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脉诀

合集下载

《医道捷径》——王叔和二十四部大脉诀

《医道捷径》——王叔和二十四部大脉诀

《医道捷径》——王叔和二十四部大脉诀清末民间中医李元贞(河南省襄城县柏宁岗人)著1、七表脉:浮、芤、滑、实、弦、紧。

八里脉:微、沉、缓、濇、迟、伏、濡、弱。

2、脉理精要脉理细如毫发,得精微者有几家,明其大意也就罢;浮沉迟数四个字,虚实寒热紧对答,七表八里不论他,此四者,辨析分明,用药饵,庶乎不差。

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王凯3、浮脉听我把浮脉学,轻轻的就摸着;浮字之中分迟数,浮迟表寒何用讲,浮数往往假热多,浮而无力大虚火,浮而有力风寒搏,把浮字牢牢记着。

4、沉脉将沉字,说与你,重重的按至底;沉中亦寓迟数理,沉迟里边寒如冰,沉数内热不需提,沉而无力知是气,沉而有力定是积,把沉字,切切记之。

5、脉分部位学看脉,部位明,寸关尺,左右同,五脏六腑配合定,左心胞络肝胆肾,右肺膻中脾胃命,肾与膀胱表里应,命门脉紧对三焦功,大小肠两寸分并。

临诊脉,贵沉静;莫斜视,勿妄听,澄心静虑念脉经,病在某腑在某脏,,虚当补来实当攻,寒宜温来热宜清;分清了虚实寒热,庶不愧当医之名。

6、看脉息至诊脉时,稳呼吸,以己息,侯彼息,察其间断与连续。

一息四至平和脉,再加一至亦是吉;六数七热为急疾,八九十至将死期。

为医人要阴阳分,浮数阳,沉迟阴,关前关后阴阳论,阴中有阳,阳中阴,阴极似阳,阳极阴,其间最足把人混,当医人,阴阳不分,无怪乎,治死活人。

7、心经浮脉左寸浮,心火虚,不能生土;土困兮,金必败,咳嗽痰吐,怔忡悸,盗自汗,归脾为主,去木香,易白芍,五味敛补;养心汤,补心丹,二方酌处。

归脾汤诗曰:参术龙芪神,远归香枣仁,甘草须用炙,水煎姜枣引。

养心汤诗:参芪神茯苓,枣柏归川芎,半草志桂味,血足心自宁。

补心丹诗:人元(玄)丹参苓,归地天麦冬,远味枣柏仁,内中有桔梗。

又诗:补心加石菖,开窍效更良,蜜丸朱砂衣,引用灯草汤,去了五味子,加草和中堂。

8、心经沉脉左寸沉,心火实,实则亢害,移热于小肠中便闭赤涩,或淋浊,或口糜,疼难忍耐,导赤散合逍遥,一剂清泰,若不然,泻心汤,亦可使得。

脉诀完整版

脉诀完整版

惟有浮大 而嗽者生 外证内脉 参考秤停 下手脉沉 便知是气 沉极则伏 涩弱难治 其或沉滑 气兼痰饮 沉弦细动 皆气痛证 心痛在寸 腹痛在关 下部在尺 脉象显然 心中惊悸 脉必代结 饮食之悸 沉伏动滑 癫痫之脉 浮洪大长 滑大坚疾 痰蓄心狂 乍大乍小 乍长乍短 此皆邪脉 神志昏乱 汗脉浮虚 或涩或濡 软散洪大 渴饮无余 遗精白浊 当验于尺 结芤动紧 二证之的 鼻头色黄 小便必难 脉浮弦涩 为不小便 便血则芤 数则赤黄 实脉癃闭 热在膀胱 诸证失血 皆见芤脉 随其上下 以验所出 大凡失血 脉贵沉细 设见浮大 后必难治 水肿之证 有阴有阳 察脉观色 问证须详 阴脉沉迟 其色青白 不渴而泻 小便清涩 脉或沉数 色赤而黄 燥屎赤溺 兼渴为阳 胀满脉弦 脾制于肝 洪数热胀 迟弱阴寒 浮为虚满 紧则中实 浮则可治 虚则危急 胸痞脉滑 为有痰结 弦伏亦痞 涩则气劣 肝积肥气 弦细青色 心为伏梁 沉芤色赤 脾积痞气 浮大而长 其色脾土 中央之黄 肺积息贲 浮毛色白 奔豚属肾 沉急面黑 五脏为积 六腑为聚 积在本位 聚无定处 紧浮牢 小而沉实 或结或伏 为聚为积 实强者生 沉小者死 生死之别 病同脉异 气口紧盛 为伤于食 食不消化 浮滑而疾 滑而不匀 必是吐泻 霍乱之候 脉代勿讶 夏月泄泻 脉应暑湿 洪而数溲 脉必虚极 治暑温泻 分其小便 虚脱固肠 罔或不痊 无 不痢 脉宜滑大 浮弦急死 沉细无害 五疽实热 脉必洪数 如或微涩 证其虚弱 骨蒸劳热 脉数而虚 热而涩小 必殒其 如汗加咳 非药可除 头痛阳弦 浮风紧寒 风热洪数 温细而坚 气虚头痛 虽弦必涩 痰厥则滑 肾厥坚实 痈疽浮数 恶寒发热 若有痛处 痈疽所发 脉数发热 而疼者阳 不数不热 不疼阴疮 发痈之脉 弦洪相搏 细沉而滑 肺肝俱数 寸数而实 肺痈已成 寸数虚涩 肺痿之形 肺痈色白 脉宜短涩 死者浮大 不白而赤 肠痈难知 滑数可推 数而不热 肠痈何疑 迟紧未脓 下以平之 洪数脓成 不下为宜 阴搏于下 阳别于上 血气和调 有子之象 手之少阴 其脉动甚 尺按不绝 沉为有孕 少阴属心 心主血脉 骨为胞门 脉应于尺 或寸脉微 关滑尺数 往来流利 如雀之啄 或诊三部 浮沉一止 或平而虚 当问月水 男女之别 以左右取 左疾为男 右疾为女 沉实在右 浮大在右 右女左男 可以为 离经六至 沉细而滑 阵痛连腰 胎实时脱 血瘕弦急 而大者生 虚小弱者 即见死形 半产漏下 革脉主之 弱即血耗 立见倾危 诊小儿脉 浮沉为先 浮表沉里 便知其源 大小滑涩 虚实迟 容根据脉形 以审证治 大凡妇人 及夫婴稚 病同丈人 脉即同例 惟有妇人 胎产血气 小儿惊疳 变蒸

脉诀考证-明-李时珍

脉诀考证-明-李时珍

脉诀考证-明-李时珍脉诀考证脉诀非叔和书晦庵朱子曰:古人察脉非一道,今世惟守寸关尺之法。

所谓关者多不明,独俗传脉诀,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乃能直指高骨为关。

然世之高医,以其书赝,遂委弃而羞言之。

(跋郭长阳书)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为医家一经,今脉诀熟在人口,直谓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以便习肄尔。

朱子取其高骨为关之说,不知其正出脉经也。

庐陵谢缙翁曰:今称叔和脉诀,不知起于何时,宋熙宁初,校正脉经,尚未有此,除孔硕始言脉诀出而脉经隐,则脉诀乃熙宁以后人作耳。

惟陈无择三因方,言高阳生剽窃作歌诀,刘元宾从而和之,其说似深知脉经者,而又自着七表八里九道之名,则陈氏亦未尝详读脉经矣。

河东王世相曰:诊候之法不易精也。

轩岐微蕴,越人、叔和撰难经、脉经,犹未尽泄其奥,五代高阳生着脉诀,假叔和之名,语多牾,辞语鄙俚,又被俗学妄注,世医家传户诵,茫然无所下手,不过借此求食而已,于诊视何益哉。

云间钱溥曰:晋太医令王叔和着脉经,其言可守而不可变。

及托叔和脉诀行,而医经之理遂微。

盖叔和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

然医道之日浅,未必不由此而误之也。

七表八里九道之非金陵戴起宗曰:脉不可以表里定名也。

轩岐、越人、叔和皆不言表里,脉诀窃叔和之名,而立七表八里九道,为世大惑。

脉之变化从阴阳生,但可以阴阳对待而言,各从其类,岂可以一浮二沉为定序,而分七、八、九之名乎?大抵因浮而见者皆为表,因沉而见者皆为里,何拘于七、八、九哉?庐山刘立之以浮沉迟数为纲,以教学人,虽似快捷方式,然必博学反约,然后能入脉妙,若以此自足,亦画矣。

撄宁滑寿曰:脉之阴阳表里,以对待而为名象也。

高阳生之七表、八里、九道,盖凿凿也,求脉之明,为脉之晦。

谢氏曰:脉经论脉二十四种,初无表里九道之目,其言芤脉,云中央空两边实,云芤则为阴。

而脉诀以芤为七表属阳。

云中间有,两头无。

仲景脉法云,浮、大、数、动、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而脉诀以动为阴,以弦为阳。

中医推荐《脉诀》脉诀章,中医切脉有妙招,收藏了吧!

中医推荐《脉诀》脉诀章,中医切脉有妙招,收藏了吧!

