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地质科普知识
地质重要基础知识点
地质重要基础知识点地质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涵盖广泛的知识领域。
以下是地质学中几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核主要由液态铁组成,地幔主要由含铁镁矿物组成,地壳则由不同类型的岩石和土壤构成。
2. 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被分为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板块,这些板块以不断运动和相互碰撞的方式在地球上形成了地震、火山和山脉等地质现象。
板块构造理论对于解释地震带、火山带和大陆漂移等现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岩石类型:地质学中的岩石主要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地球深部熔融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却凝固形成的,如花岗岩和玄武岩;沉积岩是由风化和侵蚀作用造成的碎屑物质沉积、压实和胶结形成的,如砂岩和煤;变质岩则是由岩石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发生了物理或化学变化形成的,如片麻岩和大理岩。
4. 地质时间尺度:地质学家通过研究不同岩层中的化石和地层特征来划分地质时间。
地质时间尺度分为多个层次,包括以地质年代为单位的区域、国际和全球地层年代。
5. 地球的演化历史:地质学家通过对地质记录的研究,揭示了地球亿万年来的演化历史。
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经历了地壳的形成、地球的冷却、地质力学作用和生物进化等多个阶段。
地球演化历史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过去和预测地球的未来具有重要的价值。
以上是地质学中的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为我们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运动、岩石类型、地质演化历史和地质时间提供了基础。
地质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还有助于我们预测自然灾害、探索地下资源和保护环境。
如有需要,我们可以深入研究以上知识点,并进一步探索地质学的其他领域。
地质学基础知识整理
地质学基础知识整理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它涵盖了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表面特征、演化历史以及地球上发生的各种地质过程。
对于想要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颗蓝色星球的人来说,掌握一些地质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洋葱”,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部分。
地壳是我们最熟悉的部分,它是地球表面的薄壳,平均厚度约为 17 千米。
大陆地壳相对较厚,一般在 30 至 70 千米之间;而海洋地壳则较薄,通常只有 5 至 10 千米。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厚度约为 2800 千米。
地幔的物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具有一定的塑性,能够缓慢流动。
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主要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而内核则是固态的铁和镍。
地核的温度和压力极高,是地球磁场产生的重要区域。
二、岩石的类型地球上的岩石主要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当岩浆从地球内部喷出地表,冷却迅速,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比如玄武岩;如果岩浆在地下深处缓慢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如花岗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侵蚀、搬运等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压实、胶结等作用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
沉积岩往往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还可能保存着古代生物的遗迹。
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
例如,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会变成大理岩,页岩会变成板岩。
三、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石在各种内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变位。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
褶皱是岩石在水平挤压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
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的褶皱,一般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的褶皱,往往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层是岩石在强大的压力或张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
断层可以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
四、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现代地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地理地质知识点总结
地理地质知识点总结地理地质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成和变化的学科,涉及地球内部结构、岩石和矿物、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貌等内容。
地理地质知识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资源分布、自然灾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对地理地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由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和地壳等组成。
内核是地球的最内部部分,由铁和镍组成,分为固态内核和液态内核。
外核是围绕内核的液态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下地幔是介于外核和上地幔之间的地球内部结构,主要由镁铁橄榄石和辉石组成。
上地幔是地幔的上部分,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部结构,主要由硅和铝组成,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二、板块构造和地震地球的地壳被分为许多“板块”,它们在地幔上不断移动,这种运动产生了地震和火山活动。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板块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
当板块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可能会产生地震。
