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写的是切尔诺贝利和苏军女战士的真实故事
世界末日的童话——《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DONGXIANG / 动向北京时间2015年10月8日19时,瑞典文学院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作为一个曾经的新闻人、一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是如何用文字将宏大而残酷的灾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非虚构文学”这个舶来的词汇在大众面前又一次的现身有着什么样的意义?让我们跟着她的获奖作品去了解体会。
多声部创作是记录我们这个时代苦难与勇气的纪念碑。
——诺贝尔奖颁奖词北京时间2015年10月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作为残酷的灾难呈现在我们面前样的意义?让我们跟着她的编者按多声部赵雪媛非虚构文学作品是不是文学?这一体裁常常在采访、实录与随笔、小说的夹缝中徘徊,难以寻找容身之处。
当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阿列克谢耶维奇,并称赞她的作品是“多声部创作”(也译作“复调写作”,编者注)的时候,不仅肯定了非虚构类文学作品的意义,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窗户。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成了一名记者,后来又师从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达莫维奇,这位作家曾开创了卫国战争题材口述实录纪实文学之先河。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接受采访时说:“生活对同一事件提供了如此多的版本和解释,无论小说还是文件都无法单独呈现这种多样性,我感觉到我必须寻找到新的叙事策略。
”这种新的叙事策略就是多声部创作。
“多声部创作”本来是一种小说创作的技世界末日的童话巧,是令作者隐退幕后,让每一个作品中的人物走上舞台,用自己的声音来诉说、交谈而不受到作者态度的左右。
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笔下,被采访者的声音和记者的采访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收集者,阿列克谢耶维奇踏遍俄罗斯两百多个村庄采访切尔诺贝利的幸存者。
但《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不仅仅是一部采访的实录。
它传递出被记忆、痛苦、政治埋葬的平凡人的声音,令它们此起彼伏,相互呼应;每一个采访的问题都看似松散,实则环环相扣,作者隐藏在问题的背后,通过排布声音出场的方式来暗喻自己的观点。
《切尔诺贝利的故事》读后感
《切尔诺贝利的故事》读后感
《切尔诺贝利的故事》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籍,它讲述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真实故事,以及事故对当地居民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通过书中的描述,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还可以感受到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在书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事故发生时的惊慌和混乱,以及事故后人们面临的种种困境。
他们不得不面对核辐射带来的健康问题,以及被迫离开家园的痛苦。
这些描写让人们深刻体会到核事故对人类的可怕影响,也让人们反思核能的利弊。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核能事故的严重性,以及对环境和人类的巨大危害。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慎重考虑使用核能的风险,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忽视安全问题。
只有加强核安全管理,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当地居民对事故的不同态度,有的选择逃离,有的选择留下。
这让我思考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在面临灾难时人们的选择。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选择,但也正是这些选择塑造了我们的人生。
总的来说,读完《切尔诺贝利的故事》,我对核能事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人性和生命的脆弱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这本书让我反思人类对技术的盲目迷信,以及对环境和生命的珍视。
希望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当下,为未来的世界留下更美好的遗产。
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
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1948年出生的S.A.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ksijevitj),白俄罗斯女作家,以独特风格记录了二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重大事件。
连续三年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决选名单,今年终于如愿以偿。
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现场宣读的授奖词这样评价阿列克谢耶维奇:“为她用复调所记录的我们这个时代人们所经历的苦难以及承受苦难的勇气而致敬。
”1986年4月26日,凌晨1:23,一连串爆炸震碎了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存放燃料棒的4号反应炉,切尔诺贝利核灾成为20世纪最严重的科技浩劫。
对于1000万人口的小国白俄罗斯来说,这是国家级的灾难。
白俄罗斯没有核电厂,但苏联境内有三座接近白俄罗斯的核电厂,其中南边的那座是切尔诺贝利核电厂。
二战期间,纳粹军队摧毁了白俄罗斯境内619座村庄,切尔诺贝利灾变让该国失去485座村庄和居住地,其中70座永远埋在了地下。
战争时,每四个白俄罗斯人有一个死亡;今天,每五个白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住在受辐射污染的地区,总数是210万人,其中70万是儿童。
