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论述(DOC)
产业经济学论述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产业经济学一、简述合谋形成的动因和常见实施机制(一)合谋形成的利益动因假设存在两个市场甲和乙,甲市场有n个同样的竞争性厂商组成,乙市场是这n个厂商组成的卡特尔。
如图所示,左图的MC是甲市场一个代表性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右图的MC 是乙市场的供给曲线,由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加总而得。
右图的MC和市场需求曲线相交得到竞争产量Qc,其中每个厂商产量为qc,价格为p。
而卡特尔将选择的产量为Qm,小于Qc。
从右图可以看出,市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其下方,在竞争产量Qc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因而卡特尔有减少产量的激励。
产量减少到Qm,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公开合谋及其实施机制公开合谋实质上是解决寡头合作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机制。
1.共同成本手册与多产品定价公式。
产品异质或不同型号会增加合谋的难度。
对于前者,合谋厂商可以使用共同成本手册来制定价格。
对于后者可以用多产品公式定价法来解决。
2.交货定价。
指客户支付的价格等于在某指定位置的价格加上该位置到客户位置的运费,这种机制意在预防成员厂商通过减少运费变相降价。
3.零售价格维持。
指制造商规定零售商销售产品的价格下限,如果厂商不遵守制造商就拒绝供货。
4.最惠国待遇条款。
销售商向所有顾客做出承诺,不会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商品给其他购买者。
否则,将向原先高价购买者补偿相同的价格差。
5.竞争一致条款。
厂商承诺将与竞争对手的价格一致。
若不一致,允许解除合同,顾客可以寻找更优惠的供应商。
6.分割市场与固定市场份额。
有些卡特通过分配给每一个厂商一定的购买者或者地理区域,从而成功的防止了欺骗,维系了合谋。
二、简述纵向一体化和纵向约束形成的动因及影响(一)纵向一体化的动机1.降低交易成本。
为了减少企业间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可以实行纵向一体化战略,降低交易成本一般来说,利用市场过程的交易成本越高,纵向一体化的动机就越强。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产业含义、分类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一.产业经济学含义: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产业经济学学科领域(一)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二)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它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理论一般包括:对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性的研究,等等。
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第三节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第四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第二章理论演变第一节产业组织定义及理论渊源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研究以寡头和垄断为主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完全竞争:见课件帕累托最优状态:见课件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产业经济学—肖兴志
(五)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钱纳里—泰勒分类法是指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泰勒在考察 生产规模较大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制造业内部结构的转 换和原因时,为了研究的需要,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对经济 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划分为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和 后期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 这种分类法一方面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深入考察 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进而揭示制造 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关联效应;另一方 面有利于有关政府部门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产业的不同特 征制定产业政策,促进制造业内部结构优化,从而推动经济 的快速发展。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七)生产要素分类法 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比重和对不同生产要素 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 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类。 生产要素分析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 平,也反映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这有利于一国 根据产业结构变化的这种趋势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 策。所以生产要素分类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局限性:它的划分界限比较模糊,也比较容易受主观 因素影响。另外,资源的密集程度是相对的,也是动 态变化的。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3.用途关联分类法: 产品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用途,如:自行车制造 业、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仪器工业、软饮料业、 烟草业、制药业、橡胶轮胎业。 4.方向关联分类法: 方向关联分类法是以产业间的关联方向为标准 对产业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单向关联: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侧向关联 双向关联:纵向关联、横向关联 环向关联:单环关联、双环关联、多环关联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四)产业是介于宏观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 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与产 业之间各种技术经济关系、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等。 (五)产业的涵义具有多层次性 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 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社会生产 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 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 范畴。
产业经济学
导论产业和产业经济学重点:一、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二、为什么学习产业经济学?要不要学产业经济学?三、怎么学产业经济学?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一)产业的涵义概念比较:行业、部门、工业和企业1.行业(Trade or Profession or Industry),一般泛指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各行各业。
广义的行业,除了经济领域的各产业外,还包括那些非经济领域的部门,如文教、卫生、体育、艺术和宗教等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行业也用来指职业(Profession)。
狭义的行业,如同英文(Trade)的涵义,主要指经济领域的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中的各个分支。
有时,行业又专指工业(Industry)的各部门。
经济学中的行业主要是指,一群具有类似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并提供在技术上可互相替代的商品或服务的生产性或经营性的企业或机构。
划分行业的标准是生产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同类性。
也就是说,如果行业被限定指经济领域的行业,那么其涵义大体与下述产业的概念相同。
2.部门(Sector or Department)(这里专指经济部门),这个概念在理论经济学中使用的也比较少。
有的学者认为,应用经济学中的部门概念是指具有相同再生产特征的个别经济活动的总和。
就其实质而言,部门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同一分工领域。
工业(Industry)部门指整个工业活动领域及其内部分工领域的总和。
部门内部由于分工呈层次性结构,较高层次的分工领域也称为“产业”(Sector),较低层次的分工领域也称“部门”。
3.企业(Firm or Enterprise or Business)。
从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y Organization)的角度看,一组其产品具有紧密替代弹性的企业集合构成了市场,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行业或产业。
甚至在垄断状态下,企业就成为产业。
不过,严格来说企业从行为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又同市场和产业相互区别。
4.产业(Estate or Property or Industry)对于“产业”这个概念,在实际使用上是很不严格的。
产业经济学导论
产业经济学导论产业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系中各个行业的结构、发展和运行规律的学科。
通过分析产业的内部结构和行业之间的关系,产业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行业的竞争状况、市场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对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产业是指一组生产相似产品或提供相似服务的企业的集合。
产业经济学通过研究行业内部的市场结构、企业间的竞争关系以及行业发展的趋势,来揭示产业的规律和特点。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市场集中度、产业链、竞争战略等。
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少数企业所掌握的市场份额的程度。
