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造性学习
浅论高等职业学院计算机教学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Ke ywo d Co r s: mpu e ; a hig; e tv trTe c n Cr a ie
一
、
合理 创设 教 学环 境
散 思维 ?那 就是 “ 从一 点 向四面 八方 想 开去 的 思维 ” 显 著特 点 是 。 不拘 泥 固定 模式 和他 人 见解 ,而是 独立 、大胆 、批判 的思考 问题 。
中图分类号 :T 3 4 P-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59( 00 6 01 一 1 07 99 21 )1— 18 O
Th e t eAb l y o t d n c to a l g m p t rTe c i g e Cr a i i t f u e t n Vo a i n lCo l e Co v i S i e ue a hn
例 如 :在 “ 运 五环 旗 ”模 型教 学过 程 中 ,通过 对五 环相 套 , 部 奥
分圆 弧填 充 ,汉 字镶 嵌 能技 术性 问题 的引 申, 引导 学生 思维 的 主
动性 ,使 其在 学 习过 程 中主 动分 析 问题 ,解 决 问题 。从 而使 学 生 在操 做过 程 中有更 深刻 的体会 ,培 养主 动创 造 性 。
五、结 论
综 上所 述 作 为一名 职 高计 算机 教师 ,要 不断提 高 自己创新 意 识 和综 合 素质 ,坚 持在 课堂 教 学 实践 中探 索 、总 结和创 造 各种 创
创造 能 力离 不开 对事 物 的深 入 分析 ,离 不开 对 “ 常识 ”性 问 题的 突破 。这 就 要求 将通 过 逻辑 思维 抽象 化 过 的事物 进行 分 析还 原 ,使还 原 过 的抽象 思维 更 加接 近事 实 。 因此在 计算 机 教 学中 通 过 对 问题 的 引 申.引导学 生进 行 分析 总结 ,从而 认识 事物 的本质 。
论高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
250 ) 20 3
3 大都 具 有 良好 的先 天 条 件 。 .
、
1认 知 发展 进入 新 阶段 。 .
哈佛 大 学 心 理 学 家 威 廉 ・ 里 ( la .er) 1岁 以后 佩 WiimP r 把 5 l y 青少 年 的思 维 发 展 划分 为思 维 从 以 形 式 逻 辑 思 维 为 主 向 以辩 证 逻 辑 思 维 为 主 过 渡 . 在 思维 能 力 发 展 的 同 时 。 成 了 对 思 维 的元 认 知 。 形 有研 究 者 考 察 了这 个 阶 段 学 生 的 元认 知 成 分 与 学 习 动 机 、学 习方 法 等 非 智 力 因素 之 间 的关 系 。 结果 发现 : 生 能 较 清 楚地 意识 到 自己 的 学 兴 趣 、 好 、 维 特 点 及 与他 人 相 比 的优 势 与 短 处 , 关 于 实 爱 思 但 践 任 务 及 认 知 策 略 的 知识 明 显欠 缺 。不 知 道 如 何 依 据 学 习材 料 的不 同 性质 结 构 提 出 不 同 的 学 习 要 求 .不 了 解 知 识 应 用 的 具 体 条 件 与情 境 。学 生 普 遍 能制 定合 理 可 行 的 中短 期 学 习 计 划 并 不 断 检 查 实施 情 况 , 他 们 对 学 习 中 的漏 洞 、 弱 环 节 、 但 薄 作 业 与考 试 中 的错 误 等 缺 乏 补 救 意识 .很 少 反 省 自 己的 问 题 并 有 针对 性 地 进 行 补 缺 ,使 得 问题 越 来 越 多 。 而 对 于 高 职 学 生 , 这 一 时 期 , 现 尤 为 明显 。 他 们 的思 想 、 绪 都 特 别 活 在 表 情 跃 , 于 自我 评 价 的适 应 性 较 差 . 对 自评 与他 评 之 间呈 现 明 显 的 悖 逆趋 势 。
如何在高职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论文]
如何在高职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状态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社会对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其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欢迎。
但是与之相应的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高职院校学生重技能、重操作,但在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较之其他院校需要加强。
同时,现代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和综合能力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的衡量标准不再单纯是学历或文凭,更看重的是人的综合素质,作为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已成为毋庸置疑的选择,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更是高职院校强有力的生存之本。
【关键词】创新意识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公共教学一、在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意义1.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江泽民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这都证明了社会进步的源泉是知识的更新,而更新的源泉则是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只靠知识的传授很难促进社会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时促进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地位,继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内在要求。
2.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是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我国提倡“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也就是“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方针的一种教育模式或教育体系。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忽略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和解决能力的培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