中医推荐《脉诀》脉诀章,中医切脉有妙招,收藏了吧!《脉诀》左寸下指法如六菽(大豆也)之重,(仍以其人之肥瘦为别)为心本位。

(在指顶为阴、为心,在指节为阳、为小肠。

余皆仿此)。

五菽以下,七菽以上,皆心与小肠络脉也。

关以十二菽为肝胆本位,尺以至骨为肾、膀胱本位;右寸三菽为肺、大肠本位,关以骨肉之间为并仿前例推之。

浮大而散,心之平。

弦而长,肝之平。

按至骨,举指来疾而实者,肾平也。

肺平浮涩短,脾胃平缓而满指。

凡下指本位不平,便可寻详病情矣。

切脉至右尺部,必两手并诊消息之。

取三焦应脉,浮为上焦,与心肺脉合;中为中焦,与脾胃合;沉为下焦,与肝肾合。

不合,则气必乱而脉不真,须再切也。

盖此部命门之火,系于心包,而三焦之位,实在五脏部位之中虚处,一气流行,绵绵不息,所谓呼吸之根,性命之蒂也。

男子喜满指沉实,似弱而无数滑,女人喜满指浮泛,似盛而不伏涩。

故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脉第三同断病。

高阳生,五代时入,着为《脉诀歌括》,托为王氏叔和。

而今本杂以洁古“伤寒脉入式歌”,又被熊宗立妄注,大为俗学之疑。

叔和,晋人,自有《脉经》,犹复抵牾,大段古书难尽信也。

脉家书甚多,要不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外,求脉之明,为脉之晦。

独滑伯仁《诊家枢要》,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者为提纲。

予补以有力、无力二者。

丹溪以血、气、痰、水为病之提纲,则脉滑在血分,而有余为痰,凡有形者从之;涩在气分,而有余为火,凡无形者从之。

浮在表,沉在里,(非三部九候之浮沉,此为脉势,彼为指法。

)迟为寒,数为热,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执此提纲,脉可得而明矣。

《入式歌括》是以伤寒脉为例而作,不然,阳弦头痛定无疑,凡弦脉皆头痛乎?《脉经》谓∶性急人脉急,缓人脉缓。

夫脉者,气血之营运于呼吸者也。

血禀偏胜必多缓,阴之静也;气禀偏胜必多急,阳之躁也。

以此论其血分、气分孰为不足可也,岂情性之谓哉?重大之病,一日三脉多变,难治。

沉日日脉不移,难治。

痼疾岁月不改,难治。

本脉皆平,络脉否者,宜攻击之。

口传心授的脉诀

口传心授的脉诀

口传心授的脉诀——脉理心灯医家脉理最为先,此中妙决要精研, - 三部五脏犹易识,七诊九侯至难传; - 掌后高骨为关脉,前寸后尺三部全, - 左寸心经与小肠,关部肝胆正相当, - 尺部膀胱合与肾,右寸肺经与大肠, - 脾胃正在关部内,尺部命门和三焦, - 三部五脏既分明,七诊之法亦要精; - 静心忘虑均呼吸,先诊虑际指要轻, - 微重饥端沉至骨,病人息数俱察清, - 七诊既明论九侯,浮中沉在指下求, - 三部俱有浮中沉,此为九候莫在等, - 七诊九侯辩既真,人身三焦亦要分, - 脉中寸部管上焦,须知从头至于心, - 中焦从心至于脐,脉居关部不须疑 - 从脐至足为下焦,尺部寻之自不迷, - 三焦部位即分当,各脉形状亦要商, - 脉行三十最繁浩,浮沉迟数为大刚, - 浮脉形状果如何,按之不足举有余, - 沉脉重按方可得,一息三至脉为迟, - 数脉一息来六至,四脉形状亦辨真, -诊时下指细推祥,先求本脏脉相当, - 肺脉浮涩脾和缓,心脉浮大肝弦长, - 命门三焦宜沉细,肾脉沉滑最为良, - 一息四至中和象,不浮不沉气悠扬, - 此为平脉休断病,有病之脉再参祥; - 浮而有力风来侵,无力为虚损真阴; - 沉而有力乃为积,无力气逆脾寒深; - 迟而有力乃为寒,无力腹疼因痞端; - 数而有力当作热,无力疮痒疼难安; - 数而沉细属虚火,若兼繁盛是伤寒; - 总言回脉知大略,再分六部仔细参; - 左寸脉浮心不宁,神昏话乱梦多惊, - 胸中烦躁痰涎甚,伤风发热于头疼; - 心脉来沉积浮梁,胸满肋疼冷饮伤, - 咯血虚惊夜不寐,气粗崩漏淋难当; - 心迟腹疼胃虚真,心疼呕水小便频, - 胸满脐疼身拘紧,怔仲虚汗渐伤神; - 心数烦躁言语狂,小便不和舌生疮, - 目昏头眩兼呕血,烦渴口苦与舌强; - 左关脉浮肝受风,瘫痪筋拘怒气冲, - 身疼麻木臂不举,面肿牙疼便血脓; -肝脉沉兮怒伤肝,血虚爪枯目昏酸, -肥气肋疼胸胀满,惊悸肠鸣睡不安; -肝迟中寒疝气成,筋挛骨疼目泪盈, -痃癖肠疼不大息,转筋麻木触事惊; -肝数风热渴难当,血少头眩目无光, -骨蒸烦躁兼呕吐,善怒气逆塞胸堂; -左尺脉浮气不和,风博牙疼背腰驼, -足腿生疮小便赤,女人崩带渐成00 -肾沉下寒经不通,肠满奔脐下壅, -风滞腰疼溺浊涩,精衰目暗耳不聪; -肾迟虚冷精自遗,阴亏血满便淋漓, -腿膝酸疼梦涉水,盗汗阴湿疝无疑, -肾数下焦虚火生,发热消渴并耳鸣, -血淋遗溺身湿痒,肾壅足肿筋骨疼, -女人逢此成胎气,男人遇之多遗精;右寸肺浮肺气伤,痰嗽咽热吐血浓, -头面疮肿大便秘,青涕自汗鼻塞壅; -肺脉生沉肺生壅,息奔胸满痰气功, -皮毛焦枯兼喘嗽,骨蒸呕血声不洪; -肺迟气弱寒痰多,喘嗽呕逆痞成疴 -虚汗耳聋并溏泻,皮肤燥痒梦涉河; -肺数喉腥痰火生,咳嗽吐血目不明; - 面生痤痱大便结,气喘咽干语无声; - 右关脉浮宿食壅,脾虚泻痢滞难通, - 发虐齿宣并盗汗,喘呕麻木腹虚膨; - 脾沉胃虚饮食难,脾气关格又吐酸, - 吐泄贪睡手足乱,身黄肿满腹如盘; - 脾脉逢迟胃中寒,食停虫积膈不宽, - 痰壅呕逆兼咳嗽,泻泄腹疼不能安; - 脾数中消常嗜眠,胃酸口臭齿龈宣, - 多食多饮臂不举,霍乱烦躁有涎痰; - 右尺脉浮相火生,阴肿后结多遗精, - 脉沉虚汗脐下疼,遗精白浊膝腿疼; - 脉迟腰疼溺难禁,下元虚冷泻不轻; - 脉数阴虚三焦热,烦渴大便秘难行; - 五脏分明六腑通,万机总归回脉中, - 须知随时有主脉,良医细心再研究, - 弦洪毛实分四季,总要和缓胃气充, - 男子关前脉常腾,女子尺脉定浮洪, - 两手关前于寸后,右为气口左人迎, - 人迎脉大伤六气,气口脉大伤七情, - 浮风紧寒虚中暑,濡湿涩燥从火生, -喜缓怒弦夏脉涩,思结悲散最分明, -若逢沉脉心多恐,脉若动兮必为惊, -妇女诸证同男断,惟辨胎产和月经, -尺脉浮数先期至,沉迟过期腹冷疼, -经断脉和知胎气,须辨女孕与男形, -左实为男右为女,左右皆然双胎城, -产后数大难调治,沉细而缓可保生, -小儿脉与大人异,一息七至为和平, -六至沉细知为冷,九至热极病难宁, -浮为风痰沉细食,弦急气凝促虚惊, -虎口脉纹先祥视,紫热红寒青为惊, -白色为疳黑为恶,淡黄淡红病渐宁, -命关已过无安日,气关为重风关轻, -脉中消息知大略,再有危脉细参评, -雀啄连来三五下,屋漏半日一点落, -鱼翔似有亦似无,虾游静中忽一跃, - 弹石硬来寻却散,搭指散乱如解索, -寄与医家仔细看,六脉一见休下药, -更有代脉气飘扬,十动一止一年亡, -二三四十若有止,二三四载必有伤, -结脉促脉俱有止,止无定数病无妨, -人安脉病终难保,人病脉安自安康, -又看人形把脉求,肥人沉细瘦多浮, - 短人脉短密下指,长人脉长疏指求。

中医把脉口诀表

中医把脉口诀表

ﻫ中医把脉口诀表分类: 中医保健字号:大中小订阅气口九道脉(中医理论)手检图曰:肺为五脏华盖,上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五味。

气口之中,阴阳交会,中有五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为九道,诊之则知病邪所在也.李濒湖曰:气口一脉,分为九道,总统十二经,并奇经八脉,各出诊法,乃歧伯秘授黄帝之诀也。

