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重离子微束辐照装置的研制

合集下载

我国育出世界首个重离子辐照诱变小麦新品种

我国育出世界首个重离子辐照诱变小麦新品种

我国育出世界首个重离子辐照诱变小麦新品种
佚名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年(卷),期】2007()8
【摘要】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重离子辐照诱变技术,培育出了春小麦新品种“陇辐2号”。

过去两年,这一新品种在甘肃已示范推广200多万亩,为甘肃增产粮食近亿千克。

【总页数】1页(P10-10)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重离子辐照;辐照诱变;农业科学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世界;诱变技术;张掖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02
【相关文献】
1.中科院育出世界首个重离子辐照诱变小麦新品种 [J],
2.重离子辐照冬小麦诱变效应的研究 [J], 唐掌雄;刘志芳;施巾帼;孙国庆;卫增泉;李文建;颉红梅
3.我国克隆山羊羊年喜得"千金"/我国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湖南育成菜用红薯新品种/我国窄冠杨树选育成功/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天农青饲1号饲用高粱选育成功 [J],
4.我国利用重离子辐照选育出首个中药材新品种 [J],
5.我国利用重离子辐照选育出首个中药材新品种——抗麻口病当归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高能重离子束全径迹辐照材料和细胞的实验装置设计及效应分析

中高能重离子束全径迹辐照材料和细胞的实验装置设计及效应分析

中高能重离子束全径迹辐照材料和细胞的实验装置设计及效应
分析
李兴林;曲颖;孙曙光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24(51)7
【摘要】中高能重离子束注入生物材料的径迹显著深于生物靶,且不同径迹点上的剂量分布、理化效应等又大不相同,所以,同一靶点通常不可能接受所有理化因子的作用(即全径迹辐照)。

本实验设计思路:基于CR-39核径迹探测手段,在纯水介质中验证全径迹辐照综合效应特征;通过沿径迹上连续逆向移动靶材料或细胞培养液,以探究全径迹的辐照效应。

最后,与对照组相比较,揭示重离子束全径迹的辐照效应及其潜在的分子改性、细胞改良和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4页(P1-3)
【作者】李兴林;曲颖;孙曙光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安徽思母塘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13;Q345
【相关文献】
1.重离子束辐照细胞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65nm n沟MOSFET的重离子辐照径迹效应研究*
3.高能重离子在金属中引起的辐照效应是热峰效应?
4.III-V族化合
物半导体材料的高能重离子辐照效应5.金属材料中高能重离子辐照效应的理论描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离子束辐照细胞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重离子束辐照细胞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重离子束辐照细胞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郭晓鹏;张苗苗;剡倩;李文建;陆栋【期刊名称】《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年(卷),期】2016(034)004【摘要】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相应的应用软件,借助Web of Science平台对重离子束辐照细胞这一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作者、期刊、机构以及关键词进行定量和系统考察.结果显示,重离子束辐照细胞研究在1990年之后日益活跃并深入;不同品质的重离子束辐照诱导不同类型细胞会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旁观者效应及其机制、重离子束辐照细胞生物学效应评估模型、重离子束治疗癌症过程中辐照品质选择与控制模型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是该研究主题的重要内容;引入特定指数推测所得该研究主题重要学术期刊与Natur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Cancer Research等期刊之间有较高的共被引频次,表明更多科学前沿的突破性成果和思路应用于该主题研究中;此外,该研究主要集中于少数国家、少数机构、少数作者,并且合作相对较少.【总页数】8页(P57-64)【作者】郭晓鹏;张苗苗;剡倩;李文建;陆栋【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691;TL99【相关文献】1.重离子束辐照牧草的细胞学研究 [J], 颉红梅;郝冀方;卫增泉;谢忠奎;李风琴;王亚军2.重离子束(C)辐照诱变东北粳稻后代变异的初步研究 [J], LI Jingpeng;YU Lixia;YANG Fu3.重离子束辐照对绵羊卵母细胞及体外受精卵早期发育的影响 [J], 常卫华;徐燕霞;王珂;胡俊杰;张红;曹会萍;马呈瑞;张晶;张勇4.重离子束辐照、激素FSH/LH及丙酮酸钠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J], 常卫华;张勇;王燕玲;张红;徐鹏;吴海凤5.重离子束与X射线辐照对人舌鳞癌细胞周期影响的比较 [J], 刘斌;侯玮玮;王燕玲;王敏;张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离子束辐照对玉米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离子束辐照对玉米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离子束辐照对玉米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余丽霞;李文建;陈学君;陈婧;颉红梅【期刊名称】《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年(卷),期】2010(028)003【摘要】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12C6+和36Ar18+离子束对玉米自交系郑58、鲁9801、金象4C-1、CSR24001、308和478进行辐照诱变育种试验,探讨了重离子辐照对玉米的诱变效应.结果显示,重离子辐照后种子出苗率和成苗率根据材料不同表现不一,浸泡后种子对辐照敏感性增加.辐照后M1代叶型变异较大;M2代植株经济性状发生变异较多,产生了许多有益的突变性状;M3代部分突变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由此可见,重离子束辐照育种有利于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是玉米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手段.【总页数】5页(P161-165)【作者】余丽霞;李文建;陈学君;陈婧;颉红梅【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甘肃金象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张掖,734000;甘肃金象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张掖,734000;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691【相关文献】1.离子束注入对玉米自交系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J], 宫国安;钱朗;邹畅2.碳离子束辐照大豆当代诱变效应及褐皮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J], 余丽霞;李文建;杜艳;刘瑞媛;周利斌;骆善伟;陈刚;刘青芳3.重离子束(C)辐照诱变东北粳稻后代变异的初步研究 [J], LI Jingpeng;YU Lixia;YANG Fu4.航天搭载和离子束注入对大豆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J], 郭建秋;吴存祥;冷建田;侯文胜;韩天富5.重离子辐照玉米种子M_1代诱变效应研究 [J], 罗红兵;赵葵;郭继宇;隋丽;倪嵋楠;梅俊平;路秀琴;周平;孔福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重离子微束的单离子辐照系统研究