地球上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是地震带,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等。
地震的破坏力很大,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火山和岩浆火山是由地壳中岩浆喷发形成的地质现象。
岩浆是由地壳底部的部分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熔化形成的物质。
当岩浆向地表喷发时,形成了火山。
火山活动会释放大量的热能和气体,对周围地区产生严重的影响。
同时,火山还会产生火山灰、熔岩等物质,对地表造成影响。
四、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貌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貌主要是由地质作用和气候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
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多种多样,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河流、湖泊等。
这些地貌形态在不同地理环境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山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平原对农业生产的支持等。
五、岩石和矿物岩石是地球的主要构成物质,它是由矿物颗粒和其他物质粒子通过不同方式结合形成的。
岩石在地球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记录了地球的演化历史。
矿物是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物质,它们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等。
地质常识知识点总结
地质常识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地球结构和演化1.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态的铁镍合金,内核则是固态的铁镍合金。
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由熔岩构成,温度较高。
地壳是地球的最薄的一层,分布在地幔之上,主要由岩石构成。
2. 地球内部的热力学地球内部存在着地热,地热能是地球内部释放的热能。
地热能通过地球表面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分布到地球表层。
地热能的发展利用对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3. 地球的演化地球的演化是指地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据地质学的研究,地球的演化可以分为原始地球演化、地球大陆演化、地球气候演化、地球生物演化等多个阶段。
地球演化过程中,地球发生了地壳形成、地震地壳的漂升、喷发火山、地壳板块漂移等现象。
第二部分:地质地貌和地质灾害1. 地质地貌地质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
地球表面的地貌可以分为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河谷、湖泊、海洋等。
地质地貌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的构造活动、气候作用、水体冲刷等有着密切关系。
2.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灾害、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地裂缝等。
地质灾害的发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预测对于减灾和救灾意义重大。
第三部分: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1. 地球资源地球资源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地质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有着重要意义。
2.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对地球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防止环境污染和退化。
环境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排放、推行可持续发展等。
地质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
第四部分:地球科学的应用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指采用地质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对地下资源进行勘察和探测,包括矿产资源勘探、水资源勘探、地热资源勘探等。
地质学基础知识汇总
地质学基础知识1.1地球及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所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购造和地壳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3、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和岩石圈,能源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的称为内力地质作用。
4、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表面,能源来自于地球外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
5、内力地质作用又分为:构造运动、地震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6、外力地质作用又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7、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组成物质发生了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过程。
8、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和长期性。
9、构造运动的形式:升降运动(造陆、沿半径)水平运动(造山、沿球体平面沿切线方向)10、地震:是地壳快速颤动或摆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11、地震四要素: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破坏烈度。
12、震源: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
1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
14、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15、按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范围(0旳〜70km)中源地震,范围(7om〜300m)深源地震,范围(3oom〜700m)1.2岩浆作用和火成岩1、岩浆成份分类: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少量金属元素和稀有元素、挥发性物质。
2、岩浆作用:岩浆从发育到往上运移再到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3、岩浆作用分为:喷出作用、侵入作用。
4、火成岩分为:喷出岩、侵入岩。
5、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6、程度分火山按喷发剧烈为:猛烈式、宁静式。
