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医院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前言医院检验科技术不断进展,新技术、新项目层出不穷。
为了确保新技术、新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建立准入管理制度来规范检验科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保障患者的权益,同时避开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医院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准入管理制度的意义医院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制度是医院对检验科技术引进和使用的管理要求,从源头上确保新技术、新项目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牢靠性,防范潜在的风险,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订立准入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1.规范检验科技术引进和使用,防范潜在的风险;2.提高医院诊断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3.加强对检验科技术的管理和监控,保障医院的安全和牢靠性;4.避开挥霍和不必要的损失,节省医疗资源。
准入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准入管理流程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流程如下:1.需求提出:由临床科室申请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包括申请原因、引进内容和使用范围等。
2.技术审核:由检验科进行技术审核,包括技术方案、设备、试剂和人员等的评估和确认。
3.安全评估:由医院质控部门进行安全评估,重要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牢靠性和风险评估等。
4.决策审批:由医院领导进行决策审批,包括决策结果、使用条件和时间等。
5.实施计划:由临床科室和检验科订立实施计划和使用操作规范。
6.实施监控:由医院质控部门和检验科进行实施监控和评估。
准入管理标准1.技术标准: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技术的可信度和质量。
2.设备标准:新设备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要求和规范,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牢靠性。
3.试剂标准:试剂应选择符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要求和规范的试剂,确保试剂的纯度和有效性。
4.人员标准:检验科技术人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学问背景,确保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准入管理要求1.安全性要求: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使用必需保证安全性,排出潜在的风险,确保安全不可分割。
县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县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一、引言新技术、新项目对医院临床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在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同时,要保障医院临床工作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县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确保医疗质量,保护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县人民医院内的所有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治疗、诊断、手术、检验、影像等。
三、管理流程1. 新技术、新项目立项新技术、新项目立项应根据医院临床需求、相关科学研究进展和患者诊疗需求,并经过医务部门审批。
立项需提交临床应用方案,明确使用范围、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流程及技术要求等内容,并经科室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评估。
2. 临床应用前准备2.1. 培训新技术、新项目使用前应有系统培训和操作指导,参加培训后应考核合格,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方法和操作规范。
2.2. 确保设备正常临床应用前必须保证设备正常,所有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符合使用标准和规范,能够正常运行。
3. 临床应用实施3.1. 患者选择患者应符合使用该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指征和禁忌症要求,必要时应取得患者或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书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2. 操作规范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在临床应用中,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和隐私原则,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
3.3. 技术监护在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中,应有专职技术监护人员参与操作,对操作人员进行监护,确保操作的安全和规范。
3.4. 安全措施在临床应用中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措施,设备操作室必须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3.5. 记录与反馈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记录完整的过程记录和操作记录,并做好案例资料统计,出现意外事件必须及时报告,以便及时纠正和改进。
4. 临床效果和安全评估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后,应及时进行效果和安全评估。
医院开展新技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服务部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工作。
三、新技术、新项目的定义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本院范围内首次应用或已停止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技术及护理用具改良。
四、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类1. 院级新技术、新项目:在本院范围内首次应用或已停止应用于临床的技术。
2. 省级备案类新技术、新项目:在本省范围内首次应用或已停止应用于临床的技术。
3. 国家限制类新技术、新项目:需报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批的技术。
五、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程序1. 科室申请:科室提出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并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2. 科室初审: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申请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初审,提出初步意见。