基于重离子微束的单离子辐照系统研究
基于北京 EY4<N串列加速器针孔型重离子 微束 装 置 建 立 单 离 子 辐 照 系 统!本 文 首 先 对 系 统 的 基 本 组 成 结 构 进 行 介 绍!从 理 论 上 分 析 各 因 素 对 单 离 子 辐 照 性 能 的 影 响&通 过 实 时 束 流 监 测 和 束 流 开 关 快 速 控 制 !实 现 单 个 离 子 辐 照 & 最后 利 用 该 系 统 针 对 ?J%' B^DW 器 件 开 展 单离子辐 照 研 究!以 获 得 单 个 离 子 诱 发 WF\ 的图 形 及 概 率 分 布!来 验 证 系 统 在 纳 米 器 件 辐 射效应机理研究方面的可用性'
摘要基于北京 EY4<N串列加速器针 孔 型 重 离 子 微 束 装 置 建 立 了 单 离 子 辐 照 BYE系 统 采 用 二 次 电 子监督装置对离子注量率实时测量将每次辐照器 件 的 离 子 数 严 格 控 制 为 < 个 通 过 对 影 响 单 离 子 辐 照性能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各因素影响单离子辐照准确性的理论参考公式对比 例 系 数 J束 流强度和快门时间这N个主要因素进行实验检验结果表明在 J 保 持 稳 定 和 较 低 的 束 流 强 度 下单 离 子系统的准确率达L@=利用该系统对?J%'B^DW 芯片进行单离子辐照获得了单离子辐 照 诱 发 多 单 元 翻 转 WF\)的 分 布 情 况 降 低 了 多 离 子 入 射 的 干 扰 关 键 词 重 离 子 微 束 单 离 子 辐 照 二 次 电 子 监 督 多 单 元 翻 转 中图分类号ARJ<!!! 文献标志码D!!!文章编号<@@@4TLN<?@?N<@4?@NM4@P '%=<@9PQNJ2K;9?@??92+&5(/%9@JJP

