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的目的要求

合集下载

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研究背景

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研究背景

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研究背景引言:物理实验技术在物理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现象,验证理论模型并推动科学进步。

本文将探讨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以及背后的研究背景,以期提高读者对这一领域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手段来验证特定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而加深对自然现象的理解。

在物理学中,实验的目的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验证基本定律或物理原理实验可以用来验证基础物理定律,例如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

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我们可以检验这些基本定律是否适用于特定的实际情况,并进一步理解自然界的运行机制。

2. 探索新现象与发展新理论实验技术在发现和探索新现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仔细设计和实施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不符合既有理论的现象,从而为新理论的发展提供线索。

3. 确定物理参数和常数实验技术对于确定物理参数和常数也尤为重要。

通过特定的实验方法,可以测量各种物理量,如电荷、质量、速度、温度等,并且通过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来修正或更新已知的物理参数。

二、研究背景物理实验技术的研究背景包括实验方法的发展和物理理论的推动。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研究背景:1. 实验仪器的改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理实验仪器也在不断改进。

先进的仪器可以提供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大的实验控制灵活性,从而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实验手段来验证理论模型。

2. 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为物理实验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例如,激光技术的发展使得精密测量和控制成为可能,而纳米技术的引入则使得研究者能够观察和控制微观尺度的物质行为。

3. 物理理论的突破物理理论的突破推动了物理实验的发展。

例如,量子力学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探索微观世界的实验方法,而相对论的提出则为高能物理实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结论: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研究背景密不可分。

实验目的涉及验证基本定律、探索新现象、确定物理参数和常数等方面,而研究背景则涉及实验仪器的改进、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物理理论的突破。

高中物理实验课教案设计范文

高中物理实验课教案设计范文

高中物理实验课教案设计范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2. 实验要求(1)学生应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2)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数据记录;二、实验原理和设备1. 实验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换;(3)浮力原理。

2. 实验设备(1)铁架台;(2)砝码;(3)滑轮组;(4)小车;(5)弹簧测力计;(6)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和内容1. 实验步骤(1)组装实验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2)按照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操作;(3)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4)实验结束,整理实验设备。

2. 实验内容(1)验证牛顿第一定律;(2)探究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换;(3)测量物体的浮力。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纪律,不得擅自操作实验设备;(2)使用实验设备时,注意防止意外伤害;(3)实验过程中,禁止饮食。

2. 实验数据处理(1)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不得篡改数据;(2)实验结果要进行合理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五、实验评价1. 实验过程评价(1)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2)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2. 实验报告评价(2)评价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六、实验拓展与思考1. 实验拓展(1)基于实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其他相关物理现象;(2)引导学生利用实验设备进行简单创新实验。

2. 思考问题(1)结合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提炼出物理规律,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七、实验作业1. 作业内容(1)根据实验原理,完成实验操作流程图;(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相应的图表;2. 作业要求(1)作业内容要完整、准确;(2)作业格式要规范,字迹清楚;(3)作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物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目的

物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目的

物理实验设计的实验目的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掌握实验目的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并能够阐述实验目的与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独立设计简单的物理实验,合理设定实验目的。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分析实验数据,评价实验目的的合理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培养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尊重事实,勇于面对挫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物理实验设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八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基础,对实验探究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系统性的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原理与目的:讲解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强调实验目的在实验设计中的核心地位。

结合课本相关章节,分析实验目的的确定方法及其在实验中的作用。

2. 实验设计与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参数的设置等。

参考课本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系统性。

3. 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教授学生如何收集实验数据,运用科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实验目的的合理性。

结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数据分析的基本技巧。

4. 实验结果评价与改进: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评价实验目的的能力,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以课本案例为参考,让学生了解如何优化实验设计。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实验原理与目的,分析课本相关章节案例;第二课时:实验设计与步骤,学习如何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第三课时: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学习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第四课时:实验结果评价与改进,对实验设计进行评价与优化。

初中物理实验方案

初中物理实验方案

初中物理实验方案导言: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实验的目的、实验装置及材料、实验操作步骤等方面,提出一种适合初中物理实验的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提高实验技能。

一、实验的目的物理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测量和数据处理,验证物理理论、定律和公式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光、电、声等物理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装置及材料根据初中物理课程的要求和实验的目的,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和材料。

