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童声合唱教学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7744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5.png)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少儿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正确的教学方法对于孩子们的音乐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音乐素养少儿合唱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包括音准、节奏、声音的品质等。
在每节课上,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音乐游戏来帮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比如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来练习音高,通过击掌声来学习节奏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水平,还能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注重声乐训练在少儿合唱教学中,声乐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老师需要通过正确的唱歌姿势、呼吸方法等来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在声乐训练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来帮助孩子们提高声音的品质和音准,比如练习声音的模仿、练习简单的咏唱等。
老师还可以给孩子们讲解一些关于声乐的基本知识,比如什么是假音、真音,如何正确发声等。
三、注重团队合作少儿合唱是一个团队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合唱练习来帮助孩子们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比如让他们一起练习唱和声、一起排练曲子等。
在合唱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小组比赛、团队活动等来激发孩子们的合作热情,让他们在合唱活动中享受团队合作的乐趣。
四、注重表演培训少儿合唱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表演培训。
在合唱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还要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肢体动作训练、表情演绎等来提高孩子们的表演水平,让他们在表演中不仅能够唱出好声音,而且能够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五、注重情感体验在少儿合唱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情感语言,通过唱歌可以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情感训练来帮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情感力量,让他们在唱歌中真正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六、注重多样化教学在少儿合唱教学中,要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童声合唱律动训练教案设计
![童声合唱律动训练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f2cf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b.png)
童声合唱律动训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唱能力;2.通过律动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3.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律动训练和合唱技巧的培养;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合唱中保持统一的节奏和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
1.律动训练。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律动练习,包括单拍、双拍、三拍、四拍等基本节奏练习;(2)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或者口语节奏来进行律动训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节奏感;(3)通过律动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合唱训练。
(1)教师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合唱曲目,让学生进行合唱练习;(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声部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和表现力;(3)通过合唱训练,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综合训练。
(1)教师可以结合律动训练和合唱训练,设计一些综合训练的活动,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音乐的魅力;(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唱比赛或者演出,让学生在比赛或者演出中展示自己的合唱成果,提高学生的表现意识和舞台表现能力。
四、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律动训练和合唱训练,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3.合作教学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律动训练。
(1)教师向学生介绍律动训练的重要性,并简单解释律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律动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音乐的节奏感;(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律动比赛或者游戏,让学生在比赛或者游戏中加深对音乐节奏感的理解和体验。
2.合唱训练。
(1)教师向学生介绍合唱训练的重要性,并简单解释合唱训练的内容和方法;(2)教师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合唱曲目,让学生进行合唱练习;(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声部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和表现力;(4)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比赛或者演出,让学生在比赛或者演出中展示自己的合唱成果,提高学生的表现意识和舞台表现能力。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d67b0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1.png)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少儿合唱教学是培养孩子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下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少儿合唱教学方法。
培养兴趣是少儿合唱教学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孩子们对合唱的兴趣,例如使用游戏、故事等与音乐相关的活动。
教师还可以通过邀请专业合唱团来给孩子们进行现场表演,让他们亲身感受合唱的魅力。
建立良好的声乐基础是学习合唱的基础。
教师应该注重对孩子的声音进行训练,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唱歌技巧和发音。
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孩子们的呼吸和发声技巧来提高他们的歌唱能力。
合理安排合唱曲目也是教学的重要一环。
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孩子们年龄和音域的歌曲,让他们有信心并且能够完整地演唱。
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儿童歌曲,让孩子们在唱歌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合唱团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倾听和尊重彼此。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唱团的各种活动来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合作,例如合唱比赛、合唱演出等。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如何协调动作、协同演唱,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演出是少儿合唱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合唱团的公演,让孩子们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
演出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合唱团的凝聚力和成就感。
