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修改》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作文修改》教学设计
教学构想:学生习作的修改,往往是一个综合而又宏大的工程,文章的主题、选材、语言、构思,可能都需要做出调整。这样就使作文修改的指导变得庞杂无序,“随笔化写作教学”力求根据学生日常随笔实际,在一节课上,确定一个指导专题,通过展示、比较、指导、演练,专项突破,使学生的写作循序渐进。
对于文学创作中“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学生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要么照搬生活,缺少对生活的提炼与艺术的构思,使文章不够凝练生动;要么编造生活,虚构情感,使文章矫揉造作,失去生机和信度。“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但“真实”不是只写事实,“真实”是给读者的一种感觉。这一节课就是针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造假问题,确定专题,指导改进。
教学目标:让学生领悟到写作要给人“真实”的感觉。
教学步骤:
课前批阅学生随笔或作文,确定专题,找出例文。
一、病文展示
记忆槐花
孙杰
在一个偌大城市的郊外,一个小山村里,有一棵高大的槐花树,在那里,我的记忆曾经冻结,我曾淡忘那个小山村,但是那熟悉的槐花香至今铭记于心。
我总是盼望过年,因为那时妈妈会给我红包,还有很多好吃的,可是我又不希望过年,因为总要回那个村子,那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可是这一天到来了,那是大年初二,“快起来,我们今天要到姥姥家去了。”妈妈一面催促,一面收拾东西。“可不可以不去?”我央求道。“不可以。”妈妈斩钉截铁地对我说。我不情愿地从床上下来。
大约有二十分钟,我们便到了那个小山村,村民一见探亲的我们便拉住妈妈的手不放,我讨厌那样的热情,真土!我们转个胡同口便看到了姥姥家,姥姥一大早便在门口迎接了。我不屑一顾的朝别处看,只见一颗苍老,健壮,透着几分生气的槐花树豁然立于眼前,枝干那么高,似乎要摸到天上,上面零零星星的挂
着几片槐叶,风一吹,摇摇欲坠。树下,树的粗根露出几道,特别有意境。旁边摆着几块大石头,样子丑陋,但坐上去一定舒服。
“怎么哩!喜欢槐树呀?”我一愣,赶紧把思绪收了回来。“喔”我应了声,“如果你想吃槐花,咱家还有呢!”我眼前一亮,“有吗?真的吗?”我这个人没什么嗜好,可对槐花情有独钟,姥姥说着便把我领到了屋内,从一个阴森的小屋子里,取出两袋槐花干,我一瞥说:“和超市里卖的没什么两样嘛!”“嗯,这可不一样,这槐花就是门口那棵槐树上长的,别看春天开那么多,真正存下来的可不多,它味道就不一样了,你尝尝。”我接过一包,近距离的看,包装袋上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槐花干”三个大字。我撕开袋子,取了一小片含在嘴里,片刻,一丝清凉涌上心头,真是清爽恬人啊!我迅速地吃了起来。姥姥似乎想说什么,但张了张嘴,没说。小时候,记得姥姥是不喜欢女孩子的,想到这里,我又生气了起来。
晚上,我到院子里散步,坐在那棵树下,听着风在头顶刮过,看着满天的繁星,心情又好了起来。这时,一件大衣披在我身上,我一看,是姥姥,“风大,小心感冒。”我一抖肩,把大衣还给他:“我就是出来吹风的。”便扭过头去不理她。“你喜欢这槐树?”“是。”“其实你小时候爬过它的,只是隔太久,忘了,那时呀,好多小孩比赛爬树,结果还是你爬得快,别人都说你机灵,可是,我们谁不知道,这槐花树上的刺多坚硬呀!”姥姥说着便笑了起来。姥姥又一次把大衣披在我身上,这次我没有拒绝,而是安安稳稳地靠在树上。我抓起身旁的槐花干,嚼着,这次却有一点莫名的苦涩味道。
第二天清早,姥姥便早起床了,“快来呀!我给你们熬了槐花粥,甘甜甘甜的。”我欣喜地跑过去,舀了一勺,“真好喝。”我抬头望了望姥姥,又慌忙地把视线转向了妈妈,姥姥也从诧异变为欣喜。
我试图去找槐花干,那阴森的小屋,使我一阵阵的发冷,这让我想起姥姥那双哆嗦的手,心不禁揪了起来。这时,姥姥进来了,说:“哎呀,这屋子太冷了,你怎么进来了,想吃,告诉我不就是了。”于是姥姥把我硬生生地拉了出去,不知怎么的,一种温暖涌上心头。
