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峰(浅埋煤层支护

合集下载

关于公布我校2011年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

关于公布我校2011年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
教务通知(2011)第35号
关于公布我校2011年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立项资助项目的通知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质量工程”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学校组织开展了我校2011年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现决定分别对38项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258项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进行立项资助,相关项目研究经费将于近期下发。

请各项目组根据本项目研究的有关要求制定详细的学习和研究计划,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寒暑假认真开展研究工作。

各项目指导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扎实推进项目的开展。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要严格要求,认真做好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过程管理工作。

附件1:2011年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一览表(附于文件)
附件2:2011年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一览表(附于文件)
教务处
2011年9月1日
附件1:2011年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一览表
附件2、2011年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一览表。

城市隧道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

城市隧道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

城市隧道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1-11-02T02:30:30.868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1期作者:黄伟[导读] 摘要:为了提高城市隧道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以及质量,文章结合实际对浅埋暗挖法技术进行研究。

江苏瑞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摘要:为了提高城市隧道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以及质量,文章结合实际对浅埋暗挖法技术进行研究。

首先对该技术的应用机理进行探讨,然后在分析浅埋暗挖法施工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性的对浅埋暗挖法的工艺过程进行探究,希望论述之后可以给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隧道;浅埋暗挖法;技术分析 0引言在城市隧道工程施工的阶段中,浅埋暗挖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具备施工效率高、安全性高、技术成熟等特点,在城市基础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所以对隧道浅埋暗挖法的工艺要点进行研究,寻找出更为科学有效的技术策略是本文的研究方向。

1浅埋暗挖法简介浅埋暗挖法以新奥法为基本原理,在隧道开挖作业阶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围岩结构的稳定处理,与围岩形成稳定的支护结构形式,可以防止发生围岩变形,同时可以做好地层隧道结构的监测,促进总体施工效果的提升。

该技术我国于二十世纪的80年代开始引入,最早的工程是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路工程,然后在深圳、沈阳等地的地铁建设中全面应用,且应用到北京以及其他城市的水务、电力、热力、市政等工程中,其可以有效的解决在隧道建设中埋设深度较小、土层稳定性不足、地表建筑物分布繁杂等缺陷,促进施工效果和质量的全面提升,满足人们的生存与发展需要。

2浅埋暗挖法施工 2.1浅埋暗挖法施工基本原则(1)根据设计方案和技术标准开展施工,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2)隧道施工前、施工中严格做好地质勘察工作,了解现场的具体情况。

(3)隧道开挖施工时,没有地下水存在。

如果有地下水,采取降水或者堵水等措施处理,保证无水条件下施工。

(4)隧道洞身开挖通过环形开挖的方式,预留核心土结构。

(5)隧道支护通过复合衬砌的方法,在衬砌中间部位进行防水层的铺设施工。

浅埋藏复合煤层开采漏风防治技术研究_邬剑明

浅埋藏复合煤层开采漏风防治技术研究_邬剑明

n煤矿安全n浅埋藏复合煤层开采漏风防治技术研究邬剑明刘超吴玉国周春山(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山西省太原市,030024)摘要利用SF6瞬时释放技术测定了大柳塔矿活鸡兔井21304工作面井上下漏风规律,在填埋地表裂隙和加强密闭管理的基础上,对工作面采取风窗和风机联合均压技术,大大减少了工作面漏风,从而防止了采空区遗煤自燃。

关键词浅埋藏复合层漏风SF6均压通风中图分类号T D728文献标识码AA technical research on the air leakage prevention technologyfor use in mining shallow and composite coal seamsWu Jianming,Liu Chao,Wu Yug uo,Zhou Chunshan(Safet y Engineering Department,Colleg e of M ining Eng ineering,T aiyuan U niversit y of T echnolog y,T aiyuan,Shanx i P rov ince030024,China)Abstract T his paper pr 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istics of a ir leakage in long wall co al faces in shallow and composite coal seams.In the ana lysis,SF6instant release techno lo gy is used t o deter mine the air leakag e char-acter istics in the co al faces#21304in H uo jitu section,Daliuta Coal M ine.On the basis o f f illing surface cr acks and fissur es and intensif y management o n go b sealing s,pr essure balance ventilatio n based o n combined use of air r egula-tor and ventilator is used for co al face ventilation,w hich gr eatly reduces air leakage in coal faces.T his in t ur n pre-vent s spontaneo us combust ion of coa l left in g ob ar eas.Key words shallow and composite coa l seam,air leakag e,SF6,pressur e balance v entilation矿井漏风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隐患之一。

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支护技术

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支护技术

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支护技术发布时间:2021-07-21T06:47:27.262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8期作者:王剑雄[导读] 在新技术发展支持下,深入分析和研究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顶板管理支护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升采煤作业效率,维护采煤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因此煤矿技术人员应当学习专业的掘进顶板支护知识,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技术经验,以此优化和创新井下巷道掘进顶板管理支护技术,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煤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支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王剑雄山西兰花集团东峰煤矿有限公司山西晋城 048000摘要:在新技术发展支持下,深入分析和研究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顶板管理支护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升采煤作业效率,维护采煤工作的质量与安全。

