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最新生存状况研究_基于765名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
关于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农民工作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力量,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农民工的现状一直备受关注,本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生活条件和社会认同感,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包括个人信息、就业情况、生活条件和社会认同感等方面的问题。
调查对象为来自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农民工,调查期限为一个月,总共发放问卷2000份,有效回收问卷1500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1.就业情况根据调查结果,70%的农民工在城市从事了制造业和建筑业等体力劳动岗位。
40%的农民工职务低级,薪资较低,缺乏晋升机会。
此外,32%的农民工义务加班,而18%的农民工存在拖欠工资的问题。
2.生活条件在生活条件方面,80%的农民工居住条件艰苦,居住面积很小,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
60%的农民工没有社会保障,包括医疗和养老保险。
此外,50%的农民工在工作中存在安全问题,比如缺乏安全培训和劳动保护。
3.社会认同感关于社会认同感,50%的农民工感觉自己在城市是“外来人口”,他们在城市中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
60%的农民工认为城市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现象较为普遍。
此外,40%的农民工表示缺乏参与社会决策的机会。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1.就业问题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低薪、长时间工作和缺乏晋升机会等问题。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保障;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
2.生活条件问题农民工生活条件艰苦,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安全保障。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改善力度,提供适宜的住房和基础设施;推广普惠性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享受医疗和养老保险;加强对工地和企业的安全监管,提供劳动保护。
3.社会认同感问题农民工在城市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面临着社会歧视和排斥。
关于农民工生存状况与未来展望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工生存状况与未来展望调研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农民工作为我国城乡转移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城市运转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他们面临着工资待遇不公、劳动条件恶劣等诸多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的展望和建议。
本报告分为引言部分、正文部分和结论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报告的基本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重点从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和未来展望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将分析农民工的工资待遇问题,包括工资水平和支付方式等方面。
其次,我们将探讨农民工所面临的劳动条件,如工作环境和保障问题。
在未来展望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政策支持和职业发展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和提升其发展前景。
通过全面调研和详细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农民工的真实状况,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份报告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生存状况的关注,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首先介绍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包括工资待遇和劳动条件两个方面,然后展望未来,探讨政策支持和职业发展的路径,最后对农民工生存状况与未来展望进行总结。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通过调研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与未来展望,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概述本篇文章的主题,即农民工生存状况与未来展望的调研报告。
首先将简要介绍农民工的背景与重要性,然后说明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农民工生存状况和未来展望。
在农民工生存状况部分,将重点研究工资待遇和劳动条件两个方面。
通过对工资水平、工时及工作环境等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揭示农民工现阶段的生存状况,并深入探讨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在未来展望部分,将探讨政策支持和职业发展这两个关键因素。
分析目前政府在农民工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措施,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
一、现状
根据中国劳动统计部门的统计,2024年底在中国就有约2750万农民工,在非农民主要从事建筑、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
二、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
从经济层面上看,农民工的薪资水平和社会福利比较低,缺乏有效保护,往往受到政府部门的不公平的对待,甚至形成一种“种族歧视”。
农民工也处于极不平等的政治地位,他们不参加政治生活,无法进行城市投票,他们没有法律保护,受到失业、住房、医疗等各种公共服务的压迫。
此外,他们往往没有社会保障,使他们受到伤害、失去工作或病倒时几乎没有可以依靠的力量。
三、农民工教育问题
从教育角度来看,大多数农民工比城市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低。
由于农民工转移的频繁,他们对一定的学习时间没有充分的把握;另外,他们的收入水平往往很低,使得他们的孩子无法负担教育费用,有的孩子甚至无法正常上学。
四、对策
为解决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教育水平低等问题。
当前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

当前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农民工是指在农村户口的劳动力,通常是为了求职机会和生活改善而选择到城市或其他地区就业。
农民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然而,农民工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境,对于他们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撰写报告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当前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的范文,用于参考。
标题:当前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摘要: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当前农民工的现状,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改善其生活和工作条件。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收集了农民工的基本信息、工作环境、待遇和社会认同等方面的数据。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面临着低工资、长工时、缺乏社会保障和职业发展机会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我们建议加强劳动法律的执行、提高农民工的教育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解决农民工问题。
