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探索

合集下载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幸 业 建 设
核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 问题的能力 ;对专业课程 ,采 用口试 、 操作考试 、 答辩和现场测试等形式进行考核。 ( )依据企业生产的实际和特点 ,建立以素质为 4 基础 、以能力为中心 、理论教学体 系与实践教学体 系 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5 建立专业课程的能力培养模式 ,以行业组织 制定 的职业能力标准和 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 , 根据产业需求 、就业市场信息 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
刍 谭 祚西 免
E f R C M E E R( W U RI U[ : U R SA i H
高职计 算机应 用技 术 专业课程 改革 的探 索与思考
咸宁职 业技术学 院 张武洪 [ 要】 摘 依据 高等职业教 育办学方针 ,结合成宁职业技 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 实际情况 ,从课程改革的
目标 、思路 和 注 意 问题 三 个方 面提 出了该 专 业的课 程 改革 大体 方 案 。
【 词】 程 改革 计 算机课 程 能 力 关键 课
课程改革是一项 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 从 学院实 际办学情 况 出发 ,立足 于计 算机课程 的现 状 ,不断总结计算机课程发展 巾的经验教训 ;另一方
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 ,促进课程结 构体系整体优化 ,
更 新 教 学 内容 , 以此 增强 学 生 的社 会 适 应 性 。 同时 也
方式 改革结合起来 ,转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知识教育 和比较狭窄 的专业教育思想 ,变 “ 口观念”为 “ 对 适 应观念” ,变专业对 口教育为增强适应性教育 ,使学 生的 “ 能力本位”达到用人单位的使用标准。 1 . 能力本位 ”。新课程体 系要结合社 会 、企业 、 职业 、学生 等因素的动态影响 ,最大 限度地满足企业 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 “ 能力本位”主要体现在 :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也存在一定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学科以及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改革现存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摒弃以前不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逐渐探索出高职院校计算机的专业特色是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教学改革伴随着教育大众化,高职教育也飞速地发展。

但对于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来讲,应该从教学方法和计算机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

一、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一)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各高校计算机专业有了飞快地发展,成为了各个高等院校的重要专业。

当前,几乎每一个高职院校都设有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业也很好,但是专业对口的却不是很高。

这就表明了计算机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就会处于尴尬的境地,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计算机专业没有关系。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是对计算机专业的存在以及发展的挑战,是由于计算机专业招生过多导致的吗?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通过网上招聘信息,可以发现,很多公司都需要计算机人才,但是他们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是什么原因致使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呢?伴随着信息技术地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而更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校学习的计算机内容相对比较滞后,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单位或者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其需要相脱节。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有的院校讲究计算机学科的系统性,减少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但是并没有减少计算机课程,这就造成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的计算机系统操作也不是很熟,和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有很大的差距,计算机专业毕业人员进入单位之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入职培训,才有可能独立地完成用人单位所布置的任务,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的技术性人才的优势就无法显现出来。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信息时代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计算机专业,如何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是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因此,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中的一员,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顺应计算机教学改革的趋势,寻找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

通过实践和坚持,让计算机专业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结合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分析,探讨如何开展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08-0097-0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已经走进社会,并被运用于很多方面。

目前,在学校中,很多的专业中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并且也专门分理出计算机学员,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分关注理论知识,而忽视教学实践情况,会严重限制学生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步入社会。

这样的现状势必会引起计算机专业的改革。

为了适应社会人才发展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实践,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方向和职业的引导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设定,需要采用动态性和开放性的内容,让学生开始学习知识,服务于这一专业。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多层次、多样化的交流,形成一套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教学中,我们需要遵循计算机学科的本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符合实地发展的知识,以满足计算机针对性强的特点。

为达到教学的目的,我们需要针对性地引导,让知识和实践结合,增强学生的计算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学生做好职业导向。

二、结合专业特色和企业需求考核如果职校中计算机教学中传授的内容过于通用化,很难紧跟时代潮流。

目前,计算机已经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中,这也影响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整合不同的方式,结合企业出发,选择一些专业性、实用性的方式,将计算机内容运用于不同专业的教学中,或者是将计算机专业和学校的热门专业联合起来,针对性地引导,以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人才。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探讨了其必要性、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案例分析成功的模式。

挑战与解决方案也得到了充分讨论。

最后给出了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必要性、方法、步骤、案例分析、成功、挑战、解决方案、建议、未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计算机专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中备受重视的专业之一。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一直以其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著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索创新的创业教育模式,成为高职院校中的迫切需求。

目前,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在计算机专业中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但大多数教育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阶段,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深入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于推动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调研和分析,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计算机专业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创新创业教育则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探索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一 一