论高职设计素描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构建
当前 ,我国许多高职 院校 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相继 开设 了 观能动性得到充分 的发展 , 增进今后创作作品的设计内涵。
设计素描方面的教学 。设计素描是传统绘画技法 与现代创新
设计意识贯穿与设计素描训练的始终 ,而对学生进行的 理念相结合的产物 , 旨在引导学生摆脱传统思维模式 的束缚 , 创造性思维 的培养可 以使学生的设计 意识 在新观念、 新材料 、
致不能很好地表达 自己的设计 意图及理念 ,在一定程 度上制 有学会思维 , 才能摆脱传统素描的束缚 , 正启发高职艺术设 真 约 了他们空间想 象力 的拓展 ,这种现象在素描作业 画得好 的 计类 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 , 发挥和拓展 创新 个性 , 为将来所从事
学生身上也表现得较明显 。因此 , 这种状态下 的设计素描教学 的艺术设计打下合理、 科学的基础 。
一
高职院校设计人才 的培 养要摆脱 以往 传统素描 的训 练方 思维 ,发挥和拓展创新个性 ,为将要学 习的艺术设计打下合
理 、 学 的基 础 。 科
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 已成为高职院校 法与途径。设 计素描的学 习 目的主要在 于启发学生 的创造性
高职院校设计素描教学现状
论 高职设计素描教学 中学生创造性思维 的构建
杜 娟
(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 辽宁 葫芦岛 15 o ) 2 oO
【 要】 在 高等职业院校设计素描教 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 练, 于挖掘学 生的创造潜能 ,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养 摘 有助 提 培
学生的问题意识 , 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 提 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因此 , 我们有 必要对 高等职业院校 的设计素描教 学进行一番研 究。 通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变革,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来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创新型人才。
一、职业教育创新模式的必要性在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中,注重的更多是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基础技术的培养。
然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行业的变革,单纯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现代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因此,职业教育需要采用创新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策略1、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实践能力,他们需要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因此,职业教育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实践能力。
例如,开展实践课程、实习实训项目等,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
2、培养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思维,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富有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因此,职业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创新课程、组织创业比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促进团队合作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他们能够与他人有效地合作,协同创新。
因此,职业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团队项目、组织团队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进行改革。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不科学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滞后,没有及时跟随行业需求的变化。
需要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安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暑期社会实践中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暑期 社会实 践活动对 提高学 生 服务队、课题研究小组等形式 ,有利于增 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
创新能力的作用
暑期社会 实践 活动的形式 很多 ,主 发 挥 。 要有参观访问 .主要 由 折 承 受 力 。随着 高 职 院校 学 生 中独 生 子 女 勤 于思维 ,大胆设想 ,在实践 中勇于创
一
丝不苟 、精益求精的作风会耳濡 目染地 4 造 就团 队的和谐 氛 围以利于学 生 .
识分析和解决社会 的实际问题 。为学生提 是教 学的 中心 .其职 责重在 “ 引路 和导 影响学生,产生 “ 示范效应” 。
供了有利于思维聚合发散的情境 ,创造了 学” ,把实践 的主动权 交给学 生 ,唤醒学 思维发展的条件 ,潜能得以发挥。
观现象进行观察思考 。继而产生直觉 、灵
我们 觉得暑期 社会实 践 中提 高学生 公平公正 ,对事不对人 :应指导学生理论
1 在实践 中唤醒学生 的主体意识 和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锻炼实际能力 ,增 .