7、喷发形式:中心式、裂隙式、熔透式。
8、喷出物质:以固态、气态、液态的形式存在。
1.3岩石1、喷出岩的产状分为:火山锥、岩钟、岩熔流。
2、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第二部分》倾入作用与倾入岩1、倾入作用:岩浆从地壳深部上升运移倾入周围岩石,而未达到地表。
地质学基础知识
地质学基础知识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展过程及其与地球表层和内部过程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
它不仅关注地球的过去,也探索地球的现在和未来。
以下是地质学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1.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薄层,主要由岩石构成。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是地球体积最大的部分。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液态金属组成,内核则是固态金属。
2. 岩石:岩石是构成地壳的基本单位,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由沉积物经过压实和胶结作用形成,变质岩则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的。
3. 矿物:矿物是地球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常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
4. 板块构造:地球的地壳被划分为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的对流作用下不断移动。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碰撞、俯冲和分离,是造成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
5. 地质年代:地质学家根据岩石和化石的分布,将地球的历史划分为不同的地质年代,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每个年代都有其特定的生物群和地质事件。
6. 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指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外力作用则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等过程,这些作用塑造了地球的地貌。
7. 化石: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迹或遗物,是研究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化的重要证据。
通过化石的研究,科学家可以了解古生物的形态、习性和生活环境。
8.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如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来寻找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和评估地质环境。
9. 环境地质:环境地质研究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的研究,以及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的评估。
地质学基础大一知识点
地质学基础大一知识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构造、形成和演化过程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大一学生在学习地质学基础时,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地质学基础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帮助大一学生对地质学有更全面的了解。
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的一层,分为陆壳和海壳。
地幔位于地壳下方,是构成地球大部分体积的层。
地核位于地幔之下,可以分为外核和内核。
2.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形成是通过宇宙的巨大能量释放,在约46亿年前形成的。
地球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包括原始地壳的形成、大陆的碰撞和分裂、火山活动、地质构造的变化等。
3. 地球表面的地貌地球表面的地貌包括山脉、平原、高原、丘陵、峡谷、河流和湖泊等。
这些地貌是地球内部构造和外界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
4. 地质时间和年代地质时间是指地球形成到现在的时间长短。
地质学家将地质时间划分为不同的地质年代,例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
每个地质年代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地质纪。
5. 岩石与矿物岩石是地壳中最基本的地质物质,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形态。
6. 地震与地壳运动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地壳内部的应力积累和释放引起的地面振动。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地表运动,是地球形成和演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7. 水资源与地下水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而地下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水是地表水渗入地下的水分经过一定时间形成的,是重要的饮用水和灌溉水资源。
8. 矿产资源与矿产开发地球中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属矿、非金属矿等。
而矿产开发是指对这些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开采和加工利用的过程。
9. 环境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球的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主要关注地球的资源利用、地质灾害、地球环境保护等问题。
10. 地质灾害与预防地质灾害是自然界对人类造成的一种威胁,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学相关知识点归纳
地质学相关知识点归纳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演化、地质过程和地质资源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读者了解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1.地球的结构地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固体岩石层,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黏稠的岩石层,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铁和镍组成。
这些部分通过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区分,对地球的结构和演化有重要影响。
2.岩石和矿物岩石是地球表面的固体物质,由矿物质和其他成分组成。
矿物是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它们在地质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了对地球演化和资源的理解。
