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名词解释

苏州园林名词解释
苏州园林是对中国江苏省苏州山水园林建筑的统称。
是在汉族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园林建筑。
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
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吴王阖闾时期,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苏州园林前12名

苏州园林前12名引子:“苏州园林甲天下,园中景物皆天然。
”这句古诗,道出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
苏州园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灵感之源,江南水乡的美丽缩影。
接下来,且听我细细道来苏州前20名园林的美景。
1.拙政园(Zhuozheng Garden)拙政园,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亦是苏州最大的园林。
园中荷花盛开,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仿佛江南水墨画中走出来的美景。
相传明朝初年,拙政园曾是宰相王鏊的园宅。
而今,已成为游人必到的打卡地标。
2.留园(Liuyuan Garden)留园之美,在于其水景之秀,石景之奇。
园中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颇具江南园林的特色。
曾有俗语云:“留园三曲情无限,犹忆书香夜未眠。
”可见其美景之深入人心。
3.网师园(Wangshiyuan Garden)网师园小巧精致,以水景为主,石景为辅。
园中曲径通幽,颇具雅致。
此园因旧时为渔夫网师所居而得名,乃是苏州园林中的珍品。
4.狮子林(Shizilin Garden)狮子林以石景著称,其假山怪石被誉为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之最”。
游人穿梭于奇峰异石之间,犹如在读一本生动的石头记。
5.怡园(Yiyuan Garden)怡园是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其规模虽小,但处处皆景。
园中绿竹猗猗,花木繁盛,给人以宁静舒适的享受。
6.耦园(Ouyuan Garden)耦园以夫妻情深为主题,其园林布局和景点命名皆寓含此意。
园中曲径通幽,荷花盛开,是情侣们约会的好去处。
7.沧浪亭(C anglang P a v ilion)沧浪亭以水景和石景相映成趣而闻名。
园中绿树成荫,池水清澈,乃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好地方。
苏舜钦曾作《沧浪亭记》,谓其为“一让观鱼而自乐”之地。
8.退思园(T aisi Garden)退思园以巧妙的园林布局和精美的建筑装饰为特色。
园中回廊曲折,假山叠翠,寓意“退思补过”。
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画卷之中。
9.可园(K e Garden)可园是苏州园林中的“武林秘籍”,其园林布局和景点设置皆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智慧和趣味。
苏州园林特色介绍

苏州园林特色介绍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精巧的设计、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园林特色享誉全球。
苏州园林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山水园林特色:苏州园林以山水为主题,通过人工构建山水、模拟大自然景观的方式,达到“人在山水中”的效果。
典型的代表有拙政园、留园等。
二、水乡园林特色: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园林中不乏水景。
苏州园林以水为背景,以建筑物为点缀,营造出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
典型的代表有留园、沧浪亭等。
三、林园园林特色:苏州园林中的林园主要是指大片的树林和竹林。
这些林园既能起到遮阳、遮雨的作用,也能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典型的代表有拙政园、留园等。
四、假山园林特色:苏州园林中的假山是一种独特的景观。
假山可以根据设计者的意愿,构建成各种形状,如山峰、山涧、山洞等,与水景、建筑物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景观。
典型的代表有拙政园、留园等。
以上就是苏州园林的主要特色介绍,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让它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
- 1 -。
苏州园林的名词解释

