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煤层粘土隔水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巩为材料的峰值强度;仃。为材料的残余强 度煽为材料峰值强度时的应变量;e。为材料残余 强度时的应变量. 3.3黏土隔水层的水理性相似条件
选择亲水性、渗透性和膨胀性表征土层的水理 性相似指标.
^一.
1)亲水性:采用吸水率口=坐堑×100%表
I|岫
征,△m,为见水后试件质量增量,优。为试件于质 量.吸水率越高,亲水性越强.
第27卷第1期 2010年03月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Joumal of Mining&Safety Engineering
文章编号:1673—3363(2010)Ol一0035—05
V01.27 No.1 March 2010
浅埋煤层黏土隔水层下行裂隙弥合研究
黄庆享,蔚保宁,张文忠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到饱和后,黏土遇水不再膨胀,见图5.
25
红土
20
芝15
黄土
蒌10
警5
0
5
10
15
20
25
时间,h
图4膨胀率与时间关系曲线 Fig.4 Expansion coefficient Vs.time
35
30
摹25 *20
耋15
10
5
O
10 20 30加50 60 70 80 90 l∞
含水量,%
图5不同含水率下的膨胀率曲线
2)渗透性:采用渗透指数口=z/£表征,Z为水 浸入的轴向长度,£为时间.渗透指数越大,隔水性 越弱.
^1厂
3)膨胀性:采用材料的遇水膨胀率n一书上 y0
×100%表征,吖。为见水试件的体积增大量;U
为时间原始体积.膨胀率越大,裂隙弥合性越强. 3.4相似材料及其配比
基岩相似材料主要采用河沙,石膏和大白粉, 采用传统方法确定配比.隔水层的相似材料选择河 沙和黏土作为骨料,沙子提供强度,黏土提供塑性 和膨胀性.凡士林和硅油作为胶结剂,主要提供大 变形并控制亲水性.实验确定了黄土的配比为沙: 土为1:5、骨料:胶合剂为7;1、硅油:凡士林为 1:2.5;红土的配比为沙:土为1:6、骨料:胶合 剂为6:1、硅油:凡士林为1:3,实现了应力应变 全程曲线(图6)和主要水理性指标相似.风积沙采
量200
b 100
O
1
2
3
4
e/%
图1 土样的应力一应变全程曲线 Fig.1 Whol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clay
2.2黏土的渗透性 根据对土样的渗透性试验方法[9],采用渗透仪
得出离石黄土的渗透率为o.856 m/d,三趾马红土 的渗透率为o.434 m/d.渗透系数在不同的水头压 力、不同的载荷下其变化规律如图2,3所示.实验 发现,随水头压力降增加渗透系数逐渐增大,其变 化范围为(O.2~1.O)×10-5 m/s.当水头压力增大 到300 kPa后,渗透系数增加速度减缓.随着围压 的增大,土体的渗透率下降,围压增大到100 kPa 后,渗透率相对稳定在2×10叫m/s.
图7 隔水层内“上行裂隙带“和“下行裂隙带” Fig.7 Upward and downward fracture zone in aquiclude
4.2下行裂隙的弥合性 上行裂隙带就是传统的导水裂隙带,其发育高
度的确定和控制已经由大量的研究,而下行裂隙的 影响往往被忽视了.隔水层内下行裂隙带的存在, 实质上降低了隔水层的有效厚度,准确判断下行裂 隙的影响深度,对确定隔水层稳定性和实现保水开 采具有重要意义.
用河沙模拟,地表潜水采用注入清水模拟.
