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书籍形态设计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裱有一段称之为镖的纸或丝绸。镖头上再 再集成一本书,在书边上打孔,用线装
系上丝带,用来缚扎。在唐以前,纸本书 订、裁切而成,均采用繁体竖排,多使用
的最初形式仍沿袭帛书的卷轴装。卷轴装 宋体。
的纸本从东汉一直沿用到宋初。卷轴装书:三、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书籍形态
籍形式发展到今天已不被采用,但在书画:
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形态的产生是和技
3.充分体现人性化和情趣化。书籍的 形态设计应以可视性、可读性、便利性、愉 悦性为其基本原则。设计师应注重对工艺 纸品的表现力。一直先生设计的((藏地牛 皮书》,近乎正方形的厚重造型让人过目 难忘,书中用浅黄色的荷兰蒙肯纸;书边 全部涂成了黑色,翻阅的过程“兹兹”有 声,颇具毛边书之遗风。书内字里行间有 许多手标之类的记号和用钢笔随意圈点的 框框、红色箭头,各类手绘地图,以及横 竖不分、字体不分、彩色与黑白相互穿插 的版式,即使不看内容,也足以让所有的
明,缩短了成书的周期,促进了书籍的形}
6.线装。是古代书籍装帧的最后一种
成,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品质和数量,从而 形式。与包背装相比,书籍内页的装帧方
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法一样,区别处在于护封,是将两张纸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装帧材料的变革、印 别贴在封面和封底上,书脊、锁线外露,锁
刷技术的革命,书籍的装帧形式在装订方 线分为四、六、八针订法。线装是中国印
装裱中仍在应用。
:术相联系的,自纸张和印刷术发明以来,
2.经折装。是在卷轴装形式上改造而 中国书籍设计始终走在世界的前面。只是
来的。具体做法将一幅长卷沿文字版面的 在近一百年,由于工业化进程的落后,导
间隔中间,一反一正地折叠起来,形成长方 致设计明显落后。但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形的一叠,两页分别粘贴硬纸板或木板。它 下,一批留学归国的艺术家、文化名人致
2007
宋艳华聊城大学艺术学院2007级在读研究生.聊城大一
学东昌学院教师
………………
……………一
…—~………………二
论中国书籍形态设计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2.玉版。周代出现了用玉这种高档材 料书写或刻字为载体的书籍,因其材质名 贵,多是上层社会的用品。如在“韩非子· 喻老》中有“周有玉版”的记载。
3.简牍、缣帛。中国正规书籍的最早 载体是竹与木。在竹片上书写文字称为 “竹简”,把竹简以革绳相连成“册”,称为 。简策”,这种装订方法,成为早期书籍设 计比较完整的形态。在木片上书写文字称 为“木牍”,木犊以片为单位,多用于书信。 后来把“简策”与“木牍”合称为“简犊”。
面几经演进,先后出现了卷轴装、经折装、::本书籍的基本形式,也是古代书籍装帧技 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形式,至。术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阶段。线装书起源
明清时期已形成完备的书籍设计范式。 !于唐末宋初,盛行于明、清时期。
1.卷轴装。轴是一根有漆的细木棒,’
中国古代书籍基本形态是线装书,其
卷的左端卷入轴内,右端在卷外,前面装 制作流程是单页刻印完成后,折叠成双面,
7.肖东发《中国编辑出版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l 8.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古籍善本卷》北京出版社2002
9.黄建成李喻军《装帧之旅》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10.郭振华余秉楠章桂征《中外装帧艺术论集》时代
文艺出版社 11.章桂征《中国当代装帧艺术文集》吉林美术出版社
12.王长胜吕敬人《成其魂拓其体》中国电子商务
20世纪的装帧设计家在纷繁的设计空 间中,对书的作品本身的表现已显得游刃 有余;而21世纪的书籍设计又应如何超越 过去,使之既具有叙述技巧又能传达艺术 表现力;既吸收西方现代优秀设计成果, 又继承和发扬中国的设计传统,创建出中 国的当代设计体系。这是中国设计家将面 临的新挑战。笔者认为,未来书籍设计应 既要具有民族特色又要具有国际语言特征。 只有这样,读者才能从翻阅中国书籍的过 程中领略书籍美感、感受其神韵、接受其 熏陶;才能既滋养性情,又愉悦眼睛。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的书籍形态
