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内酯Ⅰ及白术内酯Ⅲ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白术内酯Ⅰ及白术内酯Ⅲ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白术内酯Ⅰ及白术内酯Ⅲ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关键 词 : 白术 内酯 I 白术内酯l; 脾虚; 唾液淀粉酶活性 ; l I
中图分 类号 : 2 5 5 R 8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80 0 ( 0 6 0 —6 7 1 10 -8 5 2 0 ) 91 1 - 0
Efe to r cyo e I. o aia Amy a eAcii t o a r e n p e n De fc fAta t ld Ⅲ n S l v l s t t i Ras fDir h a a d S le — vyn
1 器 材
11 仪 器 7 3 G 型 分 光 光 度 计 ( 海 分 析 仪 器 总 厂 ) 恒 温 水 浴 20 上 ; 锅( 余姚金 电仪表有限公 司) 。 加 入 物 用 量 见表 1 。混 匀 ,7 水 浴 水 解 7 5mi , 水 定 3℃ . n后 加 12 主 要 药 品 和 试 剂 ( 酸 二 氢 钠 ( 头 市 化 学 试 剂 厂 批 号 . 磷 汕 容 至 1பைடு நூலகம் l60n 下 测 定 A值 , 据 u=A — I AB 0 4×1/ 0m ,6 m 根 B AJ × . / 5 9 0 0 ) 磷 酸 氢 二 钠 ( 头 市 化 学 试 剂 厂 批 号 9 0 1 ) 磷 酸 二 8 63 , 汕 86 3 , 7 5×62 0公 式 , u值 , 行 比较 。 . 5 求 进 氢钾 ( 汕头 市 化 学 试 剂 厂 批 号 9 1 1 ) 二 甲基 亚 砜 ( 药 集 团 3 结果 7 l2 , 国 化学试剂有 限公 司批号 T 0 4 12 , 20 10 ) 可溶性淀粉 ( 国药集 团化学 见 表 2 。 试 剂 有 限公 司批 号 T 0 3 2 5 。 20 10 ) 表 2 白 术 内酯 对 睡 液 淀 粉 酶 活 性 的影 响 ( ± ) s 白术 内酯 I、 白术 内酯 Ⅲ ( 验 室 自制 , 度 >9 % ) 1 1 实 纯 8 。 /5 m lL B o P S缓 冲液 ( H=8 0 ,. m lL碘储 备液 ,%二 甲基亚 / p . )0 1 o / 2 砜 的 P S缓 冲液。基 质缓 冲液 : 取氯 化 钠 4 5 、 H O B 称 . g N P ・ 1 H O2 .7g和 K H P 4 .5g溶 于 20m 蒸馏水 中, 2 2 84 2 2 O 2 , 6 5 l 加热至 沸 。白术 内酯 I、 白术内酯 Ⅲ溶液 : 精密称取 白术 内酯 I、 白术 内 酯 Ⅲ, 1 二甲基亚砜 的 P S缓 冲液 于 容量瓶 中 , 成所需 浓 加 % B 制 度的溶液。唾液淀 粉 酶溶 液 : 清 晨 唾液 , 心 , 取 上清 液 1 取 离 吸 与 正常 对 照 组 比较 , P< .5 0 0 m, l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倍数 。 4 讨 论 2 方 法 传 统 的 中 医理 论 认 为 : 术 生 用 燥 湿 健 脾 , 于 燥 湿 作 用 。 白 偏 2 1 实验 组 正 常 对 照 组 为 未 加 白 术 内 酯 的 唾 液 组 , 验 组 分 别 . 实 麸 炒 后 健 脾 燥 湿 , 于 健 脾 。 现 在 研 究 表 明 , 术 麸 炒 后 白术 内 偏 白 酯 I、 白术 内酯 Ⅲ的 含 量 增 加 。 中 医有 “ 主 涎 ” 涎 为脾 液 ” 脾 “ 收 稿 日期 :0 51 -5 修 订 日期 :0 60 一5 20 — 2 ; 0 2 0 -4 l 的论 述 , 文 采 用 酶 学 方 法 , 本 测定 了 白术 内酯 I、 白术 内酯 Ⅲ对 唾 基 金 项 目 : 家“ 五 ” 关课 题 ( o2 0 B 7 1 1 ) 国 十 攻 N .0 1 A 0 A 1 液 淀 粉 酶 活 性 的 影 响 , 验 表 明 , 正 常 组 比较 白 术 内 酯 I对 唾 实 与 作者 简介 : 延 军 (9 3 ) 男( 族 ) 辽 宁 沈 阳人 , 任 辽 宁 中 医 学 院 药 郝 17 一 , 汉 , 现 液 淀 粉 酶 活 性 有 增 强 作 用 ( < .5 。 而 白术 内 酯 Ⅲ 正常 组 P 00) 学 院 主 管 药 师 , 士 学位 , 博 主要 从 事 中 药炮 制 原 理 研 究 与 新 药 开 发 工 作 . 无 明显 差 别 。结 果 提 示 , 白术 内酯 I可 以 作 为 白术 健 脾 运 脾 的效