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包括培养兴趣、建立良好的声乐基础、合理安排合唱曲目、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定期演出等。
通过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合唱,并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f342d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e.png)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1.选择适当的合唱曲目:合唱曲目选择应符合小学生的音域和音色特点,曲调简单明快,歌词内容浅显易懂、富有教育意义。
同时还可以选择与孩子们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曲目,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2.培养集体意识:合唱教学是集体的音乐教学形式,要求学生们有相互合作、协调配合的意识。
可以通过一些合唱练习,例如站好队、统一呼吸、合声练习等,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细致的声乐训练:合唱涉及到声乐技巧的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教师细致入微地指导。
教授正确的发声方法、发音准确、声部分工合作、节奏准确等。
4.循序渐进的排练步骤:合唱教学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排练过程,包括声部分教学、整体合唱排练、音准、节奏、动态的统一等。
在指导学生排练时,可以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唱能力。
5.合理设置节奏和动态:在合唱的过程中,节奏和动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师应该详细指导学生如何统一节奏和动态,通过简单的动作指导或者使用打击乐器等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感受节奏和动态的变化,从而提高整体的合唱效果。
6.培养音乐表现力:音乐表现力是合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的变化等来教授学生如何表现音乐的情感,从而使整个合唱更加生动、感染力更强。
7.举办合唱比赛或演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在学校内举办合唱比赛或演出。
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合唱的乐趣、锻炼合唱实践能力,并且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8.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合唱教学可以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音频设备等,可以播放合唱曲目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在听到音乐的观察其他合唱团队的演唱方式,以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可以通过合适的曲目选择、培养集体意识、细致的声乐训练、循序渐进的排练步骤、合理设置节奏和动态、培养音乐表现力、举办合唱比赛或演出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来实现。
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
![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https://img.taocdn.com/s3/m/ffd15d4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6.png)
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歌唱与表达”单元,具体涉及第三章第二节“合唱艺术”。
详细内容包括童声合唱的基础知识,如音域、音色、声部的认知,以及合唱技巧的初步掌握。
着重学习《童年》与《我们的田野》两首歌曲,分析其旋律、节奏与和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童声合唱的基本概念,了解合唱的声部组成。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合唱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音乐审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童声合唱的基础技巧,如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感等。
难点:声部之间的协调与融合,以及音色的统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合唱谱。
学具:音乐课本、笔、合唱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童声合唱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童声合唱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放牛班的春天》片段,让学生谈谈感受。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童声合唱的基本概念、音域、音色等,为学生打下理论基础。
解释童声合唱的定义,阐述音域、音色等要素。
3. 歌曲学习(10分钟):学习《童年》与《我们的田野》,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
分组讨论歌曲的旋律走向,进行节奏练习。
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呼吸等技巧。
4. 合唱实践(10分钟):将学生分成高低两个声部,进行合唱练习。
分别练习两个声部,注意音准、音色的统一。
合并练习,引导学生注意声部间的协调与融合。
学生代表展示,其他学生认真聆听,给出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童声合唱的基本概念、音域、音色等。
2. 《童年》与《我们的田野》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
3. 合唱技巧: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童年》与《我们的田野》,注意声部间的协调与音色统一。
2. 答案:正确演唱歌曲,注意合唱技巧的运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童声合唱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幼儿园音乐教育:童声合唱与歌曲表演教案
![幼儿园音乐教育:童声合唱与歌曲表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667c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b.png)
幼儿园音乐教育:童声合唱与歌曲表演教案一、概述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音乐的学习和表演,幼儿可以培养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审美情感。
其中,童声合唱和歌曲表演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今天我们将重点探讨童声合唱和歌曲表演的教学案例。
二、童声合唱教学案例1. 童声合唱的基础训练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童声合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
在进行童声合唱教学时,首先需要进行童声基础训练。
这包括发声练习、音调的准确性训练、节奏感的培养等。
通过这些基础训练,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唱能力。
2. 选择适合的歌曲在进行童声合唱教学时,选择适合的歌曲是非常重要的。
歌曲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幼儿的芳龄特点、情感表达和歌曲内容的启发性。
可以选择富有童真童趣的儿歌、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等。
通过这些歌曲的学习和表演,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3. 教学方式在进行童声合唱的教学时,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
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声部。
也可以加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歌曲表演教学案例1. 歌曲的学习和表达在进行歌曲表演的教学时,首先需要进行歌曲的学习和表达。
老师可以通过教唱和示范的方式,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也可以通过情感的表达和肢体动作的配合,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2. 舞台表演训练在进行歌曲表演教学时,还需要进行舞台表演的训练。
可以通过在教室或者活动场所模拟舞台表演的形式,让幼儿模拟表演场景,包括走台、站位、肢体动作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让幼儿更好地适应舞台表演的环境。
3. 表演活动的策划在进行歌曲表演教学时,还需要进行表演活动的策划。