例如,在光学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光源、凹透镜、凸透镜、反射镜、透明板等仪器和材料;在电学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电池、导线、电灯泡、电流表、电阻器等仪器和材料。

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选择合适的装置和材料进行实验。

三、实验操作步骤1. 实验前准备:理清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相关理论知识,检查实验装置和材料的完好性,确保实验平台安全。

2. 实验装置的搭建:根据实验要求,将实验装置按照要求搭建起来,确保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实验条件的调整: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实验条件,例如调节光源亮度、电路的电压等,以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4. 数据的采集和记录:进行实验操作时,及时采集和记录相关数据,例如光的强度、电流的大小等,以备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5.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测量:根据实验要求,观察和测量实验中出现的相关现象,例如光的折射、电流的变化等。

6. 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例如绘制图表、计算平均值等,以验证物理理论、定律和公式的正确性。

7. 结果的讨论和总结: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提出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的措施。

四、实验设计要点1. 目的明确:实验设计中应明确实验的目的,确保实验结果能够验证物理理论、定律和公式。

物理小实验研究实施方案

物理小实验研究实施方案

物理小实验研究实施方案一、引言。

物理小实验是物理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小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本文将针对物理小实验的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二、实验目的。

物理小实验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对物理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的目的。

三、实验内容。

1. 实验一,简单机械实验。

通过简单机械实验,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原理,如杠杆、轮轴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实验二,光学实验。

通过光学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折射等光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实验三,电学实验。

通过电学实验,让学生了解电路原理、电磁感应等电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四、实验方法。

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物理小实验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方案、安全措施等。

2. 实验操作步骤。

教师需要清晰地向学生介绍实验的操作步骤,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实验的进行过程,避免操作失误。

3. 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

在进行物理小实验时,学生和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实验安全,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2.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验过程的规范性。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六、实验效果评价。

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七、结语。

物理小实验是物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小实验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背景解读

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背景解读

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背景解读物理实验技术是物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科学家们可以验证理论,发现新的现象,探索自然规律。

实验目的的确立和背景解读是实验设计的重要步骤,对于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解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的确立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科学家们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从而制定实验设计和操作步骤。

首先,实验目的要与研究领域和问题紧密相关。

科学家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是什么,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进而确定实验目的。

例如,如果研究领域是光学,想要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实验目的可以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

其次,实验目的需要有明确的可观察和测量的现象。

科学家们需要明确,实验目的是否能够通过观察和测量来验证或者得到结果。

如果实验目的是模糊的,无法明确测量或观察现象,那么实验的可行性就会受到影响。

最后,实验目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实验,能够得到具有一定价值的结果,并进一步为未来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因此,实验目的的确立需要考虑到前沿研究的方向和重要性。

二、背景解读的重要性实验目的的确立之后,科学家们需要对实验的背景进行解读和分析。

背景解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回顾。

科学家们需要回顾相关的物理理论和经典实验结果,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认识,从而更好地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之进行对比和解释。

其次,对前人的研究工作进行梳理。

科学家们需要对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介绍,了解已有的实验设计和方法。

这样可以避免重复之前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更有价值的探索。

再次,对实验方法和技术进行描述。

科学家们需要详细描述实验的方法和技术,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这样可以为其他科学家重复实验提供参考和指导。

最后,对实验结果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科学家们需要对实验结果的可能性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读。

这需要结合背景知识和已有的理论结果,进行推理和预测。

通过分析,科学家们可以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研究意义

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研究意义

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研究意义物理实验技术是物理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手段可以验证理论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同时也为学者提供了获取新知识以及发现新现象的途径。

本文将讨论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实验目的1. 验证理论:物理实验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验证理论。

通过实验,可以确定一个理论或假设是否符合实际,并获得数据来支持或驳斥该理论。

例如,在热力学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热容和温度变化来验证理论方程式。

2. 观察现象:有时,物理学家需要观察一些难以直接测量的现象或微观现象。

通过物理实验技术,可以创造一些条件或使用特殊设备来实现这些观察。

例如,在凝聚态物理学中,科学家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来观察单个原子和分子。

3. 获得数据:物理实验技术也有助于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统计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收集和处理这些数据,可以发现新的物理规律和相互关系。

