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中医护理方案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运用中医学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本文将就中医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一、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势中医护理方案相较于传统西医护理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个体化护理:中医护理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特点进行个体化护理,针对性强,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2. 综合治疗:中医护理方案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能够从多个方面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3. 强调疾病根本原因:中医护理方案注重探究疾病的根本原因,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
二、中医护理方案在各类疾病中的护理效果1. 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例如,在支气管炎患者中,中医护理方案可以通过中药治疗和穴位按摩等手段,缓解患者的咳嗽、气促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对于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通过调整饮食习惯、采用中药调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3. 神经系统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偏头痛、失眠等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护理方案通过中药治疗、按摩推拿等手段,可以舒缓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4.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中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通过中药治疗和针灸,可以调节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减少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三、中医护理方案的推广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势和疗效使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
在许多医疗机构中,中医护理方案已经被纳入常规护理措施中,用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还有一些专门的中医护理机构,专门提供中医护理方案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个体化、综合化的护理。
然而,中医护理方案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中医特色服务护理亮点及创新举措
中医特色服务护理亮点及创新举措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医特色服务护理的亮点与创新举措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深化和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中医特色服务护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诊疗方法和预防保健理念,正日益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认可。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近年来,中医护理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与西医护理相比,中医护理独具一格,其优势在于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旨在促进人体健康的平衡和和谐。
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的优势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首先,中医护理在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流通以及身心的和谐,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比之下,西医护理更偏向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中医护理通过针灸、中药熏蒸和按摩等手段,可以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其次,中医护理在慢性疾病治疗中有独到之处。
慢性疾病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而中医护理的特点是综合调理,注重整体治疗。
中医护理师会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实现疾病的根治。
相比之下,西医护理更侧重于对症治疗,有时只能缓解病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外,中医护理在病后康复中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手术后、疾病康复期和长期卧床患者而言,中医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中医护理通过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来说,中医护理可缓解关节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在这方面,西医护理往往无法提供同样的效果。
此外,中医护理在妇科、儿科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妇科中,中医护理可调理女性生理周期和内分泌功能,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对于孕妇和产后妇女来说,中医护理师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段缓解妊娠反应、促进乳汁分泌和子宫恢复。
在儿科方面,中医护理可通过中药调理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帮助孩子增长健康。
此外,中医护理在心理健康领域也有其独到之处,通过中医药及针灸等方式,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总之,中医护理作为一种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护理以其综合调理、整体治疗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中医护理是中医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原则。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护理的特点和原则。
一、中医护理的特点1.以整体观念为核心: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护理注重通过调节整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动静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2.个性化护理:中医护理注重个体差异,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重视因材施教,在保证基本护理的前提下,结合个体特点进行差异化的护理。
3.综合性护理:中医护理将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相结合,包括中药、中医针灸、中医推拿、中医饮食疗法等。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对症治疗。
4.强调预防为主:中医护理注重疾病的预防工作,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身心的平衡。
中医护理鼓励患者重视早期症状的变化,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发展。
5.注重调节阴阳平衡:中医护理强调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运动等方面的因素,保持阴阳平衡,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6.个体特点护理:中医护理重视患者的个体特点,注重对患者身心状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制定适合个体需要的护理方案。
二、中医护理的原则1.辨证论治: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病症和体质,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护理。
辨证论治是根据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总结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调整阴阳平衡:中医护理强调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通过运用中医的针灸、按摩、推拿等手段,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调整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达到阴阳平衡。
3.食疗养生:中医护理注重通过食疗养生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中医护士会给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推荐适合的食物和烹调方法,帮助患者通过饮食调理来维持和改善健康。
4.心理护理:中医护理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中医护理临床应用优势
中医护理临床应用优势中医护理作为一种传统医学护理方式,与西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各具优势。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平衡调理,重视疾病的防治,注重心身合一,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护理的五大优势入手,进一步探讨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首先,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重视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注重整体性,不只是针对症状治疗,更要调理全身健康状况。
这种整体观念使得中医护理能够更全面地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的效果。
其次,中医护理强调平衡调理,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在中医看来,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重点在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使得人体内部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平衡调理的方法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手段实现,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第三,中医护理重视疾病的防治,注重患者的自身调理和体质增强。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作之前,通过调理体质、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中医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疾病倾向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设计,帮助患者提升自身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第四,中医护理注重心身合一,强调心理健康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情志与疾病密切相关,情绪的不畅会影响体内的气血运行,导致疾病发生。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中医护理人员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中医养生、气功调理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维持身心平衡,促进康复。
