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 碳水化合物PPT
合集下载
《碳水化合物》课件
成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成人每天碳水化合物的适宜摄入量为 占总能量的50-65%,即250-350克/ 天。
儿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儿童每天碳水化合物的适宜摄入量为 占总能量的40-60%,具体摄入量根据 年龄、性别和活动水平等因素而有所 不同。
膳食建议
选择全谷类
全谷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 和矿物质,建议每天食用1-2份全
谷类食物。
控制糖分摄入
糖分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糖尿病 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限制添 加糖的摄入,如糖果、甜饮料等。
注意食物搭配
碳水化合物应与蛋白质、脂肪等营 养素搭配食用,以提供更全面的营 养。
特殊人控制碳水化合物 的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GI )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和水 果等。
碳水化合物与其他营养素的关系
总结词
碳水化合物与其他营养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和疾 病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与蛋白质、脂肪等其他营养素之间存在密 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碳水化合物 和脂肪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它们之
水果类食物
总结词
水果类食物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描述
水果中含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糖类物质,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 ,水果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对人体健康有益。
蔬菜类食物
总结词
蔬菜类食物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 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碳水化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成人每天碳水化合物的适宜摄入量为 占总能量的50-65%,即250-350克/ 天。
儿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儿童每天碳水化合物的适宜摄入量为 占总能量的40-60%,具体摄入量根据 年龄、性别和活动水平等因素而有所 不同。
膳食建议
选择全谷类
全谷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 和矿物质,建议每天食用1-2份全
谷类食物。
控制糖分摄入
糖分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糖尿病 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限制添 加糖的摄入,如糖果、甜饮料等。
注意食物搭配
碳水化合物应与蛋白质、脂肪等营 养素搭配食用,以提供更全面的营 养。
特殊人控制碳水化合物 的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GI )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和水 果等。
碳水化合物与其他营养素的关系
总结词
碳水化合物与其他营养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和疾 病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与蛋白质、脂肪等其他营养素之间存在密 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碳水化合物 和脂肪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它们之
水果类食物
总结词
水果类食物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描述
水果中含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糖类物质,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 ,水果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对人体健康有益。
蔬菜类食物
总结词
蔬菜类食物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 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碳水化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碳水化合物(共72张PPT)
糖可引起不良反应 。
另外,机体肝糖元丰富则对某些细菌毒素抵抗能增强,动物实
验显示肝糖元不足则对酒精、砷等毒素解毒作用下降。葡萄糖
醛酸是葡萄糖的代谢产物,它对某些药物如吗啡,水杨酸,磺
胺类药物由解毒作用,生成微生物排出体外。
龋齿是一种表面的牙周疾病,这种疾病是由寄生在口腔中
的能形成噬菌斑的微生物的生长和产酸后引起的。这些微生
感观性状和安全的影响。
•
淀粉的糊化、老化作用的机理、影响因素
及作用;果胶凝胶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
及应用。碳水化合物在食品加工储藏过程
