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土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 对农业的影响
强 弱
易耕作
良好
差
强
强
理想的土壤质 质地黏重,不
地
易耕作
(3)土壤剖面构造
概念: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 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壤构成。
在自然土壤中,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森林土壤剖面 及各层特点如下图所示。
有机层: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腐殖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累,呈黑色或灰黑色。 淋溶层:矿物淋失,颜色较浅。
①山区的气温和降水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不同的气 候和植被,导致土壤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分异。
②不同坡向的温度、水分、光照条件不同,植被也不同, 导致土壤发育程度和性状不同。
阳坡
光热条件差, 水分条件差。
阴坡 迎风坡
光热条件好, 水分条件好
背风坡
(2)从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 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第二节 土壤
• 学习目标:
(1)了解土壤的组成、颜色、质地和剖面结构,掌握观察土壤的基本内容 和方法。 (2)掌握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并通过综合分析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 (3)结合实例,了解土壤的功能和养护途径,体会养护土壤的重要性。
内容框架
土壤颜色
观察土壤
土壤质地 土壤剖面
成土母质 生物
土
气候
(2)土壤的改良与养护 改良土壤的目的:改善土壤条件,使之适合耕种。 举例:如前面说的亚马孙河流域人们利用生物炭(碱
性)改良当地的酸性土壤。
阅读P94教材案例,思考: 1.我国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成因以及特征是什么? 2.人们是通过哪些措施对盐碱地进行治理的呢?
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使土壤矿物质团聚。
气候
气候决定一个地区的水热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 岩石风化、物质迁移和植物、动物、微生物活动,是土壤 形成的动力因素。
(1)不同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湿热地区 干冷地区
岩石风化的速度
快 慢
土壤形成速度 较快 较慢
(2)不同气候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气候对土壤黏性的影响: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
拓展:
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百分比
理想物质组成 相态 体积百分比
作用
矿物质 有机质
固相
45% 矿物养分主 要来源
5%
肥力高低的
重要标志
水分 空气
液相 气相
20%--30% 20%--30% 影响热量
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要素之间协 调程度的好坏,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的需求。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在野外判断土
粒径大小可以分为石砾、一 般 分 为 壤质地的类型,可
砂 粒、粉粒、黏 粒等 。 砂 土 、 壤 根据手指研磨土壤
不 同 粒 级 的 矿 物 质 在 土 土和黏土。的感觉做出判断。
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
即为土壤质地。
类型
砂土
壤土
黏土
成分
砂粒占优势
砂粒、粉粒、 黏粒比例适中
黏粒占优势
通气、透水性 蓄水、保肥能
壤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地貌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时间 人类活动
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发现,当地印 第安人在一种与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土壤上耕作。据研究, 这种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 在一定条件下制作而成的生物炭。当地人利用生物炭改良 贫瘠的土壤,可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亚马孙河流域的 自然土壤用于耕作时为什么贫瘠?你能列举出改良土壤的 其他案例吗?
时间
在其他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发育时间较长,土壤层 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人类活动
利: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 业生产的耕作土壤,例如长江中下游的水稻土,我国北方的黑 垆土。
弊:违反自然成土过程,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 肥力下降。
三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1)土壤的功能 • 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 土壤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 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淀积层:上层淋失物质积累,呈棕色或 红棕色。
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土 层特点如下所示:
耕作层:又称表层土或熟土层, 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 较暗。
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 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的 作用。
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 作物生长
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 地貌 时间 人类活动
成土母质
概念:岩石的风化产物能逐渐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 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对土壤的影响: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 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例如如发育在颗粒较细的母质上的土 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发育在颗 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和黏 粒较少等等
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气候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有机质含量
举例
湿热地区
淋溶和生物分解作 亚马孙河流域土壤 用强,有机质含量 一般比较 贫瘠 低,土壤贫瘠。
冷湿地区
有利于土壤有机质 东北地区的土壤是 的积累,土壤肥沃。 非常 肥沃 的土壤
地貌
(1)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山顶和山麓、阳坡和阴坡、迎 风坡和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
成因
类型
判断
由于土壤中腐殖质 有些土壤用颜色命 在野外可以直接根
含量和矿物质组成 名。例如黑土、红 据土壤的颜色判断
的不同,土壤会呈 壤、棕壤等。
土壤类型
现不同的颜色。
(2)土壤质地
观察视频思考:土壤质地分类,划分依据是什么?新 疆长绒棉得益于怎样的地理环境?
(2)土壤质地
概念
类型
判断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
生物
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1)生物循环使营养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
生物残体被分解
提供有机质
有机质在微生物作 用下转化为土壤中 的腐殖质
成土母质、水和大气 中的氮磷钾钙镁硫等 营养元素
被植物吸收存储 在体内,进而被 动物吸收
(2)生物循环促使土壤形成 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
一 观察土壤
土壤概念
观察土壤
观察土壤
土壤颜色 土壤质地 土壤剖面结构
土壤概念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 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思考:土壤和土地一样吗?
那么,有何不同?
