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应对
课堂教学困难解决
课堂教学困难解决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难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改善教学效果。
一、学生学习能力不一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各异,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面对学生学习能力不一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
1. 不同程度分组: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和能力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个别辅导: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个别辅导,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资源的不足是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
1. 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可以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和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视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学习动力是影响他们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 运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化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 关注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设置教学目标和任务,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被尊重的价值。
四、缺乏互动和合作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参与感和合作机会。
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1. 促进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设计合作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提倡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浅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重视学生,忽视老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很多老师眼里这些就是新课改的表现形式,似乎无之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于是,课堂热闹非凡:分组讨论、学生演讲、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使我们眼花缭乱。
教师忙于追求一个个异彩纷呈的“自主形式”,忙于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热烈、活跃”的气氛,这些看似让课堂有了盎然生机,而实质上是一种“牧羊式”的教学。
事实上,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不仅仅体现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形式上,更体现在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从老师的讲授中汲取知识并加以提炼,概括使之为己作用的能力上。
很多学生,要他在下面讲,他是很积极的,但要他去倾听别人的意见的时候,往往是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甚至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认为自己所说的才是对的,没必要去听别人讲,老师没点到我发言,我就没事做。
因此,发挥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兼顾教师的引导传授作用,无疑是新课改教学的当务之急。
改进措施:影响教学质量因素很多,教师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能左右其它因素的因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领导者。
他的领导不以地位,而以他的“好学”的气质、充盈的知识、成熟的经验和对学生的真挚的爱。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几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师本人应有求知的热忱,具体表现在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孜孜不倦地钻研教材,善用教材,教学时还要随时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学生可以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2、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一是教学生使用学习的工具;二是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尽量让学生用“发现法”学习。
3、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
没有经验就不可能进行哪怕最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人的智力主要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发展智力与知识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二、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在新课改的形式下的教学,估计已经没有一位教师还在给学生灌输知识了,取代的是不停的找问题来问学生,片面的强调提问面要广。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学机智是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能力,灵活应对不同教学情境并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机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进行浅谈。
首先,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教学机智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准确的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例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加大难度,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辅导和帮助。
教学机智还能够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设计出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教学机智的运用,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教学机智可以帮助教师有效管理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如学生不听讲、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活跃等。
教学机智要求教师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例如,当学生不听讲时,教师可以适时改变讲授方式,利用多媒体、图表等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活跃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提出开放性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教师的教学机智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管理课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学机智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专业水平。
教学机智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和适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通过教学机智的运用,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效果。
