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的一些文化差异

合集下载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恰到好处地使用习语,可以为文章增添色彩。

由于习语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习语的翻译早已引起了翻译界的重视。

恰如其分的习语翻译对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习语的理解错误很多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

文化影响到习语的方方面面,不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就根本无法准确理解习语。

从文化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习语,有助于掌握习语的意义和运用。

一、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1.地域文化差异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其差异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

例如,中英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方位及其相应物上,就体现得比较突出。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南面为王,北面为朝”,南尊北卑的传统,人们常把南的方位置前,如“从南到北,南来北往”等等,而英美人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则用“from north to south”来表达。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

明朝的兰茂有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唐朝韩翃的《寒食》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的消息的是西风。

西风对于英国人来说是暖风,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

另一位英国诗人Alfred Tennyson有诗云:Sweet and low,sweet and low,Wind of the western sea,Low,low,breathe and blow, Wind of the western sea!(轻轻地、柔和地,轻轻地、柔和地西边吹来海风;轻轻地、轻轻地吹拂,西边吹来海风!)在翻译时,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理解,也有把“西风”译成“东风”的,例如在方重译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总引》中的诗句“When also Zephyrus with his sweet breath Exhales an air...”里,“Zephyrus”一词是西风的意思,而译文则是“当东风吹香……”。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英汉互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存在显著差异,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并分析如何在翻译中妥善处理这些差异。

一、语言习惯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句子构造和表达习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英语注重形式逻辑,句子结构严谨,常使用长句和复合句;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句子简短明了,多使用并列结构和流水句。

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调整句子结构,以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化为独立句或者前置修饰语,以确保译文的流畅和自然。

二、词汇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些在英语中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在汉语中可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反之亦然。

在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选择恰当的译文,避免误解和歧义。

例如,“dragon”在英语中通常代表着邪恶和凶猛,而在汉语中则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认知,以避免产生误解。

三、习语与俚语翻译习语和俚语是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它们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些表达在直译时往往难以传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对习语和俚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找出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对应表达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情感色彩。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律美感,以使译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更注重逻辑分析和形式推理,而汉语国家的人们则更注重整体思维和直观感悟。

这种差异在翻译中表现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思维习惯,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英汉文化差异

英汉文化差异

在汉语中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是帝王的象征。如:龙颜、 望子成龙。
亚洲四小龙:Four Little tigers of Asia
在英语中是面目狰狞的爬行动物, 令人厌恶。
The old dragon 魔鬼 Dragon lady 母老虎
虎,在汉民族心目中 是“百兽之王”。
龙腾虎跃、生龙活虎
英语中,狮子是 “百兽之王”。
•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 white coal(水力) • Chinese cabbage(白菜) idiot(白痴)
• 汉语中表示嫉妒的词是“眼红”,“害了红眼病 ”,而英语却用“绿色”表示嫉妒。如:a green eye
• 妻子有外遇,戏称给丈夫戴了绿帽子,翻译成 green cap ,西方人是无法理解的,这在英语中是 cuckold。
– 纸老虎 — paper tiger, – 丢脸— lose face, – 百闻不如一见— Seeing is believing. – 眼不见,心不烦 — out of sight , out of mind.
4、文化价值
(Cultural values)
3、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 (1)耸肩这个动作可能是英美人 所独有的,表示“我不知道” 或“有什么办法呢?”“我无 能为力”等等冷漠,无奈的意 思。
• (2)食指与中指交叉表示“祝你 幸福”、“祝你成功”。
• (3)拇指向上表示“好”,拇指 向下表示“不好”。
1、文化心理
(Cultural Psychology)
2、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
3、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当我们在翻译英汉习语时,往往会遇到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文化差异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价值观、习俗、传统和社会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在习语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使得我们在翻译时必须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

从词汇角度来看,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尤为明显。

例如,英语中的“in the same boat”和汉语中的“同舟共济”都表达了共同的意境,但在文化背景上却大相径庭。

英语中的“in the same boat”源自欧洲的航海文化,而汉语中的“同舟共济”则源自中国的传统水文化。

同样,英语中的“black sheep”和汉语中的“害群之马”虽然都表示“不合群的人”,但在文化意象上却存在差异。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深入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从语法和表达方式方面来看,英汉习语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