二 、 学 改革 的 思 路 教 ( ) 一 大力 进行 课 程 改革 。 完善 教 材 开 发 管 理 。 课 程 改 革 是 一 项 复 杂 的 系统 工程 ,它 广泛 涉 及 教 育 教 学 及 课 程 管 理 与 政策 的方 方 面 面 , 不 仅 仅 局 限 于 教 材 的 改 革 , 而 而 教 材 改 革 又 不 仅 仅局 限 于 编 制新 教 材 。课 程 改革 涉及 新 的 培 养 目标 的 确 立 , 程 结 构 的 调 整 和 改 革 , 程 标 准 的制 定 , 课 课 教 学 过 程 的 优 化 ,新 的评 价 体 系 的建 立 ,课 程 管 理 模 式 的建
( ) 学进 行 课 程 设 置 。 二 科 课 程 体 系 改 革 是 高 职 教 育 的 重 点 和 难 点 ,也 是 高等 职业 教 育发 展 的 核 心 任 务 。课 程 体 系 设 置 要 以 适应 社会 需 求 为 目 标 , 培 养 高等 技 术 应 用 型 专 门人 才 为 根 本 任 务 。 改 革 过程 以 在 中会 有 许 多 需 要 解 决 的 问题 , 只有 在 实 践 中不 断 探 索 , 结 经 总 验 , 适合 自己发 展 之 路 , 能 培 养 出 高 素 质 、 技 能 、 层 次 走 才 高 多 的职 业 计 算 机 应 用 技术 人 才 1 程设 置 应 向宽 基 础 、 模 块 方 向转 变 。 . 课 活 宽 基 础 的 思 想 首 先 产 生 于 办 学 实 践 的 信息 反 馈 。我 国 的 职业教育刚刚起步时 , 由于 当时 职 业 人 才 紧 缺 因此 一 些 培 养 目标 比较 单 一 的 专 业 兴 起很 快 ,但 办 过一 两届 之 后 就 出现 了 供 过 于 求 、 法 就 业 的 现象 。 践证 明 . 生 的知 识 面 不 宽 , 无 实 学 毕 业 后 就 业 门 路 就会 受 到 限制 . 使 人 们 进 一 步认 识 到 , 着 科 这 随 技 进 步 的思 想 及 企 业 生 产组 织形 成 的 现代 化 ,职业 综 合 化 已 是 大 势 所 趋 , 产 生 了与 专 业 覆 盖 面 拓 宽相 适应 的课 程 设 置 . 故 专 业 基 础 知 识 面 拓 宽 产 生 了所 谓 群集 课 程 设 置 方 案 。来 源 于 现 代 社 会 意识 的强 化 , 识 到 作 为 现 代 就 职 人 员 , 传 统 的 政 认 除 治 、 文 、 学 、 育 等 基 础 知 识 之 外 , 应 具 有 各 行 各 业 通 用 语 数 体 还 的基 础 知 识 , 能 源 、 如 安金 、 律 、 量 、 息 、 业 道 德 、 语 、 法 质 信 职 外 微 机 等 2 程设 置 应 与 计 算 机 应 用 专 业 学生 的 现 实 就 业 状 况 紧 . 课 密联系 。 据 调 查 ,职业 教 育 信息 技 术 相 关 专 业 的毕 业 生 ,大 部 分 (O 以上 ) 事计 算 机 销 售 与技 术 支 持 、 据 录 入 、 公 文 秘 8% 从 数 办 等 岗位 的 工作 在 计 算 机应 用 与 软 件 人 才 链 中处 于 最 低 端 位 置 , 局 域 网维 护 与 管 理 、 媒 体 制 作 、 站 管理 与维 护 、 件 在 多 网 软 编 程 等 岗 位 上 工 作 的 职 业学 校毕 业 生 相 对 较 少 ,而 实 际 上 这 些 岗位 非 常 需 要 职业 院 校毕 业 生 ,在 这 些 岗位 上 职 业 学 校 毕 业 生 具 有 很 大 的 发 挥 作 用 的 空 间 。 因此 ,在 进 行 课 程 的 设 置 时 , 首 先 抓 住 就 业 面 大 的 , 后 兼 顾 小 的 , 课 程 的设 置 上 应 然 在 尽 量 多 地 向 就业 面 大 的 方 面靠 扰 : 平 时 的 教 学 中 , 注 重 学 在 多 生 基 本 能 力 的 培 养 , 育 学 生 不 要 眼 高 手低 。 得 是 基 本 的能 教 觉 力 , 不在乎 。 就 3以 学 生 将 来 从 事 : 中 出现 的典 型 工 作 任 务 进 行 课 程 . 【作 设置。 典 型 工 作 任 务 具 有 以 下 特 征 :具 有 结 构 完 整 的工 作 过 程 参考文献: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 高职 ; 计算机 ; 课程体 系; 探索与实践
中 图分 类 号 : G7 1 2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6 7 1 — 0 5 6 8 ( 2 0 1 3 ) 2 9 — 0 0 9 9 — 0 2
近 年来 .高 职教 育 的发 展速 度 与规 模 ,成 为职 业教 育 发展 变化 的主要 风 向标之 一 ,在 校生 的数 量 及毕 业 生 的数量 也 在职 业教 育 中 占据 重要 分 量 。高 职教 育在 发 展 壮 大 的 同 时 ,也 面 临着 诸 多 的 问题 ,就 计 算 机 专 业 而 言 .其 突 出问题 已经 严 重制 约 了高 职学 生 的未 来就 业 状 况 ,因而 。必须 正视 这 些 问题 ,并 对高 职计 算 机专 业课 程体 系进行 适 当 的改革 和调 整 ,以更有 利 于学 生 的进 步
使得 高 职院 校计算 机专 业 的课 程体 系并 没 有形 成 自己 的
特 色 。缺乏 技术 为导 向 的 、迎 合市 场 人才 需求 的人 才培
养课 程模 式 。
2 . 专业 课程 体 系设 置不 尽科 学 、合 理 高 职 院 校 计 算 机 专 业 在 进 行 课 程 体 系 的 设 计 过 程
差距 。