白术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术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术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1. 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深度挖掘,对白术这一古老且广泛应用的中药材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对其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机制的探索尤为引人关注。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近年来关于白术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理解白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多重功效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未来药物研发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属菊科苍术属植物,其干燥根茎作为传统中药广泛应用于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治疗领域。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术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多糖、生物碱、酚酸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成分构成了白术复杂且独特的药效基础。

每一种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与靶点,参与到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的调节之中。

本文将首先概述白术主要活性成分的结构特征、提取分离方法及含量测定技术,为后续药理作用机制的探讨奠定物质基础。

随后,我们将详细阐述各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如利尿、降血糖、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保肝、护肾、神经保护等多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特别关注于分子层面的作用机制揭示,如信号通路调控、基因表达变化、蛋白相互作用等,以期阐明白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

本文还将探讨白术活性成分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规律,以及其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特性,这对于理解其体内效应及优化用药方案至关重要。

针对白术活性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体内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整合分析,有助于揭示白术在临床疗效中的物质基础与作用原理,为其在相关疾病防治中的精准应用提供科学支撑。

本文将以系统全面的视角,追踪白术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的前沿动态,揭示其在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为推动白术及相关制剂的研发创新、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2. 白术的化学成分讨论现代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在白术化学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妇血宁方药2种提取工艺的成分比较_隋晓辉_崔伟亮_张学兰_唐玉秋_李慧芬

妇血宁方药2种提取工艺的成分比较_隋晓辉_崔伟亮_张学兰_唐玉秋_李慧芬
( 2) 本文通过对大孔吸附树脂对射干总黄酮吸附 及洗脱条件的考查,发现 D101 大孔吸附树脂有良好 的吸附及洗脱性能,实验中得到了不同乙醇浓度对三 个指标成分的不同洗脱效果,三个指标成分在乙醇浓 度为 20% 时,均未被洗脱,可用于除去杂质,当乙醇浓 度达到 30% 时,指标 1 成分被洗脱,当乙醇浓度达到 50% 时,指标 2 成分被洗脱,当乙醇浓度达到 60% 时, 指标 3 成分才开始被洗脱,此实验结果可为射干总黄 酮有效成分的进一步分离提供依据。
药材均购自山东百味堂中药饮品有限公司,经山 东中医药大学周凤琴教授鉴定: 炙黄芪为豆科植物膜 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 干燥根的 炮制加工品; 炒白术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干燥根茎的炮制加工品; 荆芥穗炭为唇 科植物荆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干燥花穗的炮 制加工品; 绵马贯众炭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 带叶柄基部干燥根茎的 炮制加工品; 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 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 的干 燥 根; 海 螵 蛸 为 乌 贼 科 动 物 无 针 乌 贼 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 的干燥内壳; 茜草炭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 Rubia cordifolia L. 干燥根及根茎的 炮制加工 品; 三 七 为 五 加 科 植 物 三 七 Panax notoginseng( Burk. ) F. H. Chen 的干燥根及根茎; 蒲黄炭为香 蒲科植物水烛香蒲 Typha angustifolia L. 干燥花粉的炮 制加工品;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Ait. 的干燥成熟果实; 炒升麻为大三叶升麻 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 干燥根茎的炮制加工品。

白术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

白术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

-28-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5 V ol.(7) No.13力学具有十分明显的变化,而且其坐骨神经髓鞘肿胀明显,神经滋养血管腔扩张明显,且其红细胞出现淤积现象。

观察组大鼠使用了通络方剂,该药具有活血益气、止痛通络的作用。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情况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大鼠SOD以及MDA改善结果也表明通络方剂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

故笔者推断通络方剂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来发挥对DPN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通络方剂可以改变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并可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自由基生成。

参考文献:[1]张德刚,赵瑛,夏培金,等.通络方剂改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4(6):601-602[2]刘兰芳.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4(4):367-368编辑:段苏婷编号:ER-14120502(修回:2015-05-13)白术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al function of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tractylodes董凤彩(七台河市中医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中图分类号:R12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5)14-0028-02【摘要】白术在中医临床中比较常用,本文较深入地探讨了白术的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对于白术的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白术;中药成分;药理作用【Abstract】Atractylodes is commonly applied in TCM.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nents of atractylodes were focused, and played a guiding role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of atractylodes.【Keywords】Atractylodes; Ingredients of TCM; Pharmacological effects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5.14.013白术在中医临床中比较常用,具有益气健脾、安胎、止汗等效果,主要用于临床治疗食少脾虚、自汗、腹胀、水肿等病症[1]。