观察土壤
野外对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 壤剖面结构等方面进行
(1)土壤颜色
强 弱
易耕作
良好
差
强
强
理想的土壤质 质地黏重,不
地
易耕作
(3)土壤剖面构造
概念: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 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壤构成。
在自然土壤中,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森林土壤剖面 及各层特点如下图所示。
有机层: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腐殖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累,呈黑色或灰黑色。 淋溶层:矿物淋失,颜色较浅。
①山区的气温和降水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不同的气 候和植被,导致土壤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分异。
②不同坡向的温度、水分、光照条件不同,植被也不同, 导致土壤发育程度和性状不同。
阳坡
光热条件差, 水分条件差。
阴坡 迎风坡
光热条件好, 水分条件好
背风坡
(2)从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 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第二节 土壤
• 学习目标:
(1)了解土壤的组成、颜色、质地和剖面结构,掌握观察土壤的基本内容 和方法。 (2)掌握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并通过综合分析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 (3)结合实例,了解土壤的功能和养护途径,体会养护土壤的重要性。
内容框架
土壤颜色
观察土壤
土壤质地 土壤剖面
成土母质 生物
土
气候
(2)土壤的改良与养护 改良土壤的目的:改善土壤条件,使之适合耕种。 举例:如前面说的亚马孙河流域人们利用生物炭(碱
性)改良当地的酸性土壤。
阅读P94教材案例,思考: 1.我国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成因以及特征是什么? 2.人们是通过哪些措施对盐碱地进行治理的呢?
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使土壤矿物质团聚。
气候
气候决定一个地区的水热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 岩石风化、物质迁移和植物、动物、微生物活动,是土壤 形成的动力因素。
(1)不同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湿热地区 干冷地区
岩石风化的速度
快 慢
土壤形成速度 较快 较慢
(2)不同气候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气候对土壤黏性的影响: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
拓展:
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百分比
理想物质组成 相态 体积百分比
作用
矿物质 有机质
固相
45% 矿物养分主 要来源
5%
肥力高低的
重要标志
水分 空气
液相 气相
20%--30% 20%--30% 影响热量
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要素之间协 调程度的好坏,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的需求。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在野外判断土
粒径大小可以分为石砾、一 般 分 为 壤质地的类型,可
砂 粒、粉粒、黏 粒等 。 砂 土 、 壤 根据手指研磨土壤
不 同 粒 级 的 矿 物 质 在 土 土和黏土。的感觉做出判断。
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
即为土壤质地。
类型
砂土
壤土
黏土
成分
砂粒占优势
砂粒、粉粒、 黏粒比例适中
黏粒占优势
通气、透水性 蓄水、保肥能
壤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地貌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时间 人类活动
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发现,当地印 第安人在一种与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土壤上耕作。据研究, 这种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 在一定条件下制作而成的生物炭。当地人利用生物炭改良 贫瘠的土壤,可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亚马孙河流域的 自然土壤用于耕作时为什么贫瘠?你能列举出改良土壤的 其他案例吗?
时间
在其他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发育时间较长,土壤层 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人类活动
利: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 业生产的耕作土壤,例如长江中下游的水稻土,我国北方的黑 垆土。
弊:违反自然成土过程,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 肥力下降。
三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1)土壤的功能 • 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 土壤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 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淀积层:上层淋失物质积累,呈棕色或 红棕色。
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土 层特点如下所示:
耕作层:又称表层土或熟土层, 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 较暗。
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 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的 作用。
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 作物生长
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 地貌 时间 人类活动
成土母质
概念:岩石的风化产物能逐渐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 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对土壤的影响: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 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例如如发育在颗粒较细的母质上的土 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发育在颗 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和黏 粒较少等等
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气候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有机质含量
举例
湿热地区
淋溶和生物分解作 亚马孙河流域土壤 用强,有机质含量 一般比较 贫瘠 低,土壤贫瘠。
冷湿地区
有利于土壤有机质 东北地区的土壤是 的积累,土壤肥沃。 非常 肥沃 的土壤
地貌
(1)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山顶和山麓、阳坡和阴坡、迎 风坡和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
成因
类型
判断
由于土壤中腐殖质 有些土壤用颜色命 在野外可以直接根
含量和矿物质组成 名。例如黑土、红 据土壤的颜色判断
的不同,土壤会呈 壤、棕壤等。
土壤类型
现不同的颜色。
(2)土壤质地
观察视频思考:土壤质地分类,划分依据是什么?新 疆长绒棉得益于怎样的地理环境?
(2)土壤质地
概念
类型
判断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
生物
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1)生物循环使营养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
生物残体被分解
提供有机质
有机质在微生物作 用下转化为土壤中 的腐殖质
成土母质、水和大气 中的氮磷钾钙镁硫等 营养元素
被植物吸收存储 在体内,进而被 动物吸收
(2)生物循环促使土壤形成 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
一 观察土壤
土壤概念
观察土壤
观察土壤
土壤颜色 土壤质地 土壤剖面结构
土壤概念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 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思考:土壤和土地一样吗?
那么,有何不同?
观察土壤
野外对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 壤剖面结构等方面进行
(1)土壤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