苏州园林的名词解释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这种园林风格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被誉为“东方花园”的代名词。
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的设计、丰富的元素和独特的布局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对苏州园林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特点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1. 湖泊与水面苏州园林中的湖泊和水面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元素之一。
水被视为自然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为园林景观增添美感,还能够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等。
苏州园林通过巧妙地运用水面,创造了自然、柔和的景观效果。
例如,园林中的湖泊、小型水潭和人工水渠,通过优美的曲线和自然的布局,与建筑、石头和树木相互呼应,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景观。
2. 林而不密“林而不密”是苏州园林中的一个重要设计原则。
它指的是园林中的树木要分散且不密集,给人一种开阔和舒适的感觉。
苏州园林中的树木种类比较多样,如松树、梅树、柳树等,它们的树冠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层次感,给园林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变化。
这种分散的布局不仅可以提供适宜的光线和通风条件,还能够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氛围。
3. 园林建筑苏州园林中的建筑也是其核心特征之一。
园林中常见的建筑形式包括亭、台、楼、轩等。
亭子是苏州园林中最基本的建筑形式,它们通常是由木材或石材搭建而成,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造型。
亭子通常被放置在园林的景点和要点,供游客休息和观赏。
此外,苏州园林中的建筑还包括古老的砖雕、石雕和木雕等艺术形式,它们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
4. 艺术手法苏州园林中的艺术手法有多种多样,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借景手法和错落有致的布局。
借景手法是指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山、水、建筑等景观作为园林的背景,从而增强景区的效果和氛围。
例如,园林中的窗、门和回廊等建筑物常常通过精细的布局和设计,将外部的景色融入园林中,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整体效果。
错落有致的布局则是通过合理地安排建筑、湖泊、石头等元素的位置和形状,使其相互呼应和转换,形成一种精致的对称和平衡。
中国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介绍

中国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介绍一、苏州园林的概述苏州园林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指苏州地区的传统私家园林,包括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
这些园林以其精美绝伦的景观设计和建筑工艺而闻名于世。
二、苏州园林的历史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兴盛起来是在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随着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私家园林开始出现。
清朝时期,更加兴盛,许多富商巨贾纷纷建造私家园林来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这些私家园林不仅成为了主人们娱乐休闲的场所,也成为了文人墨客创作诗词歌赋的灵感源泉。
三、苏州园林的特点1. 四季景色各异:苏州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花草树木开放或凋落,使得苏州园林四季景色各异,别有一番风味。
2. 精美的建筑工艺:苏州园林建筑工艺精湛,以砖雕、木雕、石雕等技艺为主。
园内的亭台楼阁、廊桥流水、假山水池等,都是精美绝伦的建筑之作。
3. 独特的景观设计:苏州园林注重景观设计,以小见大,巧妙地运用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和各种花草树木来创造出不同的景致和意境。
四、苏州园林的代表作1. 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最著名的私家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拙政园以其精美绝伦的建筑工艺和独特的景观设计而闻名于世。
2. 留园:留园是苏州著名私家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留园以其精美绝伦的建筑工艺和独特的景观设计而闻名于世。
3. 网师园:网师园是苏州著名私家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网师园以其精美绝伦的建筑工艺和独特的景观设计而闻名于世。
五、苏州园林的保护与传承苏州园林作为中国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为了保护和传承苏州园林,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管理、修缮保护、开展科学研究等。
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苏州园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如开展志愿者活动、推广苏州园林文化等。
六、结语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苏州园林以其精美绝伦的景观设计和建筑工艺而闻名于世。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和爱上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ppt课件

再读课文,思考:
1、第一段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 2、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设计理念)的句 子? 3、第二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4、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内容与第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第一段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
明确:“标本”
标本: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准确而形象的点出了苏州园林在 我国园林中的代表性地位。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 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有 《稻草人》等,作品收在《叶圣陶集》 里。
背景知识
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略有删节。原题为《拙政 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 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圣陶欣然允 诺。后因故摄影集未出版,序文被《百科知识》所用,题为“拙政诸 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这正是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眷恋深情的自 然流露和生动描写。
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说明方法:列数字 作用:“一百多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 准确说明了苏州园林数量之多。
说明方法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说明方法:作比较 作用:将苏州园林的建筑不对称性与其他建筑的对称性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具有充 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说明方法
文中恰当使用了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摹状貌等多种说明方法,突出了苏州园林的 特征。
叁
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请你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介绍 你身边的一种事物。
主旨概括
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 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 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 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 设计者、匠师们的别具匠心 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苏州园林详细介绍