英语常常采用比喻、拟人、反语等修辞手法,而汉语则更注重对仗、平衡和和谐。

例如,英语中的“talking through one's hat”和汉语中的“纸上谈兵”都表示“空谈”,但英语中的比喻让人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

英语中的习语往往言简意赅,而汉语中的习语则更为凝练、含蓄。

例如,“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和“家丑不可外扬”都表达了相似的意境,但英语中的习语更显得简洁有力。

针对这些文化差异,我们在翻译英汉习语时需要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

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习语,我们可以采用直接音译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同时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英语中的“情人节”(Valentine’s Day)就直接音译为“瓦伦丁节”,既保留了其文化源头,又让中国读者更容易接受。

对于一些在意象和语法表达上存在明显差异的习语,我们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这种方法更注重译文的生动性和准确性,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

例如,“to break the ice”可意译为“打破僵局”,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原意。

汉英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汉英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汉英互译中的文化差异摘要:语言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表达交流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扩大,不同语言之间互译的增多,不同文化的差异、交流及相互影响也必然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文化差异的存在,对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即翻译的过程必将产生很大的影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这里特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理解文化差异对翻译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地理差异与翻译在此先举一例以作说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古代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因此汉语中有很多词和牛有关,而英国古时主要以马为耕作工具。

牛和马在两国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很清楚地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上体现出来。

例如汉语中说“吹牛”,翻译成英语就成了“talk horse”;汉语中的“牛饮”到了英语中就变成了“drink like a horse”。

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了生产方式的不同选择。

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翻译的差异在此可见一斑。

二、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东方人和西方人思想方式有基本不同,我国人民注重综合,注重归纳,注重暗示。

而西方人注重分析、细微、曲折。

在哲学上,汉民族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交融”、“和谐”、“悟性”,对事物不讲究分析,重视个人分析,重视个人感受和心领神会;而西方哲学则主张“人物分立”,重形式论证和逻辑推理。

例如:January 8, 1976 saw the death of Zhou Enlai, premier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P. R. C, 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 P. C, member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 P. C, member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 P.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于1976年1月8日不幸逝世。

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

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中英文化之间的十大差异

中英文化之间的十大差异

中英文化之间的十大差异导语: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

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

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回答提问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

如:“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如:"You're not a student, are you?""Yes,I am. "("No, I am not. ")2、亲属称谓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

显得男女平等。

如:英文“grandparents, 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如:你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如: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4、问候用语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考方向。

您去哪里?您是上班还是下班?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

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 are you?It's a lovely day, isn't it?5、面对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

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论 英

汉 翻 译 中 的 文 化 差 异
胡 立
( 南 涉 外经 济 学 院 , 湖 湖南 长 沙 40 0 ) 1 2 5
一一
摘 要 :语 言 和 文 化 关 系 十 分 密 切 . 言 是 文 化 的 一 部 .语 分 , 言反 映 一个 民族 的 特 征 , 同 民族 的 文化 差 异 性 在 一 定 语 不 程 度 上影 响 翻 译 中词 义 的选 择 。 如 果 不 充分 理 解 两 种语 言之 间的 文化 差 异 . 能 造 成 交 际 困难 , 可 甚至 引起 文 化 的 中突 。 只 有 正 确 处理 源语 文化 与 目的 语 文化 之 间 的关 系 .才 能 更好 地 达 到跨 文 化 交 际 的 目的 。本 文通 过 英 汉 两种 语 言 的文 化 差 异 . 从 词 汇、 交 际 用语 等 角度 来谈 翻译 中词 义 的 选择 与文 化 差 异 的 处理 . 及 如何 避 免 文 化 差异 而 造 成 的文 化 冲 突 . 以 . 关 键 词 :英 汉翻 译 文化 差 异 源 语 文 化 目的语 文化