辐射粒子飘散到全球,不到一个星期,切尔诺贝利就成为全世界的问题:1986年4月29日,波兰、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检测到高剂量辐射;4月30日,瑞士和意大利北部,5月2日,法国、比利时、荷兰、英国和希腊北部,5月2日以后,以色列、科威特、土耳其、日本、印度、美国和加拿大也陆续检测到辐射。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没有任何虚构的东西,完全是根据访谈者口述的文字来记录的,如果有虚构也是当事人的虚构或者回忆不准确,她本人没有任何添油加醋虚构的东西,但是你读起来就会发现她这种纪实文学的东西比小说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所以当时西方媒体就是这样评论,就觉得她的非虚构的东西比虚构的小说更加让人觉得不现实的,觉得荒谬、非常态。
诺奖下的阅读——阅读真实——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
光棒。
她是 白俄罗斯人, 一名记者, 她—直在用笔记录这个真实的世界 。 2 0 1 5 年, 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她叫斯韦特 兰娜 ・ 阿列克谢耶维奇。
1 9 8 6 年, 苏联的切尔诺贝利发生了严重 的核泄漏事故。 她 冒着核辐射的危 险, 深入到切尔诺贝利, 采访这场灾
难中的受害者。 之后 , 用“ 口述史” 的方式, 写成了《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 : 核灾难口述史 》 。 亚里士多德在 《 诗 学》 中 说:“ 写诗这种活动 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 更被严肃地对待。 ”我对此—直深信不疑 , 并且认为小说也应该 比历 史更能打动人, 直到我读到了这本书。 这本书里 的 “ 真实 ” , 不是 “ 艺术真实 ” , 而是 “ 生活真实” 。 阅读虚构的作 品, 我会沉 浸在作家虚构 的艺术世 界里, 感受到的是那个世界的真实; 而阅读 真实 的作品, 我会情不 自禁 回到历史的原初情境 , 仿佛 自己也在经历真 实的灾难。 作 家说 :“ 每个时代都有三件大事 : 怎样杀人 , 怎样相爱和怎样死亡。 ” 对于她笔下 的题材, 无论是 “ 二 战” , 还是阿富汗战争, 还是切尔诺贝利事件, 杀人、 相爱和死亡始终是最突出的主题 。 我们来看书中的一个片段 : 她看起来十分健康 , 四肢健全。 但是 , 医生告诉我 , 她一出生就查 出有肝硬化, 而且肝脏 内含有高达2 8 伦琴 的 放射物质; 此外, 她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4 个小时后, 他们告诉我她死了 随后, 他们又对我说了相同的话 : 我们不
动之一: 新 鲜、 有话题性 , 还 不缺格调 。 在严肃阅读不断被唱衰的今 天, 很多 人 甚至将之视 为文学教 育和文学阅读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北京时间10月8日晚,瑞典学院公布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来自白俄罗斯的女作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此殊荣,颁奖词为: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阿列克谢耶维奇最著名的作品当属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记录。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或简称“切尔诺贝利事件”,是一件发生在前苏联统治下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子反应堆事故。
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
切尔诺贝利城因此被废弃。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
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
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
现摘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方祖芳郭成业译花城出版社)中的一章。
我们才刚结婚,住在消防局的二楼宿舍,红色的消防车就停在一楼。
那是他的工作。
那天晚上我听到声响,探头望向窗外。
他看到我就说:“把窗户关上,回去睡觉。
反应炉失火了,我马上回来。
”他们奋力灭火,用脚踢燃烧的石墨……他们没有穿帆布制服,只穿着衬衫出勤,没人告诉他们,他们只知道要去灭火。
到了七点,有人告诉我他被送到医院了。
我连忙赶去,但警察已经包围了医院,除了救护车,任何人都进不去。
警察喊:“救护车有辐射,离远一点!”不只我在那里,所有当晚丈夫去过反应炉的女人都来了。
我四处寻找在那所医院当医生的朋友,一看到她走下救护车,我就抓住她的白袍说:“把我弄进去!”“我不能。
他的状况很不好,他们都是。
”我抓着她不放:“我只想见他一面!”“好吧,”她说,“跟我来,只能待十五到二十分钟。
”我看到了他,全身肿胀,几乎看不到眼睛。
“他需要喝牛奶,很多牛奶,”我的朋友说,“每个人至少要喝三升……”“可是他不喜欢牛奶……”“他现在会喝的。
写切尔诺贝利的文学作品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它产生了深远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影响,也激发了许多文学作品,描绘了这一事件的恐怖和人类的抗争。
以下是一些关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文学作品:《切尔诺贝利的摇篮》("Voices from Chernobyl: The Oral History of a Nuclear Disaster")- 作者:SvetlanaAlexievich•这本书是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作品,收集了数十个幸存者和目击者的口述历史,讲述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真实故事。
该书于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切尔诺贝利日记》("Chernobyl Prayer")- 作者:Svetlana Alexievich•这本书是斯维特兰娜·亚历山德罗维奇的另一部作品,收录了各种人们对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回忆和见闻,以及事件对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
《切尔诺贝利》("Chernobyl: A Novel")- 作者:Frederik Pohl•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作者Frederik Pohl想象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未来影响,描写了一个虚构的切尔诺贝利区域的生活和冒险。
《切尔诺贝利之后》("After Chernobyl")- 作者:Elena Filatova•这是一本由俄罗斯摩托车骑手Elena Filatova撰写的游记,她在切尔诺贝利地区进行了摩托车探险,并拍摄了许多照片,书中包含了她的游记和影像。