苏州园林详细介绍
苏州园林,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苏州
园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历代造园艺术家通过不断的努力,
使苏州园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拙政园以“真”字取胜,留
园以“秀”字闻名,狮子林以“奇”字见长,网师园以“藏”字
见长。
不同风格的园林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苏州园林至今已有约五百年历史。
经过几代造园家的经营,现存
有五十多处著名园林,其中不乏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布局讲究“中而偏”、“正而不邪”、“淡而有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全园分为四大类:山水、建筑、花木、盆景。
园林建筑是造园的基础,有了建筑才有了庭院。
苏州园林
以山水取胜,大多依山傍水而筑。
著名的有网师园、狮子林、沧
浪亭、艺圃和退思园等。
山水是苏州园林最具特色的要素之一,
讲究借景和对景。
苏州园林大都以水为中心,水中有山,山水相连。
—— 1 —1 —。
苏州园林的特点的介绍

苏州园林的特点的介绍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其建设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园林布局的巧妙设计,成为了世界园林文化的珍贵遗产。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
一、精美的造园艺术苏州园林注重园林景点的精致布置和艺术式样的独特创造。
这些园林利用水池、湖泊和人工山水设施,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建筑手法,使景点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
苏州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通过砌石、混凝土等材料建造高山、溪流和池塘,创造出独特的水陆景观。
同时,它还利用花木添景、雕塑造型和假山石料,以丰富园林景点的层次和空间感。
苏州园林注重细节,通过栽培花草树木和构造建筑设施等手段,使整个景区表现出优雅、含蓄且秀丽的特点。
二、严谨的园林布局苏州园林注重园林布局的严谨和合理性。
园林布局通常是融合了山水、空间和建筑等元素,以营造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苏州园林的布局常常以围墙作为界限,将园林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区域。
每个区域内部都有各自特色的景点和建筑,同时,这些区域之间也通过廊桥和拱桥相连接,形成了一幅“园中园”的布局。
苏州园林在布局上追求宽敞、开朗和自然,通过疏密有致的植被安排、修剪整齐的树木和流动的水系,营造出一种迷你版的自然景观。
三、古老传统的文化内涵苏州园林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成为了一个充满哲学、文化和艺术气息的园林艺术。
苏州园林借鉴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文化典故和宫廷建筑的设计,通过建筑结构、雕刻造型和传统艺术品展示,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比如,苏州园林常常利用园内的石刻、凉亭和小桥等建筑物来展示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通过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游人可以深入了解园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四、匠心独运的技艺表现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造园技艺和园林艺术的精湛表现,展示出中华民族建筑和园林文化的卓越智慧。
在苏州园林中,建筑物的精致制作、园林景观的精妙呈现以及小品的创作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和园林技艺的精湛水准。
苏州园林主要景点

苏州园林主要景点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西部的独墅湖南岸,始建于明代正德十
三年(公元1518年),是江南著名的园林。
与北京颐和园、承德
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列为中国四大名园。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花木映带,布局巧妙,富有诗情画意。
拙政园为中国
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园林经典,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全园分四部分:东花园以赏荷为主题;西花园以山水为主题;南
花园以曲池为主题;北花园以置石为主题。
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是江南园林的代表,有“园林之王”之称。
留园有三处庭院被称为“三绝”:一是整石砌就的“九山
流水”的叠山,二是清池绿柳间的“花港观鱼”,三是曲折幽深
的“曲水流觞”。
留园占地面积约60亩,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
园内楼台亭阁、假山池沼、花木竹木等各类建筑景观一应俱全。
网师园
网师园位于苏州市虎丘区西,始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后屡经兴废。
—— 1 —1 —。
苏州园林十个景点介绍

