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其他分离技术和分离过程

合集下载

第五章 赤泥分离和洗涤

第五章 赤泥分离和洗涤

赤泥的分离和洗涤(一)
使溶液进一步脱硅 溶出过程中虽然有脱硅反应,但由于溶液浓度高,硅量指数一般只有100左右,随 着稀释的进行,溶液进一步发生脱硅反应,溶液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硅平衡浓 度也相应的大大降低。 浆液中含有大量的钠硅渣的赤泥(其实就是晶种),浆液温度100度左右,有利于 脱硅反应的进行,因此,因此稀释后溶液的脱硅反应的硅量指数可达300左右。 有的铝氧厂还往赤泥浆液稀释槽内添加少量石灰,并搅拌3~~4小时补充脱硅, 使溶液的硅量指数提高到600,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蒸发器的加热管壁 的硅渣结垢,提高传热效率。 c) 、便于赤泥洗涤 d)、有利于稳定沉降槽的操作。 5、矿浆稀释岗位的职责是什么? 及时检查稀释浆液的液固比,调整洗液的加入比例, 保持溶液的氧化铝浓度在135~~140范围内,并且连续的均匀的往稀释槽内添加絮 凝剂,保证稀释稀释槽内矿浆的停留时间不低于1.5小时。
赤泥的分离和洗涤(二)
一 、赤泥的分离 (一)、沉降槽 1、它的结构简图
赤泥的分离和洗涤(二)
赤泥的分离和洗涤(二)
2、工作过程 赤泥浆液通过泵的作用,沿进料套筒进入到沉降槽内,在重力的作用 下,赤泥颗粒开始沉浆,上层清夜通过溢流堰流走,底部泥渣在耙机的缓缓转动的推 动下,被耙至底流口,从下部卸料口卸出,完成赤泥浆液的初步分离过程。 3、进料套筒的问题 密封套筒装在槽顶盖的下面,在垂直轴和槽顶盖的连接处密封,防止蒸汽外溢。 它还能够控制进料垂直方向的深度,防止加料时干扰料浆中固体颗粒的沉降,套筒高 度可以调整,以保证加料位置的变化。 4、沉降槽上部内壁的边缘上,焊接有环型溢流堰,其位置比槽壁顶端稍低,环型溢 流堰是锯齿型溢流板,如果槽体倾斜,环型溢流堰有可能局部无清液溢出,为了保证 环型溢流堰各处都有溢流,安装锯齿型溢流板解决这个问题。 5、沉降槽的发展趋势 与单层沉降槽相比,多层沉降的主要优点是单位面积消耗和投资少,节省占地面积。 但单层沉降的操作控制比较简单,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候,可以获得较多层沉降较低的 底流液固比和较高的单位面积溢流量。 沉降槽的产能和底流压缩程度与其高度有很大关系,当沉降面积固定后,增加槽子高 度对产能有利,因此,近10年来,倾向于采用大直径的单层沉降槽来取代多层。

酶学第五章 酶的分离纯化与制剂

酶学第五章 酶的分离纯化与制剂

主讲教师:赵丹丹
第五章 酶的分离纯化与制剂
11
一、预处理和破细胞
4. 细胞破碎(cell disruption)
(2) ‘‘丙酮干粉’’(acetone powder)处理法 适用于微生物材料 一般程序是先将材料粉碎、分散,然后在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加 入5~10倍预先冷至约-20℃的丙酮,迅速搅拌均匀,随即过滤,最后 低温干燥,研磨过筛 丙酮处理优点: ① 能有效地破坏细胞壁(膜);② 有利于除去大量脂类物质,以免 它在以后的步骤产生干扰;③ 能使某些膜结合酶易于溶解;④ 丙酮 干粉含水量低,便于保存。 缺点:丙酮可能引起某些酶变性失效。
主讲教师:赵丹丹
第五章 酶的分离纯化与制剂
7
第二节 酶的抽提
抽提的要求是要将尽可能多的酶、 尽量少的杂质从原料引入溶液。
主要内容:预处理和破细胞
抽提
浓缩
一、预处理和破细胞
着手酶的提取前,通常应先对酶的原料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Pretreatmention)。例如: (1) 动物材料要先剔除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血污等 ; (2) 油质种子最好先用乙醚等脱脂; (3) 种子研磨前应去壳,以免丹宁等物质着色污染; (4) 对于微生物材料则应将菌体和发酵介质加以分离。 2. 在这些预处理后,尽可能以非常新鲜的状态直接应用; 否则,应将 完整材料立即冰冻保存。
最终目的( 获得高度纯净的酶制剂 )
整个工作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1) 抽提(extraction):是要将酶从原料中抽提出来作成酶溶液;
(2) 纯化(purification):是将酶和杂质分离开来,或者选择地将酶从 包含杂质的溶液中分离出来,或者选择地将杂质从酶溶液中移除出去;
(3) 制剂(preparation):是要将纯化的酶作成一定形式的制剂。

膜分离法分离乙烯乙烷乙炔的技术路线

膜分离法分离乙烯乙烷乙炔的技术路线

膜分离法分离乙烯乙烷乙炔的技术路线膜分离法分离乙烯、乙烷、乙炔的技术路线背景乙烯、乙炔和乙烷都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塑料等领域。

它们通常是通过炼油或裂解烃制得的混合物。

如何高效快速地分离出这三种物质,一直是化工行业面临的难题。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膜分离技术成为了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膜分离法分离乙烯、乙烷、乙炔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一、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膜分离技术指利用一定的方法和设备制作出一种可以选择性地分离混合物中物质的膜。

膜的选择性是指它对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通透性,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压力差使得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膜而其他物质留在膜上形成纯品。

膜分离技术可以分为三类:压力驱动型、电驱动型和静电场驱动型。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气体分离等。