SRAM单粒子效应监测平台的设计

SRAM单粒子效应监测平台的设计

采用“ 承载子板 一主控制板 一上位机 ” 结构 。简要分析 了 S A 单粒 子效应产生 机理 , RM 详细描述 了该平
台的硬件系统 、 软件 系统 和性能指标 。重离 子辐照 实验 中, 该平 台多 次检测 到 I T 15 D 72 6发生 单粒子 翻 转和单粒子 闩锁 ,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 的结论基本一致 。 关键词 :R M; S A 单粒子翻转 ; 单粒子 闩锁 ; 重离子
为 了充分 发 挥 H R L在 半 导 体 器 件 抗 辐 IF
射性能验证 方 面 的优 势 , 需要 建立 起完 善 的
S E检 测方 法和 实验 流程 。设计 S A 单 粒子 E RM
效应 监 测平 台 , 观察 S A 发生 S U和 S L现 RM E E
象, 不仅 为研 究单 粒 子效应 提供 实验数据 , 而且
静 态 随 机 存 储 器 ( tt ad m A cs S i R n o ces ac
件 才能恢 复 正 常状 态 , 则会 烧 毁 器 件 J 否 。因 此发 生 S L时 , 须 及 时设 法 消 除 闩 锁 ( 常 E 必 通 做 法 是断开 电源 ) 以免 器件损 坏 。 , 在 C S工 艺下 ,R M 容 易设 计 实现 , MO SA 发
第3 1卷
21 0பைடு நூலகம்1年
第 2期
2月
核 电子学 与探 测 技术
Nu l a e to i s & Dee to c noo y ce r Elcr n c t cin Te h l g
V 13 N . o. 1 o2
F b 2 1 e. 01
S A 单 粒 子 效 应 监 测 平 台 的 设 计 R M

兰州“重离子”今年可使用束流4000小时

兰州“重离子”今年可使用束流4000小时

兰州“重离子”今年可使用束流4000小时
佚名
【期刊名称】《甘肃科技》
【年(卷),期】2014(30)6
【摘要】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国家实验室2014年度实验束流时间评审会,日前在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举行。

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近物所等19个单位40余位专家评审,批准实验束流时间
为4000小时。

目前,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由中国科学院沈文庆院士和张肇西院士担任,副主任由近物所所长肖国青担任。

【总页数】1页(PI0001-I0001)
【关键词】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束流;小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国家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56
【相关文献】
1.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主环加速过程的束流反馈 [J], 张文志;景春国;杨晓东;夏佳文;魏宝文
2.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中束流位置测量系统的研制 [J], 聂振鹏;郑勇;沈志清
3.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束流踢轨控制系统 [J], 王彦瑜;郭玉辉;林飞宇;黄继江;乔
卫民;原有进;高大庆
4.单粒子效应重离子微束辐照实验中的束流监督技术研究 [J], 高熠; 蔡莉; 郭刚; 刘建成; 孙波波; 孙瑞男
5.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束流累积研究 [J], 原有进;夏佳文;张文志;宋明涛;杨晓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间辐射环境模拟装置与空间辐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空间辐射环境模拟装置与空间辐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9752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632271);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2021YFA1601400)作者介绍:沈程(1995-),男,博士研究生,E-mail:*******************.cn;刘文静(1986-),博士,副研究员,E-mail:***************.cn。

*沈程和刘文静在本工作中做出了同等贡献。

通信作者:杜广华,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E-mial:***************.cn空间辐射环境模拟装置与空间辐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沈程1, 2, #,刘文静1, #,吴汝群1,郭金龙1,牟宏进1,张磊1, 2,赵灿1,毛光博1,杜广华1 2*(1.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Abstract: The high-energy ionizing radiation exposed to astronauts in the outer space come mainly derived from solar particle events, galactic cosmic rays and high-energy ions in the Earth's capture belt and their secondary radioactive particles. Space radiation exposure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dose rates, multi-element radiation, and high 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 which a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faced by astronauts during long-term space exploration missions in deep space. Space radiation simulation facilities at the ground-based high-energy accelerators and the study of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space radiation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cientific grounding for space radiation risk assessment. As an advanced irradiation facility that can provide precise targeted irradiation with single ion, single-ion microbeam is a unique platform for biological effect research that simulates high-energy radiation conditions in spac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radiation environment for near-Earth missions and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s well as particle accelerator facilities available in the world to carry out ground-based simulations of space radiation in recent years. Finally, the high-energy microbeam facility of 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pace radiation biology are introduced. .Progress in Ground-based Simulation Facilities for Space RadiationEnvironment and Their Biological Effects ResearchSHEN Cheng 1, 2, #, LIU Wenjing 1, #, WU Ruqun 1, GUO Jinlong 1, MOU Hongjin 1, ZHANG Lei1, 2, ZHAO Can 1,MAO Guangbo 1, DU Guanghua 1 2*(1.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Gansu,730000.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摘要:空间环境中宇航员受到的高能辐射主要来源于太阳粒子事件、银河宇宙射线和地球捕获带中的高能离子及其次生放射性粒子。

