 资源禀 赋 和发展 基 础 , 着 力 发展循 环 型工
畅通国内大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
![畅通国内大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e121464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6.png)
畅通国内大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
实现国内大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应该加强对大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大循环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和市场环境。
可以通过减税降费、财政补贴、鼓励创新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推动大循环经济发展。
2. 加强企业绿色转型支持:支持企业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废弃物排放,推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
3. 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发展: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其发展壮大。
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我国绿色产业的竞争力。
4. 优化资源配置和物流网络:加强对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
加强物流网络的建设与优化,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5.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推动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修复。
鼓励开展生态产业,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以上政策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国内大循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提高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共同参与到大循环经济建设中来。
循环经济政策汇总
![循环经济政策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0c1c5e09b89680203d8255a.png)
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循环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政策一、西部大开发政策--财政政策。
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西部地区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央财政用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教育、人才、医疗、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方面已有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
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投入力度。
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的贴息支持力度。
--税收政策。
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以及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可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
推进资源税改革,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对其他资源适当提高税额,增加资源产地地方财政收入。
各级地方政府在资源税分配上,要向资源产地基层政府倾斜。
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
--投资政策。
加大中央财政性投资投入力度,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
提高国家有关部门专项建设资金投入西部地区的比重,提高对公路、铁路、民航、水利等建设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和资本金注入比例。
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西部地区县以下(含县)以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市地级配套资金,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强化项目监督检查。
加大现有投资中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对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资金支持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
--金融政策。
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信贷支持力度。
加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西部地区金融服务力度,探索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支持西部地区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循环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政策一、西部大开发政策--财政政策。
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西部地区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央财政用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教育、人才、医疗、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方面已有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
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投入力度。
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的贴息支持力度。
--税收政策。
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以及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可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
推进资源税改革,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对其他资源适当提高税额,增加资源产地地方财政收入。
各级地方政府在资源税分配上,要向资源产地基层政府倾斜。
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
--投资政策。
加大中央财政性投资投入力度,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
提高国家有关部门专项建设资金投入西部地区的比重,提高对公路、铁路、民航、水利等建设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和资本金注入比例。
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西部地区县以下(含县)以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市地级配套资金,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强化项目监督检查。
加大现有投资中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对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资金支持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
--金融政策。
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信贷支持力度。
加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西部地区金融服务力度,探索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支持西部地区发展。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抓紧制定并实施对偏远地区新设农村金融机构费用补贴等办法,逐步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
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
鼓励地方各级政府通过资本金注入和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等方式,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从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
积极支持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支持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再融资。
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研究探索西部地区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的有效途径,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产业政策。
实行有差别的产业政策,制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凡是有条件在西部地区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支持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并优先审批核准。
支持民间资本以合作、参股等方式进入油气勘探、开发、储运等领域。
扩大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范围。
加大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资金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多元资金投入。
鼓励外资参与提高矿山尾矿利用率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新技术开发应用项目。
--土地政策。
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简化程序,保障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建设用地。
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时,适度向西部地区倾斜,增加西部地区荒山、沙地、戈壁等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指标。
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工业用地出让金最低标准,可区别情况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一50%执行,适当降低西部地区开发园(区)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
--价格政策。
对新建铁路和部分支线铁路,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偿还贷款本息、补偿合理经营成本的原则,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用户承受能力,核定新线和支线特殊运价。
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支持资源地群众便捷使用质优价廉的煤气电。
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合理确定城市供水价格,逐步实行阶梯式水价。
完善中水优惠利用价格,鼓励中水回用,中央在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投资上给予支持。
科学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逐步使污水处理费价格达到合理水平。
积极推行发电企业竞价上网、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等定价机制。
抓紧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政策。
--生态补偿政策。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逐步在森林、草原、湿地、流域和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探索推进资源环境成本内部化。
逐步提高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按照核减超载牲畜数量、核定草地禁牧休牧面积的办法,开展草原生态补偿。
抓紧研究开展对湿地的生态补偿。
充分考虑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中央财政加大对上游地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鼓励同一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与生态受益地区之间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加大筹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力度。
继续完善用水总量控制和水权交易制度,在甘肃、宁夏、贵州开展水权交易试点。
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资源型企业按规定提取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税前扣除。
矿产资源所在地政府对企业提取的准备金按一定比例统筹使用,专项用于环境综合治理和解决因资源开发带来的社会问题。
加快制定并发布关于生态补偿政策措施的指导意见和生态补偿条例。
--人才政策。
完善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待遇政策,逐步提高工资水平。
进一步加大对艰苦边远地区特别是基层的政策倾斜力度,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动态调整机制。
研究完善留住人才、吸引各类人才到西部地区基层工作的优惠政策,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帮扶政策。
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建立经济支援、干部支援、人才支援、科技支援等相结合的全面对口支援机制,完善支援方式,加大支援力度。
做好青海等民族地区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
继续实施中央和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
建立健全军地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人民军队在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中的优势和积极作用。
广泛动员社会各赛支持和参与西部大开发。
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和慈善捐助。
二、循环经济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投资的支持力度。
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要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
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要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并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
各类金融机构应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金融支持。
--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理顺自然资源价格,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
发展改革委要积极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逐步提高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大力推进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
扩大峰谷电价和丰枯电价执行范围,拉大差价,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行尖峰电价和季节电价;对高耗能行业中淘汰类、限制类项目,严格执行按国家产业政策制定的差别电价政策。
加大供热体制和供热价格改革力度,逐步建立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共同构成的热价形成机制,实行差别热价和煤热联动政策。
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其他产品的比价关系,建立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机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并落实各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
--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和收费政策。
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等,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清洁生产专项资金。
各级财政和环保部门要安排排污资金,加大对企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污染防治项目的投入力度。
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建立促进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的鼓励政策。
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加快建立大宗废旧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制度。
适时出台燃油税,完善消费税制。
积极研究以资源量为基础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办法,进一步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优先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全面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研究完善限制国内紧缺资源及高耗能产品出口的政策。
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政府采购目录要优先考虑节能、节水和环保认证产品--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专项资金,支持循环经济的科技研究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服务等。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自主创新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列入国家或者省级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并安排财政性资金予以支持。
利用财政性资金引进循环经济重大技术、装备的,应当制定消化、吸收和创新方案,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由其监督实施;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协调机制,对重大技术、装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实行统筹协调,并给予资金支持。
--国家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并运用税收等措施鼓励进口先进的节能、节水、节材等技术、设备和产品,限制在生产过程中耗能高、污染重的产品的出口。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企业使用或者生产列入国家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鼓励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或者产品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应当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金融机构应当给予优先贷款等信贷支持,并积极提供配套金融服务。
对生产、进口、销售或者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或者产品的企业,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国家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价格政策,引导单位和个人节约和合理使用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资源高消耗行业中的限制类项目,实行限制性的价格政策。
对利用余热、余压、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确定其上网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