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综合试题训练共52页
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地理试题(二)及答案
保密*启用前泉州市 2024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2024.01高三地理(本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分)一、选择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溧阳市位于苏浙皖边界,是一座千年古城。
2013年,连接南京和杭州的宁杭高铁开通运营,带动溧阳市产业发展。
如今溧阳市加快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国家级生态城市。
图1示意溧阳市空间结构。
据此完成 1~3题。
1.影响明清古城及现代城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资源C.交通D.政策2.宁杭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后,溧阳市获益最大的产业是A.白茶产业B.旅游产业C.钢铁产业D.新能源产业3.溧阳市政府将高新区规划布局在城区以北,考虑的主导因素是v.背离山区保护生态 B.远离城区地价便宜C.距南京近受辐射强D.人口密集市场广阔沙窝萝卜口感脆嫩多汁,其生长期适宜温度10~25℃,半耐寒喜光照天津是沙窝萝卜主产区,过去农民只能秋季种植。
随着设施农业发展,形成四种模式种植,可周年供应。
冬季当地农户利用反光幕进行补光增温. 以横幅粘接垂悬方式悬挂(图2) ,悬挂高度每月一调。
表 1示意天津某地沙窝萝卜四种模式对比。
据此完成4~6题。
种植模式面积(公顷)播种日期收获日期农业设施使用①404月5~25 日 6 月 10~30 日早期暖棚,后期露地生长②358月 8~10 日10月 15~20 日全过程露地生长③358月 10~20 日11月 15日~12月 5 日早期露地生长,后期冷棚④2658月 15~25 日 1 月 15~2月 25 日早期露地生长,后期暖棚表 14.早春需暖棚种植,是因为当地①土壤肥力低下②低温冷害较多③病害发生频繁④土壤水分不足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5. 农户大面积采用模式④,主要原因是A.昼夜温差大,萝卜品质高B.生长周期短,上市时间早C.温度可调控,采收期延长D.暖棚造价低,生产投入少6. 同一个大棚里,反光幕悬挂高度最高的日期是A.11月22日B.12 月 22 日C.1 月 22日D.2月22日黄河下游多有藕节形态河道分布(河道的平面形态呈宽、窄相间形状) ,河道的“藕身”常有較大面积河滩。
2021-2022年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综合能力测试(一)试题
2021年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综合能力测试(一)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0~42题为选考题。
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1卷本卷共36小题。
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崇明岛上一家农业合作社种田用上了新模式。
春天种玉米,秋天种花菜。
玉米秆、花菜叶等“农业垃圾”用来养猪羊;猪的部分粪便“撒”入蟹塘,成为浮游水生物的营养食品,而浮游生物营造的优良水环境则为虾蟹质量“打基础”;年底清塘时,塘底污泥作为肥料还田,增强土地肥力。
回答1-2题。
1.材料描述的农业新模式与下列选项最吻合的是( )A.旱作农业 B.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 D.生态农业2.根据以上材料画出的示意图,图示中的数码与文字组合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塘底污泥AB.①——玉米花菜、②——浮游水生物、③——虾蟹、④——猪羊C.①——玉米花菜、②——猪羊、③——浮游水生物、④——虾蟹D.①——玉米花菜、②——猪羊、③——虾蟹、④——浮游水生物读我国某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图1),完成3-4题。
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建筑物高度有中心区向外围递增B.甲处可能为现代化农业区C.东北—西南一线人口密度较大D.丙处可能为卫星城4.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判断乙处近地面最有可能的风向( )A.西南风B. 西北风C.东北风D.东南风图3示意某项地理要素在1965~2025年的世界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5—6题。
5.图3中纵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是( )A.汽车需求量B.国内生产总值C.劳动力数量D.能源消费总量6.序号①、②、③表示的地区依次为( )A.中南部非洲、东欧和中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B.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C.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D.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读右图,回答7~8题。
7.图示区域从沿海到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2024-2025学年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地理试题及答案
韶关市2025 届高三综合测试(一)地理本试卷共6 页,19 小题,满分100 分。
考试用时75 分钟。
2024.11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 “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
人口吸引力是迁入人口比重与常住人口(或城镇人口) 比重之比。
人口吸引力等于1,城市的吸引力与城市规模是相对匹配的,属于等配类型;若大于1 ,则属于超配类型;若小于1,则属于低配类型。
图1 示意为我国2010-2020 年不同层级城市人口吸引力变化。
据此回答1~2 题。
1. 2010-2020 年,我国不同层级城市人口吸引力变化最大的是A. 直辖市B. 省会城市C. 一般地级市D. 计划单列市2. 低配类型城市人口吸引力低的主要原因是A. 城镇用地规模较小B. 城镇常住人口少C. 二、三产业规模小D. 教育科技水平低地理测试题第1 页(共6 页)地理测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安徽淮南因长期煤炭开采造成大面积的采煤区沉陷。
当地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在采煤沉陷积水区 进行了 “漂浮式稻田 ”试验 (图 2 所示)。
经过多次试验,采用浮床+装有营养基质的种植杯栽培水稻并获 得成功。
据此回答 3~4 题。
3. 实验发现,某水稻品种在采煤沉陷积水区进行“漂浮式稻田 ”种植比当地常规种植提前 10-15 天成熟,主要得益于A . 种植杯基质更肥沃B . 种植技术先进C . 湿度大、温差小D . 水面光照充足4. 采煤沉陷积水区发展“漂浮式稻田 ”可①充分利用沉陷区水域 ②调节耕地占补平衡 ③节约水稻种植成本④帮助沉陷区生态修复 ⑤加速沉陷区地面沉降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②④⑤D . ③④⑤中微子是宇宙中穿透性极强的粒子,易受宇宙射线干扰,探测率极低,极难捕捉。
安徽省六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 )地理试题含答案
六安2024届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卷地理试卷(一)(答案在最后)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日晷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
“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
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
赤道日晷的晷面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盘中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元月15日,你的学校所在地太阳升起时,晷针的投影应最靠近()A.酉B.寅C.未D.辰2.某地建有一赤道日晷,晷面与地面夹角为50°,当北京时间12:48,晷针的投影落在“午”字上,则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A.40°N108°EB.40°S122°EC.50°N108°ED.50°S122°E【答案】1.D 2.A【解析】【1题详解】学校所在地为北半球,2022年元月15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晚于6:00。
根据时辰对照表,酉时为17~19点,未时为13~15点,已是下午,不可能是日出时间,AC错误;寅时为3~5点,该日昼短夜长,日出晚于6:00,B错误;7~9点为辰时,符合题意,D正确。
故选D。
【2题详解】晷针的投影落在“午”字上,说明此时为当地正午12:00,由前面分析可知,晷盘以上部分的晷针指向正北,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为当地的地理纬度,各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纬度的余角,晷面与地面夹角为50°,则当地地理纬度约为40°N;北京时间采用的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当北京时间12:48时,与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的时间差为48分钟,则经度差为12°,且该地位于120°E经线以西,则该地经度为108°E,故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40°N,108°E),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不同的现象。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 地理区域的地形特征以高原、盆地为主。