3. 医院审批: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对初审通过的申请进行审批,确定是否引进新技术、新项目。
4. 审批结果反馈:医院将审批结果反馈给科室,审批通过的新技术、新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六、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与管理1. 实施前的准备:科室需制定详细的技术实施方案,包括人员培训、设备配置、物资准备等。
2. 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对实施过程中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监督,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3. 实施后的评价:科室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包括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安全性等方面。
4. 评估与改进:医院根据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效果,对相关流程、技术进行评估和改进。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八、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1. 医院设立新技术、新项目准入评审委员会,负责新技术、新项目的评审和审批工作。
2. 新技术、新项目的评审和审批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高效的原则。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新技术、新项目是医学科学发展的产物。
为更好的、更安全的应用于临床,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集体讨论制度1、新技术、新项目提出后,为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之前,有关医生应广泛的查阅国内外相关著作及文献,并收集、整理,写出书面综述或报告(附相关资料),制定各种意外情况应急预案,评估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并提交科主任进行全科集体讨论。
2、全科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参与人员应包括科室大部分正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充分发表意见,认真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应有详细的书面记录,其结果由开展项目负责人写出书面报告,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提交医务科。
二、报批程序经全科人员讨论同意后,应详细填写《新技术、新项目、重大手术申请书》(表-1)、首例需要填写《新技术、新项目、重大手术可行性评价表》(表-2)报送医务科,医务科进行初审合格后,提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委员表决结果为“同意”的比例达到2/3视为-------------------------------------------------------------------------------------------------------------------------------------- 审批通过,再报请医院学术委员会及医务科审核、评估,经论证同意后报请主管院长审批。
主管院长审批后,由物价办负责向物价部门申报收费标准,批准后方可实施。
新技术新项目的前5例均需履行报批手续。
5例后视情况由医务科决定是否继续报批。
三、知情同意程序为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实施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患者知情同意制度。
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管理办法
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管理办法不断地研究、开发和应用医疗新业务、新技术,才能可持续性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
为了规范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概论1、新业务、新技术是指医院尚未开展的新医疗业务和技术,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原则。
2、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等级标准:(1)院级新项目,达到地市先进水平或县市领先水平。
(2)地市级新项目,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3)省级新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新业务、新技术项目考核周期为一年。
二、准入程序1、学科申请。
学科或项目负责人按要求填写《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申请书》交医教部。
2、初审。
医教部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初步审核。
3、现场答辩。
初审通过的项目,院学术委员会举行现场答辩。
对项目的目的、意义、实用性、可行性以及实施的方法、步骤、风险、应用价值、推广前景、伦理与法律及项目负责人准入资格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
4、公布。
院长办公会审核确定,公布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立项目录。
三、管理项目管理实行院、科二级管理。
(一)学科管理实行科主任或项目负责人负责制。
1、科主任或项目负责人必须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包含预期目标和考核期内完成例数。
2、学科必须集中科内的人力、物力及病例资源,或申请科间、院间协作,统一实施。
3、对于高难度、突破性的项目可借助上级医院教授协助实施。
4、学科应定期向医教部汇报开展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应用效果、并发症、不良反应等。
5、做好项目总结,撰写实施报告。
(二)院级管理由医教部负责实施。
1、医教部应做好组织、实施、协调工作,实行跟踪评价制度。
2、加强质量控制,建立项目档案。
3、对已认定而未按期开展的项目要查明原因,半途而废给医院造成的浪费或损失应追究责任。
4、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医教部责令学科终止该项目,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人员予以处罚。
(1)未经医院批准擅自开展的项目。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医院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技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新技术是指首次在我院临床工作中应用的医疗技术,包括新的手术方式、新的介入治疗方法、新医疗器材的应用以及专门针对某种疾病进行的新的治疗方案。
第三条本办法中新项目包括:(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第二章审批第四条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必须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本院职工。
第五条拟申报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需填写《****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部。
第六条申请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应在申报书中阐明项目开展的目的、意义、社会经济与效益分析、应用前景、工作基础、查新情况、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主持参与人员及相关伦理问题等。
第七条检验和检查新技术、新项目需要征求相关临床科室意见。