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歌曲表演比赛或者演出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表演成果。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的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童声合唱和歌曲表演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2cb3c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3.png)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少儿合唱是指由儿童组成的合唱团体,通过集体合唱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点燃兴趣:在少儿合唱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演唱一些生动有趣的歌曲,或者给孩子们讲一些关于音乐的有趣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合唱中。
2. 熟悉音乐基础知识:在少儿合唱教学中,需要教给孩子们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高、节奏、音符等。
可以通过一些游戏、互动的方式来教授这些知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3. 练习发声技巧:发声是合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需要教给孩子们一些正确的发声技巧。
可以通过一些发声练习来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呼吸、发音和共鸣等技巧,同时也要引导孩子们用正确的姿势唱歌,保护嗓子,避免唱歌过度用力而导致声带受伤。
4. 掌握合唱技巧:合唱是团队的一种形式,需要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
在合唱教学中,可以通过进行小组练习和合唱排练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合唱技巧。
可以组织孩子们分成小组,分别演唱不同的声部,然后再进行整体合唱,让孩子们感受到合唱的美妙和团队的力量。
5. 演出和表演:演出是合唱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校园音乐会、艺术节等活动来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成果。
在演出前,要给孩子们充分的准备时间和练习机会,并且要鼓励他们自信地表演,不怕犯错,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
6. 培养音乐情感:音乐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在少儿合唱教学中,要帮助孩子们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使他们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可以通过让孩子们听一些表达特定情感的音乐作品,或者让他们自己谈论一些与音乐有关的情感和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
7. 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少儿合唱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还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通过合唱教学,可以帮助孩子们克服羞涩、胆怯等心理障碍,培养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勇气和能力。
教学中如何进行童声合唱训练
![教学中如何进行童声合唱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4ef652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c.png)
教学中如何进行童声合唱训练童声合唱是指由儿童组成的合唱团体,他们以纯真、纯洁的声音融合为一体,演绎出美妙的合唱作品。
对于合唱指导老师来说,如何进行童声合唱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开始合唱训练之前,指导老师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音域、音色等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声音发展不同,有些孩子可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指导老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训练计划。
此外,合唱团还需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和声音特点的合唱曲目。
其次,合唱训练中的声乐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指导老师需要给合唱团的孩子们进行一些基本的声乐训练,包括喉咙放松、发声练习、呼吸控制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保护嗓子和声带,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音准和音质。
第三,合唱团中的团队合作和听觉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童声合唱要求每个孩子都能够与其他团员紧密配合,保持统一的节奏和音准。
指导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例如音程练习、分声部合唱等来提升孩子们的听觉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还可以教导他们如何在合唱过程中互相帮助和支持。
第四,表演技巧也是童声合唱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除了唱歌技巧的训练,指导老师还应该教导孩子们如何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如何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等。
表演技巧的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合唱团的舞台表现力,还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最后,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是合唱训练的最终目标。
合唱团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音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
指导老师可以与孩子们分享音乐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合唱活动,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总结起来,童声合唱训练需要兼顾声乐基础、团队合作、听觉训练、表演技巧等方面。
指导老师需要进行个别指导,设计合适的训练计划,并注重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持续的训练和培养,童声合唱团将能够展现出纯真而又动人的声音,给人们带来美妙的听觉体验。
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
![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https://img.taocdn.com/s3/m/63e3d95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a.png)
编号:__________ 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童声合唱教案童声合唱目录一、教学内容1.1 合唱基础知识1.2 童声合唱特点1.3 合唱曲目与排练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2.2 过程与方法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难点3.2 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4.2 学具五、教学过程5.1 导入5.2 新课教授5.3 练习与示范5.4 学生实践六、板书设计6.1 合唱基本知识6.2 童声合唱特点6.3 排练与指导七、作业设计7.1 课后练习7.2 合唱曲目自学7.3 课堂反馈提交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估8.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8.3 教学改进措施九、拓展及延伸9.1 合唱比赛与演出9.2 童声合唱专辑欣赏9.3 合唱社团活动推荐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教案如下:1.1 合唱基础知识合唱的定义与分类合唱的声部组成合唱的节拍与节奏1.2 童声合唱特点童声合唱的音域与音色童声合唱的呼吸与发声技巧童声合唱的训练要点1.3 合唱曲目与排练适合童声合唱的曲目选择合唱排练的基本步骤合唱表演的舞台表现力二、教学目标教案如下: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合唱的基本知识学生能够掌握童声合唱的特点与技巧学生能够参与合唱的排练与表演2.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合唱能力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学生通过评价反馈,进行自我提升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合唱艺术的热爱与欣赏学生培养合作与分享的价值观学生培养自信心与表现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案如下:3.1 难点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与发声技巧学生协调各个声部的和谐演唱学生理解合唱的节奏与拍子3.2 重点学生熟悉童声合唱的特点与音色学生参与合唱的排练与表演过程学生培养团队协作与舞台表现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案如下:4.1 教具教学课件与视频资料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合唱谱架与乐谱4.2 学具学生乐谱与合唱教材学生个人声乐练习本学生合唱服装与道具五、教学过程教案如下:5.1 导入通过播放童声合唱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教师简要介绍合唱的基本知识5.