3.岩石循环岩石循环是指地球上岩石和岩石碎片在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之间的循环过程。
它由火山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和侵蚀作用等多个过程组成。
通过这些过程,岩石和岩石碎片可以被重新形成、改变和再利用。
岩石循环是地球演化和岩石资源形成的重要过程。
4.地质时间地质时间是指地球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和事件的时间顺序。
它通常分为宏观地质时间和微观地质时间两个层次。
宏观地质时间是指地球历史上的主要时期和纪,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微观地质时间是指通过对岩石的放射性元素衰变和化石的研究来确定的具体年代。
地质时间对于研究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5.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过程引起的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
它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质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地质灾害成为地质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6.地质资源地质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和地表上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它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和土壤资源等。
地质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研究和开发地质资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普通地质知识点总结
普通地质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是地质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地球内部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厚度约为5-70公里。
地壳的质地比较坚硬,主要由岩石构成。
地壳的厚度随着地球表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层,主要由硅氧化物和镁铁矿物组成,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的温度和压强都比较高,能够形成地幔柱流,驱动地球板块的运动。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组成,内核则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与一些小量的碳、硫等非金属元素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厚度约为2200公里。
地核的温度非常高,能够维持地球的内部温度,形成地球的磁场。
二、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板块构造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地球的外表面被划分成了若干块板块,而这些板块则以不同的速度在地球的表面上移动。
地球板块的运动导致了地壳的变形和地震的发生。
目前,地球表面上有七大陆板块和十多个小板块。
地球板块的运动是由地球内部的地幔柱流所驱动的。
地幔柱流是地幔内部的热对流造成的,能够带动地球板块进行运动。
地球板块的运动也导致了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地球历史与地质时间尺度地质时间尺度是地质学的一个基本知识点。
地球的形成日期约为46亿年前,而地球自然演化的过程则分为了四个主要的地质时期,分别为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每一个地质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地层和化石。
通过对地球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和化石的研究,地质学家能够对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进行推断和研究。
地质时间尺度的建立也为地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四、地质资源地质资源是地球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能源和矿产等。
地质资源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了矿产资源、水资源、燃料资源和地质遗迹等。
矿产资源是地球内部的各种矿物资源,包括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矿物资源等。
水资源是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海水等。
燃料资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地质学知识点
地质学知识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运动及演化过程的学科。
它涵盖了多个子学科,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地貌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古生物学等。
本文将介绍地质学的基本知识点,以帮助读者对地质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矿物学矿物学是研究地球上的矿物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组成的学科。
矿物是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人类利用矿物进行建筑、工艺和能源开发。
常见的矿物包括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
二、岩石学岩石学是研究地球上的岩石以及它们的形成、分类和变质等方面的学科。
岩石是由一个或多个矿物组成的固体物质,形成于地球的不同部分和不同过程。
根据岩石的组成和形成过程,可以将其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地壳表面或地下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火成岩有花岗岩、玄武岩和安山岩等。
火成岩中的矿物颗粒由于冷却速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晶体大小和岩石的质地。
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风、水、冰等力量将碎屑物质沉积在地表或水底形成的岩石。
例如砂岩、页岩和石灰岩都是常见的沉积岩。
沉积岩中保存了动植物的化石,对研究过去的地质环境和生物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3. 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等环境条件下经历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的形成与地壳的运动和变形有关,它们常常出现在构造带和大规模地壳运动的地区。
例如片麻岩、千枚岩和云母片岩等都是常见的变质岩。
三、地貌学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以及地表过程的演化规律。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为的特征和地形,包括山地、平原、河谷和盆地等。