知识及在 1常生活 中所积累的经验 .对客 创新实践能力要做好 以下工作 : 3
有扎实 的专业知识 .更有 丰富 的实践经 发展 。教 师应结合 学生 的特点及 实际需 题进行思考探索 。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验 、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 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学会提 出 或思路。由于社会上各种利益无处不在 。
为高Iq生提供 了一个社会大舞台 。 I=  ̄ 学生 问题 .并根据问题查找和筛选资料 ,结合 很 容 易 阻 碍 学 生 与 他 人 形 成 良好 人 际 关
1 为培 养高职学生创 新能力提 供创 会 .使学 生在 活动 中正确认识评 价 自己, 新思路 .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职能
一
( )具备一定 的创造性是高职毕业生立足社 二
会 之本
、
(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的 一
方 向和义 务
高等职业 教育 ,简称 为 “ 高职”培养 目标是 生产 、建设 、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 的技术应用
型 的人才 。“ 应用”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旨和 特 征 ,这里 的 “ 用 ”不 仅仅指在 生产 、建设 、 应 服务 、管理第 一线机 械的从 事简单体力劳,并且在熟练掌握 的基础上有所 突
更不利于在实践 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
( )教 师队伍不稳定,保障机制不健全 三 高 职 院校对本 院校应用 技术专业 高度重 视 , 却普遍 缺乏 对思想 政治教育课程 的关注 。在对思 政教 育工作队伍 的选拔、培养 、使用 、竞争 、激 励环 节更是缺乏激励与保 障机制 。因此 ,高职院 校思 政队伍也普遍存在不稳定 的现象 。教育者主 体 不稳定 ,必定导致教育环节 缺失 ,教育 目标偏 离 ,教育者无心踏实教学 ,更谈 不上在思政教育 中深刻反思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 。
( )教学模式单一化 ,缺乏理论教学与学生 二 实训的结合 当前 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教学 方 式主要 还是单 一的理论灌输 ,这种 以教师主导
的基 本保证 。
此外 ,教师是 否具 备创造性意识 ,会直 接影 响教 师对 学生 创造 性 的培 养 。作 为一 名 思政 教 师 ,要克服传统思想 的束缚 ,勇于追求 创新 ;勤
谈高职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性 ,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理 论教 学 中,为 了提 高学生 的求 知、分析 、 综合与理解能力 ,应探讨和研 究创新 教学方法 ,将 以灌输 知识为 主的 教学方 法转变 为以启 发创 新思维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 的教
学方法 。 在 教 学 内容 和 方 法 要 创 新 变 “ 教 师 为 中 心 ” 为 “ 学 生 为 中 以 以
课程 和教学内容应 该根据培养 目标和时代对创新型人才 的要求 来设 罱
和精 选 。 围绕 提 高 学 生 的 自学 、创 造 能 力 设 置 课 程 。教 学 中 要 提 倡 师 生平 等 自由 的 探 讨 问 题 ,通 过 启 发 式 、讨 论 式 、 研 究 式 和 项 目教 学
法 、案例教学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 大胆提问 ,敢于质 疑,勤 学善思 。教育学生不盲崇 ,不迷信 ,敢于标新立 异,使学 生有被动接 受变 主动的获取 。由知识灌输对象变成信息加工 的主体激发创新 的意 识 ,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所有 的课题研究 ,首要的一步是收集信息 资料。有的从 图书馆获取资 料 ,有的从网上获取信 息,有 的采访 专家 ,有的编写 问卷调查表 ,有 的通过实验获取数据。第二步是处 理信息资料 。或作 出统计 ,或制成
图表 。第 三 步 就 是 加 工 信息 资料 。
因此 ,探究性学习不仅培养 了学生 收集 、处 理和加工信 息资料 的 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 的创新思维 和促进 了学生 的创 新能力 的 发展 。例如一位参与过探究 性学习的同学谈道 :探究性学 习是个人兴 趣 、个性特长最好发展的方式,完全是一种 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四 、在 实践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能 力
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对高职院校学 生创新能力培 养的 几点思考
辽 宁 卫 生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李 阳
摘 要 : 等 职 业 院校 作 为 我 国 高 等 教 高 育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担 任 着我 国 高等 职 业 技 术 专业 人 才 的 培 养 责 任 。提 高我 国 高 等 职 业 院校 学生 的 素 质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精 神 和创 新 能 力 是 最 重 要 的举 措 。培 养 高等 职 业 院校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应 该在 增 加 创 新 课程教育、 开发 创 新 思 维 教 育 课 程 、 持 学 扶 生创 新 活动 、 建 立鼓 励 学 生创 新 的科 学评 价 机 制 等 工 作入 手 。 目的在 于在 广 大 高职 院校 营造 良好 的 创 新 教 育 环 境 文 章 意在 通 过 阐述 创 新 教 育 的 意 义 .分析 我 国 高 等 职 业 院校 创 新教 育 的 现 状 ,最后 寻找 培 养 职 业 院校 学生创 新 教 育的 方 法 关键 词 : 高等 职 业 院校 创 新 思 维 创
创 新 能 力 是 培养 素质 教育 的核 心 创 新 常常 是 彻 底 改 变过 去 习惯 了 的思 维 和做 法 。创 新 教 育 即 是在 施 教 过 程 中着 力 培 养 学 生的创新精神 、 新 意识 、 新思维 、 创 创 创 新 能 力 、 新 方 法 。 泽 民 同志 指 出 : 面对 创 江 “ 世 界 飞 速 发 展 的挑 战 .我 们 必 须 把 增 强 民 族 创 新 能 力 提 到关 系 中华 民族 兴 衰 存 亡 的 高 度 来 认 识 。教 育 在 培 育 民族 创 新 精 神 和 培 养 创 造性 人 才 方 面肩 负特 殊 的使 命 。 我 ” 国 职业 高 等 院 校 应该 培养 有 创 新 意 识 能 力 的学 生 ,适 应 我 国对 于专 业 创 新 技 术 人 才 的需 求 . 足 我 国经 济 发 展 的需 要 满 挥 学 生 的 独立 思 考 能 力 和创 新 能 力 。因此 , 我们 应 该 从 改 革 高 职教 学模 式 人 手 .改变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能 力的 意 义 创 新 能 力分 为三 个 层 次 ,第 一 个 层 次 原 有 的单 一 的 理论 教学 考 试 ,增 加 学 生 的 是 运 用 已有 的知 识 创 造 性 地 分 析 问 题 . 解 创 新 实 践 教 学 考试 。要 对 学 生 的理 论 教 育 决 问题 的能 力 。 第二 个 层 次就 是 通 过 分 析 考 核 和 学 生 的 实 践 动 手 能 力 考 核 统 一 起 解 决 问题 的 过 程 . 