市场集中度高意味着市场竞争程度低,参与者少,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价和控制力高。
反之,市场集中度低意味着市场竞争程度高,参与者众多,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价和控制力低。
市场集中度的不同对于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产业链是指一个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
产业链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各个环节的竞争力和利润分配情况,了解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竞争战略是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的策略和行动。
研究竞争战略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优势,并通过制定合理的竞争策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产业经济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揭示产业的规律和特点。
其中,比较静态分析、竞争分析和产业演化分析是产业经济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是通过比较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程度和利润率等指标的差异,来揭示产业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程度以及市场发展的趋势。
竞争分析是通过研究企业间的竞争策略、市场份额和利润率等指标,来揭示企业间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通过竞争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间的竞争状况以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产业演化分析是通过研究产业的发展历程、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等因素,来揭示产业的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产业经济学简单题及论述题附答案
1 S-C-P三者间的关系?答: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内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从长期考察,市场结构也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2.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内容及政策主张?答:内容:市场内的企业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
衡量可竞争市场的一个方法是看该市场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低,企业退出就越容易,从而企业进入决策不会太小心谨慎,在位企业面临的进入压力越大,市场就越接近于可竞争。
政策主张:潜在的竞争完全可以替代政府的规制。
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不如说是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竞争压力的存在关键是要尽可能降低沉没成本3.试述市场结构的度量指标?答:市场的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
4.试述主导产业的作用。
?答:1)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2)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5.试述古典企业模型?主要从技术角度出发,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产业最佳产出水平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企业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佳生产范围的决定问题。
6.试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短期与长期行业均衡及厂商最优规模分别是如何决定的。
答: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的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是固定不变的。
他只有通过调整可变要素的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
从整个行业来看,在短期内,不仅该行业现有厂商的厂房规模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该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是固定不变的。
原因是由于时间较短,现有厂商来不及调整其厂房设备等资产,而其他厂商也无法建造出新的厂房设备从而进入到该行业中来。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
( 1)市场中只有两家寡头企业,产品是同质的; ( 2)生产的单位边际成本相同,无固定成本,并且企业可以无限生产; ( 3)企业之间只进行一次竞争, 并且同时进行定价决策; ( 4)没有其他企业进入市场。
伯川德模型的均衡点
价格领先
“卡特尔”(Cartel) 卡特尔失败的原因是因为: 各企业之间取得默契,其中一个企业提高价格,其
三、国有企业的绩效
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还可以通过(不限于)如下措 施来实现:
首先是组织改革 其次是增加竞争 再者是促进政府和行政改革
第六节 非营利组织
一、非营利组织:定义与特征
非营利组织(non 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政府部门和 私人企业之外,以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为目的,不以营 利为目的的,从事志愿性、公益性活动的组织。
垄断
“垄断”(Monopoly),是指某种商品市场中 只有一个生产企业的状况。
如果某种商品市场中有两个以上的有限个供给 企业时,则称市场为“寡头垄断” (Oligopoly)。
中的企业个数正好是两个时,就称这种寡头垄 断为“双头垄断”(Duopoly)。
垄断竞争
与完全竞争较为接近的概念是“垄断竞争”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这是指在同类商品 的市场上,有许多生产企业,各企业在安排生产 时与完全竞争相同地、不考虑其他企业的产量, 但是各个企业的产品不同质,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各自对应的市场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滑行的。
市场势力是一个企业在长期 内能够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 本以上而获取超额利润的能 力
对比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两 种极端情形,使我们理解市 场势力的基本方法。
D
Pm
E
Pc S G
《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产业经济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62267)一、名词解释:1 •交易成本:进行交易谈判,签订交易契约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例如,雇主到市场上采购原材料、招聘工人,需要花费时间、需要发现价格、需要讨价还价、需要冒花费成本而购买不到原材料和劳动力或虽已购买到却不适用的风险,当然他还需要签订交易合约并对合约的执行进行监督等。
2.配弟一克拉克定律: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研究,先后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
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3.赶超战略说:该学说强调产业政策是政府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更有效地实施“赶超战略”的需要。
它是总结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目标的成功经验所得出的理论认识,因而较好地揭示了”为什么后发国家在实现赶超目标的过程中比发达国家更多地运用产业政策”的奥秘。
事实证明,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完全可能通过制定和推行合理的产业政策,来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缩短追赶先进国家所需的时间。
4.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5.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 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6.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主要是大型企业集团)在自愿的基础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而组建的松散企业联盟。
7.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有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8.战略产业:是指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它应具备三大基本特征:A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并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
产业经济学概述.docx
第一篇总论(考试占比重小)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一节产业的含义与分类一、产业的含义(一)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三次社会大分工推动产业形成,为产业经济活动形成奠定了基础;四次产业革命使其进一步细化,为产业经济学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三)产业是介于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中观经济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一)关联方式分类法1、技术关联分类法技术关联分类法就是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
相当多的企业经济活动都这样或那样的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如制造业、建筑业、冶炼业、运输业等产业均具有各自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
2.原料关联分类法:原料关联分类法就是按照具有相同或累死的原材或活动对象相类似为依据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归类的一种划分方法。