扁鹊推之,独取寸口以决死生。

盖气口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故也。

三部虽传,而九道沦隐,故奇经之脉,世无人知,今撰为图,并附其说于后,于后,以泻千古之秘藏云。

附图:歧伯曰:前部如外者,足太阳膀胱也。

动苦目眩头项腰背强痛,男子阴下湿痒,女子少腹痛引命门,阴中痛子脏闭,月水不利.浮为风,涩为寒,滑为劳热,紧为宿食.中部如外者,足阳明胃也。

动苦头痛面赤。

滑,为饮;浮,为大便不利;涩,为嗜卧肠鸣不能食。

足胫痹。

后部如外者,足少阳胆也。

动苦腰背胻股肢节筋痛,浮为气.涩为风,急为转筋为劳。

前部如内者,足厥阴肝也。

动苦少腹痛引腰,大便不利,男子茎中痛,小便难,疝气,两丸上入,女子月水不利,阴中寒,子户闭,少腹急。

中部如内者,足太阴脾也。

动苦腹满胃中痛,上管有寒食不下,腰上状如居水中。

沉涩,为身重足胫寒痛,烦满不能卧,时咳唾有血,洩利食不化。

后部如内者,足少阴肾也。

动苦少腹痛,与心相引背痛,小便淋,女人月水来上抢心胸,胁满,股里拘急.前部中央直者,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也。

动苦心下坚痛,腹胁急.实急者为感忤,虚者为下利肠鸣。

女子阴中痒痛,滑为有娠。

中部中央直中者,手厥阴心主也。

动苦心痛,面赤多喜怒,食苦咽.微浮苦悲伤恍惚,涩为心下寒,沉为恐怖,如人将捕之状,时寒热,有血气.后部中央直者,手太阳肺、手阳明大肠也.动苦咳逆,气不得息.浮为风,沉为热,紧为胸中积热,涩为时咳血。

前部横于寸口丸丸者,任脉也。

动苦少腹痛,逆气抢心,胸拘急不得俛仰。

《脉经》云:寸口脉紧细实长下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痛,男子七疝,女子瘕聚。

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

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

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神门决断,两在关后。

人无二脉,病死不愈。

王叔和的《脉经》不仅具有版本文献学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且更具有指导临证诊脉的巨大价值。

比如《脉经·卷一》中《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顺逆第七》记载:《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

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

左大顺男,右大顺女。

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神门决断,两在关后。

人无二脉,病死不愈。

诸经损减,各随其部。

察按阴阳,谁与先后。

阴病治官,阳病治府。

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

这是王叔和收录早已亡佚的古籍《脉法赞》中的一段。

对于我辈今天临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对于掌握“人迎”“气口”的定位,都非常实用。

04限于篇幅,这里不逐字逐句解释,仅据这段文字扼要归纳六点临床切脉的技术和秘诀。

(1)脉的寸关尺五脏定位是,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命。

左关属肝,肝藏魂;右寸属肺,肺藏魄;右关属脾,脾消谷;左寸属心,心藏神。

这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当根据五脏切脉的定位来诊察病人的精神状态与后天之本的关系,注意这几个字,即魂、魄、谷、神的病理表现皆可辨脉而知。

(2)“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即左脉主管火(寸)、木(关)、水(尺),是官(我克);右脉主管金(寸)、土(关)、相火(尺),是府(被克)。

此即强调脉诊的五行思维。

两手左右脉存在着五行制约关系,即左寸脉火克金(右),左关脉木克土右),左尺脉水克火(右)。

(3)讲切脉分男左女右,男者左脉大为顺为阳,女者右脉大为顺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阳气行于左,阴气行于右。

(4)切脉关前为阳,关后为阴。

强调切脉“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这句话很重要,即注意关前一分位置的脉动,明确告诫这是人的性命所主。

左寸(含关前一分)为人迎,右寸(含关前一分)为气口。

《素问经脉别论》日:“气口成寸,以决生死。

脉诀完整版

脉诀完整版

脉诀完整版脉诀脉诀脉学著作。

①宋·崔嘉彦撰。

又名《崔氏脉诀》、《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

一卷。

撰年不详。

作者鉴于脉理难明,“非言可传,非图可状。

”遂以较通俗易晓的文笔,以四言歌诀的形式阐述脉学义理,便于习诵。

崔氏论脉以“浮、沉、迟、数为宗”,对后世脉学有相当影响,明·李言闻曾予补订,改名《四言举要》,李时珍将其辑入《濒湖脉学》中。

②《王叔和脉诀》的简称,详见该条。

③南宋·刘开撰。

又名《刘三点脉诀》、《复真刘三点先生脉诀》。

撰于1241年。

本书将七表八里脉法总括为浮、沉、迟、数四类,分别就寸、关、尺三部四类脉的主病作了概述。

④清代刘璞、叶盛、董西园、朱铭石、陈璞等分别曾撰《脉诀》,但流传不广。

<篇名>金匮篇书名:脉诀作者:崔嘉彦朝代:宋年份:公元1189年 <目录> <篇名>正文属性:人身之脉本乎荣卫荣者阴血卫者阳气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气如橐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手太阴经可得而息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寸关与尺两手各有揣得高骨上下左右男女脉同惟尺则异阳弱阴盛反此病至调停自气呼吸定息四至五至平和之则三至名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证转迟转冷转数转热在人消息在人差别迟数即得即辨浮沉浮表沉里深浅酌斟浮数表热迟数里热浮迟表虚沉迟冷结察其六部的在何处一部两经一脏一腑左寸属心合于小肠关为肝胆尺肾膀胱右寸主肺大肠同条关则脾胃尺命三焦不特脏腑身亦主之上下中央三部分齐寸候胸上关候膈下尺候于脐直至跟踝左脉候左右脉候右病随所在不病者否浮沉迟数有内外因外因于天内缘于人天则阴阳风雨晦明人喜怒忧思悲恐惊外因之浮则为表证沉里迟寒数则热盛内因浮脉虚风所为沉气迟冷数躁何疑表里寒热风气冷燥辨内外因脉证参考浮沉之脉亦有当然浮为心肺沉属肾肝脾者中州浮沉之问肺重三菽皮毛相得六菽为心得之血脉脾九菽重得于肌肉肝与筋平重十二菽惟有肾脉独沉之极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脉理浩繁总括于四六难七难专衍其义析而言之七表八里又有九道其名乃备浮而无力是名芤脉有力为洪形状可识沉而有力其脉为实无力微弱伏则沉极脉迟有力滑而流利无力缓涩退同一例数而有力脉名为紧小紧为弦疑似宜审合则为四离为七八天机之秘神授之诀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泛泛浮浮如水漂木芤脉何似绝类慈葱指下成窟有边无中滑脉如珠往来转旋举按皆盛实脉则然弦如张弦紧如细线洪较之浮大而力健隐隐约约微渺难寻举无按有便指为沉似迟不迟是谓之缓如雨沾沙涩难而短迟则极缓伏按至骨濡则软软弱则忽忽既知七表又知八里九道之形不可不记诸家九道互有去取不可相无可以相有过于本位相引曰长短则不及来去乖张形大力薄其虚可知促结俱止促数结迟代止不然止难回之三脉皆止当审毫厘牢比弦紧转坚转劲动则动摇厥厥不定细如一线小而有力弦大虚芤脉曰改革涣漫不收其脉为散急疾曰数脉最易见即脉求病病无不明病参之脉可决死生然有应病有不相应此最宜详不可执定人安脉病是曰行尸人病脉和可保无危中风脉浮滑兼痰气其或沉滑勿以风治或浮或沉而微而虚扶危温痰风未可疏寒中太阳浮紧而涩及传而变各状难悉阳明则长少阳则弦太阴入里迟沉必兼及入少阴其脉遂紧厥阴热深脉伏厥冷在阳当汗次利小便表解里病其脉实坚此其大略治法之正至于大法自有仲景伤寒有五脉非一端阴阳俱盛紧涩者寒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此名中风勿用寒药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此非风寒乃湿温病阴阳俱盛病热之极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惟有温病脉散诸经各随所在不可指名暑伤于气所以脉虚弦细芤迟体状无余或涩或细或濡或缓是皆中湿可得而断疟脉自弦弦迟多寒弦数多热随时变迁风寒湿气合而为痹浮涩而紧三脉乃备香港脚之脉其状有四浮弦为风濡弱湿气迟涩因寒洪数热郁风汗湿温热下寒熨腰痛之脉皆沉而弦兼浮者风兼紧者寒濡细则湿实则闪肭指下既明治斯不忒尺脉虚弱缓涩而紧病为足痛或者痿病涩则无血厥寒为甚尺微无阴下痢逆冷热厥脉伏时或而数便秘必难治不可错疝脉弦急积聚在里牢急者生弱急者死沉迟浮涩疝瘕寒痛痛甚则伏或细或动风寒暑湿气郁生涎下虚上实皆晕而眩风浮寒紧湿细暑虚涎弦而滑虚脉则无治眩晕法尤当审谛先理痰气次随证治滑数为呕代者霍乱微滑者生涩数凶断偏弦为饮或沉弦滑或结或伏痰饮中节咳嗽所因浮风紧寒数热细湿房劳涩难右关濡者饮食伤脾左关弦短疲极肝衰浮短肺伤法当咳嗽五脏之嗽各视本部浮紧虚寒沉数实热洪滑多痰弦涩少血形盛脉细不足以息沉少伏匿皆是死脉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证内脉参考秤停下手脉沉便知是气沉极则伏涩弱难治其或沉滑气兼痰饮沉弦细动皆气痛证心痛在寸腹痛在关下部在尺脉象显然心中惊悸脉必代结饮食之悸沉伏动滑癫痫之脉浮洪大长滑大坚疾痰蓄心狂乍大乍小乍长乍短此皆邪脉神志昏乱汗脉浮虚或涩或濡软散洪大渴饮无余遗精白浊当验于尺结芤动紧二证之的鼻头色黄小便必难脉浮弦涩为不小便便血则芤数则赤黄实脉癃闭热在膀胱诸证失血皆见芤脉随其上下以验所出大凡失血脉贵沉细设见浮大后必难治水肿之证有阴有阳察脉观色问证须详阴脉沉迟其色青白不渴而泻小便清涩脉或沉数色赤而黄燥屎赤溺兼渴为阳胀满脉弦脾制于肝洪数热胀迟弱阴寒浮为虚满紧则中实浮则可治虚则危急胸痞脉滑为有痰结弦伏亦痞涩则气劣肝积肥气弦细青色心为伏梁沉芤色赤脾积痞气浮大而长其色脾土中央之黄肺积息贲浮毛色白奔豚属肾沉急面黑五脏为积六腑为聚积在本位聚无定处紧浮牢小而沉实或结或伏为聚为积实强者生沉小者死生死之别病同脉异气口紧盛为伤于食食不消化浮滑而疾滑而不匀必是吐泻霍乱之候脉代勿讶夏月泄泻脉应暑湿洪而数溲脉必虚极治暑温泻分其小便虚脱固肠罔或不痊无不痢脉宜滑大浮弦急死沉细无害五疽实热脉必洪数如或微涩证其虚弱骨蒸劳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必殒其如汗加咳非药可除头痛阳弦浮风紧寒风热洪数温细而坚气虚头痛虽弦必涩痰厥则滑肾厥坚实痈疽浮数恶寒发热若有痛处痈疽所发脉数发热而疼者阳不数不热不疼阴疮发痈之脉弦洪相搏细沉而滑肺肝俱数寸数而实肺痈已成寸数虚涩肺痿之形肺痈色白脉宜短涩死者浮大不白而赤肠痈难知滑数可推数而不热肠痈何疑迟紧未脓下以平之洪数脓成不下为宜阴搏于下阳别于上血气和调有子之象手之少阴其脉动甚尺按不绝沉为有孕少阴属心心主血脉骨为胞门脉应于尺或寸脉微关滑尺数往来流利如雀之啄或诊三部浮沉一止或平而虚当问月水男女之别以左右取左疾为男右疾为女沉实在右浮大在右右女左男可以为离经六至沉细而滑阵痛连腰胎实时脱血瘕弦急而大者生虚小弱者即见死形半产漏下革脉主之弱即血耗立见倾危诊小儿脉浮沉为先浮表沉里便知其源大小滑涩虚实迟容根据脉形以审证治大凡妇人及夫婴稚病同丈人脉即同例惟有妇人胎产血气小儿惊疳变蒸等类各有方法与丈夫异要知妇孺贵识证形问始之详脉难尽凭望闻问切神圣工巧愚者脉脉明者了了病脉诊法大略如斯若乃持脉犹所当知谓如春弦夏名钩脉秋则为毛冬则为石实强大过病见于外虚微不及病决在内四脉各异四时各论皆以胃气而为之本胃气者何脉之中和过与不及皆是偏颇春主肝木夏主心火脾土乘旺则在长夏秋主肺金冬主肾水五脏脉象与五运配肝脉弦长厌匕聂匕指下寻之如循揄叶益坚而滑如循长竿是谓太过受病于肝急如张弦又如循刀如按琴瑟肝死之应浮大如散心和且安累匕如环如循琅病则益数如鸡举足死操带钩后踞前曲浮涩而短蔼匕如盖此肺之平按之益大病如循羽不下不上死则消索吹毛匕沉濡而滑肾乎则若上大下锐滑如雀啄肾之病脉啄啄连属连属之中然而微曲来如解索去如弹石已死之肾在人审识脾者中州平和不见然亦可察中大而缓来如雀啄如滴漏水脾脏之衰脉乃见此又有肥瘦修长侏儒肥沉瘦浮短促长疏各分诊法不可一途难尽者意难穷者理得之于心应之于指勉旃小子日诵琅琅造道之玄。