高职计 算 机专 业课 程体 系 中的 弊端 与 问题
1 . 人才需 求 定位 不准 确 高职 院校 计算 机专 业课 程 体 系 的设置 ,大多 是参 照 本科 院 校或 其它 高职 院校 的课 程体 系 ,并 没有 结 合本 校 的 实际 生 源情 况 及 社会 需 求 ,没 有 作 详 细 的 市场 调 研 ,
与发展 。


在 人才 培 养方 面 ,高职 计算 机专 业 的课 程体 系设计 直 以来 并没 有太 大 的变 化 ,仍 然沿 袭 着 较为深 刻 的 学 科 的教育 体 系 ,对 于学 生 的基 础知 识 和基 本理论 的学 习 与掌 握较 为重 视 ,强调 知识 系 统 的连 贯性 与衔 接性 ,却 忽 视 了对 于 国际上 最新 的计 算 机技 术及 课 程体 系 的改 革 与 更新 的 关注 与研 究 ,致使 高 职计 算 机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下 所 培 养 的 人 才 ,缺 乏 较 为 强 劲 的 市 场 竞 争 力 及 实 际 操 作 能 力 .与 掌 握 先 进 技 术 的 国 际 人 才 之 间 存 在 巨 大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析

的职业技术人才 。 教学指导思想遵循 以实用为主 的方针 。 当前社会需要具 有专业技能的网络人才,所以高职计算机教学不应只停 留在书本和概念,
应 该面 向社 会 需求 。 () 建 符合 高 职 院 校 发 展特 色 的课 程 体系 。 2构 各个高职院校应从专业的实际应用要求和社会 的需求出发, 去构建符 合 应 用 需 要 的 课 程 体 系 , 进 计 算 机 基 础 课程 与 专 业 课 程 的整 合 , 采 用 推 并
向。什么课程应该开 、 什么课程 不应开, 恐怕很多学校都有过这样 的疑虑 。 多年的教学实践认识, 课程 的开设 一定要体现实用的特点, 如果一味追求
面面俱到, 使学生学得过多过杂, 其结果是不但 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反 而会挫伤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在教材方面, 必须避 免同一本计算机教材连 续使 用 的情 况 出现 。 于 过 时 、 后或 者 没 有 任 何 实 际应 用 知 识 的教 材 , 对 落 一 定要 舍 弃 。 教材 通 常 都 是偏 重 于 理 论教 育和 素 质 教 育 , 注 重 讲 授 知 识产 即 生的来龙去脉和体系背景, 而忽视技术 日新 月异 的突破和发展。教材的选 用应 以学用结合为着眼点, 授课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教材 。 () 2 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 在教师中 以自我为 中心 、 以课程 为主 、 采用 “ 满堂灌”进行教学的仍然大有人在,这样 的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地接 受知 识, 抹杀了学生学习的 自主性和创造性 。 教师讲课要“ 精讲 ”就是在学习内容上 围绕当前和将来的使用精心选 , 择, 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 、 将来也用 不着 的内容 , 突出“ 技术应用性 ” , 不 过分 强 调 学 科 的“ 整 性 ” 完 。在 教 学 中 不 是 面 面 俱 到, 而是 主 要 讲 清 课 程 的要 点和基础知识, 教会学生学 习的方法, 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 自学。 具 体来 说 , 教学 过 程 中 , 少 而 精 地 将 知 识 点 讲授 清 楚 , 在 要 多给 学 生 思 考 问题 的 时 间 : 量 在 课 堂 上 与 学 生 进 行 交 流 , 许 学 生在 课 堂上 向 教师 提 出 问 尽 允 题 , 问题 引入 课 堂 : 在 讲 课 当 中 也要 经 常注 意 学 生 的 反 应 , 注 学 生 将 教师 关 的课堂反馈, 随时调整授课行为 。 这样一来不仅活跃 了课堂气氛, 加强 了学 生的主动性, 而且充分体现了“ 以学生为中心 ” 的教育理念。 同时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化教学手段 的典型 应用是多媒体辅助教学 。它是指在教学过程 中,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的特点, 通过合 理设计、 精心选择 和运 用现代教学媒 体, 结合传统 教学手 段, 同参与教学全过程。 共 () 出实践环节, 高学生 的动手 能力和 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的办 3突 提 学, 应该 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 能力, 高学生运用知 识分析和解 提 决 问题 的 能力 , 养 学 生具 有 可 持 续 发展 和 继 续 学 习 的能 力 为 目标 。 所 以 培 要特 别 加 强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底 改 变 只 重 视 理 论 学 习 、 彻 不注 重 实 践教 学 的 做 法 。计算 机 课 程 作 为 实践 性 很 强 的课 程 , 实 践 教 学 无 论 对 学 生 掌 握 理 其 论 知 识 , 是培 养 学 生运 用计 算机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 力 ,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还 都 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 理论与 实践相 结合。 上机操作,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而且能使教师 把握 学 生 对所 学知 识 的 掌握 情 况 , 时 发 现 和解 决 学 习 中 出现 的 问题 。所 及 以, 一方面在教学 中要保证上机实 习课与理论课有合适 的比例, 另一方面 教师应高效利用每一节上机课 。如在课前对 上机实 习做 出明确安排, 明确 每次实 习的 目的、 任务、 内容与要求等 : 课后要求学 生写出上 机实验 报告。 这样做, 可以避免学生上机学习的盲 目性,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从 而 保 证 教 学质 量 。 () 4 转换教师的角色 教学应该 以学生为 中心, 强调学生对 知识 的主 动 探 索 、 动 发现 和 对 所 学 知 识 的主 动 建 构 。