1.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工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承担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任。
然而,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仍然不尽人意,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境。
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当前农民工的现状,为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提供依据和建议。
2.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发布了一份调查问卷,共收到500份有效回复。
此外,我们还深入访谈了10位农民工代表,以了解他们的具体经历和观点。
3.结果与分析3.1基本信息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30岁,大多数是男性(80%),中等文化程度(60%),平均工作经验为5年。
他们多数来自农村地区,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到城市就业。
3.2工作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普遍较差,包括狭小的宿舍、安全设施缺乏和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近80%的农民工表示曾经遭受工伤,但只有少数得到相应的补偿和保险。
3.3待遇农民工的工资普遍偏低,调查显示近70%的农民工每月工资低于2000元。
此外,延迟工资支付、长工时工作和拖欠社会保险等问题也普遍存在,给农民工的生活带来困扰。
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支柱,农民工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他们的生存现状却备受关注,因为他们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本文通过调研的方式,探讨城市中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城市中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了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
二、调研发现1、农民工的生活费用问题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工的收入都很难满足日常生活的花费。
有50%的农民工表示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在2000元以下,而且大多数农民工的生活费用都有一定程度的借贷压力。
农民工们大多数会选择节衣缩食、减少娱乐消费等方式来减少支出,以此来保持生活。
2、农民工的工作环境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是最大问题之一。
很多农民工在工作中需要面对高温、噪音、粉尘等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此外,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往往超长,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甚至有长达12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使得他们时间长期受到损失。
3、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非常薄弱的,缺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福利保障。
目前,农民工大多都是以短期合同工为主,没有与公司签订长期的雇佣合同,更没有参加任何社保制度,这种情况导致他们在退休、生病时面临支出很大的困难。
4、农民工的心理困扰问题调研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中的农民工逐渐适应了现在的生活方式,但在工作和生活中依然面临着许多心理困扰的问题。
“人对未来没有信心”、“希望工资水平能够适当提高”等这些心理问题,会导致农民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到深深的不安。
三、结论和建议1.加强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以提高其技能水平,减少其误操作和事故隐患。
2.出台农民工社保保障政策,构建起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系统,让农民工能够享有与城镇职工相同的福利待遇。
3.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教育和权益保护,让农民工拥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并且对农民工的权益进行有力的维护和保护。
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

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摘要:中国农民工是指来自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通常前往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这个群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农民工的最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并探讨可能的改善方案。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中国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他们面临着多种挑战,包括低工资、不稳定的工作、缺乏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等问题。
为了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并为改善其生活状况提供参考,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一、中国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据调查,大多数中国农民工从事的是建筑工、工厂工人、返乡经商等工作。
他们通常工作时间长,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但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不足以满足生活需求。
其中,拖欠工资的问题普遍存在,给农民工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二、生活条件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农民工居住条件差,生活环境拥挤、卫生条件差,缺乏舒适和隐私。
此外,他们面临的健康和安全风险也很高,比如工伤事故、职业病等。
三、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是中国农民工关注的焦点。
调查显示,他们普遍缺乏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很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等的权益。
此外,农民工在工作中遭受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情况也层出不穷。
四、改善农民工状况的建议为了改善中国农民工的状况,有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保护农民工的权益,严惩欠薪行为。
2.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合理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3. 提升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4. 加强工作场所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5. 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全面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6. 建立更加健全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宣传和教育。
结论:中国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他们目前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汇报人:2024-01-01•调查背景•农民工现状分析•农民工面临的问题目录•改善农民工生存状况的建议•总结与展望01调查背景农民工群体的形成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工作,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