而教师的高效教学效果又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
总之,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小问题及其应对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小问题及其应对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小问题”。
说它“小”,是因为它不像安全问题一样,往往来得惊天动地,动辄便会引起轩然大波。
它的到来,有时是比较明显的,有时则是悄无声息的。
但是,如果不注意对这些小问题的处理,就会使其演变成大问题,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下面我就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两个小问题作简要的分析并谈谈我的处理办法,与大家共勉。
1、讲课过程中,渐渐出现大多数学生没有听课,各行其是,整个课堂显得十分混乱。
这种问题的出现,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教师的讲解不够精彩,也有可能是所学习的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还有可能是课堂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所导致……要处理好这一问题,能够弄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自然是很有利的。
可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去达到较为正确的了解,调整已经设计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不能说没有难度。
这时,很多年青老师的做法往往有三种:其一是,拿出大嗓门,有多大就拿出多大,企图让自己的声音压过学生的声音,把学生的注意力再吸引到所传授的内容上来,结果是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得几乎虚脱,连话也说不出来了,而实际的效果却并不见得好。
相信在下一节课,在下下一节课,学生还会反复出现类似的问题,老师依然会累得半死不活。
其二是,老师很粗暴地对违反纪律比较严重的学生采取体罚,此法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肯定会马上停下吵闹,但老师在恼羞成怒之际,容易弄出大问题,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其三是,对学生进行集体批评或挖苦讽刺,这种做法在女教师中相当常见。
结果是造成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学生对老师越来越反感,搞到最后,老师都怕走进课堂了。
当然,这种做法作为一种变相处罚的方式,同样是不可取的。
我的建议是:停止讲课。
老师立即停下来,半点声音都不要发出,默默地注视学生,尤其是吵得很凶的学生。
这样,学生突然听不到老师的声音了,大多数便会猛然一惊:老师为什么不讲话了?他们会自动停下来,并用自己的方式提醒身边的同学——别再说话了,老师可能发火了。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打扰教学秩序、吵闹、走神、偷玩手机等。
这些问题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
针对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来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前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比如让学生一起做一些小练习,或者进行一些小组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集中,降低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几率。
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积极的引导策略,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行为。
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了课堂问题行为时,可以及时进行引导和提醒,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比如,当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时,可以对其进行提醒,并告诉他们玩手机会影响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引导他们把手机放到一边,全神贯注地听讲。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制定一些课堂规则,比如不许吵闹、不许玩手机、不许随意走动等。
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讲解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并告诉学生违反规则的后果。
对于那些经常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适当地给予奖励和惩罚,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结果。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课堂管理和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设置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环节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不良的学习行为。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和家长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
当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问题行为时,可以及时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等方式,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告诉他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
课堂教学问题解决方案
课堂教学问题解决方案
《课堂教学问题解决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听课效果不佳、课堂纪律混乱等。
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互动式教学,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视听上得到更好的享受。
其次,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保持课堂秩序。
针对学生听课效果不佳的问题,老师可以采用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持课堂秩序,比如及时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最后,老师在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时,还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老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
总之,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老师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解决,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
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环境,老师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
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技巧
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技巧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困扰,也会给教师增加不小的压力。
因此,教师需要掌握一些问题解决技巧,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教学中常用的问题解决技巧。
一、调整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出现了困惑或难以理解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首先,教师可以尝试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来讲解,例如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媒介进行讲解。