5
耐4
皇3
罾:
1
O
Fig.6
图6模拟材料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 Whol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simulation mate“als
4 隔水层采动裂隙发育规律
4.1 隔水层采动“上行裂隙”与“下行裂隙” 在考虑黏土隔水层塑性变形和水理性相似的
1研究的背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意义
榆神府矿区浅埋煤层开采实践表明,采动覆岩 移动引起隔水层失稳,导致地下水的流失,对生态 造成了严重破坏¨3。.浅埋煤层的保水开采研究,是 当前科学采矿的重大课题‘4。5].榆神府矿区地表潜
水下普遍发育有黄土和黏土组成的隔水层,土层隔 水层的稳定性是实现保水采煤的关键,掌握采动隔 水层的稳定性,对保水开采控制具有重要意义[6‘7]. 本文以榆树湾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隔水层土样的 力学和水理性实验,分析了隔水层的渗透性和膨胀 性.基于隔水层的应力应变全程相似和水理性相
Tel:029—85583142
万方数据
36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第27卷
似,开展了保水开采的固液耦合相似模拟实验,发 现了黏土隔水层裂隙发育规律及“下行裂隙”的弥 合现象.基于黏土的渗透性和膨胀性,建立了黏土 隔水层“下行裂隙”模型,给出了裂隙弥合判据,为 黏土隔水层的稳定性和浅埋煤层保水开采研究提 供了基础和依据.
收稿日期:2009一06—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4074)i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教外司留2008~890)
作者简介:黄庆享(1966一),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方面的研究.
E-咖iI:huangqx@xust.sn.cn
2黏土的力学性质和水理特性
2.1黏土的力学性质 榆树湾煤矿隔水层由红土和黄土层构成,土体
的峰后塑性变形特性是其抗变形能力和隔水性的 重要指标,测定其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对准确模拟隔 水层的稳定性十分必要.通过现场取样,采用TSZ- 6A型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测定岩样的全程应力一应 变曲线,如图1所示.
300
Fig.5 Expansion coefficient vs. moisture content
万方数据
第1期
黄庆享等:浅埋煤层黏土隔水层下行裂隙弥合研究
3 固液耦合相似模型设计
矿山开采的相似模拟主要局限于岩层的弹性 段模拟,而黏土塑性变形是隔水层稳定性的关键. 基岩采用常规的相似条件,隔水层增加了水理性和 塑性相似条件,建立了黏土的应力一应变全程相似 模拟技术,通过配比实验开发了隔水层模拟材料及 其配比[1¨1。. 3.1常规相似条件
采用膨胀仪对原土样进行膨胀性实验,首先将 土样制备成厚度2 cm的试样,然后装入膨胀仪器, 注水并测定位移计读数,直到6 h的变形率不超过
0.01 mm.实验得出:
1)在有侧限条件下,红土的膨胀率是14.6%,
黄土的膨胀率是16.1%; 2)黏土遇水7 h后膨胀基本稳定,见图4;
3)初始含水率越小,膨胀率越大,当含水量达
摘要:通过对隔水层土样实验,获得了离石黄土和三趾马红土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渗透系数和
膨胀率.基于考虑黏土应力应变全程相似和水理性相似的固液耦合相似模拟,揭示了浅埋煤层长
壁开采覆岩采动裂隙带分布规律,发现了“上行裂隙”和“下行裂隙”是隔水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下行裂隙”是潜水流失的主要通道之一.发现了隔水层土体膨胀性将产生的“裂隙弥合”现象,可
条件下,在150 cm长的固液耦合平面模型架上开 展了榆树湾矿2_2煤层开采模拟实验.实验发现, 采动形成的裂隙按照开裂方向可以分为垂直层面 的纵向裂隙与水平离层裂隙.离层裂隙带由采动顶 板自下而上的垮落运动形成,这里称为“上行裂隙 带”.采动地层的下行裂隙由地层下沉过程中的拉 应力形成,主要出现在采空区边缘的地层的上表, 形成自上向下发育的张拉裂隙,该裂隙带称为采动 “下行裂隙带”,如图7所示.上行裂隙带和下行裂 隙带在隔水层内的发育程度决定着隔水层的稳定 性,如果这两种裂隙带贯穿隔水层将导致隔水层失 稳而突水,因此隔水层上行裂隙与下行裂隙是决定 隔水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HUANG Qing—xiang,WEI Bao—ning,ZHANG Wen—zhong
(School of Energy and Resource,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Shaanxi 710054,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mechanical experiment on soil samples from an aquifuge,the stress and strain curve and permeability as well as expansibility of Lishi 10ess and Hipparion red clay have been obtained. Based on similar simulation of s01.d and liquid coupling and the sim订arity of whole stress and stain curve and water reaction feature of clay aquifuge,the law of long wall mining the crackd zones in overburden strata of the shallowly buried seam is revealed. The re— sult shows that“upward crack’’and“downward crack’’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quifuge stab订ity,and the downward crack is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subsurface ground water flowing. And the expansibility of clay and loess with water will cause crack closing,which will slow down the development of downward cracks.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downward crack is set up and the criterion of its closing is presented,which have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aquifuge and water preserved mining. Key words:shallow seam;water preserVed mining;aquifuge;crack;c105ing
几何相似比m一300;容重相似比a,,岩层为 1.6,土层为1.0;应力、弹模相似比口,=aE=口皿,; 内摩擦角相似比口。=1;应变相似比口。=1;时间相
似比m=石=17.3.