因此煤矿技术人员应当学习专业的掘进顶板支护知识,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技术经验,以此优化和创新井下巷道掘进顶板管理支护技术,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煤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支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煤矿;掘进工作;顶板支护;管理1、煤矿巷道掘进的几种支护方法1.1、锚喷式支护锚喷式支护方式中,带有可伸缩功能的支架不仅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还可以对整个支架内部的整体性做出有效的连接。

而且,该支架的承载能力在设计之初就已确定,在后期的使用过程时,只要承载压力范围存在于一定的区间之内,就可以发挥整个支护功能的最大化效用,只需要工作人员关心之后项目可能会出现变形和裂缝等现象。

这就对工作人员在实际应用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的注意事项来使用此种支架,密切关注支架所承载的压力范围,一旦出现可能会破坏整个支护作用的现象时,就要及时制止。

1.2、锚杆支护锚杆支护技术作为井下巷道掘进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支护技术,被大部分的煤炭放到企业所使用,主要包含锚杆体和托盘、钢带等几组零件,还能更好的对整个巷道表面接受的压力进行减负。

CO2预裂增透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中的应用

CO2预裂增透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中的应用

CO2预裂增透技术在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中的应用许永将【摘要】我国煤矿在经过多年的浅部采掘活动后,煤层赋存条件进一步复杂化.同时,受采掘设备大型化、智能化等客观因素影响,采掘过程中矿井瓦斯涌出量将进一步增大,成为制约矿井安全发展最为突出的难题之一,故而寻求新的瓦斯抽采革命性技术尤显重要.通过在西铭矿48709工作面应用CO2复合气体置换解析技术,降低了煤层瓦斯含量,消除了煤层瓦斯涌出量大的隐患,为西铭矿在瓦斯抽采技术及工艺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期刊名称】《山西化工》【年(卷),期】2017(037)003【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CO2预裂;增透技术;瓦斯抽采钻孔;采掘【作者】许永将【作者单位】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山西太原03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12西山煤电西铭矿所采的石炭二叠纪煤层瓦斯赋存存在着透气性差、瓦斯吸附能力强、解析时间较长及可解吸量较差等客观因素,导致瓦斯解吸及其在煤层中的运移十分困难。

目前,我国煤矿针对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采用水力压裂、水力割缝、松动爆破、控制爆破等措施来促使瓦斯更容易地从煤层中解吸出来,提高瓦斯抽采率。

但受其技术特点、现场作业环节及容易导致瓦斯超限等因素的影响,使上述技术在煤层瓦斯抽采中的推广及应用受到制约。

CO2预裂增透技术具有发展成熟、操作简单、现场作业安全等优势,成为西铭矿在针对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选择[1]。

目前,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共计回采4个煤层,分别为2#、3#、8#、9#煤层。

其中,尤以8#煤层瓦斯治理难度最大。

矿井8#煤层瓦斯含量为8.43 m3/t,解吸量为4.00 m3/t,损失量为0.98 m3/t,损失量为3.45 m3/t,煤层压力为0.36 MPa。

从煤层参数的鉴定结果来看,煤层百米钻孔初始瓦斯涌出强度为0.216 m3/min,100 m衰减系数0.048 7 d-1,煤层透气性系数为3.453 m2/(MPa2·d)~5.341 m2/(MPa2·d)。

“Y”型通风工作面的瓦斯治理

“Y”型通风工作面的瓦斯治理

“Y”型通风工作面的瓦斯治理孙志刚【摘要】随着矿井开采的延伸和采煤工作面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采煤工作面“U”型和“U+L”型通风方式中,工作面的上隅角及回风巷瓦斯管理难度大幅度增加,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采煤工作面采用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布置,结合“Y”型通风方式,合理调配风量并进行综合瓦斯抽放,实践证明能从根本上解决上隅角及回风瓦斯管理困难的问题.【期刊名称】《江西煤炭科技》【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Y”型通风;瓦斯治理;瓦斯抽采【作者】孙志刚【作者单位】山西焦煤汾西矿业中兴煤业,山西交城03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12+.6瓦斯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中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通报,2014年,全国煤矿发生瓦斯事故47起,死亡266人,虽然近几年煤矿瓦斯事故逐年大幅度下降,但瓦斯事故总量依然较大,重大瓦斯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煤矿瓦斯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出现瓦斯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通风系统不合理;三是矿井及工作面抽采不达标。

所以除强化矿井的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外。

采用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及抽采方法也尤为重要。

中兴矿经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3.55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5.54 m3/t,属高瓦斯矿井。

该矿采煤工作面先后采用“U+L”型和“U型”通风方式全面实施瓦斯综合抽采措施(本煤层顺层钻孔预抽、高位裂隙带钻孔抽采、上隅角埋管抽放),但是效果均不明显。

原因是经由工作面的新鲜风将采空区的大量瓦斯带入到回风巷或上隅角,增加了回风巷和上隅角的瓦斯管理难度,使施工的高位裂隙带钻孔发挥不到最佳的瓦斯抽采效果,工作面的回风或上隅角瓦斯浓度经常在0.6%左右,而工作面抽采率只为30%~35%。

