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doc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精选12篇)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精选12篇)西安碑林博物馆篇1各位游客、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游览!就在西安市的三学街,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博物馆,它就是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艺术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
它利用西安文庙扩建而成,苍松翠柏掩映着它,巍巍城墙护卫着它。
千百年来,它经历了重重的硝烟战火,跨越了慢慢的岁月长河,3万多平方米的深深庭院中,已有藏品1万多件,碑刻3千多方,更有国家级文物134件,它以萃为经典的东方传统文化和独具魅力的东方石刻艺术,成为我国最大的碑石博物馆和最为丰富的艺术宝库。
西安文庙来到碑林博物馆,你会被这恢宏壮观的文化丛林所感染,更会被一座座精美绝伦的书法名碑所吸引,也许你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此丰富的碑石和动人的雕刻,是怎样穿过历史的云烟,与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呢?那就让我们从碑林的形成说起吧。
公元874年,爆发了黄巢起义。
战火的硝烟,国力的衰弱,使大唐帝京失去了昔日的繁华。
战争的灾难也殃及到文化。
矗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内的《开成石经》濒临战争的毁坏。
公元920xx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此时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了便于防守,将长安城区缩小到皇城之内,国子监便处在了城外,《开城石经》等碑石就被遗弃在露天荒野之中。
在许多文人学士、政府官员的竭力建议下,韩建和后来的刘鄩在公元920xx年,陆续将《开城石经》等碑石搬移到城内唐尚书省的西隅,位置在今天西大街广场一带。
可是这里地势低洼潮湿,经常受到雨水侵蚀,碑石容易陷落倾倒。
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在陕西转运副使吕大忠的精心组织下,又将《开城石经》迁徒到府学的北墉,即西安碑林现址,当然与《开城石经》一同迁入的还有《石台孝经》等一批著名的唐代碑石。
所以,当我们说到碑林的形成时,就会想到《开城石经》,它是碑林的基础,因为它才形成西安碑林今天蔚为大观的3000多方碑石。
了解了碑林这些曲折而艰辛的迁移过程后,我们再看看这里的孔庙旧址。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这里是书法爱好者的圣地,是一座汇聚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瑰宝的艺术殿堂,宛如一座巨大的历史文化宝库,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15号,它依托于孔庙建立而成。
孔庙本就是祭祀孔子等先哲的神圣之地,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而碑林的存在,更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
当我们走进碑林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
红墙环绕,古柏参天,亭、台、楼、阁相得益彰,处处彰显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气息。
这里的每一块砖石仿佛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每一片瓦砾都承载着文化的记忆。
我们先来参观碑林的第一部分——历代碑石。
这里陈列着从汉代到明清时期的众多碑石,它们是碑林的精华所在。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石台孝经。
这块碑刻立于唐天宝四年,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
碑身由四块巨石合成,碑额上雕刻着精美的瑞兽和祥云图案,华丽而庄重。
碑身四面都刻有文字,字体为隶书,书写工整,气势恢宏。
唐玄宗以孝治天下,石台孝经的内容围绕着儒家的孝道展开,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杰作,更是古代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体现。
站在这块碑前,我们仿佛能看到唐玄宗对儒家思想的尊崇,感受到那个时代对道德教化的重视。
另一块举世闻名的碑刻是开成石经。
这是一部大型的石刻经书,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儒家经典。
这些经典在古代是学子们必读之书,开成石经的雕刻历时七年之久,它为古代的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标准版本。
这些碑石排列整齐,犹如一部部沉默的史书,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每一块碑石上的文字都刻工精细,字迹清晰,保存相对完好。
在古代没有印刷术的时候,这些石刻经书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这两块具有代表性的碑刻,历代碑石展区还有众多的名碑。
例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此碑是颜真卿早期的代表作。
西安碑林导游词_导游词_1
西安碑林导游词西安碑林导游词篇1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
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石台孝经》和公元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石台孝经》修盖的碑亭。
《石台孝经》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
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
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
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
后面是孝经原文。
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
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
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
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50252 1 / 5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
清代补刻的《孟子》17面3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
12部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
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12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
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7次刻经。
《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西安碑林导游词篇2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文昌门附近,馆内由碑林、石刻艺术等部分组成,其中由历代碑石、墓志组成的碑林是馆内的亮点,其中包括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等书法名家的碑刻,还有《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唐代碑刻。
陕西西安碑林导游词(精选15篇)
陕西西安碑林导游词(精选15篇)陕西西安碑林篇1西安碑林座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
