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集中度、竞争与商业银行绩效
客户集中度市场竞争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
![客户集中度市场竞争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0ea6d5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9.png)
客户集中度市场竞争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摘要】本文探讨了客户集中度对市场竞争和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和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客户集中度的反馈作用。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揭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程度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对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经营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也对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关键作用。
建议企业在管理中要注意客户多元化和降低市场竞争压力,同时提高资金管理效率,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这些结论对企业管理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客户集中度、市场竞争、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竞争力、影响因素、管理建议、综合影响、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客户集中度是指企业的销售额来自少数几个客户或客户群体的比例。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客户集中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营运资金管理效率。
本文旨在探讨客户集中度对市场竞争和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和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客户集中度的影响,进而分析影响客户集中度市场竞争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因素。
客户集中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当企业依赖于少数大客户时,一旦出现客户流失或者关系破裂,企业的收入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市场竞争力也会受到影响。
相反,客户集中度较低的企业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降低单一客户带来的风险,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客户集中度也会影响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
当企业与少数大客户有长期合作关系时,企业可能会面临账款回笼较慢,资金周转较慢的情况,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影响正常经营。
合理管理客户集中度,加强资金回笼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客户集中度对市场竞争和营运资金管理效率都有重要影响,不可忽视。
了解客户集中度与市场竞争、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规划和优化经营策略,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绩效效率与市场结构
![商业银行绩效效率与市场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da88ac7da38376baf1faed6.png)
浅议商业银行绩效效率与市场结构华夏银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行长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3-000-01摘要本文围绕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绩效效率、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形成我国商业银行垄断结构的成因和影响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并提出打破垄断结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绩效效率市场结构一、我国商业银行绩效效率商业银行的绩效效率是通过对银行在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财务效益、资本保值增值等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考核和评判的结果。
1.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对商业银行来说,保证充分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以实现稳健经营比高额利润更为重要。
首先,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使其更容易受到流动性危机的威胁;其次,商业银行因偿债能力差而倒闭时,会危及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安全,进而还会损害国民经济和公众利益。
从超储率、存贷比、流动性缺口三个指标来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正在加剧。
超额备付水平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是否安全的最重要指标,超额备付较为低下,难以应付大规模集中性的支出给银行造成的可能性冲击,事实上,大行的超储率情况并不乐观,据估计,截至2011年6月末,大型银行的超储率约在0.7%,中型银行的超储率约在1.5%,小型银行的超储率约在3.5%,农村信用社超储率约在2.9%。
2.商业银行风险分析商业银行面临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收益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干扰,风险指标将这些因素做了分类,并定量反映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绩效管理,商业银行对业务各个环节实现有效的控制。
了解银行绩效状况最有效的工具是规范的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是商业银行了解经营情况,找出管理中存在问题,评价经营业绩,预测发展前景和为管理献计献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深化。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银行绩效关系研究——基于33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银行绩效关系研究——基于33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37a09c00bb68a98271fefa62.png)
本课 题受 到上海 哲学社会科 学项 目资 助(0 5 J0 1 。本文是 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型国家金融开发 与银行体 系稳定性 比较 20 B L 0 ) 转 研究) 0 BI 5 ) (4 J 4 的一项 研究 成果 , . D 在写作过程 中受到复旦大学世 界经济 系庄起 善教授 和王健博士 的帮助 , 此表示感谢 。感谢匿名 审 在