涩脉即是房颤脉!(续一)——王叔和“涩脉...

涩脉即是房颤脉!(续一)——王叔和“涩脉...

涩脉即是房颤脉!(续一)——王叔和“涩脉...涩脉即是房颤脉!(续一)——王叔和“涩脉”说晋·王叔和《脉经》云:“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

”《新校正》云:“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

”金栋按:《脉经》乃晋·王叔和所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脉学专著。

其学术成就和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确立脉象指下标准。

《脉经》第一次系统论述各种脉象,总结归纳脉象为24种,奠定了诊脉指下标准的基础,使之规范化。

《脉经》后历代中医著述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基本概念。

成为后世脉学之圭臬。

②奠定脉名种类基础。

③首开脉象鉴别先河。

④确立了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

⑤总结脉象临床意义。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当时的情况下王叔和能将涩脉脉象说得如此规范,是难得可贵的,现今看来其论述基本正确——即是房颤脉,若再加上《新校正》所言则甚为合理、完善。

又:涩脉脉象由晋代王叔和《脉经》首创为“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宋臣林亿等《新校正》增补“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成为后世涩脉脉象指下诊断之标准,明代李时珍《濒湖脉学》精炼为“参伍不调名曰涩”,至今仍沿用。

验之临床,涩脉即是房颤脉,王叔和《脉经》所首创及《新校正》《濒湖脉学》等所增补的涩脉脉象是正确的,完全符合临床之事实!感兴趣的话,百度“房颤脉”,有本人创建编写的词条。

以下是本人(或合撰)三十多年来发表于医学杂志上关于房颤脉论文之汇总(20篇),感兴趣者可以百度相关论文题目参阅。

1、散脉小议(《中医杂志》1997年第6期及《浙江中医杂志》1997年第7期)2、涩脉新识(《河北中医》1997年第2期)3、房颤脉初探(《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年第10期)4、“参伍不调”话房颤(《中医杂志》2000年第1期)5、间歇脉探讨(《浙江中医杂志》2001年第6期)6、怪脉解索新探(《河北中医》2004年第7期)7、早搏脉与房颤脉不同(《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年第12期)8、房颤脉探讨(《中医杂志》2010年第2期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中医脉象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9、散脉新识(《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年第3期)10、房颤脉脉象规范探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第10期)11、散脉探讨(《中医杂志》2010年10月S2 )12、涩脉探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第12期)13、房颤脉的中医相关脉象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年第9期)14、促脉不是快速房颤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中医脉象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15、《详谈细论二十八脉》散脉厘正(《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中医脉象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16、短脉探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中医脉象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17、“祟脉”小识(《中医文献杂志》2014年第6期)18、快速房颤脉与祟脉亦相合(《河北中医》2014年第12期)19、以房颤脉规范中医相关脉象100例临床观察20、涩脉识——历代医家对涩脉的认识。

中华医药十大奇书之:《脉经》一·【西晋】王叔和撰

中华医药十大奇书之:《脉经》一·【西晋】王叔和撰

中华医药十大奇书之:《脉经》一·【西晋】王叔和撰·《脉经》【西晋】王叔和撰《脉经》是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

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

《脉经》全书共十卷。

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九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

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

《脉经》最大贡献有二。

其一: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

其二: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

《脉经》(一)目录序卷一;脉形状指下秘决第一(二十四种)平脉早晏法第二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持脉轻重法第六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辨脉阴阳大法第九平虚实第十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迟疾短长杂脉法第十三平人得病所起第十四诊病将瘥难已脉第十五【正文】《脉经》·序脉理精微,其体难辨。

弦紧浮芤,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

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

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

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各逞己能。

王叔和脉诀

王叔和脉诀

王叔和脉诀《王叔和脉诀》脉学著作。

一卷。

旧题晋·王叔和撰。

但一般认为是六朝·高阳生托名王叔和的作品。

本书特点在于以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叔和《脉经》重新编撰的。

详细论述二十四脉,并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之名目。

由于易于讲习,流传甚广,影响较大。

并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脉学著作。

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还有不少医家对此《脉诀》做过订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清·李延昰的《脉诀汇辨》,等。

但书中的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颇有微词。

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中批评高氏“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

又《文献通考》认为,本书不见于隋、唐《经籍志》,恐为宋熙宁以前人所托。

现存明、清刻本、抄本。

脉象口诀歌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什么是口脉分部长度

什么是口脉分部长度

什么是口脉分部长度寸口脉划分为寸关尺三部始见于《难经》,《二难》说:“……阴得是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这是说寸口脉的总长度为一寸九分,寸部长九分,尺部长一寸,寸尺之界为关。