A. 青藏地区B. 黄土高原地区C. 东南丘陵地区D. 喀喇昆仑-天山地区2、【题目】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的是:A. 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B.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发C.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 冰川融化导致淡水短缺3、题干:在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范畴的是:A、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B、黄土高原的形成C、长江三角洲的形成D、珊瑚礁的形成4、题干:关于我国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西北地区普遍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B、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普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普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D、我国西北地区普遍属于热带沙漠气候5、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只包括大气、水、岩石和生物。
B、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是相互独立、没有联系的。
C、人类可以完全控制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过程。
D、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6、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循环使全球各地水量保持相对平衡。
B、水循环可以分为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四个相互联系的过程。
C、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D、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没有影响。
7、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A、山区多,平原少B、山区少,平原多C、高原多,盆地少D、高原少,盆地多8、以下哪个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的南方地区?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不正确的是:A. 按照气候类型划分,我国可以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B. 按照地形地貌划分,我国可以分为平原区、丘陵区、山区和高原区C.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我国可以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边疆地区D. 按照地理位置划分,我国可以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六大地理区域 10、关于我国气候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B.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C. 我国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D. 我国冬季气温普遍较低,夏季普遍较高1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全球气候变化不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任何影响。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导致南北半球的昼夜更替B、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导致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C、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周期为一天;导致地球五带的形成D、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周期为一个月;导致昼夜交替的时间差异2、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及相关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B、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相互交错分布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两大板块,其中一个是海洋板块,另一个是大陆板块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四大板块,其中三是海洋板块3、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B、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C、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六大地理区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青藏高原D、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六大地理区域,包括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4、题干: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南北差异明显B、我国东部地区大部分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旱少雨D、我国西南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四季如春5、下列山脉中,既是东西走向又是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脉B、秦岭山脉C、长白山脉D、大兴安岭山脉6、我国冬季温度最低的地区是()。
A、漠河B、青藏高原C、吐鲁番盆地D、塔里木盆地7、以下哪项不是区域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实际应用中的核心功能?A. 地图绘制与分析B. 地理数据采集与编辑C. 空间数据库管理D. 经济效益评估8、在研究城市热岛效应时,以下哪种气候观测资料最为关键?A. 海拔高度B. 雨量C. 气温D. 相对湿度9、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冬季南北普遍寒冷,夏季普遍高温B、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C、冬季南北温差小,夏季普遍低温D、冬季南北温差小,夏季普遍高温 10、关于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江流域汛期长,流量大B、黄河流域汛期短,含沙量大C、珠江流域汛期长,含沙量小D、辽河流域汛期短,含沙量大11、某地发生大量洪涝灾害,根据地理知识判断,这一地区可能是受哪种地形影响?A、平原B、山地C、丘陵D、盆地12、黄土高原上,农民采取的哪种耕作方式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A、大规模放牧B、深翻耕作C、梯田耕作D、过度开垦13、下列关于我国河流水系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所有河流都自西向东流入海洋B. 内流河水量丰富,水资源利用率高C. 南方地区河流流经石山地区,多瀑布和急流D. 北方地区河流含沙量较高,易于产生洪涝灾害14、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地球公转是环绕太阳的运动B.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自身的轴旋转C.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D. 地球公转导致地球的季节变化15、下列关于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该工程起点在新疆,终点在上海B. 该工程起点在新疆,终点在广州C. 该工程起点在新疆,终点在天津D. 该工程起点在新疆,终点在武汉16、以下关于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该工程旨在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B. 该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C. 该工程东线利用了长江、淮河和黄河的水资源D. 该工程西线主要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流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城市化进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分析城市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综合检测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的的喀喀湖面积约8 300平方千米,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的交界处,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原生态湖区。
由于战争,没有了土地的乌鲁斯人不得不在的的喀喀湖大规模营建芦苇人工浮岛,用当地所产芦苇铺成“岛屿”(如图所示)。
经过千年的居住,他们已经适应了岛上的生活。
据此完成1~2题。