其次,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具,如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展示自己的才艺等,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个性化辅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存在差异,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教师需要采取个性化的辅导方式。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问题所在,然后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后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材料和习题,让学生在个人时间内进行巩固和复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鼓励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尤其是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和回答。
教师还可以通过实施互动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肯定和奖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对“学困生”的应对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对“学困生”的应对策略语文是一门基础科目,也是一门必修科目,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语文非常重要。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存在学习困难,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无法专注听课、阅读、写作等,这些都可以称为“学困生”。
为了帮助“学困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策略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下面,就我个人的经验,简要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对“学困生”的应对策略。
一、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于“学困生”,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比如,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各种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还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将课堂教学融入到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在课堂上,教师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所以家庭作业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补充方式。
通过作业,教师可以清楚了解到每个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辅导和指导,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三、分层次的教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因材施教,教学时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个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学。
针对“学困生”,可以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细化、差异化教学,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困生”提高语文水平,还能够让整个班级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四、鼓励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能把教育彻底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处理,但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自主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学困生”,平时可以鼓励他们多进行阅读、朗读,培养他们的语文背景知识和阅读习惯,让他们主动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对于“学困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以针对性强、多动手、趣味性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浅谈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浅谈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浅谈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金家河小学曾海娥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变得焕然一新,原先落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就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课改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时难免出现一定问题,下面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发现的几个问题谈谈几点解决略策。
一、摈弃华而不实的教学作风,还课堂真实面目。
存在问题: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种浮华的风气,有的为了体现新理念而丢掉好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有的为了突出某一个维度的目标忽视了另外维度的目标,如不该用课件的地方用了,不该带的画面带了,不该有的声音有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思维;有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思维的打开都没得到保证;有的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让学生书愿意怎么读就怎么读,为了体现合作,让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问题,把合作当作了一个教学环节来用等等。
解决策略:应该去掉课堂教学中的浮华,把真实的课堂呈现给学生。
到底怎么做呢,我们可以从下面课堂教学中得到一定的借鉴。
李老师被临时通知开课,?教的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快乐的节日》,在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后,老师便神秘地说:同学们,你知道吗?这首诗还是一首歌呢,等会儿我们一起唱,不过要先过关,先过生词关,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到了学习生词的活动中。
当她感觉学生没有读出文中感情时,调皮地说:“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试试能不能赶上他们。
”《快乐的节日》是一首歌词,课上她和学生一起唱,一起表演,老师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朋友、伙伴。
在检查学生识字情况时,设计了“小火车开起来”的游戏,为了要全体学生参与,老师说:“如果你认为这个同学读得对,你就跟着读”,把学生注意力引读音上,学生一直在无形的鼓励下进行。
整节课上老师没有过多的花样,老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客观实际,尽力地组织学生进行语文训练。
浅谈课堂中“低阶思维”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浅谈课堂中“低阶思维”现象及其应对策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的“低阶思维”现象,在课堂上出现这种现象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业成绩提高。