一种利用重离子开展辐射效应协同作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利用重离子开展辐射效应协同作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重离子开展辐射效应协同作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古松,刘杰,方进勇,张颖军,彭凯,朱鹏
申请号:CN201711157327.X
申请日:20171120
公开号:CN108008274A
公开日:
201805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重离子开展辐射效应协同作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首先采用重离子对器件进行单粒子翻转敏感性测试,设置若干个依次递增的总剂量值,利用同一种重离子对器件进行各总剂量值的辐照,每一个总剂量值辐照完成之后,都要进行单粒子翻转截面测试,总剂量辐照过程中实时监测器件的功耗变化。

当完成所有总剂量辐照和单粒子翻转截面测试之后,辐照试验结束,获得器件不同总剂量辐照后的单粒子翻转截面实验数据,对比重离子总剂量辐照引起器件单粒子翻转截面的变化。

通过该方法获得的辐照试验数据将对空间辐射效应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为器件的抗辐射加固分析和设计提出科学的建议。

申请人: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地址: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街15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代理人:范晓毅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的束斑均匀性测试

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的束斑均匀性测试

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的束斑均匀性测试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9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的束斑均匀性测试沈东军,惠宁,刘建成,史淑廷,王慧,蔡莉,高丽娟,陈泉,郭刚基于磁扫描技术的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实验二厅建成.这套装置针对重离子单粒子试验特点而设计,是今后开展航天器件重离子单粒子试验的专用辐照装置.重离子束斑面积可达50mmx50rnlTl,且束斑注量分布非均匀性好于士10%,是装置建成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今年在完成了装置的后期建设,在束调试后,对装置的这项性能指标进行了重点测试.本文通过实际指标测试中所采用的两种有效测试方法(金硅面垒探测器组测试法和PET膜测试法)给出装置指标最终测试结果.1金硅面垒探测器组测试束斑均匀性方法本实验在新建成的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上进行,具体实验布局如图1所示.T4靶室入口光阑LL辐照点处可移动探朝暑__——tI▲L—96603O[l—rL一_——监督器组组辐照点处可移动探测器组监督器组图l束斑注量探测器组测试法中T4靶室探测器布局示意图在辐照样品靶室(T4靶室)入口处放置光阑(尺寸为60mm~60mm),可以将辐照到样品处(辐照点处)的离子束斑约束为60mmx60rnlTl.在光阑的四周(图1)各放1个金硅面垒探测器形成监督器组用来监督束流流强的变化.在T4靶室辐照点处的样品架上放置5个可移动金硅面垒探测器组用于诊断辐照点处束流束斑大小及束斑注量均匀性.实验电子学线路如图2所示,信号经主放大器572放大后,送入定时计数器PXI6602进行计数,经Labview计算机程序,将各探测器测试计数结果直观地实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 实验选用105MeVO离子束,辐照束斑为60mm~60min.辐照时扫描磁铁频率为46/47Hz,幅度4v,S2缝隙为2mmx2mm.所有探测器前光阑开口mm.在实验过程中,光阑四周的监督器组位置保持不变,进行实时监测.辐照点处的可移动探测器进行束斑实时扫描,扫描范围为50mm~50iilln,扫描间隔为10mlYl.实验后将扫描所获得的束斑注量数据用监督器数据进行归一,最终获得辐照点处束斑注量分布信息.各点处注量与平均值的偏离的相对百分比示于图3.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核物理193图2探测器组测量方法电子学线路图图3探测器组测量方法束斑均匀性分析结果从图3中很直观的可以看出束斑注量分布较均匀,经计算,在束斑面积50mmx50mm范围内束斑注量分布非均匀性为士6%.2PET膜测试束斑均匀性方法实验在新建成的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上进行,实验具体情况如下.利用100MeV的S离子束辐照位于T4靶室辐照点处的PET膜,PET膜尺寸为150mmx150111//1,厚50gm.