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
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
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
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
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
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碑林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从历史价值来说,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有的可藉以补充和订正史书记载的遗误,有的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宝贵资料。
如从陕西周至县出土,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20xx年)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通高353厘米,宽103厘米,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用中国和叙利亚两国文字记载了唐时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亚传入我国的情况。
此外,唐《中尼合文之陀罗尼经幢》是我国唐代和尼泊尔人民友好交往的实证;《唐广智三藏碑》记载了一个印度僧人一生在中国的经历和密宗传入日本的师承关系。
等等这些都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和宗教史的珍贵资料。
《明德受纪碑》上刻有“大顺”、“永昌”字样。
这是明未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遗物,记载着当时陕西大旱,粮价昂贵,“小麦每斗二两四钱,米每斗二两六钱”和“人食人犬亦食人”的悲惨景象;清刻《张化龙碑》,颂扬了当时领导陕西扶风、歧山一带农民反抗官府的张化龙;清刻《荒负歌》等,也记录了一些遭受官僚、地主压迫剥削的广大农民的苦难生活;元刻《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庙碑》、《刘尚神道碑》和清刻《平利碑》等,均从不同方面记录了元末红巾军起义和清末广大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外来侵略的事实。
关于碑林导游词介绍5篇
关于碑林导游词介绍5篇关于碑林导游词介绍(1)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碑林。
顾名思义,它的意思就是“碑石丛立如林”,这座博物馆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了。
它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
所以,人们又将其称为“石质书库”。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恩所称的石经包括:唐天宝四年,也就是公元的745年,由唐玄宗书写的《石台孝经》;以及唐开成二年,也就是公元的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这些石经原来都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太学内。
唐朝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将长安城进行了缩小,致使石经弃于郊外。
在许多人的建议下,韩建和后来的刘郇陆续将这些碑石移到了城内的文宣王庙内,也就是今天的西大街社会路一带。
由于那里地势低洼,所以对保存经石不利。
于是,公元1087年,在北宋漕运大使吕大忠的组织下,又将那里的碑石移到了今天的位置。
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西安碑林。
“碑林”一名始于清代。
它收藏了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余件,分布在七个陈列室,八个碑厅和六座碑廊之中。
这些碑石主要可以分为“碑林”和“石刻艺术室”两大部分。
博物馆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
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
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原先拜谒孔子的孔庙改建而成,至今仍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
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始者,历来被封建统治者所推崇。
汉武帝就曾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按照中国历来的建筑制式,门都是朝南开的。
而碑林的门却是东西向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碑林为孔庙旧址,按照中国古代的制度,孔庙的门都开在东西两侧,以示对孔子的尊敬。
西门称为“礼门”东门称为“义路”。
南面的门则封闭起来,叫做“塞门”。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高大的牌坊叫做“太和元气坊”。
它是明代的建筑,是由华山西岳庙移过来的,采用的是四柱三檐。
推举哀年最新的西安碑林导游词五篇
推举哀年最新的西安碑林导游词五篇陕西省西安市南城墙魁星楼下的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西安碑林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西安碑林导游,供大家参考。
西安碑林导游词(一)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景点,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中国书法的艺术,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
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有着“石质书库”和“书法故乡”之称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谈起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历史,可谓是几经波折了。
唐代的毁灭,致使国子监内一大批珍贵的碑石被弃置荒野。
五代十国之后,诸如韩俊、刘询这样的有识之士,对这些碑石加以保护,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的西安碑林。
说话间,咱们已经来到了馆内。
来到这里参观,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西安孔庙,第二个部分是西安碑林,第三部分是石刻艺术室。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孔庙。
孔庙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对孔子也是越来越尊敬,便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座孔庙。
当然,最大的孔庙还要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那一座了。
站在孔庙当中,最先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座高大的牌楼了。
它叫做“太和元气坊”。
是明万历年间,当地的皇族筹集了400两的黄金,所集资修建的。
在上方还有非常精美的双龙戏珠图。
整个太和元气坊,我们可以用,高大而又不失精巧来形容它。
在太和元气坊的底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水池,叫做泮池。
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在泮池里洗笔,并且走过泮桥。
那么今天在场的各位,就可以随我一同,以一个秀才的身份,走过泮桥。
走过泮桥之后,我们穿过的第一道门,就叫做“棂星门”。
在中间可以看到两个大字“文庙”,也就是孔庙的意思。
左边有“德被天地”,右边有“道贯古今”,这两句话、八个字都是出自于《论语》。