1前言 . 语 言与 文化 的关 系 十 分 密 切 ,而 翻 译 的 根 本任 务是 传 递 ( ) 用预 设 的 单 向性 二 语 语 用 预设 是 发 话 人 在谈 话 【 自 己单 方 面 做 出 的 ,受 话 人 f l 未 接到 信 息之 前 . 用 预 没只相 对 于发 话 人 而 存 在 。 话 人 接 语 受 到信 息 之后 , 以推 断 说话 人 的预 没 。 可 只有 在 不 断 的交 流 中双 方 才建 立起 共 同的 知识 , 以 补充 、 正 。 下例 是 火 车 上初 次 予 修
( ) 形 方 面 的语 用预 设 三 字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案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案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案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英汉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差异成为了最大的问题之一。

由于汉语和英语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社会体制、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翻译难度逐渐增加。

本文将探讨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一、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文化差异是英汉翻译中不能避免的存在。

这种差异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表达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词汇、词序、语态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例如,在英语中,句子强调部分放在句首,而在汉语中放在句尾。

这种差异使得翻译中的语言表达非常困难。

2、逻辑思维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英语思维方式较为逻辑,重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汉语思维方式则较为象征与比喻,强调意象和情感。

这种差异会影响到译者对语言的理解、选择和表达,导致翻译的精度和准确性下降。

3、文化内涵的差异汉语和英语之间还存在文化差异。

汉语文化历史悠久,注重传统伦理道德和家庭观念,而英语文化则更加开放多元,讲究个人自由与权利。

这种文化差异会涉及到翻译中的词汇选择、语言表达、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

二、解决方案为了在英汉翻译中有效解决文化差异问题,以下方案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1、读懂原文在英汉翻译中,译者必须先理解原文的文化特点和背景知识。

只有读懂原文,才能有效地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

2、适度的文化调整在翻译时,译者应根据目标语言的受众和文化内涵适度地对原文进行调整。

例如,将饮食和节日的翻译调整为与受众文化相符的词汇和表述方式,从而使其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3、避免直译直译是指将原文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语言风格等直接转换成目标语言的方式。

在翻译中,直译往往会导致译文的意思不准确或者表达方式拗口,因此应该尽量避免直译的方法。

4、加大文化学习与交流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问题需要通过增加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来进行解决。

翻译者需要加强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学习,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提升翻译质量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互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进行英汉互译时,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符合特定文化背景的使用习惯。

这种文化差异影响了词义、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互译的词义产生了影响。

词义是词语所表达的意思或概念。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义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译者必须考虑到文化因素对词义的影响。

例如,英语中的“privacy”可以直译为“隐私”,但在中国文化中,“个人空间”这样的表达更准确地传递了这个概念。

另外,一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例如,西方文化中的“狗”通常被视为忠诚和友善的代表,而在中国文化中,狗则常常被视为不吉祥的象征。

因此,在英汉互译中,“狗”可能需要根据特定文化背景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其次,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互译的语法产生了影响。

语法规则和结构在不同的语言中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源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英语中,“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是最常见的,而在汉语中,“主谓宾”的语序更为常见。

因此,在将一个英语句子翻译为中文时,译者通常需要调整句子的语序。

另外,英汉两种语言的动词时态和语态也存在差异。

例如,“未来进行时”在英语中常常使用,而在汉语中相对较少使用。

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译者可能需要转换句子的时态和语态,以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

最后,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互译的表达方式产生了影响。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行为方式、礼貌用语和社会规范,这些因素在翻译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英文中,“How are you?”是一种常见的问候方式,而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常使用“你吃了吗?”作为问候语。

因此,译者在将英语问候翻译成中文时,应该选择符合中国文化习惯的表达方式。

另外,由于中西方言语风格和修辞手法的差异,译者在进行表达方式的选择时也要注意文化的差异。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

AY30233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古代文明得以传承的基础,英汉两种语言拥有很久的历史,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内涵,可是由于两者地处不同的地方,经过漫长的独立发展后,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很多文化因素,找到共同点,这样才能使两者的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英汉互译文化特色习俗中西差异0引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越来越强烈,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的差异,所以英语翻译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在实际的交流中,双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会造成在翻译过程当中,会出现偏差,下面就从文化角度分析中西方英语翻译差异的原因。