一、低阶思维的表现及原因低阶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思考问题时,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缺乏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在课堂上,表现为对问题的简单描述、背诵知识点、机械记忆等,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低阶思维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只是灌输知识,讲解内容单一,缺乏启发式教学和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2)学生学习态度问题: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缺乏主动去思考和探索的精神。
(3)教育环境的制约:一些学校教育环境相对落后,教学手段陈旧,缺乏足够的教学设备和资源,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4)家庭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缺乏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也表现出低阶思维。
二、应对策略1.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特点和发展阶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堂上,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和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环节,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4.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包括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图书馆和实验室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教育管理者要加大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力度,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浅谈课堂中“低阶思维”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浅谈课堂中“低阶思维”现象及其应对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经常会遇到学生“低阶思维”现象。
所谓“低阶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过于依赖于表面的、直观的、片面的信息,缺乏深度和广度的思考。
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因此需要老师们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一、“低阶思维”现象的表现1. 缺乏批判性思维: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质疑和思考,接受传统的观点而不愿思考和质疑。
2. 机械记忆: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点和公式,而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拒绝思考:面对难题和复杂问题,学生往往会选择回避和逃避,而非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
4. 对知识的局限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缺乏对知识深层次内涵的理解。
二、“低阶思维”现象的原因分析1. 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的解答,习惯于被动接受。
2. 学习环境欠缺创新:学校和班级学习环境缺乏创新氛围,学生停留在安逸和惰性中,缺乏对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
3. 学生自身原因: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对知识学习存在消极心态,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
三、应对策略1.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主动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2. 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学校和班级需要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 提供自主学习空间: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时间思考和探索问题,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举例、分析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5. 鼓励学生不断实践和尝试: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尝试和实践,帮助学生树立“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浅谈课堂教学中应该解决的几对矛盾
浅谈课堂教学中应该解决的几对矛盾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
以下列举了几对常见的矛盾以及应对方法。
一、教师讲解与学生参与的矛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主要的角色,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讲解。
如果教师过多地进行讲解,会导致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会受到抑制。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通过互动、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矛盾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应用的能力。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可以通过实验、实训、课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计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学科知识与综合素质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就业都非常重要。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选修课、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个性发展与规范要求的矛盾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这就带来了个性发展与规范要求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体需求。
可以通过开展个别辅导、选拔学生代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教师还要在规定范围内,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规范和引导,使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东江源小学陈淑贞众所周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小学英语教学日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英语学科在小学是主科,而且英语纳入小学毕业考试已经有好些年了。
但是目前来看,小学英语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家长和社会对英语的普遍认识不到位,英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英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身心特点,且两极分化严重等等。
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小学英语这块土地还未完全开垦,只要我们老师精心耕耘,付出心血与汗水,就一定能创造出累累硕果。
根据我们学校英语教学状况,加上我自己对英语教学的一些认识,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在课堂内容易出现的问题1.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好奇,好玩,好胜、爱模仿、接受能力强,但遗忘也快,可塑性极强。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爱默森与他的儿子想把一头小牛赶进圈内。
儿子在前面拼命拉,爱默森在后面拼命推,牛却固执地四腿蹬地,一动也不动,这时他们家目不识丁的女仆走过来,把自己的手指头放进小牛嘴里让小牛吸吮,等小牛吸吮得正起劲时,她轻轻朝小牛背上一拍,小牛便乖乖地走进牛圈了。
孩子们不就像一头头小牛吗?他们有着不同于大人的心理、性格、情感和感受。