在古代,中间的门是贵宾所行走的,两边则是工作人员所走的门。
今天咱们是贵宾,所以咱们走正门。
穿越棂星门之后,我们即将跨越的第二道门,就叫做“戟门”。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历史名城西安的碑林博物馆,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博物馆的文化与历史。
一、碑林博物馆简介位于西安市长安路西端的碑林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碑刻陈列馆,创建于碑林最早的唐代。
博物馆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
博物馆内有石刻文物约11000多块,其中藏品最早者追溯到隋文帝时期,最晚者可追溯到清代。
二、碑林博物馆的历史碑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碑刻陈列馆,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时期。
唐玄宗时期,为了保存和研究历代碑刻,玄宗下令将碑刻搬来集中陈列,形成了碑林。
唐代以后,碑林逐渐扩大规模,成为了保存中国古代碑刻最为完善的地方,并于1988年相继对外开放。
三、碑林博物馆的陈列1、大雁塔位于博物馆中央的大雁塔是碑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雁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2、碑刻陈列博物馆内的碑刻陈列以黄石为主,包括了从唐代到清代的许多名碑。
这些碑刻记录了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文化风貌,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3、文物陈列除了碑刻陈列,博物馆内还有大量的文物陈列,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等,这些文物展示了古代中国的艺术和工艺水平。
四、博物馆内的重要文物1、《孔子序碑》这是博物馆内最重要的碑刻之一,它是唐代文学家颜之推创作的,以楷书书写,全篇文字1700多字,是记载孔子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
2、《真迹洪武南京开封书》这是明代官员王钦敬创作的,文字流畅,用六种不同字体书写,是研究明代书法的重要资料。
3、佛教石刻博物馆内还收藏了大量的佛教石刻,包括佛像、浮雕和石几等,这些佛教石刻展示了古代佛教艺术的繁荣与特色。
五、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与门票1、开放时间:每天上午8:30-18:00(15:30停止入馆)。
2、门票价格:成人票30元/人,学生票半价,小学生以下儿童免费。
周一为闭馆日,节假日除外。
六、参观须知1、请勿触碰文物,注意保护博物馆内的文物。
2、请保持安静,不要喧哗,以免影响其他游客。
推举哀年最新的西安碑林导游词五篇
推举哀年最新的西安碑林导游词五篇陕西省西安市南城墙魁星楼下的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西安碑林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西安碑林导游,供大家参考。
西安碑林导游词(一)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景点,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中国书法的艺术,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
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有着“石质书库”和“书法故乡”之称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谈起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历史,可谓是几经波折了。
唐代的毁灭,致使国子监内一大批珍贵的碑石被弃置荒野。
五代十国之后,诸如韩俊、刘询这样的有识之士,对这些碑石加以保护,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的西安碑林。
说话间,咱们已经来到了馆内。
来到这里参观,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西安孔庙,第二个部分是西安碑林,第三部分是石刻艺术室。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孔庙。
孔庙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对孔子也是越来越尊敬,便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座孔庙。
当然,最大的孔庙还要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那一座了。
站在孔庙当中,最先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座高大的牌楼了。
它叫做“太和元气坊”。
是明万历年间,当地的皇族筹集了400两的黄金,所集资修建的。
在上方还有非常精美的双龙戏珠图。
整个太和元气坊,我们可以用,高大而又不失精巧来形容它。
在太和元气坊的底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水池,叫做泮池。
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在泮池里洗笔,并且走过泮桥。
那么今天在场的各位,就可以随我一同,以一个秀才的身份,走过泮桥。
走过泮桥之后,我们穿过的第一道门,就叫做“棂星门”。
在中间可以看到两个大字“文庙”,也就是孔庙的意思。
左边有“德被天地”,右边有“道贯古今”,这两句话、八个字都是出自于《论语》。
在古代,中间的门是贵宾所行走的,两边则是工作人员所走的门。
今天咱们是贵宾,所以咱们走正门。
穿越棂星门之后,我们即将跨越的第二道门,就叫做“戟门”。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范文3篇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范文3篇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历经900多年的历史,由孔庙和碑石陈列室、石刻艺术室组成,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范文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
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西安碑林博物馆(ForestofStoneStelesMuseum)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个号134件,一级文物535件。
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本馆。
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12个展室。
现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
篇二: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范文西安碑林,以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历经900多年的历史,由孔庙和碑石陈列室、石刻艺术室组成,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
该馆藏石3000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别陈列在6个碑廊、7座碑室、8个碑亭中。
1961年西安碑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碑林的艺术精华吧。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文庙就是孔庙,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介绍(六篇)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介绍西汉时期,厚葬风气极盛,在贵族阶层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很强。