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童声合唱的特点与技巧教师示范正确的呼吸与发声方法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合唱曲目5.3 练习与示范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与指导5.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合唱表演学生互相评价与反馈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与感悟六、板书设计教案如下:6.1 合唱基本知识合唱定义与分类声部组成节拍与节奏6.2 童声合唱特点音域与音色呼吸与发声技巧训练要点6.3 排练与指导曲目选择排练步骤舞台表现力七、作业设计教案如下:7.1 课后练习学生回家后练习合唱曲目学生完成个人声乐练习本7.2 合唱曲目自学学生自主学习童声合唱曲目学生欣赏并分析合唱录音7.3 课堂反馈提交学生提交课堂练习的录音或视频学生写课后反思与学习心得八、课后反思教案如下:8.1 教学效果评估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成果教师分析教学方法的优缺点8.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效果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问题与困惑8.3 教学改进措施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教学调整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活动九、拓展及延伸教案如下:9.1 合唱比赛与演出学生参加合唱比赛与演出活动学生展示童声合唱的能力与魅力9.2 童声合唱专辑欣赏学生欣赏童声合唱专辑学生学习并模仿优秀合唱团队的演唱9.3 合唱社团活动推荐教师推荐学生参加合唱社团活动学生拓展合唱艺术的发展空间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 合唱基础知识呼吸与发声技巧:正确的呼吸与发声是合唱的基础,需要特别关注。
童声合唱教案 教案课程
![童声合唱教案 教案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5d217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f.png)
童声合唱教案教案课程童声合唱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
-学生能够学会合唱的基本技巧,如和声、节奏、音准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欣赏优秀的童声合唱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通过合唱排练和演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
- 合唱的基本技巧,如和声、节奏、音准等。
2. 教学难点 - 如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
- 如何让学生学会合唱的基本技巧,如和声、节奏、音准等。
-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合唱的概念、特点、分类等。
2.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童声合唱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
4.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逐步掌握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5.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2. 教学资源童声合唱的视频、音频、图片等。
3. 教学道具乐谱、指挥棒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 播放一段优秀的童声合唱作品,让学生欣赏。
-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听童声合唱吗?为什么? - 引导学生思考童声合唱的特点和魅力。
2. 讲授新课 - 讲解童声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合唱的概念、特点、分类等。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90aa7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2.png)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音乐是小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而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开展合唱教学,成为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下面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策略,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功合唱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本功,包括音准、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等。
在合唱教学前,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这些基本功。
可以通过音准练习、节奏训练和声乐练习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后续的合唱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选择适合学生的曲目在开展合唱教学时,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曲目。
这些曲目既要符合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情感体验。
可以选择一些旋律简单易记、语言通俗易懂,旋律优美且富有感染力的歌曲作为合唱曲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望。
三、分解曲目,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曲目的难易程度,逐步分解曲目的内容和技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可以先从简单的旋律开始,逐步加入和声和节奏等要素,让学生慢慢适应和掌握。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挥余地。
四、注重声乐训练在合唱教学中,声乐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唱调练习、音阶练习、发声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歌唱的技巧和表现力。
还可以教导学生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让学生在合唱中能够有更好的声乐表现。
五、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合唱教学中,团队合作和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练习、对位排练、合唱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相互合作和协调的能力。
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他们在合唱中能够形成默契,共同完成演出任务。
六、注重情感表达在合唱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故事和情感,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歌曲的内涵,并在演唱中能够表现出来。
幼儿园音乐天地童声合唱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音乐天地童声合唱教学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6ddb889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d.png)
幼儿园音乐天地童声合唱教学案例分享一、教学目标1.了解童声合唱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2.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素养和集体合作意识。
3.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4.培养幼儿爱音乐、会表演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幼儿园音乐教室。
2.录音设备。
3.童声合唱乐谱或曲谱。
4.音响设备。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学(通过听童声合唱录音或视频)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童声合唱的录音或视频,让幼儿们感受童声合唱表演的美妙和魅力,并向他们介绍童声合唱的概念和特点。
2.初步了解合唱的基本要素教师向学生介绍合唱的基本要素,如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音量的大小等。