1认知角度由于每个民族有他们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不同的民族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认识是不同的。

也就是认知角度不同,认知角度不同,一个词语代表的意思就大不相同,因此要注意。

就拿颜色来说,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每个颜色对于不同民族来说,同一颜色的词语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白色在中国代表着不详,人们只有在老人去世时戴上白色的孝布,以及在有人去世的家庭里过年时就得贴白色的对联,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而在西方国家,白色象征着天使和纯洁,他们结婚时新娘就穿着白色的婚纱。

再看红色,在中国,红色意味着喜庆,欢乐美满,在过年时,在家门口会大红灯笼高高挂,也会贴红色的春联,在一些喜庆的日子里,例如结婚和出嫁,人民会用红色来增添喜庆,在自己的本命年里,人们会穿红色的衣服,红色还有避邪的说法,再看西方,在他们看来,红色是暴力,血腥,一种厌恶这种颜色的认知。

然后就是蓝色,蓝色在英语国家是忧郁,代表心情不好,蓝天是说没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当人们说蓝天时,大家第一反应是碧水蓝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代表的是快乐的积极的。

从上面举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同一个代表颜色的词语,代表的意思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异,认知的不同是不可改变,体现是是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时要特别留心。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目录摘要 (1)引言 (2)一、英汉词汇在文化上的差异 (2)(一)地理环境差异 (2)(二)宗教信仰差异 (3)(三)社会历史差异 (3)(四)生活习俗差异 (4)二、词汇结构差异 (4)(一)英汉构词差异 (4)(二)英语构词法 (5)三、英汉词汇文化内涵不同 (5)(一)词义内容差异 (5)(二)习语差异 (6)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摘要英语词汇是交流的根基,更是学习英语最为主要的核心知识,每一种语言都有着其独特的词汇组成方式,体现其民族特殊的沟通特点,从而可以透过词汇反映出这个民族乃至这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

英语是西方的主流语言,可以展现出很多当地的风土人情,熟知这些词汇,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较好的语言文化背景,从而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的了解英语词汇的底蕴。

而汉语又是我国通用的语言,学生如何掌握英汉词汇之间的文化差异将成为主要探讨的问题。

通过学习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来提高自身的文化思想水平,从而让语言交流成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降低交流阻碍,使得学习者可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提升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和汉语是在不同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种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必将会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而英语词汇的掌握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与人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学习英语词汇的时候,人们一定要注重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其所产生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同的。

本文主要研究英汉词汇在文化的差异,其中包括地理环境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社会历史差异和生活习俗差异。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英语词汇结构差异,并分析了英汉词汇文化不同内涵,包括颜色,动物,饮食词汇的内涵差异以及习俗差异。

本文对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包括词汇,词汇内涵对比,词汇文化内涵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语言,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英语词汇;文化差异;英汉文化引言语言就是一面镜子,通过镜子可以看清这个民族的历史,看透这个国家的发展过程。

英汉互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英汉互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英汉互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摘要]英汉语言和思维方式差异隐含着深层语言文化差异。

为了忠实原文顺应译语及读者,英汉翻译必须既要注意语言文化因素差异,又要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英汉差异;语言文化;翻译策略引言不同的民族操持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承载不同的文化。

翻译,作为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信息转换过程和交际活动,其首要任务是语言形式转换和语义的传达,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语言的转换,必然涉及到它所承载的深层文化内涵的传递和表达。

为此,翻译时,必须考虑英汉两种语言结构、思维方式和文化因素的差异。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折射出不同的思维方式。

总体上说,东方人,尤其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综合思维、具象思维和顺向思维定式,而西方人具有明显的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定式。