他们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宠幸爱慕的东西雕刻于墓室以尽人间之乐。
汉代画像石便是在这种厚葬风气中逐渐产生的。
石刻艺术室陈列的汉画像石大多出土于陕北。
内容除少数神话故事外,其余的大量取材于现实生活,如牛耕、狩猎、乐舞,贵族生活等。
汉画像石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史实。
因此,它们既是艺术创作又是历史记录,为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牛耕图》是汉代画像石的代表作,画面上有一人双手扶犁,前面有两头牛拉着,两头牛的牛颈上有一横杠,这就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汉朝时农业的耕作水平已经是很高的了.在陕北地区共出土汉代画像石____件,西安卑林博物馆收藏有____件。
隋唐时期的陵墓石刻在这里陈列的有献陵石犀和昭陵六骏。
我们现在所看到地这尊石雕是献陵石犀,它原来位于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前,刻于公元____年,重____吨,是用整块巨石圆雕而成。
这种犀牛的品种非常奇特。
大家来看,它头上没有角,鼻子上方有一圆包,因此叫做“圆帽犀”。
这种犀牛原产于东南亚一带,现已灭绝。
据史料记载,唐初,林邑国,也就是今天越南顺化一带,以这种犀牛向唐王朝进贡,李渊非常喜欢。
建造献陵时,唐太宗李世民就特意把石犀置于陵前。
这一石雕注重写实,结构匀称,比例准确,显然是以活犀牛为“模特儿”,使人感到它温顺驯服,憨态可掬。
接下来各位看到的这一组石雕为“昭陵六骏”。
它是原先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
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
相传六骏图形出自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
原先画面上角刻有唐太宗题铭的四言赞诗,是由欧阳询书写的,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了。
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为了炫耀一生的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戒后世子孙创业的艰难。
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争中身冒箭矢、驰聘疆场的情景。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四篇)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西安碑林博物馆,原名陕西省博物馆,创建于____年。
它是在具有 ____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包括历代碑石、墓志、石刻造像、画像石等石刻文物和书法、绘画、碑拓等其它文物,尤以碑刻墓志、历代拓本为具有特色的馆藏品。
收藏碑石、墓志的数量较多,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____多年。
馆区由孔庙、碑林、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展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
____五以来,新建成以“长安佛韵”为主题展陈的石刻艺术馆,并荣获____优质工程“鲁班奖”与“十大精品”陈列奖,形成“一轴两翼”的展陈格局。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二)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文昌门附近,馆内由碑林、石刻艺术等部分组成,其中由历代碑石、墓志组成的碑林是馆内的亮点,其中包括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等书法名家的碑刻,还有《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唐代碑刻。
在碑林博物馆内,你能够欣赏到历朝历代的碑刻和墓志,这里收藏的碑刻和墓志时间跨度长达____多年。
其中的珍品有: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是标准的“颜体”;柳公权的《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怀仁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笔意奔放。
除了书法大家的石刻外,最受游客欢迎就是《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碑刻。
《石台孝经》,是儒家经典,碑文由两个皇帝以四种字体书写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隶书书写碑文,又以楷书作小字注释,又在碑刻成后在碑侧用行书作批注,而此这块碑的碑额是由唐肃宗李亨用篆书所写的。
《开成石经》刻成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____年),一共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等十二部经书。
在碑林博物馆浏览时,还可以在馆内的“石刻艺术馆”中观赏到四神墓门、唐昭陵六骏图、孔子见老子图、青龙朱雀图等精美的石刻。
2023年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_4
2023年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2023年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1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碑林。
顾名思义,它的意思就是碑石丛立如林,这座博物馆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了。
它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
所以,人们又将其称为石质书库。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恩所称的石经包括:唐天宝四年,也就是公元的745年,由唐玄宗书写的《石台孝经》;以及唐开成二年,也就是公元的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这些石经原来都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太学内。
唐朝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将长安城进行了缩小,致使石经弃于郊外。
在许多人的建议下,韩建和后来的刘郇陆续将这些碑石移到了城内的文宣王庙内,也就是今天的西大街社会路一带。
由于那里地势低洼,所以对保存经石不利。
于是,公元1087年,在北宋漕运大使吕大忠的组织下,又将那里的碑石移到了今天的位置。
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西安碑林。
碑林一名始于清代。
它收藏了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余件,分布在七个陈列室,八个碑厅和六座碑廊之中。
这些碑石主要可以分为碑林和石刻艺术室两大部分。
博物馆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
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
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原先拜谒孔子的孔庙改建而成,至今仍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
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始者,历来被封建统治者所推崇。
汉武帝就曾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按照中国历来的建筑制式,门都是朝南开的。
而碑林的门却是东西向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碑林为孔庙旧址,按照中国古代的制度,孔庙的门都开在东西两侧,以示对孔子的尊敬。
西门称为礼门东门称为义路。
南面的门则封闭起来,叫做塞门。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高大的牌坊叫做太和元气坊。