第八条医务部对提交的医疗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1、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
2、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3、参加的人员资质和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
第九条审核合格项目,提交医院学术委员会和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论证,通过论证同意立项的新技术、新项目, 再报院长办公会研究批准。
第十条批准立项的项目, 医务部建立项目编号, 制定项目管理书一式三份, 医务部、科室及项目负责人各1 份, 以备管理、考核之用。
第十一条医务部对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和河南省备案类医疗技术按程序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备案。
实施医院新技术与新项目上线申报管理制度
实施医院新技术与新项目上线申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医院新技术与新项目的上线申报管理,提高技术项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规定和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科室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定义1.新技术:指在医学领域中新显现、新应用或有较大改进的技术。
2.新项目:指医院开展的新型临床治疗、科研、教学等项目。
3.上线申报:指科室或个人向医院管理部门申请新技术或新项目上线使用。
第四条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上线申报的技术和项目必需保证安全。
2.透亮公开原则:上线申报程序必需公开透亮,科学公正。
3.效益优先原则:上线申报的技术和项目必需具备肯定的医疗或经济效益。
第二章上线申报流程第五条申报料子准备1.科室准备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相关资料,包含但不限于技术说明、临床试验数据、相关文献资料等。
2.科室准备上线申报表格,包含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申报目的、理论依据、实施方案、预期效益等认真内容。
第六条提交申报1.科室将申报料子和申报表格提交给医院管理部门。
2.医院管理部门对申报料子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第七条评审和决策1.医院专家委员会对申报料子进行评审,包含技术可行性、安全性、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评估。
2.医院管理部门依据专家评审看法,综合考虑技术和项目的实施可行性、经济效益等,作出决策。
第八条批准与通知1.医院管理部门对通过评审的申报项目进行批准,并出具批准文件。
2.医院管理部门将批准文件通知申报科室,并将相关信息公示。
第九条实施和监督1.科室在获得批准后,应依照申报表格中的实施方案进行技术和项目的实施。
2.医院管理部门对技术和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三章相关责任和义务第十条医院管理部门责任1.负责订立和完善上线申报管理制度相关规定。
2.负责组织申报料子的审核和评审。
3.负责批准通过的申报项目的管理和监督。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管理办法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科研项目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尤其是具有标志性的新技术、新科研项目已经成为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发展的标杆。
为坚持科教兴院,推动我院医疗技术的进步,提高我院医疗技术水平,我院大力倡导临床各科室在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及依法执业并按质按量完成三甲技术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推动学科发展,培育我院的核心竞争力。
为规范我院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及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新技术新项目的定义和分类(一)本管理办法中的新技术新项目是指符合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第一、二类,且与临床诊疗过程有关的、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可在我院开展、实用型技术和方法;对解决重大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问题的项目。
(二)本制度所指的医疗新技术,分为探索性技术、限制性技术和一般技术三类:1.探索性新技术:指本院引进或者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2.限制性新技术:指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国家或者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新技术。
3.一般性新技术:指除国家或者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
(三)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医疗新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申请和审批(一)科室开展医疗新技术应向医院提交相应申报资料:1.新技术项目负责人资质证明材料;2.新技术项目组人员资质证明材料;3.国内外有关该项技术研究和使用情况的检索报告及技术资料;4.新技术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新技术开展的实施方案和风险预案;6.如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7.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二)开展医疗新技术必须履行下列程序:1.开展一般性新技术由科室向医务处申报,填写申请审核表(一式两份并附电子版),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论证,经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后实施;2.开展限制性新技术由科室向医务处申报,填写申请审核表(一式两份并附电子版),医务处集中提交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查通过后提交科学技术委员会,经专家充分论证同意后,由相关部门根据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申报,批准后实施;3.开展探索性新技术由科室向医务处申报,填写申请审核表(一式两份并附电子版),医务处集中提交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查通过后提交科学技术委员会,经专家充分论证同意后,由相关部门根据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申报,批准后实施;三、新技术的临床试用(一)新技术临床试用期间,医务处应当加强对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组织专家进行跟踪评估,建立技术档案,并根据评估结果,逐步建立和完善准入标准和应用规范。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业务建设,提高创新意识,根据医院业务创新战略的总体要求和业务建设的需要,以及卫生部颁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新技术、新项目范围1、医疗工作中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有创新和发展的专业技术项目,包括各种新的检查、诊断、治疗技术的引进或发明,传统治疗方法的挖掘、整理和应用等。
2、护理业务创新,主要包括护理理念、护理技术、服务模式、服务方法的改进、引进或发明创新等。
3、社区服务理念、方法的创新。
4、行政管理与后勤保障的新技术、新项目,包括科室管理创新、临床医疗服务流程的设计、新专科专病设置规划和诊疗规范的制定等。