在T4靶室入口处放置光阑(尺寸为100mm~100mm)将辐照离子束斑约束为100mmxl00mlI1.辐照时扫描磁铁频率为46/47Hz,幅度2V,S2缝隙为4mmx4mm.离子辐照注量为6×10cm_..辐照后用4N的NaOH溶液蚀刻PET膜50min,NaOH溶液蚀刻温度为70℃.蚀刻结果示于图4a.50gm0图4辐照后的PET膜蚀刻离子束斑径迹直观图(a)和蚀刻后的PET膜离子束斑径迹显微镜观察图(b)a—一束斑尺寸100mmxl00nln];b——观察视野260gmx196gm194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9蚀刻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离子径迹,并通过计算机图像采集系统每间隔1cm获得相应离子径迹观察结果(受显微镜视野限制,观察区域为260gmx196gm),如图4b所示.对所取区域的离子径迹数用软件进行统计,获得相应位置离子径迹数据统计结果.为了能更直观的看出束斑注量分布情况,我们将统计的离子径迹数据取平均值,然后将相应位置统计的数据与平均值进行比较,获得与平均值的偏差百分比.这样可以获得相应位置束斑注量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从图5中很直观的可以看出束斑注量分布较均匀.经计算,在束斑面积50minx50nllTl(图5方框内)范围内束斑注量分布非均匀性为士6%.图5PET膜测量方法束斑均匀性分析结果3结论通过先后使用100MeV.S离子束及105MeVO离子束对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的束流品质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束斑面积50mmx50mm范围内束流注量分布非均匀性好于土l0%,达到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研制预期目标.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的在束调试沈东军,郭刚,陈泉,史淑廷,刘建成,惠宁,蔡莉,王慧,高丽娟基于磁扫描技术的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在北京HI一13串列加速器实验二厅建成.这套装置针对重离子单粒子试验特点而设计,是今后开展航天器件重离子单粒子试验的专用辐照装置.2009年,在完成了装置的后期建设后,对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的在束调试实验.1装置调束工作原理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束流调节系统主要由偏转磁铁,扫描磁铁,四极透镜,狭缝仪等元件构成,其布局如图1所示.北京HI—l3串列加速器产生的重离子,经分析磁铁筛选,引出,到达实验二厅R20管道前段.从图1可以看到,在R20管道前段主要调束元件有四极透镜Q3,狭缝S1,经Q3对束流进行聚焦或散焦调节,再通过S1限制束流束径,重离子束经偏转磁铁偏转,至R20支线管道.在R20支线管道上主要调束元件依次有四极透镜Q4,狭缝S2,扫描磁铁SM.其中Q4用于束流聚焦或散焦,S2用于限制通过的束流束径,SM用于扩大束流束斑尺寸以及均匀化束流辐照注量.最终束流抵达T4辐照靶室,实现对样品的辐照,开展样品的单粒子效应测试.在整个装置中还有法拉第筒FC1,。

重离子束技术在微电子学中的应用研究

重离子束技术在微电子学中的应用研究

重离子束技术在微电子学中的应用研究重离子束技术(Heavy Ion Beam Technology)是一种较新的材料加工技术,在微电子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

传统的光刻技术由于其精度受限,一些微小的加工和制造任务需要更高级别的技术来完成。

重离子束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新型加工技术,由于其在电子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

1. 重离子束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离子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重离子(如氮、氖等元素)加速至特定能量,然后运用加速器和束线系统将其加速到靶材表面进行加工。

这种技术可以在纳米级尺寸内进行加工和制造,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精度。

在重离子束技术中,重离子束的精度和能量非常关键。

若束的能量达到一定值,其会引起表面处的原子发生击退及较深的核转换现象,从而达到在纳米级别进行物质移动的目的。

通过控制离子束的能量,可以在目标材料的表面刻出尺寸、深度达到亚纳米级的微加工结构。

2. 重离子束技术在微电子学中的应用重离子束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微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和制造,如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纳米器件及LED发光二极管等等。