3.2黏土隔水层的塑性相似条件 用材料达到峰值强度后的应力应变斜率来表
达材料的塑性变形特征,即塑性相似特征参量
口=盟, ec—et
,
’驴
J 莹 :
赫 1Il} 煅 漫
Fig.2
图2渗透系数随水头压力的变化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vs. head pressure
产
’皆 g b
o 、
赫 幡 嘲 秘
图3渗透系数随载荷的变化
Fig.3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vs.10ad
2.3黏土的膨胀性
榆树湾井田地表为萨拉乌素组沙土层,厚度为 o~19.2 m,含有丰富的地表潜水,水位埋藏一般 为O.7~2.9 m,对地表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沙 土层下为离石黄土及第三系三趾马红土隔水层,厚 度平均90.0 m,岩性为亚黏土和黏土,为区内主要 隔水层.黏土隔水层下为基岩层,平均厚度120.O m,岩性主要为砂岩和泥岩.主采煤层为2—2煤层, 煤层倾角不足1。,平均厚度11.62 m,结构简单,赋 存稳定.工作面长度250 m,首分层采高5 m,采用 分层长壁综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8].
减缓“下行裂隙”的发展.建立了“下行裂隙”模型,给出了“下行裂隙”弥合判据,为隔水层稳定性 和保水开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浅埋煤层;保水开采;隔水层;裂隙;弥舍
中图分类号:TD 315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f Downward Crack Closing of C1ay Aquiclude in Shallowly Buried Coal Seam
选择亲水性、渗透性和膨胀性表征土层的水理 性相似指标.
^一.
1)亲水性:采用吸水率口=坐堑×100%表
I|岫
征,△m,为见水后试件质量增量,优。为试件于质 量.吸水率越高,亲水性越强.
第27卷第1期 2010年03月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Joumal of Mining&Safety Engineering
文章编号:1673—3363(2010)Ol一0035—05
V01.27 No.1 March 2010
浅埋煤层黏土隔水层下行裂隙弥合研究
黄庆享,蔚保宁,张文忠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到饱和后,黏土遇水不再膨胀,见图5.
25
红土
20
芝15
黄土
蒌10
警5
0
5
10
15
20
25
时间,h
图4膨胀率与时间关系曲线 Fig.4 Expansion coefficient Vs.time
35
30
摹25 *20
耋15
10
5
O
10 20 30加50 60 70 80 90 l∞
含水量,%
图5不同含水率下的膨胀率曲线
2)渗透性:采用渗透指数口=z/£表征,Z为水 浸入的轴向长度,£为时间.渗透指数越大,隔水性 越弱.
^1厂
3)膨胀性:采用材料的遇水膨胀率n一书上 y0
×100%表征,吖。为见水试件的体积增大量;U
为时间原始体积.膨胀率越大,裂隙弥合性越强. 3.4相似材料及其配比
基岩相似材料主要采用河沙,石膏和大白粉, 采用传统方法确定配比.隔水层的相似材料选择河 沙和黏土作为骨料,沙子提供强度,黏土提供塑性 和膨胀性.凡士林和硅油作为胶结剂,主要提供大 变形并控制亲水性.实验确定了黄土的配比为沙: 土为1:5、骨料:胶合剂为7;1、硅油:凡士林为 1:2.5;红土的配比为沙:土为1:6、骨料:胶合 剂为6:1、硅油:凡士林为1:3,实现了应力应变 全程曲线(图6)和主要水理性指标相似.风积沙采
量200
b 100
O
1
2
3
4
e/%
图1 土样的应力一应变全程曲线 Fig.1 Whol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clay
2.2黏土的渗透性 根据对土样的渗透性试验方法[9],采用渗透仪
得出离石黄土的渗透率为o.856 m/d,三趾马红土 的渗透率为o.434 m/d.渗透系数在不同的水头压 力、不同的载荷下其变化规律如图2,3所示.实验 发现,随水头压力降增加渗透系数逐渐增大,其变 化范围为(O.2~1.O)×10-5 m/s.当水头压力增大 到300 kPa后,渗透系数增加速度减缓.随着围压 的增大,土体的渗透率下降,围压增大到100 kPa 后,渗透率相对稳定在2×10叫m/s.