维普资讯
南方经济 2 0 O 6年第 1 2期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银行绩效关系研究
— —
基于 3 3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谭 鹏万 。
内容摘 要 以 3 3家商 业银 行 19 — 04年 的数 据 为研 究对 象 ,以赫 芬 达 尔指数 作 为衡 量 市场 结 9720 构 指标 , 文对 中国银 行业 市场 结构 与银行 绩 效 关 系进 行 了研 究。 究结 果表 明 , 本 研 市场 集 中度 降低
市场竞争加强是否导致 了各银行利润率水平的下降?本文选择了 3 3家商业银行包括 4大 国有商业银 行 、1 1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 不包括浙商银行 ) 1 家城市商业银行 , 和 8 使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 。在研究
对象的数量 、 研究方法 以及研究结论上不同于以往的研究 。 本文余下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 : 第一部分 , 文献综 述 , 对有关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绩 效关系的文 献进行了回顾 ; 第二部分 , 理论模型, 这一部分从微 观的角度为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绩效 关系提供 了 理论支持 , 并且认为 凰W ( 赫芬达尔指数 ) 更适宜作 为反映市场集 中度水平的代 理变量 ; 第三部分 , 计量 模型 的选择和数据 的描述性统计 ; 四部分 , 第 实证检验 , 在这一部分里 , 分别对 四大行 和其他类型商业银 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和城市商业银行) 市场结构变化与银行绩效 的关 系进行 了检验 , 并对结果进行 了解 释; 第五部分 , 结论与建议 。
市场竞争的强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市场竞争的强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11131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2.png)
市场竞争的强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市场竞争是现代商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企业而言,竞争的结果会对其绩效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研究市场竞争的强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制定战略决策以及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市场竞争的强度可以被视为一个衡量市场环境的指标。
竞争的强度主要受到市场参与者数量、产品同质化程度、市场壁垒和市场集中度等因素的影响。
当市场竞争的强度增加时,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增加,从而对其绩效产生直接影响。
然而,市场竞争的强度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绩效影响存在差异。
一方面,对于处于市场领导地位的企业来说,市场竞争的强度越高,其绩效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这是因为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导致价格战的爆发,进而降低企业的利润率。
同时,竞争的激烈还可能迫使企业加大营销投入或产品创新力度,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成本和压力。
因此,在市场竞争强度高的环境下,领先企业需要寻求出路,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或拓展新市场,以巩固其市场地位。
另一方面,对于处于市场边缘位置、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市场竞争的强度可能带来一定的机遇。
虽然这些企业在面对竞争压力时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但竞争中也包含了市场份额重新分配的机会。
在市场竞争的强烈环境下,这些企业有机会通过开发新的市场细分或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来获取竞争优势。
因此,市场竞争的强度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并非完全是负面的影响,而是激发了它们进行变革和创新的动力。
除了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之外,市场竞争的强度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当市场竞争的强度较高时,政府监管部门可能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秩序性。
这有助于避免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出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同时,消费者对于市场竞争的强烈也会发挥作用。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消费者将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权力,对于产品质量和价格等要求也会更加严苛。
这将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绩效,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6967e64afe04a1b071de35.png)
1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银行业 的成本结构与进入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制政策。从管制 . 者的角度看 , 银行的数量越少越容易监控, 而且数量少竞争程度就低 , 因而减少 了银行倒闭的风险。规 模经济也与不确定性有 关, 在不确定性条件 下的逆 向持股 ( aese e,9 2 和多样化 ( i od B hnpr r17 ) g Da n , m 18 ;ebr r19 ) 94 N u e e, 5 可以使银行获得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对银行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如果各种不同 g 9
客户不同而形成的分割市场为零售和批发两个次级市场 , 根据银行产品划分 , 银行业市场可分为贷款市 场 和存款 市场两个 次级 市场 。这 两个 次 级 市 场能 够 满 足在 流 动 性 、 安全 性 和 盈利 性 方 面 的 同一 要求 。
产品的有形特性是相同的( 如存折和信用卡)但 因质量或者形象而区分开来 ( , 如分支行网络 、 动提款 自
《 产经评论)oo年 1 2l 月第 1 期
・Hale Waihona Puke 金融经济 ・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
柯 健
[ 摘要 ] 运用 D A模型从市场结构和市场 绩效 两方面对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检验 分析 , E 显示我国银行业 的 集 中度 、 市场份额与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因主要在于我 国银行业 市场 结构较高 的集 中度 不是 市场 自发作用 原
本文 选用 C n和 H I R H 这两个 操作性 较 强 的市 场集 中率衡 量 指 标 , 别对 中 国商业 银 行 业 2 0 分 04—
20 年期间的资产 、 08 资本 、 存款 、 贷款 、 利润 、 机构和人员等主要项 目的市场集中率进行测定 。实证结果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d870e16294dd88d0d26b13.png)