并与幼儿一起进行简单的声音模仿和身体动作训练。
3.选择一首适合童声合唱的歌曲教师可以选择一首简单的童声合唱歌曲,如《小毛驴》、《小兔子乖乖》等。
通过听歌和分析,让幼儿们了解歌曲的结构、节奏、旋律等要素。
4.分组合唱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声部,并指导他们学习相应的歌词和旋律。
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安排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带领其他同学进行合唱训练。
5.合奏练习分组合唱训练完成后,教师将各个小组的幼儿们集合起来进行整体的合唱练习。
可以进行一些复杂的合唱练习,如分段合唱、轮唱等等,提高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和合作意识。
6.合唱表演经过一段时间的合唱训练,教师可以安排幼儿们进行一次小型的合唱表演。
可以在幼儿园的音乐会、开放日等活动中进行表演,让幼儿们展示合唱的成果,并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延伸1.拓展合唱的内容可以引导幼儿们自己编写一些简单的歌词,并在合唱中加入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丰富合唱的内容。
2.多样化的合唱形式可以尝试不同的合唱形式,如男女合唱、声部对唱等等,培养幼儿的合唱技巧和表现能力。
3.参加合唱比赛和演出可以鼓励幼儿们参加一些合唱比赛和演出,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童声合唱教学,幼儿们能够享受音乐的乐趣,培养集体合作意识和良好的音乐素养。
完整版童声合唱训练教案
![完整版童声合唱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30356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c.png)
完整版童声合唱训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童声合唱训练课程,教材选用《儿童合唱教程》第一章“合唱基础知识”。
内容包括:合唱的基本概念、合唱的发声技巧、合唱的呼吸控制、合唱的节奏训练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合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合唱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合唱的基本概念、发声技巧、呼吸控制和节奏训练。
难点:合唱的呼吸控制和音准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教学课件。
学具:乐谱、合唱歌曲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合唱的基本概念、发声技巧、呼吸控制和节奏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合唱的基础知识。
3. 发声练习(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呼吸控制和音准把握,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4. 合唱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注重集体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5. 歌曲表演(5分钟)学生选取一首歌曲进行合唱表演,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合唱基础知识1. 合唱基本概念2. 发声技巧3. 呼吸控制4. 节奏训练七、作业设计1. 熟读《儿童合唱教程》第一章内容。
2. 回家后练习发声技巧,特别是呼吸控制。
3. 选取一首歌曲进行合唱练习,准备下一节课的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合唱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发声练习和合唱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呼吸控制和音准问题。
下一节课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合唱团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合唱的魅力,提高对合唱艺术的热爱。
组织校内外合唱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合唱水平,培养团队精神。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39bc3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a.png)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少儿合唱教学是指以少儿为主体,通过声乐、音乐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生群体所设置的合唱教学。
该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声乐素养,让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达到良好的演唱效果。
1.鼓励发声:少儿合唱教学要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唱歌。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信心,给他们足够的呼吸时间,让他们能够在合唱中游刃有余,尽情发声。
老师会指导学生正确、自然地呼吸,并通过唱歌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学习正确的声音发音方式。
2.分段教学:将合唱曲目分成几个节拍,每节都单独进行学习,逐渐完成整首歌曲。
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每个音符和节奏,增强合唱的整体感。
在分节练唱时,老师需要做好指导,纠正每个学生在歌唱中的错误。
3.团体练唱:通过团体练唱,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沟通,以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每个小组可以按照自己的声部进行合唱,然后整体合唱。
老师可以通过引导来调整学生的演唱式样,让他们学会同步协调。
4.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可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乐趣。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游戏,例如玩转音符、音乐剧或音乐猜谜题等。
这些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也增强学生们的互动和参与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5.多角度讲解:老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对歌词、旋律和节奏进行解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合唱作品的意义。
结合具体的演唱案例,老师可以更形象地呈现合唱作品的整体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总之,少儿合唱教学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情感素质。
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选择不同的方法,设计富有创意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音乐潜能,为未来的演唱会增添色彩。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de44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7.png)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少儿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需要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和需求,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合唱,提高音乐水平,锻炼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
本文将探讨一些适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少儿合唱教学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孩子们对合唱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老师可以通过唱游戏或者有趣的音乐活动来引起孩子们对合唱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习中愉快成长。
老师还可以通过音乐启蒙课程,让孩子们初步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对音乐的认识和感知。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愿意参与合唱活动,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注重基础训练,提高技能水平在少儿合唱教学中,注重基础训练对于提高技能水平至关重要。
孩子们的声音、节奏和音准都需要通过系统的训练来提高。
老师需要注重对孩子们的声乐基础进行系统、全面的训练。
可以通过声乐练习、音准练习、节奏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唱歌技巧和基本的音乐知识。