这些文学作品以不同的方式探讨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反映了事件的恐怖和人类的顽强生存。
这些作品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历史和意义。
真实的切尔诺贝利抢险现场
真实的切尔诺贝利抢险现场作者:丽君来源:《新传奇》2019年第23期在切尔诺贝利将近两年的救援行动中,总计有60万苏联人被征召,包括数千种职业与岗位。
他们都获得了切尔诺贝利事故抢险奖章与勋章。
他们遭到的放射性剂量平均为120毫希沃特,85%人群的放射性剂量在20至500毫希沃特。
近日,一部以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为背景的美剧《切尔诺贝利》播出。
该剧集在表现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巨大危害、核事故的惨烈等方面比较出色,但有意歪曲了苏联政府和军民在事故发生后的抢救处理工作。
实际上,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处理中,苏联军民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抢险工作。
身临一线的苏军中将苏军工程兵中央科研试验研究所(以下简称“工程兵研究所”)所长奥列格·库拉布霍夫中将就是抢险军民中的优秀代表。
库拉布霍夫1923年出生,1941年中学毕业时,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于是参军入伍,在南方方面军第26工兵旅服役。
1942年夏天,德军对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发动大规模进攻,库拉布霍夫所在旅冒着敌人的炮火抢修工事阻击敌人。
1944年,库拉布霍夫作为表现优秀的士兵,被旅指挥员选派到莫斯科高等军事工程学校学习。
毕业后,库拉布霍夫被分配到工程兵研究所工作。
5年后,库拉布霍夫被调到工程兵科技委员会任职。
1975年,库拉布霍夫返回工程兵研究所接任所长职务。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苏军立即派遣工程兵部队前往执行抢险任务。
当时,苏军工程兵部队装备的IMR-2等工程车辆,虽可在受辐射污染地区工作,但并不完全适用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无法抵挡来自上方的辐射。
在此情况下,部队临时在车辆上方覆盖铅板提供防护。
库拉布霍夫则受命在最短时间内提出可靠解决方案——即在IMR-2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新型工程车,使车内乘员所受辐射量降到千分之一,车辆还要适应事故现场的工作条件。
任务于1986年4月27日下达,在库拉布霍夫的领导下,工程兵研究所在5月底就将第一批新型工程车运到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不容掩盖的真相
不容掩盖的真相切尔诺贝利,它是一个地方,也是一个符号,更是一个在特殊年代里骇人听闻的霍乱。
1986年的4月26日,凌晨一点多,一系列的爆炸摧毁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中的反应器,前苏联的这片国土上方,就这此刻,上空笼罩着辐射云层,大自然也正因核辐射发生改天换地变化。
天上有一朵乌云,雨滴打在身上就像小石子一样硬,落在地洼里的水如水银一样,迅速流动在一起,不是绿色的就是黄色的,就像从天而泻的颜料。
事故发生后一年,这个小镇上的麻雀销声匿迹了,相反地上到处都是麻雀的尸体,它们不是自生自灭,而是人为的被枪射死,因为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被核辐射了,为安全起见,不能让它们飞到其它地方。
没有了鲜花,就连泥土也要被挖掉表层,表层的土要专门填埋。
受到核辐射伤害的人,尤其是那些被拉去清理的消防员、军人。
他们因为职责,把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奉献给了祖国,而祖国只给他们奉献出了一些报酬和勋章。
有的人连放射量测定器都没有。
从那里归来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见列宁了。
最受苦的是这些男人的女人们,有的生死相依,不离不弃,从切尔诺贝利回来的人,有的会开始掉头发,再渐渐地失去器官功能,鼻子没有了嗅觉,甚至有的人因为体内的癌细胞没有转移,没能立即死去,这些癌细胞就沿着身体向上走,一直走到脸上,脸上出现黑色的斑块,下巴挪位,脖子消失。
鼻子会比正常情况大两三倍,两只眼睛开始发生不同方向的位移,舌头直接下垂,血管也开始破裂,血顺着头上、脸上、耳朵的皮肤流下来,有的还经常在被单上,能见到细小的肉片,简直是活生生的“怪物”!不能进食,只用针管输送,彻底失去了知觉,而且还不能大小便。
可这是这样,爱着这些男人的女人守到她们心爱的男人离去为止。
而这些尸体温度则相当高,放在旁边的水果,都能改变颜色,简直就是一个放射辐射的物体。
这里的人被迫背井离乡,如今转移到俄罗斯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中的俄罗斯人数已经达到2500万!这明明就是一次核灾难、核战争!现如今,全世界投入使用的核电站已有441座,还有32座正在筹建中,祈祷科技这把双刃剑能够造福人类!23/03/2013。
【精】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介绍
我们都自称为切尔诺贝利人。 破坏我们国家的和平; 三四代人之后,在那里出生的孩子都会物和爱理因学斯坦家一说样聪没明有。 人出来为切尔诺贝利负责,他们只告
诉我,不能引起恐慌
精彩好句:
1 在这里,没人会说自己是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或乌克兰人。我们都自称为 切尔诺贝利人。 “我们是从切尔诺贝利来的。”“我是切尔诺贝利人。” 就像另 一个种族。就像一个新的国家。
主要内容:
士兵们的合唱曲,“我们熬得过去,我们会胜利”,“我们有了很多很多的钱,但是老婆孩子都离开了”,“我得了脑瘤”;
有 不科会学说家 话坚 ,持 痛声 苦称 只, 能猴 哇子哇之 大所 喊以 却会 被聪 政明 府本, 送就 到书是 不将因 知为 名独它 地白们 方生 的的活 老方在 奶放 奶式射 ;呈物附现近,。 巨细靡遗的写实描绘,使这
我们只能期盼书中的灾难不会重现。
评价:
《纽约时报》——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
《伦敦时报》——如同古希腊悲剧表演的合唱团,本书收录了众人的心声。短期之内, 我们恐怕不会再有机会读到这般真实记录愤怒、愚昧、英勇和伤亡的文字。
《书目杂志》——书中记录着受污染的世界里骇人的生活。这些典型的故事分别 传达出不同的声音:愤怒、恐惧、无知、艰苦、英勇、同情和爱。阿列克谢耶维奇 冒着损害健康的风险,深入前线收集这些见证,把故事转化成令人难忘的精辟著作,
颁奖词:她的复调作品是对我们时代的磨难与勇气的纪念。