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地位农民工在城市中属于较低的社会阶层,面临着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困难。
农民工群体的文化差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容易导致社会融入困难。
03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推进政府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01农民工政策的演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02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如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
经济发展对农民工的需求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农民工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农民工经济收入水平总体来说,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较低,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03020102农民工现状分析工作环境恶劣部分农民工在工作中面临恶劣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部分农民工未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缺乏劳动权益保障。
农民工主要从事低技能工作农民工由于缺乏城市工作经验和技能,往往从事建筑、制造、服务等行业的一线工作。
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往往低于城市居民平均收入。
收入水平偏低工资拖欠问题收入增长缓慢部分农民工反映存在工资拖欠问题,影响其正常生活。
农民工的收入增长相对缓慢,难以跟上城市生活成本的上涨。
030201许多农民工在城市中居住在简陋的宿舍或棚户区,生活条件艰苦。
居住条件简陋农民工背负着家庭负担,需要承担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费用。
家庭负担重由于工作繁重和生活条件限制,农民工的休闲娱乐活动相对较少。
2023中 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2023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23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在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农民工群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背井离乡,辛勤劳作,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群体的现状和需求,我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
一、农民工的规模与分布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农民工的总量持续增长。
他们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领域。
其中,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
然而,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在家门口就业,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数量也在逐步增加。
二、就业状况在就业行业方面,建筑业依然是吸纳农民工的重要领域。
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中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农民工的需求有所下降,而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对技术型农民工的需求逐渐上升。
就业稳定性是农民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临时性、季节性的工作,他们往往面临着频繁的失业和再就业。
此外,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导致他们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存在较大风险。
三、收入与支出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在近年来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他们的平均月收入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东部地区的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技术型工种的收入高于普通体力劳动工种。
在支出方面,房租、子女教育和日常生活开销是主要的支出项目。
由于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农民工的生活压力较大。
许多农民工为了节省开支,选择居住在条件简陋的出租屋或者集体宿舍。
四、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农民工关注的焦点之一。
虽然近年来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未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保待遇。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有待提高,工伤保险在一些高危行业的覆盖也不够全面。
五、教育培训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专业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
然而,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意识到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开始主动参加各类职业培训课程,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当前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调研报告

当前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标题]调研报告: 当前中国农民工现状[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当前中国农民工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调查,本报告总结了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报告的目的是为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做出贡献。
[引言]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力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条件和就业待遇往往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因此,了解和关注农民工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民工的现状,探讨他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通过设计了一份包括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就业机会等方面的问卷,并在多个城市的农民工聚集地进行调查。
2.访谈:我们采访了一些农民工代表和相关专家,了解他们对当前农民工现状的看法和建议。
[调研结果]1.生活条件: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他们大部分生活在简陋的宿舍和租赁房屋中,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环境。
2.工资待遇: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低于城市居民,尤其是在一些低技能行业。
许多农民工还面临拖欠工资和长时间工作等问题。
3.就业机会: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机会有限,许多人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低技能工作,缺乏晋升和培训机会。
4.社会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基本保障。
[政策建议]1.加强法律保护:加强对农民工的工资支付保障,建立健全拖欠工资的惩罚机制。
2.提升培训机会:为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晋升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
3.改善生活环境:加大对农民工宿舍和租赁房屋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民工的社会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