例如,在粒子物理学中,大型的粒子加速器可以产生数以百万计的粒子碰撞数据,从而揭示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研究意义1. 推动学科发展:物理实验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学科的发展。

通过实验,可以不断验证和修正物理理论,使学科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和准确。

同时,实验也为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和问题,推动学科向前发展。

2. 提供新知识:物理实验技术还为学者提供了获取新知识和发现新现象的途径。

通过实验,科学家可以观察和测量以前未知的现象,从而获得新的理论和认识。

例如,利用粒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粒子碰撞,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新粒子,如希格斯玻色子。

3. 改进技术应用:物理实验技术的研究也对技术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经常需要开发新的实验装置和仪器,这些装置和仪器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技术应用。

例如,透过研究光学仪器的技术改进,人们可以开发出更高分辨率的显微镜,促进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和研究意义是多方面的。

高中物理实验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高中物理实验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高中物理实验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是什么?高中物理实验的主要目的和要求如下:1. 目的:a.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通过进行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实验设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 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观察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c. 培养科学态度和方法: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循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如准确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2. 要求:a. 安全第一: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学生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b. 实验设计: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确定实验步骤、选择适当的仪器和材料等。

c. 数据观察和记录: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测量数值和观察到的现象。

d. 数据分析和处理:学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如计算平均值、绘制图表、进行误差分析等,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e. 结果表达:学生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实验结果和结论,包括书面报告、口头报告等形式。

3. 实验内容:a. 基础实验:包括测量物理量、验证物理定律和规律等实验,如测量重力加速度、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等。

b. 综合实验:结合多个物理概念和实验技巧,进行较为复杂的实验,如光的折射和反射、电路的搭建与分析等。

c. 创新实验:鼓励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课题,进行实验研究。

4. 注意事项:a. 实验前准备: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准备所需的仪器、材料和实验记录表。

b.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学生需要佩戴实验室安全装备、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并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c. 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学生需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测量数值、观察到的现象等,并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d. 分析和归纳实验结果: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规律和结论,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物理实验物理实验设计要求物理实验操作技巧物理实验结果分析

物理实验物理实验设计要求物理实验操作技巧物理实验结果分析

物理实验物理实验设计要求物理实验操作技巧物理实验结果分析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然而,进行有效的物理实验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要求和操作技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理实验的设计要求、操作技巧以及结果分析方法。

一、物理实验设计要求1. 确定实验目的:在进行物理实验前,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确定自己希望从实验中获得的信息或得到的结论。

实验目的明确有助于指导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2. 确定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和所要研究的现象,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

例如,如果要研究光的折射现象,可以选择折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3. 确定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被改变的量。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实验变量进行研究。

例如,在研究重力加速度时,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或高度来观察其对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4. 设计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所选实验方法,设计详细的实验步骤。

步骤要清晰明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5. 安全措施:在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在进行高压电实验时,应穿戴绝缘手套并注意安全操作。

二、物理实验操作技巧1. 仪器准备:在进行物理实验前,要确保所需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并做好相关的调试工作。

同时,要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各个控制部件的功能。

2. 实验装置搭建:按照实验设计要求,搭建实验装置。

要注意仪器的摆放位置和连接方式,确保实验装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参数调节: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调节相关的参数。

例如,调节光源的亮度和方向,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等。

4. 实验数据采集:在实验过程中,要准确、及时地采集实验数据。

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记录仪等设备,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5. 实验误差分析:在进行物理实验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进行实验结果分析时,要对实验误差进行合理评估和分析,并进行误差修正。

1.物理化学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物理化学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物理化学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物理化学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一)目的1、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学会通用仪器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实验操作、现象观察和数据处理,锻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4、培养学生勤奋学习,求真,求实,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和科学精神。

(二)要求1.作好预习(心中有数)学生在进实验室之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教材中有关的实验及基础知识,明确本次实验中测定什么量,最终求算什么量,用什么实验方法,使用什么仪器,控制什么实验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实验目的,操作步骤、记录表和实验时注意事项写在预习笔记本上。