我们教师要真正教好小学英语,就要尝试从儿童的角度看待英语教学,在情感上给予尊重,呵护其自尊;给予信任,树立其自信。
2.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首先,小学生对学习经常只有“三分钟热度”,学习欲望纯粹从兴趣出发,并且随着知识的深化,目标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下降的趋势。
曾经看过一个调查,发现百分之百的小学生在三年级开始接触英语时对英语十分感兴趣,但学习三年之后,很喜欢英语的学生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
我觉得我自己现在带的这届五年级的学生很喜欢英语的学生还不到百分之五十。
所以说,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
其次,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持续不长,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如上课不专心、回答不正确、理解不透彻等现象。
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技巧
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技巧作为教师,面临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是难免的。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
一、沟通和理解在解决教学问题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答、小组讨论或一对一的对话来了解学生的疑问。
同时,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也是建立信任和理解的重要方法。
二、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策略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学习目标。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问题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例如,如果学生在某个主题上理解困难,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将游戏化元素引入课堂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一种方式。
三、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方式也各不相同。
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个性化教学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任务来实现,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
此外,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个性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建立合作学习环境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项目合作或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共同讨论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相互借鉴和学习,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五、反思和调整解决教学问题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过程,教师还需要进行反思和调整。
在解决问题后,教师应该回顾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反思和调整,教师能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教学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教师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通过参加培训、阅读教育专业书籍或与同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浅谈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回应-最新文档
浅谈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回应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及时捕捉孩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孩子,让他们“接过球”,投入到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中,从而使活动不断深入。
幼儿在活动时,“教师的如何回应”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突破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幼儿园教师最困惑的一个问题。
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对孩子们回答不是简单地重复幼儿的答案,就是以程序化语言如“真好”、“真棒”回应。
用这种单一的鼓励性语言回应孩子们,我个人认为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不是有效的回应。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回应幼儿的误区:1.当幼儿的回答与教师的提问毫无关系时,教师通常会说:“请你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再回答好吗?”听到这样的回应话语,我真的很想问那位老师,你有什么权利用僵硬的话语来挫伤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呢?2.当幼儿的回答讲个没完,没有条理时,教师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怎么回应,只好说:“哦,你是这样想的!”答案的正确与否孩子还是不知。
教师这样的回应只不过是在重复幼儿原有的经验,没有帮助和提升,对促进孩子的发展也无从可谈。
3.当幼儿的回答准确时,教师回应道:“真好,你真棒!”教师虽关注孩子的反应,对孩子的一切回答都予以肯定;但是,要知道“重视”并不等于“肯定”,过多的肯定会减弱“鼓励”的功效,会导致部分孩子们过多地重复别人的话语,甚至会让有些孩子体会不到被鼓励的喜悦,反而觉得教师的“你真棒”的话语也没什么,因为他看到别人跟着说也能获得类似的鼓励,从而会滋生动脑思维的惰性、失去参与的主动性。
那么,该如何有效回应幼儿的回答呢?本人结合工作体会以及参考其他教师的经验,总结出五种类型的回应,现归纳如下,并以教学案例展开分析:一、给予欣赏式的回应欣赏的眼光能够使我们真正从幼儿的视角去看待世界,而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教师欣赏式的回应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高萌萌大庙小学随着课改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课堂中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很大的改变和提高。
但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有许多教学“误区”。
一、创设情境“牵强附会”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但在教学中发现,个别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
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
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
同时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二、形式过多“华而不实”教学过程离不开一定的形式和手段,但形式过多,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时间和效率。
表现为五种形式: 一是展览型,把数学课当成了教学具的展览会。
二是热闹型,以说、跳、演等外化活动为主要特征,是一种表面、肤浅的思维过程,真正有效的思维应当是静悄悄的内化过程。
三是合作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话题。
因此,许多老师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总是要安排某一个环节去体现这样的理念。
几乎所有的数学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还有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
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