图7 隔水层内“上行裂隙带“和“下行裂隙带” Fig.7 Upward and downward fracture zone in aquiclude
4.2下行裂隙的弥合性 上行裂隙带就是传统的导水裂隙带,其发育高
度的确定和控制已经由大量的研究,而下行裂隙的 影响往往被忽视了.隔水层内下行裂隙带的存在, 实质上降低了隔水层的有效厚度,准确判断下行裂 隙的影响深度,对确定隔水层稳定性和实现保水开 采具有重要意义.
用河沙模拟,地表潜水采用注入清水模拟.
5
耐4
皇3
罾:
1
O
Fig.6
图6模拟材料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 Whol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simulation mate“als
4 隔水层采动裂隙发育规律
4.1 隔水层采动“上行裂隙”与“下行裂隙” 在考虑黏土隔水层塑性变形和水理性相似的
1研究的背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意义
榆神府矿区浅埋煤层开采实践表明,采动覆岩 移动引起隔水层失稳,导致地下水的流失,对生态 造成了严重破坏¨3。.浅埋煤层的保水开采研究,是 当前科学采矿的重大课题‘4。5].榆神府矿区地表潜
水下普遍发育有黄土和黏土组成的隔水层,土层隔 水层的稳定性是实现保水采煤的关键,掌握采动隔 水层的稳定性,对保水开采控制具有重要意义[6‘7]. 本文以榆树湾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隔水层土样的 力学和水理性实验,分析了隔水层的渗透性和膨胀 性.基于隔水层的应力应变全程相似和水理性相
Tel:029—85583142
万方数据
36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第27卷
似,开展了保水开采的固液耦合相似模拟实验,发 现了黏土隔水层裂隙发育规律及“下行裂隙”的弥 合现象.基于黏土的渗透性和膨胀性,建立了黏土 隔水层“下行裂隙”模型,给出了裂隙弥合判据,为 黏土隔水层的稳定性和浅埋煤层保水开采研究提 供了基础和依据.
收稿日期:2009一06—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4074)i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教外司留2008~890)
作者简介:黄庆享(1966一),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方面的研究.
E-咖iI:huangqx@xust.sn.cn
2黏土的力学性质和水理特性
2.1黏土的力学性质 榆树湾煤矿隔水层由红土和黄土层构成,土体
的峰后塑性变形特性是其抗变形能力和隔水性的 重要指标,测定其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对准确模拟隔 水层的稳定性十分必要.通过现场取样,采用TSZ- 6A型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测定岩样的全程应力一应 变曲线,如图1所示.