经过可研论证,该矿在1205综采工作面首次尝试使用“Y”型通风方式,结合瓦斯综合抽放措施,对工作面瓦斯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于井下锚索质量控制的探讨

关于井下锚索质量控制的探讨

但在锚 索支护现 场质 量控 制方面的研究还较 少,本 文对这方面进行 了一 些 浅显 地 探 讨 。 主要 从 锚 索 的 设 计 、锚 索施 工 的质 量 管理 和 质
量 检 测 三 个 方 面进 行 展 开 。
【 关键词 】 煤矿 支护;锚 索;施工 ;质量
锚索支护技术 已广 泛应 用于煤矿等行业 ,因其不仅 能够 通过改 善岩体的力学性 能,提 高围岩 自稳 能力来提高巷道 围岩强度 ,而且 表 1锚索规格支护参数要求 具有劳动强度低 、施工速度快 ,通 过改变长度、直径 、间排距 来适 应不同条件 的优 点。锚 索作为锚杆的补充更是在较差条件 下的补强 支护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特 别是与钢带 、网配合使用 , 目前在锚 为保 证 使用 效 果 必 须 考 虑 药 卷 凝 固 时 间 、等 待 时 间 、固 化 时 间 。 索支护现场质量控制方 面的研 究还较少 ,本文主要就锚索施 工质量 在现场为减少顶板暴露 时间,实现快速安装,常用 3卷 c K药卷 ,一 控制进行探讨 。 般在操作条 件好 的情况下 ,可 以正常安装 ,但巷道低 ( 仅 比钻机 最 1锚索设计 0 0 m m以内时 ,只能倾 斜安装,容易提前破 坏药卷)及其 巷道支护 设计方 法也较 多,如 目前巷道支护 设计 主要采 用工程 小高度高 5 类 比法 、松动 圈测试 法、理论计算法、数值模拟方法 、顶板 稳定性 它不利条件下,易 出现 中途暂停现象 ,导致 外露长,搅拌不彻底等 安装不到位的现象 ,导致锚索报废或锚 固效 果不好 。而且常出现施 分类法 。 工 人 员为 实 现快 速 安装 , 偷 用 2药卷 和 短锚 索 的情 况 。 顶板稳定 性分类法是神东公司采取 的主要设计方法 ,神东地区 为 保证 锚 固 效 果 , 我 们 进 行 了 药 卷 配 用 , 即 使 用 2个 超 快 1个 己实施过巷道顶板稳 定性分类科研项 目,该方法基于其它方法 的局 个 超 快 2个快 速 分 别 试 验 ( 从上到下顺序为超快一 超 快一陕, 限或者不足 ,顶 板稳 定性是对顶板稳定的综合评 价,以现场 提供的 快速 和 1 超快一 决一 陕) ,试验结果表 明能有效减少外 露长等不合格情况 。为达 力学参数为主要依据 ,综合考 虑了岩 层完整 性等因素制定。 该 方 法分 为 稳 定 、 中 等 稳 定 、不 稳 定 、极 不稳 定 , 给 出 了距 巷 到 固 化 时 间 ,在 顶 板 较 好 时 可 连 续 2排 后 ,再 按 顺 序 张 拉 ,张 拉 时 还 应 匀速 , 防止 托 盘偏 转 , 受 力 集 中 而 失 效 。 道顶板 2 、4 、 6米 范 围 内有 无稳 定 岩层 , 配 以 安 全 系 数 和相 应 的 支 3 质 量 检 测 护原则 ,使得锚 杆 ( 索)支护巷道支护参数设计更为合 理和科学。 套完整的锚索 由锚 固段长度 、 自由段长度、外露长度组成, 主要结论如下 : 质 量 检 测 需 检 测 这 三 个 方 面 检 测 , 附加 质量 检 测 还 需 看 托 盘 使 用 效 I 类 :距 巷道顶 板 2 . O m范围 内有 稳定岩层 ,且安全系数 ( 计算 果 、 伸 长 量 。过 度 张 拉 后 ,钢 绞 线 延 伸 率 低 。 出的跨距 与实 际宽度 的比值 )大于 2 ; , ・ 3 . 1井 下实 用 检 测 方 法 I I 类 :中等稳定 ,有两 种情况 :a . 距巷道顶板 2 . O ~4 . O m范围 3 . 1 . 1简 易外 观 检 测 内有稳定岩层 ,且安全 系数大于 2 ; b . 距巷道 顶板 2 . O m范 围内有 主要有问排距,托盘平整度、外露长度及有无剪切痕迹 。 稳定岩层 ,且安全系数 为 1 . 5 ~2 ; 3 . 1 . 2 锚 固 力检 测 。 I Ⅱ类 : 不 稳 定 , 有 两种 情 况 : a . 