[结论]当前中国农民工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改善农民工的现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第一篇: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上)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的现状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就业困境、社会融入和待遇保障进行调查分析。
一、生存状况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调查显示,由于经济压力和工作环境的限制,许多农民工生活艰难。
其中,住房问题是首要困扰农民工的难题之一。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农民工居住条件简陋,住房面积不足标准。
他们经常与其他工友合租,甚至有很多农民工集体宿舍地下室狭窄、通风不良。
另外,农民工的医疗保障也是一个严峻问题。
调查发现,近7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医疗保险。
当他们生病时,往往只能通过自费或者向单位借款来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
这无疑给农民工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二、就业困境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普遍较为困难。
调查统计显示,超过40%的农民工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经常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主要以临时工、打工为主,工作时间长、薪资低,福利待遇较差。
同时,工资拖欠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许多农民工投诉自己的工资不能按时支付,甚至有一些农民工一年多时间未领到工资。
此外,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和教育背景,许多农民工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工作。
他们难以改变自己的就业状况,也无法提升自己的工资水平。
这使得农民工难以在城市中获得真正的发展机会。
三、社会融入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程度较低。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农民工感到在城市中缺乏归属感。
他们在城市中是外来人口,常常受到歧视和排斥。
一些农民工反映,他们在工作中遭到不公正待遇,无法与城市居民享受相同的权益。
此外,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往往无法在城市就近入学,他们只能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者回乡就读。
这导致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质量普遍较低,无法享受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
四、待遇保障农民工的待遇保障程度不高。
2024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2024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24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精选6篇)2024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篇1调查目标: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任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
我借着暑假的空闲时间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为何生存如此困难。
调查时间:20XX年7月20日—30日 20XX年8月5日—8月20日调查对象: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调查方式:走访、交谈、查看新闻,报纸、网上调查调查地点:重庆市綦江县三角镇乐生坪村农民工老家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建筑工地农民工居住现目前,已有大量农民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任然让人堪忧,他们的生活现状牵动大多数人的心。
现在将此次实践活动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一.大量农民积极入城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广东省东莞市被喻为民工城市,全市人口近154万,而外来人口就高达458万,其实实际外来务工人员已超过600万。
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
据走访綦江县三角镇乐生坪村农民工老家后统计,整个村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乐生坪村地处山区,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
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
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人,目前已有八成土地荒芜。
二.农民工收入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八月启动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
中国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背景介绍:中国农民工是指从农村迁往城市工作的农民。
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农民工群体规模庞大,并且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报告对中国农民工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就其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居住条件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就业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民工就业主要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
其中,制造业占比最大,达到了65%,其次是建筑业,占比为25%。
而其他行业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同时,调查还发现农民工的用工形式以临时工和合同工为主,稳定的长期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二、收入水平中国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农民工每月收入低于3000元人民币,仅有少数农民工能够达到5000元以上的收入水平。
特别是在制造业,由于竞争激烈和劳动力密集型特点,农民工的工资普遍较低。
同时,农民工还存在拖欠工资和加班费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三、社会保障中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只有约50%的农民工参加了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而其中,参保率相对较高的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失业保险的参保率相对较低。
此外,农民工的社保待遇普遍偏低,远低于城镇居民的待遇水平。
四、居住条件调查发现,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差距较大。
大部分农民工居住在集体宿舍或租赁房屋中,居住条件简陋,空间狭小。
并且由于城市居住成本高昂,农民工普遍面临着高昂的租金和生活费用。
此外,不少农民工还存在无法稳定居住的问题,频繁搬迁给其生活带来了不稳定性。
五、心理健康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由于长期离乡背井,生活环境陌生,缺乏家庭支持,农民工普遍面临着心理压力的挑战。
调查显示,约40%的农民工曾出现过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尤其是在工资低、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结论:中国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居住条件和心理健康问题。
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状况