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地质、气候、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四、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等方面的学科。
它研究地壳的形成和演化,了解板块构造、地震断层和山脉的形成等地质现象。
构造地质学对于理解地球的动力学过程和预测地震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有趣的科普知识
地质有趣的科普知识1. 地壳与板块运动:地壳由若干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不断运动,导致地震和火山喷发。
板块运动也是地球表面山脉、海洋和大陆的形成原因之一。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可以分为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
内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外核是铁和镍的液态层,它的运动导致了地球的磁场。
地幔是介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岩石层,占据了地球的绝大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和土壤覆盖层。
3. 地球的年龄:科学家们通过测量地球上岩石和矿物的年龄,推断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这意味着地球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4. 岩石循环:岩石循环是指岩石在地球表面的不断变化和循环过程。
它包括岩石的形成、侵蚀、沉积、变质和再循环等过程。
岩石循环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5. 地球上最大的火山: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地点之一,该地区还有一座巨大的火山,被称为“塔玛山”。
塔玛山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单个火山,其高度约为7.5公里,超过珠穆朗玛峰。
6. 极地冰川: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冰盖,每年融化的冰量会造成海平面上升。
冰川的形成和消融对气候变化和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7.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约占全球淡水资源的30%。
地下水可以供给人类饮用和灌溉,但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层沉没。
8. 物种演化与地质:地质变化对物种的分布和演化起着重要影响。
地质事件如地壳的隆升和断裂会导致物种隔离和演化,从而形成新的生物多样性。
9. 地震预测:虽然目前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时间和地点,但地质学家们根据地震活动的模式和历史数据可以预测某些地区未来地震的概率和规模。
10. 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石油和天然气是地球深部的有机物质经过成岩作用和长期埋藏后形成的。
它们是重要的能源资源,用于燃料和化学工业。
地理地质大全知识点总结
地理地质大全知识点总结地理地质是研究地球形成演化、构造、地貌、地层及岩石、矿产资源、地球物理现象等的科学。
它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地球的物质组成、形态特征、地壳演化等多方面内容。
以下是地理地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形成大约在46亿年前,起源于太阳系中的原始星云。
在地球形成初期,由于大量的陨石撞击,地球表面融化成了一个巨大的岩浆球。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逐渐冷却,并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地球。
地球的演化经历了地球内部的不断运动和地表的各种改造,形成了地球目前的地形地貌。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最热的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
地幔是地球的中间部分,主要由固态地幔和流态地幔组成,是地球的热辐射层。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主要包括大洲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球表面及地壳深部所发生的构造变形与构造形态的总称,表现为山脉、断裂带、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现象。
地球的地质构造是不断变化的,主要有板块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和火山构造等。
地理地貌地理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特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峡谷、峰林、湖泊、河流等。
地理地貌的形成受地质、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样的景象。
地层与岩石地层是地球上按时间顺序划分出的一系列地质岩层,可以记录地球演化的历史。
岩石是地球的主要构成物质,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通过对地层和岩石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演化和资源分布情况。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以开采利用的矿物、矿石、矿泉、岩石等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意义,包括金属矿产、能源矿产、非金属矿产等多种类型。
地质勘查是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地下资源的勘探可以找到更多的矿产资源。
地球物理现象地球物理现象是地球内部和表面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包括地震、地磁、重力、地热等。
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地质学知识点总结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结构、成分、演变和动力学等内容的科学学科。
地质学常常被描述为一门“古老的科学”,但是地质学却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因为地球上的资源、环境和灾害等问题都需要地质学的知识和技术来解决。
本文将对地质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地球的演化史、地球的结构、地质时代、地震与火山、矿产资源以及地球环境等内容。
地球的演化史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行星,它诞生于约46亿年前。
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其表面是一颗炽热的火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冷却下来并形成了固体地壳。
地球的演化史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原始地球演化、前寒武纪演化、后寒武纪演化以及人类文明出现之后的演化。
原始地球演化阶段是指地球表面温度高达数千度,大气中充满了水蒸气和其他的气体,火山活动频繁,地壳表面是一片岩浆海洋。
后寒武纪演化以前的地球是一个原始的,丰富的生命在地球上展露,这一时期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可追溯至大约38亿年前。