著名学者Satoshi Ishii曾把英美人的思维模式比作“桥式”。

作者〔讲话人〕直接传达信息,读者〔听话人〕理解领会其意,犹如过桥一样。

相反,东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垫脚石式”。

作者〔讲话人〕采取迂回隐含的方式,如水中投石垫脚,读者〔听话人〕借助于“垫脚石”才能悟出其意。

故此,Ishii认为两种思维模式反映两种不同的文化,英美等国是“低语境”〔low context〕国家,一切都要靠用语言讲清,而中国、日本等国则是“高语境”〔high context〕国家,语境隐含语意,无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胡文仲,1999:80-81)东方人,尤其中国人的综合思维模式源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

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由天、地、人构成的整体,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交织成这一整体的三种基本关系,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正如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老道学说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影响至深。

中国人已习惯于在整体中寻求天与人、阴与阳、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自行调节而到达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

汉英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探讨

汉英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探讨

汉英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探讨摘要:语言总是与特定的文化联系在一起。

一个民族语言中的词汇代表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千百年来对各种客观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的认识,是该民族对客观世界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本文就英汉习语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623.311、文化差异理解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是其与众不同的民族思想精神的体现,也就是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不相同,因而对于同样的东西,不同民族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思考,从习语的角度而言,他们会对同样的东西形成不同的习语。

以下笔者从三个典型方面来分析英汉习语文化内涵的不同。

众所周知,大自然赋予人类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阳光。

从物理学光谱上看,中国和英语国家人民不会看到有什么不同,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影响,他们对于颜色所产生的不同联想已经体现在了习语之中。

例如英语中的习语green with envy意思是“十分嫉妒”。

这里的green (绿色)已被赋予了“嫉妒”的含义。

而在汉语中,“嫉妒”的含义被加在另外一种颜色上,人们会说某人得了“红眼病”(red-eyed )来表示某人有嫉妒之心其次,中华民族和其他广大说英语的相隔千山万水,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因此人们对于一些动物也产生了许多有趣的习语。

例如在汉语中人们形容一个人力气大会“力大如牛”一词,而在英语中却用了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马)。

另外形容一个人饭量很大,英汉习语也不相同,英语中依然是与马有关,是eat like a horse。

而汉语中依然用牛,如在《红楼梦》中有个关于刘姥姥的顺口溜“老刘,老刘,饭量大于牛。

”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呢?主要是因为历史上英国多以马为畜力,而中国主要用牛犁田耕地。

下面我们再以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动物“龙”(dragon )为例。

在中国龙是一种象征皇权,吉利,力量,成功的动物,所以在汉语中有“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成语,他们分别用来表示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成就,形容人长得活泼健壮等。

中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习俗和习惯

中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习俗和习惯

中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习俗和习惯一、前言二、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桥梁,它不是简单地把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而是把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述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目标语)去传递,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文化承载着大量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涵义,因此,那些抛开文化国素只对文字进行转译的翻译方式往往是极不严谨也极不科学的,这也是为什么曾经一度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机器自动翻译(Automatic Translation) 最终走向没落主要原国,正如当代伟大的翻译学家Nida(奈达) 所说:“词汇只有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在翻译过程中,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同样的事物在两种不同的文化里涵义可能完全不同,汉语和英语是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工作者们带来了诸多困难,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必须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分析,从而找出针对性的翻译技巧来解决这些困难,二、英汉文化差异成因分析及翻译对策研究1.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这在中英两国风俗上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悠久的农耕文化使得中国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生活在相对固定的环境里,邻里之间非常熟悉,人们之间经常会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此外,农耕文化对日常饮食给予了高度关注,自古有言,“民以食为天”,可见日常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吃过了吗?”来问候对方。

而在英国的过去几百年里,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使得真工业化起步较早,城市化步伐很快,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流动性较大,相互之间的熟恶度也较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己的隐私看的非常重要。

因此,人们在相互问候时很少涉及对方的私人生活,常用“Hello”、“Hi"、“Are you al rig ht"、“How are you”等问候语,基于以上风俗习惯的差异,在翻译“吃了吗”时,如果直接根据字面翻译成“Have you had the meal?"的话,对方一定会误认为你在委婉的向对方发出用餐邀请,从而引起误会,同样地,如果把“你从哪儿来啊?"、“你到哪儿去啊?"简单地直译成"where have you bee n?”、“where are you going?”的话,对方并不会感受到你在关心他,而会误认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了干涉,从而引起误解。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摘要:英汉习语是英语和汉语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们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因此,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需要注意文化差异,遵循翻译原则,以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效果。