二、申报与立项1、每年各科室新技术、新项目项目申报时间为10月份。
2、所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项目,必须填写《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请书》、《新技术、新项目项目实施计划书》。
3、项目负责人所填写的申请书和实施计划书,必须按照填写说明逐项认真填写,内容包括项目开展的目标、意义、工作基础、实施计划、进度安排和阶段目标、应用前景(包括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
4、每年拟新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须经科室主任签名同意后向科教科申报。
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请书和实施计划书电子文档、纸质材料各1份,如需购置新设备,还需要递交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5、11月份所有项目先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科教科再邀请相关领导、部门和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立项评议。
6、评议内容包括:是否符合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目标和意义,已具备的条件(人员、技术力量和设施),以及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尤其着重于患者的医疗安全及规范化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7、立项评议通过者方可实施。
如需医院提供资金支持者,须经院长办公会讨论审议通过后才可实施。
三、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1、通过立项的新技术、新项目项目涉及行政管理或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由医教科负责将项目信息通知相应部门。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1、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必须具备的条件:
(1)我院尚未开展的同时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前景、处于相关学科前沿水平的先进临床技术。
(2)项目设计合理,技术路线切实可行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且符合医院发展的趋势,
(3)技术或项目的开展,具备人员、时间、设备等条件的可行性保证。
2、申报: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到医教科领取《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将该技术项目的各种相关内容填写清楚,上报医教科受理并审核。
3、论证:
医教科组织召开院学术委员会专题会议,并请有关专家对上报的相关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必要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确定开展与否。
4、伦理审核:
确定要开展但牵涉到医学伦理问题的新技术新项目经学术委
员会论证后,医教科再组织伦理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
5、评比与奖励:
为鼓励各学科探索和研究医疗新技术积极性,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每年年终由医教科组织专家对各科室上报的本年度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对其中开展顺利并取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按医院奖惩条例给予奖励。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三篇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三篇篇一: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为确保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达到既定目标,满足医院对其预期的要求,最大限度提高医疗水平,早期识别在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规避医疗风险,特制定本规定。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一)在本学科领域中尚属首创,医院拟在学科领域内开展的技术、业务项目。
(二)在学科领域内已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拟在院内范围内开展及推广实施。
二、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最终目的是将新技术、新业务在院内全面落实。
外院专家仅可介入开发过程早期的传、帮、代工作,技术业务的最终推广实施必须由本院人员完成。
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在完成初期的调研、评估及开发策划工作后,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的特点、复杂程度,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5.根据基本情况明确划分开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以及各阶段期实现的目标,应从人员的技能水平、学科建设的规模、经济效益的增长、知名度的提高等方面加以论述。
6.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及科室的接口关系及配合要求予以阐明,其目的是保持新技术、新业务实施过程中工作的有效衔接,信息得到及时、准确的交流。
7.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相关部门及人员在各阶段的职责和权限。
8.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知情同意文件等。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制度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1、医院鼓励医护人员引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医院竞争力,但必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能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科室应结合实际需求,于每年12月组织科内成员对下年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并向医教部提交申请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经医教部审查后报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伦理委员会论证,对于论证通过的项目,由医院行文下发各科室执行。
如果为II类及以上技术项目由医教部组织填报四川省XX 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申请书,经批准后开展。
3、申报时应写清项目主要负责人、协作单位、所需设备及效益分析。
可行性论证及保障患者安全措施及风险处置预案。
4、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为医院执业登记许可范围。
5、对于新开展手术,要求前5例按医院重大、特殊手术进行审批,并完善相关知情同意签字手续。
6、职能部门及科室每半年对开展新技术、项目进行质量、安全、疗效、效益追踪、提出改进意见。
7、医院每年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评审,并给予奖励。
8、医教部对每项新技术建立档案资料。
2、终止新技术、新项目制度1、新技术、新项目未经审批或审批未通过者,必须无条件终止。
2、开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须终止(1)技术力量上不能保证开展项目的医疗安全(例如:人员培训不到位、操作不熟练)。