生活状况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居住环境拥挤、卫生 条件差、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同时,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 ,他们的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也面临诸多困难。
工作状况
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多为低技能、低收入、高强度的劳动密集 型行业。他们的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低,缺乏劳动保护 和社会保险。由于缺乏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农民工 的职业发展也受到限制。
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改善农民工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研究 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02
农民工现状概述
农民工的定义和分类
农民工定义
农民工是指户籍在农村,但离开家乡 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他 们通常没有城市居民身份,无法享受 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素质。
鼓励农民工参加各类教育和培 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就业竞 争力。
引导农民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念,增强其自我发展意识和能 力。
加强社会关怀和公共服务,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环境
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其医疗、养老等保障水平。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占 据重要地位,为城市建设和经
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农民工面临就业机会不平等、 工资待遇偏低、社会保障不足 等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
给予关注和帮助。
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普遍较差,需要改善。
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有待提高,需要加强教育培训 和职业培训。
当代中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中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引言:中国农民工是指从农村迁徙到城市从事非农劳动的农业劳动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群体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状况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当代中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探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文化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一、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的现状分析1.1 工作时间过长,脱离文化社交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且辛苦,常常需要在厂房、工地等艰苦环境中工作,导致他们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参与文化社交活动。
他们的生活重心主要放在工作上,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文化生活。
1.2 文化娱乐活动资源匮乏农民工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缺乏文化、娱乐等多样化的资源。
相较于城市居民,他们的周末和休假时间通常被用于休息或返乡,难以参与到文化娱乐活动中。
1.3 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由于教育的差异和缺乏机会,农民工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导致他们在城市文化生活中经常感到自己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因而缺乏自信和积极投入其中。
二、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的问题解析2.1 缺乏参与决策的机会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文化生活中常常缺乏发言权和参与决策的机会。
他们往往是群体性的集体利益代表,但在决策中往往被忽视或较少参与,导致他们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2.2 文化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农民工由于经济上的限制,文化消费水平普遍较低。
他们的收入主要用于维系生计和家庭支出,只能将文化消费作为次要的需求。
这也意味着他们更少有机会接触到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2.3 城乡差距在文化领域的延续农民工从农村迁徙到城市,他们所面临的城乡差距在文化领域尤为突出。
城市地区相对于农村更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应的文化参与机会也更多。
这使得农民工更加感受到自身与城市居民在文化生活中的差距和隔阂。
三、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的建议与对策3.1 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为了改善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状况,有必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民工成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却备受关注。
本报告通过对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旨在揭示他们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收入状况调查显示,农民工的收入普遍较低。
尽管他们在城市中辛勤工作,但由于缺乏技能和教育背景,很多农民工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收入相对较低。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农民工每月收入仅为2000元以下。
这对于他们来说,远远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二、工作环境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往往较为恶劣。
调查发现,许多农民工在建筑工地、工厂和餐饮行业等行业从事工作,长时间的工作和劳累使他们暴露在各种危险和健康问题中。
此外,他们常常遭受工资拖欠、加班加点和不公平待遇等问题,缺乏合法权益保障。
三、社会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调查显示,仅有不到30%的农民工缴纳了社会保险,这意味着大部分农民工在面临意外伤病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
此外,由于户籍限制,农民工在城市中享受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公共服务也相对有限。
四、心理健康问题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长期的工作压力、与家人分离、城市生活的陌生感等因素,使得农民工普遍面临着情感困扰和心理压力。
调查数据显示,近50%的农民工表示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五、解决方案为了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的支持,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
其次,建立完善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严厉打击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
此外,应推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确保他们享受到应有的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等权益。