不同加工方式的中药白术对脾虚大鼠唾液淀粉酶活性和尿中D木糖排

不同加工方式的中药白术对脾虚大鼠唾液淀粉酶活性和尿中D木糖排

不同加工方式的中药白术对脾虚大鼠唾液淀粉酶活性和尿中D木糖排泄率的影响针对白术的不同加工方法,观察白术在硫磺熏蒸、不同温度鼓风烘制和微波灭菌的加工方式下,样品对脾虚大鼠的唾液淀粉酶及尿中D木糖排泄率的影响。

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大黄所致脾虚模型对照组和不同加工方式的白术实验组,分别采用淀粉酶比色测量法和邻苯甲胺法测定大鼠唾液淀粉酶活性和尿D木糖排泄率。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发现100,110 ℃鼓风烘制的白术均可增加大鼠唾液淀粉酶的单位含量,脾虚大鼠的唾液淀粉酶升高,同时可拮抗大鼠尿中D木糖排泄率降低的现象,与模型组比较有较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70 ℃烘制及微波处理的白术相对于其他药液作用较强,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白术能改善脾虚大鼠对D木糖吸收功能和唾液淀粉酶活性,且尿中D木糖排泄率的改变与唾液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

不同温度鼓风烘制和微波灭菌加工的白术对脾虚大鼠唾液淀粉酶活性和尿中D木糖排泄率的影响较小,而硫磺熏蒸对脾虚大鼠唾液淀粉酶活性和尿中D木糖排泄率的影响较大。

标签:白术;脾虚证;硫磺熏蒸;不同鼓风温度;微波灭菌;唾液淀粉酶;D木糖排泄率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其植物形态为多年生草本,白术性温,气清香,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中和之功效[1]。

传统的白术加工方法有烘干、晒干2种[2],但传统方法耗时长,且效率低,故许多商家大多先采用硫磺熏蒸,再稍加晒干的处理方法,达到增白、干燥、防霉、防虫,快速有效地装箱贩卖的目的,导致市售药材的质量良莠不齐。

为了减少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活性成分的损失,学者们不断在探寻其替代技术使质量可控。

而对于中药白术来说,不同加工方式对其健脾活性的影响未见报道。

唾液淀粉酶由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合成,来自唾液腺的消化酶。

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涎为脾液,提示脾与唾液密切相关。

唾液淀粉酶的影响因素

唾液淀粉酶的影响因素

5.5min后由2号管每隔一定时间(1min或2min),取 5.5min后由2号管每隔一定时间(1min或2min),取 后由 ), 滴于白瓷凹板上做碘反应, 液1滴于白瓷凹板上做碘反应,观察并记录颜色变 化情况,到碘反应接近浅红色时,取出各管, 化情况,到碘反应接近浅红色时,取出各管,包括 号管,分别各取1滴做碘反应,观察对比结果。 1号管,分别各取1滴做碘反应,观察对比结果。 6.把 支试管放入37℃水浴下,5~10min后取出, 6.把4支试管放入37℃水浴下,5~10min后取出,向各 37 后取出 管内加碘液2 混匀,观察结果。 管内加碘液2滴,混匀,观察结果。综合分析所测 三种温度下的酶活性情况,并以1 三种温度下的酶活性情况,并以1号管为对照说明 冰水浴及沸水浴两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异同。 冰水浴及沸水浴两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异同。
实验背景 背景
酶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 酶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 点,目前在科研、食品加工、饲料生产、医疗等方 目前在科研、食品加工、饲料生产、 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唾液中, 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唾液中,是 一种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一种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影响其活性的因素有很多, 影响其活性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本身结构特点和结 构功能特点影响之外,还主要包括PH PH值 温度、 构功能特点影响之外,还主要包括PH值、温度、重 金属离子、抑制剂、激活剂及酶浓度等。 金属离子、抑制剂、激活剂及酶浓度等。
实验步骤
温度
淀粉酶
抑制 剂
pH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
1.稀释唾液的准备。 1.稀释唾液的准备。 稀释唾液的准备 2.准备好37℃水浴、冰水浴及沸水浴, 2.准备好37℃水浴、冰水浴及沸水浴,点滴板加碘液 准备好37 备用。 各1滴,备用。 3.取小试管4 3.取小试管4支,编号,各加1%淀粉溶液30滴,pH 取小试管 编号,各加1%淀粉溶液30滴 1%淀粉溶液30 6.8缓冲液10滴 缓冲液10 号管作对照, 号管放37 水浴, 37℃ 6.8缓冲液10滴。1号管作对照,2号管放37℃水浴, 号管放冰水浴, 号管放沸水浴中,各预温10min 10min。 3号管放冰水浴,4号管放沸水浴中,各预温10min。 4.向 号管加蒸馏水10滴 4.向1号管加蒸馏水10滴,向2,3和4号管各加稀释唾 10 10滴 混匀放原水浴中。 液10滴,混匀放原水浴中。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
2 . 4土炒 白术
白术主要含挥发油、内酯类化合物及多糖。挥发油中主要为苍术
酮、苍术醇 等 ,内酯类化 合物 中有 白术 内酯 I 、 Ⅱ、m、I V 及双 白术 内酯、环氧 白术 内酯等” J 。
炮制:将伏龙肝 ( 即烛 土)细粉放入锅 内,用中火炒至灵活状态, 加入 白 术片 , 翻炒至表面布满细土 ( 俗称挂土),且药物逸出本身香气 , 取出,筛去土 ,晾凉。 ( 每1 0 0 l ( g 白 术片,用伏龙肝细粉3 0 。) 功能 与药理 :土炒 白术燥性 缓和 ,补脾 止泻作用增 强。主要用 于 脾虚 食少 ,泄泻便溏 ,胎 动不安 。其 补脾 作用与 土炒白术 内的白术 内 酯增加和 挥发油 减少有 关 ,对 4 种 白术炮制 品与生 品 中的挥 发油含 量 比较 ,炒 制后挥发油含量 均有下 降,生 白术 >蜜 炙麸炒 白术 >麸 白术 >土 白术 >焦 白术 】 ,对 4 种 白术炮 制 品与生 白术 的白术 内酯含量 测 定后发现 ,生 白术 、清炒 白术 、麸 白术 、土 白术 中 白术 内酯 总量分别 为1 . 3 2 6 、1 . 5 9 1 、1 . 5 3 4 、1 . 7 3 8 m g / g 【 9 】 。说明土炒 白术 中挥发 油含量较
1 0 0 斤 ,用麸 皮 l 5 ~2 0 斤 。)
功能 与药理 :白术麸 皮炒 制后 燥性缓和 ,健脾和 胃作用增强 ,用
于 脾 胃不和 ,运 化失 常 ,食少 胀满 ,倦 怠乏 力 ,表 虚 自汗 ,胎动 不 安 。实验证 明 ,白术挥 发油 含量减少 ,多少为 :白术生 品>蜜 制麸炒 白术 >麸炒 白术 >土制 白术 >炒焦 白术 ,其 中挥 发油 主要成分 苍术酮
2白术的临床作用
2 . 1生 白术