在 产 业 组织 理论 的 S P分 析 框 架 中 , 场 结 构 C 市
其中 , R C n代 表产业中规模最 大的前 n位企业的行
( r e sr cue 决 定 企 业 的 市 场 行 为 ( r e 业集 中度 ; 代表 产业 中第 i 企业 的有关 指标 ; 代 mak t tu tr ) mak t Xi 位
场 或行 业 的份 额表示 。其公 式 为 :
H N
一
由于行 业集 中度 指标反 映 的只是 最 大几个 企业 的
同时, 低行业进入壁 垒, 入有效竞争 。 降 导
关 键词 : 商业 银 行 ; 市场 结构 ; 场 缋 效 ; 市 结构 再造
中 图分 类 号 : 8 0 3 文 献 标 识 码 : F 3.3 A
文 章 编 号 :0 4 9 7 (O 6 0一 O 5— 0 1 0- 9 52 0 )3 03 5
表 1 中国商业银行 C 指 数一览表 ( ) R4
年份 1 9 拄 1 9 拄 9 拄 98 1 9 拄 0 拄 0 1 9 5 9 6 1 7 1 9 拄 9 9 2 0 2 0 拄 9 0
CR4 A) 2 0 9 . 0 8 . 8 8 . 7 8 . 2 8 . 2 8 . 6 ( 9 . 2 0 3 9 4 8 4 8 0 5 7 3 5 CR ( ) 9 . 7 8 . 5 8 . 5 8 . 5 8 . 2 8 . 0 8 . 1 4 S 0 0 8 7 8 1 8 4 9 9 8 1 5 9 C ( ) 2 O 9 . 3 9 . 2 9 . 3 9 . 7 8 . 0 8 . 5 R4 L 9 . 0 1 2 0 7 1 0 0 1 7 6 5 7
化 , 的市 场 结 构体 系渐 趋形 成 , 其 寡 头垄 断 的市 新 但
我国商业银行收费与绩效的现状与实证
![我国商业银行收费与绩效的现状与实证](https://img.taocdn.com/s3/m/703d7dfcba0d4a7302763ad8.png)
现代经济信息一、引言在中国,金融业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其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其业绩的好坏、经营效率的高低都将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与稳定。
本文梳理了国内有关商业银行收费与绩效的相关研究,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探寻了商业银行收费对银行绩效四个方面的影响,期望能帮助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绩效,完善收费体系提供借鉴与指导。
二、我国商业银行收费与绩效的研究现状在中国,对于银行效率的定量研究起步相对比较晚。
黄宪(1998)采用财务指标或指数来衡量银行效率的高低。
后来,逐步开始采用DEA方法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
杨宝臣等人(1999)在前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DEA方法对国内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其中着重对商业银行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了论证与研究。
在其过程中,还对商业银行在整个行业中进行了纵向评价,对其分支机构内部进行了横向评价。
赵旭等(2001)在运用DEA方法研究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间的关系,为后续研究做出了很大的作用。
他们是在分析传统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的基础上,运用DEA方法进行研究的,并且得出了很重要的理论,即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与利润率呈负相关,效率在银行绩效的评价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张健华(2003)从多角度、全方位出发,运用DEA基本模型和改进模型,研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从1997年至2001年的效率状况。
这次研究运用指出了我国银行业所存在的规模经济问题,为后来研究与改进提供了一个方向点。
这次研究也指出了整体资源利用的水平,知道了哪些机构有效哪些机构无效,为完善帕累托原则的最优化,提供了基础。
此次研究,还首次利用了Malmquist效率指数,全面的分析了国内银行效率情况,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加详细、全面的效率情况信息。
姚晋兰、毛定祥(2009)运用EDA方法分析了1997年至2004年,我国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并且在此基础上又运用了Tobit模型,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https://img.taocdn.com/s3/m/ba42fb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6.png)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1. 引言1.1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概述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是指在我国银行业内部,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利润、业务量等方面占据较大比重,而其他商业银行则占据较小比重的现象。
市场集中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主要受到市场化程度、财政政策、宏观经济环境、监管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可能会相对较低,反之亦然。
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与变化都会对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产生一定影响。
监管政策的约束与放宽也会对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造成一定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呈现出较高的特点。
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在市场上占据着较大比重,形成了一定的垄断地位。
这种市场集中度导致了行业内竞争不充分,消费者选择权受到限制。
如何有效管理和调控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2. 正文2.1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政策因素。
政府对于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的监管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都会对市场集中度产生影响。
政府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以及行业准入门槛等政策都会直接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形成和发展。
市场竞争因素。
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对市场集中度也具有重要影响。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会促使商业银行加大市场份额争夺,从而增加市场集中度。
而如果市场竞争不充分,商业银行之间缺乏竞争动力,也会导致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资本市场因素。
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
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对于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和规模的扩张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变化。