1 在这2里森,林没人里会的说自动己物是俄都罗因斯人为、放白俄射罗性斯人物、质或乌的克辐兰人射。而得了奇怪的疾病。悲伤的它们四处游 被不蒙会荡蔽 说,的话人,这民痛些说苦电只动视能物广哇播哇都都大长没喊声却着明被一,政你府双是送悲西到方不哀的知的间名谍地眼,方睛破的坏老。我奶猎们奶国;人家们的和都平怕; 它们,并且会替它们感到难过 阿列而克无谢耶法维开奇冒枪着射损害击健。康的动风物险,已深经入前不线再收集害这怕些见人证类,把。故狐事转狸化和成令狼人跑难忘进的村精辟子著里作,,我和们只孩能子期盼们书一中的起灾难不会重 现这。是玩一耍场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宇宙实验…… 《纽切约尔时报诺》贝——利每人一页生都下是奇的异孩而残子忍,的故血事管,就级像流那些的残不留在是幸鲜存者血身,上的而辐是射。一种未知的黄色液体。有 该猎事人科故 们学被都认怕家为它坚是们,持上并声最且严会称重替的,它核们猴电感事子到故难之,过也所而是无以首法例会开被枪聪国射际明击核。,事件就分是级表因评为为第它七们级事生件活的特在大放事故射物附近。三四代 狐狸人和之狼跑后进,村子在里那,和里孩出子们生一的起玩孩耍子。 都会和爱因斯坦一样聪明。这是一场发生在我们身上 三四的代宇人之宙后实,在验那…里出…生的孩子都会和爱因斯坦一样聪明。
苏联核污染电影
苏联核污染电影
以下是几部关于苏联核污染的电影:
1. 《钳工谢廖沙》(1980):该电影根据谢廖沙事件改编,该事件是苏联核污染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之一。
电影讲述了主人公谢廖沙的故事,他是一名钳工,意外地遭受了放射性污染,并追踪调查该事故。
2. 《梅琳达》(2017):这部电影根据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
事故改编。
它讲述了一名女子梅琳达作为一名记者,为了揭露事故真相,她以及她的团队的冒险和努力,同时也揭示了事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切尔诺贝利》(2019):这是一部迷你剧,讲述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真实故事。
它着重描绘了事故发生后的应对措施,以及为了保护公众免受核辐射影响而进行的巨大牺牲。
4. 《重返切尔诺贝利》(2016):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一些幸存者回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现场的经历。
他们回忆和分享了他们对事故的记忆以及后续事件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以上电影都以苏联核污染为背景,展示了核事故对人们生活和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破坏。
一个人的切尔诺贝利励志文章
一个人的切尔诺贝利励志文章
一个孤独无依的女子,行走在切尔诺贝利的土地上,周围全是荒草,偶尔有一两只硕大的老鼠掠过眼眸,以凌厉的姿态逃向远方。
虽然事过境迁,但核阴影阴云不散。
女子就是作家阿列克西耶维奇,她曾经报道过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
当然,她的纪实风格也招来灾祸,她曾经被关进监狱里。
出狱后,她秉性难移,将目标锁定切尔诺贝利。
她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儿的水不敢喝,她带的水喝光后,一天一夜,又累又渴,晕倒在一座破屋里。
黎明时分,她看到晨露,喜出望外。
靠着收集露水,她用了两个月时间,走完了切尔诺贝利的所有地域。
她还寻找到一百多位受切尔诺贝利事件影响的人群,让他们讲述核辐射带来的伤害。
其间,她遇到了死亡威胁,在采访第50位受害者时,她被一帮“地痦”抓进了一座暗无天日的地窖里。
她没有退缩,而是凭着记忆,在地窖里完成了大半的纪实文学,这部书,就是《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写到一半时,有人发现了这部书。
为了保全这部书,阿列克西耶维奇用仅有的钱买通了一个小流氓,将这部书带了出去。
这部书出版后,她说:“一个人的切尔诺贝利,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存在,连死亡都不害怕了,世界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我,这是属于我的切尔诺贝利。
”
2020年10月8日,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胆怯是阻挠成功的致使障碍,勇气却是战胜一切妖魔鬼怪的制胜法宝,一个人的切尔诺贝利,一部豪华的人生著作。
小说《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的生态理论分析
小说《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的生态理论分析作者:岳妍刁科梅来源:《理论观察》2022年第03期摘要:利用生态文学理论解读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小说——《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发现“核灾难”是社会生态危机导致自然生态危机的恶果;“核灾难”的创伤是自然生态危机导致精神生态失衡的结果;小说的宗旨是反思“核灾难”构建健康的三态关系。
我们要提升自己的内心世界,拥有开阔的视野,不要局限于物质利益,避免精神危机,通过健康的精神生态来建构和谐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
关键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3 — 0131 — 03《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文学作品。
作者历时三年,采访了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年龄和阶层,作者通过口述的形式將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造成的灾难呈现在世人面前。
本文从生态文学理论的角度解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部纪实文学作品。
“生态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
生态文学的兴起和逐步走向繁荣,是人类减轻和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表现,也是文学家对地球以及所有地球生命之命运的深深忧虑在创作上的必然反映。
”〔1〕由此可见,生态文学是顺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文学,包含着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生态文学理论源自于生态学。
针对生态学,有的学者提出了“三分法”——以相对独立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生态学”、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以人的内在的情感生活与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精神生态学”。
〔2〕还有学者提出了与之相似的“三态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均处于三层同构、全息、交感、互融的结构之中,并且正反双向互动着。
2024年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读后感