1.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水域,的的喀喀湖提供给乌鲁斯人的独特功能是 ( )A.灌溉水源B.便利航运C.军事防卫D.生存空间2.最初居住在用芦苇铺成的“岛屿”上的乌鲁斯人的主要食物是( )A.乳畜产品B.玉米C.水稻D.水产品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信息可以判断乌鲁斯人因为战争失去了生存空间,因而该湖的特殊功能是提供生存空间。
第2题,由于居住在湖中用芦苇铺成的“岛屿”上,乌鲁斯人最初的主要食物是水产品。
答案:1.D 2.D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几十年被彻底改变了。
读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完成3~4题。
3.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镇化的地区差异B.全球气候变化C.人口分布变化D.土地生产力差异4.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B.高速铁路的建设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D.人均耕地多解析:第3题,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不断加快,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大,但人均耕地不断减少,故由“南粮北运”转向“北粮南运”。
第4题,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是其粮食商品率高的最主要原因。
答案:3.A 4.D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问题有很多,例如,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湿地干涸等,世界大部分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环境问题中,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我国的土地荒漠化加剧B.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红色”荒漠化C.工业“三废”的过量排放D.在干旱地区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6.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农业发达、盆地地形B.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类型单一,只分布在个别地区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D.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们过垦、过伐、过牧造成的解析:第5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扫描版含解析
树德中学高2022级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命题人:黄晶审题人:王小燕曾琪石洪春一、单选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E地位于H地的()A.西北方B.东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2.若一架飞机以时速1100千米沿着最短航线从F地飞往H地,则其飞行时间大约是()A.6小时B.9小时C.12小时D.15小时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80米,则甲乙两地的高差约为()A. 279米B. 379米C. 479米D. 579米4.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 河流大致向东北流B. 甲处四周悬崖峭壁C. 丙处海拔高于乙处D. 丁处可以看到丙处岱海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境内的内陆湖,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400毫米和1200毫米,有22条河流汇入,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密集,农、牧、渔业发达地区。
据记载,岱海面积曾达到200平方千米,如今仅为78平方千米。
监测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岱海降水量并无明显减小趋势,蒸发量则略有下降,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值趋于减小。
读岱海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20世纪50年代以来,岱海蒸发量略有下降的原因可能是()A. 流域内灌溉面积增加B. 岱海面积减小C. 冬季趋于寒冷而漫长D. 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6.岱海面积不断萎缩,主要是因为流域内()A. 上游筑坝建水库,发展水产养殖业B. 入湖河流弯曲改道,洪水宣泄不畅C. 入湖泥沙增多,淤高阻塞湖泊D. 拦截入湖河水,生产生活用水增加7.防止岱海面积萎缩的有效措施是()A. 拆除水库大坝,修复生态环境B. 裁弯取直河道,减少泥沙淤积C. 开源与节流并举,增加入湖径流D. 禁止污水排放,改善湖泊水质水质污染指数是对水体中污染物进行统计和归纳,以数值的形式综合反映水体污染程度,数值越大说明水污染越重。
2021年高三综合练习(二)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
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xx届高三综合练习(二)文综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021年高三综合练习(二)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 依据图中信息判读A点数值可能为A.9047米 B.7725 米C.5560 米 D. 6756 米2. 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B岛人口增长模式已进人“三低”模式B. 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C. 该区域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火山地震多D. B岛有大面积肥沃火山灰土,有力地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层,此时0℃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
读近50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的0℃层的变化图,完成3~5题。
3. 图示0℃层高度变化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 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相同时间0℃层高度不同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辐射不同 B.太阳辐射不同 C.大气辐射不同 D.大气逆辐射不同5.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a线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区 B.近20年来0℃层高度的变化幅度变大C.近50年来天山的雪线的高度变低 D.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比较稳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
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 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x~xx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C.xx~xx年间,我国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7.xx~xx 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可能的原因是①我国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②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上升③科技水平迅速提高④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⑤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A.①③④ B.②③⑤C.①②④ D.②④⑤右图示意1990~2011年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动情况,读图完成8~9题。
2021年高三综合训练(一)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综合训练(一)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小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湖泊水位与山峰相对高度最接近A.280米B.290米C.322米D.352米2.关于瀑布的说法最可信的是A.夏季比冬季壮观很多B.落差受径流量控制C.冬季形成“冰瀑”D.逐渐向湖泊退缩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信息反映出A.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900m左右最低B.2600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C.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 D.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4.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坡向P岛素有“冰与火的世界”自然环境恶劣,但能源丰富,得以发展温室农业以及多元化的工业,使得该国成为生活品质名列全球前20名之内的国家。
读图完成5—7题。