具有相同的原材料:如棉纺工业,化纤工业,钢铁业,木材业,卷烟业等具有相类似的原材料:如造纸业,纺织业,服装业,印刷业,冶金工业等具有性能累死的其他投入物:如电力,煤气,供水等具有活动对象相类似的产业:如采石业,矿业,渔业,伐木业等3.用途关联分类法:产品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用途,如:自行车制造业,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仪器工业,软饮料业,烟草业,制药业,橡胶轮胎业。
4.方向关联分类法方向关联分类法:方向关联分类法是以产业间的关联方向为标准对产业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单向关联: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侧向关联环向关联:单环关联,双环关联,多环关联5.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持续较高的增长率,较强的扩散效应先导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引导作用,但未必对国民经济又支撑作用。
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体系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
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
先行产业:狭义的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广义的包括狭义的先行产业和先导产业(二)三次产业分类法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1935)首先创立:按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阶段划分。
产业经济学论述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1、产业组织理论、定义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组织,专指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范畴。
这里的企业关系包括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等。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产业经济学1)2、SCP分析框架内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SCP框架).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市场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而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受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反映产业资源配置优劣的最终评估标志;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产业经济学1)3、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行业集中度,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产业经济学3) 4、马歇尔冲突、是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所提出的关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二难选择命题。
认为规模经济是非常必要而且极为有用,但这又容易导致垄断,反过来就会使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
5、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1)利润率(收益率)指标:R=(π-T)/E式中:R-—税后资本收益率;π-—税前利润;T-—税收总额;E——自有资本。
(2)勒纳指数(Lener index) 勒纳指数度量市场绩效是通过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的计算进行的。
其计算公式为:• L=(P-MC)/P•式中:L为勒纳指数;P是价格;MC为边际成本。
•可以看出,勒纳指数越小,则竞争程度高,垄断程度低,市场绩效显著,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勒纳指数越大,则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垄断性越强,市场绩效越差,资源配置效率就越低。
•勒纳指数本身反映的是当市场存在支配能力时,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高程度,但是却难以反映企业为了谋取巩固垄断地位而采取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3)贝恩指数(Bain index)贝恩把利润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两种,这样就克服了简单利润率计算所存在的弊端.•会计利润计算公式为:πα=R-C-D (9。
产业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产业:是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水平,在相同价值链上生产具有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构成的集合。
影响力系数:其他产业的生产发生变化时引起该产业的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
感应度系数:某产业的生产发生变化时引起其他所有产业的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
产业政策:一国政府有关产业的一切政策的总和。
产品差异化: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之间替代不完全的状况。
产业结构合理化:企业在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完全可竞争市场:所需沉没成本为零的市场或产业,由于这种市场的沉没成本为零,政府直接干预外再无其他形式的壁垒,故企业可以自由进出该市场。
二、简答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力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动,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价格歧视的条件和类型。
条件:①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②企业必须了解或者能够推断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且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必须因消费者或购买量而有所不同;③企业必须能够阻止或限制转卖行为。
类型:①一级价格歧视②二级价格歧视③三级价格歧视产业结构高度化特征:①产业结构发展沿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②产业结构发展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③产业结构发展沿着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的方向演进;④产业结构发展沿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的方向演进。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的配置效率存在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有两类,一是区域之间外部经济的差异;二是区域之间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差异。
产业经济学
产业指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的集合。
(1)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讲,“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
(2)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讲,“产业”是“使用相同原材料或相同生产技术和工艺或相同产品用途的企业集合”。
(3)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讲,“产业”是指“具有相同的原材料、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征的企业集合”。
特性:1.中观性2.专门化3.规模性国外学者关于产业经济学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的观点。
(1)欧美国家学者产业经济学就是产业组织理论(2)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学者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政策理论等内容中国学者关于产业经济学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的代表性观点。
(1)一版块说:与当前欧美国家流行的经典教材的观点相一致,认为“产业组织”和“产业经济”是同义语,“产业经济学”又称为“产业组织理论”。
(2)四版块说: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均属于此派。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内企业之间经济运行的规律性。
(2)多版块说:既包括大多数产业经济学教材中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也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还包括一些具体的产业和新兴产业,如:流通产业、商品零售业、旅游产业以及老龄产业等。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应用:1.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通过一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比较和不同国家的横截面比较,可以判定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所处的阶段及特点,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2.利用这一定理对未来就业需求进行预测,以便制定相应的劳动就业政策。
论述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①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该产业中劳动力相对比重一样,呈不断下降趋势。
产业经济学