索 新 领 域 . 方 法 的能 来 。 他 们 到生 产 第 一线 去 实 践 , 高 他们 探 新 让 提 力 。 三个 层 次 就 是科 学 研究 能力 。 第 创新 是 的动 手 能 力 。应 该 积极 鼓励 学 生 的创 新 精 科 学 技 术 发 展 的 推动 力 。一 切 新 的科 学 技 神 ,从 思 想 上 和 财 政 上 加 大 对创 新 教 育 的 术 的研 发 , 是通 过 创 新 来实 现 的 。 需 扶 持 力 度 。 都 仓新 ( ) 职 院校 创新 教 育 缺乏 硬 件设 施 , 三 高 要人 的认识能力 和实践能力 的完美结合 。 我 国高 等 职 业 院校 的创 新 教 育 存 在 着 认 识 影 响 学生 创新 实 践能 力 的 提 高 。 误 区 ,认 为 创 新 教育 就 是 技 术 层 面 上 的创 由于 我 国 高 职 院校 经 费 来源 大 多 是来 新 ,忽 视 了对 学 生创 新 思 维 素 质 方 面 的教 自学 生 的学 费 .这 样 对 处 于 基 础 建设 时期 遇到 了发 展瓶 颈 。 培 养 要 育 。高 等 职 业 院 校担 负着 培 养 国家 高等 技 的高 职 院 校来 说 , 实践 教 育 必不 可少 。 职 高 能人 才 的任 务 ,这些 高技 能 人 才 将 从 事 建 学 生 的创 新 能力 , 设 生 产 、服 务 等 一线 工 作 中对 于技 术 要 求 院校 应 当建 立 自己 的 实 践教 学基 地 。 这样 教 严 比较 高 的职 业 。 怎样 通 过 创 新 改 进 制 造 工 由于 财 政 支 持 力 度 不够 , 育 经 费 不 足 , 中 艺 , 行技 术革新 , 善生产 服务流程 , 进 完 最 重 影 响 了 高 职 的创 新 教 育 。目前 我 国 的《 大 限度 地 降低 生 产 成本 , 提高 生 产 效 率 。同 共 中 央 国务 院 关 于 深化 教 育 改革 全 面 推行 时在 产 品质 量 上 有所 革 新 ,提 高产 品 的性 素质 教 育 的决 定 》广 大 教 师 正 在 大力 开展 能等 。这 些 都 是 只有 在 生 产 一 线 的技 术 人 基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实 验 工作 。 关 注 学 生 可 才 凭 借 生 产 实 践 .积 极 创 新 改 进 才 能 得 以 持续 发 展 .培 养 学 生 的 创新 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实 现 。 以说 , 为高 级 技 能人 才 的 培养 基 力 , 所 作 已成 为 课 程 改 革 的重 点 。希望 通 过 这些 地 —— 高等 职业 院校 ,加 强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努力 能 够 提高 高 职 院 校 的创 新 教 育 。
高等职业教育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 为 只有 有 创 新 意 识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教 师 才 能 造 就 有 创 新 意 识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学 生 ; 只有 i 教 师 从 陈 旧的 思 维 定 势 中解 脱 出 来 , 底打破 以“ 彻 自我 为 中心 ” 教 学 模 式 , 能 在 学 生 的个 性 发 的 才 展 上下 功 夫 , 造 出一 个 科 学 的 或 艺 术 的 创 新 世 界 。教 师应 具 备 创 先进 的教 学 思 想 。 超前 的教 育 理 念 , 态 的 教 学 意 识 , 确 定 教 的 动 在
维普资讯
2 0 年( 3 卷 ) 1 06 第 5 第 期
麦化 放
高等职 激甯座澄重 壁创新 髓 的磐恭
王 志 水 ( 州职业 学院 计 算机科 学 系, 东 滨 州 2 6 2 ) 滨 山 564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来说比较 薄弱 。 但
着 推 陈 山新 。 因 循 守 旧 , 墨 守 成 规 , 善 于 发 现 新 问题 , 结 不 不பைடு நூலகம்要 总
新 经 验 。 于探 索 , 于标 新 立 异 。 创 新 能 力 的 培养 , 善 政 要在 观念 上 创 新 , 立 创 新 意识 。这 就 需 要坚 持 以解 放 思 想 , 事 求 是 , 倡 树 实 提 学 生遇 到 问题 溯 本 求 源 , 于 思考 。 有 自己 的 见解 , 勤 能 培养 出更 多 具 有 个 性化 和独 立 思 考 能力 的人 才 。 实 践 表 明 。 新 意 识一 旦转 创 化 为 自觉 的行 动 , 生 就 会 积极 改 变 自己 以增 强 对 不 断 变 化 的环 学 境 的应 变能 力 , 从而 立 志 在 知 识 、 能 上赶 超 他 人 , 技术 .精 益 技 在 k 求精 , 在知识技能上不断求变创新 , 努力进行新产品 、 新工艺 、 新
关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探讨
关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探讨【摘要】创造性教育是高职院校实施全面素质的核心教育之一。
本文通过对教与学方法的探讨,论述了如何培养加强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学;创造性教育部16号文件告诉我们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高等职业教育形式具有教育目标的职业化、功能的社会化及教育模式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学生个体的多样化复杂化以及学生个体文化基础差、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和创造性的。
要培养高职学生全面的素质,必须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等方面入手,通过创设情境,探索学习,实践尝试,以达到优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一、教与学方法探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活动因素。
教学过程必须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要善教,学生要善学。
教师与学生必须通过调动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教师的“教”在教育的新形势下,创造性教学是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有效措施,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高职院校教师只有改革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不仅具备能承担其将来职业所要求的基本技能,还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较高的创造性素质和应变能力,才能主动适应市场竞争和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1、创设条件,让学生由“坐”中学到“做”中学高职制图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完成从空间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过程,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
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表达,学习习惯的形成,动手能力的培养都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联系,只有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2、深化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分散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