在 整 个 教 学 过程 中 由教 师 起 主 组 织 者 、 导 者 、 助 者 和 促 进 者 的 作 用 , 用 各 种 学 习 环 境 要 素 , 分 发 指 帮 利 充 挥学生的主动性 、 积极性和 首创精 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当前所 学 知识 建 构 的 目的 。这 是 教育 学 中“ 构 主 义 ” 核 心 内容 , 已不 仅 仅 是 建 的 这 教学方法的问题, 而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根本上转变 的观念 。学生的知识 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 而是在教师 的指 导下, 由学生主动建构起 来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是可有可无 、 无事可做 。授课教师必须非 常 明确 自己所担任的角色是 比传统教学 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更加不可缺 少。 应该从原来的讲授、 灌输方式转变为组织 、 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 充分地 了解学生, 教师应 该首先为学生搭起支架, 特别是在学生学 习不够 主 动 时 , 学 生提 出 问题 , 导 学 生 去 探 究 , 后 进 行 交 流 和 讨 论 , 动 学 给 引 然 调 生 的 求知 欲 望 , 时也 能 极 大地 促 进 培 养 学 生 的成 就 感 。 同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盘存贮。
职能应相互渗透,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 势,在电子文件归档中集成一体,共同形成质
量较好的电子文档。
2.3.做好企业档案归档电 子文件的技术处 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新型文件材 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
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 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 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 合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 理, 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 只读性” 文件, 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 从而识别 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 保证电子文件的 可靠性, 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2.4解决好企业档案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 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 讲能够长期保存,因为它的信息读出是无接触 式的,不存在磨损。电子文件记录在介质层上 的信息被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内,不怕外界磁场 的影响,不会直接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份及 有害气体的侵害。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 时间短, 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 所以,电子文 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作 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 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 以防止信息损失。 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措
程。必修课程有数据库、硬件维护与维修、多 媒体、网络等。开课时间为大学三年级第一学 期. 采用模块化教学,在机房集中授课并实习 操作,培养学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应用计算机 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第四部分为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 标的一个重要 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 业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提高他们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计 算机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日 常生 活领域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引进到了 教育领域。由 于计算机专业得天独厚的专业特 点, 在教学手段上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与 Internet互联的 优势, 及时获取新的教学资料, 以充实教学内容。 1、教学环境的改革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把计算机课堂教学与上 机实践分开,教师在黑板上讲上机,实践的即 时性得不到保证,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学校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4 a 岗位或 岗位群 的 需要 。本 文 对计算机 应 用技 术 专 业课 程 设置进 行 了一定 的探 讨 。 5. -t .
【 关键词】 高职 :