C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F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G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H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J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L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S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供给者、需求者、供给和需求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T梯度发展理论: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W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但一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不仅有直接消耗,而且还有间接消耗;X1.X非效率:即内部低效率,它是反映市场绩效优劣的一个指标;Y1.有效竞争:指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有效地相协调,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Z1.纵向兼并: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2.直接消耗系数: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量;3.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简答B1.博弈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素:1博弈的参加者2策略空间;3局中人的盈利函数;策略空间、盈利函数以及局中人的与博弈有关的特征等知识构成博弈的信息,从信息完备与否的角度,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两类;按照局中人行动的先后次序,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C1.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其中,产业组织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产业结构研究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等;2.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产业发展的效率3.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1技术创新环境;2完善的基础设施;3政策法规和行政绩效;4优美的生态环境;5高素质人才的供给;6地方文化的亲和力;F1.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规模经济的主要来源是:1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2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3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4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5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6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H1.横向并购的竞争效应横向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由于横向并购对竞争存在着潜在的负作用,因而一直是反垄断法的管制重点;2.合作策略性行为有哪两大类简述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商业实践;合作策略性行为分为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和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加以分析;在没有涉及到信息的模型中,每个企业都知道与其他企业接触时会确定的协议,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欺骗行为并加以惩罚;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就无需明确地合谋;但是现实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广泛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明确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多种商业实践本质就是解决寡头合作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J1.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网络效应、产品差异和政策性因素;L1.垄断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根据垄断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我们可以把垄断分为经济垄断、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这三种基本类型;Q1.企业投入产出分析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生产结构的分析;2分析主体生产与辅助生产、附属生产的联系和比例;3编制企业生产计划;4在企业生产计划调整上的应用;2.企业实施横向并购的动机是什么一是由于成本节约所致,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所致;3.企业如何将兼并与创新结合,既获得更新效应保持最大的创新动机,也维持最高的创新能力原有企业实施兼并与收购,对于自身在新一代产品的技术创新中保持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还有另一层积极的含义:1如果新进入企业被原有企业的收购行为吓倒,自动退出竞争,这时候原有企业选择威慑策略成功;虽然付出了一些额外成本,但对原有企业来说,它可以遏制竞争对手的创新活动;2兼并与收购就是原有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充分利用创新技术的最有效途径;R1.如何理解和度量范围经济请指出范围经济的一个实例;理解: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度量:令TCQ x,Q y表示一个企业生产Q x单位的产品X和Q y单位的产品Y所发生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可用下式表示:TCQ x,Q y<TCQ x ,0+TC0,Q y实例:就羊毛和羊肉联合生产的例子而言,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同一群绵羊同时生产羊毛和羊肉的成本,往往低于用一群羊只生产羊毛而用另一群羊只生产羊肉的成本之和;2.如何判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一般可以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3.如何看待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进入壁垒的存在可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但绝对的自由进入也可能导致过度进入,因此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是复杂的;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市场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配置效率的改进,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低效企业的淘汰;如果退出壁垒过高,则会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弱化,行业内企业不能够通过兼并、重组来实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S1.试列举一些高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和低集中度产业;大型民用客机、汽车制造业等产业属于高集中度产业;服装制造、采掘等产业属于中等集中度产业;餐饮、酒店服务等产业属于低集中度产业;2.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a.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资源份额非均等的指标b.单纯使用市场份额非均等指标c.单纯测量企业数量的指标d.反映共谋潜力3.市场绩效的衡量标准有哪些①收益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②勒纳指数,即价格—成本加成;③托宾q,是指一家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这家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的比率;Z1.自然垄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该行业的现行市场为垄断或者寡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形成自然垄断市场结构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效率的优先考虑;一个国家的法律对之必须持肯定的态度; 2.在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中,哪一个最容易导致垄断性市场结构,为什么横向并购;优势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行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势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垄断者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三、案例分析题1.中国啤酒企业并购(1)什么是企业并购有几种类型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2)几种并购类型的区别是什么上述并购属于哪种并购类型1横向并购是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2纵向并购是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3混合并购是指在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上述并购属于横向并购;(3)在几种并购类型中,哪一种最容易导致垄断性市场结构为什么优势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行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势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垄断者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2.苏泊尔市场集中度纷争(1)市场集中度的含义,计算方法;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2)上述市场属于高集中度,还是中等或低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3)爱仕达等企业反对SEB绝对控股中国炊具行业老大苏泊尔,原因何在如果法国SEB集团成功获得苏泊尔的绝对控股权后,必然垄断中国相关产品市场;法国SEB公司会利用资金优势,将打破目前良性竞争格局,导致以价格战、广告战等为先导的恶性竞争;而这势必会导致诸多国内相关企业破产倒闭,行业内数十万员工失业;3.中国移动电信市场的不对称管制(1)什么是不对称管制不对称管制是行业主管部门为调整不对称竞争,扶持弱小经营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过渡性管制手段;(2)根据案例,分析电信市场不对称的内容;不对称管制主要应用于基础产业从垄断向竞争转变时,表现为行业主管部门对市场支配者的管制较其他企业严格;在电信业中,不对称管制通常主要表现在对新老企业的不对称管制上,对原有企业的管制有:分拆市场支配者、限制其业务范围;规定其市场主导业务与其他业务分立经营或帐务独立;强制其与其他企业网络无条件或有条件互联互通;严格控制其资费水平和形式; 对新企业的管制有:新企业不承担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新企业在短期内不提供遍服务义务;新企业可采取灵活价格政策;(3)根据案例,分析不对称管制在电信市场上的作用;对自然垄断产业内原有企业与新企业实行不对称管制是政府在进入管制实践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扶持新进企业,引入竞争;4.