最后,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独具医疗效果,得到广泛认可。
许多疾病在西医治疗无效或效果有限的情况下,中医护理的应用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患者的好评。
在现代医学中,中医护理作为一种综合护理方式,逐渐受到重视,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诸多优势,包括整体观念、平衡调理、疾病防治、心身合一等方面,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护理特色与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特色与临床应用中医护理特色与临床应用中医护理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应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现代护理科技,对疾病进行预防、治疗和康复的一种护理模式。
中医护理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医疗领域。
一、中医护理的特点1.整体观念:中医护理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即看待人体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看待不同部位和系统的孤立存在。
中医护理注重养生保健,强调患者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力,帮助患者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2.辨证施护: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核心理念。
中医护理通过辨证施护,对病情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根据病情而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对病情产生恶化的影响。
3.预防为主:中医护理注重预防,强调平时的养生保健,通过调节饮食、生活习惯、药膳食疗等方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个性化护理:中医护理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点,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1.结合中西医治疗:中医护理结合中西医治疗,兼具中西医治疗的优点,综合施治,提高治疗的效果。
2.个性化诊疗:中医护理重视辨证施护,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点,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避免病情恶化。
3.多种治疗手段:中医护理涉及多种治疗手段,如药膳食疗、针灸、按摩等,这些手段不仅具有治疗作用,而且能够起到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避免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4.保护消耗:中医护理注重保护消耗,避免对机体产生损害。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中医护理强调的是“药物与方气相合”,避免对机体产生负面影响。
5.减少并发症:中医护理重视平时养生保健,预防为主,在治疗疾病时,避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中医护理在实践中的应用1.中医药物巡视护理:巡视患者饮食、活动、睡眠等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药物巡视护理,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中医康复护理: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针对特定疾病,开展康复护理,帮助患者从疾病中恢复过来。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护理作为医疗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与中医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已成为趋势。
中医护理在设备和技术之外,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整体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具有许多优势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中医护理的优势1.1 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医护理秉承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注重在护理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全面情况,包括体质、饮食、情绪等方面,与患者建立起“人文关怀”的沟通和互动,使患者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有效的满足和治疗。
1.2 注重整体护理中医护理强调“包治百病”的整体观念,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维度,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促进患者整体健康的恢复。
与西医疾病的症状治疗相比,中医护理的整体护理方式更加全面,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愈能力。
1.3 强调个性化护理中医护理认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都存在差异,因此,中医护理注重护理计划的个性化。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设计,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1.4 运用中医疗法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广泛运用中医疗法,如针灸、艾灸、推拿等,以刺激经络和穴位,调整患者的气血流通,从而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这些中医疗法通过刺激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对许多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二、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2.1 慢性病管理中医护理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采用中医疗法和中药治疗,结合整体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帮助患者调整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2.2 康复护理中医护理在康复期的患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医疗法可以促进患者的气血流通,恢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功能。
同时,中医药特有的调理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心的平衡,提升康复效果。
2.3 疼痛管理中医护理在疼痛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疗法如针灸、推拿等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调整疼痛区域的气血流通,缓解疼痛,减少对西药的依赖性,提升患者的疼痛忍耐力。
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中医护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个性化护理:中医护理注重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环境等因素,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和调理,从个体的特点出发,使治疗更加精准和有效。
2. 综合治疗:中医护理采用综合治疗的模式,将药物治疗、按摩推拿、针灸、中草药熏蒸等多种治疗手段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患者的身心健康问题,从而达到全面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3. 强调自身调节能力:中医护理注重患者的自身调节能力,通过药物治疗和调理功法,激发和增强患者自身的生命力,使机体能够自行调节和恢复健康状态。
4. 预防保健:中医护理强调以预防为主,注重调整和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和养生方法,可有效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中医护理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创新:中医护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开展新的研究,提高中医护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技术创新:中医护理需要不断深化和发展各种治疗技术,包括新的中药配方、新的推拿和针灸手法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的舒适度。
3. 教育培训:中医护理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推动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
4.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医护理需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医护理机构和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其先进经验,推动中医护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的提升。
5. 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中医护理需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关注社会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开展中医护理项目和服务,提高护理的实用性和社会影响力。
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蔡敏
深圳市中医院护理部 蔡 敏
前言
中医护理是我国独有的护理学科,在促进 人类健康,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命质量等方 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9-2019年》 明确要求“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 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 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整体观——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人体局部
• 因此,我们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 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 变,从而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
整体观---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 “人与天地相应” 、 •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气成”, • 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
得变化增减衣被,劳逸适
• 记住病人的消化能力顶 多只有正常时的一半。
• “思考和询问一下病人 可以进食什么,遵守进 食时间,并且当病人昏 迷的时候及时调整他的 进食规律以保证不会打 乱他的生理节奏,并且 时刻考虑意外事件的发 生。
中医护理特色 整体观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各部分是有机联系的 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 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2
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 整体观
• 辩证施护 • 情志护理 • 饮食护理 • 时间护理 • 服药护理 • 中医操作
3
• 如何理解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共同点和 区别点?