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
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就会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其实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教学篇•教学反思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宋玉翔(甘肃省靖远县双龙乡永和中学)在近几年的课改中,我看到了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
教师不再是单纯地讲授知识,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但伴随这些变化,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通过学习交流,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及探讨。
一、存在的一些问题1.思想观念没有改变。
课程改革进行多年,有些教师还是没有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平时上课时还是喜欢自己主宰课堂,到了评优质课或上公开课时就会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图形式,做样子,搞作秀课,过后还是老样子。
2.重灌输轻参与。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模式单一,满堂灌、注入式现象非常普遍,重视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很多教师上课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有的教师上课时只要听到少数尖子生的声音,就认为全体学生都已经理解了,于是就放心地讲下去;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或提出问题的同时,就迫不及待地指定个别学生回答,不给其他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有的教师总是叫学习好的或前排的学生回答问题,坐在后排的学生,但却得不到教师的提问。
4.教师很少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
很多教师习惯于站在讲台上讲课,很少或几乎没有走下讲台开展课堂指导的习惯。
有的教师走下讲台只是例行巡视,根本不进行个别指导,没有起到指导的作用。
5.缺少当堂练习。
不少教师课堂上总是讲得多,练得少,唯恐学生不会、听不懂,以致下课了教学内容还没有完成。
6.课堂小组活动不实:(1)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
(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浅谈关于初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要培养他们的素质教养,对他们做到 定 期 培 训,培 训 普 通 话、 板书设计、班级管理能力.这些都是他 们 能 够 在 课 堂 上 发 挥 一个老师作用应有的重要能力,能够在课 堂 上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们 的 积 极 性,不 定 期 推 出 各 种 活 动,使 课 堂 变 得 生 动 有 趣. 只有这样,学生才 会 融 入 其 中. 而 不 是 一 味 地 观 看,做 一 个 旁观者.
周刊
������������������������������������������������������������������������������������������������������������������������������������������������������������������������������������������������������������������������������������������������������������������������������������������������������������������
关 键 词 :初 中 课 堂 教 学 ;问 题 ;对 策
初中阶段是我们成长的一个关键的 时 期,而 这 个 阶 段 与 我们接触最多的便是学校与老师.这时候的我们正处于青 少年阶段,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发育都 并 不 完 善. 拥 有 一 位 良 师就代表着我们拥有了一个好的启蒙者.在这个中学时代 每个人都会树立起自己独立的个性,这与 自 己 所 处 的 环 境 是 必不可分的.因此,能否接受到良好的 教 育 与 教 育 机 构 是 否 完善是密切相关的. 一 、初 中 课 堂 教 学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教学中应对“意外”情况的几点策略与思考【引言】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旅程。
”然而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缺乏生成意识和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的能力,惟恐打乱自己的教学设计而置之不理,硬生生的把学生拉回到预定轨道进行教学,让稍纵即逝的“灵光一现”白白溜走。
殊不知,有些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只要合理机智地有选择性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往往能为课堂教学带来无法复制的精彩。
还有一些教师,不加选择地一味地“利用”生成的资源,结果导致离原有的课堂教学偏差较远,甚至越走越远,既无法精彩,又完不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当然,也有的老师对“意外”情况不知所措,只好用“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来探讨”来给自己打圆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尴尬。
如何有效应对课堂教学中的“意外”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对此有甄别的眼力,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和教学应变能力。
下面根据实例分情况逐一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一、让学生跟着教案走-----中规中矩型意识在作怪【教学片段一】一年级第二学期《统计》的教学片段:师:熊猫乐乐给大家出了一个难题,请我们调查班里每位同学最爱吃什么水果?(每人只选一样)把结果记录下来,再把它画成图,要想调查我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谁来说说你打算怎样调查呢?(出示表格)生1:可以请爱吃哪样水果的小朋友举手。
生2:我可以请爱吃哪样水果的小朋友站起来给大家看。
生3:可以让爱吃一种水果的小朋友站在一起,然后数一数。
……师:我们就用站起来后,数一数的方法来调查。
谁愿意做老师的好帮手,这么多小朋友都愿意,老师请两位小朋友在前面数,其余小朋友在后面默默数,再核对。
师生共同数数并把数据填入表格。
师:填完后,我们核对人数是不是正好是43人呢?生:只有42人。
师:让我们再数一遍。
(数好后核对总人数时仍失败)师:爱吃草莓的小朋友比较多,我们请站到前面数。
师:现在我们核对人数是不是正好是43人吗?生:对了。
师:小朋友站起来数一数方法真好,统计数据完全正确,非常好。
现在老师请你们把书打开翻到55页,照老师的统计的数据填入表格,再画一张美丽的统计图,好吗?生动手画统计图。
师演示,核对。
(预设课件统计图中最多17格)师:小朋友,这个图画得对不对?生:不对,吃草莓的小朋友只有17人。
师:电脑里只有17格,它不对的,我们还要画上去五格。
【思考】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
本节课在统计班里每位同学最爱吃什么水果中,出现一些老师意料之外的情况。
统计后的总人数与班级总人数不符时,教师采用了再数一遍的方法,主观地请学生站出来数一数,最终得出了正确答案。
可是,这样的课堂多的是教师严密调控下的顺利,少的是学生的激情参与、大胆的寻找对策,有的是老师精心安排的“求顺之笔”,没的是充满个性的课堂意外,最终收获的是缺乏生机的课堂成功。
透视这一现象,我觉得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生成的机会,请学生说一说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当爱吃草莓的学生太多,站在座位上数容易数错时,可以请他们站出来数一数等方法。
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在统计数据时,先要预设比较合理可行的方案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同时由于爱吃草莓的学生超过了预设的17人,而事先做好的课件无法满足这一即时生成的现象,这时教师只简单地说电脑不对,自顾自地说还要画上五格。