人工智能时代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包括书籍、网络资源、案例分析等,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知 识和观点,拓宽视野。
引入实际项目
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 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采用多媒体、在线课程、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 不同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缺乏创造性思维意识
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对 问题的解决方式往往停留在常规方法上,
缺乏创新意识。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
传统教育观念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 训,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 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缺乏创造性思维训练
学生接受的创新性思维训练不足,对创新 性思维的基本认识和技能掌握不够,难以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中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 为重要。
研究目的和意义
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
分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实际教学提供指导 。
02
人工智能时代与创造性思维
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
高度信息化
人工智能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 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全球信息资源的快速 流动与共享。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提出新思路、新 方法、新方案。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 ,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05
实施策略及建议
营造创新型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创新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
如何在高职教育中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创新思维环境,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了高职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创新思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对所有可能的选择进行创新性地组合,以达到创新的目的。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创新的重要前提是拥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构建创新思维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思维环境。
学校可以在教学楼、实验室等地方设置创新思维空间,专门为学生提供能够创造、协作、学习的环境。
此外,学校也可以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和交流,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提高创新意识。
三、开展多元化的创新学习创新思维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培养,因此学校应当开展多元化的创新学习。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团队项目、学生创新竞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创新思维,增强自信心。
同时,学校也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支持,这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也有益于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学术发展。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职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诸多便利。
学校可以通过搭建多媒体教室和网络学习平台等手段,提供多媒体教学环境,以便学生学会自主获取相关信息和思考、创新并实际应用这些技能。
五、开展创新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改革是推进创新教育的有效方式。
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改革,从可能限制创造力和创新的行业和教育制度中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负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并积极推动学校创新思维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着高职教育的现代化和创新化发展方向。
学校应该开展创新教育改革、构建创新思维环境,并提供多元化的创新学习,以此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
高职院校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初探摘要:创造型教育是以全面发展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教育,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提高,高校必须着重培养创造型人才,进而对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着重论述了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开设创造学课程来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创造能力高职院校创造学课程创造能力培养21 世纪是经济竞争的世纪,是科技竞争的世纪,更是人才竞争的世纪。
而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提升人的素质。
作为为社会培养一流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以学生的核心素质———创造能力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