苏州园林十个景点介绍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人间天堂”,其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沧浪亭、艺圃、藕园、怡园和环秀山等是苏州十大名园。
以下是这些景点的简要介绍:
1. 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
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美感,让人流连忘返。
2. 留园: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世界文化遗产。
3. 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世界文化遗产。
4. 网师园:网师园是苏州小型园林的代表作品,以精巧细致的造园手法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著称。
园内的建筑以江南水乡民居风格为主,分为住宅和园林两部分。
园林部分以水景为主,景点有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等。
5. 沧浪亭:沧浪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世界文化遗产。
6. 艺圃:艺圃是苏州十大名园之一。
7. 藕园:藕园是苏州十大名园之一。
8. 怡园:怡园是苏州十大名园之一。
9. 环秀山:环秀山是苏州十大名园之一。
10. 虎丘: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部,是一座以虎丘山命名的历史文化名胜区。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苏州四大名园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四大名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四大名园一留园简介留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
坐落在苏州市阊(音:chāng)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另一资料:留园修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
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
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
留园占地约30亩。
布局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鱼之厅、林泉耆砍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
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二拙政园简介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占地5.2公顷。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有“香洲”、“雪香云蔚亭”、“海棠春坞”等建筑,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其中有“与谁同坐轩”轩亭非常别致,修成折扇状。
因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而故名。
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
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民居多进的格局。
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苏州园林简介

苏州园林简介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7,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万处,并因此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 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 以其意境过清、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名园简介拙政园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是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园林。
全国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留园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园中分四个风景区,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
网师园网师园占地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
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 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怡园是苏州园林中建筑最早的园林 因而得以博采众长 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
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
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
《苏州园林》ppt课件

作者介绍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 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的创作 态度严肃认真,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 风格朴实,语言精练,他被称为 “优秀的语言 艺术家”。
代表作有《倪焕之》《稻草人》《古代英雄 的石像》等。
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幅画,看一下苏州园林美丽 的画面,体会美丽的不同内涵……
课前导入-苏州园林
苏州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 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 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 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 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 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 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将苏州古典园 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的?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文章语句及短语
初学课文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初学课文
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展开说明的?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 林的标本。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 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
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 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初学课文
Q2.作者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苏州园林》一文,先从整体上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如画, 后从局部介绍如何处处如画;先概括写“四个讲究”,后具体 介绍这“四个讲究”;先说这“四个讲究”是从大处着眼的, 然后说角落、门窗、色彩是从细节说明的。因此这篇文章综合 运用了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 序,极有条理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这一特征。
苏州园林的简介

苏州园林的简介
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它是江
南地区园林的代表,也是世界园林文化的瑰宝。
苏州园林在世界
造园史上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苏州园林
以其精美的建筑、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
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姑苏城内东北隅的拙政园,盛于明清
两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先后有十余位帝王到这里封禅
或居住过,历代文人墨客和普通民众在此留下了2000多处作品,被誉为“园林之城”。
苏州园林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妙,它以“小而园”著称。
但总体规模不大,一般占地面积在3公顷左右,最大的仅5公顷。
全园可分为宅园合一的苏州古典园林和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民宿
景区两大部分。
宅园合一的苏州古典园林共有11处之多,其中
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和网师园是最为著名和具有代表
性的。
其他各大名园还有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怡园等。
—— 1 —1 —。
苏州园林

景点名称:涵青亭 所在位置:东园 建筑类别: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 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 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避雨。 拙政 园不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 较逼仄。但造园家以高大的白墙作底,建了一座组合式的半 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 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主亭发两只戗, 副亭发一只戗,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 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 天光云影水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
秫香,指稻谷飘香,以前 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 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 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 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 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 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 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 缘据行家考证,一部为《西 厢记》,另一部为《金玉如 意》。其中《西厢记》一出 中,有“张生跳墙会鸳鸯”、 “拷红”、“长亭送别”等 场景,雕镂精细,层次丰富, 栩栩如生。夕阳西下,一抹 余辉洒落在秫香馆的落地长 窗上。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 把秫香馆装点得古朴雅致, 别有情趣。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 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 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 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 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 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 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 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 排,移步观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 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 。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苏州园林》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介绍园林知识的说明文,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苏州园林课文原文,欢迎参考借鉴。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苏州园林PPT课件完整版