进入实验室后不要急于动手做实验,首先要对照卡片查对仪器,看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向指导教师提出,然后对照仪器进一步预习,并接受教师的提问、讲解,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2.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接通仪器电源进行实验。

仪器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基础知识与技术”中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不可盲动;对于实验操作步骤,通过预习应心中有数,严禁“抓中药”式的操作,看一下书,动一动手。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异常现象应仔细查明原因,或请教指导教师帮助分析处理。

实验结果必须经教师检查,数据不合格的应及时返工重做,直至获得满意结果,实验数据应随时记录在预习笔记本上,记录数据要实事求是,详细准确,且注意整洁清楚,不得任意涂改。

尽量采用表格形式。

要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实验完毕后,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实验报告学生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并在下次实验前及时送指导教师批阅。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简明原理、实验装置简图(有时可用方块图表示)、简单操作步骤、数据处理、结果讨论和思考题。

数据处理应有原始数据记录表和计算结果表示表(有时二者可合二为一),需要计算的数据必须列出算式,对于多组数据,可列出其中一组数据的算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书(共6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书(共6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学生实验报告学院: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11班姓名:陈益迪学号:0113489学生实验报告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2.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0.02mm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0.005mm 修正值=0.018mm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 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1、实验内容与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环体的内外径直径和高各6次;2、用螺旋测微器测钢线的直径7次;3、用液体静力称衡法测石蜡的密度;2、实验数据记录表(1)测圆环体体积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2)测钢丝直径仪器名称: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准确度=0.01mm估读到0.001mm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测石蜡的密度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0.5天平感量: 0.02 g 最大称量500 g3、数据处理、分析(1)、计算圆环体的体积1直接量外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sd=0.0161mm=0.02mm2直接量外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ud,=ud=0.0155mm=0.02mm3直接量外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σd=0.0223mm=0.2mm4直接量外径d科学测量结果○d=(21.19±0.02)mmd=5直接量内径d的a类不确定度s○sd=0.0045mm=0.005mmd。

ds=6直接量内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ud=ud=0.0155mm=0.02mm7直接量内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i σ○σd=0.0160mm=0.02mm8直接量内径d的科学测量结果○d=(16.09±0.02)mm9直接量高h的a类不确定度s○sh=0.0086mm=0.009mmd=h hs=10直接量高h的b类不确定度u○h duh=0.0155mm=0.02mm11直接量高h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h=0.0177mm=0.02mm 12直接量高h的科学测量结果○h=(7.27±0.02)mmhσh=13间接量体积v的平均值:v=πh(d-d)/4 ○22v =1277.8mm14 间接量体积v的全微分:dv=○3? (d2-d2)4dh+dh?dh?dd- dd 22再用“方和根”的形式推导间接量v的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参考公式1-2-16) 222?v?(0.25?(d2?d2)?h)?(0.5dh??d)?(0.5dh??d)计算间接量体积v的不确定度σ3σv=0.7mmv15写出圆环体体积v的科学测量结果○v=(1277.8±0.7) mm2、计算钢丝直径(1)7次测量钢丝直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sdsd =0.0079mm=0.008mm3(2)钢丝直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 ,ud=udud=0.0029mm=0.003mm(3)钢丝直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

物理化学实验目的和要求及安全知识

物理化学实验目的和要求及安全知识

(一) 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目的①巩固并加深对物理化学课程中相关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②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技术和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了解近代大型仪器的性能及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等。

2.实验前的准备①队实验内容及有关的参考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简单的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时注意事项、徐测定的数据(也可以列成表格)以及实验成功之关键等内容。

②核对仪器和药品试剂,队熟悉的仪器及设备,应仔细阅读说明书,请教指导老师。

仪器装置完毕,须经教师检查。

③正式试验前,又指导老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并检查学生队实验内容的了解程度、准备工作是否完成,经指导老师许可后开始进行实验。

3.实验注意事项①特殊仪器需要向教师领取,完成实验后归还。

②实验时应按教材和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如有更改意见,须与指导教师进行讨论,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进行。

③公用仪器及试剂瓶不要随意变更原有位置、用毕要立即放回原处。

④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独立思考、设法解决。

实在困难者则请指导教师帮助解决。

⑤实验数据应随时记录在预习报告本上,记录数据要详细、准确,且注意整洁、清楚,不得任意涂改。

尽量采用表格形式、要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⑥实验完毕后,将实验数据交指导教师检查、签字。