距巷道顶板 4 . O ~6 . O m 范 围 内 可 以测 初 锚 力 、抗 拔 力 和 锚 索 长 度 。 有 稳 定 岩 层 ,且 安 全 系 数 大 于 2 ;b .距巷道顶板 2 . O ~4 . O m范 围 内 测 力 可 直 接 使 用锚 索施 工 用 的 张 拉 泵 和 退 锚 千 斤 顶 进 行 ,达 到 有稳定岩 层,且 安全 系数为 1 . 5 ~2 ; 初 锚 力 即 可 ,一 般 不 进 行 破 坏 性 测 试 , 两种 矿 用 锚 索 施 工 设 备 相 应 Ⅳ 类 :极 不 稳 定 , 距巷 道 顶 板 6 . O m范 围 内没 有 稳 定 岩 层 。 的受力数据如表 2( 因压 力表 不 能 显 示 吨 和 千 牛 ,需 根 据 压 强 和 受 该方 法 需做 的基 础 工作 : 力面积进行转换 ) 。 该方法流程: 锚 索 长 度 检 测 可用 直 接 测 量 法 。 用 退 锚 千 斤 顶 退 出锁 具 ,用 单 ( 1 )以原始地面钻孔柱状 图、岩石物理性质测试为第一依据 ; 股 钢 绞 线 测 量 , 不仅 可 以 测 量 出 长 度 , 还 可 以推 算 出锚 固长 度 ,从 ( 2 )根据顶板稳定性条件设计确定分区域初步设计 。 ( 3 )对比矿 区相似 条件的支护设计、理论计算更新初步设计 。 而 检 验 出是 否 存 在 偷 用 短 锚 索 、少 用 药 卷 的情 况 。 表 2 T M 1 8 — 2 5 0 / 5 3、T M 2 2 — 3 0 0 / 6 3张 拉泵 与 受 力 换 算 表 ( 4 )现场通 过锚索钻孔时将顶板岩性探测至 8 — 1 O米,通 过探 兆帕 磅 每英 寸 1 7 8 l m 2 1 . 6 m 测离层、岩性软硬 、淋水大 小进 一步验 证和更新设计 。此步骤不仅 吨( T ) ( M P m锚 备注 a ) ( p s i ) 锚 索 察 能根据顶板状况及时变更支护方 式,有 效利用或节约支护成本 ,不 至于过剩支护或不足支护 。而且 能为今 后开采时矿压控制提供 基础 l 1 4 . O 0 2 9 . 6 8 4 3 0 4 7 2 初锚 力 2 2 O 初 锚 数据。 0 0 4 2 . O 0 6 0 9 1 5 8 力 ( 5 )后续数据总结 。根据此巷道支护效果 的总 结,丰富相 应区 3 2 2 . 4 0 4 7 . 4 9 6 8 8 7 . 5 5 抗拔 力 域 的 巷 道 支 护 数 据 4 3 2 抗拔 0 0 6 7 2 O 9 7 4 6 . 5 4 力 超 出设 此方法 需注 意:设计应特别考虑项板锚 固岩层 的岩 性、顶板淋 5 3 3 备承 受 水等, 因锚索要求锚 固于 坚硬岩体 中,不适用于软岩 ,巷道在 掘进 7 0 7 1 . 4 4 l 0 3 6 2 0 8 破断 力 范围 破 断 不 过 程 中 ,如 果 遇 到 断层 、 冲 刷 带 等 地 质 构 造 ,或 在 工 作 面 切 眼 回撤 6 5 3 . 9 0 1 1 3 . 1 9 1 6 4 1 6 . 8 2 力 能检 测 通道时,煤层顶 板稳 定类型应 降低 l ~2个级别,如果顶 板类 型为Ⅳ 3 . 2 锚 索 无 损 检 测 技 术 类 顶 板 时 ,应 采 取 特 殊 的支 护 方 式 。 无 损 检 测 仪 器 常 在 边 坡 固 定 等 地 面 大 型 工 程 检 测 中 使 用 ,可 以 2锚 索施工的质量管理 测定锚索锚固段 的抗拉拔力 、 自由段钢 绞线的长度等多个参数 ,且 2 . 1 孔 深 和 外 露 孔深 一般允许偏 差不超过 0 一+ 5 O m m,锚索 外露长度不得 大于 便 于 研 究 和 长 期 测 量 。 据调查 目前在井下使用 的还很少 , 一般进行科研项 目研究使用 , 2 0 0 m m 。孔深和外露长度相 关,必 须控制 到位 ,孔 太深会 影响树脂药 卷的使用效果 ,施工 时,锚索将药卷推入底部 ,将大 大减 少实际使 因这些设备对多股的钢绞线 的使用精度还 不高,且井下的较差环境 用量 ,影响锚 固效果 ,这 也是施 工人 员常犯的问题。 也 影 响 了使 用 ,还 需 进 一 步 改 进 。 2 . 2三径匹配和树脂药 卷使用 顺序 。 参考文献 : 锚索属 小孔径 预应力支护 ,一方面要保证 小钻孔,还要保证高 叫徐永圻. 煤矿开采学[ M】 . 徐 州:中�

隧道斜井黄土富水地质地段施工质量控制

隧道斜井黄土富水地质地段施工质量控制

隧道斜井黄土富水地质地段施工质量控制
王旭峰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09(035)029
【摘要】结合隧道斜井黄土富水地质地段施工,从初期支护和铺底两方面分析了工程施工中易发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改进措施,并结合具体工程进行了说明,以确保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隧道的工程质量.
【总页数】2页(P302-303)
【作者】王旭峰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公司,山西太原 03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5
【相关文献】
1.浅谈大断面黄土隧道斜井三岔口地段挑顶施工 [J], 赵东荣
2.不良地质隧道富水浅埋地段的施工处理技术 [J], 王志鹏
3.浅谈不良地质隧道富水浅埋地段施工处理方法 [J], 谭剑
4.浅埋富水地段黄土隧道快速施工技术 [J], 王星宇;孙佰平
5.浅埋、富水、软弱黄土地段隧道施工技术 [J], 朱泽兵;张东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倾斜放顶煤阶段高度确定

急倾斜放顶煤阶段高度确定

急倾斜放顶煤阶段高度确定
于海涌;吴健
【期刊名称】《江苏煤炭》
【年(卷),期】1990(000)003
【总页数】5页(P28-32)
【作者】于海涌;吴健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53.213
【相关文献】
1.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开采合理区段高度研究 [J], 刘跃东;张东峰;樊勇
2.倾斜-急倾斜多层矿体回采时安全阶段高度的确定 [J], 马秋;施雄斌;李娆飞
3.大乘煤矿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采煤法区段高度研究 [J], 金珠鹏;张继忠
4.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开采合理区段煤柱高度研究 [J], 杨虎雄;王忠臣;刘欣文
5.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开采合理区段煤柱高度的研究 [J], 宋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段王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山西段王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山西段王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周丹;郎安平
【期刊名称】《煤矿现代化》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为了研究段王煤矿15号煤层瓦斯地质规律,采用了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结合现场实测资料,研究了区域及矿井地质构造,以及煤层埋深、断层、褶皱构造等因素对瓦斯含量的影响,确定了15号煤层的瓦斯风化带,并对该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进行预测,为合理开发利用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今后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周丹;郎安平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12.2
【相关文献】
1.平顶山矿区深部己组煤层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J], 李如波
2.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J], 张欣
3.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及瓦斯预测 [J], 李骏
4.云南省圭山矿区师宗片区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J], 白伟
5.金发煤矿开采层瓦斯地质规律研究及危险性预测 [J], 殷泽苍;李伟亮;赵峻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薄煤层半煤岩巷道支护优化设计研究

薄煤层半煤岩巷道支护优化设计研究

薄煤层半煤岩巷道支护优化设计研究
杨帆;张强;王翀;张宁
【期刊名称】《中国设备工程》
【年(卷),期】2024()S01
【摘要】晓南矿历史悠久,随着矿山的发展,现薄层巷道掘进日趋平凡。

薄层巷道掘进巷道支护设计成为主要难题。

针对其巷道支护进行合理的设计,并采取合理监测方法验证支护设计的合理性,确保薄层巷道掘进巷道有效支护。

【总页数】3页(P239-241)
【作者】杨帆;张强;王翀;张宁
【作者单位】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晓南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3
【相关文献】
1.薄煤层半煤岩大断面巷道合理支护技术研究
2.薄煤层半煤岩巷道的合理支护设计与顶板管理探讨
3.薄煤层半煤岩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4.薄煤层半煤岩回采巷道支护技术
5.浅析薄煤层半煤岩回采巷道的支护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地表异常特征的浅埋藏煤层火区边界划定

基于地表异常特征的浅埋藏煤层火区边界划定

基于地表异常特征的浅埋藏煤层火区边界划定
刘硕;王涌宇;王俊峰;邬剑明
【期刊名称】《煤炭科学技术》
【年(卷),期】2014(0)S1
【摘要】针对我国西部地区浅埋藏煤层分布广泛且易自燃的情况,通过勘察塌陷、裂隙、烟气等地表异常特征,得出了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初步确定火区的方法,该方法在车路坡煤田火区进行了应用,并且通过探测钻孔进行验证,达到了80%以上面积的重合率,可为进一步精确探测划定火区范围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132-133)
【关键词】煤田火灾;火区探测;地表异常;塌陷;裂隙
【作者】刘硕;王涌宇;王俊峰;邬剑明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52
【相关文献】
1.露天开挖火区法在浅地表自燃煤层火区灭火中的应用 [J], 王文才;李忠东
2.浅埋藏煤层火区下开采均压防灭火技术研究 [J], 郑忠亚;桑聪;姚海飞;吴海军;徐长富;刘彦青
3.黄土沟壑区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特征研究 [J], 王碧清;黄克军;曹新奇;苗彦平
4.露天开挖法在治理浅埋藏采空煤层自燃火区中的应用 [J], 沈少波;吴玉国;邬剑明
5.基于颗粒流的浅埋双煤层斜交开采地表裂缝发育特征 [J], 侯恩科; 从通; 谢晓深; 魏江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孤岛煤柱的安全开采技术