,用纸捻串起来,用一张稍大干书页的纸粘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两汉时期一于书背,从封面包到书脊和封底,然后裁 我国出现了纸。东晋末年,已正式规定用 齐余纸的发明 面是单面印刷,且每两页书口处是相连的
确立了书籍的材质,隋唐雕版印刷的发:以外,其他特征均与今天的书籍相似。
旅行者怦然心动了。 4.图文并茂,强化阅读兴趣。2l世纪
是读图的时代。读者需要信息量大、图文 信息俱全的人性化的书籍读物。设计中 如何改变打开书本里面全部是文字,图 要么放在最前面,要么放在最后面的这 种习惯,做到图文并茂是一个新的课题, 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使书籍形态 设计与世界接轨。吕敬人老师在((家》这 本书的形态设计上,用了一个置于平面 化陶瓶之上。家”字纹样,并以不同的色 彩、不同大小的纹样在封面、封底、书脊、 内文处反复运用,如在封皮上安排这一 纹样时,将整个图形剪切开,分开放置, 这样安排的图形不再是传统无变化的平 行四边形,色彩的选择根据整体和书籍 文字内容而定,图文的安排相得益彰,既 统一又有变化。
缣帛,是丝织品的统称,质轻,易折 叠,尺寸长短可根据文字的多少而定,书 写使用方便。作为书写的材料的缣帛和简 牍,被史学家认为是最早的、真正意义上 的书籍。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从甲骨文刻字, 到造纸术与印刷术发明之前的装帧艺术, 在形式上都是取材干自然界的物质材料, 如在甲壳、兽骨、石头、竹木、丝织物、金 属、陶瓷、砖瓦上刻写文字,这成为当时的 “书籍”。
精装书的内页与平装一样,多为锁线 订,书背还要粘贴一条布,以便牢固地连 接和保护。护封用材厚而坚硬,封面和封 底分别与书籍的首尾页相粘,护封书籍与 书页书脊不相粘,以便翻阅时不致总是牵 动内页,比较灵活。书脊有平脊和圆脊之 分,平脊多采用硬纸板作护封的里衬,形 状平整。圆脊多用牛皮纸、革等较韧性的 两面材料做书脊的里衬,以便起抓。封面 与书脊之间还要压槽、起脊,以便打开封 面。精装书制作精美,不易折损,便于长 久使用和保存。
(2)对封面设计的重视。随着新文化 运动的推进,大众文化的流行,同时又受 西方设计文化的影响,出现的一批与线装 书不同形态的书籍,一改古代书籍设计不 太重视书籍的封面、只在封面题写书目的 传统,开始对封面的设计予以相当的重 视,使之成为别具匠心、展示书籍内容和 吸引读者的一种手段。1926年陶元庆设计 的((故乡》封面,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他 为鲁迅著作设计的封面,开书籍装帧艺术 新风之先河,是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 奠基者,也标志着我国的书装设计进入了 一个新时代。
ART PANORAMA||2008·06||艺术与设计
论中国书籍形态设计酌磺菱茇爱鬃逛舅
文/宋艳华
书籍“形态”是指书籍的造型、结构 与内在“神态”,是书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 结合。中国书籍设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 历史,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古朴、简洁、典 雅、实用的东方艺术神韵。书籍设计尽管 只有近两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它却极大促 进了信息的传达、思想的沟通和交流,同 时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范 畴。纵观中国书籍艺术设计的发展史,其 设计形态因不同历史时期而呈现出不同的 面貌。 一.先秦时期的书籍形态
用糨糊粘贴在另一张包背纸上,然后裁齐
成书。蝴蝶装的书籍翻阅起来像蝴蝶飞舞
的翅膀,故称蝴蝶装。蝴蝶装用糨糊粘贴,
不用线,却很牢固。
5.包背装。至元代,包背装出现并取 代了蝴蝶装,明清时期流行。具体做法是:
将纸的对折面的文字面朝外,背向相对,
两页版心的折口在书口处,所有折好的书
}页叠在一起,戳齐折口,版心内侧余幅处
参考文献: 1.吕教人Ⅸ敬人书籍设计》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2.李致忠Ⅸ中国古代书籍史》文物出版社1985 3.丰陈宝丰一吟Ⅸ丰子恺漫画全集》京华出版社2001 4.蔺德生赵萍Ⅸ古今图书收藏指南》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5.芦影《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孔彤辉《书装设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书籍是文字的载体。文字是指一套公 认的、由具体形式表达需求的符号,用以 记录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对于文字的 这种要求,在本质和功能上决定了书籍这 种形式的必然出现。