计算机应用
课程设置
高等 职 业 技术 教 育 是周 家 教 育 事 业 的组 成 部分 为本 位 , 以实 践 为 中心 , 以获得 职业 资 格 证 书为 标 志 . 近 几年来 。 国家大力 发 展 了职业 教育 . 计算 机应 用 技术 以促 进学 生的 职业生 涯为最 终 目标 .具 有突 出的 职业 专业 已由 2 0世 纪 9 0年 代 的热 门专 业 变 成 了各 校 均 和技 术特性 的办 学模 式 。这 就要 求高 职计 算机 专业 教 在 开设 的普通 专业 随着职业 教 育不 断深 入和 计算 机 学应 以 培养 生 产 或 服 务 一 线 的技 术 应 用 型 人 才 为 宗 专业 的大 量学 生毕业 进 入社 会 .逐渐 出现 了这 样 的情 旨, 门性 、 专 实践 性应 当是 其课 程设 置 的基 本 定位 . 以 应
10 8




21 0 0年第 1 O期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探 索与实践
朱 春香
(郑 州工业 安全 职业 学院 河 南 新郑 4 19 5 12)
【 摘 要 】 课 程体 系是教 育教 学 目标 实现 的 重要 保 证 。 : 高职计算机 应 用技 术专业课 程体 系的设 置要 符
于是一 些培 养 目标 比较单 一 的专业 兴起 很快 .但 办过 掌 握应服 务于 能力 的建构 。 两届 之后 就 山现 了供过 于求 、 法就 业 的现象 。 无 实践 所 谓工 作 能力 .应 当是 一种 对 职业 世界 的理解 和

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文档

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文档

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对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成为一种文化。

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不但要了解计算机,而且要能应用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技能是学生职业能力中的第一个重要的基础技能。

如何搞好计算机基础教育以及如何在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就成为当今各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目前现有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多数仍面向“零起点”的学生,忽视了忽视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非“零起点”,在一定程度上重复讲授学生原有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枯燥乏味,造成了学生对于教学的要求差异较大,因此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馈差异也较大。

在这种形势下,很需要合理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弥合学生之间的起点差异。

其次,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上都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理论教材和上机指导方式,按理论课和实践课1:1的课程分配比例,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实际操作的需要,造成学生上理论课时感觉枯燥,而上实践课又觉得时间太少,同时也造成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数之间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为了使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目前教学的现状,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和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把计算机应用能力分为3个层次:操作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操作使用能力是指最基本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文本与图形表述能力、网上交流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等,这是对每一个高校学生的基本要求;应用开发能力是指在操作使用能力基础上,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本专业领域中的能力,要求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知识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有效地去处理本专业的任务,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新的知识,根据本专业领域的需要进行有关计算机应用的创新。

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浅析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本文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指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应适应现在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

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一、引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一度带动了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热”,从高职高专到中等职业学校,几乎所有的职业学校都先后开设了计算机专业。

近20年的发展,现在的职业教育人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的尴尬的现状,计算机专业是现在职业教育中毕业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

二、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现状分析(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生源的萎缩,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滑坡。

很多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自学能力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但同时,他们又精力充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富于创新精神。

面对教学对象的变化,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是摆在每一位教学一线教师面前的难题。

(二)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授课内容要求体现时代性,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一致。

但是,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往往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三)教学模式分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上机、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因此,传统的理论与上机1:1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三、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的探索(一)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改变以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的弊端,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采用的是计算机教研室自编的校本教材。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摘要】围绕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在课程体系、课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进一步明确了计算机专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专业教学;改革探索;改革思考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满足社会对专门人才的要求,高职教育应当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中心,以双证为标志,以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最终目标。

高职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我们就其培养目标和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构建和重组专业教学的模式、方法、课程结构、知识能力结构,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使专业教育能更主动的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1)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作为高职教育应该是在具备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快速地开设市场需求的、较新的、专业技能较强的课程,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零距离”的对接。

(2)计算机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个方面。

学生在学完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发挥自己的特长。

另外,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还必须加强专业实习的组织,极力创造条件安排一定的时间进公司、企业实习锻炼。

三、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1.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握重点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因而在教学中对于专业基础课一方面应该有其成熟和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技术背景。