2024年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读后感《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是一部由乌克兰作家Alexievich 所著的非虚构文学作品,通过对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幸存者、目击者、救援人员、科学家等多个角色的采访记录,向我们展示了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的真相以及对于人类命运的深远影响。
此书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发生后不久出版,于____年因其对历史真相的还原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震撼,也有很多感慨。
首先,这本书展现了核灾难对于人类的巨大破坏力。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发生后,核辐射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而那些幸存者的生活也被彻底改变。
他们终生无法忘却的恐怖经历、身体上的创伤、精神上的煎熬,无不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书中记载了那些年轻的消防员和士兵们,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的情况下勇救灾情,他们像英雄一样牺牲在了这场看不见的战场上,他们的付出和牺牲非常伟大。
而揭示出来的更令人痛心的是,灾祸带来的创伤并没有停止在灾区,因为核辐射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受害者。
其次,这本书揭示了政府对于事故真相的隐瞒和掩盖。
在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发生后的初期,苏联政府没有告知人民真相,而是试图对外封锁消息,内部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幸存者。
随后,各种官僚主义、权力斗争的错误决策,进一步加剧了灾难的规模和影响。
乌克兰人民遭受到了双重伤害,一方面是核辐射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是政府隐瞒事实的伤害。
政府的无能和对于人民生命安全的漠视,令人深思。
再次,这本书呈现了人性的光辉和黑暗。
在灾难面前,有的人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他们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救援工作中,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到了那些受灾的人们。
而另一方面,有的人则出于私利和恐惧,选择了逃避和隐瞒真相。
乌克兰作家Alexievich通过采访记录的方式呈现了各种人物的声音,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灾难中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这本书提醒我们对未来的思考。
核能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人类带来便利和发展,又可能因为一次意外的失控,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还原切尔诺贝利核爆灾难。《切尔诺贝利的悲鸣》采访文学解读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I亦萱解读关于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女作家。
2015年,67岁的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为: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她专注写大事件里的小人物,特别是女人和孩子这两个群体,擅长从个人情感的记录中,来体现灾难对人的伤害。
她认为,只有让每个亲历者都发声, 才是真正的记录,才是全部的历史。
关于本书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作为切尔诺贝利的亲历者之一,为了记录下那段真实历史中最原始的声音,花费三年的时间,采访了100多位切尔诺贝利亲历者,最终撰写出《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一书。
这本书的口述史风格,使得讲述人的故事可以原原本本地呈现给读者。
同时作者采用复调式书写的创作手法,让文本中多种叙事声音并存,且每种声音都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核心内容作者采访了100多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幸存者,用口述史的方式给我们呈现出在那场大灾难里鲜为人知的残忍事实。
人类的渺小、无知、狂妄和贪婪在大灾难面前暴露无遗,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是,如果未来再次发生这样巨大的灾难,我们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情感 痛苦:身心饱受摧残 恐惧:对未来迷走无望 横恨:面对谎话横怒,在巨大的火难面前,真实记录是最好的方式卜真实也需隐含创作者的态度卜捕捉细节和真实,需要靠大量深入采访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批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造成了这场悲居儿你好一,欢迎每天听本书。
本期为你解读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 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o 在这本书中,作者采访了 100多位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幸存者,请他们讲述了当时的亲身经历。
用这样口述 史的方式给我们呈现出在那场大灾难里鲜为人知的残忍事实。
人类的渺 小、无知、狂妄和贪婪在大灾难面前暴露无遗,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是,如 对新闻报 直的启发官方伪装安全 人类的』妄和贫斐/《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反思事实/ /986年4月26日核电站堞炸清理人去前或清理现场居民被迫离开冢国科技的问题 回归人7类本身幸存者遭排疥受害者无保障 悲剧的原因 -T 政治体系 强权高压 人类社会的灭亡果未来再次发生这样巨大的灾难,我们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悲鸣的震撼与思考: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悲鸣的震撼与思考: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作者:辛冀秋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22期内容摘要:本文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作家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一书做了系统解读,充分肯定了作品在揭露核事故的真相、真实记录众多“小人物”的悲惨境况、官僚阶层的傲慢与无知等方面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及作品带给人们的深刻思考。