5、P岛都市近郊处处可见的温室,其能源主要为A.地热B.水力C.沼气D.天然气6、P岛全年有雨、降水量多的原因是A.常年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位于极圈气旋带C.辐射强烈多对流雨D.山高谷低多地形雨7、甲处等温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热力差异B.洋流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下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9.与1980年代相比,图示区域xx年代A.河流含沙量增大B.坡面径流量增加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坡面下渗量增加图甲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
图乙示意MN之间的地价分布。
读图完成10~11题。
图甲图乙10、该城市主城区位于O地A. 东面B. 西面C. 南面D. 北面11、甲、乙两个规划区分别是A. 住宅区和工业区B. 住宅区和商业区C. 工业区和商业区D. 工业区和住宅区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 长江是我国最长、水量最大的内流河B. 珠江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我国南方地区C.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我国北方地区,含沙量较大D. 黑龙江是我国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区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A.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B.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C.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形以盆地、丘陵为主D. 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3、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的气候类型单一,主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B. 我国的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C. 我国的气候分布呈现南北差异大,东西差异小的特点D. 我国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少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4、下列关于我国主要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但流域面积并非最大B. 黄河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但流量仅次于珠江C.珠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仅次于长江D.黑龙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流量仅次于长江5、下列关于中国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中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B. 中国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山地面积较小C. 中国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高原面积较小D. 中国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较小6、下列关于气候类型划分的依据,不正确的是:A. 气候的年温差B. 气候的降水量C. 气候的季节性特点D. 气候的纬度位置7、在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 洪水B. 地震C. 台风D. 雾霾8、以下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B.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为东北、华北、华东、西北C.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为东北、华北、华东、西南D.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为东南、东北、华北、华南9、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A. 地形地貌B. 气候条件C. 行政区划D. 经济发展水平 10、以下哪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A. 洪水B. 旱灾C. 雷电D. 霜冻11、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没有热带雨林气候B.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C.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D. 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12、以下关于我国地形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B.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C. 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D. 我国西部地区以高原和盆地为主13、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南方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北方地区全年干旱少雨B.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普遍高温,冬季普遍低温C. 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普遍在400毫米以下D.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14、下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GIS主要用于分析人口统计数据B. GIS主要用于分析气象数据C. GIS主要用于分析地理空间分布特征D. GIS主要用于分析经济统计数据15、在考虑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时,下列哪个因素通常不被直接考虑?A. 可用淡水资源量B. 地区的人口增长率C. 当地的风俗习惯D. 能源供应情况16、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气温升高可能导致极地冰川融化B. 海平面上升威胁低洼岛屿和沿海地区C. 全球变暖会增加某些地区的干旱程度D. 温室气体减少将导致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在区域地理环境中,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021年高三上学期综合训练(三)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综合训练(三)地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
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
据此完成1-2题。
1.从图中数据判断,可能最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A.甲 B.乙 C.丙D.丁2.从图中看出,xx年至xx年期间甲省(区) :A.人口数量明显增多B.省(区)内人口流动量大C.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
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l 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
下表为我国某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据此完成3-4题。
3. 该地形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4. 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质量较好,市场需求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 属于地理学名词。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
据此完成5-6题。
图15.关于原来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B .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C .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D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6.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A .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 .虚假城市化越明显C .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 .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图1为“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hPa ),读图完成7题。
7.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 .河西走廊 B .鸭绿江畔C .锡林郭勒草原D .漠河地区图2为我国某省(区)夏季与冬季气温日变化平均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高三地理综合练习Word版