• 如何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中医护理
•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运用整体观,对疾病进 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 统中医中药技术与方 法,对患者及人群施以 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 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 中医护理
三因制宜
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
如针刺法对于中风后遗症肢体瘫痪;拔罐法之于腰 背痛;推拿应用于颈椎病;刮痧法之于中暑患者等, 是易学易行、价格低廉且效果显著,因此深受患者喜爱 。
(三)多食易饥 1.询问饮食习惯及饮食量。宜选择混合餐,每餐进食种类包含主食、蔬 菜、肉蛋类等;粗细粮合理搭配,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2.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燕麦、芹菜、韭菜等,以增加饱腹感, 延缓食物吸收稳定血糖。 3.观察记录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 、糖尿病点、脾、胰、饥点等穴位。 (四)倦怠乏力 1.起居有时,避免劳累。 2.进食补中益气类食物,如山药、鱼肉、香菇等。食疗方:乌鸡汤、香 菇木耳汤、山药炖排骨。 3.病情稳定者适量运动,循序渐进。 4.遵医嘱艾灸,取穴足三里、关元、气海,或穴位贴敷肾俞、脾俞、足 三里以调节脏腑气血功能。
(三)中药枕:遵医嘱将菊花、决明子、荞麦皮、绿豆皮、葛根碎片、 白术等装成药枕,通过药物的发散作用以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 (四)特色技术 1.中药泡洗:适用于下肢麻、凉、痛者,遵医嘱选用活血通络止痛之剂 。水温以37~40℃为宜,时间20~30分钟,严防烫伤。 2.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耳穴。 3.穴位贴敷:遵医嘱选择手三里、足三里、涌泉等穴位,首次贴敷2小时 左右即可,以后每日一次,每次保留4小时,4周为一疗程。 4.穴位按摩、艾灸:适用于阳虚者,遵医嘱取肺俞、脾俞、大椎、神阙 、足三里、关元等穴位 5.中药保留灌肠:适用于消渴病合并肾脏损害者,遵医嘱选用解毒泄浊 之剂。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优势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优势1 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辨证观指导下的护理方法,中医整体护理思想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
如口腔溃疡以补充维生素、口含消炎片等法治疗,往往收效欠佳。
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整体护理的角度进行护理,就可在疾病的初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即心通过舌窍与外界相连。
中医认为,口舌生疮是心火上炎或小肠实热所致,治疗除选用清热解毒、导热下行的药物外,还应选取一些寒凉清火食物,如鸭、鳖、豆芽、豆腐、藕、海带、梨、西瓜、白萝卜等,勿食辛辣温燥之品。
同时要避免情志过激,以免出现过喜伤心、急躁伤肝之弊。
2 辨证施护所谓“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四诊收集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然后根据证定位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
辨证施护包括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两个方面。
例如:同一肾病,若见发热、畏寒、浮肿、小便不利时,诊为“风水证”,当选用宣肺发汗利尿的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若肿已消退,仅有腰酸、面白、肢冷、畏寒等主症时,证属肾阳虚衰,当以温补肾阳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此即同病异护。
又如,多种传染病的初期都有类似的表证(上感症状),在护理时则都要围绕“解表”这一原则进行护理,此即异病同护。
3 情志护理所谓情志护理是指运用调节情志来治疗脏腑疾病的方法。
《内经》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
正常、和调的情志,可使脏腑之气舒畅条达,继而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情志异常,就会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继而伤及内脏。
例如:“喜”本来是一种良性的情绪变化,然而“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
“范进中举”就是一绝妙的例子。
史料记载:范进由于多年未能中举,被家人瞧不起,当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时,由于过喜而伤心,突然患了狂躁型的精神病。
范进的家人在医生的授意下以恐吓的方法刺激范进,范进受到了惊吓,抑制了亢奋的情绪,又恢复了正常的心神功能。
另外,中医在情志护理方面,还强调用五音(宫、商、角、徵、羽)入五脏(肝、心、脾、肺、肾)的方法,来调节五脏的生理功能,相当于现代的音乐疗法。
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蔡敏ppt课件
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整体调理
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调理,针对慢性病 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 理方案。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理、 运动调理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身体状 况,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与保健