科技进步因素。
科技进步对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和运营效率产生深远影响,直接影响市场集中度。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创新业务模式等都可以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变化。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因素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尤为重要。
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9c66e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4.png)
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分析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正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各家银行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本文将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竞争方式和优劣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竞争方式中国商业银行在竞争中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服务质量、产品创新等方面的优惠措施。
其中,贷款利率是银行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银行采取了不同的贷款利率策略,以吸引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客户。
此外,存款利率也是银行之间竞争的重要方面。
较高的存款利率可以吸引更多的存款客户,从而进一步增加银行的储蓄存款规模。
此外,商业银行在客户服务、产品创新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主要竞争对手当前,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对手主要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金融品牌知名度,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近年来也快速发展,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在内的一些银行,逐渐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
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在本地市场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往往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互补的竞争关系。
三、竞争优劣势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规模优势。
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中最大、最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商业银行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为广泛的客户群体。
2. 资源优势。
与一些新兴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和广泛的经验,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和变化。
3. 利润优势。
由于规模和经营等方面的优势,中国商业银行在占据较为优势的市场份额的同时,收益率也相对较高。
4. 品牌优势。
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中的龙头企业,中国商业银行具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但是,中国商业银行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1. 机构体制不够灵活。
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速,而中国商业银行相对于一些新兴银行而言,机构体制较为庞大,使得其在决策和业务创新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及绩效关系研究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及绩效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7f48355727a5e9856a6138.png)
第 2 卷第 1 6 期
V 1 6 No 1 0. 2 .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 CHN OGI AL DE E OL C VEL MENT OF ENT RP S OP E RI E
20 0 7年 1 月
J n2 o a .o 7
tc n lg ef in y C l ef in y a d p r e h oo y ef in y o h n s o e h oo y f ce c ,Sae f ce c n u e tc n lg f ce c f C ie e c mmeca a k n 9 。 i i i rilb n s i 1 7 9 1 9 .0 a d 2 o y ma ig u e o h R n IS ef in y mo e h t d v lp d fo C R mo e. 9 92 01 n o 3 b kn s f te V S a d NR f ce c d lta e eo e rm C d 1 i
率 的 提 。
关 键 词 : E 方 法 ; 率 ; 效结 构假 说 ; 构 行 为 绩 效 假 说 DA 效 有 结 中图 分 类 号 :8 23 F 3、3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0 6 83 20 ) 1 O6 — 3 10 — 97(O7 O 一 o 7 0
Re e r h o h ea i n ewe n m a k t sr c u e f ce c s a c n t e r lt s b t e o r e tu t r ,e in y i a d p ro m a c f Ch n s o m e ca a s n e f r n e o iee c m r il b nk
市场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市场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1e6e42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3.png)
市场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中少数公司控制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情况。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集中度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市场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容忽视,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市场集中度对企业绩效有双重影响。
在高度集中的市场中,少数企业掌握着市场份额,因此能够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
这些企业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生产、采购和营销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同时,高度集中的市场还会促使企业进行更加激烈的竞争,迫使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绩效。