二、膜分离法分离乙烯、乙烷、乙炔的技术路线(一)选择合适的膜材料对于分离乙烯、乙烷、乙炔的膜分离技术,需要选择具有一定选择特性的膜材料。

一般而言,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磺酸、聚醚酯等被广泛应用于分离乙烯、乙烷、乙炔。

其中,聚苯乙烯磺酸膜材料应用于气体分离;聚乙烯膜材料适用于透析;而聚醚酯和聚氨酯膜材料适用于微滤和超滤。

应选择具有良好分离特性、优异分子选择性、高分离效率、经济实用、较高的膜通量、高显着性等特点的膜材料。

(二)系统设计膜分离技术的系统设计也是膜分离法分离乙烯、乙烷、乙炔的关键之一,包括管道设计、过滤器设计、取样器、流量计等系统元件,还需要考虑到对温度、压力和流量的控制。

在流程设计上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力求降低杂质的含量,同时注意下一个工艺步骤的收率准确性。

在实验室尺度上,代表性的操作设备为手动加压、连续注入型多段操作系统,以5mm的气体为载流体,操作温度一般在90℃左右,操作压力在4-5 bar,以聚砜膜作为膜材料。

(三)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混合物流入系统,通过控制压力,使得其中的乙烯、乙炔等较小分子可以透过膜,而较大分子的乙烷则会被过滤器拦截,最终得到分离的乙烯和乙炔;另外一方面亦可通过增加温度带动分子在通过膜时的速度,压缩分子之间的空隙,从而提高透过膜的分子通量。

分离工程(邓修)1 绪论34页PPT

分离工程(邓修)1 绪论34页PPT
Why Separate?
WHY
一、分离过程的地位
化工生产
反应(Reactive)
分离
萃取物 (Extractive Natural raw material)
配制(Formulation)
分离 分离
炼油、石油化工:
石油炼制工业通过炼油过程把原油加工为汽油、 喷气燃料、煤油、汽油、燃料油、润滑油、石 蜡油、石油沥青、石焦油和各种石油化工原料 等;
分离工程(邓修)1 绪论
化工分离工程
Chemical Separation Engneering
主要内容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精馏 第3章 吸收 第4章 液液萃取 第5章 分离过程的节能 第6章 其他分离技术和分离方
法的选择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分离因子 1.3 过程开发及方法 1.4 分离方法的选择
冷或热 固体吸附剂
热 溶剂 固体树脂
产品 液体+蒸汽 液体+蒸汽 液体+气体 液体+液体 液体+固体 固体+液体或气体 固体+蒸汽 固体+液体 液体+固体
分离原理 蒸汽压不同 蒸汽压不同 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不同
过饱和 吸附力不同 湿组分蒸发 溶解度不同
离子的可交换性
2)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过程名称 气体扩散
原料 气体
分离剂 压力梯度和膜
产品 气体
热扩散 气体或液体 湿度梯度
气体或液体
分离原理
多孔膜中扩散的速 率差异
热扩散速率差异
电渗析 电泳
反渗透 超过滤
液体 液体 液体 液体
电场和膜 电场
压力梯度和膜 压力梯度和膜

4稀土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4稀土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⑤用中速滤纸过滤,用1%草酸溶液洗涤沉淀6-8次。 必要时可再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回原烧杯中,加硝 酸30mL和过氯酸5mL加热蒸发至冒烟,再加5mL 硝酸蒸发至近干,然后按前述的操作重复进行一 次草酸盐沉淀分离; ⑥若试液中稀土含量不足0.5克时,溶液稀释体积和 草酸加入量均应相应减少。
4.1.3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 (1)稀土氢氧化物的碱性和溶解度
(2)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萃取分离 ①La-Gd随酸度增加萃取率显著下降; ②Dy-Lu (包括Y)的萃取率在相应的酸度下仍较高; ③用P204萃取,在0.7~0.9N硝酸时,铈组和钇组的 分离较好; ④钐、钆、铽、镝等元素萃取分离时有交叉现象。
(3)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萃取分离 ——分析步骤同P204分离法 注:*硝酸浓度改为0.3N *萃取分离后,水相测定铈组元素 *有机相用3N硝酸反萃取2次后调节酸度,用偶氮 胂Ⅲ测定钇组稀土含量。
(2)在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的沉淀分离 稀土氢氧化物沉淀法主要用于稀土与钙、镁 等元素的分离。
(3)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中掩蔽剂的应用 ①三乙醇胺 在碱性溶液中,三乙醇胺能同铁、锰、铝、铜等 元素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适量的三乙醇胺不影响稀土 氢氧化物的定量沉淀。
②EDTA EDTA对稀土有较强的配合作用,但用量适当,可 在稀土氢氧化物定量地沉淀的情况下,掩蔽一些共存元 素,提高氢氧化物沉淀分离的效果。
② 钍的草酸盐沉淀:钍随稀土草酸盐一起沉淀。 *当溶液中无铵盐时,钍的溶解损失较大; *草酸用量较大,有铵盐存在时,钍的溶解损失显 著地减少。
(4)温度、搅拌和陈化时间对稀土草酸盐沉淀的影响
实验条件 *稀土草酸盐沉淀温度:70-80℃ *搅拌:在不断搅拌下加入草酸热溶液,再继续搅拌两 分钟。 *陈化:于室温或70-80℃ 陈化2至6小时或放置过夜, 冷至室温后再进行过滤。