中医护理强调预防与保健,通过健康 教育、养生保健等方法,提高慢性病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病情复发 和并发症的发生。
推广中医护理技术
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培训
组织开展各类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对中医护理 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筛选和推广一批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满 足基层群众的基本健康需求。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加强中医护理技术的宣传教育,提 高社会认知度和接受度。
方位的护理服务,满足社会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中医护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发展,中医护理在老年慢性病管理、康复 保健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市场潜力巨大。
国际化发展机遇
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在国际上逐渐得到认可,为中医护理的国际 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融合创新发展
辨证施护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能够准确判断患者 的病情和体质状况,从而采用合适的护理方法和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强调预防
中医护理注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强调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 的重要性。中医认为预防可以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 作用,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医护理在预防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如饮食调理、运动保 健、情志调护等,帮助患者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中医护理也强调早期治疗和及 时调理,以免病情加重或恶化。
中医特色护理健康宣教亮点
中医特色护理健康宣教亮点健康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中医特色护理在健康宣教中具有独特的亮点。
中医特色护理注重整体观念,强调“治未病”,通过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为人们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
下面将从中医特色护理的亮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个性化服务中医特色护理注重个体的差异性,认为每个人的体质、病因和病程都各不相同。
因此,在中医特色护理健康宣教中,针对个体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包括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
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二、强调防病治未病中医特色护理的一个亮点是注重预防疾病,强调“治未病”。
中医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流通等,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特色护理的健康宣教中,将防病观念传递给大众,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前预防疾病。
三、综合运用中医药中医特色护理的另一个亮点是综合运用中医药。
中医药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药物体系。
中医特色护理中,通过中药、针灸、拔罐、推拿等多种手段,运用中医药理论为人们提供健康指导。
中医药注重整体调理,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人体的内外环境,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中医特色护理在健康宣教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建议。
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提倡“五谷杂粮”、“药食同源”等饮食原则。
同时,中医特色护理也注重运动的调理作用,如太极拳、气功等,有助于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此外,中医特色护理还关注人们的作息规律,提倡早睡早起,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身心的健康。
五、疾病综合治疗中医特色护理健康宣教的亮点之一是疾病的综合治疗。
中医特色护理注重疾病的整体观念,强调治疗的个性化和综合性。
中医特色护理的健康宣教中,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法,综合治疗疾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中医特色护理健康宣教具有个性化服务、防病治未病、综合运用中医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疾病综合治疗等亮点。
中医特色护理
• 防暑——
• 季节特点: 夏天阳气旺盛,昼长夜短,人体易受暑邪侵 袭。
• 预防措施: 晚睡早起,中午能够合适增长午睡,注意不 可过分劳累消耗,防止烈日下暴晒以防中暑。夜间切忌 露宿室外或直卧窗下,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阻遏身体阳 气通达和宣泄。在情志上要保持精神快乐,切忌发火,
以使人体气机宣畅 。
• 长夏防湿——
患者肾阴不充,不能生髓,髓海空虚,气血阻滞,脉络 不通,故发头晕,时发时止;肝肾不足,无以上承,故 见眼部胀痛,口干、口苦。舌红苔薄白,脉细为肝肾亏 虚之征象。
案例一 此病例能够开展哪些中医特色护理?