深化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深化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四、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提出更高 的要求,要求教师应该思考在日 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计算 机应用基础教学,推动计算机教学向着 “ 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 才”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以后更好地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打下坚实的基础。目 前,社会上有很多的计算机认证考试,在教学的 过程中我们选择一种比较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特点的认证考试,将 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这种上机考试模式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原来以 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 学的比例,使实践教学学时数不应少于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二。学校要 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应用实训室,它将成为学生上课的主要课堂。教学 手段上首先由教师给出本节课的实训内容,让学生自主操作练习来完 成教学任务 ( 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学生的主 体地位) ,然后教师利用电子教室等广播软件或在多媒体教室根据学 生练习的情况再有针对性的讲解,突出重点和难点,强调一些常用 的、快捷的方法来实现整个教学过程,利用任务驱动、案例讲授和学 生自 主练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 专门人 才,使之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 下得去、 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从人才培养整体目标出 发,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必须大力推进教学内容 和课程体系改革。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 由理论教学逐步转化为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 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实训室教学手段,扩大教学信息量,营 造真实 ( 仿真) 、模拟生产工程环境,增强教学的真实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 面向 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 水平考试体系。在高职高专院校实行统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标 准,首先可以统一教学目 标,更好的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同时也 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 一 种手段。其次是可以遵循 “ 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测试采用计算机自 动评分系统,不涉及 人为因素。再者可以获取全国计算机一级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 力。持有此证书的人已经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初步应用能力,掌件的使用及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及时调整和改革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以适应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需求。

本文将从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出发,探究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背景及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的影响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模拟、延伸人类智慧的方式,使计算机系统具备智能行为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并在工业、医疗、金融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紧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潮流,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的知识和技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计算机类课程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侧重于软件开发、网络技术、数据库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人工智能涉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多个领域,这就要求计算机类课程必须增加相关内容,让学生掌握这些新技术和方法,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为主,学生多以编程、算法分析等为主要学习对象。

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索,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优化等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需求,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技术。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专门人才,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应该从 宏观 、 内涵上进 行 改革来提 高学生的 实践动 手能 力以及 满足 企 业需求 。
【 关键 词 】 网络 实践 改革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计算机 网络 专业 的社会 需求与现 状
部 的工程 实践条 件无 论多 好 .都不 能取代 企业 的教 育
网络应 用 系统 的普 及促 使企 业 和单 位对 计 算机 网 功 能 。 络人 才 的需 求不 断提 高。各 行各业 都 需要 网络 专业人 ( ) 强双 师 型师 资 队伍 建 设 。 大 对 专 任 教 师 二 加 加 才 , 其是需 要大量 的网络维 护 、 全 管理 与 网站建设 和实 训教 师的培训 力度 尤 安 方 面 的实用 技术人 才 。但是 学生 毕业 后 出现 了不少 问 无 论是 理论 教 学还 是 实践 教学 .师 资建 设都 是 首
福 建 电 脑
2 1 年 第 2期 01
高职 院校计算机 网络专业实践教学 改革与探索
沈 志 刚 ,于 晓霞 ,冷 令
( 中山职业技 术 学 院计 算机 工程 系 广 东 中山 58 0 ) 24 4
【 摘 要 】 针对 高职 院校 计算机 网络 专业毕 业 生 的就业 情 况 , 析 了其 主要 原 因, : 分 并提 出了实践教 学
对 于 高职 院校 来说 .实验教 学 在某 种 意义 上来 说 比理 论教 学更重 要 ,它是 培养学 生 的实践 能力 和创 新
能 力的有 效环节 。 因而应 打破传统 的教 学思路 , 以市场 目标 , 针对 各项 能力来 设计 实训 . 样 能让学生 清楚 知 这 需求 为导 向 .用 实践教 学作 为计算 机 网络人 才 培养 的 道 为了 自己将 来 走上工 作 岗位应具 备 的能力而 实训 教育模 式 。 一方 面 , 学校应利 用校办 产业 的技 术和设备 ( ) 二 加强对 实训 过程 的掌控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陈 康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是面向我国信息产业制造、服务类企业、以及与社会信息化有关领域的一线岗位,为了培养出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且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

本文就高职网络专业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具体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 课程改革 改革措施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迅速扩大,无论大型企业还是小规模公司以及各种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网络管理人员的需求都与日俱增,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及系统设计、维护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也随之走俏。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方针对现有的网络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更新势在必行。

一、改革的依据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组织要注重社会需求与教学的关系,体现高职特色。

如何使教学达到应有的目的,如何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体现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是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教学内容的改革最终必须要体现在:以社会需求为指导确定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强调能力培养;注重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因此,探索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之路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必须围绕岗位群设置课程群支撑体系,课程改革也必须围绕岗位群以知识建构和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

对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来说,按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其结构应该由基础素质性课程、专业能力性课程和专业发展性课程等构成,而且各阶段需有对应的课程群来支撑。

基础素质性课程是专业能力性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的基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基础;专业能力性课程是基础素质性课程的延升,是发展性课程的有力支撑,侧重于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构建能力的培养;专业发展性课程是前两者的目的,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它直接面对就业岗位群。

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摘要:高职院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其中计算机专业类教学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段落后,缺乏合适的考试评估系统等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谈谈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718.5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现状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