人类文明出现之后的地球演化主要是指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包括环境变化和资源开发等。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层次。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薄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壳。
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壳层,是地球最厚的一层,地幔的物质是半固态的,主要是含有铁和镁的硅酸盐矿物。
地幔是地球的大部分体积,是地球的热源,地幔中的埋藏的岩浆会在一定条件下爆发成火山。
外核是地幔与内核之间介于地幔与外核之间的液态外核,外核主要是铁和镍的合金,其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内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的合金组成。
地质时代地质时代是地球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它们是由地质学家根据化石、岩石和地层的性质对地球历史进行分类而得出的。
地质时代的划分是根据地球上特定时期的生物群和地质事件来判定的。
地质时代的划分从远古时代到现代,包括元古宙、中生代和新生代等不同的时期。
地球上的重大事件地球上的重大事件包括地震与火山。
地震是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震动,地震是地球上最大的能量释放方式之一。
地质构造基础知识,这篇总结的很全面
地质构造基础知识,这篇总结的很全面地层1. 地层概念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地层是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
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2. 岩石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所组成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固体结合体。
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与油气田关系密切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而沉积岩中又以砂岩、石灰岩、泥岩为主。
在特殊的条件下,岩浆岩(如花岗岩)和变质岩也可以形成油气的储集层。
△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3. 岩浆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天然生成的,为一种高温、高压状态富含挥发性成分的粘稠状硅酸盐熔融物质。
当岩浆向地壳薄弱地带(发生破裂或失去平衡)活动时其温度、压力会逐渐下降,挥发性物质不断析出,岩浆自身逐渐分化,经过冷凝和结晶便形成岩浆岩,也称火成岩。
岩浆由地壳深处向浅处活动的过程称侵入作用,在这一阶段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岩浆沿裂隙溢出地表或喷向天空的活动过程叫岩浆喷发或火山活动,这一阶段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叫喷出岩或火山岩。
△火山及其构造示意图△岩浆岩4. 变质岩由沉积岩、岩浆岩或先期生成的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称作变质岩。
如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等。
大理岩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变质而成;石英岩是由石英砂岩或硅质岩类变质而成;板岩、千枚岩等是由粘土质、粉砂质原岩变质而成。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无论是岩石的变形还是物质成分的重新组合,都有是在固态情况下进行的,这与岩浆作用是不同的。
△变质岩5. 沉积岩沉积岩是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之一。
它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地球地质的知识点总结
地球地质的知识点总结地球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壳运动和地质过程的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与地球地质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1. 地球的结构地球可以分为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和地壳五个主要层次。
内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由固态铁镍合金组成;外核是围绕内核的液态铁镍合金层;下地幔位于外核之上,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上地幔是下地幔和地壳之间的区域;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薄壳,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2.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指地壳在地球表面的运动和变形。
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
构造运动是地壳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包括板块的碰撞、分离和滑动等;地震活动是地壳发生断裂时释放的能量,引起地震现象。
3. 地球的地质过程地球的地质过程包括岩石循环、岩石圈运动和地质作用。
岩石循环是指岩石在地球内部和地表之间的循环,包括岩浆的形成和岩石的变质、风化和沉积等过程;岩石圈运动是指地球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包括板块边界的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地质作用是指地球内部和地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包括火山喷发、地震、沉积物的沉积和岩石的变质等过程。
4. 地球的年龄和演化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地球的演化可以分为原始地球、古老地球、中古地球和现代地球四个阶段。
原始地球阶段是指地球形成的早期阶段,包括地球的凝聚和分化;古老地球阶段是指地球形成后的早期阶段,包括地球的火山活动和大规模岩浆活动;中古地球阶段是指地球形成后的中期阶段,包括地球的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现代地球阶段是指地球形成后至今的阶段,包括地球的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
5. 地球的资源地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地球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如铁矿石、煤炭和石油等;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和太阳能等;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生物资源包括动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普通角闪石 Ca(Mg,Fe)3Si4O12
角闪石呈细长柱状,深绿 至黑色,玻璃光泽,完全 解理,硬度5.0~6.0,角闪 石主要分布在岩浆岩和变 质岩中的片麻岩和片岩中。 在岩石中呈针状或纤维状。 伴生矿物为正长石、斜长 石和辉石,角闪石易风化,
蛭石 Mg0-5(OH)4{Mg3[AlSi3O10](OH)2}
晶体属单斜晶系层状结构 硅酸盐矿物。因加热时能 迅速膨胀,弯曲呈水蛭状 而得名。集合体呈片状、 土状或粉末状。一般呈褐 色、褐黄色或暗绿色,带 油脂的玻璃光泽。底面解 理完全,解理片具挠性。 摩氏硬度1.5-2.8,比重 2.1-2.7。