辽宁汽车产业及其集群发展(1)辽宁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特征:从地域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较散,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是集群;从地理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更多地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不是目前的这种局面;形成因素:①自然条件;辽宁本就是重工业基地,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②经济因素;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需求增长很快;③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辽宁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2)试进行汽车产业群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分析;根据我国汽车工业的客观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界定我国汽车工业的位势与升级途径,积极实施汽车工业集群化发展战略,争取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 我国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只有一些生产的地域集中;从国际汽车产业集群来看,汽车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汽车总装厂进行零部件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的聚集而逐步形成;四、论述题1.试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产业组织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马歇尔等;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后来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2.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大范畴;产业组织研究向完全竞争模型中加入现实世界的磨擦系数,以便深入地分析市场中的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它们如何在现实中进行竞争;产业结构研究是为了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3.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主导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幼稚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1)主导产业政策;各国都采取各种相关政策,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支柱产业政策;(2)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3)幼稚产业扶持政策;幼稚产业是指在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机构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的同行产业而言;(4)政府运用经济手段等来促进幼稚产业的发展;衰退产业是指某一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衰退期,且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在国民经济地位趋于下降的产业;4.试论述支柱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的产业;支柱产业支持政策是指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结合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采用经济或者非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支柱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和支柱产业结构协调化政策;5.简述垄断性产业的主要管制政策;(1)价格管制政策;价格管制是政府对垄断性产业管制的核心内容;(2)进入管制政策;刺激企业降低成本,几级开阵技术创新,使消费者能享受较低的价格,也有利于提高管制效率;(3)联网管制政策;联网管制在电信产业中具有典型性,它是政府管制的一项重要内容;(4)质量管制政策;把企业的最高限价与质量水平挂钩;对低质量的服务进行经济制裁等;(5)对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的管制政策;在被管制的垄断性产业中,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是普遍存在的;6.简述哈佛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做出评述;哈佛学派构建了现代产业组织的描述性研究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SCP分析范式假定,可以对市场绩效进行客观的度量,并认为市场绩效取决于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取决于市场结构;由于存在这种单向的决定关系,可以用市场结构来解释市场绩效;根据SCP分析范式,企业产品的价格P与其边际成本MC的关系以及经济利润的大小取决于市场结构;因此,在垄断产业中,企业具有市场力量,可以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从而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市场绩效也就比较差;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越高,企业的市场势力就越小,价格越接近边际成本,难以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就比较高,市场绩效好;7.简述我国产业结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对策;主要问题问题:1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2“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特征明显;3在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容量、土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资源瓶颈;调整对策:1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2通过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强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3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4实现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生态化、有机化”;8.简述新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NIO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它的研究焦点是策略性行为;NIO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范式提出了重要挑战;一方面,NIO超越了传统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另一方面,也对芝加哥学派的静态的价格—产出框架提出了质疑;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则明确了策略性行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核心地位;9.简述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该模型,强调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入者不知道原有企业的生产成本类型,低成本原有企业试图利用限制性定价手段向进入者显示自己是个低成本的企业,以区别于高成本的企业,使进入者认为进入是无利可图的,而高成本的企业则制定高的价格才符合其自身利益,这一结果在博弈论中称为分离均衡;当然,一家高成本的原有企业为了扰乱进入企业对他的成本类型的估计,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先动优势采取限制性定价手段使进入者产生原有企业是低成本企业的幻觉;进入者可能把他误认为是一个低成本的企业,这一结果在博弈论中称为混同均衡;10.试论中国产业布局的有效路径;参照产业布局相关理论和产业集群发展新要求,中国产业布局集群化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突出生态效率的原则、追求有序的均衡协调发展原则、培育新区位因素的原则;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创新对提升产业竞争力重要性,应注重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针对产业集群政策的功能目标,以及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多层面的政策措施相互配合;其中,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促进创新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11.试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将极大地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将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2产业结构高度化使得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而极大地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产业经济学概论
产业经济学概论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通过分析和研究产业的运作机制、市场结构和竞争策略,来理解和解释产业中的经济活动。
本文将介绍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方法。
一、产业经济学概述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即由同类或相关产品的企业组成的经济单位集合。
产业经济学关注产业内在市场力量的作用机制,包括竞争、垄断和寡头等市场形态。
同时,它还研究了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政府政策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市场结构:研究市场内企业的数量、大小和分布等特征,以及市场的竞争程度。
2. 企业行为:研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决策和策略选择,包括价格、生产规模、产品创新和广告宣传等。