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营养,感观性状和安
全的影响。
•
糖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
➢熟话说“民以食为天”。糖类
化合物是自然界分布广泛、数量最
多的有机化合物,是绿色植物光合
H
H
OH
O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H
H
D—半乳糖
H
OH
OH
H
D—果糖
➢
蜂蜜和大多数果实的甜味主要取决于蔗糖
(sucrose) 、D-果糖( D -fructose)、 D-葡萄糖
( D- glucose)的含量。
是一个相对值,以蔗糖作为基准物,一般以10%或
15%的蔗糖水溶液在20℃时的甜度为1。
果糖>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
差向异构体。因此,一个6碳醛糖有16种异构体,其中8种为D异构系
列,另外8个为L异构系列。
常见的单糖含有5或6个碳原子,分子式为
,已知的单
糖非常容易从
导出。以Fisher投影式表示:
•
按不对称碳原子分为: D-型、L-型,
另外,机体肝糖元丰富则对某些细菌毒素抵抗能增强,动物实
验显示肝糖元不足则对酒精、砷等毒素解毒作用下降。葡萄糖
醛酸是葡萄糖的代谢产物,它对某些药物如吗啡,水杨酸,磺
胺类药物由解毒作用,生成微生物排出体外。
龋齿是一种表面的牙周疾病,这种疾病是由寄生在口腔中
的能形成噬菌斑的微生物的生长和产酸后引起的。这些微生
感观性状和安全的影响。
•
淀粉的糊化、老化作用的机理、影响因素
及作用;果胶凝胶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
及应用。碳水化合物在食品加工储藏过程
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营养,感观性状和安
全的影响。
•
糖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
➢熟话说“民以食为天”。糖类
化合物是自然界分布广泛、数量最
多的有机化合物,是绿色植物光合
H
H
OH
O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H
H
D—半乳糖
H
OH
OH
H
D—果糖
➢
蜂蜜和大多数果实的甜味主要取决于蔗糖
(sucrose) 、D-果糖( D -fructose)、 D-葡萄糖
( D- glucose)的含量。
是一个相对值,以蔗糖作为基准物,一般以10%或
15%的蔗糖水溶液在20℃时的甜度为1。
果糖>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
差向异构体。因此,一个6碳醛糖有16种异构体,其中8种为D异构系
列,另外8个为L异构系列。
常见的单糖含有5或6个碳原子,分子式为
,已知的单
糖非常容易从
导出。以Fisher投影式表示:
•
按不对称碳原子分为: D-型、L-型,
食品营养学第三章碳水化合物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5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 四、抗生酮作用
脂肪在体内被彻底分解,需要葡萄糖的协同作用。当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时,脂肪动员加速,肝脏中酮 体生成量增加,再加上糖代谢减少,丙酮酸缺乏,可与乙 酰辅酶A缩合成柠檬酸的草酰乙酸减少,更减少了酮体的去 路使酮体聚集于血液成为酮血症。血中酮体过多,由尿排 出,又形成酮尿。酮体为酸性物质,若超过血液的缓冲能 力时,引起酸中毒。
可编辑课件PPT
7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 六、多糖的生物活性功能
许多多糖类物质具有生物活性功能,如细菌的荚膜多 糖有抗原性,分布在肝脏、肠黏膜等组织中的肝素,对血 液有抗凝作用,真菌多糖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等。多 糖特殊的生物活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有口服液、 发酵液、精粉等。
多糖在食品中的功能主要是能够增稠和形成凝胶,其 次是能控制或改变饮料和流体食品的质构和流动性质。很 多工业食品中都含有多糖,它对食品的感官性状具有很重 要的作用。
(4)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详细 性状见本章第五节膳食纤维部分。
可编辑课件PPT
16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5)果胶 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存在于相邻细 胞壁的中胶层。按果蔬成熟度不同,果胶分为原果胶、果 胶和果胶酸三种。果胶是亲水性胶体物质,其水溶液在适 当条件下形成凝胶,利用果胶这一特性,可将水果生产果 酱、果冻、果糕等制品。 • 4.糖的衍生物
•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 一、供能和节约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对机体最重要的作用是供能,是供能营养 素中最经济的一种。其中葡萄糖可很快被代谢,1g葡萄糖 彻底氧化可供能17kJ(4kcal)。当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供 给量充足时,机体首先利用它提供能量,从而减少蛋白质 作为能量的消耗。相反,体内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时,机 体为了满足对能量的需要,要动用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提 供能量。因此,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有保护作用, 也就是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食品化学幻灯片PPT