然而,市场集中度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一方面,高度集中的市场可能形成垄断局面,少数企业在市场中拥有过大的议价能力,降低了市场的竞争程度,导致企业过度依赖市场份额,而忽视了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另一方面,市场集中度高的行业可能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新进入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使得市场上的竞争减少,影响企业的创新和绩效。
其次,市场集中度对不同企业类型的影响并不一样。
对于市场领导者而言,高度集中的市场意味着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利润。
市场领导者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市场地位,取得更好的绩效。
相反,对于市场追随者而言,高度集中的市场带来的是激烈的竞争和较低的利润潜力。
市场追随者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以减小与市场领导者的差距,提升企业的绩效。
最后,市场集中度还受到市场特征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市场特征包括市场规模、需求发展水平、买家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等。
在大规模市场和发展水平高的市场中,市场集中度可能更高,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更大。
政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市场集中度。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限制垄断行为、促进竞争和减少进入壁垒等措施来降低市场集中度,增加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绩效。
总的来说,市场集中度对企业绩效具有双重影响。
高度集中的市场可能带来规模经济和竞争的优势,提高企业绩效。
然而,市场集中度也可能导致垄断效应和较高的进入壁垒,对企业绩效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竞争性与市场绩效研究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竞争性与市场绩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289909b52acfc789ebc9fd.png)
作者简介 : 张东 晓(9 8一) 男 , 18 , 河南商丘人 , 硕士 , 主要从事银行业结构与绩效研究 。
第2 8卷第 8期
2 1 年 8 月 02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O H N Q U N R A NV R IY O R A F S A G I O M L U I E ST
V0 . 8 No 8 12 . Au us.2 2 g t 01
我 国主 要商业银行竞争性与市场 绩效研究
而, 商业银 行不应 一味 地追 求 高利润 而忽略 了高盈利 和 高发展 所 带来的风 险和危 机 , 不应只 注重 也
自身的扩 张和发 展 , 而应在 合理控 制 自身风 险 的前提 下健 康地 发展 。 关键词: 商业银行 ; 竞争性 ; 市场 绩效 ; 融危 机 金
中图分类号:82 F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7 3 0 ( 0 2 0 O l — 5 1 2— 6 0 2 1 ) 8一 1 1 0 6
张 东 晓
( 商丘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河南 商丘 4 6 0 ) 70 0
摘 要: 国 国有银 行 虽然在 商业银 行 市场 中仍 占有较 垄断 性 的 市场份 额 , 从 其 利 润 以及 市 我 但 场集 中度 ( R C n和 H I指数 上 来 看 , 样 的 垄 断性 正逐 步改 善 , 业 间竞 争 性逐 步增 强 。 而 随着 H) 这 行 竞争性 的增 强 , 业整 体的 市 场绩 效 也 随之 改善 和 提 高 , 中 国有银 行 绩 效 的 改善 更 加 明显 。然 行 其
随着 整个世 界金 融体 系经 受 了又一 轮金融 危机
经济运 营过 程 和 国民 经济 中 的重 要作 用 , 就 更 加 也 凸显对 其研 究 的实践 意义 。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d062eb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6f.png)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要想在新常态下保持良好的绩效表现,商业银行需要明确影响绩效的因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提升对策。
一、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因素1.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宏观经济环境是商业银行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放缓、财政支出减少等因素将会对商业银行的业绩产生巨大的影响。
此时商业银行需要抓住机遇,创新业务模式,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盈利能力。
2. 利润管理因素商业银行的利润管理能力也是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润管理涉及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利率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
只有商业银行合理控制风险、精细管理,才能提高利润能力,提高绩效表现。
3. 资产质量因素资产质量是衡量商业银行绩效的重要标准。
资产质量包括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
商业银行只有合理把握风险,保持稳健的经营策略,才能提高资产质量,提高绩效表现。
4. 人才管理因素人才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
商业银行要想在新常态下保持优异的绩效表现,需要注重人才管理,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选拔、激励机制。
只有在人才素质和团队协作上加强管理,才能激发出员工的潜力,提高绩效表现。
二、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绩效提升对策1. 提高吸收存款能力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扩大吸收存款规模,提高资本实力。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推出创新产品、扩大存款渠道等措施来提高吸收存款的能力。
2. 创新业务模式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需要创新业务模式,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投行业务、财富管理等板块的拓展,以提高绩效表现。
3. 提高资产质量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充分掌握贷款项目的情况,合理进行风险评估,避免不良贷款发生。
此外,商业银行还要提高资产托管等业务的质量,以保持资产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绩效表现。
4. 注重人才培养在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加大各级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建立完善的晋升体系和激励机制,让优秀的人才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绩效表现。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4129cf5fbfc77da269b1bd.png)