启程的日子到了,我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尽管走前姥姥给我放上了三大包槐花干,可是我总感觉掉了点啥。回到家里,我把槐花干放入冰箱,再去
吃的时候,或许冰箱取代了阴森的小屋,味道不那么甘甜爽口了,或许,柔软的沙发取代了槐花树,味道不那么自然清新了,或许身边没有了姥姥的唠叨不舍,显得更加清冷了。
请二三名同学谈谈读后感。
二、对比展示
再展示一文,着重从两文给人的真实感方面进行对比。
花谢了,而生活依旧继续
高珊
有人说:“人死了就好像是谢了的花,一去不回。”而花谢后,生活依旧继续……
——题记那天中午,饭刚吃到一半,就听电话叮铃铃地响了,妈接的电话,是爸打来的,我当时并不清楚爸到底说了些什么,只是看到妈妈顿时变了脸色。我问妈,她不说话,叫上婶婶和妹妹,拉着我一块打车去医院,我那时虽然只有十岁,但我感觉的到,一定有什么不祥的事发生了。爸爸这两个月一直在医院看着病危的奶奶,他现在打电话来,一定是奶奶出事了。果然,我还没有到病房,就已经听到姑姑的哭声,看到眼前突如其来的一切,我顿时呆住了,一时间变得不知所措。当我渐渐清醒后,我看了看周围,老姑一个人坐在走廊的长凳上发呆,而小姨奶、大姨奶则是含泪看着奶奶,嘴巴不住地抽动着。妈妈、婶婶蹲在奶奶床前,默默为奶奶穿着寿衣,红红的颜色,很刺眼。爸爸握着奶奶已经没了温度的手自言自语道:“妈,我给你暖暖手,你的手太凉了。”许久之后,我看着从班上赶来的叔叔,他的头发已经乱得像一个鸟巢了,大概车骑得太快吧!而我转过头看到满脸泪痕的妹妹时,我的双眼已经模糊不清了。
那天下午,奶奶被拉到殡仪馆,就在奶奶被推进火化车间的瞬间,我,妈妈,婶婶,姨奶,妹妹,姑姑,我们一群人被挡在了门外,想要奋力挣脱他们挡着的手,却早已没了力气,只是口中不停地叫着,喊着。我呢?还傻乎乎地盼着奶奶突然间醒过来,嘴里不停地喊着:“等一会儿,奶奶没死,她一会儿就睡醒了,她还活着。”
天渐渐暗下来了,把奶奶下葬以后,我们被送回了爷爷家,下车之后,妈和
婶子不停地给认识的长者下跪,嘴还不停地说着什么。
晚上,我们谁也没有吃饭,我趴在自己的卧室里,不停地抹眼泪,回想着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她虽然并没有带给我们很多快乐,但是却一直为我们默默地付出。每天,她骑着那个带斗篷的三轮车,载着我和妹妹去学校,天热的时候,我们坐在斗篷里凉快,而奶奶却在斗篷外吃力地蹬着车子,有时候突然下雨,我和妹妹躲在斗篷里,而奶奶却在斗篷外淋着。有一天,奶奶载我们放学回家,住宅区的大门口有段很大的下坡路,奶奶一不小心翻了车,我们三个都从车上摔了下来,那时候感觉那天特倒霉,可现在想来,却泛着甜蜜,同时,也有悲伤。
那一晚,我哭着睡去,却笑着醒来,我做了一个梦,梦到奶奶,在梦里,她不停地对我笑,笑得很灿烂。我知道,这一切是奶奶对我的祝福,她要我活得快乐。
三、学生讨论交流,通过对比所发现的第一篇文章不真实的地方。
1.感情不真实。
对小山村的感情不真实。“可是我又不希望过年,因为总要回那个村子,那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一般不会不喜欢那样优美的小山村,何况还有那能爬上去摘槐花的槐树,热情的乡民,疼人的姥姥。
对姥姥的感情不真实。一个疼爱外孙女的姥姥怎会不招人喜爱呢?只是因为对槐花的喜爱就改变了对姥姥的厌烦,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越发使人觉得不可思议。
(当两个小作者分别读自己作品的时候,第一个作者感情平淡,而第二个作者在读时已经泣不成声,这也验证了对老人感情的真假)
2.人物言行不真实。既然每年都要来姥姥家,为何见到槐树还会感到惊诧?“你喜欢这槐树?”“是。”“其实你小时候爬过它的”,既然从小在这里玩耍,姥姥怎能不知道“我”喜欢槐树槐花呢?
3.细节不真实。“包装袋上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槐花干’三个大字”,在一个落后的小山村,一个老太太怎么还会在自己晒出的槐花干上写字呢?
四、指导点拨
不可否认,两个小作者都想表达对自己亲人的深厚感情,感情都是纯朴真挚的。而第一篇文章却因为很多的不真实而使真挚的感情变了味,而第二篇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