苏州园林中的建筑色彩以木材原色和青砖为主色调,通过 不同部位和不同材料的色彩搭配,形成层次丰富、和谐统 一的建筑外观。
植物色彩
苏州园林中的植物色彩丰富多样,通过种植不同季节的花 卉和树木,形成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为园林增添了生机 和活力。
03 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
借景
借景是将园外之景巧妙地收纳到园内, 使园内空间得到延伸和扩展,将自然 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的造园手法。
苏州园林的旅游价值不仅在于其观赏 性,还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 背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深入了 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文化传承价值
01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景观设 计、文化内涵等都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体现。
02
苏州园林的文化传承价值在于其 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 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发 展。
四季皆宜游览。
植物形态
苏州园林中的植物形态多样,有 乔木、灌木、草本等不同类型, 通过修剪和造型,使植物的形态 与周围的建筑物和景观相协调。
植物寓意
苏州园林中的花草树木还有着丰 富的寓意和文化内涵,如松柏象 征着坚强不屈,梅兰竹菊象征着
高洁清雅。
雕刻装饰
雕刻艺术
苏州园林中的雕刻装饰以木雕和石雕为主,题材广泛,包括山水、 花卉、人物等,技艺精湛,形象生动。
历史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现 存建筑多为清代重建。
网师园
特点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小 的一座,但布局紧凑,设 计精巧,以水景和植物景 观为主。
主要景点
包括月到风来亭、梯云室、 看松读画轩等,每个景点 都体现了网师园的独特风 格和艺术魅力。
历史
苏州一共有多少个园林