滑氏《本义》说:“关者,掌后高骨之分,寸后尺前,两境之闻,阴阳之界限也。

”寸口脉长一寸九分,其起止点在何处?《难经经释》说;“……于寸尺之中,分其长短之位,以合阴阳之数,一寸为偶数,九分为奇数也。

盖关以下至尺泽,皆谓之尺,而诊脉则止候关以下之一寸;关以上至鱼际,皆谓之寸,而诊脉则止候关以上之九分。

故日尺内寸,寸内九分,博粹堂中医讲。

”《难经》仅言尺、寸两部的长度,而没有关部的长度。

今以三指切脉,以中指候关,如何布指?关于关部的长度,历代医家其说不一。

《难经集注》杨注:“寸关尺三位,诸家所撰多不能同,故备而论之,以显其正。

按皇甫士安脉诀,以掌后三指为三部,一指之下为六分,三部凡一寸八分。

华佗脉诀云:寸尺位各八分,关位三分,合一寸九分。

王叔和脉诀云:三部之位,辄相去一寸,合为三寸。

诸经如此差异,则后之学者,疑惑弥深。

……叔和以三寸为式,义有隐微,此乃黄帝正经之说,岂有误也。

况上古以一肤指为四寸,王叔和必取其肤指之三寸,与今之一寸九分,短长相近也。

何体注《公羊传》云:侧手为肤,按指为寸。

即其义也。

……”杨康候引王叔和脉诀,实为高阳生所撰,非黄帝正经之说。

杨亦未说清三部脉各占总长度之多少。

又丹渡氏《疏证》说:“……寸口与尺,中间相隔一分之地,谓之为关,是关为分界之义者可见矣。

”清·丁履中《古本难经阐注》说:“……但言尺寸而不言关者,关居尺寸之中,而受尺寸所分之地,故不言关,而关在其中矣。

”综上述,明确关部的长度各占尺部与寸部的一段。

那么关部究竟多长?还应以王叔和的《脉经》为准。

《脉经·分别三类境界脉候所主》说:“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日寸口;从寸至尺,名日尺泽,故日尺寸:寸后尺前名日关。

脉学大师王叔和

脉学大师王叔和

脉学大师王叔和王叔和,名熙,约生活于177年~280年间,山东高平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脉学大师。

王叔和与汉皇室荆州太守刘表及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同乡,和张仲景的弟子卫汛为友。

他少时爱好广泛,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之学。

后因北方战事频繁,时局动荡,为避战乱,随家移居荆州。

侨居荆州之时,正值张仲景医学生涯的鼎盛时期,得缘与仲景弟子卫汛要好,有机会亲聆过仲景教诲,深受其熏染,对研习经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博通经方,深究病源,博采众长,医术日精,名噪一时。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王叔和与王粲同归曹操。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已被封为魏王,王粲拜为侍中,从这时起,王叔和担任魏太医令。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冬,曹操征吴,命太医令王叔和随军侍于左右。

王叔和鉴于历史上有关脉学的资料繁杂零乱,内容极其不统一,不便于系统地学习和运用,对历代脉学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编成了《脉经》。

《脉经》汲取了魏晋以前的脉学研究成果,绝大部分是由《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扁鹊、淳于意、华佗有关脉学研究中摘出的,广泛结合当时诸家经验,又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补充了新的内容,重加汇编而成。

把各种脉象归纳成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一一加以排列,并用形象的语言分别作了简明的注释,此后历代医家虽然发展为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三十二脉,但常见的基本体象,均不超出本书的范围。

关于诊脉的部位,《脉经》肯定了《难经》中提出的诊脉“独取寸口”的原则,明确了寸关尺三部的位置,将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

与其前的诊脉方法相比较,这一定位法操作简单易行,为中医临床带来极大便利,一直沿用到现在。

《脉经》还论述了寸口脉寸、关、尺三部与脏腑的配合关系,即左手寸部主心与小肠,关部主肝与胆,右手寸部主肺与大肠,关部主脾与胃,两手尺部均主肾与膀胱。

698-脉诀阐微 脉学阐微

698-脉诀阐微 脉学阐微

又曰:脉之秘诀,大约三十八字尽之。而每字实有秘要,非一言可尽也,既非一言可尽,而鬼真君何以每一字皆用一言以诏示天下,岂脉诀贵少而不贵多乎?不知诀不必太多,而论诀正不可太少也。
又曰:急则为痛,言见急脉即为痛病也。急似乎数而未至于数也,急似乎紧而未至于紧也,有不可缓之状,乃气与火相斗,邪与正相争也。
陈士铎曰:脉理之不明也,久矣。以致看病不真,用药寡效,是脉之精微不可不讲也。然而精微出于浅近,过求乎窈杳,反致失之。此鬼真君脉诀之妙,妙在浅近,使人人易知而深入也。
又曰:脉有阴阳之不同,王叔和分七表八里,似乎切脉之分明,不知无一脉无阴阳,非浮为阳而沉为阴,迟为阴而数为阳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中消息,全在临症明察之,心可意会,非笔墨能绘画耳。
又曰:人有天生细微之脉,不可动曰虚弱,当统六部同观之。倘一脉独旺,一脉独急,余脉皆现细微,此非虚弱之脉也,旺乃火盛,而急乃邪侵也,以此消息,断然不差。
又曰:切脉贵先调息,吾息调而后可以察病人之息。盖病人之息,呼吸不到,未有能调者也。倘医者之息不平,又何以知病人之息哉。盖学医者平日学导引之法,则呼吸之间无太过不及,自然下指之时,息数可以分别,可以察病人之脉也。
又曰:看脉须看有神无神,实是秘诀。而有神无神何以别之,无论浮沉迟数滑涩大小之各脉,按指下若有条理,先后秩序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充然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余按指而微微鼓动者,亦谓有神。倘按指而散乱者,或有或无者,或来有力而去无力者,或轻按有力,重按绝无者,或时而续时而断者,或欲续而不能,或欲接而不得,或沉细之中倏有依稀之状,或洪大之内忽有飘渺之形,皆是无神之脉。脉至无神,即为可畏,当用大补之剂救之,倘因循等待,必变为死脉,而后救之晚矣。
又曰:涩则郁塞,涩脉乃往来不甚舒畅也。此阴阳不合,气血不达,外感于风寒,内阻于忧郁,抑塞而不通也,郁而未发之状,六部见此象,具能成病,尤于肝经不宜。一见涩脉,即以解郁通塞之药急治之,随手奏功也。