3. 市场力量:研究市场供给和需求力量对价格、产量和利润等经济指标的影响。
4. 政府政策:研究政府对产业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包括垄断管制、反垄断法和产业政策等。
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模型产业经济学使用一系列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和预测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果。
以下介绍几个常用的模型:1. 市场供需模型:通过分析市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确定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这个模型揭示了市场的供需关系及其对价格和产量决定的影响。
2. 商业周期模型:研究经济周期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分析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和后果。
这个模型对产业经济的长期发展和政府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3. 垄断模型:研究市场垄断者的行为和市场寡头竞争的特征。
通过分析垄断的产生原因和后果,提出反垄断政策和管制措施,维护市场的竞争机制。
4. 产业集中度模型:研究市场的集中度对市场竞争和企业行为的影响。
通过计算市场集中度指标,评估市场的竞争程度,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三、产业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产业经济学采用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验证理论模型和分析实际问题。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1. 统计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产业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力量等经济现象,验证理论假设和推断。
产业经济学概述
产业经济学概述1. 引言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的是产业的发展和运行机制。
产业经济学关注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路径、产业政策等问题。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产业经济学对于了解产业竞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包括产业结构、产业链、产业集群等。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和分布情况。
产业链是将一个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的过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分销销售等环节。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范围内,涉及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各个企业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形成紧密的产业群体。
产业经济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分析产业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案例研究、数学模型等。
实证分析是通过统计数据和经济指标来分析产业的发展态势和问题。
案例研究是通过对特定产业或企业的详细调研和分析,来探讨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问题。
数学模型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产业的供求关系、市场竞争、产业政策等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4. 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产业分析、产业政策、产业竞争等。
产业分析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趋势、产业链的分析。
产业政策是对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指导,通过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手段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产业竞争是对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产业竞争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产业经济学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首先,产业经济学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战略。
其次,产业经济学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业竞争分析,找到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产业经济学也可以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当前,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新兴产业、产业创新和产业转型等。
01产业经济学概述_产业经济学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理论对公共政策的直接作用体现为政 府的竞争政策和政府管制政策。 研究产业组织的兴趣就起源于人们希望了解认 识大型企业或企业联盟行为对产品性能、价格等市 场元素的影响。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3.发展 在哈佛学派名满天下的同时,芝加哥大学的一群 学者包括斯蒂格勒(Stigler)、德姆塞茨(Demsetz )、布罗曾(Brozen)、波斯纳(Posner)形成了有 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2.成熟 1939年梅森出版的《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 提出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从而为产 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959年,梅森的弟子贝恩(J.Bain)出版了第 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 织理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Structure)—— 行为(Behavior)——绩效(Performance)分析 范式。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 的最终形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谢勒(Scherer)在1970年出版了《产业市场 结构和市场绩效》,对SCP分析框架进行了完整系 统的阐述,指出了所谓的产业基本条件对市场结构 和市场行为的影响,同时强调了市场行为对市场结 构和产业基本条件的反馈效应。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课件
垄断竞争市场
市场上有许多生产相似但不同质产品的企业,每家企业都 对市场有一定影响力,但无法单独决定市场价格,存在一 定的市场进入壁垒。
完全垄断市场
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生产独特产品,没有直接替代品,企 业可以独自决定市场价格,市场进入壁垒非常高。
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市场结构影响企业定价行为 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行为会有所不同。在完全 竞争市场下,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而在垄断市场下,企 业可以自主定价。
产业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
01
应用二:企业战略规划与市场拓展
02
探讨企业如何运用产业经济学原理,制定战略规划,拓展 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
03
分析企业如何利用产业经济学方法,洞察市场需求、把握 竞争格局、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战 略规划。同时,关注企业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如何与政府、 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互动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与国际经济学的关系:在国际经济领 域中,产业经济学对于研究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以及全球产业分工等问题具 有重要意义。
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产业经济学的 研究成果可为宏观经济政策提供重要 参考,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会对产 业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全面了解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深 入研究产业经济问题和制定相关政策 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
应用一: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
01
02
阐述产业经济学在指导政府制定与实施产业政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实现产 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03
探讨如何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产业发展现状、预测未来趋势,为政府制 定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关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评估与调整, 确保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产业经济学
地区产业结构的若干定量分析指标
1。地区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分析 区位商,人均产值系数,地区产业区际分析 2 2。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分析 相关系数
第六讲 地区产业结构及其调整
一、地区界定和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
(一)地区的界定
1、均质区域地带与经济带(东、中、西部) 2、极化区域与经济区/经济圈(长三角地区) 3、计划区域与行政区划经济区(浙江省、河南省)
(3)根据发展战略,特别是贸易战略和政策的区别,通过对准 工业国(地区)的比较研究,概括出了外向型、中间型和内向 型三种工业化的主要类型和发展模式。