5第4节藻种分离和保存

5第4节藻种分离和保存

氮保存 固定化保存 液 体 保 存
减少接种量 加大氮素浓度 液体低温保存
五、复习题:
1.选种和育种具有什么意义? 2.选择育种有哪几种方法? 3.阐述藻种分离的方法及其特点?为什么 要进行藻种分离? 4.如何进行藻种培养? 5.阐述保存藻种的操作过程?藻种的保存 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6.如何制备固体培养基?
( 4 )预备培养:
① 培养液:浓度小,为原配方的1/2 、1/3、
1/4 ,对难培养的藻类要加入土壤浸出液:如
果水样中各种种类多,就要用几种不同的培养
液,使藻类在适宜培养液中繁殖
② 容器:三角烧瓶、试管(250ml 瓶中加入 100ml 培养液) ③ 管理:每天摇动一次
4 .藻种的分离方法
1.离心法:

此法简便,易操作,适宜分离优势种类
三、藻种培养
1、容器消毒:100, 200, 300, 500,1000, 1500ml三角烧瓶 2、工具(微吸管、接种环、载玻片等)和培养液 消毒 3、培养液置于容器中加入藻种,并用消毒纸包扎 瓶口 4、在适宜光照下进行培养,每天摇动二次 5、镜检:观察有否异常情况,是否受敌害生物侵 袭 6、移养:经过一个星期培养,可进行移养
( 2 )品种:同一种生物个体,受环境影
响会形成一些性状差异,具有各种性状 差异的个体被区分开,称“品种”
3.选育种的方法
( l )选择育种:在单细胞藻类生产的过程中, 不经过人为的处理而是利用其自然发生变异,有 目的地、定向地把具有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良性状 (生活力强、生长快、繁殖快、耐高温等)的藻 种留下进培育。 ( 2 )诱变育种:通过诱变剂处理(亚硝酸、钴 60、快中子、氯化锂、紫外线等),使藻细胞发 生大量变异从中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变异个体。

《生化分离工程》思考题及答案

《生化分离工程》思考题及答案

《生化分离工程》思量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何为生化分离技术?其主要研究那些内容?生化分离技术是指从动植物组织培养液和微生物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2、生化分离的普通步骤包括哪些环节及技术?普通说来,生化分离过程主要包括 4 个方面:①原料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常用加热、调 PH、凝结和絮凝等方法;②初步纯化(提取),常用沉淀、吸附、萃取、超滤等单元操作;③高度纯化(精制),常选用色谱分离技术;④成品加工,有浓缩、结晶和干燥等技术。

3、生化分离工程有那些特点,及其重要性?特点: 1、目的产物在初始物料(发酵液)中的含量低; 2、培养液是多组分的混合物,除少量产物外,还有大量的细胞及碎片、其他代谢物(几百上千种)、培养基成份、无机盐等; 3、生化产物的稳定性低,易变质、易失活、易变性,对温度、pH 值、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剪切力、表面张力等非常敏感; 4、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高重要性:生物技术产品普通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多相体系中。

惟有经过分离和纯化等下游加工过程,才干制得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

因此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生物技术工业化的必需手段。

在生物产品的开发研究中,分离过程的费用占全部研究费用的 50%以上;在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分离与纯化部份占总成本的 40~80%;精细、药用产品的比例更高达 70~90%。

显然开辟新的分离和纯化工艺是提高经济效益或者减少投资的重要途径。

5、为何生物技术领域中往往浮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第二章预处理、过滤和细胞破碎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那几种方法?目的: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加快悬浮液中固形物沉降的速率;出去大部份可溶性杂质,并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以后处理的相中(多数是液相),以便于固液分离及后提取工序的顺利进行。

:①加热法。

升高温度可有效降低液体粘度,从而提高过滤速率,常用于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流体。

控制适当温度和受热时间,能使蛋白质凝结形成较大颗粒,进一步改善发酵液的过滤特性。

生化分离技术 细胞破碎分离

生化分离技术  细胞破碎分离
生物分离过程的一般流程
细胞-胞内产物 细胞-胞内产物 路线一B 包含体 溶解(加盐酸胍、脲 加盐酸胍、脲 ) 复性 细胞破碎 碎片分离 碎片分离
原料液 原料液
细胞分离 ( 细胞分离 ( 离心,过滤 离心,过滤 )) 路线一 路线二 清液-胞外产物
路线一A
粗分离( 盐析、萃取、超过滤等 盐析、萃取、超过滤等 ) 纯化( 层析、电泳 层析、电泳 ) 脱盐( 凝胶过滤、超过滤 凝胶过滤、超过滤 )


通过改变微生物生长环境(温度、pH、缓 冲液),可以诱发产生自溶酶或激发产生其 它的自溶酶,以达到自溶目的。
缺点是:易引起所需蛋白质的变性,自溶后 细胞悬浮液粘度增大,过滤速度下降。

(2)物理法
渗透压冲击法 冻结-融化法 干燥法
①渗透压冲击法
将细胞放在高渗透压的溶液中(如一定 浓度的甘油或蔗糖溶液),由于渗透压的作 用,细胞内水分便向外渗出,细胞发生收缩, 当达到平衡后,将介质快速稀释,或将细胞
之间的互相剪切、碰撞,使细胞破碎,
释放出内含物。
WSK卧式高效全能珠磨机
②影响珠磨法破碎的因素

破碎作用公式:
ln[1/(1-R)]=Kt


R — 破碎率;K— 一级反应速度常数; t—时间。 K与搅拌转速、细胞悬浮液浓度和循环 速度、玻璃小珠装量和珠体直径,以及 温度等相关。
②影响珠磨法破碎的因素
某些植物细胞,当生长停止后,在细胞质 和初生细胞壁之间形成了次生细胞壁。次 生壁一般较厚 (4μm以上 ) ,常有三层组成。
n
在次生壁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比初 生壁增加很多,纤维素的微纤丝排列得更 紧密和有规则,而且存在木质素的沉积。