高岭石 Al4[Si4O10]·(OH)2
高岭石,粘土矿物,晶 体属三斜晶系的层状结 构硅酸盐矿物。白或浅 灰、浅绿、浅黄、浅红 等颜色,条痕白色,土 状光泽。吸水性强,和 水具有可塑性。高岭石 是组成高岭土的主要矿 物,常见于岩浆岩和变 质岩的风化壳中。
滑石 Mg3[Si4O10](OH)2
滑石,属三斜晶系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白色或各种浅色,条痕常为白色,脂肪光泽 (块状)或珍珠光泽(片状集合体),半透 明。摩氏硬度1,比重2.6-2.8。低硬度,有 滑感,绝热及绝缘性强。
2.非结晶矿物(又称无定形矿物) 指原子作无序 或短程有序排列,无法用X射线或电子衍射检测其 晶体结构的矿物或其他固态物质,如蛋白石等。
二、矿物的物理性质
(一)颜色 颜色是鉴定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矿物呈色
的原因,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三种。
(二)条痕 条痕就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将矿物在未上釉的瓷
板上进行刻划,其留下的粉末痕迹就是条痕。
地质基础知识点总结
地质基础知识点总结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在地质学的研究中,自然界中各种岩石、矿物、地层、构造等都是研究的重要对象。
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地理学、生物学、气象学等领域都有密切联系。
下面将从地球的形成演化、地质时间和地质力学等方面来总结地质基础知识点。
一、地球的形成演化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之后。
地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凝聚、差异化、火成作用和地壳的形成等阶段。
1. 太阳系的形成和地球的凝聚太阳系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分子云的坍缩、原行星盘的形成和凝聚、原行星盘内行星体的聚合等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地球的父体物质于45亿年前开始凝聚。
2. 地球的差异化地球形成后,各种化学成分不均匀分布,形成地幔、地核和地壳等化学成分差异的地球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火成作用和重力分选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3. 火成作用和地壳形成地球形成后,火成活动对地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球的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洋壳。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闪长岩等构成,而洋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
4. 地球的演化地球经历了地球的原始大气、地壳的分异、地球内部的热态和地壳的动力作用等演化过程。
地球的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地壳的运动对地球的演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地质时间地质时间是地质学中用来测定地质过程和事件发生时间和顺序的时间尺度。
主要包括相对地质时间和绝对地质时间两大类。
1. 相对地质时间相对地质时间是以地层上下次序的叠置、交错关系和动物、植物化石的演化规律为依据的时间尺度。
主要包括地层的原理和叠置原理等。
地层的原理是指形成在同一地区的地层,年代较老的地层在下,年代较新的地层在上。
叠置原理是指地层的叠置关系表现在上部地层和下部地层之间的接触面的位置。
2. 绝对地质时间绝对地质时间是以地球历史的岁差、年代特征和年代数量等为依据制定的地质时间尺度。
绝对地质时间主要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磁性地层的测定和古地理时差的测定等方法来确定地质事件和过程的年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科普知识1.地球是一颗行星。
2.地球的年龄是45.5亿年。
3.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km。
地球的外部层圈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层分为地壳、地幔及地核。
4.地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版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它们不停地在运动,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水平运动,其次是垂直运动。
5.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4月22日。
6.世界土地日是每年的6月25日。
7.世界水日是每年的3月22日。
8.河南省的嵩山、云台山、伏牛山及王屋山都建有世界地质公园。
9.世界地质公园“嵩山”号称“五世同堂”指的是五个时代古文物(嵩山不到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完整出露着全球绝无仅有的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地质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精华,被地质学家誉为“五代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10.河南省最高的山峰是在小秦岭的老鸦贫,海拔2413.8m;最低处在淮河固始县处境地带,只有海拔23.2m。
11.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pó)阳湖。
(在我国的湖泊中,鄱阳湖具有最大的淡水水产养殖的水域,是长江中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的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在洪水位21.69米时,湖长170.0公里,平均宽度17.3公里,面积为293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108立方米。
鄱阳湖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主要入湖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
)12.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也是世界仅次于里海的第二大湖(里海是咸水湖)。
(湖东北面为加拿大,西南面为美国。
湖面东西长616公里,南北最宽处257公里,湖面平均海拔180米,水面积82103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05米。
蓄水量1.2万立方公里。
有近200条河流注入湖中,以尼皮贡和圣路易斯河为最大。
)13.冰川是寒冷地区多年降雪积聚、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
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是由大气固态降水积累演变而成、在重力作用下缓慢运动、长期存积而形成的。
冰川在世界两极和两极至赤道带的高山均有分布,地球上陆地面积的1/10为冰川所覆盖,而4/5的淡水资源就储存于冰川(冰盖)之中中国冰川面积分别占世界和亚洲山地冰川总面积的14.5%和47.6%,是中低纬度冰川发育最多的国家。
中国冰川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6省区。
“河中无水能流动,速度虽小力无穷,搬起石头当锉刀,把山切成U字型阳光阻挡我前进,流出汗水卸包袱”就是形容冰川的小谜语。
14.雪线是由气候和地形相互作用形成的大气固态降水的积累等于消融的界线。
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