1.保持病室平静,空气新鲜,光线柔和,防止 噪音。病床平铺,防止碰撞摇动,眩晕发作 时要卧床休息,闭目养神。 2.观察病情旳诱发原因、发作旳频次,连续时 间、程度以及血压、舌象、脉象。 3.饮食宜清淡,多食水果和蔬菜,忌食辛辣、 刺激、肥厚、生冷之品。 4.主动疏导患者,使其肝气条达,引导患者培 养豁达乐观旳心态,学会自我调整,保持情 绪稳定。 5.中药汤剂以温热服为宜,一般药物遵医嘱按 时按量服用。
• 饮食调护:
– 感冒(外感风寒):香菜粥、苏叶薄荷粥,以祛风散寒。 – 呕吐(肝气犯胃):良姜陈皮粥、佛手煎水代茶喝,以理
气宽胸,和胃解郁。
甘味旳食物——山药、大枣、粳米、鸡肉、饴糖、蜂蜜、
甘草等。
• 作用:滋养补虚、补脾和中、缓急止痛。
• 饮食调护: – 泄泻(脾胃虚寒):莲子粥、山药茨实煲鸡以温中散寒。 – 胃脘痛(脾胃虚寒、里急腹痛):饴糖姜枣汤、蜂蜜鸡蛋
• 季节特点:湿为长夏主气,温度高、湿气大是这 个季节旳
经典特点。中医以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且 湿性重浊,易引起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
•预防措施:虽然自觉大热,不可过分贪凉,防 止久从湿地,以免中气内虚,从而造成暑热与风 寒之邪乘虚而入。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摘要:中医护理学伴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而源远流长。
在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以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什么是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怎样来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对于在中医医院工作的护士来说,是一直关心和不断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医护理临床护理特色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摘要】护理的基本职责是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和全面治疗,包括医师医嘱的准确执行和治疗情况的反馈,以及患者的基础护理。
中医护理的重点在于内科护理,包括中草药的有效应用和针灸推拿的科学操作,以及药膳的开发和养生的训练。
总之,中医护理应当突出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以便患者得到及时的康复。
因此,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工作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能够为人们的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医护理;辩证施护,针灸推拿;临床护理1 引言当前,我国的悠久中医学,如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和辩证施护,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我国的中医护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针灸推拿护理和辩证施护体现了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
这有助于人们治疗疾病,提高我国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方面的国际影响。
2 中医护理的概念与内涵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配合中医师对病人进行中医诊治的工作。
中医治病的传统,多以个体行医为主,因此,医和护常是不分家的,没有专职的护士。
比如大夫到病人家里出诊,除了诊病处方,往往还要兼任行针施灸、配药熬药、观察护理等工作,尤其是针刺与行针,更需专业的中医大夫来操作,护士一般是不能代替的,不过灸法则护士可以如法操作,所以中医护理非常重视辨证施护,强调“三分治,七分养”,这就是中医护理的特色。
只有明白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具有“理、法、方、药”和“理、法、方、穴、术”的特点,并因人而异配合不同的中医护理方案,就能实现中医针灸治疗的高效、速效、长效。
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疾病方面有何独特优势
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疾病方面有何独特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医护理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老年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关联。
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各脏腑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气血阴阳失衡,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病。
中医护理通过调理人体的整体功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护理注重情志护理。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下降、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容易出现孤独、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中医护理通过与老年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情志调节方法,如以情胜情、移情易性、暗示解惑等,帮助老年人保持心情舒畅,减少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例如,对于容易焦虑的老年人,可以通过倾听他们的倾诉,给予安慰和鼓励,引导他们转移注意力,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散步、下棋、打太极拳等,以缓解焦虑情绪。
饮食护理是中医护理预防老年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讲究饮食有节、五味调和。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同时,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施食。