最后,要加强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关注,建立心理援助机制,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总结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揭示了他们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为了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我们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成为了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他们的生活现状却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
一、调查背景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 6 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
他们离开家乡,奔赴城市,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拼搏。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收入水平、居住条件、社会保障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情况,为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进行了调查。
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850 份,并对 50 名农民工进行了深入访谈。
四、调查结果(一)工作环境1、工作强度大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建筑、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许多人每天工作超过 8 小时,甚至经常加班,却很少能享受到法定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
2、工作安全保障不足在一些高危行业,如建筑施工、矿山开采等,部分农民工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和防护设备,导致工伤事故时有发生。
(二)收入水平1、总体收入偏低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在 3000 5000 元之间,与他们付出的劳动相比,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2、拖欠工资现象仍然存在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但仍有部分企业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给农民工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三)居住条件1、居住环境差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出租屋或工地宿舍,空间狭小,卫生条件差,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
2、居住稳定性低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他们经常需要频繁更换住所,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四)社会保障1、社保覆盖率低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一旦生病或遭遇意外,往往只能自己承担费用。
2、维权意识淡薄许多农民工对自身的权益保障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报告标题:中国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报告摘要:本调查报告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探讨他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通过对多个地区的农民工进行根据社会经济因素抽样调查,以及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揭示了以下几个重要发现:1. 收入水平:大部分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较低,大多数人每月仅能存下较少的储蓄。
这主要是由于工资低、用工合同制度不完善以及缺乏相关保障等原因造成的。
2. 就业环境:农民工通常在建筑、制造、服务等行业就业,工作环境艰苦,工时较长。
其中,有不少农民工存在无合法合同、劳动权益被侵害和工伤风险较高等问题。
3. 社会融合:大部分农民工在工作地区仍然面临着社会融合的困难。
他们常常遭受歧视和排斥,缺乏适应当地社会的机会,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基本公共服务。
4. 教育和医疗: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仍然严重。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他们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此外,农民工的医疗保障也存在问题,他们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
建议:为了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现状,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 完善用工合同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2. 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通过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来实现。
3. 加强社会融合,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社会参与机会。
4. 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医疗的支持力度,确保他们享受到基本的教育和医疗保障。
结论: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
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促进他们的稳定就业和良好生活。
只有这样,中国的发展才能更加平衡和可持续。
2024年农民工需求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发现广大农民工对学习需求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农民工渴望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接受调查者认为,致富的障碍是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
2、农民工要求接受指向性较强的实用技术培训。
3、培训地点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在接受培训的地点上、方法上应灵活机动,以业余函授培训为主,脱产为辅,以实地培训为主,网络为辅。培训的时间1个月以内为宜。
教育,仍旧是教育,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一个又一个农民工兄弟去搞创业搞科研搞自主。我们只能依靠社会,依靠政府,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去给那些想学习,需要技术的农民工兄弟创造学习的机会,拓宽学习的渠道。尽最大的力量去优化现有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教育培训的改革力度,扶植那些能大量吸纳农民工的企业。
我想就这一问题再提出并重申几个观点和看法。
而当今,找工作难,工作找人也难。这是为什么?本次调查研究就是旨在回答这个问题。
二、社会调查的时间和地点
为了解农民工的学习需求,使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更好地提供服务,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安排,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民工进行了社会调查,调查时间和地点如下:
调查时间:20xx年2月2日
调查地点:省县镇、乡
农民工需求情况调查报告2
调查时间:20xx年8月至9月
调查地点: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
调查对象:外来农民工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调查目的:调查当前农民工需求情况,探讨利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开展社会服务的新途径和新领域。
序言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 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本次调查活动,对当前农民工需求情况以及有针对性地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下岗转岗人员进行学习需求的调查。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001]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001]](https://img.taocdn.com/s3/m/9fc7ee1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1.png)