(2)设备不到位,设备的安全性能不能保证开展的新项目的安全。
(3)科室设施不能保证开展新项目的安全。
(4)经临床运用因费用过高,患者不能接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低下。
(5)经临床运用后,临床效果不明显。
(6)、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严重损害或致残,甚至死亡者。
(7)、出现医疗事故。
(8)、出现医疗纠纷,必须及时报告医教部,医教部报分管院长或院长,由医教部组织相关人员(院内院外专家)讨论研究决定是否终止或继续开展。
3、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定期的总结分析,疗效评估,及时报告医教部,如未进行此项工作者,必须终止。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近年来,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各类新技术和项目层出不穷。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推动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应用,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背景和目的医院作为医疗保健的重要机构,需要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项目,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然而,随着新技术的引入,存在着一系列管理问题,如技术的适用性、风险评估、人员培训等。
因此,制定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内部的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管理办法的内容1. 项目申报和筛选:医院内部应设立专门的技术委员会,负责接收和筛选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申报。
委员会成员应包括相关专家和管理人员,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管理能力,以保证对于新技术和项目的准确评估和判断。
2. 技术评估和风险评估:委员会对申报的新技术和新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同时要了解技术引进所需的新增设备和培训需求。
3. 项目实施和培训:经过评估通过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将进入实施阶段。
医院应组织培训班和专项培训,确保相关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技术操作和应用技巧。
4. 工作监督和评估:医院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应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重要数据和操作过程,为后续评估和总结提供支持。
5. 结果评价和信息共享:医院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结果评价指标体系,对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要加强和其他医院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通过学术会议、论坛等形式,促进技术和项目的推广和应用。
三、实施方法为了确保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以下是几点建议:1. 领导支持:医院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和人力资源,并明确责任分工与相应的目标。
医院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规定
医院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鼓励临床各科室、医技科室在严格执行诊疗常规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有利于病人诊治的新技术、新项目,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规范医疗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保障医疗安全,特制订本暂行规定。
2.标准2.1 工作规范。
2.1.1 新技术、新项目范围; 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国内外已经开展,而本院尚未开展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或项目。
2.1.1.1 试剂、药品、生物制品类:2.1.1.1.1 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等;2.1.1.1.2 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2.1.2 器械、设备类:2.1.2.1 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等;2.1.2.2 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2.1.3 临床诊疗科目类: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等。
2.1.3.1 开设新的专业、专科;2.1.3.2 开展新的诊疗技术方法、新的手术等;2.1.3.3 组织、器官移植技术项目;2.1.3.4 常规的诊疗技术核心内容的改进和完善;2.1.3.5 超出当前诊疗常规规定范围的其他技术业务。
2.2 应申报类目和接受部门。
2.2.1 凡申请国家、省、市临床科研课题立项,向科研信息部申报,并到医务部备案(已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各类科技、科研成果奖的项目及已获得院级临床医疗成果奖的项目,不属于本奖项申报范围)。
2.2.2 除上述类目,凡各科室要求开展的各项临床项目,均向医务部申请备案,包括:2.2.2.1 接受外单位委托本院设计的临床治疗项目;2.2.2.2 与外单位合作的临床项目;2.2.2.3 任何临床实验,进入临床观察病人阶段的研究项目(至少在预定进行试验前1个月);2.2.2.4 本院首次开展的新手术(事先1个月报);2.2.2.5 新开展的创伤性检查项目;2.2.2.6 邀请国内、国外、市内专家,来院进行示教诊疗项目以及具有培训性质的诊疗技术学习班(事先1个月报);2.2.2.7 邀请国外专家由院办报市卫生局审批。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是医院为了更好地管理、推进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研发和推广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细致的管理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目标和原则: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推进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其原则包括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透明性、协同性等。
组织架构: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应明确新技术新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和权限,包括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项目组等,确保各个环节的有效协作和监管。
研发管理: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应制定科学的研发计划和项目评估机制,明确研发流程、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加强项目进度、质量和风险管理,确保研发成果的质量和效益。
审批管理: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应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和评估标准,明确各个层级的审批权限和责任,加强项目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保障医院的利益和患者的安全。