脉诀完整版

脉诀完整版
脉诀
脉诀 脉学著作。 ①宋·崔嘉彦撰。又名《崔氏脉诀》、《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一卷。撰年不详。作者鉴于脉理难明,“非言可传,非图可状。”遂以较通俗易晓的文笔,以四言歌诀的形式阐述脉学义理,便于习诵。崔氏论脉以“浮、沉、迟、数为宗”,对后世脉学有相当影响,明·李言闻曾予补订,改名《四言举要》,李时珍将其辑入《濒湖脉学》中 。 ②《王叔和脉诀》的简称,详见该条。 ③南宋·刘开撰。又名《刘三点脉诀》、《复真刘三点先生脉诀》。撰于1241年。本书将七表八里脉法总括为浮、沉、迟、数四类,分别就寸、关、尺三部四类脉的主病作了概述。 ④清代刘璞、叶盛、董西园、朱铭石、陈璞等分别曾撰《脉诀》,但流传不广。 <篇名>金匮篇 书名:脉诀 作者:崔嘉彦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89年 <目录> <篇名>正文 属性: 人身之脉 本乎荣卫 荣者阴血 卫者阳气 荣行脉中 卫行脉外 脉不自行 气而至 气动脉应 阴阳之义 气如橐 血如波澜 血脉气息 上下循环 十二经中 皆有动脉 手太阴经 可得而息 此经属肺 上系吭嗌 脉之大会 息之出入 初持脉时 令仰其掌 掌后高骨 是谓关上 关前为阳 关后为阴 阳寸阴尺 先后推寻 寸关与尺 两手各有 揣得高骨 上下左右 男女脉同 惟尺则异 阳弱阴盛 反此病至 调停自气 呼吸定息 四至五至 平和之则 三至名迟 迟则为冷 六至为数 数即热证 转迟转冷 转数转热 在人消息 在人差别 迟数即得 即辨浮沉 浮表沉里 深浅酌斟 浮数表热 迟数里热 浮迟表虚 沉迟冷结 察其六部 的在何处 一部两经 一脏一腑 左寸属心 合于小肠 关为肝胆 尺肾膀胱 右寸主肺 大肠同条 关则脾胃 尺命三焦 不特脏腑 身亦主之 上下中央 三部分齐 寸候胸上 关候膈下 尺候于脐 直至跟踝 左脉候左 右脉候右 病随所在 不病者否 浮沉迟数 有内外因 外因于天 内缘于人 天则阴阳 风雨晦明 人喜怒忧 思悲恐惊 外因之浮 则为表证 沉里迟寒 数则热盛 内因浮脉 虚风所为 沉气迟冷 数躁何疑 表里寒热 风气冷燥 辨内外因 脉证参考 浮沉之脉 亦有当然 浮为心肺 沉属肾肝 脾者中州 浮沉之问 肺重三菽 皮毛相得 六菽为心 得之血脉 脾九菽重 得于肌肉 肝与筋平 重十二菽 惟有肾脉 独沉之极 按之至骨 举指来疾 脉理浩繁 总括于四 六难七难 专衍其义 析而言之 七表八里 又有九道 其名乃备 浮而无力 是名芤脉 有力为洪 形状可识 沉而有力 其脉为实 无力微弱 伏则沉极 脉迟有力 滑而流利 无力缓涩 退同一例 数而有力 脉名为紧 小紧为弦 疑似宜审 合则为四 离为七八 天机之秘 神授之诀 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 泛泛浮浮 如水漂木 芤脉何似 绝类慈葱 指下成窟 有边无中 滑脉如珠 往来转旋 举按皆盛 实脉则然 弦如张弦 紧如细线 洪较之浮 大而力健 隐隐约约 微渺难寻 举无按有 便指为沉 似迟不迟 是谓之缓 如雨沾沙 涩难而短 迟则极缓 伏按至骨 濡则软软 弱则忽忽 既知七表 又知八里 九道之形 不可不记 诸家九道 互有去取 不可相无 可以相有 过于本位 相引曰长 短则不及 来去乖张 形大力薄 其虚可知 促结俱止 促数结迟 代止不然 止难回之 三脉皆止 当审毫厘 牢比弦紧 转坚转劲 动则动摇 厥厥不定 细如一线 小而有力 弦大虚芤 脉曰改革 涣漫不收 其脉为散 急疾曰数 脉最易见 即脉求病 病无不明 病参之脉 可决死生 然有应病 有不相应 此最宜详 不可执定 人安脉病 是曰行尸 人病脉和 可保无危 中风脉浮 滑兼痰气 其或沉滑 勿以风治 或浮或沉 而微而虚 扶危温痰 风未可疏 寒中太阳 浮紧而涩 及传而变 各状难悉 阳明则长 少阳则弦 太阴入里 迟沉必兼 及入少阴 其脉遂紧 厥阴热深 脉伏厥冷 在阳当汗 次利小便 表解里病 其脉实坚 此其大略 治法之正 至于大法 自有仲景 伤寒有五 脉非一端 阴阳俱盛 紧涩者寒 阳浮而滑 阴濡而弱 此名中风 勿用寒药 阳濡而弱 阴小而急 此非风寒 乃湿温病 阴阳俱盛 病热之极 浮之而滑 沉之散涩 惟有温病 脉散诸经 各随所在 不可指名 暑伤于气 所以脉虚 弦细芤迟 体状无余 或涩或细 或濡或缓 是皆中湿 可得而断 疟脉自弦 弦迟多寒 弦数多热 随时变迁 风寒湿气 合而为痹 浮涩而紧 三脉乃备 香港脚之脉 其状有四 浮弦为风 濡弱湿气 迟涩因寒 洪数热郁 风汗湿温 热下寒熨 腰痛之脉 皆沉而弦 兼浮者风 兼紧者寒 濡细则湿 实则闪肭 指下既明 治斯不忒 尺脉虚弱 缓涩而紧 病为足痛 或者痿病 涩则无血 厥寒为甚 尺微无阴 下痢逆冷 热厥脉伏 时或而数 便秘必难 治不可错 疝脉弦急 积聚在里 牢急者生 弱急者死 沉迟浮涩 疝瘕寒痛 痛甚则伏 或细或动 风寒暑湿 气郁生涎 下虚上实 皆晕而眩 风浮寒紧 湿细暑虚 涎弦而滑 虚脉则无 治眩晕法 尤当审谛 先理痰气 次随证治 滑数为呕 代者霍乱 微滑者生 涩数凶断 偏弦为饮 或沉弦滑 或结或伏 痰饮中节 咳嗽所因 浮风紧寒 数热细湿 房劳涩难 右关濡者 饮食伤脾 左关弦短 疲极肝衰 浮短肺伤 法当咳嗽 五脏之嗽 各视本部 浮紧虚寒 沉数实热 洪滑多痰 弦涩少血 形盛脉细 不足以息 沉少伏匿 皆是死脉 惟有浮大 而嗽者生 外证内脉 参考秤停 下手脉沉 便知是气 沉极则伏 涩弱难治 其或沉滑 气兼痰饮 沉弦细动 皆气痛证 心痛在寸 腹痛在关 下部在尺 脉象显然 心中惊悸 脉必代结 饮食之悸 沉伏动滑 癫痫之脉 浮洪大长 滑大坚疾 痰蓄心狂 乍大乍小 乍长乍短 此皆邪脉 神志昏乱 汗脉浮虚 或涩或濡 软散洪大 渴饮无余 遗精白浊 当验于尺 结芤动紧 二证之的 鼻头色黄 小便必难 脉浮弦涩 为不小便 便血则芤 数则赤黄 实脉癃闭 热在膀胱 诸证失血 皆见芤脉 随其上下 以验所出 大凡失血 脉贵沉细 设见浮大 后必难治 水肿之证 有阴有阳 察脉观色 问证须详 阴脉沉迟 其色青白 不渴而泻 小便清涩 脉或沉数 色赤而黄 燥屎赤溺 兼渴为阳 胀满脉弦 脾制于肝 洪数热胀 迟弱阴寒 浮为虚满 紧则中实 浮则可治 虚则危急 胸痞脉滑 为有痰结 弦伏亦痞 涩则气劣 肝积肥气 弦细青色 心为伏梁 沉芤色赤 脾积痞气 浮大而长 其色脾土 中央之黄 肺积息贲 浮毛色白 奔豚属肾 沉急面黑 五脏为积 六腑为聚 积在本位 聚无定处 紧浮牢 小而沉实 或结或伏 为聚为积 实强者生 沉小者死 生死之别 病同脉异 气口紧盛 为伤于食 食不消化 浮滑而疾 滑而不匀 必是吐泻 霍乱之候 脉代勿讶 夏月泄泻 脉应暑湿 洪而数溲 脉必虚极 治暑温泻 分其小便 虚脱固肠 罔或不痊 无 不痢 脉宜滑大 浮弦急死 沉细无害 五疽实热 脉必洪数 如或微涩 证其虚弱 骨蒸劳热 脉数而虚 热而涩小 必殒其 如汗加咳 非药可除 头痛阳弦 浮风紧寒 风热洪数 温细而坚 气虚头痛 虽弦必涩 痰厥则滑 肾厥坚实 痈疽浮数 恶寒发热 若有痛处 痈疽所发 脉数发热 而疼者阳 不数不热 不疼阴疮 发痈之脉 弦洪相搏 细沉而滑 肺肝俱数 寸数而实 肺痈已成 寸数虚涩 肺痿之形 肺痈色白 脉宜短涩 死者浮大 不白而赤 肠痈难知 滑数可推 数而不热 肠痈何疑 迟紧未脓 下以平之 洪数脓成 不下为宜 阴搏于下 阳别于上 血气和调 有子之象 手之少阴 其脉动甚 尺按不绝 沉为有孕 少阴属心 心主血脉 骨为胞门 脉应于尺 或寸脉微 关滑尺数 往来流利 如雀之啄 或诊三部 浮沉一止 或平而虚 当问月水 男女之别 以左右取 左疾为男 右疾为女 沉实在右 浮大在右 右女左男 可以为 离经六至 沉细而滑 阵痛连腰 胎实时脱 血瘕弦急 而大者生 虚小弱者 即见死形 半产漏下 革脉主之 弱即血耗 立见倾危 诊小儿脉 浮沉为先 浮表沉里 便知其源 大小滑涩 虚实迟 容根据脉形 以审证治 大凡妇人 及夫婴稚 病同丈人 脉即同例 惟有妇人 胎产血气 小儿惊疳 变蒸等类 各有方法 与丈夫异 要知妇孺 贵识证形 问始之详 脉难尽凭 望闻问切 神圣工巧 愚者脉脉 明者了了 病脉诊法 大略如斯 若乃持脉 犹所当知 谓如春弦 夏名钩脉 秋则为毛 冬则为石 实强大过 病见于外 虚微不及 病决在内 四脉各异 四时各论 皆以胃气 而为之本 胃气者何 脉之中和 过与不及 皆是偏颇 春主肝木 夏主心火 脾土乘旺 则在长夏 秋主肺金 冬主肾水 五脏脉象 与五运配 肝脉弦长 厌匕聂匕 指下寻之 如循揄叶 益坚而滑 如循长竿 是谓太过 受病于肝 急如张弦 又如循刀 如按琴瑟 肝死之应 浮大如散 心和且安 累匕如环 如循琅 病则益数 如鸡举足 死操带钩 后踞前曲 浮涩而短 蔼匕如盖 此肺之平 按之益大 病如循羽 不下不上 死则消索 吹毛 匕 沉濡而滑 肾乎则若 上大下锐 滑如雀啄 肾之病脉 啄啄连属 连属之中 然而微曲 来如解索 去如弹石 已死之肾 在人审识 脾者中州 平和不见 然亦可察 中大而缓 来如雀啄 如滴漏水 脾脏之衰 脉乃见此 又有肥瘦 修长侏儒 肥沉瘦浮 短促长疏 各分诊法 不可一途 难尽者意 难穷者理 得之于心 应之于指 勉旃小子 日诵琅琅 造道之玄

中医药文化:王叔和图注难经脉诀

中医药文化:王叔和图注难经脉诀

中医药文化:王叔和图注难经脉诀王叔和,古代医家名。

晋代医学家。

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属山东)人。

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

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王叔和性格沉静,博好经方,尤擅长于脉学之理。

后来,王叔和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计10万多字,10卷,98篇。

《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王叔和在《脉经》这部专著中,首先阐明了脉理,他结合生理、病理及病的征候进行研究,便于临床应用;他改进了脉法,整理了以前医学家有关脉法的论述,肯定了两手寸口部位切脉的方法;他把脉搏的形象和动态,分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24种,基本包括了人体血液循环、生理、病理学所具有的各种脉象。

在著作中王叔和还进一步指出,掌握各种脉象是切脉的关键,而正确地诊断又是治疗的基础,把切脉、症状、治疗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王叔和对医学的重大发展。

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

王氏重新加以编次,将《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始于王氏,使之不可湮没。

张仲景之学借王氏之编修整理才得以保存下来。

另著有《论病》六卷,未见传世。

除以上有关脉学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养生方面还有一些精辟的论述。

王氏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谓摄,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