而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因此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开设创造学的课程,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造学课程概述教学是所有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课程则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或方式)的统一,因而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
人们常说课程居于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的“心脏”。
因此有必要对创造学课程做一番说明和了解。
(一)创造学课程的涵义创造学(creative study)是研究人们在科学、技术、管理、艺术和其他所有领域中的创造发明活动并探索其中创造发明过程、特点、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以人类的创造发明活动及其创造能力为主要研究对象。
它不仅研究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规律、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同时也研究创造的环境及创造者的创造性人格。
其目的即把探索出的人类创造发明规律及其方法尽快地交给普通人,从而有效地开发普通人的创造能力,提高其创造性,增强其创造能力,使得普通人也能够进行创造活动,并不断提高其创造活动的质量和创新价值。
(二)创造学课程的培养任务通过创造学课程的开设,应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1.创造性个性及相关心理品质与创造性个性相关的心理品质包括:好奇心和探究欲、独立性与自主性、敢于怀疑和富于冒险等品质。
虽然独立自主是决定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现今及以后社会,合作能力逐渐体现出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巨大潜力,也应成为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
如何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在如今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
因此,在职业学校中,培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术,因此我们必须要保证学生拥有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这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法,例如:线上学习、实践体验、交流分享、竞赛活动等等。
通过多种学习机会,学生可以不断探索自己的兴趣,积累经验,提升技能,进而形成创新能力。
例如,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课程所学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通过竞赛活动,学生可以与其他学校学生相互竞争,从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技巧。
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职业学校中,学习氛围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
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营造积极积极的学习氛围。
例如:1. 组织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
2. 注重学生的意见和反馈,建立学生议事会,让学生在学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建设开放式学习环境,学生有机会交流、分享和合作。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让学校形成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三、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创新探索在职业学校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技能和知识,同时也可以提升创新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尤其是开发实践性强的项目、课程和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探索创新。
同时,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通过创新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如何提问、独立思考,以及如何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实际行动。
这些能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加强跨学科教学创新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因此,在职业学校中,加强跨学科教学十分必要。
而跨学科的合作,能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职音乐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思考
r ly n al eiu g n nz a u 研 究
高职音乐教育 中学生创造性思 维培养的教 学策略思考
唐 小 娟 ( 州工程 技术职 业学院 广东广州 5 2 0 广 1 2) 0
【 摘要 】 高等职 业教 育是 为社会 培养合格 的劳 动者 , 其具有一技之 长的专业人 才的 学校教 育 , 使 它要 求学生真正 具有从 事某种职业或 劳
。
听 《 小 调赋 格* 时 , 师应把 充分 的 时 间 G 教 和 空 间 留给学 生去 感 受 、去 想像 、去创 造 。 引导 学生 相互交 流 , 以达 到共 同提高 的 目的 。 在 课堂 上教 师还 可以让 学生 听穆索 尔斯 基的 《 图画展览会 荒山之夜》两 个作品 , 、《 对比两者之 间的区别 , 后 引导学生 从音乐家 然 心理 方面去 分析 作品 。通过 讨论使 学生 在感 的一种 原动力 。 受音 乐作 品、认 识历 史等方 面进行 交流 、碰 音乐 艺术 欣 赏课程 是高 职院校 通识 教 育 撞 , 使学生综 合运用各种知 识 , 积极展 开思考 , 的组成部分 , 也是培 养学 生创造性思维 的重要 进行探索 , 而在无形之 中培养了学生的 主动 从 渠道 。高职 音乐 艺术欣 赏课 程以 音乐欣 赏为 创新意识 。 载体 , 贯穿 灵活 多样的课 堂模式 , 不仅 培养和 提高学生的艺 术修养 , 问时更重要 的是 开发学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作 生 的想 像 力 、创 造 力 与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能 著名物理学 家爱因斯坦 曾表 明 : 他的科学 力。 成 就很 多是从 音乐 启发而 来 。音乐 启发 了爱 音乐 艺术欣 赏教 学在 培 养学生 的想 象和 因斯坦对宇宙 的观 察 , 进而 发表 了相对论 。爱 创造 性思维方面 , 具有其他 学科不 可替 代的特 因斯 坦的思维方式 引起 了世界许 多心 理学家 、 殊 作 用。 