在训练过程中,老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还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针对每个孩子的声乐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技能水平。
三、注重团队合作,培养社交能力在少儿合唱教学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合唱是集体行为,需要每个孩子都能够团结协作,配合默契。
老师需要重视团队合作的训练,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
可以通过集体排练、合唱比赛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合唱中学会倾听、尊重、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让孩子们在合唱的过程中建立友谊,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促进良好的班级氛围。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33b08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d.png)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少儿合唱教学是培养孩子们协作意识、音乐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适用于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
首先是声乐训练方法。
声乐技巧对于合唱团的整体声音和个人声部的表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训练声乐时,教师可以通过练习正确的呼吸、发声和喉部放松等技巧来帮助孩子们改善音质和音准。
让孩子们接触不同的音域和声部,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音高和声部位置。
其次是节奏训练方法。
合唱团需要保持统一的节奏感,否则会导致声部不协调或者整体杂乱无章。
教师可以通过打拍子、唱快慢的节奏、练习分节奏等方式来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
利用一些有趣的节奏练习游戏或器乐表演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觉和协作意识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再次是表演训练方法。
少儿合唱不仅是音乐表演,更是一种舞台表演。
孩子们在表演时需要注意音乐、形象和动作的协调统一,表达出曲目所要传达的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习舞台礼仪和形体动作,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表演习惯。
通过排练小型剧场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表演能力。
互动式教学方法也是少儿合唱教学的重要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小组合唱、分角色演唱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构建属于自己的音乐表达方式。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也是提高少儿合唱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网站、音乐软件等多种资源进行辅助教学。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视唱练耳、听音辨谱等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少儿合唱教学方法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声乐技巧、节奏感、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声乐训练、节奏训练、表演训练、互动式教学和多样化教学资源的运用,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学习中不断成长。
幼儿园音乐同行:童声合唱教学活动方案
![幼儿园音乐同行:童声合唱教学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3237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2.png)
幼儿园音乐同行:童声合唱教学活动方案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童声合唱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
通过童声合唱,孩子们可以在音乐中体验合作、表达和创造,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
本文将围绕童声合唱教学活动展开讨论,从活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活动设计1. 确定活动目标- 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选择适宜的歌曲- 选取旋律简单、易于学唱的儿童歌曲;- 歌曲内容要与幼儿园学习生活紧密相关,易于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3. 制定活动流程- 包括歌曲学唱、声乐训练、舞台表演等环节;- 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避免过分严肃和死板。
二、教学内容1. 歌唱技巧训练- 引导孩子们正确运用呼吸、发声和韵律;- 练习唱段、转调和合唱技巧。
2. 音乐欣赏- 介绍经典儿童音乐作品,让孩子们在欣赏中增长音乐知识;- 配合音乐欣赏活动,开展歌曲背景知识的讲解。
3. 舞台表演- 组织舞台化的合唱演出,让孩子们在表演中展现自我;- 增加表演中的互动环节,增强整体氛围。
三、教学方法1. 游戏化教学- 采用游戏、故事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避免单一的训练和教条化的教学,注重孩子们个性发展和创造力。
2. 多媒体辅助- 利用音乐播放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和形象,丰富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
3. 分组合作-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分组唱和合唱排练;- 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效果评价1. 反馈和总结- 活动结束后,及时对活动进行反馈和总结,收集孩子们和家长的意见;- 总结活动的亮点和不足,为以后的活动改进提供经验。
2. 学习成果展示- 在幼儿园开展音乐成果展示活动,让孩子们展示所学所唱;- 鼓励家长参与,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们的音乐教育。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童声合唱教学活动方案。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7bf5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8.png)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方法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少儿合唱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比如播放美妙动听的音乐作品、分享音乐知识和趣闻、组织音乐活动和比赛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合唱教学中来。
方法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在少儿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尤为重要。
音乐感知能力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视觉和身体感知能力,包括对音高、音色、节奏、和声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
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反复听取音乐作品、观摩演唱会、体验多种音乐器乐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水平。
在少儿合唱教学中,还需要训练学生的音乐技能,包括声乐技能和乐器技能。
声乐技能包括发声、吐字、节奏掌握、声音的调音等方面,而乐器技能包括音乐节奏、和声练习等方面。
在训练学生的音乐技能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口型练习、声音练习、音阶练习、节奏练习等等,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技能。
方法四:启发学生的表演能力在少儿合唱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启发学生的表演能力。
合唱表演是一种集体性的表演形式,要求学生在演唱时能够做到音乐技能、表演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全面发挥。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模仿表演、实地实验、合唱比赛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合唱演出中更加自信和出色。