思考题
1、何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2、何为霍夫曼定理
第三讲 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一、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费用论”
(一)动态比较费用论的含义 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其产品的比较 成本是可以转化的,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 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 (二)动态比较费用论的理论渊源 动态比较费用论的理论来源--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生产力 理论及其保护贸易学说。名言“财富的生产比之财富的本身,不晓 得要重要多少倍。”筱原三代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对后 起国有重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学科,
其研究的边界既确定,又不确定。 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确定研究领域。
1、产业结构理论 2、产业联系理论 3、产业组织理论 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技术理论 6、产业环境、可持续发展 理论等等 狭义 广义
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思考题
1、何为产业结构 2、分析论述产业结构的分析指标
第三讲 英美体系的产业结构理论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和霍夫曼定理
产业经济学小论文终极版
产业经济学小论文终极版引言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和产业组织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产业的经济活动、市场行为和竞争格局进行分析,产业经济学能够揭示产业内部的运行规律、市场的竞争机制和产业政策的效应。
本文旨在探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其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和意义。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产业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中产业的发展和管理的学科。
产业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企业或机构,它们共同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相似服务。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分配情况。
产业结构描述了各个产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和相互关系。
常见的产业分类包括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等。
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研究的是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和行为。
它主要关注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市场结构和竞争策略等方面。
产业组织理论提供了解释企业行为和市场竞争的框架,对于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企业制定经营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发展是指产业在时间上的变迁和演化。
产业发展研究的是产业的生命周期、技术创新、企业生产力等方面的问题。
产业发展理论对于预测和分析产业的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在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模型被广泛应用。
波特五力模型波特五力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种衡量产业竞争力的工具。
该模型包括竞争对手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家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和进入障碍等五个方面。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以评估产业的竞争程度和各个参与者的议价能力。
新经济学理论新经济学理论关注信息和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
它认为信息和知识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够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新经济学理论对于理解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和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集中度和竞争策略产业集中度是指产业中市场份额较大的几个企业的集中程度。
产业经济学导论
产业经济学导论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关注如何理解经济系统中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一、产业经济学的定义和概念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体系中不同产业活动的学科。
它涉及到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产业经济学旨在揭示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经济增长、竞争和创新等方面的影响。
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被定义为一组相互关联的企业,它们提供相似或相互依存的产品和服务。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产业的划分和分类、产业组织和竞争、产业发展和创新等。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产业经济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来分析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其中,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是两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1. 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是一种研究产业经济关系的方法。
它通过比较不同产业的生产效率、市场结构和竞争等因素,来解释产业之间的差异和变化。
2. 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一种研究产业发展和创新的方法。
它关注产业的技术进步、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演变和动态变化。
三、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1.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指各种不同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研究产业结构有助于理解经济系统中产业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2. 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研究的是企业在产业中的行为和组织形式。
它关注企业的市场行为、竞争策略、组织结构和市场力量等方面的问题。
3.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和创新密切相关,它是指政府为促进产业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研究产业政策有助于理解政府在促进产业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四、产业经济学的意义和应用产业经济学对于理解和指导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分析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1、产业组织理论、定义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组织,专指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范畴。
这里的企业关系包括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等。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产业经济学1)2、SCP分析框架内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SCP框架)。
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市场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而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受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反映产业资源配置优劣的最终评估标志;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
(产业经济学1)3、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行业集中度,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产业经济学3)4、马歇尔冲突、是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所提出的关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二难选择命题。
认为规模经济是非常必要而且极为有用,但这又容易导致垄断,反过来就会使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
5、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1)利润率(收益率)指标:R=(π-T)/E式中:R——税后资本收益率;π——税前利润;T——税收总额;E——自有资本。
(2)勒纳指数(Lener index)勒纳指数度量市场绩效是通过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的计算进行的。
其计算公式为:• L=(P-MC)/P•式中:L为勒纳指数;P是价格;MC为边际成本。
•可以看出,勒纳指数越小,则竞争程度高,垄断程度低,市场绩效显著,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勒纳指数越大,则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垄断性越强,市场绩效越差,资源配置效率就越低。