300
Fig.5 Expansion coefficient vs. moisture content
万方数据
第1期
黄庆享等:浅埋煤层黏土隔水层下行裂隙弥合研究
3 固液耦合相似模型设计
矿山开采的相似模拟主要局限于岩层的弹性 段模拟,而黏土塑性变形是隔水层稳定性的关键. 基岩采用常规的相似条件,隔水层增加了水理性和 塑性相似条件,建立了黏土的应力一应变全程相似 模拟技术,通过配比实验开发了隔水层模拟材料及 其配比[1¨1。. 3.1常规相似条件
采用膨胀仪对原土样进行膨胀性实验,首先将 土样制备成厚度2 cm的试样,然后装入膨胀仪器, 注水并测定位移计读数,直到6 h的变形率不超过
0.01 mm.实验得出:
1)在有侧限条件下,红土的膨胀率是14.6%,
黄土的膨胀率是16.1%; 2)黏土遇水7 h后膨胀基本稳定,见图4;
3)初始含水率越小,膨胀率越大,当含水量达
摘要:通过对隔水层土样实验,获得了离石黄土和三趾马红土的应力应变全程曲线、渗透系数和
膨胀率.基于考虑黏土应力应变全程相似和水理性相似的固液耦合相似模拟,揭示了浅埋煤层长
壁开采覆岩采动裂隙带分布规律,发现了“上行裂隙”和“下行裂隙”是隔水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下行裂隙”是潜水流失的主要通道之一.发现了隔水层土体膨胀性将产生的“裂隙弥合”现象,可
条件下,在150 cm长的固液耦合平面模型架上开 展了榆树湾矿2_2煤层开采模拟实验.实验发现, 采动形成的裂隙按照开裂方向可以分为垂直层面 的纵向裂隙与水平离层裂隙.离层裂隙带由采动顶 板自下而上的垮落运动形成,这里称为“上行裂隙 带”.采动地层的下行裂隙由地层下沉过程中的拉 应力形成,主要出现在采空区边缘的地层的上表, 形成自上向下发育的张拉裂隙,该裂隙带称为采动 “下行裂隙带”,如图7所示.上行裂隙带和下行裂 隙带在隔水层内的发育程度决定着隔水层的稳定 性,如果这两种裂隙带贯穿隔水层将导致隔水层失 稳而突水,因此隔水层上行裂隙与下行裂隙是决定 隔水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HUANG Qing—xiang,WEI Bao—ning,ZHANG Wen—zhong
(School of Energy and Resource,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Shaanxi 710054,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mechanical experiment on soil samples from an aquifuge,the stress and strain curve and permeability as well as expansibility of Lishi 10ess and Hipparion red clay have been obtained. Based on similar simulation of s01.d and liquid coupling and the sim订arity of whole stress and stain curve and water reaction feature of clay aquifuge,the law of long wall mining the crackd zones in overburden strata of the shallowly buried seam is revealed. The re— sult shows that“upward crack’’and“downward crack’’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quifuge stab订ity,and the downward crack is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subsurface ground water flowing. And the expansibility of clay and loess with water will cause crack closing,which will slow down the development of downward cracks.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downward crack is set up and the criterion of its closing is presented,which have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aquifuge and water preserved mining. Key words:shallow seam;water preserVed mining;aquifuge;crack;c105ing
几何相似比m一300;容重相似比a,,岩层为 1.6,土层为1.0;应力、弹模相似比口,=aE=口皿,; 内摩擦角相似比口。=1;应变相似比口。=1;时间相
似比m=石=17.3.
3.2黏土隔水层的塑性相似条件 用材料达到峰值强度后的应力应变斜率来表
达材料的塑性变形特征,即塑性相似特征参量
口=盟, ec—et
,
’驴
J 莹 :
赫 1Il} 煅 漫
Fig.2
图2渗透系数随水头压力的变化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vs. head pressure
产
’皆 g b
o 、
赫 幡 嘲 秘
图3渗透系数随载荷的变化
Fig.3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vs.10ad
2.3黏土的膨胀性
榆树湾井田地表为萨拉乌素组沙土层,厚度为 o~19.2 m,含有丰富的地表潜水,水位埋藏一般 为O.7~2.9 m,对地表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沙 土层下为离石黄土及第三系三趾马红土隔水层,厚 度平均90.0 m,岩性为亚黏土和黏土,为区内主要 隔水层.黏土隔水层下为基岩层,平均厚度120.O m,岩性主要为砂岩和泥岩.主采煤层为2—2煤层, 煤层倾角不足1。,平均厚度11.62 m,结构简单,赋 存稳定.工作面长度250 m,首分层采高5 m,采用 分层长壁综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8].
减缓“下行裂隙”的发展.建立了“下行裂隙”模型,给出了“下行裂隙”弥合判据,为隔水层稳定性 和保水开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浅埋煤层;保水开采;隔水层;裂隙;弥舍
中图分类号:TD 315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f Downward Crack Closing of C1ay Aquiclude in Shallowly Buried Coal S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