中药化学 第五章 色谱分离技术-吸附色谱、聚酰胺

中药化学  第五章 色谱分离技术-吸附色谱、聚酰胺
同时为其他的分析手段提供一定的分离依 据。
(二)吸附柱色谱操作技术
操作步骤
色谱柱的选择 内径与柱长比:1:10~1:20
装柱 上样 洗脱检查
1、装柱
干法装柱:直接用小漏斗将吸附剂均匀装入柱内的方法。 湿法装柱:将吸附剂装入盛有洗脱液的柱内,或将吸附剂 与洗脱液混合成混悬液再装入柱中,吸附剂慢慢沉降。
二、吸附色谱基本构成要素
吸附剂(固定相) 展开剂(流动相、移动相) 被分离的成分
(一)吸附剂
1、基本要求 一般来说,吸附剂要有较大的表面积和适宜
的活性,与移动相溶剂及被分离各成分不起化学 反应、颗粒均匀,并且在所用各种溶剂中不溶解。
2、种类 极性吸附剂:氧化铝、硅胶、聚酰胺、氧化镁、 硅酸镁、碳酸钙和硅藻土等。 非极性吸附剂:活性炭
2、种类 亲脂性有机溶剂: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苯、 甲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等。 亲水性有机溶剂:丙酮、乙醇、甲醇等。 极性吸附能力的大小与选择展开剂的极性 和被分离成分的极性大小有关。
一般来说,当选用常用的硅胶或氧化铝这类极性 吸附剂时,展开剂的极性越大,解吸附能力越强, 否则越弱。
色谱分离技术按色谱原理分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色谱分离技术按操作形式分平面色谱tlcpc柱色谱毛细管电泳色谱色谱分离技术按流动相分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超临界流体色谱sfc二分类由于色谱法具有强大的分离能力众多的分离模式和灵活的检测手段因而被广泛用于化工医药生化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尤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精制定性和定量检测等方面行之有效
影响聚酰胺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如下:
1. 形成氢键的能力与溶剂有关。一般聚酰胺在水中 与化合物形成氢键的能力最强,在有机溶剂中较弱, 在碱性溶剂中最弱。因此溶剂对聚酰胺的洗脱能力 的次序为: 水〈甲醇或乙醇〈丙酮〈稀氢氧化钠溶液或稀氨水 〈甲酰胺或二甲基甲酰胺。

第五章 其他分离技术和分离过程

第五章  其他分离技术和分离过程

第五章其他分离技术和分离过程简介:蒸馏、吸收和萃取等单元操作主要用来进行气液和液夜两相间的传质。

特点:两相均为流体,两相在相对运动和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形成自由界面,物质在扩散作用的作用下,从一相传递到另一相。

蒸馏:是使难挥发组分从气相扩散到液相,易挥发组分则以大致相等的传递速率按照相反的方向从液相扩散到气相的操作。

吸收:是使被吸收的组分从气相扩散到液相的操作。

萃取:是利用液体溶剂的选择作用来萃取液相混合物中的一种组分,组分经过两相间的边界层,由一相扩散到另一相。

三者传质过程的最终结果皆是达到相平衡,而相平衡只有在无限长的时间接触后,才可以实现。

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接触时间是有限的,因而要研究在一定的接触时间内物质的传递量和强化这种传递过程的方法。

一、萃取的基本概念1 萃取的定义萃取——应用溶剂从混合物中提取某种物质的过程。

萃取过程和蒸馏、吸收等过程一样,都是属于两相之间的传质过程,即物质从一相转相另一相的过程。

广义理解分类:(1)液相到液相:碘在水和四氯化碳中的溶解(2)故相到液相:从大豆中提取豆油(3)气相到液相:吸收但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萃取通常是指液液萃取过程,而将故液传质过程称为:浸出,气液传质过程称为:吸收。

2 基本概念液液萃取:也成为溶剂萃取,简称为萃取。

萃取过程:萃取是分离混合液的一种常用的单元操作。

它是根据混合液体中的个组分在所选择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异,使混和液中预分离的组分溶解于溶剂中,而余下的组分完全不互溶或者部分互溶,从而达到与其他组分完全分离或部分分离的操作。

萃取剂:在萃取过程中所选择的溶剂。

溶质:混和液中预分离的组分。

稀释剂:混合液中的原溶剂。

萃取相:萃取操作中所得到的溶液,其组成是主要是萃取剂和溶质。

分离萃取相中的溶质和萃取剂通常采用蒸馏或蒸发的方法,达到回收萃取剂和溶质的目的。

萃余相:被萃取后的原混合溶液,其成分主要是稀释剂和残余的溶质等组分。

萃取液:将萃取相脱去萃取剂的溶液。

分离过程的定义

分离过程的定义

分离过程的定义分离过程是指通过某种方法或手段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混合物或整体分解成若干个单独的组成部分或个体,以便对其进行独立研究、分析、处理或操作的过程。

分离过程旨在将混合物中的成分或元素分离出来,以满足特定的需求、目标或要求。

分离过程常见于化学、生物、环境、工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常用的分离技术有蒸馏、萃取、过滤、离心、吸附、膜分离等。

分离过程的定义还包括分解和提取过程,既可以是为了分离有用的成分,也可以是为了去除无用或有害的成分,以实现目标的实现和优化。

分离过程的定义还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上的定义:分离过程是指在实验室或生产过程中对混合物进行处理,将其不同的成分或阶段分开。

这种分离可以是物理性的,例如通过过滤、离心、沉淀等方法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也可以是化学性的,例如通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中的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分离出想要的物质。

2. 工程上的定义:分离过程是指在工业生产中,通过特定的工艺和设备对原始物料或废弃物进行处理,从中分离出所需的产品或纯化物。

这种分离可以涉及多个步骤和技术,例如萃取、蒸馏、结晶、膜分离等。

3. 理论上的定义:分离过程是指将一个整体或复杂系统分解为可以独立研究和分析的部分。

这种分离可以是在系统层面上,例如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分解为不同的生物群落、物种或生态位;也可以是在分子层面上,例如通过计算化学方法将一个复杂的分子分解为其组成的键和基团。