•勒纳指数本身反映的是当市场存在支配能力时,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高程度,但是却难以反映企业为了谋取巩固垄断地位而采取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3)贝恩指数(Bain index)贝恩把利润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两种,这样就克服了简单利润率计算所存在的弊端。
•会计利润计算公式为:πα=R-C-D (9.3)式中:πα为会计利润;R是总收益;C是即期总成本;D是折旧。
•经济利润计算公式为:πβ =πα -iv (9.4)式中:πβ为经济利润;i是正常投资收益率;v是投资总额。
•于是贝恩指数公式为:• B= πβ /v•贝恩指数的理论依据是:市场中如果持续存在超额利润(或者说经济利润),那么一般情况下就表明该市场上存在垄断势力,且超额利润越高,垄断力量越强。
可见,贝恩指数代表的是产业的超额利润率,与勒纳指数相比,所要求的基础数据相对比较容易取得,产生系统偏差的可能性就减少了。
6、掠夺性定价的定义和特征、定义: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
掠夺性定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①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般的暂时性的。
如果价格降低到成本以下,发起企业就应承担亏损,但是把竞争对手驱逐出市场之后,发起企业往往会再度把企业价格提高到获得收益的水平,这个过程是“先亏损后赢利的”。
②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实质目的是缩减供给量,而不是扩大需求量。
因而只有在有效控制供给量的前提下,发起企业在驱逐对手之后才进行提价。
③一般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都是市场上势力雄厚的大企业,只有这样才具备长期忍受低价造成亏损的能力。
(产业经济学3)7、限制性定价的定义及特征⑴短期限制性定价,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方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致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
⑵动态限制性定价做法:市场主导企业是定立一个高价,然后随着新企业进入逐渐降低价格。
现实经济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产品刚刚导入时价格定得很高,然后迅速回到竞争性价格水平。
(产业经济学3)8、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相互关系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产业经济学3)9、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1)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
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如下几种规律性:(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五个阶段 :前工业化时期: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有一定发展,第三产业微乎其微工业化初期 :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渐缩小,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工业重心从轻工业主导型逐渐转向基础工业主导型工业化中期: 第二产业主导,第三产业地位上升,工业重心有基础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转变工业化后期: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占支配地位,信息产业增长加快后工业化时期: 产业知识化(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看第一产业内部:粗放型→集约型→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种植型农业→畜牧型农业→野外型农业→工厂型农业第二产业内部:轻纺工业→基础性重化工业→加工型重化工业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封闭型→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市场全球化第三产业内部:传统型→多元化型→现代型→信息产业→知识产业(四)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
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
10、产业结构优化的定义和目标、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供给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11、产业结构形成和变动的因素变动的因素:一、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二、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三、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四、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五、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12、赤松的雁行形态理论是什么?“雁行理论”是被用来描述某一产业(如棉纺工业)产生、发展和趋向衰退的生命周期或过程。
是赤松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提出,日本的产业发展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因为这四个阶段呈倒“V”型,在图表上酷似依次展飞的大雁故得此名。
(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13、产业关联的定义及分析方法、定义: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地、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经济联系在产业经济学中被称之为产业关联。
分析方法:14、投入产出法、(产业关联)投入产出分析法概述从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联系来看,一个产业的产出就是另一个或一些产业的投入,一个产业的投入就是另一个或一些产业的产出。
投入产出分析(简称投入产出法),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作为生产单位或消费单位的产业部门、行业、产品等)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它是经济学和数学相结合的产物15、产业布局、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产业布局是产业的空间结构,其合理与否将影响到该国家或地区经济优势的发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
(产业经济学1)产业布局是一种全面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经济布局。
产业布局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6、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17、主导产业及其特征、是指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较强的带动作用和广泛的直接、间接影响的产业部门。
基本特征:①是在地区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地区专门化生产部门;②具有较高的生产增长率、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较好的经济效益;③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④与其他部门有较强的经济联系,其发展具有连续性,能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18、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在逆矩阵系数表上,行向量的值反映了该行所对应的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受其他产业影响的波及程度,也就是感应度大小。
影响力系数:纵向量值则是反映了该列所对应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对其他产业影响的波及程度,也即是影响力的程度。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反映了一个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中的产业关联强度。
(产业关联)19、产业波及(产业关联6)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
这种波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果。
20、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
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21、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产业政策是产业经济学的应用及研究目的之一。
(产业经济学1).产业政策:概括地讲,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对产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而制定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22、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1).产业组织政策: 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2).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依据本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具体情况,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制定并实施的有关产业部门之间资源配置方式、产业间及产业部门间比例关系,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促进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综合,它旨在促进本国产业结构优化,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体系。
(3). 产业结构政策五个基本要点:①产业结构政策的目的是指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即通过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的合理化、高度化与高效化;②产业结构政策制定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产业结构演变规律;③产业结构政策是一个含有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等构成的政策体系;④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⑤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主体是企业,还有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