本文笔者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建议,希望可以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基础差异大,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学生在中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但是由于各地的教学水平、师资力量、经济水平等不同,学生在入学的时候计算机基础差异就很大,另外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这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职院校的学生中,一些在城市中长大的学生在入学前就是电脑迷,对一些常用软件比如说图像处理软件、office套件、影音处理软件等非常熟悉,这部分学生属于基础好的一部分。

(2)还有一部分学生从农村出来,平时对计算机的接触比较少,仅仅会一些文字处理、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等,他们对多媒体技术、程序设计等则完全没有接触过,这部分学生的基础薄弱,急需加强学习。

面对这样的现状,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是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案,这样就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也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得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内容简单,缺乏激励,进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基础差的学生感觉学的吃力,对继续学习缺乏自信。

2、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实践性,教学设备跟不上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现在学校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即以书本为基础,以教师讲述为主,这样学生就在被动地学习,学习的过程缺乏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不强。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e x p e c t s a n d a c a d e mi c p r o f e s s o r s , e t c . An d we s h o w he t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p r a c i t c e wi t h ho t s e me t h o d o l o g i e s .
o f t h e c uFra bibliotekr r i c u l u m s y s t e m, f o m r he t r e s o u r c e s h a i r n g p r a c i t c e b a s e ,b u i l d u p he t e d u c a i t o n t e a m c o n s i s i t n g o f b o t h p r o d u c i t o n
关键词 : 计算机应用技 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 课 程体 系; 改革;
中 图分 类号 :G 7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Ex p l o r a t i o n a nd Pr a c t i c e o f t h e Pr o f e s s i o na l Re f or m o n Vo c at i o n a l Co mp ut e r App l i c a t i On Te c hnO l O g y Ed uc a t i O n
s c hoo l — — e nt e r pr is e i n t e g r a t i on , e s t a bh s h t h e pr o f e s s i on l a s c ho ol — — e nt e pr r i s e c oo pe r a io t n p l a t f o r m ,d e v e l op t h e d i s inc t t i v e f e a t u r e s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① 深 入 进 行社 会 和 行业 调 查 研 究 , 析 社 会 和计 算 机 网 络 分 养 目标 , 优 化 的 人 才培 养 方 案 。② 改 革课 程体 系和 教 学 内 形成 容 , 成 “ 需 、 用、 当考虑发展潜力” 理论教学体系 , 形 必 够 适 的 构 建 以实验 室 、 训 室 环境 与 实 际 工作 环 境 相 结 合 为特 色 的 实 践 实 教 学体 系 。③ 建设 具 有鲜 明特 色 的 集专 业 教学 、 业 资格培 训 、 职
② 根 据计 算机 网络 技 术 的 发展 需 要 和社 会 需 求 调 整 专业 方 向。 ③ 以职 业 技 术 应 用 能 力 和基 本 素 质 为主 线 改革 课 程 设 置 和教 学 内容 , 根据 职 业 岗位 所 需 知识 能 力 结 构 , 定 教 学 内容 . 确 规范 学 生知 识 、 力 、 质 的基 本 要 求 。④ 基 础 理 论 以应 用 为 目的 。 能 素
从业人员, 具备从事办公自动化 、 网站开发与维护、 局域 网设计
与管理、 网络 工 程 、 网络 管 理 、 网站 建设 的从 业能 力 。另外 , 过 通
对 社 会 需 求 深 入 地 调 查 研 究 , 握 网络 行 业 的发 展 趋 势 , 高 把 对 职 计 算机 专 业 的培 养 目标 、 学课 程体 系进 行不 断地 调 整 。 教 三、高职 计 算机 专 业教 学 改革 的 目标
育运 行 管 理规 范 , 极 探 索 “ 单 式 ” 才 培训 模 式 。⑥ 建 立与 积 订 人
专 业技 能 紧 密结 合 的职 业 资 格 认 证 教 育 , 括 国家 、 业 和 著 包 行
与 本科 计 算 机 专业 相 比 , 先 我 们 要认 识 到 高 职 计 算机 专 首

“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改革路径探索

“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改革路径探索

“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改革路径探索何小宇(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宿迁223814)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教学工作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是因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在开展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其更为侧重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但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工作而言,因为当下处于信息时代,市场上对于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计算机类人才的竞争激烈,为符合新时代下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各个职业院校都要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全面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

一、“1+X”证书制度的概念与该证书的实质意义“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中的推行,符合当下教学改革的要求,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满足社会上对于各个专业的人才需求。

“1+X”制度在我国实施年限还相对较短,但已经给社会培养了一定的复合型人才,使得学生可在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对应的知识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各方面的技能。

在“1+X证书制度”下,其中的“1”代表的是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证书,“X”代表的是与计算机专业领域相关的其他证书,是在“1”基础上的补充。