总之,分离过程是将一个整体或混合物分解、分离为不同组成部分或阶段的过程,在实验室、工业生产和理论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这种过程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复杂系统中的成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当涉及到分离过程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关键的因素和条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离过程的定义和相关概念:1. 分离因素:分离因素是指影响分离过程的因素,可以是物理性质(如沸点、溶解度、密度)或化学性质(如反应性、亲和性)。

这些因素决定了分离过程的可行性和效果。

生化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化分离工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化分离工程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绪论1、生物物质分离工程:在工业规模上,通过适当的分离纯化技术与装备并消耗一定的能量和分离介质来实现生物物质(产品)制备的过程,是生物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生物工程下游加工过程的特点:(1)成分复杂:固体成分、液体成分(2)悬液中的目标产物浓度低(3)稳定性差:化学(温度和pH值)或微生物引起的降解(4)生物产品质量要求高:纯度、卫生、生物活性3、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流程(4个阶段):发酵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初步纯化(提取)、高度纯化(精制)、成品加工。

4、某一具体产品的分离提取工艺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①产物本身的性质;②是胞内产物还是胞外产物;③原料中产物和主要杂质浓度;④产物和主要杂质的理化特性及差异;⑤产品用途和质量标准;⑥产品的市场价格;⑦不同分离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及废液的处理方法等。

第二章发酵液的预处理与过滤1、发酵液的预处理发酵液的预处理的方法:(1)加热:最简单、最经济的预处理方法是加热,降低料液黏度,也可以对其进行灭菌。

但加热变性的方法只适合于对热稳定性的产物。

(2)调节料液的pH值:促进全细胞聚集。

(3)凝聚和絮凝:凝聚是指通过加入简单电解质降低了胶体粒子间的排斥电位,从而使得范德华引力起主导作用,聚合成较大的胶粒,粒子的密度越大,越易分离。

常用凝聚剂多为阳离子型如明矾、三氯化铁。

絮凝是指预处理时加入絮凝剂(通常指天然或合成的生物大分子聚电解质)既能降低排斥电位,又吸附了周围的微粒,形成桥架作用,促使胶粒形成粗大,密度低的絮凝团。

这些絮凝团很容易被过滤得到。

主要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多聚胺衍生物。

(4)使用惰性助滤剂:硅藻土、珍珠岩。

2、真空过滤器的优点:连续自动操作,节省人力,生产能力大。

真空过滤器的缺点:附属设备多,投资费用高,推动力小适用于量大易过滤的料液。

3、压滤器的优点:过滤推动力大,过滤面积大。

压滤器的:缺点:板框压滤机劳动强度大,投资、维护费用高。

生物分离过程

生物分离过程

生物分离过程第一章:绪论1.生物分离工程的一般流程:1)发酵液的预处理:(也称不溶物的去除)作用:将固相分离。

特点:采用凝聚和絮凝等技术来加速固相,液相分离,提高过滤速度。

方法:最基本的单元操作:过滤,离心。

2)产物的提取;作用:将目标物和与其性质差别较大的杂质分开,使产物的浓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特点:多单元协同操作。

方法:沉淀,吸附,萃取,超滤等单元操作。

3)产物的精制:作用:高度纯化,除去与目标物性质相近的杂质。

特点:采用对目标物具有高选择性的分离方法。

方法:首选色谱分离技术: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离子交换,亲和色谱,吸附色谱,电色谱。

4)成品的加工处理:作用:将上述分离纯化过程得到的产物进行最后加工使其成为商用成品。

特点:将产品根据用途,质量要求进行加工。

方法:浓缩,结晶和干燥。

2.生化分离过程特点:①生物材料成分复杂,产物浓度低,分离难度大;②产物稳定性差,分离纯化过程的操作条件要求严格;③产物易变质,难保存,分离过程必须快速高效;④质量要求高(药品或食品)。

第二章:发酵液的预处理3.1)预处理的目的:①改善发酵液的物理性质:流变性质、颗粒粒度②去除部分杂质:杂蛋白、多糖、高价无机离子等。

2)预处理的方法:①物理性质的改善:加热(降低黏度、去除杂蛋白),凝聚与絮凝(增大粒度),加助滤剂(改善过滤);②杂质的去除:去杂蛋白(等电点、变性剂、吸附),去多糖(酶解),去离子(沉淀)。

4.凝聚,絮凝,盐析的异同点:凝聚:高价盐,不可逆中和,盐浓度低,去除杂蛋白。

絮凝:增大胶粒尺度,形成絮凝凝团粗大。

盐析:低价中性盐,可逆中和,破坏水化膜。

盐的用量大,浓度比较高,回收蛋白质。

(凝聚是在高价无机盐作用下,由于双电层排斥电位的降低,而使胶体体系不稳定的现象。

絮凝是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基于架桥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是一种以物理的集合为主的过程。

)第三章:细胞分离技术5.常见的细胞破碎的方法与特点:机械法四种方法较重要,适应性也是其特点6.破碎率的测定1)直接测定法: 细胞计数2)测定释放的蛋白质量或酶的活力或相对电导率第四章:沉淀技术7.常见的沉淀方法:(前三种重要)(1)盐析法:成本低,不需要特别昂贵的设备;操作简单、安全;不会引起蛋白质变性,经透析去盐后,能得到保持生物活性的纯化蛋白质;分离效果不理想,通常只是作为初步的分离纯化,还需要结合其它的纯化方法。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三版答案第五章答案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三版答案第五章答案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三版答案第五章答案第五章分离方法与技术
1.现代分离技术包括哪些?
A.离心分离、膜分离、层析分离、溶剂萃取、电泳分离、细胞分离、
凝胶电泳、组蛋白分离,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等。