那么 , 如何 才能 让学 生通 过 学 习音 教 育学 家的极 大兴趣 。他 长期得 到 音乐环境 乐, 达到提高思 想素质 , 练头脑 , 训 发展身心的 的熏陶 , 成想像和 创新 的习惯 , 养 势必推 动他 目的?本 人认 为教 师在教 学策略 方面 该实 现 形成 求知 、求新 的探索欲 望。 以 下 几点 : 引导学生参 与音 乐创作 , 培养和发 展学 是 生 创新精神和创新 能力的一条有效 的途径 , 它 1鼓励学生主动开展探究 能 激发学 生创作 音乐 的兴趣 和积 极参 与音乐 在高职音乐艺 术欣赏教学 中 , 师应 该采 创 作的意愿 , 教 唤起其 音乐情感 , 启发 、丰富学 用 互动 探究 模式 教学 , 学生 保持 思 考的 动 生的想 像力。在 创作活动中 , 师首先要营造 让 教 力, 极主动 地探究 , 积 而不是 被动地接 受 。教 好学 生参 与的氛 围 , 从最简单 开始 。其次 , 要 9通 过提 出问题 , 币 同时提供一 系列与问题 有关 循序 渐进 , 注意减轻 学生对技术方 面的心理负 的资料 , 组织学生 开展讨论 、分 析 、归纳 、总 担 , 学生感到轻松愉 快、充分发挥 自己的创 使 结 。在这 一过程 中既 能充分 发挥 学生 的想象 作 潜能 。音 乐 的创 作是 没有标 准 答案 的 , 因 能力, 调动学 生的创 造热情 , 又能 培养学生 发 此 , 师要 尊重学生 的创作 , 教 让他们根 据 自己 现问题 、解决 问题 的主动性 。 的想 像 , 胆 进行音 乐创作 。最后 , 学生 自 大 _ 让 音乐 作品留给人们 的想象空 间是 很火的 , 己演 唱 或演 奏 自己 的作 品 , 师适 时加 以鼓 教 为 了让音 乐作品能够感染 学生 , 通过音乐 教育 励 , 当学生大胆 参与实践 的时 候 , 他们 的想像 来激发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 , 师应精心选择优 和创造思 维能力就 得到 了培养 。 教 美 、通俗 易懂的音乐去敲 开学生心 灵的门户 。 教师在开展音 乐艺 术欣赏课的教学时 , 要 老师应先 引导 学生细致地 聆听作品 , 让学生听 注重 培养学 生的 想像 力和创造 思维 能 力。 民 后作 形象 的分析 和描述 。 学生在 描述 前应 勤 乐合奏 曲 春江花 月夜 》以柔缓的旋 律 , 安宁 于思 索 , 到有感而 发 , 做 继而进 行探究 。 的情调 , 描绘 了月夜 春江的迷人景 色。全 曲分 教 师要 注意把 学生 的学 习主 动性调 动起 为十段 , 每段都有小标 题。在欣赏 教学 时教师 来 , 了感受到音 乐 的旋 律美 之外 , 除 还要体 会 可引导学生 可根据标题展 开联 想 , 在对旋律基 到音乐 中表 现的 情感及 品格 。在 学生掌 握一 本熟 悉后 , 学生 可尝试 创作歌词 , 通过给 乐 曲 定的 音乐 欣赏 能 力外 , 可以选 择 巴赫 、海 填词 加深对 音乐 内容 的理解 。根 据这种 教学 就 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管弦乐 曲与合唱 曲进行 的开展既能 调动学生的学 习兴趣 , 又能强调对 引导 。他们 的作 曲风格 和创 作思想 是属 于世 学生音乐 想像和 创造思维的 培养 。 界人民的精神财 富 , 些乐 曲所提 示的内容对 这 大脑 的创造性 思维 极其 有利 。特 别对 于 巴赫 3合理运用 多媒体开展教学 的音 乐 , 师应 引导学生进 行 自觉的思索 。 巴 教 加 拿 大 学 者 马 歇 尔 . 克 卢 汉 在 所 著 麦 赫 的赋格音乐有 着数学般 的严 谨 , 他把人的复 Ⅸ 媒介通论 : 人体的延伸》 一书 中提 出 : 媒体是 杂情 感集中在 同一时 空通过音乐 表现出来 , 对 人体 的延伸 的重要 论断 。如广 播扩 音系统 相 训 练学生 的思 维具 有明 显的科 学价 值。 在聆 当于 耳朵的延伸 ; 摄影相 当于视觉的延伸 ; 影视
培养高职学生创造力的三个关键环节
、
树立先进 的教育理念—一 满足“ 两个需 求”
第一 、 职业 技术 院校 的办 学 目的 。一 切 教育 实 践 都是在教育 理念的 指导下 开展 的 。为有 效培 养学 生创 造力 , 当树 立正确 的教育 理念 , 决教 育的 目的论 问 应 解 题, 即为什 么要 兴 办职 业 技 术教 育 。首先 是 要 满 足社 会需求 。随着科技 的迅 速发 展和 生产力 水平 的迅 速提 高, 社会分 工程度不 断提高 , 会 不仅需 要大批 高 质量 社 的理论 型人 才 从事 基 础研 究 和组 织 管 理工 作 , 需要 还 大批高质 量 的应用 型 人才 从 事操 作 、 实验 和 开 发 等工 作, 充实到 生 产第 一 线 。诚 如 《 要 》 出 的 , 2 2 纲 指 到 00
制” 的教 学模 式 。 关 键 词 : 职 ; 学生 ; 造 力 ; 企合 作 ; 学模 式 高 大 创 校 教 中图 分 类号 : 6 5 G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27 21 )5O0 一2 17— 4 (OOO 一18O 9
On t e1h e m p ra tLi k fCu t ai g S u e t ’ h ’le I o t n n so l v t t d n s i n Cr a ieAb l y i c t n l l g s e tv ii n Vo a i a l e t o Co e
第2 卷 第5 7 期
2 0 10年 9 月
安 徽 工业 大 学 学 报 ( 会科 学 版 ) 社
J un l fAn n Unv ri f eh oo y( oil cecs o ra h iest o c n lg S c in e) o i y T aS
培养中高职生创新思维的教育环境营造
培养中高职生创新思维的教育环境营造创新思维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对于中高职生而言,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对其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中高职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育环境,教育者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建立积极的学术氛围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论述如何营造培养中高职生创新思维的教育环境。
首先,为了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学校可以引入项目式学习和实践性课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在团队合作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创新竞赛和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家、科学家等各类创新领域的专业人士来校交流和分享经验。
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互动,学生能够了解到真实的创新需求和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力。
第三,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是创造良好教育环境的重要一环。
中高职学校可以与本地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信息。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和职业培训,让学生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了解行业需求,并通过实践获得更多的创新经验。