比如,对于体质虚寒的老年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等;对于体质燥热的老年人,则宜食用一些凉性的食物,如绿豆、西瓜等。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的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以保护脾胃功能。
起居护理在中医护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老年人应顺应自然规律,做到起居有常。
根据四季的变化调整作息时间,春季晚睡早起,夏季晚睡早起,秋季早睡早起,冬季早睡晚起。
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恢复体力和精力,增强免疫力。
同时,要注意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但也不能久坐久卧。
中医科优质护理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2022年,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指导下,中医科全体护理人员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现将本年度中医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亮点1. 强化中医护理特色:本年度,中医科紧紧围绕中医特色,开展了多项中医护理服务项目,如耳穴埋豆、艾灸、中药保留灌肠、刮痧、中药穴位敷贴、中药足浴、拔罐等,共计服务76019例次,深受患者好评。
2. 加强中医护理技能培训:为提升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水平,中医科组织举办了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班,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训练12次,并选派技术骨干赴上级医院进修,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技能。
3.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中医科全体护理人员牢固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开展微笑服务、加强护患沟通,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4. 加强疫情防控: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医科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响应号召,严格执行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5. 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中医科积极组织针灸、护理骨干人员到基层医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共计推广项目16项,提高了基层医院的中医护理水平。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中医护理人才不足:目前,中医科中医护理人才相对匮乏,影响了中医护理服务的开展。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加大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引进优秀人才。
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部分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程度不高,影响了护理质量。
我们将加强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
3. 中医护理科研力度不足:中医科在中医护理科研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中医护理服务的发展。
我们将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科研工作。
四、展望未来2023年,中医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中医护理队伍建设,提升中医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
中医特色护理范文
中医特色护理范文中医特色护理是中医药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运用中医药疗法和中药药物,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进行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和护理。
中医特色护理与西医护理相辅相成,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医特色护理。
一、以辨证施治为核心中医特色护理的核心理念是辨证施治。
“辨”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望、问、切、闻四诊方法,辨别患者的病因、病机及脏腑病变情况,“证”即古人称的病候,是对疾病特点的总结和概括。
“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结果进行治疗和护理,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拔罐、刮痧等。
中医特色护理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强调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治疗原则。
通过感知和调整患者体内阴阳、气血、脏腑等因素的平衡状态,达到健康的目标。
同时,中医特色护理还注重在治疗过程中考虑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态,通过舒缓患者情绪、减轻焦虑和恐惧等方法,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
二、药食同源,养生为主中医特色护理注重养生,它认为“治未病”的最佳方法是在生活中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饮食养生学是中医特色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饮食养生学认为食物具有药物性质,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食材和烹饪方法来改善人体的健康。