在少儿合唱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音乐学习和表演中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包括音乐创作、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等方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组织学生创作歌曲、设计演出方案、参与音乐艺术展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少儿合唱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音乐教育活动,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开展教学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训练学生的音乐技能、启发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音乐教育和培养正确的音乐素养。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59cca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0.png)
谈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少儿合唱教学是培养孩子音乐细胞、提高孩子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少儿合唱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音乐天赋,引导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快乐。
下面就少儿合唱教学的方法进行讨论。
一、激发孩子的兴趣少儿合唱教学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1.玩游戏: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好方式之一,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例如音乐听辨游戏、唱游戏等。
2.创设情境:利用生动活泼的情境来吸引孩子的兴趣,例如通过故事情境、舞蹈情境等来引导孩子学习歌曲。
3.赛唱比赛:组织孩子们进行赛唱比赛,增加竞争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从而更好地进行合唱教学。
二、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合唱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1.音乐知识教育: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给孩子们讲解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音乐表达等,让孩子们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增加音乐素养。
2.唱歌练习:通过唱歌练习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觉和音乐技巧,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唱歌方法和技巧。
3.音乐欣赏:组织孩子们听音乐会、音乐剧等,让他们学会欣赏音乐,增加音乐素养。
三、引导孩子进行团队合作合唱是一种团队活动,需要孩子们进行团队合作,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引导孩子进行团队合作:1.分组合唱: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进行分组合唱,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轮唱练习:让孩子们进行轮唱练习,增强他们的合作感。
3.互相鼓励:教师要在教学中及时表扬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以上方法引导孩子进行团队合作,可以让他们学会在合唱中相互配合,形成默契,达到合唱的效果。
少儿合唱教学是一项需要教师用心去引导的艺术,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引导孩子进行团队合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童声合唱训练教案
![童声合唱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33c3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f.png)
童声合唱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和理解童声合唱音乐的特点和魅力;2.能够正确运用童声进行歌唱;3.能够合理分配声部,形成合唱的整体声音;4.能够通过童声合唱训练提高音乐素养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准备:1.热身活动:身体放松操、嗓音放松操;2.歌曲准备:多首童声合唱歌曲,如《小燕子》、《朋友》等;3.录音设备:录音机或其他录音设备。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0分钟)热身活动非常重要,能够使孩子们放松身体,为合唱训练做好准备。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身体放松操和嗓音放松操,如转动肩膀、摇摆头部、呼吸运动等。
2.理解童声合唱音乐的特点和魅力(15分钟)介绍童声合唱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如清亮、纯净、天真等。
播放一些童声合唱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们感受和理解童声合唱音乐的独特之处。
3.歌曲学唱(30分钟)选择一首简单的童声合唱歌曲,如《小燕子》。
先教唱整首歌曲,然后逐句逐词进行练习。
要注意准确发音和节奏感。
4.分配声部(15分钟)根据学生的音域和音色特点,合理分配声部。
一般可以分为高音声部、中音声部和低音声部。
确保每个声部都有足够的人数,以形成合唱的整体声音。
5.合唱练习(30分钟)进行童声合唱的整体练习。
先从整体上练习歌曲,然后再逐声部进行练习。
注意合唱的和声、韵律和节奏感。
6.合唱演示(10分钟)将学生的合唱演示录音,并进行播放。
让学生们听到自己的合唱效果,以及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7.总结与反思(10分钟)对本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们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并进行反思。
帮助学生们提高对童声合唱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以及对童声合唱音乐的理解程度;2.对学生的声部分配和合唱效果进行评价,是否能够形成合唱的整体声音;3.结合录音效果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五、教学延伸:1.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组织学生参加童声合唱比赛或演出,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和舞台经验,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潜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开展童声合唱教学发表时间:2012-11-12T08:58:07.513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南建飞[导读] 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实践活动,它对训练合唱队员的协作能力、平衡能力、控制能力,以及对各种音乐风格的把握都有着显著的提高。
南建飞(瑞安市高楼镇平阳坑学校,浙江温州325200)摘要: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实践活动,它对训练合唱队员的协作能力、平衡能力、控制能力,以及对各种音乐风格的把握都有着显著的提高。
儿童合唱训练要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乐感为前提,以音准、气息和声音的训练为基础,以情带动声音,做到情和声的统一。
关键词:童声;合唱教学;训练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实践活动,统一、均衡、整齐的合唱能培养出合唱队员的集体主义精神。
另外,对小学生而言,和谐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他们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养成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合唱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合作能力、音乐演唱能力的重要手段。
它的“陶冶”功能已得到世界各国教育家的认可。
但广大农村的音乐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国家注重应试教育,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被教师和领导列为重点栽培对象,受人青睐。
而音乐、美术等课却被认为是副课,故而有些音乐教师也是随随便便的上课,更不要提开展合唱教学了。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日常的音乐教育教学,谈谈对童声合唱教学的一点建议。
一、激发兴趣,培养乐感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出自于好奇心,即探究新事物的需求,这种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就会产生对有关事物的兴趣。
学生若对从事的活动感兴趣,就会导致活动动机乐趣化,活动因此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倾向和自觉行为,可见,兴趣爱好能激发活动的自觉性,有助于个性心理特征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
少儿对音乐的兴趣大多较高,那么让他们维持这样的心理并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是为下一步训练做必要的充分准备。