最后,建立积极的学术氛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保障。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学术追求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和创新论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创新成果和分享学术经验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思维。
总之,在培养中高职生创新思维方面,教育环境的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加强教育资源整合以及建立积极的学术氛围,我们可以为中高职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教育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摘要: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教与学的矛盾,本文就如何加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措施,使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关键词:创造性学习创新教育开放性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培养对象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处处体现着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走创新教育之路,是现代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根本性工作。
实施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职业类人才,是各类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
教学过程是知识的继承和文化的传承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两者的默契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在现阶段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院校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各种问题。
而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主要因素学生却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学习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各门类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综合应用也越来越多,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高等职业人才势在必行。
一、创造性学习及其激发
1.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学习是在发现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创造性学习一词来自创新学习,创新学习是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它的主要特点是综合,适用于开放的环境和系统以及宽广的范围,创新学习需要创造性的工作。
2.激发创造性学习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意向。
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视为较高等级的需要,教师就可以“创设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这种需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把要解决的问题设疑,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学生的学识及实际操作中,使学生的思维运转起来,学会解决问题。
二、加强创造性学习的措施
1.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得到有效解决,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日趋多样化,积极调动学生思维,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应用尤为突出。
2.注重实践性教学
针对课程特点,进行实践性教学可以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专业课程尤为重要。
通过实践,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直观的印象,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建立样品陈列
室、实验室、实习场地等场所。
3.注重设置开放性教学环境
设置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教师不拘泥于教材的罗列和个人的经验,而善于博采众长,敢于探索,培养学生开放性学习的个性,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尊重实践。
具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才能标新立异,具有一种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才能够具备创新的意识。
4.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增强学生信息意识,培养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
引导学生获取所需信息的方法包括图书资料的运用和网络信息的利用。
对图书资料的检索以及网络中信息的搜索、查询等进行讲解,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应用的能力,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5.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由于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更多的是强调专业化学习,这对学生
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所影响,因此要充分调整教学体制结构,提供
发挥学生兴趣爱好的空间,这对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或培养其特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学会学习,讲求学习策略和方法,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
知识,这是创造性学习的关键。
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才能很快适应工作后新的环境。
学生在学校里固然以再现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是在整个教学过程需
要高度重视的。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加强创造性学习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新任务。
作者单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