现阶段,随着国家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投入日渐增大,我国的教育呈现出现代化的趋势,尤其是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限制,都在响应国家号召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我国进入信息时代后,社会对于计算机类的人才需求显著增加,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出于计算机专业的性质,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选择计算机类专业。

“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中的应用,完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限制,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使得学生兼具计算机方面的多种技能,有更多的择业机会。

二、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现状(一)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缺少融通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改革的过程中,为使其教学工作能够与“1+X”证书制度教学要求相一致,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工作开展时,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必须要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保持高度的融通性,以提升总体的教学成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探索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专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探索,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教育,树立自信心,细化、优化课程设置,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考试制度,改善实验实训条件等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教育;课程设置;实验实训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市场经济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应使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然而就高职计算机专业而言,却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如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不高,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验实训条件较差等。

本文将就高职计算机专业中的一些问题展开论述。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师资薄弱主要体现在:首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的现象比比皆是。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都相对偏低,高职教育质量出现很大的隐忧。

其次,高职计算机专业师资来源渠道单一,教师主要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大多数教师缺乏一线的职业经历与实践经验,实践能力不强;另外,缺乏完整、科学的高职师资培养与培训体系。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入职前,几乎没有培养培训机构且培养模式不科学。

入职后,对于新教师缺少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因此高职教师的培训工作还不规范。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生源质量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大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由此造成造成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参次不齐,高职新生整体质量不,而且由于生源质量下降,高职新生普遍起点较低,课堂教学质量常常因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与配合而难以保证。

其次,由于文化课基础差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又导致其心理素质也差,没有自信心,认为高职教育是一种次等教育,甚至于入校后混日子。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验实训条件不好。

原来专业设置已经跟不上用人单位的要求,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市场需要细化分工,因此专业也要紧跟市场的变化进行细化。

高职计算机专业校内实验实训条件不好,教学设备不足且老化日益严重。

另外,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校外企业建立的实习合作关系比较松散,尚未建立起长期的、相对固定的适于学生训练的校外实训基地缺少稳定性和可控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必须正确的看待学生,它决定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今后发展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的确存在差异,但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具备将来成为成功人士的某些潜质,他们一样都是可塑之才,要尽心尽力地教给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其次,是“双师”
型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教师通过培训、在职教育等形式参加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水平。

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可以定期对一些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将企业的一些技术人员请进学校,让他们给学生进行一些关于实践工作的培训,既可增加校企联盟,也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当前哪些技术是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

最后,在传媒发达、信息畅通的今天,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知识其更新速度更是日新月异,我们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也应时刻关注新知识、新技术,与时俱进地作一名适应当代职业需求的现代职业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更新教育理念和专业技术知识。

第二,对学生加强教育,树立自信心。

首先,由于视高职教育为二流教育,吸引不来好学生,而来的学生基础又普遍较差,导致大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因此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还要经常教育,反复强调,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也可以经常请成功的校友来校讲座,通过真实生动的成功事例,让学生知道,高职学生一样可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其次,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因此还必须使学生建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每门专业课中都增加相关的新知识、新信息。

各种实习、实训内容安排,则根据专业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并对相关技术的昨天、今天及发展趋势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技术发展方向。

第三,细化课程设置。

首先,“计算机专业”这个名称范围太大,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所以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就会无法驾驭。

笔者认为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首先应该
以市场调查作为依据,看市场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把这种依据转化为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其次是要因人而异,所谓的因人而异,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依据,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这样同样可以达到细化课程设置,培养专门人才的目的。

第四,优化课程内容,编写校本教材。

这里所说的优化课程内容,并不是指简化课程内容,而是指把课程内容设置成企业需要的内容,学生喜欢的内容,教师擅长的内容,并以此作为我们编写校本教材的出发点。

第五,改变教学观念,采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

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来进行教学。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在强烈的问题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第六,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考核制度。

计算机课程的考核制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把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考核学生得一种机制。

那么,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除了国家的一些技能鉴定考试之外,应该多组织一些类似于岗前培训形式的测试,测试的内容同时也应该结合就业实际,更加贴近用人单位的要求。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技能的动力和兴趣。

将各知识点与企业的相关业务内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提前了解常用的报表等,让他们走上新
岗位不会感到陌生。

第七,加强实验和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高职计算机专业要重视和改善实验条件,加强实验室基本设施的建设,形成完善的实验教学规章制度和科学的运行机制。

实训基地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计算机应用专业必须通过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总之,如何进行高等职业计算机专业改革,以适应市场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是我们所有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我们应该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培养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另外我们还应在课程设置和实验实训上多下功夫,让我们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上能有用武之地,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斌,毛青松.“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体系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10).
[2]夏玉江,杜萍,董宪军.谈高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j].教师教育科研,2009,(3).
[3]刘孟良.从高职课程改革现状谈高职课程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
[4]潘春胜.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