2.什么是吸附分离?
A.吸附分离是一种利用介质对待分离物质表面的吸附作用实现分离的
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活性炭吸附、动态混凝土吸附、多孔介质吸附、
吸附液晶体等。

3.层析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A.层析分离是一种基于物质的性质(如电荷、大小、密度、极性等)
在特殊介质中的分离机理,通常是利用物质在介质中的不同移动速度实现
分离的。

4.溶剂萃取的优势是什么?
A.溶剂萃取是一种利用溶剂间的不相溶和亲和力,将待分离物质从一
个介质中迁移到另一个介质中实现分离的方法。

溶剂萃取的优势在于多数
化合物的组分都能在指定的溶剂中受到萃取,萃取过程快速,分离效率高,可操作性强,可实现完全分离等。

5.电泳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A.电泳分离是利用电场引起电荷对等物质在液相介质中的有规律迁移
实现分离的方法,也可称之为电动力层析。

它是利用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
有规律的移动,对具有不同电荷或分子量的物质经电泳的不同移动速度实现分离的。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1章 ·绪论【精选】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1章 ·绪论【精选】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 混合过程是一个熵增加的过程, 它是一个自发过程, 而它的逆过程—— 分离过程, 则不 能自发地进行, 需要某种专门的过程和设备, 否则不可 能实现。
实例二:己烷和水的混合实验。
将己烷和水放在一个烧杯里,它们不能自发混合 形成均匀溶液;当剧烈搅拌(做功)时,则相互 分散,短时间内形成均匀溶液,一旦放置(停止 搅拌)则形成互不相溶的两相。在这个实例中, 我们看到混合过程不能自发进行,而(做功使之 混合后的)分离过程可以自发完成。
现代分离技术
Modern technology for separation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分离过程的热力学 第三章 分离过程的动力学 第四章 分子间相互作用与溶剂特性 第五章 萃取分离法 第六章 色谱分离原理
内容简介
第七章 制备色谱技术 第八章 膜分离 第九章 电化学分离法 第十章 其他分离技术 第十一章 分析鉴定方法与分离分
杂志
化学工程; 化工学报; 膜科学与技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第一章 绪 论
§1.1 分离科学及其研究内容 §1.2 分离科学的重要性 §1.3 分离过程的本质 §1.4 分离方法的分类 §1.5 分离富集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6 分离富集方法 §1.7 分离方法的评价 §1.8 直接分离和间接分离 §1.9 分离富集技术的发展趋势
(1)平衡分离过程 利用外加能量或分离剂使混合物体系形成两相界面,
通过两相界面的平衡关系使均相混合物得以分离。如液 -液萃取(达到平衡时的分配系数不同);结晶(固-液 平衡);蒸馏(液-气平衡) (2)速度差分离过程 利用外加能量,强化特殊梯度场(重力梯度、压力梯 度、温度梯度、浓度梯度、电位梯度等)。如高速或超 速离心强化离心力场,使用过滤材料强化不同物质移动 的速度差。电泳强化离子移动速度差等。一般用于非均 相混合物的分离。 (3)反应分离过程

化工分离过程(总复习)

化工分离过程(总复习)

▪ 2 考试题型
▪ 3 自由交流环节
2
1.1 绪论
分离过程的分类
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过程和传质分离过程两类。 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各种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分为平
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
平衡分离过程——借助分离媒介(如热能、溶剂或吸附 剂)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成两相系统,再以混合物中各 组分在处于平衡两相中的不等同的分配为依据而实现分
综合两种试算结果,只有TB<T< TD成立, 才能构成闪蒸问题。
16
1.2 单级平衡过程
闪蒸过程计算的基本关系:
物料平衡关系: Fzi Lxi Vyi
(2-63)
F LV
(2-64)
汽液相平衡关系: yi Ki xi
(2-44)
Ki Ki (T , P, x, y)
热平衡关系: FH F Q LH L VHV
c
P泡 PiS xi iL i 1
12
1.2 单级平衡过程
(3)平衡常数与组成无关的露点温度计算
c
露点方程: yi / Ki 1.0 i 1
目标函数形式:
c
f (T ) yi / Ki 1 0
i
c
f (P) yi / Ki 1 0
i
13
1.2 单级平衡过程
露点计算方法同于泡点计算: 1.试差; 2.用αiK计算; 3.电算。
设T 给定P 由P-T-K图查Ki
N
调整T
f(T)>0,T设偏低,提高T。
f(T)<0,T设偏高,降低T。
c
yi / Ki 1
i 1
Y
xi, T
结束
14
1.2 单级平衡过程

化学分离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化学分离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化学分离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化学分离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将混合物中的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在现代化学分离技术中,涉及到了各种各样的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从原理和方法两个方面来阐述化学分离技术,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

化学分离技术的原理化学分离技术的原理基于物质之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这些特性包括了溶解度、挥发性、酸碱特性和电荷性等。

利用这些特性,物质之间互相作用,从而实现分离。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原理。

1. 溶解度原理溶解度原理是化学分离技术中最常用的原理之一。

它基于物质之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的差异。

例如,某些物质在室温下具有强溶解度,而其他物质则不易溶解,这意味着可以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将它们分离开来。

在化学实验中,有时需要分离两种溶解度不同的物质,其中一种可能会溶解在水中,而另一种可能不会。

那么只需将混合物加入水中,将其搅拌或加热,然后通过滤纸将水过滤出来,即可将无法溶解的物质从溶于水的物质中分离出来。

2. 蒸馏原理蒸馏原理同样是常用于化学分离技术的方法之一。

它基于物质的挥发性差异。

例如,如果两种物质有一种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挥发,而另一种不能,则只需加热混合物,使其中的较易挥发物质挥发出来,就可以将这两种物质分离开来。