4.实验报告①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与预习报告一并按时交上。

②报告内容包括原始数据、结果处理和问题讨论。

③问题讨论时很重要的一项,主要对实验所观察到得重要现象、实验原理、操作、实验方法的设计、仪器的使用及误差来源进行讨论,也可以对实验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5.实验室规则①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到处乱走。

②遵守操作规则,遵守安全措施,保证实验安全进行。

③实验时应集中注意力,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实验数据要及时、详细记录在记录本上。

物理实验报告的目的(3篇)

物理实验报告的目的(3篇)

第1篇一、引言物理实验是物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验证物理理论、探究物理现象、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物理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的书面记录,其目的在于以下几方面:二、验证物理理论1. 通过实验验证物理定律和理论,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直观、深刻的认识,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2. 检验物理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为后续的物理学习和研究提供依据。

3. 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理论的发展历程,认识到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探究物理现象1. 通过实验观察物理现象,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2. 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3. 发现新的物理现象,为物理研究提供线索。

四、培养科学素养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学会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提高实验技能1. 使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3.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六、促进教学相长1. 通过实验报告,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学生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 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

七、总结与展望1. 物理实验报告的撰写有助于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2. 实验报告的撰写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实验报告在物理学教学和研究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之,物理实验报告的目的在于:验证物理理论、探究物理现象、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实验技能、促进教学相长。

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物理实验计划

九年级物理实验计划

九年级物理实验计划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物理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实验一,简单机械的使用。

通过简单机械的使用,让学生了解杠杆、滑轮和斜面的基本原理,并掌握简单机械的使用方法。

2. 实验二,光的反射和折射。

通过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 实验三,电路的搭建与测量。

通过电路的搭建与测量实验,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搭建方法和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4. 实验四,热传导实验。

通过热传导实验,让学生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热传导的规律。

5. 实验五,声音的传播实验。

通过声音的传播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声音的传播规律。

三、实验要求。

1. 学生需认真学习实验内容,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生需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学生需认真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分析、实验结论等内容。

四、实验安全。

1.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2. 实验中如有不慎造成器材损坏或人身伤害,需及时报告老师并进行处理。

五、实验评价。

1.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学生需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语言准确。

2. 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也将纳入评价范围,学生需认真实验,准确记录数据。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对待本次实验,取得良好的成绩。

以上为九年级物理实验计划,希望学生们能够按照要求认真完成实验,取得丰硕的成果。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

四、有效数字尾数的舍入规则
尾数大于五进,小于五舍,等于五时取偶。 ——“逢五取偶” 这个原则比“四舍五入”的截尾规则更合理。
例4 将下列数截去尾数成四位有效数字。 2.345 26 → 2.345 2.345 52 → 2.346 2.346 50 → 2.346 2.347 50 → 2.348
5、注解和说明
要求注明图线的名称、作图者姓名、日期以及必要的 简单说明(如实验条件:温度、压力等)。
3 ——极限误差
三、偶然误差的数据处理——多次测量 结果与误差计算
被测物理量的算术平均值——测量结果的最佳估 计值
1 n x xi n i 1
等精度测量条件下,当测量次数相当多时,算术 平均值是真值的最佳值。
四、标准偏差
等精度测量条件下,若测量次数n有限 任意一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
1 n x ( xi x )2 n 1 i 1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实验报告剩余部分的完成(即数据处理和 思考题部分): 1)数据处理(含有数据处理主要过程、作图及实 验结果); 2)回答思考题及分析讨论。 3)将带有教师签字的原始记录纸,沿粘贴线粘 贴好(用胶水或透明胶带粘贴)。
交报告的时间、地点: 一周内由指定的同学将上周完成的实验报告 交到对应的实验室。逾期未交报告,酌减报告 分,一个月不交,按无报告处理。
B类不确定度 合成不确定度
uj
j C
uc
i2 u j2
二、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
设间接测得量与各直接测得量有下列函数关系 N f ( x, y, z ) ,其中x、y、z……相互独立。 u u 各直接测得量的不确定度为 uc x 、 c y 、 c z ……
间接测得量 N 的不确定度 f 2 2 f 2 2 uc N ( ) uc x ( ) uc y x y 相对不确定度