推广管理: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应制定有效的推广计划和落地方案,明确推广目标、方法和时间表,加强市场调研和推广效果评估,提高新技术和新项目的普及率和市场占有率。
绩效考核: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明确绩效指标和评估方法,加强绩效结果的跟踪和分析,对绩效优秀者给予激励和表彰,对绩效不佳者进行问责和改进。
信息化支持: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应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实现项目进度、质量、风险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总之,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是医院为了更好地推进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研发和推广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细致的管理制度,它能够规范和优化新技术新项目的研发和推广过程,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在制定和实施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时,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前的调研和分析:在制定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技术瓶颈、竞争对手、政策法规等相关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制度。
医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管理规定
医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管理规定为促进学科发展,提高整体医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更好地救治病人,医院对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准入管理规定如下:一、新技术、新业务项目的定义及分类凡本院、本科室原来未开展的项目,无论国内外其他单位是否已实施,均属新技术、新业务项目。
新药品、新器材的临床验证不属本规定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
分类:1、技术改进项目:在原开展的项目上有所改进。
2、院级新项目:本院未开展,本市其他医院已进行的技术项目。
3、市级新项目:本市未开展,省内其他市已进行的技术项目。
4、省级新项目:省内未开展,国内其他省市已进行的技术项目。
5、国家级新项目:国内未开展,国外已进行的技术项目。
6、国际新项目:在国内外均未开展的技术项目。
二、申请程序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应先由项目负责人(主治医师以上)认真填写《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申请表》(见附录三),经科室讨论同意,科主任签字确认后报医务科。
三、审批程序1、对于技术改进项目,医务科接到科室申请后,组织相关专家和职能科室对申报项目报告进行讨论和审核,报主管院长批准。
2、对于院级及其以上项目,医务科组织由医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和相关职能科室成员参加的论证会,听取项目负责人与科室的答辩,论证通过后,报院长审批。
3、对于限制性开展的项目(如器官移植等),需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4、经审批通过的项目,科室及时向财务科申报收费标准,经上级主管部门核准价格标准后方可实施。
四、实施与管理1、对新开展的项目,各科要如实、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知情介绍,并填写知情同意书,签字确认后方可实施。
2、科室主任和项目负责人认真监测新项目开展全过程,以保证项目安全、顺利地实施。
3、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发生并发症或意外时,必须积极处理,并立即报告科主任、医务科等有关部门,不得迟报、瞒报、漏报。
4、科室要认真记录项目的开展情况,留取完整的资料。
5、医务科负责监察项目的进展情况,会同财务科、核算办对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向主管院长汇报,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责令整改,直至终止。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医院内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管理,提高医院的科研创新本领和服务水平,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要求订立,适用于医院内涉及新技术和新项目的课题申报、研究、批准、实施、预算、验收和成绩转化等各个环节。
第二条定义1.新技术:指在医学领域、医疗设备领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的新的技术或方法。
2.新项目:指医学科研、医疗服务、医院管理等各个领域中的新的课题、项目或计划。
第二章申报和评审第三条申报要求1.提交申报料子时,申请人应认真描述新技术或新项目的背景、目标、方法、预期成绩、预算等内容,并供应相关证明料子。
2.申报料子中应清楚标明申请人、参加人员的姓名、职称、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第四条申报审查1.医院设立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查和评审申报料子。
2.申报审查应依据医院的发展战略、科研规划以及资金预算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保申报内容与医院各项工作的整体协调性。
3.申报料子通过初审后,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出具评审看法。
第五条评审标准1.评审标准包含项目的创新性、技术可行性、发展前景以及预期成绩等。
2.评审结果依照优先级排序,列入立项计划的项目应符合医院科研发展的重点方向。
第三章立项和实施第六条立项程序1.依照评审结果,医院将经过批准的新技术和新项目纳入立项计划。
2.立项计划应包含项目名称、负责人、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周期、经费预算等内容。
第七条经费管理1.医院依据项目立项计划,进行经费拨付,并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
2.经费使用应依照项目实施计划和财务规定进行,严格掌控经费的使用范围和准确度,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透亮度。
第八条项目实施1.项目负责人应依据立项计划组织实施,并定时提交项目进展报告。
2.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验收和成绩转化第九条验收要求1.项目完成后,应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评估项目实现的成绩和效果。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一、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级对开展的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按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一)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二)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的必备条件(一)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的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四)拟开展的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进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项目,一律不准进入。