白术治疗胃肠道疾病药理作用分析

白术治疗胃肠道疾病药理作用分析

白术治疗胃肠道疾病药理作用分析摘要:白术是菊科的一种重要的中药,其干制的块根可用作药材。

《名医别录》说:“白芍,甘草,甘甜,不含任何毒性。

”用于治疗全身狂风,头昏眼花,眼泪横流,祛湿热,祛皮下水肿,祛心浮气躁,祛除霍乱呕吐,利腰脐血,补肾气,温胃清肠。

一种是黄芪,一种是白术。

生郑山,汉中,南郑。

在两个时代,陶弘景第一次将“药”分为两类,分别是“白”与“红”,在《本草经集注》中解释道:“药有两类,一类是:白术,大,有毛,可做枝条,根茎甘美,无脂,可做药丸。

红薯,叶子纤弱,没有分枝,根部细小,味道苦涩,汁液丰富,可以用来熬汤。

”关键词:白术;胃肠道;药理作用引言:胃肠道疾病会出现反复腹痛、腹胀、胃灼热、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是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吞咽障碍、胃溃疡、胃轻瘫、胃排空障碍、肠易激综合征及炎性肠病等。

“益气固脾”为“益气固脾”要药,可改善胃肠道紊乱所引起的多种胃肠病,近年来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药理学实验,并初步证实了其对胃肠病的调控效果,从基因分子、细胞和动物水平上阐明了其调控胃肠病的分子机理。

1.调整胃肠活动1.1对大、小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动作用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朱金照等人在大鼠体内观察到,白药水煎对葡萄糖兰-2000标记的大鼠胃排空和肠道运动有明显的改善,其效果明显好于莱菔子,大黄,枳实,半夏,藿香,木香,蒲公英,厚朴和槟榔。

张印等以生白术为三种剂量,分别以15,30,60克的剂量进行煎熬,发现高剂量的生白术比中剂量和低剂量的生白术具有更好的肠推动效果。

本课题组前期发现,中药白术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为:其精制物可显著拮抗阿托品引起的小鼠肠蠕动障碍,并可增强其消化功能,并可显著改善其消化功能。

1.2对胃肠蠕动的影响而对胃肠蠕动有一定的影响。

李育浩等前期工作中,我们通过对大鼠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给药量为150 mg/kg的情况下,白术丙酮的提取物对大鼠的胃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在给药的剂量为300 mg/kg时,还可以对小鼠的胃液腺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还可以提高小鼠的胃 pH,使其酸性变弱,从而使小鼠胃内的酸性变小,从而使其对小鼠胃粘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小鼠胃部粘膜上皮细胞出现明显的粘连,从而使小鼠的胃部黏膜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从而对其进行治疗。