几乎所有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内均含有羰基类物质和氨基 类物质,因此均可能发生Maillard反应。对这类反应的讨论是 食品化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30
(1)反应的总体过程
Maillard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经历亲核加成、 分子内重排、脱水、环化等步骤。其中又可分为初期、中 期和末期三个阶段,总体过程可如下图表示。
8
1、谷物中的游离糖类的含量
谷物中游离糖含量很低,如大米(0.1%~ 0.2%)、小麦(0.1%~2.4%)、大豆 (0.1%)、玉米(0.6%~0.9%)、鲜嫩荚青豆 (2.3%)、鲜青豌豆(0.55%)。
9
2、蔬菜中的单糖和蔗糖的含量
甜菜 胡萝卜
黄瓜 菠菜 洋葱 甜玉米 甘薯
D-葡萄糖 0.18% 0.85% 0.86% 0.09% 2.07% 0.34% 0.33%
3
本章内容
• 3.1概述 • 3.2食品中的单糖类化合物 • 3.3食品中的低聚糖类化合物 • 3.4食品中的多糖类化合物
4
3.1 概述
➢熟话说“民以食为天”。 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分布广 泛、数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 产物。自然界的生物物质中 糖类化合物占3/4,从细菌到 高等动物都含有糖类化合物。
(Ⅰ)初期阶段
Maillard反应的初期阶段包括两个过程,即羟氨缩合与分 子重排。
A、羟氨缩合 单糖类物质可以和含伯胺基类物质(如氨基酸)发生羟 氨缩合反应而得到Schiffs(希夫)碱,Schiffs碱通过分子内 环化转化成稳定的环状结构的产物——糖胺。
32
CHO
H
NR
C
RNH2
- H2O
H HN R C
O
CH2OH 葡萄糖
30
(1)反应的总体过程
Maillard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经历亲核加成、 分子内重排、脱水、环化等步骤。其中又可分为初期、中 期和末期三个阶段,总体过程可如下图表示。
8
1、谷物中的游离糖类的含量
谷物中游离糖含量很低,如大米(0.1%~ 0.2%)、小麦(0.1%~2.4%)、大豆 (0.1%)、玉米(0.6%~0.9%)、鲜嫩荚青豆 (2.3%)、鲜青豌豆(0.55%)。
9
2、蔬菜中的单糖和蔗糖的含量
甜菜 胡萝卜
黄瓜 菠菜 洋葱 甜玉米 甘薯
D-葡萄糖 0.18% 0.85% 0.86% 0.09% 2.07% 0.34% 0.33%
3
本章内容
• 3.1概述 • 3.2食品中的单糖类化合物 • 3.3食品中的低聚糖类化合物 • 3.4食品中的多糖类化合物
4
3.1 概述
➢熟话说“民以食为天”。 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分布广 泛、数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 产物。自然界的生物物质中 糖类化合物占3/4,从细菌到 高等动物都含有糖类化合物。
(Ⅰ)初期阶段
Maillard反应的初期阶段包括两个过程,即羟氨缩合与分 子重排。
A、羟氨缩合 单糖类物质可以和含伯胺基类物质(如氨基酸)发生羟 氨缩合反应而得到Schiffs(希夫)碱,Schiffs碱通过分子内 环化转化成稳定的环状结构的产物——糖胺。
32
CHO
H
NR
C
RNH2
- H2O
H HN R C
O
CH2OH 葡萄糖
课件03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ppt
第二节 单糖
一、结构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2OH
D-葡萄糖
CHO
HO
H
HO
H
H
OH
H
OH
CH2OH
甘露糖
CHO
H
OH
HO
H
HO
H
H
OH
CH2OH
D-半乳糖
CH2OH
CHO
O
HO
H
HO
H
H
OH
H
OH
H
OH
H
OH
CH2OH
CH2OH
D- 果糖 D- 阿拉伯糖
CHO
H OH
HO H
H
OH
CH2OH
(二)分布情况
普通淀粉中一般含70~80%的支链淀粉,蜡质 玉米中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9%。
100 直链淀粉
90
支链淀粉
80
70
75
60
含 量 ( % )5 0
40
30
20
10
0
高直链玉米 普通玉米
小麦
马铃薯
米
不同淀粉
99
木薯
蜡质玉米
一些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
(三)直链淀粉形成络合物的性质 1、直链淀粉与碘形成蓝色络合物
Amadori分子重排
CH2OH 环式果糖胺
(2) 中期阶段
酮式果糖胺在中期阶段主要的分解过程可能有三个途径, 这里仅介绍脱水转化成羟甲基糠醛的途径。其过程可以表 示为:
H HN R C
H O
CH2OH 酮式果糖胺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共151张PPT)
D-葡萄糖 +氢氰酸+ 水杨醛 D-葡萄糖 + 异硫氰酸盐丙酯 +
KHSO4
D-葡萄糖 + 5-乙烯-2-硫代恶唑烷,
或是致甲状腺肿物 + KHSO4 各种硫化氢化合物 + H2S + KHSO4
24
(2)、低聚糖及多糖的水解
低聚糖容易被酸和酶水解,但对碱较稳定。
蔗糖水解称为转化,生成等摩尔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称为转化糖 (invert suger)。
➢此外,某些多糖以糖复合物或混合物形式存在,例如糖蛋白、
糖肽、糖脂、糖缀合物等糖复合物,它们的分子量大小受影响
因素更多。
文献
16
二、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溶解性
✓单糖、糖醇、糖苷、低聚糖等一般是可溶于水的。 ✓糖醇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的热量要比蔗糖高得多,适宜制备 具有清凉感的食品。 ✓糖苷的溶解性能与配体有很大关系。
鱼品的腥味,大豆的豆腥味和羊肉的膻味,用CD包接可除去
✪✪✪ 文献
(四) 多糖
多糖的结构
➢多糖的分子量较大; ➢形状:直链和支链 ➢均多糖(homoglycans),杂多糖(heteroglycans)。 ➢多糖的结构与活性有密切的关系.