其实对于这一生成现象,教师可以不要急于“解决”,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并适时提问:“这张统计图中只有17格,如果要在图中表示22人,你有什么好方法?”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一格能不能表示2等想法,这样,不仅延伸了教学内容,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由此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也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而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生成的课堂情景中生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让教案跟着学生走-----对二期课改新理念认识上的盲从【教学片段二】《认识平均数》教学片段:师:男女生比赛套圈,老师这里有篮球和绳子,谁愿意到讲台前拍球或跳绳?(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生:很踊跃。
生:现场拍、跳。
组内的小朋友计数、计时。
生1:汇报:甲同学2分钟11秒拍了121个,乙同学3分钟差一秒拍了182个。
师:那他们平均每分钟各拍了多少个?生2:不好算生3:还是可以比的。
生4:可以把2分钟11秒就看成2分钟,3分钟差一秒看成3分钟算,老师你看可以吗?师:这样也可以,那动笔算一算,开始。
(教师觉得有些出乎意料,有些突然)生独立计算。
师:谁愿意把你计算的结果告诉大家?生5交流:121÷2=60┅┅1.有生举手:老师,余数怎么办啊?到底平均每分钟算60个,还是算61个啊?(教师为了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示意他站起来发言)师哑然后解释:这个其实不影响比较的结果,你再算算乙同学就知道了。
谁来说说看乙同学平均每分钟拍的次数。
生6:182÷3=60┅┅2.师:现在你们知道谁快谁慢了吧?生7:乙快,因为乙的余数比甲的余数大。
师表示同意: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是乙稍微快一点。
师:所以在比较平均数的时候,我们一般怎么做?请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开始。
生同桌交流。
师:谁愿意来说说看?生8:首先要用总数除以总时间,然后还要看余数哪个大,余数大的那个平均数大。
师一脸的“没精打采”。
【思考】其实数字和图画书本上都有了,只要直接计算就很方便。
可这位老师觉得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非要来什么现场男女生拍球或跳绳比赛,并不是说这样的创意不好,而是要知道如果数据凑不好计算时有余数怎么办?这余数可不可以舍去,该怎么舍,怎么比较大小,这一系列的问题能一时间全给学生讲明白吗?我想未必。
而且学生之间也会有激烈的争论,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影响了后续内容的继续教学。
而教师也一味地容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些“意外”,顺着它而“一错再错”,并没有及时制止来及时更换有效的教学方法。
虽然在这一教学内容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无疑也大大降低了课堂实效。
因此,面对这样的课堂“意外”,我们应权衡利弊,作出选择,应及时打住,及时更换教学方法,这样才不至于在效率很低的情况下使宝贵的课堂时间白白流失。
三、面对“意外”不知所措----一场不可避免的尴尬【教学片段三】《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片段师自述:手电筒、太阳等射出的光线,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射线。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能举出线段、射线或直线的例子吗?(联系生活实际)生1:一个人的身高可以看成是线段;师点头默许:还有吗?生2:既然手电筒发出的光是射线,我认为日光灯发出的光也可以看成是射线;师:可以。
还有呢?生3:老师,我认为知识是直线。
大家都疑惑不解,一齐把目光投向老师。
师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3继续: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语文老师也常告诉我们知识是无止境的。
师:你这样想也有道理。
生4辩解:老师,我不同意,我们学习知识总有个起点,从出生这个起点出发无限延伸,所以我认为知识是射线。
大家再次把目光投向老师并小声议论开来。
师面露难色:人类学习知识也确实是从出生后才开始的。
这样想也是有道理的。
生5又不同意:我认为知识是线段,一个人的学习,总是有始有终的。
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并不是无限长的。
师再次陷入了一种尴尬,教室开始要骚乱起来。
师硬着头皮:其实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就可以不同。
只要想得有道理,我们也认为各有各的道理。
其实知识确实是无止境的,但人的生命也确实是有限的。
生6又举手反驳:老师,我认为,知识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或直线,它应该是曲线。
因为任何事情总不会一直是一帆风顺的,学习也不例外,也会常常遇到困难。
师有意避开: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留到课后再来细细探讨。
教师又遭遇了一次“意外”带来的尴尬,教室里终于压抑不住了,学生们也炸开了锅……【思考】新的理念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发展是个性化的,自由的,民主的。
因此学生的思维也更是灵动的、不可预测的。
这里学生海阔天空的一些想法就很好地生长出了新的教学可利用资源,学生的奇思妙想,别出心裁的观点似乎与数学不太挂边,偏离了数学的学科领域。
其实细细品位之后,会发现原来学生的思维竟然如此生动形象,与生活融会得如此诗情画意,他们用数学的“行外话”诠释着数学中的概念,跳出数学来说数学,实属一种来之不易的精彩。
然而教师在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面前似乎毫无准备而显得“惊慌”和“尴尬”,没有及时作出适切地分析来“服众”,因此课堂上才出现屡次的骚乱。
这种混乱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
其实我们的教师完全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毕竟对于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好比是线段,但是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知识又是无限的,永无止境的,所以我们可以适时教育孩子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在有限的生命里,从无限的知识中去汲取更多的营养。
[实践中的感悟]教师充分准备、精心预设的教学过程在实施时被学生“破坏”或“打乱”是再所难免的,而且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这种现象有可能会越来越多。
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倡导师生平等、教学民主,要给学生创造充分发挥和施展的空间,这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开放,更具有不可预测性;另一方面,我们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丰富,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更加重视。
我们学生到底掌握了哪些知识,到了怎样的思维水平,教师很难准确地预见到。
虽然课堂上的“意外”很难预见,但倘若发生了,又必须很好的解决,那当我们的“预设”在课堂上遭遇“意外”时该怎么办呢?一、教师要有面对“意外”的正确心态新课程注重教育的开放,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需不断被唤醒,探究知识本质的潜能不断被发掘,形形色色的“课堂意外”也就应运而生、层出不穷,我们既不能一概地“封杀”,不让学生来搅局,或设法让学生走进老师布的阵法中,直到大功告成为止,也不需要一味地去“迎合”,完全跟着学生的思路走,从而严重偏离了主要的教学方向而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课堂意外”是学生真实的流露,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宽容接纳这些“意外”的存在,并且要善于挖掘和运用课堂中的“意外”,有选择性地利用部分课堂生成资源,寻找“意外”之处的惊喜。
让这些“意外”成就我们真实的课堂。
同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只有较充分地了解了学生,才能教好学生。
在“意外”发生前预设试探性的内容,准确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既可以将“意外”消灭在萌芽状态,又可以及早思考应对“意外”的策略。
二、把握好处理教学“意外”的原则当“意外”发生时,教师在主观上要积极面对,主动处理“意外”,不能消极的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或用一些套话敷衍,要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重视,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才是最真实的,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方案是促进学生在数学方面获得发展最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