炮制对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

炮制对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
泡 1— 4h 至 六 七 成 透 时 , 润 2 — 2h 至 内外 湿 度 一 致 , 2 2 , 闷 4 3 , 切 厚片 , 晒干 或 烘 干 。
中的含量有所下 降 ; 中以麸炒黄品 中自术 内酯 I、 Ⅲ的 其 Ⅱ、 含量最 高 , 与《 这 药典》 收载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多用麸炒黄 品
量也呈 增长趋势 , 白术内酯 Ⅱ的含量则 减少 。 郝延军等【比较 l 引
了生 白术 、 自术 、 白术 中苍 术酮 和 白术 内酯 I、 麸 焦 Ⅲ的含
1 麸 炒 白术 . 2
取麸皮 , 人热锅 内 , 冒烟时 , 撒 待 加入 白术
片, 迅速 翻动 , 用文火炒至黄棕色 、 出香气 时 , 出 , 去麸 逸 取 筛 皮, 晾凉 。 10k l术片 , 每 0 gl  ̄ 用麸皮 l 。 0 1 土炒 白术 . 3 取伏龙肝 细粉 , 热锅 内 , 中火炒至灵 活 置 用 状态时 , 加入 白术片 , 炒至表面挂有土色 , 出香气时 , 逸 取出 ,
肠道功能 的作用 , 认为 白术内酯 I为白术健脾 的主要有效成
分 , 炒 白 术 中 的 含 量 明 显 高 于 生 品 , 临床 健脾 常 用 炒 白 而 与
术相 一致 。 印等田 人 张 为白术生品与炒制品对小肠运 动的影 响有 着显著差异 , 品比炒制品更能促 进小肠蠕动 , 提出 生 并 白术经炮 制后挥 发油 含量 明显降低 , 促进小肠 蠕 动作用 减 弱, 白术 内酯含量 明显 升高 , 抑制小肠蠕 动作 用增强是 临床 多用 生 白术治疗便秘 、 白术治疗泄泻 的可能依据 。 炒 郝延 军
【]池 玉 梅 , 伟 , 梅 , . 多 糖 的 分离 纯 化 和化 学 结 构 6 李 文红 等 白术 研 究 lI J 中药 材 , 0 , ()4 —4 . 2 1 49: 7 6 8 0 2 6 【】陈 玉 英 , 唐 颂 , 邱 . 7 张 钟 白术不 同炮 制 品 的 质 量 比较 【. 医 J中 1 药 导 报 , 0 ,1 ) 6 8 2 51( : — 7 0 7 8 【】贾 天 柱 , 延 年 , 明. 炮 制 前 后 挥 发 油 的 薄 层 及 气 一 8 王 许 白术 质 联 用 对 t [. 宁 中 医杂 志 , 9 ,5 ) 3 - 3 L] J辽 1 8 ( : 14 2 9 2 94

不同白术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的比较

不同白术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的比较

引用格式:谢 进,陈阳峰,何 爽,等. 不同白术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的比较[J]. 湖南农业科学,2023(7):93-96. DOI:DOI:10.16498/ki.hnnykx.2023.007.018中药白术为菊科(Composetae)苍术属(Atractylodes)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1],原产于浙江宁波(为道地产区),现分布于我国的浙江、安徽、甘肃、湖南及江西等地[2]。

白术内酯(Ⅰ、Ⅱ、Ⅲ)是一类从白术中提取的内酯化合物。

近20 a来对白术内酯的研究表明,白术内酯具有抗癌、抗炎、抗血小板、抗骨质疏松、抗菌活性、保护神经系统的功能并有调节血糖和血酯的作用。

由于结构上的差异,白术醇Ⅰ和白术醇Ⅱ都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而白术醇Ⅲ和白术酮Ⅰ具有显著的抗炎和神经保护活性[3-5]。

不同不同白术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的比较谢 进1,陈阳峰2,何 爽2,朱校奇1,宋 荣1(1.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2.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湖南长沙 410125)摘 要:研究以岛津Column Shim-pack GIST C18(250 nm×4.6 nm)为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40℃,检测样品中的白术内酯。

白术内酯Ⅰ和Ⅱ、Ⅲ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75和220 nm,进样量为10 μL,白术内酯Ⅰ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1.049×107X-4.090×105(r=0.999 8),在4~1 023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白术内酯Ⅱ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6.872×106X+1.194×106(r=0.999 0),在3.7~933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白术内酯Ⅲ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4.819×106X-3.969×105(r=0.999 0),在3.7~933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综述-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探究

综述-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探究

综述-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探究摘要:白术不同炮制手法对自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有一定,加强对不同手法炮制的白术药理作用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药物功效的合理运用。

本文对近几年白术不同炮制手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白术;炮制手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白术作为临床常用中药材,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干燥之后所得的成品,具有性甘、味苦、燥湿利水、安胎、健脾益气、止汗等诸多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倦怠无力、胎动不安、痰饮水肿、自汗等症状效果显著[1]。

我国中医方剂中大量应用到白术这种药材,目前白术的相关制剂已经多达五百余种,成为我国中医药配方中最常用的药材之一。

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对其自身药理有一定影响,深入研究炮制方法对药理的影响作用有助于临床更好的开发白术的治疗功效。