➢多糖的聚合度不均一,分子量没有固定值,多呈高斯分布。
➢多糖分子的不均一性主要受体内代谢状态有较大关系。
原糖。
➢苷元的溶解度降低、苦涩味减轻、对食品的色泽及口感都产生重要 影响。
➢糖苷的某些功能消失,有害性的产生或消除。
糖苷酶水解
20
CH2OH
H
O
OH H
O CH2
HO
H
H OH
H
H
O OC
KHSO4
D-葡萄糖 + 5-乙烯-2-硫代恶唑烷,
或是致甲状腺肿物 + KHSO4 各种硫化氢化合物 + H2S + KHSO4
24
(2)、低聚糖及多糖的水解
低聚糖容易被酸和酶水解,但对碱较稳定。
蔗糖水解称为转化,生成等摩尔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称为转化糖 (invert suger)。
➢此外,某些多糖以糖复合物或混合物形式存在,例如糖蛋白、
糖肽、糖脂、糖缀合物等糖复合物,它们的分子量大小受影响
因素更多。
文献
16
二、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溶解性
✓单糖、糖醇、糖苷、低聚糖等一般是可溶于水的。 ✓糖醇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的热量要比蔗糖高得多,适宜制备 具有清凉感的食品。 ✓糖苷的溶解性能与配体有很大关系。
鱼品的腥味,大豆的豆腥味和羊肉的膻味,用CD包接可除去
✪✪✪ 文献
(四) 多糖
多糖的结构
➢多糖的分子量较大; ➢形状:直链和支链 ➢均多糖(homoglycans),杂多糖(heteroglycans)。 ➢多糖的结构与活性有密切的关系.
➢多糖的聚合度不均一,分子量没有固定值,多呈高斯分布。
➢多糖分子的不均一性主要受体内代谢状态有较大关系。
原糖。
➢苷元的溶解度降低、苦涩味减轻、对食品的色泽及口感都产生重要 影响。
➢糖苷的某些功能消失,有害性的产生或消除。
糖苷酶水解
20
CH2OH
H
O
OH H
O CH2
HO
H
H OH
H
H
O 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物名称 碳水化合物(g) 纤维素(g)
全粒小麦
69.3
2.1
强力粉
70.2
0.3
中力粉
73.4
0.3
薄力粉
74.3
0.3
黑麦全粉
68.5
1.9
黑麦粉
75.0
0.7
全粒大麦
69.4
1.4
大麦片
73.5
0.7
全粒燕麦
54.7
10.6
燕麦片
66.5
1.1
谷物名称 碳水化合物(g)
全粒稻谷
71.8
糙米
73.9
蛋糕(干)
36
番茄酱
29
果冻(干)
83
上表说明,目前加工的食品中水溶性糖含量比其相应 的原料要多得多。这是为满足食品的风味和色泽需要 而人为加入的。
9
返回
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 天然食物中游离糖的含量很少;加工的食品中则较多。
如何将植物源食物中的贮存多糖和结构多糖转 化为可溶性多糖?
目前可采取的方法有: 适时采收; 采后处理; 加工中添加水解酶等
根据水解情况
disaccharide
glycoside
单糖
低聚糖
2~20个
凡不能被水 凡能被水解 解成更小分 为少数单糖 子的多羟基 分子的多羟 醛、酮及其 基醛、酮的 衍生物的糖 缩合物,称为 类,称为单糖 低聚糖(寡
糖)
多糖 凡能水解成 20个以上分 子单糖的聚 糖(或者多 羟基醛、酮 的缩合物) 称为多糖
多糖
填充剂
果胶、褐藻胶、 琼脂、魔芋多 糖、羧甲基纤 水溶性多糖 维素
午餐肉 饼干 糖果 颗粒饮料 果酱、果胨 冰淇淋
增加粘
着性和 持水性
稀释面 改善质 筋浓度 地和脆
度
稳定剂
凝胶和 稳定剂
稳定、调 节粘度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改善
碳水化合物在食品中的作用
食品
的质
地和 性状
食品和加工食品的原料
通式:Cn(H2O)m
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的直接产物
低聚糖或 多糖
定义
碳水化合物是由 多羟基醛、酮或 者多羟基醛酮的 缩合物或衍生物 所构成的一类有 机化合物,又称 为糖类
单糖 糖苷、糖酸、 糖醇等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monosaccharide oligosaccharide
分类
葡萄
6.86
7.84
2.25
桃子
0.91
1.18
6.92
梨子
0.95
6.77
1.61
樱桃
6.49
7.38
0.22
草莓
2.09
2.40
1.03
蔬菜
甜菜
0.18
0.16
6.11
硬花甘蓝
0.73
0.67
0.42
胡萝卜
0.85
0.85
4.24
黄瓜
0.86
0.86
0.06
常见部分谷物食品原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按每100g可食部分计)
食品和加工食品的原料
食品的辅助材料