这种技术可以满足微电子学中加工要求中对精度和分辨率的需求。

在纳米器件的制造中,重离子束技术可以用来制作纳米颗粒和纳米线,或创造出一些微型加工和结构。

通过该技术,研究者们可以在晶片上加工出更加复杂和高密度的器件,实现了微电子学中的突破性进展。

对于一些MEMS制造,重离子束技术也可做出重要的贡献。

MEMS是一种微型机械系统,可以应用于包括加速度计、微电机、生物传感器等等。

重离子束技术可以使用加工单个微件,这样就可以在晶片上构建出更好的MEMS结构,使得器件的可靠性和精度更高,从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微纳技术领域。

在LED的制造中,重离子束技术的应用也值得一提。

LED作为一种绿色能源亮点,正迅速地得到传播和应用。

然而,LED制造过程中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仍然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

强流丰中子束产生及离子束协同辐照效应研究项目

强流丰中子束产生及离子束协同辐照效应研究项目

强流丰中子束产生及离子束协同辐照效应研究项目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些研究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比如说“强流丰中子束产生及离子束协同辐照效应研究项目”。

哎,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别急,我来给大家慢慢道来。

简单来说,这个研究就是在探索一种强大的粒子束,它能产生中子和离子,听起来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武器吧?但是它可不是拿来打仗的,而是用来解决一些科学难题。

想象一下,你在实验室里,看着这些粒子像火箭一样飞出去,真是激动人心呢。

中子束和离子束的组合就像是科学界的一对好搭档。

就像鸡蛋和西红柿的搭配一样,独自吃一个可能味道不错,但搭配起来可就是绝妙的组合。

中子束的特点就是不带电,所以它们可以轻松穿透物质,而离子束则是个火力全开的家伙,带着电荷冲锋陷阵。

两者一结合,简直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能帮助我们揭示许多隐藏的奥秘。

就像是把大厨的刀工和火候掌握得天衣无缝,烹饪出一道美味佳肴。

这个研究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应用。

想象一下,未来的医疗技术会因为这种粒子束而变得更加先进,癌症治疗啊,材料科学啊,甚至是核能开发,都可能因此受益。

是不是听起来就觉得热血沸腾?谁不想为人类的未来添砖加瓦呢?科学就像是玩拼图,虽然看起来零零碎碎,但拼起来的时候就能展现出完整的画面,让人惊喜连连。

研究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挑战。

比如说,如何安全地产生和控制这些粒子束就像是在玩高难度的平衡木。

稍微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出事。

所以,科学家们得像绳索上的杂技演员,稳稳地保持平衡,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妥。

为了成功,他们需要不断试验,反复调整,就像打磨一块璞玉,最终才能显露出它的光彩。

这就让我想起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每一个伟大的发现,都是从一个个小实验开始的。

每当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忙碌的时候,他们其实就是在为未来播种,哪怕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成果,但只要坚持,总会有收获。

这份执着和坚持,真的是让人敬佩。

再说了,科学研究可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打麻将一样,一个人再怎么牛,也总得有队友来配合。

微束辐照装置及其在生物和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微束辐照装置及其在生物和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微束辐照装置及其在生物和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盛丽娜;宋明涛;刘杰;孙友梅;党秉荣;李文建;杨晓天;高大庆;张小奇;何源;张斌;苏弘;满开第;郭艺珍;王志光;肖国青
【期刊名称】《原子核物理评论》
【年(卷),期】2009()3
【摘要】自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微束辐照生物活细胞以来,由于微束独特的辐照特征,其在生物学、材料学、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科学、环境科学、地质学、微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对微束装置及其应用进行总结概括。

展望了微束的发展趋势并简单介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正在兴建的中高能重离子微束辐照装置。

【总页数】7页(P215-221)
【关键词】微束;重离子;中高能;应用
【作者】盛丽娜;宋明涛;刘杰;孙友梅;党秉荣;李文建;杨晓天;高大庆;张小奇;何源;张斌;苏弘;满开第;郭艺珍;王志光;肖国青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99;TL56
【相关文献】
1.中能重离子微束辐照装置 [J], 宋明涛;曹凝
2.单粒子微束辐照装置的束流光学计算 [J], 柳岸;邵春林;王旭飞;李嘉庆;张杰雄;王
建中;何志江;张伟;张斌;施立群
3.重离子微束辐照装置中针孔的改进 [J], 惠宁;许谨诚;郭刚;沈东军;史淑廷;高丽娟
4.电子束辐照应用和高分子材料耐辐照改性研究进展 [J], 陈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最大重离子加速器建成出束