中医特色护理强调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通过观察舌诊、脉诊等方法,判断患者体质,制定相应的饮食调养方案。
例如,对于阳虚体质的人,应多摄取温热的食物,如姜、葱、羊肉等,以助阳气的生成;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则应多摄取滋阴的食物,如绿豆、菊花、石斛等。
除了饮食养生,中医特色护理还注重调理睡眠、调节情绪、锻炼身体等方面。
通过方法灵活多样的药浴、推拿、气功、太极拳等手法,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中医特色护理以中药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在个体化和综合性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药药物多为天然草本植物制成,成分复杂,药性温和,副作用小。
中医特色护理强调个体差异性,在用药时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合理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观——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
• 临床见到口舌生疮局部病变的病人。中医认为是心火上炎 或小肠实热所致。 “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 护理上除在局部用药外,还须嘱病人保持情志舒畅, 避免情免情志过激,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
中医护理特色
时间护理
•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 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 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 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调理都有很大的益处。
•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 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 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 有序:
小茴香、八角、酒等。
• 虚证:虚证患者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分别给予益气、补血、
滋阴、补阳的食品治之;然而虚证患者多脾胃虚弱,进补时不宜 食用糯米、大麦等滋腻、硬固之品,食物以清淡而富于营养为宜。
饮食调护
因时施膳
注意四季气候变化的特点极为重要。 • 春季气候转温,五脏中属肝,以肝主疏泄为特
征,适宜进补,饮食以补肝疏散为主,可选用 韭菜炒猪肝等; • 夏季炎热酷暑,五脏属心,以喜凉为特征,适 宜清补,饮食以清暑生津为主,可选用绿豆粥 等;长夏阳热下降,水气上腾,为一年中湿气 最盛的季节,五脏属脾,应以解暑为宜,宜进 淡补饮食,如苡仁粥、芦根等;
[风寒感冒
l 恶寒重、发热轻, l 头痛、身重、鼻塞声重 l 喷嚏时流清涕 l 咽痒咳嗽,无痰或稀白
痰,口不渴 l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施护
辩证施护
给药护理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汤药宜热 汤药宜温 服,服药后 服,被盖适 予热饮料或 中,不可过 盖被保暖, 暖。 以助微汗出。Biblioteka 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为主,
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 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
整体观 ——人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
春天多温病,夏天多热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伤寒。这种
四季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就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临床上
某些疾病如痹症、哮喘之类,也往往在气候急剧变化之际, 或节气交替时节,病情复发或加剧。
护理上要掌握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对护理对象有 针对性的进行适时指导,以减少发病,这和整体护理的 预防保健内容是相吻合的。
因证施膳
• 表证:宜清淡、易消化之品,忌肥甘厚腻,补品,发物. 表寒
证可食荆芥粥,用姜、葱、蒜、胡椒等作调味料;表热证者可食 防风粥.
• 寒证:应给予温热性质的食品治之,如糯米、桂圆肉、大枣、
韭菜、生姜、杏子、板栗鸡肉、牛乳等;忌冷饮、凉菜、大量的 生冷蔬果等。
• 热证:可给予西瓜、绿豆、梨等寒凉之品。忌辛辣,如辣椒、
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深圳市中医院护理部 蔡 敏
前言
中医护理是我国独有的护理学科,在促进 人类健康,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命质量等方 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 明确要求“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 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 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特色
辨证施护
辨证就是通过中医四诊收集临床资料,运用八纲、 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加以分析、归纳, 辨别疾病属于何“证”
施护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和具体 的护理措施
辨证施护
v 辩证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 l 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l 两者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
• 中医护理