谷类食品
淀粉
绿豆
豌豆
主食 粉 粉条和凉 粉
富含碳水化合 物
粉淀粉糖浆 和葡萄糖
醋、酒
食用淀
玉米淀 土粉高粉豆梁淀淀 粉
藕粉粉 山药
粉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改善
碳水化合物在食品中的作用
食品
的质
地和 性状
食品和加工食品的原料
食品的辅助材料
食品添加剂
淀粉
多糖
果蔬中果胶 面粉中淀粉
决定果蔬食品 决定面包 的质地变化 的品质
高纤维素食品
口感粗糙 溶解性差
粗纤维含量 是制约一些 生物材料在 食品中应用 的关键因素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改善
碳水化合物在食品中的作用
食品
的质
地和 性状
食品和加工食品的原料
食品的辅助材料
食品添加剂
功能性食品
影响和改善食品 的形态和质地
精白米
75.5
全粒玉米
68.6
玉米碴
75.9
玉米粗粉
71.1
玉米细粉
75.3
精小米
72.4
精黄米
71.7
高粱米
69.5
纤维素(g)
1.0 0.6 0.3 2.0 0.5 1.4 0.7 0.5 0.8 1.7
普通食品中的糖含量
食品 可口可乐 脆点心 冰淇淋
糖的百分含量(%)
9 12 18
食品
糖的百分含量(%)
糖苷
可水解成 糖分子和 配糖体的 物质
分类 碳水化合物
单糖、寡糖和多糖 单糖的数量
多糖可分为均多糖或 杂多糖
单糖的种类
多糖可分为植物多糖、 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 多糖的来源 糖
多糖可分为结构多糖、体内的功能 贮藏多糖和功能多糖
多糖复合物
多糖衍生物
4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碳水化合物在食品中的作用
水果——成熟前采摘, 后熟过程中酶促反应使 淀粉转变为糖,水果变 软,变熟,变甜
玉米--在蔗糖转化为 淀粉前采摘,加热破 坏转化酶系,玉米很 甜。成熟后采摘或未 及时破坏酶系,玉米 失去甜味,而且变硬
变老
三、碳水化合物与食品质量
①碳水化合物是营养的基本物质之一。 ②形成一定色泽和风味。 ③游离糖本身有甜度,对食品口感有重要作用。 ④食品的粘弹性也是与碳水化合物有很大关系,如果胶、卡拉胶等 ⑤ 食品中纤维素、果胶等不易被人体吸收,除对食品的质构有重 是膳食纤维的构成成分。 ⑥某些多糖或寡糖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是保健食品的主要活性成
10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食品功能性
一、碳水化合物的结构
(一) 单糖
食品中的单糖多以D-构型存在。 单糖中部分基团发生变化,形成单糖衍生物。 食品中主要的单糖衍生物有:单糖的磷酸酯、脱氧单糖、 氨基糖、糖酸、 糖醛酸、糖二酸、抗坏血酸、糖醇、肌醇、糖苷等。
(二) 糖醇与糖苷 1、糖醇
食品的辅助材料
食品添加剂 功能性食品
低聚糖
糖醇
水苏糖、棉子糖
不被人体
消化酶分 解
不被龋齿
菌分解利 用
促进肠道
有益菌活 化和增殖
如双歧杆菌
用作低热 量甜味剂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改善
碳水化合物在食品中的作用
食品
的质
地和 性状
食品和加工食品的原料
食品的辅助材料
食品添加剂
功能性食品
影响和改善食品 的形态和质地
糖醇指由糖经氢化还原后的多元醇(Polyols),按其结 构可分为单糖醇和 双糖醇。目前所知,除海藻中有丰富的甘露糖醇外,在自 然界糖醇存在较少。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1.食品中单糖、低聚糖、多糖等物理化学性质; 2.食品在储藏加工条件下糖类化合物的美拉德褐变
反应及其对食品营养、感观性状和安全的影响; 3.淀粉的糊化和老化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重点
糖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
难点
本
第一节 概述
章
主
要
第二节 单糖及低聚糖
内
容
第三节 多糖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影响食品的 色泽和风味
单糖和双 糖
小糖类
发生褐变反应 产生风味物质
☜
二、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中含量占干重的80%以上
如:玉米,蔬菜,水果等
单糖及低聚糖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 多糖主要存在于玉米,种子,根,茎植物。
水果及蔬菜中游离糖含量(%鲜重计)
D-葡萄糖
D-果糖
蔗糖
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