1.白术典型炮制方法白术的炮制最早可见《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历史上有记载的有土炒白术、麸炒白术等,都广泛用于各类中医药制剂,我国目前常见的白术炮制方法有土白术、炒白术、麸炒白术、醋白术、米泔白术、焦白术等,方法多样种类多样,已经创造了药材炮制品种与方法的一大新开端。

目前较为常见且常用的白术炮制方法有清炒白术、土白术、生白术、麸炒白术等。

清炒白术是将白术与蜜炙麸皮混炒,麸皮入锅冒烟后加入白术片,待白术变为焦黄色且有药材香气溢出之后则为成功,取出后晾凉所得即为清炒白术。

土白术是利用伏龙肝细粉中火煎炒之后加入白术片炒至色泽土黄即为成功,取出后晾晒筛选即可得土白术。

生白术是将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后的白术清水浸泡12-24h,待成熟之后再闷润24-32h,将内外湿度相同的白术切成厚薄相同的白术厚片,晾干后即可备用。

麸炒白术与清炒白术较为相似,都是利用麸皮加热后锅中翻炒麸皮及白术,文火炒至黄棕色后取出、晾晒即可获得麸炒白术。

2.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对要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白术这种药材本身含有约1.4%左右的挥发油,因此不同的炮制方式对药材本身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有一定影响。

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化学研究进展

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化学研究进展
r a c t y l o d e s ma c r o c e p h a l a Ko i d z ,t he s t u d y o f w h i c h p i r ma il r y f o c u s e s o n t h e s e t h r e e l a c t o n e s .T h i s p a p e r s u mma r i z e s t h e i r e x t r a c t i o n, p u r i i f c a t i o n,a s s a y a n d he t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o t h e r c h e mi c l a r e s e a r c h e s i n he t h o p e o f p r o v i d i n g a r e f e r - e n c e f o r i s t e x p l o r a i t o n nd a u t i l i z a t i o n . Ke y wo r d s : a t r a c t y l e n o l i d e; c h e mi c l a s t u d y; r e v i e w
a n i—i t n la f mma t o r y,a nd a n i—t t u mo r e f e c s.A t t r a e t y l e n o l i d e I,I I, nd a m a y e he t c h a r a c t e is r i t c c o mp o n e n t s o f A t -
第2 9卷 第 9期 2 0 1 3年 9月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Gu i z h o u No r ma l C o l l e g e

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探究

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探究

白术不同炮制方法及药理作用探究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有着燥湿利水、健脾益气、安胎、止汗之功效。

主治由于运化失常、脾气虚弱引起的倦怠乏力、脘腹胀满、痰饮水肿、胎动不安、自汗等症状。

对于白术的炮制,最早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就有所记载。

在此之后,又出现了土炒、麸炒等多种多样的炮制方式。

据文献考证,白术的常见炮制方式有清炒白术、白术炭、醋白术、生白术、米泔白术、麸炒白术、土白术、焦白术等等。

本文主要就白术不同炮制方法与药理作用展开综述性研究。

标签:白术;炮制方法;药理作用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主要产地为湖南、安徽与浙江,其性温、甘、味苦,有着燥湿利水、健脾益气、安胎、止汗之功效。

主治由于运化失常、脾气虚弱引起的倦怠乏力、脘腹胀满、痰饮水肿、胎动不安、自汗等症状。

白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有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白术制剂已经超过了500种,远远超过了党参、黄芪、人参制剂的数量,已经成为我国配方频度最高的中药。

1白术的常见炮制方式对于白术的炮制,最早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就有所记载,在此之后,又出现了土炒、麸炒等多种多样的炮制方式,据文献考证,白术的常见炮制方式有清炒白术、白术炭、醋白术、生白术、米泔白术、麸炒白术、土白术、焦白术等等,炮制品种与炮制方法创造了新的记录。

在时代的变迁之下,现阶段常见的白术炮制法有生白术、土白术、炒白术、麸白术几种。

具体炮制方法如下:生白术:取白术,除去杂质,使用清水洗净、大小分开,浸泡12~24 h,待6、7成熟之后,闷润24~32 h,保持内部与外部湿度的相同,完成后,切厚片,烘干或者晒干备用。