它是明代的建筑,是由华山西岳庙移过来的,采用的是四柱三檐。
上面的这些彩画是和玺彩画。
西安碑林导游词_碑林导游词
西安碑林导游词_碑林导游词西安碑林导游词(一)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
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石台孝经》和公元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石台孝经》修盖的碑亭。
《石台孝经》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
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
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
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
后面是孝经原文。
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
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
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
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50252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
清代补刻的《孟子》17面3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
12部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
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12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
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7次刻经。
《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西安碑林导游词(二)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
西安碑林博物院导游词
西安碑林博物院导游词欢迎光临西安碑林博物院!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将为大家介绍西安碑林博物院,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次愉快的参观体验。
西安碑林博物院是中国最早的碑刻艺术专题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
它位于中国古都西安市南郊的文化古街长安路,临近西安事变旧址和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大雁塔景区。
西安碑林博物院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现存最早成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
它的前身是碑林印刷局,曾任国家印刷业培训中心,专门负责保护和研究古代石刻碑刻。
博物馆的馆藏包括了大量珍贵的碑刻文物,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陕西碑刻和收藏于全国各地的精品碑刻。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陕西碑刻,它是我们博物馆最重要的馆藏之一。
来到碑林博物院,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陕西地区历史悠久的碑刻,更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文明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这些碑刻大多数来自于陕西地区的名胜古迹,如华山、嵩山、秦始皇陵等地,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的智慧。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嵩山少林寺碑》、《华山杂识》、《秦始皇陵碑》等,它们不仅字迹清晰,内容丰富,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全国各地的精品碑刻。
这部分的藏品来源于汉、魏、唐、宋、元等历代,分布在全国各地。
这些碑刻有的书法优美,有的题材广泛,有的描绘了历史事件,有的记录了文化风俗。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这些碑刻,感受到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氛围。
除了碑刻,我们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砖雕、石雕、陶瓷器、书画等其他艺术品。
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史的宝贵财富。
通过欣赏这些艺术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进博物馆的主要建筑,我们会看到一条硕果仅存的宋代古街——长安街。
沿着长安街,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宋代建筑的精美雕刻和壁画。
这些建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在博物馆整体规划上,我们划分了不同的展览区域。
其中包括将十三行观赏台、三砖刻砖品台和演示台合并为一体的“碑林迈步”区域,这是我们博物馆的核心展览区域。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三篇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三篇第一篇: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中心,是中国最早的碑刻陈列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现在,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座博物馆的魅力吧!首先,让我们来到馆内最重要的展厅——“碑林”。
这里陈列着大量的碑刻,包括汉代、唐代、宋代等不同时期的碑刻。
这些碑刻记录了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名人事迹以及文化艺术成就,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在“碑林”展厅里,你可以看到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祭夫子墓文》碑,这是杜甫为了纪念孔子而撰写的诗文,展现了他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还有韩愈的《洛神赋碑》、欧阳修的《九日登泰山记碑》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除了碑刻,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的石刻雕塑和陶瓷艺术品。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唐代的石雕佛像、明代的石刻龙门狮子等精美的艺术品。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审美观念。
除了常设展览,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艺术展览、学术讲座、书法比赛等,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和学习的机会。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参观博物馆时,请保持安静,不要触摸展品,保护好文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同时,博物馆内设有导览员,他们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说和讲解,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他们咨询。