本文从文化差异和翻译原则两个方面,探讨了英汉习语的翻译问题。

一、引言英汉习语是英语和汉语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们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而且反映了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需要注意文化差异,以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效果。

本文将从文化差异和翻译原则两个方面,探讨英汉习语的翻译问题。

二、文化差异英汉习语反映了英语和汉语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它们的含义和使用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

1.文化背景差异英汉习语的含义和使用方式受到所处文化背景的影响。

例如,“兔子尾巴”在汉语中是指事情的结局,而在英语中则是指某个计划或项目最后完成的部分,这是因为汉语和英语的文化背景不同所致。

2.文化内涵差异英汉习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纸上谈兵”在汉语中是指只会说而不会做的人,而在英语中则是指在纸上进行的讨论或辩论,这是因为汉语和英语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

3.文化语境差异英汉习语的使用也受到文化语境的影响。

例如,“狗仗人势”在汉语中是指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弱者,而在英语中则是指借助朋友或关系获得成功,这是因为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语境不同所致。

三、翻译原则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需要遵循一些翻译原则,以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效果。

1.保持习语的文化内涵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是其存在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在翻译时应该尽量保持其文化内涵,避免直接翻译或字面翻译。

例如,“一石二鸟”在汉语中是指一举两得,而在英语中则是“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直接翻译则不仅不能保持其文化内涵,而且可能产生歧义。

2.考虑文化差异英汉习语的翻译需要考虑文化差异,以保证译文在目标语言文化环境下的通顺和合理。

英汉互译中存在的中西文化差异(2)

英汉互译中存在的中西文化差异(2)

英汉互译中存在的中西文化差异(2)二、情感色彩中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处理英汉对基本颜色的分类差别不大。

汉语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英语中有red,white,black,green,各种颜色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译者在翻译时应特别注意其中的差异。

在英汉语言中,红色red有时可以完全对应,有时却大相径庭:如:红旗red flag红糖brown sugar,红茶black tea等等。

green 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如,green with envy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

汉语中表示十分嫉妒的“眼红”,应该译为green-eyed而不能译为red-eyed。

由于美元的纸币是绿色的,所以green 在美国也指代“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

黄色yellow在英汉语言中的引申含义差别较大。

在英语中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的意思,例如:a yellow dog可鄙的人,ayellow livered胆小鬼。

汉语中黄色一词有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的意思,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等等。

这些名称中的“黄”与英语中的“yellow”无关。

能够表示汉语中的意思的词应该是:pornographic色情的、vulgar庸俗下流的等。

然而,英语中另一个颜色词blue却常用来表示汉语中这类意思。

如:blue jokes下流的笑话,bluefilms黄色电影等。

蓝色blue 在汉语中的引申意义较少,而在英语中blue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颜色词。