土白术:取适量伏龙肝细粉(每100 Kg白术片取30 Kg伏龙肝细粉),将其放置在热锅中,使用中火煎炒,加入白术片,炒至表面有土色、取出后,筛选晾晒。

炒白术:将蜜炙麸皮置入锅中(每100kg白术片取10kg蜜炙麸皮),冒烟后在其中加入白术片,待变为焦黄色有香气溢出之后,将去取出,筛选晾凉。

白术内酯I

白术内酯I

提取来源
提取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Fra bibliotek储运特性
储运特性
2-8°C低温下密封避光保存,长时间在暴露在空气中,含量会有所降低。
谢谢观看
白术内酯I
促进肠管吸收的药品
01 英文别名
03 作用与用途 05 提取来源
目录
02 物理化学性状 04 药理作用 06 储运特性
基本信息
本品为无色结晶,具有较强的增强唾液淀粉酶活性,促进肠管吸收,调节肠道功能。为白术健脾的主要有效 成份。
英文别名
英文别名
白术内酯 IATRACTYLENOLIDE-1;(4aS,8aS)-4a,5,6,7,8,8a-Hexahydro-3,8a-dimethyl-5methylenenaphtho[2,3-b]furan-2(4H)-one;3,8aβ-Dimethyl-5-methylene-2,4,4aα,5,6,7,8,8aoctahydronaphtho[2,3-b]furan-2-one;Eudesma-4(15),7(11),8-trien-12-olide
物理化学性状
物理化学性状
性状:本品为无色结晶 密度:1.12
作用与用途
作用与用途
检测方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98%。本品用于含量测定。 用法:检测条件: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30∶30∶40),流速-1,检测波长220 nm(仅供参考)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具有较强的增强唾液淀粉酶活性,促进肠管吸收,调节肠道功能。为白术健脾的主要有效成份。

白术内酯的生物活性综述

白术内酯的生物活性综述

白术内酯的生物活性综述摘 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白术内酯的生物活性的研究状况。

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的阅读列出了白术内酯有多种亚型及其主要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

关键词:白术内酯、生物活性、抗炎、抗肿瘤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是常用的滋补药。

其性味甘、苦,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1]。

白术提取物中的内酯类成分为其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肿瘤的作用,并具对胃肠道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药理活性尤以白术内酯Ⅰ的活性最为显著。

白术内酯有多种亚型,其中有一部分的结构已经确定,如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Ⅳ、双白术内酯、δ-β-乙氧基白术内酯Ⅲ、δ-β-甲氧基白术内酯Ⅰ。

它们的结构式如下 :白术内酯Ⅰ[2] 白术内酯Ⅱ [3] 白术内酯Ⅲ[2] 白术内酯Ⅳ[3]双白术内酯 [29] δ-β-乙氧基白术内酯Ⅲ[30] δ-β-甲氧基白术内酯Ⅰ[30]目前,对于白术内酯的生物活性研究得不是很深入,人们对于白术内酯Ⅰ、Ⅲ、双白术内酯等研究得较多,而其它结构的内酯研究得较少。

以下便是人们研究得较多的白术内酯的一些研究得较为深入的一些生物活性。

1白术内酯对炎症反应的作用1.1白术内酯的抗炎作用研究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其局部临床特征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4]。

有关白术内酯的吸收的研究也在不同程度上说明其有抗炎活性[17]。

有关研究表明内毒素(L PS)能引起免疫系统的障碍和炎症应答并且造成组织损伤。

内毒素(LPS)在宿主细胞中能激活相似的受体复合物,从而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

在1989年Kwan Seog Sin等人的实验中他们提取了白术中的几种活性成分,这几种物质分别是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等,Kwan Seog Sin等人用这几种活性成分进行抗菌和抗炎实验,发现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且通过比较他们发现以上活性成分中白术内酯Ⅰ的抗炎作用最为显著[5]。

白术药理作用研究进度

白术药理作用研究进度

白术药理作用研究进度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以浙江于潜产者最佳,称为“于术”,冬季采收,烘干或晒干,除去根须,切厚片,生用或土炒、麸炒用,性甘、苦、温,归脾、胃经,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主要应用于脾气虚证,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等证。

白术的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时至今日,白术的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国内外对其展开了较多的研究,现对近年来白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白术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和多糖。

①挥发油:目前对于白术的研究集中于地下根茎部分,白术根茎中挥发油含量约为1.4%,采用GC/MS联用仪分析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苍术酮,其他含量高于1%的化合物主要是帖类化合物1。

挥发油提取物中得到的白术内酯类的成分有白术内酯Ⅰ~Ⅳ、双白术内酯、8β-乙氧基白术内酯Ⅲ等。

而彭伟等2对白术地上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多个化合物,鉴定为白术内酯Ⅰ~Ⅲ,2,6-二甲氧基苯酚,东莨菪内酯,对甲氧基肉桂酸,咖啡酸,阿魏酸,原儿茶酸,白藓苷A 紫丁香苷甘露醇等。

②多糖:目前运用于白术多糖的提取方法大致可分为热水浸提法、酶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3类。

寿旦等3分别用水煎煮提取和乙醇回流提取白术多糖,用酶法分析测定浙江贵州、湖南等地白术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水溶性糖的含量远高于还原糖的含量,不同产地白术多糖含量存有差异,10个产品中贵州余庆及浙产3个品种品质较好。

陈磊等4用乙醇去杂和水回流提取白术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不同生长期白术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白术多糖变化较大,其中9月底到10月底时期白术多糖的含量最高。

2白术的药理作用2.1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IRI)有保护作用:有实验表明白术多糖具有抗氧化、减轻病毒性肝损伤的功效.对各型肝炎引起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均有较好的促降作用。