fl ko 和 M Hr18) Ca sn r ie,92。市场绩效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 结构下, 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 使某一企业在价格、 产量、 成本、 利润、 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 到的最终经济成果 。市场绩效实质上反映的是市场运行 效率。 本文所考察的银行绩效属于微观绩效, 是银行业中 单个银行实现特定 目标的程度。 在国外的相关研究 中,对银行绩效的测度一般采用
就 是其业 务活 动中投入 产 出或成本 收益 的对 比关 系。
本文的效率值 F )为使用 D a V roZ 软件,运用 ep e i 1 sn
D A方法测算的我国商业银行 19—0 8 E 99 20 年的综合够 淬值。 ( 控制变量 四)
【 作者简介】 张芳( 7一,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博士生, 1 9 )女, 9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经济系讲师。
一
银行市场结构是指在银行业市场中,对市场竞争程 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结构,以及 由呲决定的竞争形式 。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率的测 定是描述银行市场结构的一种最为常见的方法 ,也是学 术界最常用于实证研究的一个指标。银行业集中率是指
、
变量选择
(・ -) _因变量 : 市场绩效 般说来 ,绩效是指对经济主体满足特定 目标的评 价, 这些 目标包括( 但不限于) 绩效 、 等、 平 创新和增长等
【 收稿 日期1 0 10—3 1— 5 1 2
银行作为各国金融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 产效率的高低不仅影响着金融机构的资源利用效果 以及 整体经营状况 , 还关系到各种金融政策的执行和全社会 资源的优化配置 ,效率分析本身也就成了金融机构业绩 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所以关于银行业的效率研究也就 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效率问题成为商业银 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谓银行效率, 就是指银行在有 效保证盈利性 、 流动性和安全性基础上, 合理配置银行资 源并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经济资源流动的能力 ,具体说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绩效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绩效](https://img.taocdn.com/s3/m/344c56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5.png)
CHAPTER 03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绩效的影 响因素
内部因素
公司治理
商业银行的董事会结构、监 事会结构、高管薪酬等公司 治理结构对其经营绩效产生 影响。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 作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 直接影响其经营绩效。
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 如金融科技的应用、新产品 开发等,可以提升其竞争力 ,提高经营绩效。
国际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绩效案例分析
JPMorgan Chase
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JPMorgan Chase通过综合经营实现了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包括零售银行业 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该银行在风险控制和合规方面也表现出色,具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 性。
Citigroup
Citigroup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集团,通过综合经营实现了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包括零售银行业务、投资银 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该银行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综合经营提供了新的增 长动力。
培养人才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银行创新能力和竞争 力。
3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 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强化 全面风险管理。
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
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提高风险防范 和应对能力。
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资本充足率。
展望
数字化转型
国际化发展
资产管理业务发展
风险管理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将加速数字化 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 业务处理效率和客户体验。
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
![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a8d445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5.png)
考核流程
绩效考核一般包括目标设定、过程监 控、考核评价和结果反馈等环节,确 保考核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绩效面谈与反馈
绩效面谈
定期进行绩效面谈,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深入讨论,明确优点和不足,为员 工提供改进建议。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员工传达考核结果,并针对不同员工制定个性化 的绩效改进计划。
绩效改进与提升
培训与发展
根据员工绩效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 综合素质。
激励与约束
通过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激励和约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促 进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3
目 录
• 绩效考核体系概述 •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指标 • 绩效考核方法 • 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监控 •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挑战与对策
01
绩效考核体系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是指对银 行内部员工的工作表现、业绩和 贡献进行评价和管理的系统。
等。
学习与成长指标
员工满意度