在实际应用中,蒸馏的过程可能需要一些辅助设备,如冷凝器。

当蒸馏的气体进入冷凝器时,热量会被转移到降温器中,使气体重新变为液体。

这样就可以将液体以两种物质的形式分离开来。

3. 离子交换原理离子交换原理是基于化合物分子中的离子结构。

在许多分子中,离子带有不同的电荷,这种电荷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利用这种离子交换的原理,可以将化合物中的离子物质分离。

例如,离子交换纯化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

在这种技术中,使用具有特定官能团的大分子材料,这些分子中的官能团可以与离子结合并将其从其他分子中分离出来。

化学分离技术的方法以上是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的原理,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的方法。

第五章亲和层析

第五章亲和层析
第五章亲和层析
固相化 (Immobilise)
配 体 Ligand: 亲 和 层 析 中 能 被 某 一 生 物大分子识别和可逆结合的生物专一性物 质。即被固定在基质上的分子称为配体。
基质Matrix(载体):亲和层析中与配体 共价结合,使其固相化的物质。
第五章亲和层析
吸附 (Adsorption)
• 例如染料亲和层析(DAFC)和氨基酸亲和层析 (AALA)。染料配体,例如三嗪或三苯甲烷化合物, 能通过共价键牢固地结合到亲和载体上。
• 染料配体与很多蛋白以及酶的活性位点相互作用, 以模仿这些生物分子的底物、辅助因子或结合剂 的形式进行。
第五章亲和层析
四、亲和层析载体
载体在亲和层析中的作用:使配体固定化、 提供结合的空间环境
• 根据配体对待分离物质的亲和性的不同,分为两 类:特异性配体(specific ligand)和通用性配 体(general ligand)。
• 特异性配体:一般是指只与单一或很少种类的蛋 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合的配体。配体一般为复杂 的生命大分子物质(如抗体、受体和酶的类似底 物等),它具有较强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大的结合 力。
第五章亲和层析
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
• 1975年,Poroth首次提出“固定化金属螯 合亲和层析(Immobilized Metal-Chelated Affinity Chromatography)”的概念,首次 成功地在琼脂糖上偶联了螯合剂亚氨基二 乙酸(IDA)钠。IDA的钠盐与金属离子如 Cu++螯合后,可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结合, 不同的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结合力不同,从 而将蛋白质分离。
(二)常用载体
• 纤维素 • 琼脂糖凝胶 √ • 聚丙烯酰胺凝胶 √ • 葡聚糖凝胶 • 多孔玻璃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in = B / kmin
四、连续逆流萃取的流程与计算 连续逆流萃取的流程与计算
1、连续逆流萃取的流程 、
2、连续逆流萃取的计算 、
1)理论级当量高度法 )
h = n(HETS)
2)传质单元法 )
B XF dX h= ∫Xn KX a X X
h = HORNOR
当分配曲线为直线时,萃余相总传质单元数的解析计算式为:
E'+R' = F
F

R ME = E MR
F + S = R+ E = M
D E

FD Smin = F DS R’
R
M
G
GF Smax = F GS
2)萃取剂与稀释剂不互溶的体系 ) 萃取相中溶质A的浓度
kg( A) Y= kg(S)
萃余相中溶质A 的浓度
kg( A) X= kg(B)
BX F + SY0 = SYE + BX R
....................................... .......................................
Yn Yo = B SN ( X N X N1)
——错流萃取每一级的操作线方程 错流萃取每一级的操作线方程
E
Y1 Y2 Y0 O
E1 E2 -B/S2 -B/S3 X2 U X1 -B/S1 V XF
2)溶解度曲线的实验方法 )
混溶点
R2 R1
R3
J E3 M3 E2 M2 E1 M1
2、辅助曲线和临界混溶点 、
辅助线的作法 的作用: 辅助线 的作用: 求任一平衡液相的共轭相 P点: 点 临界混熔点或褶点 —特征是什么? R P E C3 C2 C1
3、分配系数和分配曲线 、
1)分配系数 )
S(Y0 YE ) = B( X R X F )
B B YE = ( X F X R ) +Y0 = Y0 ( X R X F ) S S
当萃取剂为纯溶剂时,Y0=0
B YE = ( X R X F ) S
——单级萃取的操作线方程 单级萃取的操作线方程
Y
Y1 E1
B S
X1 XF X
F E1 = R E2 = R2 E3 == Ri Ei+1 == RN1 EN 1
= RN S =
——操作点 操作点 2)萃取剂与稀释剂不互溶的体系 ) a)直角坐标图解法 在第一级与第N级间作溶质A的物料衡算
BX F + SY0 = BX N + SY
Y Y0 = B S ( X N XF ) = B S ( X F X N ) 1
A、B两组分用萃取分离不适宜;
β>1,萃取时组分A可以在萃取相中浓集,β越大,组分A与 , B萃取分离的效果越好。 2)选择性系数和分配系数的关系 ) kA愈大,kB愈小,选择性系数愈大 选择性系数表示萃取剂对组分A,B溶解能力差别的大小
2、萃取剂S与稀释剂 的互溶度 、萃取剂 与稀释剂 与稀释剂B的互溶度
S MF = F MS
R′
四、萃取剂的选择
1、萃取剂的选择性和选择性系数 、
1)萃取剂的选择性 )
A在萃取相中的质量分率 A在萃余相中的质量分率 β= B在萃取相中的质量分率 B在萃余相中的质量分率
yA = yB
kA = kB
xA yA = xB xA
yB xB
β=1 ,
yA yB = xA xB
2、基本过程描述 、
搅拌 混合液 A+B 萃取剂 (溶纯化和回收 萃取相 (S+A+B)
萃余相 (B+A+S)
3、分离对象 、
——液液混合物 液液混合物 1)相对挥发度等于或者接近1 (烷烃/芳烃) 2)重组分 含量少,轻组分含量多(水-HAc)(含酚废水处理) 3)混合液含热敏性物质(药物)
三点共线 M点:合点 D、E:差点 线段成比例
● ●
E
D MC = C MD
C DM = M CD