在训练之前,要制造出良好的歌唱环境和氛围,教师要让学生们保持愉悦的心情,对较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在教学形式上多样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唱、演、欣赏等各方面入手,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面,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的提高。
另外,对儿童的乐感培养也要重视,并且越早越好。
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爱唱、好动,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在合唱训练中,教师如果注意引导,学生将终生受益。
乐感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多接触、多聆听、多欣赏各类美的音乐因为音乐对人的情感影响比其它艺术影响更为迅速、更为强烈。
几个音符、几个乐句就能立即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变化,使学生从听音乐中感受乐曲的音准、节拍、节奏、调性、力度、速度、和声、音色等逐步领会音乐的妙处。
二、音准的训练音准问题是合唱的首要问题,内心听觉是音准的前提。
听觉训练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可从小字一组的“do”开始,先用一组唱根音、另一组唱冠音的方法唱音程,再过渡到和声训练;起音时给出和弦音响,而不是单音,让学生在和弦音响中去练习找到自己应唱的音;先练习闭口哼唱,可以增强听音能力,便于找到高位置的声音,也有利于倾听自己与其他声部;用无伴奏练唱来训练学生的听觉和音感,可以加强听觉的有意注意,便于发现声音的优劣,是一种听清、唱好的有效办法。
这样,学生依靠自己的思考和辨别抓住音高,音乐感和音准会逐渐巩固而不会丢失。
另外,在训练过程中适当插入些声音听觉的模仿训练,可有效地训练学生在合唱中的音乐听觉,提高他正确的听辩能力和彼此间的协调能力。
三、声音的训练儿童声带的生理特点是气息浅、声音稚嫩、音量弱小、声音控制能力较差。
因此,声音的训练可归纳为轻声、头声“两声”训练方法,教师选择不同的练声曲,歌曲与科学的练声方法相结合,从而可使训练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步达到声音统一的目的。
声音的“空”“松”“通”是声音和谐统一的关键。
儿童唱歌不像成人那样善于控制声音,天真的儿童歌唱时大多数大声喊叫,而喊叫只会破坏合唱声部的统一、损害嗓子。
因此,轻声演唱方法训练是合唱初期训练的重要手段。
首先,教师应让儿童正确地呼吸、轻声地唱歌,在轻声唱歌的过程当中,让孩子充分注意声音、音准、节奏、乐感的准确,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地歌唱,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意境中以情带声,体会声音运用的感觉,以唱得轻松与自然流畅为好,从而达到声音的统一。
在训练中,先练母音“u”,因唱“u”容易使喉头下沉,再让学生找含了一口水的感觉,把咽喉打开,用吸饮料的感觉轻唱,还要让学生逐渐进入母音o、a、e、i的练习,练习这五个母音,目的是在唱歌词时,学生能有个正确的归韵,即有个统一的咬字吐字基础。
合唱必须用高位置的发音方法以获得头声。
就是使气息推动声波向上进入打开的头腔(闻花,打喷嚏的感觉就是头腔打开了),同时把鼻咽腔调整细,整个咽腔如一个倒置的漏斗,让气息推动声波从宽处进入细管子,管子越细越集中,越易进入头腔,以获得头声。
对低年级理论不宜讲得多,只要他们注意歌唱时小腹不能松、抬眉,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让学生明确,在集体歌唱时只能听到整体音响,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时刻注意自己的声音是否“冒”出来。
集体歌唱时只要有一个人用不同的发声位置或方法唱,就会“冒”出来, 从中让学生明白合唱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没有个人自由发挥的余地。
四、气息的训练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出的声音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儿童歌唱的呼吸与成人一样是胸腹式呼吸,比自然生活中的呼吸要深沉平稳。
但是儿童对此不太理解,教师必须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说明原理,并多做示范:首先,让学生将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喉头,包括脸部的肌肉都处在放松的状态,面带微笑。
其次,让学生摸住自己的腹部,感觉腰部向两边扩张。
在吸气方面,歌唱与说话时是比较接近的,差别关键在于吐气方面,歌唱中的吐气比说话的吐气要慢得多,吐气要做到“匀、慢、饱”。
再次,还可以让学生假想在面前有一支蜡烛,要求学生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去吹(不能吹灭),气息控制越长越好。
也可作“像闻花”的感觉,要求学生用横隔膜、腹肌来控制气息。
吐气时必须学会控制,平稳而有节制地慢慢吐出气来。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打开喉咙,保持打哈欠的感觉。
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拿一张纸,有控制地吹纸角,要使纸角保持一定的弯度,不能忽上忽下地变化,通过这种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控制气息的能力,可达到气流平衡、均匀的目的,在这基础上再进行各种力度变化与气息运用的训练就容易了。
五、声部的训练想唱好合唱还要进行和声音程的训练,应当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训练,在唱准自然音阶上下行的基础上进行听音训练。
开始听单音,如先弹出“do”再弹“mi”,听清、唱准了,一起弹出这两个音,问学生有几个音?能分辨音高吗?按声部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音高唱一唱。
在听准唱准的基础上出现单音和声音程。
开始要求唱准自己声部的音高,慢慢就要求“唱一听二”,既要唱准自己声部的音又敢于听另一声部的音, 可以提高音准、自控能力、听力。
听了音程还可以进行和弦的听辨和摸唱,这样的练习尽量每节课都能安排五分钟左右,由浅入深。
实践证明,坚持不懈的和声训练能提高合唱团的整体水平。
另外,还要注意声部之间的平衡,合唱的美感在于声部的平衡。
在学习《春雨濛濛地下》这课时,让高声部和低声部同时轻声唱出这些乐句,感受小雨沙沙落下不同高度而和谐统一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和声的美感和合唱的丰富表现力。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兼听能力和对和声效果的感受,又培养了学生相互制约、共同协作的能力。
六、合唱歌曲的表现和艺术处理通过声音训练,一首歌曲的初步轮廓就出来了,但要真实地传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就必须懂得如何表现和处理歌曲。
要表现好歌曲,必须正确处理“声”和“情”的关系。
“声”是怎样用气、发声、咬字等技术问题。
咬字吐字和发声是分不开的,没有正确的咬字吐字,很难说有正确的歌唱发音。
因此,正确处理“字”和“声”之间的关系是传情的重要保证。
“情”是歌唱者对歌曲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情感。
在合唱中,“情”和“声”的统一,是深刻的思想内容、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其统一的程度越高,歌唱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就越强。
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其中,再进行二度创作才能将音乐的形象丰满地塑造出来,使听众产生共鸣。
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籍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音乐是最富情感的一门艺术,“情”是对演唱者一个重要的美学追求,是对演唱水平的衡量标准。
因此,在歌唱艺术中要教育学生以唱“情“为主,把“情”放在主导地位,做到“声情并茂”。
对音乐作品的处理无外乎通过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音色的柔亮,以及休止音、延长音、装饰音、顿音等加以润色、处理。
只有通过认真分析音乐作品,吃透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恰当地运用各种处理方法,细致地对作品加以处理,才会使听者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投入地倾听,陶醉于其中。
总而言之,合唱艺术是一门神奇、复杂又十分具有魅力的艺术。
真正投入进去后,就会觉得其乐无穷,它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音乐享受,也能铸就学生无限的表现能力、歌唱能力和审美能力。
合唱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培养了集体合作精神,虽然“挪用”了学生的部分学习时间,但是相信科学、有效训练会令合唱团不断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将让学生终身受益。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开展好合唱教学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责任。
参考文献:[1]文思隆.合唱指挥及中外合唱作品精选[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3]孟大鹏.童声合唱训练[M].北京:环球音像出版公司,2003.[4]杨瑞庆.合唱编配辅导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5]潘丹宁.跟我学唱歌童声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6]阎宝林.合唱与指挥[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