四、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程序(一)申报申报者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本院临床、医技、护理人员,须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引进申请表》,经本科讨论审核,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送医务科。
(二)审核医务科对《新技术新项目引进申请表》进行审核合格后,报请医院学术委员会及伦理委员会审核、评估,经两会充分论证并同意准入后,报请院办公会审批。
(三)审批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报院办公会讨论同意和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备案后,由审计科负责明确收费标准方可实施。
五、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内容科学性、安全性、先进性及患者的权益是否得到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业务建设,提高创新意识,根据医院业务创新战略的总体要求和业务建设的需要,以及卫生部颁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新技术、新项目范围
1、医疗工作中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有创新和发展的专业技术项目,包括各种新的检查、诊断、治疗技术的引进或发明,传统治疗方法的挖掘、整理和应用等。
2、护理业务创新,主要包括护理理念、护理技术、服务模式、服务方法的改进、引进或发明创新等。
3、社区服务理念、方法的创新。
4、行政管理与后勤保障的新技术、新项目,包括科室管理创新、临床医疗服务流程的设计、新专科专病设置规划和诊疗规范的制定等。
二、申报与立项
1、每年各科室新技术、新项目项目申报时间为10月份。
2、所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项目,必须填写《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请书》、《新技术、新项目项目实施计划书》。
3、项目负责人所填写的申请书和实施计划书,必须按照填写说明逐项认真填写,内容包括项目开展的目标、意义、
工作基础、实施计划、进度安排和阶段目标、应用前景(包括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
4、每年拟新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须经科室主任签名同意后向科教科申报。
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请书和实施计划书电子文档、纸质材料各1份,如需购置新设备,还需要递交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5、11月份所有项目先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科教科再邀请相关领导、部门和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立项评议。
6、评议内容包括:是否符合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目标和意义,已具备的条件(人员、技术力量和设施),以及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尤其着重于患者的医疗安全及规范化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7、立项评议通过者方可实施。
如需医院提供资金支持者,须经院长办公会讨论审议通过后才可实施。
三、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
1、通过立项的新技术、新项目项目涉及行政管理或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由医教科负责将项目信息通知相应部门。
2、每半年项目负责人需递交《新技术、新业务项目进展报告》,医教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3、重大问题如影响医疗技术安全和质量时,对该项目进行重新评议,必要时予以终止;如属医院支持不到位,由
医教科、科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重新报院长办公会审议。
4、被终止的项目,如科室认为重新开展的条件成熟,医教科将组织重新评议。
5、新技术、新项目项目涉及急危重症病人或难度大、风险高的复杂诊疗技术,在开展前向医务科预申报的同时,应告知科教科。
四、新技术、新项目项目结题评估与等级评定
1、新技术、新项目项目结题时应向科教科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并准备原始档案备查,原则上每年12月份医教科对结题项目组织评估并评定等级。
2、评定的等级标准
(1)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累计成功开展达5例;
(2)国内先进水平:填补省内技术空白,累计成功开展达5例;
(3)省内先进水平:填补市级技术空白,本年度成功开展不少于5例;
(4)市级先进水平:填补院内技术空白,本年度成功开展不少于10例。
3、结题评估与等级评定办法
(1)申请或推荐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评定的项目,将分别邀请部分国内或省内相应专家参加评估与等级评定,同时必须提供国家、省科技部门认可的科技信息检索
机构出具的查新报告。
(2)申请或推荐省内先进水平评定的项目,将邀请部分省内相应专家参加评估与等级评定。
(3)申请或推荐市级先进水平评定的项目,将邀请医院内或部分本地区相应专家参加评估与等级评定。
(4)项目的收益评估由财经科根据项目收益情况分为好、一般、无三个等级。
4、每年对结题项目的评估结果于院内公示,对结果有异议者请于一周内向医教科书面提出复评申请。
医教科审定复评理由充分者,自收到到申请之日起,于1月内组织复评。
五、奖惩办法
(一)奖励办法
1、每年度根据结题项目的评定等级和项目收益记分给予奖励。
2、记分方法:
(1)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省内先进水平、市级先进水平分别记100、80、60、20分。
(2)项目收益情况好、一般和无三个等级分别记20、10、0分。
(3)每个新技术、新项目项目实际得分按评定等级分和项目收益分的总和记分。
3、奖励数目与等级的设立
(1)一等奖设立1项,得分必须全院排名第一且分数
不低于80分;
(2)二等奖设立5项,按全院得分排序且分数不低于60分给予奖励;
(3)三等奖设立10项,按得分排序给予奖励;
(4)得分相同者按等级优先排序,等级排序相同者按实际收益排序。
(5)鼓励奖设立20项,根据其余新技术、新项目项目开展的情况给予奖励。
4、奖励标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分别奖励5万、3万、1万、2千元。
5、奖金分配原则:获奖科室提取30%的奖金作为科室管理资金,项目负责人可获得奖金的40%,余下的30%由项目负责人分配给主要参与人员。
6、奖金分配的执行:科室主任和/或项目负责人按分配原则制定分配方案,交由财经科执行。
(二)处罚办法
1、各科室每年度必须有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否则将影响年度考核结果。
2、对于没有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的科室原则上不安排外出进修、参观学习和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3、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因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或被院方终止的情况,不受处罚,但应在项目终止1个月内向医教科申报其他新技术、新项目项目立项(可跨年度实施),被终止的项目如开展的条件成熟也可申请重新开展。
4、医院购置新设备所支持的新技术、新项目项目,如未能开展,报请院长办公会讨论给予相应处罚。
5、对于申报资料弄虚作假者,扣除项目负责人2000元。
六、其他
1、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不适用本管理办法。
如将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可使用本管理办法申报新技术、新项目立项。
2、本管理办法由医教科负责解释。
医教科
201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