评估员工对工作环境、待遇等 方面的满意度,反映员工的工
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员工培训与发展
衡量银行在员工培训、职业发 展等方面的投入和效果,反映 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成长潜力。
团队凝聚力
评估银行团队之间的协作和凝 聚力,反映团队的协作能力和 工作效率。
技术投入与创新
衡量银行在技术升级、系统更 新等方面的投入和创新,反映 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应用
集中度对行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集中度对行业绩效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e03484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7.png)
集中度对行业绩效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行业竞争也日渐激烈,如何提高行业绩效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
集中度是影响行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探讨集中度对行业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什么是集中度?在经济学中,集中度通常是指市场上前几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整个市场份额的比例。
具体来说,集中度越高,即几家大公司在市场份额中所占比例越大,市场组织结构越单一。
在市场集中度极高的行业中,往往有着较为稳定的市场价格和供应量,同时,大公司也能够获得更高的垄断利润。
此外,集中度也能够反映出行业的竞争程度和市场规模,对于企业和政府的经营战略和政策制定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集中度对行业绩效的影响1. 集中度与市场竞争集中度越高,市场竞争越小,大公司之间只需要通过价格调整等手段就能够影响整个市场的价格水平,同时对于新进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越大。
市场竞争状况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烈度适当的竞争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提升企业绩效,反之,市场竞争不足会导致企业萎靡不振,无法进行有效竞争,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2. 集中度与市场效率市场效率是指在市场中进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程度,包括价格有效性、效率分配和信息传递等。
当市场中的企业竞争程度较高时,企业间将会争夺市场份额和利润,采取价格战、提高质量等策略,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这种竞争将会促进市场的效率,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带动企业和行业的发展。
然而,当集中度过高时,市场效率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虽然企业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会降低,但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和定价策略仍会影响市场效率,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甚至是行业的发展速度。
市场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因素,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行业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3. 集中度与创新能力集中度高的行业中,由于市场占有率集中于少数大公司之手,从而减少了小企业对市场的竞争和产品创新的机会。
这将导致市场上的创新活力较低,有限的企业家精力都被绑在了不断维护产品和市场份额上,难以创造出更有影响力的新产品和市场占有率。
如何提高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
![如何提高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https://img.taocdn.com/s3/m/16184ec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f.png)
如何提高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竞争的加剧,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市场压力。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城市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一、优化服务品质1. 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 强化客户关系管理,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3. 提高服务效率,缩短办理业务的时间,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
4. 加强金融创新,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服务。
二、加强风险管理1.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措施。
2. 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3. 提高贷款风险管理水平,加强信用评估和风险分析能力。
4.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降低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1.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业务处理和管理效率。
2. 推动数字化转型,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融服务。
3. 加强数据分析和风险控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4. 积极参与金融科技合作和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 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2. 加强员工培训,提升金融知识和技能水平。
3. 激励员工创新和进取,建立激励机制和晋升渠道。
4. 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组织的创新和竞争力。
五、加强合作与联动1. 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金融创新和业务拓展。
2. 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3.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金融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
4. 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商会的活动,加强行业交流和合作。
六、加强社会责任1.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认同度。
2. 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投资。