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养生的最早的较系统的论述。

今日深圳永乐有幸征集到一套王叔和图注难经脉诀,共计4卷,这套书内容完备,包括了经典的基础理论,图文并茂;写法上深入浅出,紧密联系临床实际,详细论述24脉,八十一难经,切合实用;文字清新流畅、浅显通俗,且多赋以韵脚,或作成歌括,易读易记,具有极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王叔和《脉经》二十四脉

王叔和《脉经》二十四脉

王叔和《脉经》二十四脉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于手下。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

(一曰,手下无两旁有。

)洪脉,极大在指下。

(一曰浮而大。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

(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

)数脉,去来促急。

(一曰一息六七至,一曰数者进之名。

)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

(一曰如张弓弦,按之不移。

又曰,浮紧为弦。

)紧脉,数如切绳状。

(一曰,如转索之无常。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一曰,重按之乃得。

)伏脉,极重按之,着骨乃得。

(一曰,手下裁动。

一曰,按之不足,举之无有。

一曰,关上沉不出名曰伏。

)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

(千金翼以革为牢。

)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

(一曰沉浮皆得。

)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

(一曰小也,一曰浮而薄,一曰按之如欲尽。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

(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

)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

软脉,极软而浮细。

(一曰按之无有,举之有余。

一曰细小而软。

软一作濡,曰濡者,如白衣在水中,轻手相得。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之下。

(一曰,按之乃得,举之无有。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散脉,大而散。

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缓脉,去来亦迟,小快于迟。

(一曰浮大而软,阴浮与阳同等。

)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

(一曰举之不足,按之尽牢。

一曰按之尽牢,举之无有。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

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

动脉,现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

《脉诀》简介

《脉诀》简介

《脉诀》简介目录•1拼音•2简介•3《王叔和脉诀》•4《崔氏脉诀》1拼音《mài jué 》2简介《脉诀》系脉学著作。

历史上以《脉诀》作为书名的相当多,其中影响深远、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两种:3《王叔和脉诀》简称《脉诀》。

1卷。

旧题:晋·王叔和撰,但据考证是六朝·高阳生的托名著作,或认为是宋·煦宁以前医家的托名作品。

这本书的特点是以比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联系临床实际较紧密。

书中有些内容,取材于王叔和《脉经》而予以重新编撰,故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论述二十四脉,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濇、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脉的名目; 书中有关脉学的若干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有不少论评。

但由于这部著作易于讲授和学习,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流传极为广泛,并产生了不少派生的著作。

如明·熊宗立曾将此书加注,书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则有《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书末有附方1卷。

还有不少医家在订正《脉诀》方面下过功夫,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共2卷,戴氏认为高阳生的《脉诀》中有语意不明、立义偏异之处,并存在不少错误,以《内经》、《难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及历代有关论著,对《脉诀》原文考核辨妄详细校订,其中不乏较好的见解。

清·李延昰撰《脉诀汇辨》,汇集诸家脉学,特别是李中梓的脉学观点,对《脉诀》一书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当之处加以辨驳。

这些由《脉诀》而派生的脉学专著,对后世医学也有一定的影响。

4《崔氏脉诀》又名《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

1卷。

宋·崔嘉彦(紫虚)撰于1189年(淳熙16年)。

崔氏是个道士,人称“紫虚真人”,他认为“持脉之道,非言可传,非图可状。

其枢要,但以浮、沉、迟、数为宗,风、气、冷、热主病”,为了便于初学者掌握脉诊,书中以四言歌诀的形式,介绍如何切脉,寸口分部,主要脉象,并以浮、沉、迟、数四脉为主,统述其他病脉,对多种病证进行脉证分析,末附怪脉数种。