物理学实验教学计划

物理学实验教学计划

物理学实验教学计划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通过在斜面上滚动小球,利用运动学知识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使用光路仪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探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3. 静电场力实验:使用电荷计和静电仪研究电荷之间的库仑力,了解静电场力的基本特性。

4. 简谐振动实验:利用弹簧振子进行实验,观察振动的周期和频率与振幅的关系,探讨简谐振动的规律。

5. 热传导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了解热的传导规律,探讨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前准备:学生需提前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做好实验记录表。

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安全规范和仪器使用方法。

3. 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并填写实验报告。

4. 实验讨论:学生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实验结果讨论,交流经验和感想,提出问题和思考。

四、实验要求1. 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实验规范进行操作。

2. 学生需积极参与实验讨论,主动思考和提问,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学生需诚实记录实验数据,准确填写实验报告,并按时提交给实验指导教师。

五、实验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实验指导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和实验能力表现,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六、实验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实验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七、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将进一步增强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学生在物理学实验教学中获益良多,不断拓展学术视野,勇攀科学高峰!。

高中物理实验的实验目的和说明

高中物理实验的实验目的和说明

04
4. 重复步骤3多次,求得平均值T1=t1/n;
05
5. 改变摆长,分别测量不同摆长L2、L3、...下的单摆周期 T2、T3、...;
06
6.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1. 将实验数据绘制成TL图像;
01
3. 对图像进行线性拟合 ,求得斜率k和截距b;
03
5. 分析实验误差来源, 如计时误差、长度测量
电源的内阻
电源内部也存在电阻,称为电源 的内阻。内阻的大小反映了电源
自身消耗电能的能力。
测量原理
本实验采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的电 动势和内阻。通过测量电源在不 同负载下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利 用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电源的电动
势和内阻。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 关、导线等。
02 实验二:验证牛 顿第二定律
实验目的
01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的加 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 量成反比。
02
学习并掌握利用实验手段研究物 理规律的方法。
实验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 度。
03
04
05
1. 准备实验器材 2. 安装和调试实 3. 测量小球质量 4. 进行实验 验器材
5. 重复实验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 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天 平、测量尺等。
将气垫导轨水平放置,并 调试光电计时器,使其能 够准确测量小球通过的时 间。
使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 质量,并记录数据。
将两个小球放置在气垫导 轨的两端,并给它们一定 的初速度,使它们发生碰 撞。在碰撞前后,使用光 电计时器测量小球通过的 时间,并根据测量尺记录 小球的位置。

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实验背景

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实验背景

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实验背景引言:物理实验技术是物理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通过实验,验证和探索物理理论和原理。

在开展物理实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背景。

实验目的指导着实验的设计和进行,而实验背景提供了对实验主题的理解与背景知识。

本文将探讨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实验背景,旨在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目的: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多样,从验证物理原理到探索新现象,不同实验具有不同的目的。

例如,一项实验的目的可能是验证能量守恒定律,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位置的高度和速度,以及应用相关的公式和原理进行计算,来验证能量守恒的准确性。

另一项实验的目的可能是研究电磁波的传播特性,通过调整电磁场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行为,从而深入了解电磁波的性质。

无论实验目的是验证,研究还是探索,都应该明确、具体且可测量。

实验目的需要明确指导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准确地确定实验目的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实验背景:实验背景是指实验主题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基础。

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了解实验背景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深入了解实验主题的背景知识,可以为实验设计和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在进行光的衍射实验时,了解光的波动性和衍射现象的基本理论是必要的。

光的波动性可以通过光波干涉和光的衍射实验证实。

实验背景可以包括关于光的波动性的基本概念、干涉和衍射的原理以及相关公式和实验方法。

通过掌握这些背景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并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除了理论知识,实验背景还可以涉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相关实验的历史背景。

了解前人的研究进展和实验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验中避免重复和错误,并能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实验结果的意义。

实验目的与实验背景的关系:实验目的和实验背景是相辅相成的。

实验目的提供了实验的目标和方向,而实验背景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基础知识。

物理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

物理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

物理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物理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导言: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和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物理实验设计方案的撰写对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详细阐述物理实验设计方案的写作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实验设计和研究。