孤岛煤柱的安全开采技术

孤岛煤柱的安全开采技术
于洪涛;谢贵峰;冯朋
【期刊名称】《江西煤炭科技》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曹庄煤矿东三、东四和西五采区是今后的主要生产采区,但这三个采区均为单翼采区,工作面走向短,储量低.其余采区都在回收煤柱,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了采场条件愈加困难,孤岛煤柱的开采将会成为曹庄煤矿的开采重点.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于洪涛;谢贵峰;冯朋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肥城矿业集团曹庄煤矿,山东肥城271601;山东能源肥城矿业集团曹庄煤矿,山东肥城271601;山东能源肥城矿业集团曹庄煤矿,山东肥城2716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23.87
【相关文献】
1.孤岛煤柱条件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J], 刘宝珠;雷建波
2.孤岛煤柱条件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J], 刘宝珠;雷建波
3.浅析孤岛煤柱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技术 [J], 姬敏;刘传玉
4.芦家窑煤矿孤岛煤柱开采技术与实践 [J], 高元胜; 卢永涛
5.浅埋煤层孤岛工作面无煤柱开采技术研究 [J], 王生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尔洞矿浅埋煤层开采方案

布尔洞矿浅埋煤层开采方案

布尔洞矿浅埋煤层开采方案模型实验研究刘向峰,王来贵,何 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辽宁阜新123000)摘 要:为了确定布尔洞煤矿浅埋煤层开采的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确定合理的开采方案,进行了四架次的相似材料模型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初次来压步距达48m,矿压显现剧烈,顶板垮落时动载效应明显,工作面支架有被压垮危险。

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留设条带散体煤柱可降低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强度。

分别模拟了采21m 留12m 煤柱、采12m 留4m 煤柱、采20m 留8m 煤柱等3种留设条带散体煤柱的开采方案,在综合考虑回采率与工作面安全的情况下,采20m 留8m 煤柱为方案较好。

关键词:浅埋煤层;来压步距;相似材料模型实验;条带散体煤柱中图分类号:T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96X (2006)08-0007-03Exper i m ental St udy on M i n ingM ode of Shallow Lying Coal Sea mof Buerdong M i n eL I U X i ang-feng ,W ANG L a i -gu,i YU Y ong -jiang(D e p t .of m echanics and engineer in g science ,Laoning T echnical University,Fux in 123000,China )Abstrac t :The coal sea m of Buerdong m i ne is sha llo w l y i ng co al sea m,accordi ng to t he for m e rl y expe rience ,the underg round press of sha llow ly i ng coa l seam i n long w a ll face m i n i ng sty l e is g enerall y appea red fi erce .In order to fo recast the pace of roof pri m ary breakag e and periodic breakage ,and then to de ter m i ne t he feasi b le m ini ng progra m,t he si m ilar m ater i a lmode l exper i m ents is done .The exper-i m ent res u lt i ndicated t ha t the ace o f roof pri m ary breakage is 45m,t he fi e rce underg round press wh ile roof pr i m ary break i ng m ay de -stroyed the hydro-ho lders i n m i n i ng face .Stri p p ill ars wh i ch reserved i n m i n i ng fie l d could reduced t he m i n i ng face underground press wh ile roof pr i m a ry o r periodic break i ng .Three m i ning m odes w it h the d ifferen t stri p p ill a r pa ra m e ters are done .In consider i ng o f keep -i ng t he m i ning face sa f e ty and the highest recovery ra tio ,t he m i ning m ode wh i ch t he strip pillar w idt h i s 8m,and t he space be t w een t wo stri p p illar i s 20m,i s the best one i n t hose t hree m odes .K ey word s :sha llo w l y ing coa l sea m;roo f breakage pace ;si m ilar m a teria lmode l experi m ent ;stri p l oose pill a r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04009,50434020,5037404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06A04))0 引 言浅埋煤层一般是指煤层埋藏深度<100m,基岩厚度与表土层厚度之比较小(一般<1),顶板具有单一关键层的煤层[1]。

用激发极化法探测煤层采空区积水

用激发极化法探测煤层采空区积水

用激发极化法探测煤层采空区积水
翟建山;张子虎
【期刊名称】《山西矿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15)003
【摘要】将激发极化法探索性地应用于分隔成块的煤层采空区,对晋城古书院煤矿三个测区进行了积水情况的探测。

通过视电阻率和激发极化参数的处理和曲线分析,最终确定了测区内3号煤层采空区中的积水范围。

【总页数】7页(P241-247)
【作者】翟建山;张子虎
【作者单位】山西矿业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晋城矿务局古书院煤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166
【相关文献】
1.近距离煤层上覆采空区积水音频电探测与治理技术 [J], 王贞海
2.矿井瞬变电磁法对上层煤层采空区积水的探测应用 [J], 邢楷;郝宇军;刘江敏;樊林林;王克南;
3.测氡技术和激发极化法在地下多层煤层火区探测中的尝试 [J], 杨华
4.瞬变电磁探测法在采空区积水探测中的应用分析 [J], 刘鹏程
5.瞬变电磁探测法在采空区积水探测中的应用分析 [J], 刘鹏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瓦斯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瓦斯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瓦斯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徐东;韩学海;孔繁红
【期刊名称】《山东煤炭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瓦斯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指导思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监察执法,深化专项整治,强化基础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推进科技进步,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并逐步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

【总页数】2页(P183-184)
【作者】徐东;韩学海;孔繁红
【作者单位】滕州郭庄矿业公司锦丘煤矿,山东滕州277500;山东煤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31;山东煤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12
【相关文献】
1.加强节水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几点思考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3.树立"资源人"观念,改革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由人的资源性引起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4.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探讨
5.分析综采工作面的通风瓦斯管理工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家沟矿井下制氮压风系统投用