同时,作者也指出作品的重要缺陷,其根源在于口述式纪实文学体裁的局限性,及作者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切尔诺贝利真实记录纪实文学2016年4月26日,是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
这场事故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堪称一场核灾难。
伴随着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重新被人们关注,一时间媒体、出版界蜂拥而上,纷纷以此为题撰文、出书,挖掘或爆料新的秘闻,其中2015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作家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一书,当属最有震撼力,影响最大的作品。
了解和审视这场核事故,包括研究和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过程,都不能绕开这部作品。
该书创作于1989年至1997年间,是阿列克谢耶维奇继苏联的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等历史重大事件之后,再一次将目光聚焦于这块熟悉的土地。
与那些鸿篇巨制不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满怀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对故土的眷恋,忠实记录了核事故后许多“小人物”的惨痛经历,他们身体的损伤,对事故起因的困惑,对生活的迷茫和对体制的反思。
毫无疑问,作者的视角极具创造性,是独一无二的。
正如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所称:她自己创造了一个将在全世界得到回响的文学门类,必将掀起证人与证词涌现的浪潮。
一.刻骨铭心的故乡情结《悲鸣》一书的成功与作者的出身与经历密不可分,她生长于此,熟悉、热爱和眷恋这块土地,充沛和丰富的感情,给作者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摘抄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摘抄《切尔诺贝利的祭祷》是苏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托尔斯泰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为背景,描绘了当地居民在核泄漏事故后经历的痛苦和挣扎,以及他们对生活的希望与力量的追求。
以下是《切尔诺贝利的祭祷》的摘抄:1. “生活是由许多单一时刻组成的,每一刻都是独特的,无论它是多么微小。
然而一切都源于无边的神秘。
”这段摘抄表达了小说中人物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即使在灾难中,每个时刻都有其独特重要性,每个时刻都与神秘、无法言喻的力量相连。
2. “人总是习惯的奴隶,只有将自己拔出这个惯性的温床时,才知道自己真正的力量和真正的意愿。
”这段摘抄让人们意识到,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决心。
当人们摆脱了习惯的束缚时,他们的力量才能得到释放。
3. “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类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个人的憎恨会伤害他自己,会伤害他的子孙。
”这段摘抄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与人之间团结和友爱的渴望。
人类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憎恨只会伤害自己和后代。
4. “生命总是在危险和困难中逐渐变得切实,变得有内涵。
”这段摘抄表明生命中的困难和危险是人们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只有通过经历困境,人们才能真正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5. “作为死亡,作为亡灵,我们害怕活者,我们害怕他们的因果关系。
”这段摘抄揭示了死亡对于生者的影响。
人们害怕面对死亡背后的真相,同时也害怕面对生命中的因果关系。
6. “生活是永恒的,它从未终结,它有自己的循环。
”这段摘抄表达了生命的无限循环。
生活并不是线性的,它没有终结,而是不断循环,在死亡中再度回到生命之中。
7. “人们应该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幸福和和谐。
”这段摘抄表达了对于幸福和和谐的追求。
人们应该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幸福,只有在这种关怀中,人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8. “爱是冒险的.”这段摘抄表明爱需要勇气和冒险。
爱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情感经历,只有勇敢面对,才能真正享受爱带来的满足和幸福。
描写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的作文
描写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的作文话说,在那个遥远的1986年4月26日,一场灾难降临到了我们美丽的地球。
那
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人们像往常一样去郊外野餐、打网球,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不祥的征兆——一个巨大的蘑菇云升起,像是一只巨大的怪兽在吞噬着整个大地。
大家都惊呆了,纷纷躲进家中,不敢出门。
电视里传来了爆炸声和火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核电站的工作人员们还在努力地控制着局势,但情况似乎越来越糟。
有人说,那是一个“魔鬼工厂”,一个连神仙都害怕的鬼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开始泄露,污染了周围的土地和水源。
农田里的庄稼变得枯萎,河流里的鱼虾也失去了活力。
人们开始恐慌,纷纷逃离家园,寻找安全的避难所。
这场灾难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人们开始反思,为什么人类会如此轻率地对待自己的家园?为什么没有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来预防类似的灾难发生?