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物理实验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明确了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在撰写实验目的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目的明确:确保实验目的简明扼要,能够准确传达实验要解决的问题。

2. 目标具体:明确实验的预期结果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使实验目标具有明确的定量和定性目标。

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物理实验设计方案的核心部分,它涉及到物理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结合。

在撰写实验原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原理简洁:原理部分应尽量精简,突出重点,阐述核心概念和关键公式。

2. 原理有效:确保实验原理能够充分解释实验现象,并与已知理论相符合。

3. 原理引用:对于已有的理论和实验结果,应引用文献进行支持和说明。

三、实验装置与材料实验装置与材料是物理实验设计方案中需要详细描述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在撰写实验装置与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装置清晰:对于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和仪器,应提供清晰的示意图和详细的描述,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

2. 材料准确:对于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和样品,应提供其名称、特性和来源,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

3. 仪器参数:对于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应提供其主要参数和测量范围,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物理实验设计方案中需要详细描述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在撰写实验步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步骤详细:确保实验步骤的描述具体详细,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的具体步骤以及实验后的处理方法。

2. 步骤清晰:对于实验步骤的描述,应采用清晰的语言和逻辑结构,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和按照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设计要求

实验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设计要求

实验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设计要求实验物理是物理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物理理论,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为了使实验更加准确、可靠,实验目的与设计要求的制订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实验设计的指导方针,它是实验设计的核心要素。

实验目的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方向、选择和比较,因此要明确、具体、可实施。

以下通过实验目的的组织方式来阐述实验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设计要求。

1.1 确定物理概念任何一项物理实验都必须围绕某个物理概念展开,以达到加深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实验目的应设定明确的物理概念,例如:验证牛顿第一定律、验证能量守恒定律等。

1.2 探究物理原理通过实验,学生有机会深入探究物理原理,了解其规律和特点。

实验目的应明确所要研究的物理原理,并设定合理的目标,例如:研究光的干涉现象、探究电场的分布规律等。

1.3 发展实验技能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实验目的应设定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发展实验技能的目标,例如:学会使用光栅测量波长、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技术等。

1.4 引发思考与探索实验目的应该具有启发思考和引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意义。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不断思考物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发现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探究磁场对电荷运动的影响、研究质点运动中的平衡条件等。

二、实验设计要求实验设计要求是确定实验步骤和实验条件的依据,它直接关系到实验能否取得预期效果。

以下从实验设计的几个方面来阐述实验物理实验技术的实验目的与设计要求。

2.1 确定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的确定要能够清晰、详细地表达实验的思路和方法,以便学生能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在设计实验步骤时应注意实验的逻辑性和实践性,整个实验过程要紧密联系,步骤之间要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2.2 确定实验条件实验条件是进行实验所必需的各种条件,如温度、压力、湿度等。