陈家沟矿井下制氮压风系统投用

陈家沟矿井下制氮压风系统投用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矿山工程》
【年(卷),期】2006(35)5
【摘要】甘肃华亭煤业集团煤电股份公司陈家沟煤矿井下移动制氮乐风系统正式投入运行。

废系统采用了能够满足煤矿井下生产环境要求的碳分子筛空分设备和双螺杆空压设备,技术性能先进,质量稳定可靠。

空分设备氮气产量每小时达
500m^3,氮气纯度≥97%;空压机排气量为每分钟30.4m^3,排气温度小于38℃。

废系统的投入运行.解决了陈家沟煤矿因井下巷道距离长而造成压缩空气输送距离远、气压不足的问题,将对矿井的防灭火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页数】1页(P55-55)
【关键词】煤矿井下;压风系统;制氮;投入运行;空分设备;输送距离;股份公司;空压设备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16.15
【相关文献】
1.煤矿压风制氮系统集控改造及应用 [J], 王伟
2.矿井压风制氮控制系统技术方案研究 [J], 张磊
3.矿井压风制氮控制系统技术方案研究 [J], 张磊
4.压风制氮装置高低压配电监控系统研究 [J], 李丽琼
5.压风制氮系统综合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 [J], 张晓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通风与瓦斯超限的防治