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001]【前言】农民工是我国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因为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条件并不乐观。
本文将对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希望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做出一些贡献。
【调查设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城市中的大型工厂企业为主要调查对象,问卷内容包括农民工的个人情况、生活条件、工作状态、薪资待遇等方面,共计30个问题。
【调查结果】一、农民工的个人情况1.性别分布:男性占比81.5%,女性占比18.5%2.年龄分布:20-30岁的年轻人占比最高,为57.2%,40岁以上的人数占比最低,为4.2%3.文化程度:大多数农民工只有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仅有2.6%的人具有大学以上学历。
二、农民工的生活条件1.住房:80.6%的农民工住在出租房屋里,无户口、无社保。
2.饮食水平:55.8%的农民工的饮食水平较低,他们只能吃到一些廉价健康食品。
3.交通:71.6%的农民工只能走路或者骑自行车上下班,交通方便性极低。
三、工作状态1.劳动强度:83.5%的农民工的工作强度很大,经常加班。
2.劳动安全:27.4%的农民工没有得到足够的劳动保护,容易发生伤害。
3.工作难度:57.5%的农民工在完成工作任务时需要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
四、薪资待遇1.薪资:大多数农民工每月的工资低于2000元,只有少数人可以拿到3000元以上的工资。
2.福利待遇:只有26.8%的农民工可以享受到正常的法定工资福利待遇,例如年终奖、工会福利等。
3.发展前途:83.4%的农民工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前途。
【调查结论】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他们大多数人处于低收入和低社会地位的困境中。
虽然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在改善农民工福利方面进行了许多努力,然而实际效果仍然不明显。
为了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和就业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6期2007年11月人口研究Vol131,No16November200737Population Research 人口流迁中国农民工最新生存状况研究*)))基于765名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简新华黄锟=内容摘要>调查表明,当前农民工的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工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拖欠问题有所缓解,政府给农民工提供的服务有所加强,但是农民工收入低、处境困难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农民工比较强烈的市民化愿望也远远没有实现,所以必须在进一步落实各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加大相关投入,逐步消除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和资金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生存状况=作者简介>简新华,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锟,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
湖北武汉:430072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朱信凯,2005)。
根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5)的估算,2004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为112亿,加上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全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多人,成为仅次于农民而多于城市工人的第二大劳动力群体。
尽管农民工群体为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一直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存在各种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0。
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政府在近几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规定、方针政策,设立了维护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生存状况的组织和机构,加强了对农民工问题的治理。
2006年3月国务院又出台了5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6,这是国务院首份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综合性文件。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有没有发生改变?农民工的最新生存状况究竟如何?产生这些新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怎样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 2007年2~3月,武汉大学5农民工问题研究6课题组在武汉、广州、深圳、东莞和湖北省、河南省等部分农村进行了一次农民工最新情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812份,有效问卷765份,接受调查的农民工的就业地分布在19个省市、输出地分布在28个省市,涉及农民工的各种问题81个。
调查严格遵循随机抽样原则,样本量较大,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
研究思路是:依据调查数据和相关文献,分析农民工的最新生存状况,以及导致这些新情况的原因,并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1农民工群体的结构性特征明显111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且女性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低于男性农民工在765个样本中,平均年龄为33岁,其中16~25岁的占2818%,26~30岁的占1213%,31~40岁的占3114%,41岁以上的占2715%(见表1)。
从性别结构看,女性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低于男性。
女性农民工的平均38人口研究31卷年龄为31岁,30岁以下的占5318%;男性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34岁,30岁以下的占3815%。
表1农民工的年龄结构%年龄男性女性合计16~252014814281826~301011212121331~402513611311441岁以上23144112715合计7912201810010112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受教育程度偏低从文化程度看,2007年初,文盲/半文盲占313%,小学文化程度占1616%,初中文化程度占5916%,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181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17%,平均文化程度为817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仍高达8015%。
文化程度低成为农民工进城打工最主要的障碍。
1113农民工从事的行业部门比较广泛,但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建筑业本次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就业部门分布于国民经济的几乎所有部门,但是农民工的就业部门仍然比较集中。
在720个样本中,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最多,分别占4211%和3617%,二者共占7818%,其次依次是社会服务业占614%,批发零售业占414%,住宿餐饮业占318%,采矿业占2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018%,其他行业占214%。
可见,制造业和建筑业成为农民工最主要的就业部门。