张致祥治疗老年人便秘经验

张致祥治疗老年人便秘经验

张致祥治疗老年人便秘经验甘旗旗;王宝记;张翠【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32)009【总页数】1页(P918-918)【作者】甘旗旗;王宝记;张翠【作者单位】陕西省西电集团医院,陕西西安 710077;陕西省西电集团医院,陕西西安 710077;陕西省西电集团医院,陕西西安 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7张致祥主任医师从医50余年,尤精于心肾、胃肠疾病诊治。

现将张老治疗老年人便秘经验介绍如下。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1]。

大便秘结有阴阳之分,虽属大肠传导失职,但与脾胃及肾关系密切,有热秘、气秘、虚秘、冷秘,治当清热润肠,顺气行滞,益气养血,温通开秘。

如果肠胃无滞,则大便畅通,若燥热内结,或气滞不行,或气虚传送无力,或血虚肠道干涩,以及阴寒凝滞,均可导致不同便秘。

老年人便秘多由气血津液亏损、肠道失于濡养所致,主要为中气不足、津亏肠燥、脾肾阳虚引起。

老年人便秘病机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肺、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

老年人年老体衰,多气血不足,津液亏损,或腑气不畅,传导失司,无以润下,从而导致大便干结、艰涩不通,或排便无力而成便秘。

3.1 中气不足证脾气虚,大肠传导无力,则糟粕内停,大便秘结。

不管气虚便秘还是血虚便秘,均应重视健脾,重用生白术。

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之效。

白术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中主要有苍术酮、苍术醇、苍术醚,还有白术内酯等。

苍术酮可通过胆碱能受体发挥作用,使平滑肌收缩,促进胃肠运动。

另有研究指出,苍术酮有类似ACTH样作用。

白术内酯I具有较强的增强唾液淀粉酶活性、促进肠管吸收、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其水煎液、醇提取液对酶活性也有增强作用[2]。

张老用白术少则20~45g、多则90~100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术内酯Ⅰ及白术内酯Ⅲ对唾液淀粉酶活性
的影响
作者:郝延军,桑育黎,李宝林,王勒,贾天柱
【关键词】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脾虚;,,唾液淀粉酶活性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来探讨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是否是白术健脾的有效成分。

方法采用红色染色淀粉法测定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对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白术内酯Ⅰ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的作用。

结论白术内酯Ⅰ可以作为白术健脾运脾的有效成分之一。

关键词: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脾虚;唾液淀粉酶活性
Effect of AtractylodeⅠ,Ⅲ on Saliva Amylase Activity in Rats of Diarrhea and Spleen Deficiency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tractylode Ⅰ,Ⅲ on saliva amylase activity and study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reinforcing the spleen in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MethodsRed dyed amylopectin method. ResultsAtractylode Ⅰ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saliva amylae. ConclusionAtractylenolideⅠmay be one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to improve spleen.
Key words:AtractylodeⅠ; AtractylodeⅢ; Spleen deficiency; Saliva amylase activity
白术为菊科苍术属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

为常用中药。

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临床多用于脾虚证,生用或炮制应用。

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白术生用燥湿健脾,偏于燥湿作用。

麸炒后健脾燥湿,偏于健脾。

但目前白术中哪些化学成分是燥性成分和哪些是健脾成分至今不清楚。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白术麸炒后苍术酮的含量降低而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增加。

由此我们提出假说: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是白术的健脾成分。

本实验研究了白术内酯Ⅰ、Ⅲ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从而验证此假说。

1 器材
1.1 仪器7230G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总厂);恒温水浴锅(余姚金电仪表有限公司)。

1.2 主要药品和试剂(磷酸二氢钠(汕头市化学试剂厂批号980603),磷酸氢二钠(汕头市化学试剂厂批号980613),磷酸二氢钾(汕头市化学试剂厂批号971112),二甲基亚砜(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T20041102),可溶性淀粉(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T20031205)。

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实验室自制,纯度>98%)。

1/15 mol/LPBS缓冲液(pH=8.0),0.1mol/L碘储备液,2%二甲基亚砜的PBS缓冲液。

基质缓冲液:称取氯化钠 4.5g、Na2HPO4・12H2O 28.47 g和K2H2PO4 6.25 g,溶于250 ml蒸馏水中,加热至沸。

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溶液:精密称取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加1%二甲基亚砜的PBS缓冲液于容量瓶中,制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唾液淀粉酶溶液:取清晨唾液,离心,吸取上清液1 ml,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倍数[1]。

2 方法
2.1 实验组正常对照组为未加白术内酯的唾液组,实验组分别为加入了低、高浓度白术内酯Ⅰ和低高浓度白术内酯Ⅱ的唾液,每组5份样品。

2.2 操作方法取配好的基质0.5 ml,加入唾液1 ml,再加入配好的不同浓度的白术内酯溶液0.5 ml,最后再加入0.1 mol/L碘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