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
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
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
15.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常简称为IUCN,是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Resources的缩写,是一个国际组织,专职在世界的自然环境保护。
该联盟于1948年在瑞士格兰德(Gland)成立。
由全球81国家、120位政府组织、超过800个非政府组织、10000个专家及科学家组成,共有181个成员国。
16.黄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
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17. 我国目前最大最深的峡谷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长504.6公里,最深处达6,009米,平均深度在2,268米以上。
18.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是虎跳峡,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龙蟠乡东北。
全长15公里,高差达三千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
19. 桂林山水主要是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20.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
21.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的决议,冥王星被排除太阳系。
(被称为行星(planet)的天体要符合三个主要条件:a该天体须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之上b该天体须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hydrostatic equilibrium)的形状(近于球形)c该天体须已经清空了其轨道附近的区域。
而冥王星则不符合上述第三条行星标准。
)2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成因: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1]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23. 寒武纪是显生宙的开始,标志着地球生物演化史新的一幕。
在寒武纪开始后的短短数百万年时间里,包括现生动物几乎所有类群祖先在内的大量多细胞生物突然出现,这一爆发式的生物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
寒武纪是地质年代划分中属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一个纪,距今约5.4亿至5.1亿年,寒武纪是现代生物的开始阶段,是地球上现代生命开始出现、发展的时期。
24.恐龙在中生代的侏罗系是最繁盛的!25.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于古近纪。
26.豫西山地为秦岭山系的余脉,在河南省境内分成数支,呈东北、东南扇形展开,其中最大的一支是伏牛山。
27. 火一烧体积就能膨胀几十倍的矿石是蛭石。
28.能治腹泻的矿物是明矾石。
29.矿物的相对硬度以摩氏硬度计表示。
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物质是金刚石。
30.“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主要指化学性质稳定。
(因为一般的金属怕火,是在加热的情况下会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变质,变成氧化物,而不活泼金属--金,既使熔化,也不和氧气反应,保持本色不变,故称之为"真金不怕火炼".)卤水制盐是利用了矿物的结晶性能。
31.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之所以这样命名是由于其历史沿革造成的。
古希腊、罗马曾用金属铅制成类似铅笔的铅棒。
它们多为锥形,与其他物体磨擦后留下铅的痕迹,用来划线做标记。
14世纪,欧洲出现类似现在的铅笔。
1565年,英国开始以石墨为笔芯,手工制出最原始的木杆铅笔。
166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铅笔厂。
1790~1793年,法国康德采用黏土将石墨黏结制成笔芯,奠定了现代铅笔工业基础。
在铅笔的笔杆上通常都有硬度标志,H表示硬质铅笔,前面的数字越大硬度越大:B表示软质铅笔,前面的数字越大笔芯越软。
HB则表示软硬适中的铅笔,适合日常书写之用。
)32.优质的鸽血红红宝石和优质的翡翠的唯一产地是缅甸。
33.“梅花玉”产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紫逻山。
在河南,名贵的独山玉(简称独玉),是我国宝玉石家族中影响较大的一个玉种,是我国三大名玉之一,因产于河南南阳独山而得名。
独山玉开发利用的历史悠久,据南阳县黄山出土文物“南阳玉玉铲”考证,应属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六千年的历史。
34. 生产水泥的原材料:石灰石\黏土\砂岩\铁质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磨细后在1450度高温下煅烧后就得到水泥熟料,再加点混合材,比如,粉煤灰]石灰石\矿渣\等原料就可以磨制成水泥了。
35. 河南省钼矿储量居亚洲第一位,主要产地被誉为“钼都”,该产地是栾川。
河南灵宝县是我国第二大黄金产地县。
河南的油田主要分布在南阳及濮阳。
36.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我国矿产资源时说过:“中东有油石,我国有稀土。
”(稀土矿,我国储存量占全世界已探明的储存量的97%。
)37. 可燃冰全称甲烷气水包合物,也称作甲烷水合物、甲烷冰、天然气水合物。
最初人们认为只有在太阳系外围那些低温、常出现冰的区域才可能出现,但后来发现在地球上许多海洋洋底的沉积物底下,甚至地球大陆上也有可燃冰的存在,其蕴藏量也较为丰富。
38.铁矿石的主要供应国是澳大利亚。
39. 长江与淮河的水分岭是大别山。
(大别山位于中国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交界处。
东南西北走向。
西接桐柏山,东为张八岭,三者合白马尖---代表松称淮阳山。
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
长270千米。
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南。
)40.煤层产于沉积岩中,在煤层上下顶底板常常能见到植物化石。
(煤层本身就是古代大量植物的遗骸经高温高压压缩处理,埋在地底下的产物。
)41. 地表分布最广的岩石是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
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
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42. 硬度很大,近观还有许多圆形空洞,仔细观察岩石中还能找到暗绿色粒状具有油脂光泽的矿物此岩石为玄武岩。
43. 大洋盆地中的海山,(如夏威夷群岛)多由玄武岩组成。
(玄武岩,表面多孔状,玄武岩是一种基性喷出岩,属于火山地貌。
)44. 当火山爆发时,熔岩中分离出来的气体会产生一种被称为浮石的岩石,这种岩石里面有许多气泡,所以它们能在水中漂浮.45. 以石英岩为主体的名山是黄山。
46.抗风化能力强的矿石是石英。
(砾岩直径大于2 mm的岩石碎屑叫砾,已经磨圆了的俗称卵石。
砾和卵石被其他物质胶结起来形成的岩石,称为砾岩。
砾石多半为较坚硬的岩屑或矿物组成,如石英、燧石等。
胶结物一般为黏土、钙质、硅质等。
由二氧化硅胶结的砾岩特别坚固,抗风化能力最强。
47. 采集岩矿标本或样品时,最重要的应该是代表性要求。
48.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