[转载]王叔和脉诀卷之二

[转载]王叔和脉诀卷之二

[转载]王叔和脉诀卷之二王叔和脉诀卷之二心藏歌三首心藏身之精,小肠为弟兄。

象离随夏旺,属火向南生。

任物无纤巨,多谋最有灵。

内行于血海,外应舌将荣。

七孔多聪慧,三毛上智英。

反时忧不解,顺候脉洪惊。

液汗通皮润,声言爽气清。

伏梁秋得积,如臂在脐萦。

顺视鸡冠色,凶看淤血凝。

诊时须审委,细察要丁宁。

实梦忧惊怖,虚翻烟火明。

秤之十二两,小大与常平。

又歌曰三部俱数心家热,舌上生疮唇破裂。

狂言满目见鬼神,饮水百杯终不歇。

又歌曰心脉芤阳气作声,或时血痢吐交横。

溢关骨痛心烦躁,更兼头面赤骍骍。

大实由来面热风,燥痛面色与心同。

微寒虚惕心寒热,急则肠中痛不通。

实大相兼并有滑,舌强心惊语话难。

单滑心热别无病,涩无心力不多言;沉紧心中逆冷痛,弦时心急又心悬。

肝藏歌三首肝藏应春阳,连枝胆共房。

色青形象木,位列在东方。

含血荣于目,牵筋运爪将。

逆时生恚怒,顺候脉弦长。

泣下为之液,声呼是本乡。

味酸宜所纳。

麻谷应随粮。

实梦山林树,虚看细草芒。

积因肥气得,杯覆胁隅傍。

翠羽身将吉,颜同枯草殃。

四斤馀四两,七叶两分行。

又歌曰三部俱弦肝有余。

目中疼痛苦痃虚。

怒气满胸常欲叫,翳朦童子泪如珠。

又歌曰肝软并弦本没邪,紧因筋急有些些。

细看浮大更兼实,赤痛昏昏似物遮。

溢关过寸口相应,目眩头重与筋疼。

芤时眼暗或吐血,四肢瘫缓不能行。

涩则缘虚血散之,肋胀胁满自应知。

滑因肝热连头目,紧实弦沉痃癖基。

微弱浮散气作难,目暗生花不耐看。

盛浮筋弱身无力,遇此还须四体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弦者阳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状若筝弦,时时带数,曰弦。主劳风乏力,盗汗 多生,手足酸疼,皮毛枯槁。
歌曰:弦脉为阳状若弦,四肢更被气相煎。三度解劳方始退,常须固济下丹田。 又歌曰:寸部脉紧一条弦,胸中急痛状绳牵。关中有弦寒在胃,下焦停水满丹田。
六紧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通度,按之有余,举指甚数,状若洪弦,曰紧。主风气伏, 阳上冲,化为狂病。
王叔和脉诀
《王叔和脉诀》,脉学著作。一卷。旧题晋·王叔和撰。但一般认为是六朝·高阳生托名 王叔和的作品。
本书特点在于以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 叔和《脉经》重新编撰的。详细论述二十四脉,并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 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 牢、动、细)之名目。由于易于讲习,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并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脉学 著作。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 《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还有不少医家对此《脉诀》做过订正,其中较 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清·李延昰的《脉 诀汇辨》,等。但书中的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颇有微词。明 ·吕复在《群经古方论》中批评高氏“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又《文献通考》认为, 本书不见于隋、唐《经籍志》,恐为宋熙宁以前人所诀》,托名晋·王叔和所撰,或谓出自南北朝时 (南朝)刘宋·高阳生。其影响之深、影响之大,尤如明·李中梓《诊家正眼·董序(凡 例)所云:“《脉经》撰自叔和,歌诀伪于五代。俗工取其便利,不究原委,家传户诵, 熟在口头,宁敢于悖《内经》,不敢于悖口诀。” 六朝之后,有高阳生氏托名王叔和撰成《脉诀》1 卷,以歌诀形式阐述脉象脉理及其临床 意义,内容简明,习诵极便,很快就流行传播开来,甚至出现了“《脉诀》出而《脉经》 隐”的现象。但由于《脉诀》系伪撰之作,加之“文词鄙俚”,内容也有错误失实之处, 因而引起学界不满和诽议,出现了脉学史上对《脉诀》长达数百年之久的批判风潮。李时 珍《濒湖脉学》是这次批判风潮的终结之作。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自序》:“宋 (注:指南朝刘宋)有俗子,杜撰《脉诀》(注:指高阳生《王叔和脉诀》),鄙陋纰 缪,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注:指元·戴同父 《脉诀刊误》)。”在对此涩脉的论述时云:“《脉诀》言‘指下寻之似有,举指全 无’,与《脉经》所云,绝不相干。” 日本·丹波元坚《书<</SPAN>王叔和脉诀>后》:“晋·王叔和著《脉经》及《脉诀》,余 尝疑《脉诀》实非叔和作,后人伪书也。何以知之?《脉诀》皆歌也,西晋时焉有歌诀 乎?可疑一也。《脉诀》比诸《脉经》,则文辞卑陋。其论脉亦有黑白表里之差,可疑二 也。考《脉诀》,宋妄男(南)高阳生所伪作也,呜呼!悲哉!世之愚医,漫知贵叔和之 名,不察后人妄作,往往本于《脉诀》,其误人岂鲜哉!何乏世文学君子也。余幼而好 学,于兹十年,稍稍知今文古文之别,于是乎有所见。故聊书卷后,解众人之惑云。” 下面是其内容: 该书共 10 卷,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 4 卷,为诊脉入式(相当于总论)、五脏及左右手三部脉歌。 第二部分是卷 5-7,为七表八里九道脉。 第三部分为卷 8-10,卷8 依次为诊杂病生死候、论暴病、五行相克脉、四时虚实脉、伤 寒、阳毒、阴毒;卷 9 为望诊的内容,以及五脏外现的一些症状;卷 10 为妇人及小儿脉 诊的相关内容。 目录 卷之一 诊脉入式歌 卷之二 心藏歌计三首
王叔和脉诀卷之四
脾藏歌三首 脾藏象中坤,安和对胃门;王时随四季,自与土为根。
磨谷能消食,荣身性本温;应唇通口气,连肉润肌臀。 形扁才三五,膏凝散半斤;顺时脉缓慢,失则气连吞。 实梦歌欢乐,虚争饮食分;湿多成五泄,肠走若雷奔。 痞气冬为积,皮黄四体昏;二斤十四两,三斗 五升存。 又歌曰 三部俱缓脾家热,口臭胃翻长呕逆,齿肿齗宣注气缠,寒热时时少心力。 又歌曰 脾脉实并浮,消中脾胃虚。口干饶饮水,多食亦肌虚。 单滑脾家热,口臭气多粗。涩则非多食,食不作肌肤。 微浮伤客热,来去乍微疏。有紧脾家痛,仍兼筋急拘。 欲吐即不吐,冲冲未得苏。若弦肝气盛,妨食被机谋。 大实心中痛,如邪勿带符。溢关涎出口,风中见羁孤。 左右手诊脉歌 左右顺候四时脉,四十五动为一息。指下弦急洪紧时,便是有风兼热极。 忽然匿匿慢沉细,冷疾缠身兼患气。贼脉频来问五行,屋漏雀啄终不治。 左手寸口心部脉歌 左手头指火之子,四十五动无他事。三十一动忽然沉,顿饭忽来还复此。 春中候得夏须忧,夏若得之秋绝体。秋脉如斯又准前,冬若候之春必死。 左手中指肝部脉歌 左手中指木相连,脉候还须来一息。二十六动沉却来。肝藏有风兼热极。 三十九动涩匿匿,本藏及筋终绝塞。一十九动便沉沉,肝绝未曾人救得。 左手尺中肾牙部脉歌 左手肾脉指第三,四十五动无疾咎。指下急急动弦时,便是热风之脉候。 忽然来往慢慢极,肾藏败时须且救。此病多从冷变来,疗之开破千金口。 二十五动沉即来,肾绝医人无好手。努力黄泉在眼前,纵在也应终不久。 右手寸口肺部脉歌 右手头指肺相连,四+五动无忧虑。极急明知是中风,更看二十余七度。 忽然指下来往慢,肺冷莫言无大故。一朝肺绝脉沉沉,染病卧床思此语。 十二动而又不来,咳嗽唾脓兼难补。发直如麻只片时,扁鹊也应难救护。 右手中指脾部脉歌 右手第二指连脾,四十五动无诸疑。急动名为脾热极,食不能消定若斯。 欲知疾患多为冷,指下寻之慢极迟。吐逆不定经旬日,胃气冲心得几时。 右手尺中命门脉歌 右手命脉三指下,四十五动不须怕。一十九动默然沉,百死无生命绝也。 指下急急动如弦,肾藏有风犹莫治。七动沉沉更不来。努力今朝应是死。
王叔和脉诀卷之五
论七表脉法:一浮、二芤、三滑、四实、五弦、六紧、七洪 一浮者阳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再再寻之,状如太过,曰浮。主咳嗽气促,冷汗 自出,背膊劳强,夜卧不安。
歌曰:按之不足举之余,再再寻之指下浮。藏中积冷荣中热,欲得生精要补虚。 又歌曰:寸浮中风头热痛,关浮腹胀胃虚空。尺部见之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
肝藏歌三首 肝藏应春阳,连枝胆共房。色青形象木,位列在东方。 含血荣于目,牵筋运爪将。逆时生恚怒,顺候脉弦长。 泣下为之液,声呼是本乡。味酸宜所纳。麻谷应随粮。 实梦山林树,虚看细草芒。积因肥气得,杯覆胁隅傍。
翠羽身将吉,颜同枯草殃。四斤馀四两,七叶两分行。 又歌曰 三部俱弦肝有余。目中疼痛苦痃虚。怒气满胸常欲叫,翳朦童子泪如珠。 又歌曰 肝软并弦本没邪,紧因筋急有些些。细看浮大更兼实,赤痛昏昏似物遮。 溢关过寸口相应,目眩头重与筋疼。芤时眼暗或吐血,四肢瘫缓不能行。 涩则缘虚血散之,肋胀胁满自应知。滑因肝热连头目,紧实弦沉痃癖基。 微弱浮散气作难,目暗生花不耐看。盛浮筋弱身无力,遇此还须四体瘫。
王叔和脉诀卷之二
心藏歌三首
心藏身之精,小肠为弟兄。象离随夏旺,属火向南生。 任物无纤巨,多谋最有灵。内行于血海,外应舌将荣。 七孔多聪慧,三毛上智英。反时忧不解,顺候脉洪惊。 液汗通皮润,声言爽气清。伏梁秋得积,如臂在脐萦。 顺视鸡冠色,凶看淤血凝。诊时须审委,细察要丁宁。 实梦忧惊怖,虚翻烟火明。秤之十二两,小大与常平。 又歌曰 三部俱数心家热,舌上生疮唇破裂。狂言满目见鬼神,饮水百杯终不歇。 又歌曰 心脉芤阳气作声,或时血痢吐交横。溢关骨痛心烦躁,更兼头面赤骍骍。 大实由来面热风,燥痛面色与心同。微寒虚惕心寒热,急则肠中痛不通。 实大相兼并有滑,舌强心惊语话难。单滑心热别无病,涩无心力不多言; 沉紧心中逆冷痛,弦时心急又心悬。
二芤者阳也,指下寻之,两头即有,中间全无,日芤。主淋沥,气入小肠。 歌曰:指下寻之中且虚,邪风透入小肠居。患时淋沥兼疼痛,大作汤圆必自除。 又歌曰: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脓。
三滑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按之即伏,不进不退,曰滑。主四肢困弊,脚手酸 痛,小便赤涩。
王叔和脉诀卷之一
诊脉入式歌
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脉第三同断病。 心与小肠居左寸,肝胆同归左关定。肾居尺脉亦如之,用意调和审安靖。 肺与大肠居右寸,脾胃脉从关里认。命门还与肾脉同,用心子细须寻趁。 若诊他脉覆手取,要自看时仰手认。三部须教指下明,九候了然心里印。 大肠共肺为传送,心与小肠为受盛。脾胃相通五谷消,膀胱肾合为津庆。 三焦无状空有名,寄在胸中隔相应。肝胆同为津液府,能通眼目为清净。 智者能调五藏和,自然察认诸家病。掌后高骨号为关,骨下关脉形宛然。 以次推排名尺泽,三部还须仔细看。关前为阳名寸口,关后为阴直下取。 阳弦头痛定无疑,阴弦腹痛何方走。阳数即吐兼头痛,阴微即泻脐中吼。 阳实应知面赤风,阴微盗汗劳兼有。阳实大滑应舌强,阴数脾热并口臭。 阳微浮弱定心寒,脉滑食注脾家咎。关前关后辨阴阳。察病根源应不朽。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太无菏。三迟四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 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瘥。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死非怪。 迟冷数热古今传,《难经》越度分明载。热则生风冷生气,用心指下丁宁记。 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依经分节气。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晓解通玄记。浮芤滑实弦紧洪,七表还应是本宗。 微沉缓涩迟并伏,濡弱相兼八里同。血荣气卫定息数,一万三千五百通。
王叔和脉诀卷之三
肾藏歌三首
肾藏对分之,膀胱共合宜。王冬身属水,位北定无欺。 两耳通为窍。三焦附在斯。味咸归藿豆,精志自相随。 沉滑当时本,浮摊厄在脾。色同乌羽吉,形似炭煤危。 冷积多成唾,焦烦水易亏。奔豚脐下积,究竟骨将痿。 实梦腰难解,虚行溺水湄。一斤馀一两,胁下对相垂。 又歌曰 三部俱迟肾藏寒,皮肤燥涩发毛干。忽梦鬼神将入水,觉来情思即无欢。 又歌曰 肾散腰间气,尿多涩滑并,其中有聚散。聚散且无凭。 实滑小便涩,淋痛涩骍骍。脉涩精频漏,恍惚梦魂多。 小肠疝气逐,梦里涉江河。实大膀胱热,小便难不通。 滑弦腰脚痛,沉紧痛还同。单匀无病惫,浮紧耳应聋。
肝藏歌计三首 卷之三 肾藏歌计三首 肺藏歌计三首 卷之四 脾藏歌计三首 左右手诊脉歌 左手寸口心部脉歌 左手中指肝部脉歌 左手尺中肾部脉歌 右手寸口肺部脉歌 右手中指脾部脉歌 右手尺中命门脉歌 卷之五 论七表脉法 卷之六 论八里脉法 卷之七 论九道脉法 卷之八 诊杂病生死候歌 论暴病歌 诊四时病五行相克脉歌 诊四时虚实脉歌 论伤寒歌 阳毒候歌 阴毒候歌 诊诸杂病生死脉候歌 卷之九 察色观病生死候歌 论五藏察色候歌 肝藏歌 心藏歌 脾藏歌 肺藏歌 肾藏歌 卷之十 诊妇人有妊歌 妊娠杂病生死歌 产难生死歌 怀妊伤寒歌 小儿生死候歌 小儿外证一十五候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