英语的blue常用来喻指人的“情绪低落”、“心情沮丧”。

有时也用来指黄色的、下流的意思。

如:blue talk下流的言论、blue video黄色录像。

白色white在英汉语言中都有纯洁和清白的意思,但也有一些含义上的不同。

如:汉民族文化中,白色与葬事相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葬事。

但在英语文化中,white表示幸福和纯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am tied up now. Will you come tomorrow? 我忙得脱不开身 ,您还是明天再来吧.
5. “马拉松”的妙用 大家都知道,马拉松跑是一项体育比赛,这是一个超长距离跑, 全长42公里。 后来又出现了一些运动项目,也就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英语单词。 它们的名字则都和马拉松有关而产生的。 Marathon n.马拉松 ;耐力比赛 walkathon n.长途步行竞赛 talkathon n. 冗长的演说 workathon n.紧锣密鼓的工作 bikeathon n. 长距离自行车赛 telethon n. (由television marathon缩写而成)长期连续电视节目。 所以,以athon后缀的词表示时间持久的活动;运动等。
3. “低头族” 在英语中是怎么翻译的?
新时代产生了一个新词,这个词现在连很多词典都赶不及将它载入。
人们对智能手机过度迷恋,大部分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低头专注在自己 手机上而冷落、忽略身边的人。为了描述这种现象,澳大利亚的 麦考瑞词典 杜撰出了一个新的英语词汇:phub。这个词的构成挺有意思的
英语中 phone 是电话, 另外有个词snub 是个动词“冷落、怠慢”。于是两 个词一组合就成了phub vt. 专注手机而冷落身边人, 而phubbing 自然就名词 化了, 表示“低头玩手机”的状态 ,phubber “低头玩手机的人”,这就是我 们所说的“低头族”了
他负债累累,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 2.I am in deep water, I have to borrow from Wang just to pay Zhang. That's to say, I have to rob Peter to pay Paul. 我深陷困境,我不得不借王家来还张家。也就是说我不得不拆 东墙补西墙。
2. “哪里哪里?怎么说?
我们中国人都是很谦虚的,当受到别人的称赞时总喜欢谦虚地 说“哪里哪里” 。那么这个该怎么用英语说呢? 难道是”where where” 当然不是,正确的回答应该是“I'm flattered.” 或 “You are flattering me.”. 不过外国人更喜欢回答的是Thanks 或Thank you.
下面这个对话就是个笑话
Foreigner: Hey, Li Hua, how beautiful you are!
Li Hua : Where where?
Foreigner (纳闷,漂亮就漂亮了,还要问哪里漂亮!算了,你漂亮 到家,啥地方都漂亮。于是,答曰:): Everywhere!Everywhere!
I have no time≠我没时间
“我没时间”的正确表达
1. in the middle of something 「正在做某事」 ----Tom,can you do me a favor? 汤姆,能帮我个忙吗? ----Sorry, I'm in the middle of something.你看,我正忙着呢。 2. in a rush「赶时间」 I'm in a rush, I have to go now.我真的赶时间,我得走了。 3. in a hurry「匆忙,赶时间」 I was in a hurry, so I left my bag on the bus..我很忙,所以把包忘在公交车上了。 4. run out of time「没时间」 We're running out of time.咱们快没时间啦! 5. I am tied up. 我有事缠身
6. get on one's back 对某人唠叨 get off my back “少啰嗦!” roll off my back 把话当耳旁风
把这三个习语放在一起来理解就容易多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当别人数落你,唠叨你时。你被说烦了、说毛了,你会说“你 都要爬到我头上来了!” 而在外国文化中相应地却说:“你都爬到我背上来了!” 我们用头做文章,而老外用背做文章。这就是两种文化的差异。 所以:别人唠叨你就是:get on your back.
由于受母语思维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很多Chinglish的错误表 达。如国人脑洞大开自创的:"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 向上)“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 “You go no go, You no go I go." (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走) 这些中式英语会让外国人笑掉大牙。
给大家造一个句子,看看 phub,phubbing 和 phubber 如何使用:
My friend Li Ping is a phubber. He often phubs others during a meeting. So I often tell him “ Don't be a phubber, Don't phub others! Phubbing during a meeting is very impolite.”Βιβλιοθήκη 4. “我没时间”该怎么翻译?
我们常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我 今天要说的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都在讲英语我却不懂你!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没时间”该怎么说?
你们是不是想说“I have no time.” 那就不对了,它更多的表达是“我活着的 时间不多了”。“我快死了”!所以当有人问你“Excuse me,can you do me a favor?”时,你回复一句“I have no time”,那他们多半会向你投来同情的眼光, 甚至把别人忙坏惨,忙着找医生,忙着打911来救你。。
英汉翻译中的一些文化差异
1. “拆东墙补西墙”用英语怎么说? 我们中文里有一句话叫作“拆东墙补西墙”, 英文中有一个对 应的表达叫作:rob Peter to pay Paul.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抢了Peter的钱来付给Paul. 自然就是“拆东 墙补西墙”的意思了。这就是文化差异。 如:1. He is in debts, he has to rob Peter to pay Pau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