我国最大重离子加速器建成出束

我国最大重离子加速器建成出束
佚名
【期刊名称】《物理通报》
【年(卷),期】1989(000)003
【摘要】我国最大的重离子加速器88年12月12日在兰州建成,并引出碳离子束。

这是继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后,我国在高科技领域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总页数】1页(P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572
【相关文献】
1.重离子加速器束运线数据库系统设计优化 [J], 李朋;原有进;苟世哲;李珂;殷达钰
2.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分时供束的Chopper模式解析 [J], 姜子运;张玮;安石;陈云;武俊奇;杨锋;顾可伟;李朋
3.哈萨克斯坦建成第一个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基地 [J], 杨建梅(编译)
4.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建成出束 [J],
5.刘杰团队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建造核孔膜的辐照束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ese Physics C(HEP&NP)Vol.32, ,Mar.,2008
*
1;1) 1,2 1 1 1 1 1 1 1
1( 730000)
2( 100086)
, , .
(IMP) . (HIRFL) , .
, , , . (10MeV/u) (100MeV/u) , ( ), , .
1
, [1]. [2,3], , . , ; —— ; . , . , .
2
(HIRFL) , HIRFL , 1
.
1
HIRFL , 30◦ R0B1 , R0Q1-R0Q3 , . 45◦ R0B2 R0B3 R0Q4 , . .
260Chinese Physics C(HEP&NP)Vol.32
2
/cm2 5.6×104
/cm3 1.2×105
/(mbar·l/s·cm2)8×10−10
/(mbar·l/s)2×10−4
/(l/s) 4×102
261
(References)
1Legge G J F.A History of Ion Microbeams.Nucl.Instrum.
Methods,1997,B130:9—19
2Folkard M,Vojnovic B,Prise K M et al.The Application of Charged-Particle Microbeams in Radiobiology.Nucl.In-strum.Methods,2002,B188:49—54
3Randers-Pehrson G,Geard C R,Johnson G et al.The
Columbia University Single-Ion Microbeam.Radiation Re-search,2001,156:210—214
4Fischer B E,Heib M,Cholewa M.About the Art to Shoot with Single Ions.Nucl.Instrum.Methods,2003,B210: 285—291
5Metzger S,Fischer B E.Locating Radiation Sensitive Zones of Integrated Circuits Using an Ion-Microprobe.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1996,31:41—46
Development of an Intermediate Energy Heavy-Ion
Micro-Beam Irradiation System*
SONG Ming-Tao1;1)SHENG Li-Na1,2WANG Zhi-Guang1HE Yuan1GAO Da-Qing1
YANG Xiao-Tian1LIU Jie1SU Hong1MAN Kai-Di1
1(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730000,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86,China)
Abstract The micro-beam irradiation system,which focuses the beam down to micron order and precisely delivers a predefined number of ions to a predefined spot of micron order,is a powerful tool for radio-biology,radio-biomedicine and micromachining.The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s developing a heavy-ion micro-beam irradiation system up to intermediate energy.Based on the intermediate and low energy beam provided by 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of Lanzhou,the micro-beam system takes the form of the magnetic focusing.The heavy-ion beam is conducted to the basement by a symmetrical achromatic system consisting of two vertical bending magnets and a quadrupole in between.Then a beam spot of micron order is formed by a magnetic triplet quadrupole of very high gradient.The sample can be irradiated either in vacuum or in the air.This system will be thefirst opening platform capable of providing heavy ion micro-beam,ranging from low(10MeV/u)to intermediate energy(100MeV/u), for irradiation experiment with positioning and counting accuracy.Target material may be biology cell,tissue or other non-biological materials.It will be a help for unveiling the essence of heavy-ion interaction with matter and also a new means for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vy-ion irradiation.
Key words heavy ion,micro-beam,irradi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