幸运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核电站终于被关闭,核辐射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虽然这片土地已经面目全非,但它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人们学会了更加珍惜大自然,更加敬畏生命。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而美好的时代,但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的教训。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安全的未来。
在时代的苦难中寻找真相——试析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在时代的苦难中寻找真相——试析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切尔
诺贝利的悲鸣》
王海燕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是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西耶维奇记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的一部著名非虚构作品,该作使作家荣获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作家勇于在时代的苦难中寻找真相,并将这种苦难化为文学与道德之绝唱。
她的创作为当代作家与读者提供了启示与镜鉴。
【总页数】2页(P76-77)
【作者】王海燕
【作者单位】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战争·女性·苦难——评阿列克谢耶维奇《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J], 金晶
2.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大众化写作 [J], 孙琦(摘)
3.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管窥 [J], 陈华文;
4.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性采写特色r——以《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为例 [J],
周菊琴;宋宁刚
5.论S·A·阿列克谢耶维奇纪实文学中的真实情感叙事——以《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为例 [J], 董雅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在场的书写--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的非虚构写作
对在场的书写--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的非
虚构写作
李栋
【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6)004
【摘要】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用声音记录这个时代,通过日常生活和存在细节,通过大大小小的人物的声音、回忆、情感来编写这个国家,编写这个时代,“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的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她说“我组织起的不是真实(真实是无法企及的),而是形象,是自己时代的形象,是我们对它的看法,我们对它的感觉。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正是她众多非虚构作品中的一部代表作,它寻找事件的真相,也叩问每一个亲历者的灵魂。
笔者试从在场书写、复调书写、“我”的书写这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部作品。
【总页数】4页(P53-56)
【作者】李栋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2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国家在场”下湘西苗族文化的调适策略与现实启示--基于口述史的研究 [J], 崔榕
2.复调书写的苦难--《切尔诺贝利的回忆》的声音 [J], 于丽敏
3.非虚构视野下《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探析 [J], 刘源
4.对在场的书写——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的非虚构写作 [J], 李栋;
5.当代出版史的另一种书写——谈口述出版史的实践与思考 [J], 冯建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写的是切尔诺贝利和苏军女战士的真实故事斯维特拉娜·亚历谢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是白俄罗斯的一位记者兼散文作家,因撰写了关于二战苏军女战士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灾难后果的深度调查报道而为人所知。
周四,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由于其同时多角度的书写纪念了我们时代的痛苦与勇气”,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亚历谢维奇今年 67 岁,是第 14 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在整个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里也属罕见,因为她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非虚构写作领域。
瑞典皇家科学院党务秘书长萨拉·丹尼斯(Sara Danius)说,亚历谢维奇创作了“一部情感史——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说它是一部灵魂史”。
亚历谢维奇的作品往往是文学和新闻的结合。
她最为人所知的手法,就是让经历了重大事件(比如 1979 年到 1989 年苏联占领阿富汗和 1986 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女性和男性来说话;而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中,她自己的妹妹也遇难了,母亲则致盲。
“她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学类型,”丹尼斯补充说。
“这是一种真正的成就,不仅在于内容,还有她所创造的这种文学体裁。
”她最著名的一本书,可能就是基于她对参与了二战的数百名女性的采访,并于 1988年出版的《战争的非女性面孔》(War’s Unwomanly Face)。
该书是系列作品《乌托邦之声》(Voices of Utopia)的第一部,后者从普通市民的视角描述了前苏联的生活。
“我非常高兴,”亚历谢维奇在通过经纪人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并且感受到了一股强大又复杂的情绪。
当然有高兴,但也有警醒。
伊万·蒲宁(Ivan Bunin)、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Boris Pasternak)和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lexander Solzhenitsyn)的伟大影子重新浮现了出来。