苏州一共有多少个园林苏州园林有哪些?作为“名园之城”的苏州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一共有多少个园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一共有多少个园林苏州现有69座古典园林,其中网师园、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最著名。
目前,苏州的所有园林都是属于国家的,没有私家园林苏州主要美丽园林介绍1、拙政园拙政园,与留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是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拙政园景区分东中西三园和园林博物馆四部分。
东园主要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空旷开朗,但现有景物大多新建,大多数的导游也只是一带而过;中园是全园精华所在,占地三分之一的水面有分有聚,临水而建楼台亭榭参差错落,集中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特点“游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西园水池呈曲尺形,和中区大池相接,该部分台馆分峙精致奢丽,回廊起伏别有情趣。
更值得一提的是,拙政园旅游四季皆宜,春观杜鹃夏观荷,秋观芙蓉冬观梅。
但由于拙政园依水而建,夏季有水之处便有荷花,堪称胜景。
门票:10月31日—4月15日淡季:50元4月16日—10月30日旺季:70元2、狮子林狮子林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
以中部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
清代学者俞樾赞誉狮子林“五复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
当代园林专家童俊评述狮子林假山“盘环曲折、登降不遑,丘壑宛转,迷似回文”。
门票:10月31日—4月15日淡季:20元4月16日—10月30日旺季:30元3、留园留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苏州具有代表性的园林之一,因园主姓刘故名“刘园”,后改为“留园”。
留园原有东、西两园,西园后被开辟为寺院,就是现在的西园戎幢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思路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重点是段落和层次)比较清楚。
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详细说明对象;结尾总结说明对象。
《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开头两段总说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它们的共同特征。
第三至九段分说苏州园林的具体特征,其中第三至六段分说始终紧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并分别对应第二段总说中的四个"讲究",第七至九段分说,从细部紧扣苏州园林的特征。
这样写,脉络分明,结构严谨,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一般的说明建筑物的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集中一处的建筑实体,采用空间顺序来说明,就能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及这一篇写的蜚声中外的苏州园林,几十个园林分散在城内各处,最著名的也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四大名园,如果他用空间顺序,一定会说得琐碎而沉闷。
作者采用了一个巧妙的结构方法,先由分到总:从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由心裁修建成的各个不同的园林中抓住一个共同点;然后由总而分,写出了这个共同点表现在苏州园林物景中的各个侧面。
这样,文章没有具体提到一个苏州园林的名字。
却把苏州所有的园林都写到了。
二、说明顺序
说明文,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说明顺序,使说明的内容更加条理化。
如《苏州园林》一文,先从整体上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后从各部分介绍如何处处入画;先概括写“四个讲究”,后具体介绍这“四个讲究”;先说的这“四个讲究”是主要的,然后再说花墙廊子等次要的。
因此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几种说明顺序,极有条理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这一特征。
三、表达特点
本篇在表达上有两大“优势”。
一是构思缜密,脉络清楚。
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剖析;先作鸟瞰式的叙述,后作局部景物的详细说明和生动勾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二是说明准确,叙述生动。
对苏州园林的个性特色略而不提,而是异中求同,经过比较归纳,准确地抓住了各个园林建筑的共同特点,并以精练的语言加以说明,既有提纲挈领式的概括,又有条分缕析式的叙述。
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说明物景时,时间上纵观一年四季变化,空间上俯瞰各园的各个角落,既不说明观察的特定时间,也看不出有特定的观察点,好象中国画中的透视画法一样。
这样写便于更全面地介绍苏州园林,突出苏州园林的总体形象。
四、虚实结合的写法
一般地说,说明文是为了让人了解物景的实形、实态,多是写实的。
《苏州园林》却是将虚写和实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将客观物体和主观感受融为一体。
写池沼两岸的石头、花草,写池沼中的睡莲和金鱼,处处实写,又处处入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是实写,接下去的“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则是一笔虚写,使读者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
作者为什么采用实写虚写相结合的手法,且把虚写放在显眼的位置呢?这是因为,苏州园林本身就是虚实结合的。
这种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增加了景色的层次,增添了景致的美,作者说明这种特点时也就采取了相应的方法,在物景的实写中渗入虚写的画意。
独特的写作方法,是适应写作对象的特点应运而生的。
五、教学步骤安排建议
第一步,可用比较法,在与一般的运用空间顺序说明的说明文的比较中使学生明白物景说明文的空间顺序和总分顺序两种结构方式。
第二步,用图表法进行结构分析。
在划中心句和分段的基础上,掌握《苏州园林》的总分顺序结构。
第三步,用点睛法读析第二部分(主体段)的各节,学习文章的语言艺术。
第四步,用仿写法作文,学习物景说明文的总分结构技巧。
六、语感训练教学建议
语感训练不仅要感知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在脑海中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主体画面,而且要学生体会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境情调。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为学生设置特定情景,并使他们进入其中角色,这样他们才会动心动情。
运用电教手段就可以实现这一要求。
如在教《苏州园林》一课时,不仅让学生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为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刘正海老师播放了有关“苏州园林”的录相和课文录音,让学生边看边听,同时要求他们把自己假想成一名游客,畅游在其中。
这样录相中的优美画面和轻快的音乐,加上抑扬顿挫的朗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那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优美,从而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子:用比较的方法导入课文,解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认读:朗读课文,认字解词,熟悉课文内容。
疏导: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懂得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时间要延续到下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引子
〔预习:看图片(或做成演示课件),看课文,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所了解。
〕
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图片介绍了哪些园林?
学生先口述后,教师明确。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说说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二、认读。
1.结合“思虑和练习”四,教师给予朗读指导,要求“读音清晰,速度适当,语调舒缓,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说明语句,更要注意读清楚,”以同桌为互助组,进行朗读练习。
然后由几位学生示范朗读或听录音。
2.在朗读课文的同时,把需要认读的字和理解的词提出来。
教师随即板书归类或出示小黑板。
三、疏导。
问: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指导学生将重要的句子划出,重要的词加黑,养成自学的习惯。
〕
开头写总的印象,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
明确了写作意图,接着就该弄清文章的布局。
第一步:用一个短语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二步:综合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掌握贯串全文的脉络。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弄清文章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合思考和练习,做几项练习,扣住基础知识,提高理解词义的能力和掌握几种语言表达的方法。
最后一个环节是写作。
不要简单地让学生做一个现成的题目,而应进行意在锻炼思维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三步:弄清总写与分说之间的内在联系。
问: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那样明确,但作者为什么在句子中加上一个状语似乎呢?岂不矛盾?
老师明确后,学生讨论。
问:第七到第九自然段是第三段的后半部分,它与前半部分,与第二段的关键句在结构上的联系怎样?
学生口述后,老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