高三地理综合练习(选修第二册)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三大经济地带中基础设施最好的一个B.能源和原材料丰富,淡水资源充足C.是三大经济地带中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一个D.是三大经济地带中商品粮基地最多的一个读下图回答2-3题2.关于图中几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以及c、e两省区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主要原因是干旱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④f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丝绸生产基地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3.关于a、b两省区的地理叙述中,错误的有()A.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均高产B.农田、村镇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C.河流①地处亚欧板块的内部,它的下游流入缅甸D.平均海拔高,都拥有很多自然壮丽的湿地景观4.下列地区的河流,一般来说汛期出现最早的是()A.东北山区B.西北山区C.华北山区D.南方山区5.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B.黄淮海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C.长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D.江南丘陵和太湖平原6.黄土高原基地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是()①水土流失②水资源短缺③沙漠扩展④交通运力不足⑤植被的破坏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7.有中国“玉米带”的农业地区是()A.江汉平原B.成都平原C.松辽平原D.华北平原8.关于南方低山丘陵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区水、热等生产条件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而存在根本缺陷,不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B.地貌差异而形成多种土地类型,为发展立体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C.本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D.本区劳动力资源充足,且邻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与海港,有开发资源的人力和市场条件读“长江三峡地区地质的构造图”,据此回答9-12题。
高三地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地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
读图,完成1~2题。
1.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因是A.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B.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C.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D.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2.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有A.改变我国人口增长的模式 B.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C.降低老年人口的数量 D.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每年的5月31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4°W)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
图2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
据此回答3~5题。
3.5月31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A.全球6月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B.巴黎埃菲尔铁塔一天中影子最短C.天安门广场正举行升旗仪式D.智利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4.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与下列山脉走向大致相同的是A.太行山B.秦岭C.横断山 D.祁连山5.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A.7月12日前后B.9月10日前后C.12月5日前后D.1月8日前后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回答6~7题。
6.图示事物主要作用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7.“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地表下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读“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8~9题。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煤炭属于()A. 气候资源B. 可再生资源C. 矿产资源D. 非可再生资源2、提高电煤比重,有利于()A. 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费量B. 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C.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3、下列关于城市化对环境影响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城市化导致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
B. 城市化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C. 城市化增加了热岛效应,使得城市温度高于周边地区。
D. 城市化加速了土地的城市覆盖,影响地表水循环。
4、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变暖使得所有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
B.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影响农业生产稳定性。
C. 所有地区的降水量都会因全球变暖而显著增加。
D. 温度升高对高纬度地区的作物产量没有影响。
5、下列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B、云贵高原以“地无三尺平”著称,多喀斯特地貌C、内蒙古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D、黄土高原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有“水盆”之称6、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青藏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D、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7、中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D、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海陆位置B、地形C、人口密度D、纬度位置9、我国某一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多地震且地壳较厚,以下选项中,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 四川省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 西藏自治区D. 云南省 10、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下列哪项功能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可视化管理?A. 数据采集B. 图形编辑C. 空间分析D. 信息管理11、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区域发展指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B. 区域发展是资源不断开发利用的过程C. 区域发展是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D. 区域发展是自然、社会、经济综合系统的发展过程1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地理环境差异大,区域发展方向不同B.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良好的水热条件下,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C.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因而没有种植业D. 东北平原地区由于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因此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种植业13、关于地球上的自然带分布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带的分布完全不受海拔高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