3. 满足社会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提供负责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综上所述,要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需要优化服务品质、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合作与联动,同时加强社会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集中度、竞争与商业银行绩效
近代中资商业银行产生于19世纪末,初创时期面临着实力强大的外商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因此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中资银行才得以获得较快的发展,而这一进程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被迫中断。
新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银行业实行“大一统”的国家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和货币发行中心。
1978年之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也逐渐被打破,成立了四大专业银行,80年代中期以后,四大专业银行开始进行企业化和商业化改革,同时,一些区域性、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建立,中国商业银行再一次获得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因此,可以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两个时段是中资银行发展的重要时期。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考察竞争程度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
首先,本文选用结构法和非结构法两种方法判断了近代和当代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其中,结构法发现近代上海和全国性中资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在1918-1936年间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市场结构都由极高寡占型向中集中寡占型转变;当代中国银行业处于国有商业银行较高垄断的市场竞争格局,但是市场集中度在样本期内也呈现出下降的态势,相应的,市场结构已经显现出从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过渡的趋势。
根据结构法可以判断出,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下降,近代和当代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应当都呈现出逐渐上升的态势。
非结构法则更为准确地测度了近代和当代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其中,勒纳指数法(Lemer Index)被用于测度近代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结果表明近代上海和全国性中资银行的竞争程度在
1918-1936年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世纪30年代市场竞争程度的上升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其平均水平显著高于20年代;Panzar-Rosse模型被用于测度当代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结果发现当代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在样本期内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且市场结构在样本期内由寡头垄断型转变为垄断竞争型。
结构法与非结构法的测度结果均表明近代和当代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之间呈现出反向的关系,即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下降,银行业竞争程度逐步上升。
第二,银行绩效包含微观企业和宏观两个层面,本文主要运用效率水平代表银行微观层面的绩效,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析近代中资银行
的效率水平,结果发现近代上海中资银行技术效率水平在样本期内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而全国性中资银行的技术效率相对较为平稳,但是,两者均表现为20世纪20年代的效率水平整体上高于30年代的效率水平。
其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估计了当代中国银行业的成本和利润效率状况,结果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总体上高于同期的国有制商业银行,国有制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在逐渐缩小,而利润效率的差距则在逐渐扩大。
为了分析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与效率这一微观层面的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分别运用散点图趋势回归线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判断近代和当代中国银行业竞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代上海中资银行以及全国性中资银行的竞争与效率之间呈现出反向的变动关系,即随着银行业竞争程度的上升,效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此相反,当代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与成本效率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银行业竞争程度是效率提高的格兰杰原因,即银行业竞争程度的上升提高了成本效率水平。
第三,为了分析竞争与银行宏观层面绩效的关系,本文通过考察银行业竞争对我国制造业部门外部融资行为的影响,间接判断竞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制造业部门的发展,因为竞争程度的提高促使银行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效率,为制造业部门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为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制造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此类制造业部门加快投资,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规模扩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产品带有更高的技术附加值,使得制造业部门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间接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本文对中国近代和当代银行业内部管理制度与外部经营环境的分析,支持了结构-行为-绩效(SCP)假说,即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同时,为竞争提高效率的观点提供了证伪的依据,即只有在有序和适度的竞争环境中,竞争程度的提高才会促进企业效率的提升;最后,为当代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即当代中国银行业市场可以进一步放松进入壁垒,增强银行业竞争程度,这不仅有利于银行效率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助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