1.甲骨“书”。文字是书籍的第一要 素,中国商代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在河南“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 的龟甲和兽骨,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作 为文字载体的材质,其文字的排列布局方 式,均随龟甲和兽骨的形状而定,这应该 是书籍的萌芽。
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书籍设计形态除了 在装订形式上的精装和简装外,还表现为 在色彩和造型等方面由传统的单一性向现 在的多样性转变,。书籍设计”这一概念的 使用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 四.今后书籍设计发展趋势及启示
中国书籍设计形态在现代社会多元化 发展的大趋势下,由于人类的生存方式的 变化,新思维、新情感的表达,以往关于书 籍设计中运用的规则正逐渐被打破,呈现 出新的发展趋势。
1∞
万方数据
3.旋风装。是在经折装的基础上加以
改造的,在六朝至隋唐流行。具体做法:
把写好的纸页,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相错
地粘贴在整张纸上,类似在房顶贴瓦片的
样子。但是它的外部形式与卷轴装区别不
大,仍需卷起来存放。
4.蝴蝶装。唐、五代、宋时期出现蝴
蝶装。具体做法:将印有文字的纸面朝里
对折,再以中缝为准,把所有的页码对齐,
1.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在对传 统线装书籍形式与风格继承的基础上,要 善于虚心学习外来的理念,从欧美及日本 的书籍作品中吸收营养,并融合中国的民 族文化底蕴,创造出令读者耳目一新的作 品。吕敬人设计的((马克思手稿影真》一 书,通过传统的纸张、木板、牛皮、金属 及fP届il雕刻等工艺演绎出一本全新的书籍 形态,既有高贵品质,又有浓厚的书卷气, 尤其是在封面不同质感的木板和皮带上雕 出细腻的文字和图像,更是别出心裁,情 趣盎然。
2.提高整体性观念。在视觉冲击力极 强的现代社会中,图书设计应从书籍的表 面向书籍的整体形态过渡,对书籍的结构 策划、著作者、编辑、加工设计、印刷装 订、销售、阅读作整体把握,涉及现代设 计学、编辑学、传播学、美学及工艺学等 多种学科,是全方位的对书籍形态进行整 体规划构筑,应视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来 做。吕敬人先生设计的((朱熹榜书千字 文》,从封面设计到内文的处理以及封函 的选材都令人耳目一新,构成了造型别致 的书籍整体形态设计。
(3)艺术家和文化名人参与书籍设计。 在古代,书籍设计大多是交给工匠们去做。 这种情况到20世纪初发生了变化,一批留 学归来的艺术家、文化名人如鲁迅、丰子 恺、李叔同、闻一多、叶浅予等人也参与书 籍设计。艺术家与文化名人的参与,使书 籍艺术设计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4)书籍装订的形式为简装与精装。 简装,也称“平装”,是在铅字印刷以后现 代书籍普遍采取的一种装帧形式。内页纸 张双面印,大纸折页后把每个印张于书籍 处戳齐,骑马锁线,装上护封后,除书背 以外的三边截齐便可成书。这种方法称为 “锁线订”。由于锁线比较牢固,所以适合 于较厚或重点书籍,比如词典。
2.20世纪中后期 从1928年丰子恺先生引进了“装帧” 一词到20世}e,60年代末,中国众多的平装 书籍的“装帧设计”仍停留在封面设计上。 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书籍的整体 设计一直比较薄弱,民族风格不是很明显。
万方数据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书籍设计慢慢地向 整体——封面、书脊、封底、环衬、勒口 等扩大,“装帧”的内涵也不断扩大,进而 包括了内文版式、书籍材料、印刷工艺等, 从而使“装帧”一词进一步扩展到“书籍 设计”。
的装帧形式与卷轴装已有很大区别,形状’力于书籍设计,给书装界带来了生机。
和今天的书籍非常相似,其形式在书画、碑:
1.20世纪前期
帖等装裱方面一直沿用到今天。
(1)对传统样式的转变与延续。“五
艺术与设计II 2008·06II美术大观
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版物已经开始突 破传统线装模式。一部分的书籍改变了传 统的印刷和阅读方式,横排版、从左到右 的现代印刷和阅读方式开始出现,标点符 号的引入,给书籍的阅读带来了便利,平 装和精装也逐渐流行,并且开始关注书籍 的封面设计及彩色印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