我走的这条路中,更伟大的那部分已经有人走过了,但我的面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会有许多新的转角。
现在我不能让自己跌倒。
”亚历谢维奇在写作中选取了前苏联历史中敏感的部分,并通过讲述历史事件对普通市民的影响来挑战官方叙事,但这也常常让她自己面临着一些风险。
“有人认为她是叛国者,不爱国,”双日出版社(Doubleday)的执行编辑杰拉德·霍华德(Gerald Howard)说。
他在诺登出版公司(W. W. Norton)的时候,曾经负责出版了亚历谢维奇的《锌皮娃娃兵:被忘却的战争中的苏联声音》(Soviet Voices From a Forgotten War),该书讲的是被占领中的阿富汗。
“因为这本书,她到处受人诋毁,”他说,“而她没有因此有过哪怕一秒钟的退却。
”俄罗斯反对派记者奥莱格·卡辛(Oleg Kashin)因为自己的著作而被人打到重伤,以至于医生不得不切掉了他的一只手指。
卡辛于本周四撰文赞扬了亚历谢维奇的作品,并指出,诺贝尔奖会放大她对后苏联时代专制主义的批判,特别是对普京总统所领导下的政府的批判。
“一个人出现了,毫无疑问,她的声音会比任何俄罗斯人的声音都要大,”卡辛在俄罗斯新闻门户网站 Slon上写道。
“在世界媒体背景下,只有普京能和诺贝尔奖得主比比(谁的声音高),但这场比赛中,普京肯定会是输的那个人。
普京会说‘对’,得诺贝尔奖的人会说‘不对’,这也就是他们最后的对话。
”在美国,亚历谢维奇最知名的作品是口述史著作《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Voices From Chernobyl: The Oral History of a Nuclear Disaster),该书由作家基思·盖森(Keith Gessen)翻译成了英语,并于 2005 年由道基档案出版社(Dalkey Archive Press)出版。
这本获得过美国国家书评奖的书编入了对那次核反应堆事故幸存者的采访。
她花了 10 年时间探访切尔诺贝利核爆区,并进行了 500 多次采访。
在发表于道基档案出版社网站上的一篇采访中,亚历谢维奇说,她混合新闻和文学的技巧是受到了俄罗斯口头讲述传统的启发。
“我决定收集街头行人的声音,它们是我周围随处可见的素材,”她说。
“每个人都会贡献属于他/她自己的文本。
”亚历谢维奇去年在白俄罗斯明斯克的一次书市上。
她最为人所知的作品就是口述史著作《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该书已被翻译成了英语。
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它是对获奖者全部作品的承认,而不只是对其一部作品的褒扬。
多年来,它曾被颁给过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和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等世界文学巨匠,以及更多没那么出名的作者。
在过去 10 年里,瑞典皇家科学院经常会把文学奖颁给用非英语写作的欧洲作家,包括法国小说家勒克莱齐奥(J. M. G. Le Clézio)(2008年)、罗马尼亚裔德国作家赫塔·穆勒(Herta Müller)(2009年),以及瑞典诗人和翻译家托马斯·特兰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2011年)。
去年,当诺贝尔文学奖被颁给法国小说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的时候,许多人都被震惊了,因为他在法国很有名,但在全世界却没有太多追随者。
颁给亚历谢维奇的这次也是这个情况,作为一名非虚构作家,她在近几年的获奖者中显得很突出。
虽然诺贝尔奖委员会偶尔也会把诺贝尔奖颁给非虚构作家,之前就曾包括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和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但上次记者或者历史学家获得文学奖,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在将非虚构作品判定为一种有价值的艺术形式时,一些成就卓著的作家,比如纽约作家普利普·古勒维奇(Philip Gourevitch)就曾被请去作为了诺贝尔奖的评委。
在一次采访中,古勒维奇说,亚历谢维奇的获奖是非虚构作家和这一文学类型在文学界向前跨出的重要一步。
“她正在做的事情中包含着很高的艺术造诣,”他说。
“她的作品中有她自己的声音,而且比她所收集来的那些人的声音要大许多。
”亚历谢维奇的书都深植于事实,而且一直以来,它们的文学质量也受到人们的赞扬。
“她是个有控制力的作家,”道基档案出版社的出品人约翰·奥布莱恩(JohnO’Brien)说。
“如果单论文学水准、而不是说她非常擅长的非虚构和虚构混合的写法的话,她也值得获得诺贝尔奖,因为她是从根本上植根于人性和痛苦的。
”亚历谢维奇出生于今天乌克兰的伊万诺-弗兰克夫斯克,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
她学的是新闻学,毕业以后开始在波兰边境附近的白俄罗斯城市布列斯特一家报社工作。
在她的网站上,亚历谢维奇说,她对寻找一种文学体裁的渴望让她捕捉到了身处历史事件核心中的个人的生活和声音。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足以匹配我对世界的看法、传递我的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生活的文学体裁,”她写道。
“我进行着各种尝试,最终选择了一种可以让人为自己发声的体裁。
”她补充道:“但我不只是在记录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事实,而是在写一部个人情感史。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亚历谢维奇的作品最重要的影响,是护士兼作家索菲亚·费多琴科(Sofia Fedorchenko,1888-1959)讲述的一战中士兵的经历,以及白俄罗斯作家阿莱斯·阿达莫维奇(Ales Adamovich,1927-1994)在二战中的报道。
由于她对前苏联共和国白俄罗斯政府的批判,亚历谢维奇已经不时要出境,到意大利、法国、德国、瑞典和其他国家居住。
在 2013 年获得德国出版界一个奖项之后接受德国电视台采访时她说,她希望获奖能让她在白俄罗斯时得到“某种程度上的保护”。
白俄罗斯的新闻自由一直受到威胁。
“在所有独裁体制下,作家总是很脆弱,”她说。
然而她也说,她只能在祖国、在白俄罗斯写作。
“在那儿,我能听到街上、咖啡馆里和邻居家人们所说的话。
”“我总是在竖着我的天线聆听,”她说。
“如果我不听到这些声音,我写的书的调子就不对,所以永远离开从来都不是我的选择。
”在同一次采访中,亚历谢维奇回忆了切尔诺贝利对她家庭的影响。
“唯一让我难过的事情是:为什么我们还没有从所有这些痛苦经历中吸取教训?”她说,“为什么我们不能说:‘我不想再当奴隶了。
凭什么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受苦?为什么这就得是我们的负担和命运?’”“我没有答案,”她补充道。
“但我想让我的书鼓舞读者,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这些问题。
”亚历谢维奇指出,她有一本书叫《二手时间》(Second-Hand Time),书中描述了后苏联时代的问题。
“今天需要有像这样的书,因为我们是带着被击败的感觉在生活,”她说,“我们从来都不想成为今天的自己。
”她还补充道:“在我看来,俄罗斯、白俄罗斯或者所有前苏联国家的作家的责任就是要写出这样的书来。
如果我们不理解自身的问题,就永远摆脱不了我们的过去。
”翻译 is译社 葛仲君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好奇心日报 , 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