光!第二篇: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集碑刻、石刻雕塑和陶瓷艺术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国内最早的碑刻陈列馆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首先,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最重要的展厅——“碑林”。
在这里,您将看到大量的碑刻,这些碑刻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名人事迹以及文化艺术成就,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我们将以唐代的碑刻为例,介绍其中的一些代表作品。
首先是杜甫的《祭夫子墓文》碑,这是为纪念孔子而撰写的诗文,表达了杜甫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两则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两则西安碑林博物馆(Forest of Stone Steles Museum)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个号134件,一级文物535件。
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本馆。
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12个展室。
现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两则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用。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两则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一顾名思义,它的意思就是“碑石丛立如林”,这座博物馆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了。
它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
所以,人们又将其称为“石质书库”。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恩所称的石经包括:唐天宝四年,也就是公元的745年,由唐玄宗书写的《石台孝经》;以及唐开成二年,也就是公元的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这些石经原来都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太学内。
唐朝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将长安城进行了缩小,致使石经弃于郊外。
在许多人的建议下,韩建和后来的刘郇陆续将这些碑石移到了城内的文宣王庙内,也就是今天的西大街社会路一带。
由于那里地势低洼,所以对保存经石不利。
于是,公元1087年,在北宋漕运大使吕大忠的组织下,又将那里的碑石移到了今天的位置。
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西安碑林。
“碑林”一名始于清代。
它收藏了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余件,分布在七个陈列室,八个碑厅和六座碑廊之中。
这些碑石主要可以分为“碑林”和“石刻艺术室”两大部分。
博物馆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
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
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原先拜谒孔子的孔庙改建而成,至今仍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文庙就是孔庙,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
以下是我整理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欢迎参考,。
西安碑林,以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历经900多年的历史,由孔庙和碑石陈列室、石刻艺术室组成,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
该馆藏石3000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别陈列在6个碑廊、7座碑室、8个碑亭中。
1961年西安碑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碑林的艺术精华吧。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文庙就是孔庙,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
大家已经看到博物馆门外南墙上,有两个苍劲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庙”,是由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所书。
请大家看这个牌坊,它叫“太和元气坊”。
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进入孔庙应先经过“太和元气坊”,但因为“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城墙,不便人们出入,所以在东西两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
中间有座是半圆形的池子。
这就是泮池。
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人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
各位游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线,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仪俗。
接着进入棂星门,这也是孔庙的第二道门。
门额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
有三门,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高官员,一般官员走西门,东门是其他人员出入的。
戟门,又称仪门,是进入孔庙的第三道门。
这是古代孔庙陈列兵器用的,两侧室则为祭孔人员熟悉仪规和整理衣冠而设。
好了,关于孔庙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现在请大家随我看两件国宝级文物,它们分别是唐景云钟和大夏石马,现立于戟门内的左右两侧。
唐景云钟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而得名。
此钟重约6吨,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铜钟之一。
钟身最顶端蹲有蒲牢,传说它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善鸣,所以伏于钟顶。
钟上铭文共292个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写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对景云钟的赞语以及钟的铸造经过。
铭文外,钟身分别布着雕刻精美纹饰及32枚钟乳,既装饰了钟表,又起到调节音韵的作用。
这座钟移被选入世界名钟之列。
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声钟响,即是景云钟钟声的录音。
这是一件唯一有大夏记年的文物,称为“大夏石马”。
大夏即为大夏国,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族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国家,拥有陕西北部和内蒙部分地区。
赫连勃勃命其长子赫连镇守长安,这匹马便立于赫连璝的墓旁,便是大夏国铁骑神骏征战南北的纪念与见证。
石马由整块石料雕刻而成,肌肉丰满,马腿间有两组石柱,使马站的很稳,这也是它从战火纷飞的年代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