实验设计要求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并保证实验条件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成绩考核办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成绩考核办法
8 .实验操作及报告必须实事求是,实验中编造数 据、抄袭其它同学的原始数据或报告中涂改原始数据 者,成绩按 0 分记;抄写其它同学的实验报告,两份 报告同时作0分记。情节严重者取消本期实验资格。 9.已预约实验但缺席未做实验者,该次成绩按0分 计。 10.实验成绩0分及不及格者,在实验室有空位并 取得老师同意的情况下,允许有一次重做机会,在实 验报告首页上注明原预约实验的时间及重做实验的时 间。重做实验者只按80%计算。
二、物理实验三个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
三个教学环节: 1.上课前预习。 2.课堂实验。 3.课后实验报告。
2.1 上课前预习
2.1 上课前预习
预习完成的实验报告内容: 实验名称:表示做什么实验。 实验目的:说明为什么做这个实验,做该实验达到 什么目的。 实验原理和内容:阐明实验的理论依据,本实验要 测什么量,写出待测量计算公式的简要推导过程,画 出有关的电路图、光路图、或实验装置示意图等。20 实验仪器:列出主要实验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 等。 主要操作步骤:扼要地说明实验的关键步骤及主要 注意事项。10
四、成绩考核办法
测量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
第一节:测量与误差 第二节: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第三节: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的评定 第四节: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引言
依据误差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是一切实验 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与实验操作是不可分割的两 部分。 误差理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科技事业的发 展,近年来误差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处理方法也有很大 发展。 误差理论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其数学基础,研 究误差性质、规律及如何消除误差。 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其目的是对测量结果做出评 定,最大限度地减少测量误差,或指出减少测量误差 的方向,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对低年级学生,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本章仅限 于介绍误差分析的初步知识,着重几个重要概念及最 简单情况下的误差处理方法,不进行严密的数学论证。
三、课程设置
一般实验的要求与难度大体与本期实验相同。 独立完成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独 立完成实验,老师不再对实验作普遍讲解,但随时答 疑解惑,鼓励学生独立思维,提出问题,有所创新。 综合设计实验针对对实验感兴趣,实验基础较好, 愿意花较多时间预习有关内容或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 学生开出。综合设计实验的难度大于其它实验,安排 在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内完成,要求学生在实验完成后 写出一份比较详细完整的实验报告。学生可根据自己 的知识结构、兴趣及预习情况决定是否选择综合设计 实验。要尽量避免盲目选择,选择后又难以完成的情 况出现。
三、课程设置
大学物理实验一般是必修课。 大学物理实验分两学期开出。 本学期为基础实验,学生只能选择实验时间, 必须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 下学期实验课分为一般实验、独立完成实验及综 合设计实验 3 个层次,共几十个实验题目。学生可 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学分要求及特长爱好选择实 验层次,实验题目及实验个数。
2.3 课后实验报告
预习完成的部分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 理和内容、实验仪器、主要操作步骤。 课后报告的内容有: 1.实验数据记录: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要用表格形式 列出,正确表示有效位数和单位。 2.数据处理:包括计算平均值,计算不确定度,作 图,20写出最后的测量结果 10等(实验报告第 2、3页, 本期实验重点考察的内容) 。 3.结果分析:包括对测量结果的总结评价,对难于 定量计算的误差因素的定性分析。应结合自己的实验数 据具体分析,指出主要的误差因素。还可包括对实验的 看法、见解、需同老师讨论的问题或完成老师布置的思 考题。10 4.创新。 10


一、物理实验课的目的及任务。 二、物理实验课的三个教学环节及基 本要求 。 1.预习 2.实验 3.实验报告 三、课程设置。 四、成绩考核办法。
一、物理实验课的目的及任务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 测量,学习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其中包括: 能够自行阅读实验教材,做好实验前的准备;能够借 助教材与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能够运用物理 学原理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判断;能够正确记录 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 格的实验报告;能够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 .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要求学生具有 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 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 的优良品德。
2.1 上课前预习
2.1 上课前预习
2.2 课堂实验
1.本学期老师一般先作简要讲解,分析实验的难 点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下学期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 的基础上基本独立的完成实验。 2. 在实验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应随时 与教师讨论,向老师请教 。损坏仪器应根据具体情 况,按一定比例赔赏。 3.将测得的实验数据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数据记 录表格中,记录时要特别注意所记数据的有效位数。 20
2.2 课堂实验
4. 记录完毕保持仪器测量状态,自己先根据实 验原理核对测量数据是否合理,若时间允许,可对数 据进行计算、处理。发现不合理数据,可重新进行测 量,若确认数据无误,且时间已超过规定课时的 2/3 , 可将数据交老师签字。若老师签字时发现数据或测量 结果不正确时,可要求学生重做。 5. 实验数据涂改算作作弊处理,成绩记为 0 分。 实验过程中因错误而作的修改,需要老师签字,这种 情况不酸涂改。 6. 实验完毕,整理好实验仪器,最后完成实验的 学生应该打扫卫生。
四、成绩考核办法
1.所有实验的平均分即为该学期的成绩,不再 另行考试。 2 .实验成绩按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三个环 节综合考虑。 3 .实验报告必须在完成实验的下一周星期一之前 (包含星期一)内递交,未按时交的成绩按 80% 计算。 4 .学生上课前应先向老师提交预习材料供检查, 登记。没按要求写好预习材料者,取消本次实验资格, 成绩按 0 分记。上课没带讲义或直尺、坐标纸、计算 器等工具者,可酌情扣除5—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