D
D CM = M CD
二、液-液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法 液 液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法
1、溶解度曲线与联结线(共轭线) 、溶解度曲线与联结线(共轭线)
1)溶解度曲线 ) 共轭相: 共轭相: R相和E相 联结线(共轭线):RE 联结线(共轭线) F R 单相区 E M 两相区
化学稳定性、不易聚合、分解,有阻垢的热稳定性, 抗氧化的稳定性,对设备的腐蚀性小,无毒,来源容易, 价格便宜等
一、单级萃取的流程与计算
1、单级萃取的流程 、 2、单级萃取的计算 、
1)萃取剂与稀释剂部分互溶的体系 )
原料液F
萃余相R
xF
萃取剂S
xR
萃取相E
ys
yE
MF S= F MS
E' FR' = E’ R' FE'
4、萃取剂的其它性质 、
1)萃取剂的密度 ) 萃取剂与被分离混合物应有较大的密度差 2)界面张力 ) 界面张力较大时,有利于分层;界面张力过大,难以使两 相混合良好;
界面张力较小时,两相难以分离。 首要考虑的还是满足分层的要求。 一般不选界面张力过小的萃取剂。 3)粘度 ) 粘度小对萃取剂有利
5、一般工业要求 、
——逆流萃取的操作线方程 逆流萃取的操作线方程
Y
E Y1 E1 P1
P2 OX S N XF X
b)解析法
YS XF 1 1 K+ 1] n= ln[(1 ) ln Am Am X YS Am n K
3)多级逆流萃取的最小溶剂用量 多级逆流萃取的最小溶剂用量 Y Mmin E kmin k2 k1 O XR XF X
三个顶点: 三个顶点:纯物质 三条边上的点:二元 三条边上的点 混合物的组成 H点的组成为: H E M S
D
xA = BH = 0.7
xB = AH = 0.3
B
F
G
三角形内的任一点: 三角形内的任一点:一定组成的三元混合物 M点的组成为:
xA = BE = 0.4 xB = SG = 0.3 xS = AK = 0.3
二、多级错流接触萃取的流程与计算
1、多级错流接触萃取的流程 、
2、多级错流萃取的计算 、
1)萃取剂和稀释剂部分互溶的体系 )
F M = S0M1 FS0
E1 R1 R2 R3 M1 M2 M3 E2 E3
2)萃取剂和稀释剂不互溶的体系 ) a)直角坐标图解法 对第一级 : Y Y0 = B S1 ( X1 X F ) 1 第2到N级 : Y Y = B S ( X X ) 2 0 2 2 1
Y XF s 1 1 K+ 1 NOR = ln (1 ) 1 Am X YS Am 1 n Am K
2、在生物化工和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
以醋酸丁酯为溶剂萃取含青霉素的发酵液 香料工业中用正丙醇从亚硫酸纸浆废水中提取香兰素 食品工业中TBP从发酵液中萃取柠檬酸
3、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
用溶剂LIX63-65等螯合萃取剂从铜的浸取液中提取铜
三、液液萃取的基本流程
单级萃取或并流接触萃取 多级错流萃取 单组分萃取 多级逆流萃取 萃取 连续逆流萃取 双组分萃取(回流萃取)
2)分配曲线 )
yA = f (xA) ——分配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4、温度对相平衡关系的影响 、
物系的温度升高,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加大
T1<T2<T3
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分层区面积缩小
5.3 萃取过程的计算
E′ R′F = R′ E′F
′ Emax
E′
F
E′ + R′ = F

E R M
E MR = R ME
第五章
其他分离技术和分离过程
5.1 概述 5.2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 5.3 萃取过程的计算
一、液液萃取简介
1、萃取原理 、
在欲分离的液体混合物中加入一种与其不溶或部分互溶 的液体溶剂,经过充分混合,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在溶剂中 各组分在溶剂中 溶解度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种单元操作。 溶解度的差异 溶质 A : 混合液中欲分离的组分 混合液中的溶剂 稀释剂(原溶剂) : 稀释剂(原溶剂)B: 萃取剂S: 所选用的溶剂 萃取剂 :
组分A在E相中的组成 yA k A= = 组分A在R相中的组成 xA
yB kB = xB
分配系数表达了某一组分在两个平衡液相中的分配关系。 kA值与联结线的斜率有关。
联结线的斜率>0 kA>1,yA>xA
联结线的斜率为0 kA =1,yA=xA
联结线的斜率<0 kA<1, yA<xA
kA值愈大,萃取分离的效果愈好。
4、萃取操作的特点 、
选择适宜的溶剂是一个关键问题 两个液相应具有一定的密度差 溶质与萃取剂的沸点差大有利
二、液液萃取在工业上的应用
1、液液萃取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
分离轻油裂解和铂重整产生的芳烃和非芳烃混合物 用酯类溶剂萃取乙酸,用丙烷萃取润滑油中的石蜡 以HF-BF3作萃取剂,从C8馏分中分离二甲苯及其同分异构体
溶质A可溶于稀释剂B及萃取剂S中,但萃取剂 S与稀释剂B不互溶
三元物系
溶质A可溶于稀释剂B及萃取剂S中,稀释剂B 与萃取剂S也可部分互溶 三元混合液中有两对组分可部分互溶,即溶质 A与萃取剂S部分互溶,稀释剂B与萃取剂S也部 分互溶
5.2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
A K
1、三元组成在三角形相图中的表示法 、
xA + xB + xS = 0.4 + 0.3+ 0.3 =1.0
直角三角形相图 M点的横坐标表示萃取剂S的质量百分数 纵坐标表示溶质A的质量百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