三因制宜
– 因时制宜 – 因地制宜 – 因人制宜
• 西医护理
• 第一章 通风以及一些应注意的事项 • 第二章 房子的健康条件 • 第三章 精细的安排 • 第四章 噪音 • 第五章 变化 • 第六章 饮食 • 第七章 什么样的食物 • 第八章 床和被褥 • 第九章 光线 • 第十章 房间和墙壁的清洁 • 第十一章 个人卫生 • 第十二章 不停地谈论希望和建议 • 第十三章 对病人的观察
• 中医护理
• 情志护理 • 七情内伤 • 七情相制 • 移情
• 西医护理
• 心理护理 • 身心社灵护理 • 生理心理社会/整体护
理
• 中医护理
• 西医护理
• 饮食调护 – 辨证施膳 – 食物的四气(寒热 温凉)五味(辛甘 酸苦咸)
– 有节有方 – 谨和五味
• 饮食护理
• 对病人的食物再怎么注 意都不为过。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悲伤肺” “恐伤肾”
不同的情绪变化对相应内脏产生的影响:
• 怒为肝志,怒则伤肝,“怒则气上”。如大怒之下常会
引起头痛、头晕、面赤等肝阳上亢的症状;
• 思为脾志,思则伤脾,“思则气结”。思虑太多者常会
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脘闷腹胀,这是脾气受损的表 现;
• 恐为肾志,恐则伤肾,“恐则气下”。卒受惊恐之人常
。
整体护理
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 对护理对象进行生理、 心理、社会、文化等多 方面全过程的护理
p中医护理
p西医护理
• 整体观(人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人与自 然的统一性)
• 辨证施护(同病异 护/异病同护)
• 整体护理(因病施 护,因人施护,因需 施护),人环境健康 护理
• 循证护理(教科书, 卫生政策法规规范, 诊疗护理常规,技术 规范,卫生行政/专业 学术机构指南,患者 病史/临床表现的动态 改变及记录,医护人 员的临床判断和经验)
胃脘痛 临床表现
脾胃虚寒证 ——表现为隐隐作 痛,喜温喜按,空 腹痛甚, 得食痛 减,神疲乏力,手 足不温,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脉虚弱
肝气犯胃证 ——表现为胃脘胀 满攻撑作痛,连及 两胁且嗳气频繁, 喜叹息每因烦恼郁 怒而作痛为主证 苔薄白,脉弦
胃脘痛 一般护理
脾胃虚寒证
l室温宜暖,注意保暖, 避风寒,根据季节或气温
得变化增减衣被,劳逸适
度。气虚消瘦者,饭后宜
休息片刻,再适当运动, 如散步等。
l中药汤剂宜饭前热服, 服药后宜进热粥、热饮,
以助药力。 l胃痛时可用连须葱有头 30g、生姜15g,共捣烂炒 热布包,热敷胃部。
肝气犯胃证
l胃脘痛时卧床休息,痛缓后适 当活动。 l中药宜饭前温服。 l疼痛持续不解,可遵医嘱服沉 香粉、延胡粉各1g,以理气止 痛。也可遵医嘱针刺阳陵泉、 太冲、内关、合谷、中脘、足 三里等穴以止痛,用泻法。 l加强情志护理特别重要!安慰 病人善于克服不良情绪影响, 保持乐观情绪,开导鼓励病人 诉说内心的烦恼与不畅,通过
体现 l 辩证施护包括异病同护、同病异护
辩证施护
例一: 感冒
临床症见: 以鼻塞、流涕、咳嗽、恶
寒、发热、头身疼痛为 辩 证
主要表现的病人初步印 象为感冒病
风热感冒证 风寒感冒证 气虚感冒证 暑湿袭表证 阴虚感冒证
辩证
辩证施护
[风热感冒
u 发热重、微恶风寒 u 头昏胀痛面色多赤 u 目红、鼻塞息热 u 咳嗽痰涕黄稠 u 口干而渴 u 咽噪或咽喉肿痛 u 舌苔薄黄、脉浮数者
饮食调护
由于体质的差异,对于食物温性或凉性的食
用选择应得当。 • 阴虚阳热之体,饮食宜凉,选用养阴为主的
食物,如银耳、甲鱼等; • 阳虚阴盛之体则饮食宜温,选择补阳食物,
如羊肉、狗肉等; • 气虚宜补气,如人参粥。
饮食调护
因人施膳
• 血虚之体宜补血,如猪肝等; • 妇女有经期、怀孕、产后、哺乳等生理
以心医心之法,乃是最妙之上
情志护理方法
• 以情胜情疗法:是指一种情志病变,通过 另一种情志活动予以改善,它的理论基础 是传统的五志相胜。
中医护理特色
饮食调护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 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 补精益气。”——《内经》
饮食调护原则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寒则热之” “热则寒之”
变化阶段,可根据各期选择补气、补血、 补肾、通乳之品,如母鸡、糯米粥、鳝 鱼、猪蹄等。
因地施膳
饮食调护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活 习惯的不同,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 同,故施膳时应区别对待。 • 西北严寒地区 气候寒冷干燥,易受寒伤燥,宜 食温阳散寒或生津润燥之食物; • 东南湿热地区 气候温暖潮湿,易感湿邪,宜食 清淡、除湿之食物。
多饮水忌辛辣油腻厚味食物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宜热食忌生 冷;可给予豆 豉汤、生姜红 糖水等辛温解 表之品。
可多食水果可 给予绿豆汤、 西瓜、莲藕、 苦瓜等清热辛 凉之品。
例2: 胃脘痛
辩证施护
临床表现: 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
辨证
寒邪 饮食 肝气 肝胃 瘀血 胃阴 脾胃 客胃证 停滞证 犯胃证 郁热证 停胃证 亏虚证 虚寒证
整体观——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人体局部和整体是辩证统一的,人体某一局部的 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
• 因此,我们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 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 变,从而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
整体观---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 “人与天地相应” 、 •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气成”, • 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
• 记住病人的消化能力顶 多只有正常时的一半。
• “思考和询问一下病人 可以进食什么,遵守进 食时间,并且当病人昏 迷的时候及时调整他的 进食规律以保证不会打 乱他的生理节奏,并且 时刻考虑意外事件的发 生。
中医护理特色 整体观
Ø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各部分是有机联系的 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 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