114农民工家庭务工收入增加,经济状况得到改善,但大部分农民工认为他们在打工地的经济地位仍然不高调查显示,2006年农民工家庭平均年收入18588元,人均收入4408元,其中人均务工收入3314元,人均农业纯收入1094元,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7617%,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工家庭收入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
虽然,农民工家庭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并有6812%的农民工家庭的经济情况在当地农村居于中等以上,但6517%的农民工认为其家庭经济状况在打工地居于中下等以下(见表2),这种反差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表2农民工家庭在家乡与打工地的经济状况的对比%上等中上等中等中下等下等不清楚在家乡的经济状况018911581318161111118在打工地的经济状况018415261922193614615115东部地区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但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增加,跨省、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比重下降调查表明,中部和西部地区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流出地,而东部地区仍然是主要的输入地。
在本次调查中,中西部地区输出的农民工比例为7114%,5719%的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就业。
虽然农民工的输出输入地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但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农民工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比重有所提高。
2007年初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比重比2004年的70%下降了12个百分点,而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比重则较2004年的14%上升了13个百分点,达到27%。
二是跨省、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2004年跨省和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占全部外出农民工的50%和35%,2007年初,这一比重分别为4816%和3214%,分别下降了114和216个百分点。
¹6期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生存状况研究392当前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及存在问题211农民工的工资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工资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2004年,农民工月均工资由659元上升到780元,增长1814%。
而在本此调查的2007年初,农民工月均工资超过1300元,达到1305元,比2004年增加了625元,增长8011%,可见2004年以来,农民工工资增长速度加快(图1)。
从各月均收入组看,2007年初月均800元以下的低收入组的农民工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如月均收入在300~500元的农民工占219%,比2004年下降了1419个百分点;月均收入在500~800元的农民工占1516%,比2004年下降了2114个百分点。
月均800元以上的较高收入组的农民工的比重则大幅度增加,如月均收入在800~1000元的农民工占3210%,比2004年提高了1516个百分点;月均收入在1000~1200元的农民工占1311%,月均收入在1200~ 1500元的农民工占1712%,1500元以上的的农民工占1912%,三者合计(即1000元以上的农民工)达到4915%,比2004年提高了2813个百分点。
图12002~2007年农民工月均收入(元)资料来源:2002~2004年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历年调查数据,2007年数据根据本次调查计算得到。
虽然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大大低于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
农民工2007年初的月均工资仅相当于2005年11月全国职工月均工资的8514%。
此外,2007年初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5小时,大大超过了城镇职工的平均工作时间。
如果按2005年城镇职工每周工作4718小时计算,则2007年初农民工小时工资仅为2005年全国职工小时工资的6218%,农民工的相对工资水平就更低了。
¹212工资拖欠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一些行业和地区工资拖欠问题依然严峻在此次调查中,6514%的被调查对象从未被拖欠过工资,1818%的偶尔被拖欠过工资,1518%的经常被拖欠工资(见表3),人均拖欠工资384元,而且大多数农民工通过与雇主协商等方式已经追回其中的85%。
与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2005年的调查数据相比较,偶尔或经常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降低了1317个百分点,人均拖欠工资也下降了近600元,追回的工资比例则上升了1214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近两年来,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表3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全国平均行业分布地区分布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东部中部西部偶尔拖欠1818161517161812201514163715经常拖欠151811172619112111222142018从未拖欠6514711855118016681363114117合计1001010010100101001010010100101001040人口研究31卷从行业和地区的工资拖欠情况看,工资拖欠的行业结构基本保持不变,而地区结构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农民工就业比较集中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中,建筑业的工资拖欠问题仍然最为严重,制造业次之,服务业最好。
在工资拖欠问题最为严重,政府集中治理力度最大的建筑业,工资拖欠的比重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在本次调查中,经常或偶尔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仍达到4415%,比全国平均值高出917个百分点。
在服务业,经常或偶尔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占1914%,比全国低1512个百分点。
从农民工输入地的地区结构看,作为农民工最为集中的东部地区,是拖欠农民工工资最严重的地区,因而也一直是政府治理的重点地区。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这种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已经超过东部成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东部地区则成为程度最轻的地区。
在西部地区,经常或偶尔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达到5813%,比全国平均高出2317个百分点;而在东部地区,经常或偶尔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比全国低21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的情况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经常或偶尔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比全国高出213个百分点。
213大部分农民工获取工作信息和工作的途径以非正式途径为主,就业服务有待改善调查显示,有1714%的农民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使用过政府组织,710%的农民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使用过职业介绍机构;7516%的农民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使用过政府组织和职业介绍机构, 8514%的农民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使用过亲戚、熟人和老乡等个人关系,8213%的农民工获取工作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依靠亲朋好友等个人关系,只有412%的农民工获取工作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政府组织,518%的农民工则是将街上张贴的招工广告作为获取工作信息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