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通风与瓦斯超限的防治

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通风与瓦斯超限的防治
刘斯佳
【期刊名称】《内蒙古煤炭经济》
【年(卷),期】2018(000)023
【摘要】回采工作面上隅角是矿井通风的薄弱环节,通风能力较差,容易出现瓦斯积聚和超限的问题,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和威胁.每年因矿井瓦斯造成的事故灾害占到了煤矿事故的很大一部分,严重制约了矿井的安全高效回采.
【总页数】2页(P104,154)
【作者】刘斯佳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6.8;TD712
【相关文献】
1.用风流引射器处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积聚瓦斯的研究 [J], 刘英学;邬培菊
2.利用下行通风处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 [J], 张凡刚
3.小阶段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使用尾巷通风方法处理的实践 [J], 刘占飞;赵强;苑玉杰
4.U型通风综放工作面上隅角高瓦斯产生机理及瓦斯治理技术探究 [J], 崔洪章
5.高位钻孔瓦斯抽放技术在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的应用 [J], 郅荣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基本顶岩块厚度;h1 ,h2 ,h′—对应于 q1 ,q2 ,q′的覆岩厚度;R1 —Ⅰ块体的支撑反力
基本顶初次破断时,基本顶岩块存在触矸前和触 矸后两种状态。 基本顶岩块触矸前的顶板结构可视 为非对称的三铰拱结构,该结构为动态平衡结构,其 模型如图 4(a)所示;基本顶岩块触矸后,推进侧( 工 作面侧) 岩块 逆 向 回 转 是 基 本 顶 触 矸 后 中 的 最 危 险 状态,其形态如图 4( b) 所示,此时,岩块触矸点水平 力 T 由岩块与矸石的摩擦阻力提供。 基本顶周期破 断时,假设基本顶岩块形成“ 梁” 式铰接状态,得到的 模型如图 4(c)所示。
王旭锋1,2,3 ,张东升1,2,4 ,张 炜5 ,许猛堂1
(1.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116;3. 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116;4. 新疆大学 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5. 中国矿业大学 物联网( 感知矿山) 研究中心, 江苏 徐州 221008)
沟切割影响,覆岩厚度变化较大,基本顶初次破断时呈 现不对称的特点(推进侧短,开切侧长,即 L1 >L2 ) [9,13] 。
(2)地表变形特征。 由于煤层埋藏较浅,采动裂 缝能够发育至地表,图 3 为现场实拍沿工作面走向地 表裂缝 的 发 育 形 态, 实 测 采 动 裂 缝 宽 度 普 遍 小 于 0. 1 m,采动裂缝沿走向间距一般为 1 ~ 2 m。 因此, 可将沙土质型冲沟坡体作为载荷层考虑。
我国西北矿区煤炭资源开发规模和强度的进一 步增加使得在地表冲沟发育区进行浅埋煤层开采的 工程实践将愈为普遍,由于该区煤层赋存条件的特殊 性引起矿压显现的变化而给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带来
的不利影响将不容忽视。 我国学者以典型浅埋煤层 为对象,研究采动覆岩的活动规律及其控制机理并指 导工程实践,如对典型浅埋煤层顶板破断特征、支护 阻力确 定、 工 作 面 矿 压 显 现 规 律 等 进 行 了 深 入 研
第 38 卷第 2 期 2013 年 2 月
煤 炭 学 报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文章编号:0253-9993(2013)02-0194-05
Vol. 38 No. 2 Feb. 2013
沙土质型冲沟发育区浅埋煤层长壁开采支护 阻力的确定
2 顶板结构力学模型的建立
2. 1 采动覆岩活动特征 (1)顶板破断特征。 结合东胜煤田伊泰矿区某矿
典型沙土质型冲沟坡体下开采的具体地质条件,建立 相似材料模型,得到基本顶初次破断情况如图 2 所示, 由图可知,沙土质型冲沟坡体下浅埋煤层开采时,受冲
图 2 基本顶初次破断特征 Fig. 2 Broken features of main roof first breaking
第2 期
王旭锋等:沙土质型冲沟发育区浅埋煤层长壁开采支护阻力的确定
195
究[1-8]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 益借鉴。 受地表冲沟活动影响,该区井下工作面经常 出现因支架阻力不能适应覆岩活动而影响矿井正常 生产的现象。 目前,已有的浅埋煤层支架阻力计算方 法中多数还未考虑冲沟坡体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 冲沟坡体下开采工作面推进方向不同引起冲沟坡体 的活动方式不同,且背沟推进时工作面矿压显现比向 沟推进时更为强烈[9] 。
(1. School of Mine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s and Safe Mining,Xuzhou 221116,China;3. Key Laboratory of Deep Coal Resource Mining,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Xuzhou 221116,China;4. College of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Engineering,Xinjiang University,Urumchi 830046,China;5. IoT / Perception Mine Research Center,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收稿日期:2012-03-30 责任编辑:王婉洁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004101) ;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9A00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资助项目( PAPD) 作者简介:王旭锋(1980—) ,男,河南郏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E-mail:wangxufeng@ cumt. edu. cn
因此,笔者以东胜煤田冲沟发育区浅埋煤层地质 条件为基础,以工作面背沟推进为主要方式,将冲沟 坡体形态等因素引入到顶板控制当中,分析沙土质型 冲沟坡体下浅埋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的活动特征及顶 板结构载荷形式的变异特性,结合相应的顶板结构力 学模型,研究工作面液压支架合理支护阻力的确定方 法。
图 1 沙土质型冲沟坡体形态 Fig. 1 Shape of sand-soil-gully slopes
3 支架支护阻力的确定
冲沟坡体下浅埋煤层开采长壁工作面初次来压
பைடு நூலகம்
和周期来压顶板结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来
压时基本顶岩块主要的失稳方式是滑落失稳,工作面
支架须提供合理的支护力才能防止基本顶结构的滑
沙土质型冲沟坡体上部为第四系风积沙,呈松散 状态,强度较低,易于流动;下部为沙质黄土层。 该类 坡体多分布于沟谷两侧,由于受风蚀、水蚀作用的影 响,强度降低,一般坡高 30 ~ 60 m,最高达 100 m 左 右。 自然坡度 20° ~ 70° 不等,在重力作用下易形成 剥落、滑塌。
伊泰矿区属东胜煤田,区内冲沟发育,地表起伏 变化大,其形态如图 1 所示。 煤层赋存主要特征有: ① 煤层厚度 2 ~ 6 m,平均约 4 m,倾角 1° ~ 3°,赋存 条件简单;② 基岩厚度较小,一般在 50 ~ 60 m 以下; ③ 基岩中一般只赋存一层对覆岩运动起控制作用的 厚硬岩层,且位于断裂带下部或垮落带内;④ 冲沟切 割深度较大;⑤ 埋深一般在 100 m 以内。 该区目前 采用的开采方法主要为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12] 。
q1 ,q′,q″,q2 —块体承受的载荷集度;QA ,QB — A,B 接触铰上铅直剪力;QB ,QD — B,D 接触铰上铅直剪力;θ1 ,θ2 —Ⅰ,Ⅱ块体的转角; θ1max —触矸后Ⅱ块体的最大转角;θ2′ —周期来压时Ⅱ块体的转角;a—接触面高度;T—铰接点处的水平力;L1 ,L2 —Ⅰ,Ⅱ岩块长度;
Support resistance determination for shallow coal seam longwall mining in sand-soil gullies overlaying mining area
WANG Xu-feng1,2,3 ,ZHANG Dong-sheng1,2,4 ,ZHANG Wei5 ,XU Meng-tang1
摘 要:基于沙土质型冲沟坡体下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结构承受非均匀载荷的基本特征,采用理 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的方法,以工作面背沟推进为主要方式,将冲沟坡体及其形态纳入顶板结构控制 当中,结合冲沟坡体下开采基本顶初次破断与周期破断时的顶板结构力学模型,按给定失稳载荷状 态,分析了工作面来压期间的“ 支架-围岩” 作用关系模型,得到了控制顶板结构滑落失稳的支护阻 力。 结合具体工作面地质条件,分析了支架工作阻力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特征,给出了支架支护阻 力算例,针对该工作面支架支护阻力进行的现场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关键词:浅埋煤层;冲沟坡体;长壁开采;支护阻力;顶板结构 中图分类号:TD823. 2;TD353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Based on the main roof bearing asymmetrical loads when longwall mining under a sand-soil gully slope in shallow coal seam,theory analysis and field observation methods were used,the gully slope and its shape were considered,a roof structure mechan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when the longwall working face backward-gully mining in first and periodic weighting,and a “ support and surrounding rock” relation model was analyzed under given instability loads. Furthermore,the support resistance which could control the roof structure sliding instability was obtained. The support resistance changing features were analyzed along the working face advancement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geological conditions,and the rational support resistance calculation example was provided. The field observation result demonstrat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 Key words:shallow coal seam;gully slope;longwall mining;support resistance;roof structu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