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及工作流程.pdf

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手册

编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方来英 副主任委员:丛骆骆赵静屠志涛 常务编委:杨光金世元 编委:(按姓氏笔划排序) 于贵平朱蓓许保海李广庆李京生 苑景春陈桂莲钟赣生翟胜利

前言 中药饮片调剂是指中药药剂人员遵照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调配成药剂,是中药药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从生产、炮制、加工到临床应用,调剂处方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民众用药安全有效,是涉及法律责任的重要工作。 中药汤剂相传始于公元前商代时的伊尹,经过几千年历史沿革与发展,历代前贤逐渐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早已形成了学术性、技术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做好中药饮片调剂工作,需要中药药剂工作者具有高度责任心,在做每项工作环节中都能做到准确无误,同时要求必须经过中医药学专业学习、真正掌握了中药饮片调剂的有关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胜任和做好工作。 由于全国各地区多年历史形成的用药习惯存在差异,中药饮片加工炮制方法也有不同之处。虽然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技术法规,但未能做到全国统一执行,因此1980年北京市卫生局为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事业,贯彻党和政府对中医药继承、发扬、整理、提高的方针政策,为维护民众用药安全、有效,针对中药饮片调剂存在的问题,组织了北京市的中医药学专家,在千百年来已积累中药饮片调剂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年反复研讨及论证,编辑了《北京市中药调剂规程》,作为行政性技术法规于1984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为北京市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迄今,《北京市中药调剂规程》已实施了26年,对它进行必要的修订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已经变化了的新情况。为此,北京中医药学会和北京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先后提出了修订《北京市中药调剂规程》的建议。在1999年开始即组织北京市中医药专家对1984年版的《北京市中药调剂规程》进行修订工作。时至今日,在原《北京市中药调剂规程》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讨论,完善成为《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由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颁布,作为北京市中医药行政性技术法规和医药企事业单位中药处方与调剂工作的法定依据,于2010年月日颁布实施。 北京市卫生局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年月

中药饮片处方的调剂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的调剂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的调剂应当按照《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调剂规程等进行审方。 1.处方项目是否完整,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疗科室、诊断、病历号、医师签名、盖章、处方日期等 2.中药饮片名称、剂量、剂数、先煎、后下等书写是否规范。 3.含有毒性中药饮片是否超过规定的最大剂量,是否符合毒性药品管理规定。 4.审核麻醉药品的开具是否符合特殊药品的管理规定。 5.审核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的问题。 6.医疗保险等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二)发现可能存在对患者不利的问题时,应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经医师纠正或再次确认重新签字或盖章后方可调配。 (三)划价 1.提倡信息化自动化价。 2.手工划价工作宜由中药专业人员完成。 (四)调配 1.调配前再次审查相反、相畏、禁忌、毒性药剂量等,确认处方没有差错。 2.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

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根据药物不同体积重量选用适当的戥子,一般用克戥称取贵重或毒性药,克以下的要用毫克戥,保证剂量准确。称量前检查定盘星准。 3.一方多剂时用递减分戥法称量,每味药应逐剂回戥,特别是毒性药禁止凭主观估量,更不可随便抓配。 4.坚硬或大块的矿石、果实、种子、动物骨及胶类药,调配时应捣碎成小块或粗末入药。 5.不得将变质、发霉、虫蛀等药品调配入药。 6.为便于核对,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 7.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方法的饮片必须单包并注明。 8.若采用小包装的饮片,应注意该饮片的特点,调剂时注意检查饮片名称和剂量。 9.特殊管理饮片不能采用小包装进行调剂。 (五)检查复核 1.复核药品与处方所开药味和剂数是否符合,避免出现多配、漏配、错配、掺混他药或异物等现象。 2.有无相反、相畏、禁忌和超剂量等问题。 3.有无变质、发霉、虫蛀、鼠咬、泛油、以生代制、未捣碎等。 4.是否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要求饮片单包。 5.抽查剂量准确程度,要求每剂重量差异不超过±5%,贵重药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 为加强中药饮片调剂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中药士及以上职称的中药人员根据有处方权医师签名的处方进行调配,调配人员本人及其家属的处方应由其他调配人员进行调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发药及安全用药指导。 2.调配前认真审核处方中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药名、剂量、用法,配伍禁忌等。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双签字”确认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3.调剂人员需按《处方管理方法》的统一标准,按方称量,一方多剂者,药等量递减分包,不得估量抓药,更不能以手代称,每剂药品称量误差不得超过正负5%。 4.调配矿石、贝壳、果实、种子等药品均需打碎配发,“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等药品均应按医嘱单在小包上注明煎服方法。配方必须保证药品质量,凡伪劣,霉变,虫蛀药品不得配发。 5.凡急诊处方和医生注明急重的处方,一律给予优先配发。 6.处方调配完毕,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名,再交核对人员复核,复核人员应查对配发有无漏配,错配,确认无误后在处方上

签名,方可包扎发药,并向病人交代药品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如需要在医院煎者应登记计费,再交煎药室煎煮。 7.毒、麻、贵重药品按有关规定管理,专人负责、专柜保管,做到帐物相符。 8.药品分类、定点存放,药斗及储存容器应贴药品标签。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 9.中药剂人员收领中药饮片,必须把好质量、数量关,对伪劣及变质、等级低的饮片坚决拒收。 10.中药剂人员填装药斗时必需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并做到伪劣及变质的药不装,应炮制的而未炮制的不装,名称可疑的不装。补充药品时,原有药品应该放在新补充药品上面。新增药品及短缺药品,应及时通知相关科室。11.药房的衡量器具,应保持清洁、固定位置存放,定期检查灵敏性。 12.调剂室工作人员衣帽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并保持好室内卫生,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擅自脱岗,不迟到早退,非本室人员不得进入调剂室。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 一、收方、审方 1、审核处方上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诊断、日期、药价、医师签字等,审阅药品名称、剂量、剂数,以及处方书写是否清楚,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四查十对”制度等要求逐一进行审核。项目不全或不清楚的须请处方医师补充。 2、审查处方中如有相反、相畏及禁忌药物,毒剧药物超过规定使用剂量或改动时,需医师再次签字。 3、审阅处方中,如有短缺品种,应及时通知处方医师,药剂师无权随意将相似疗效品种互为代用。 二、配方 1、除详细审查处方中相反、相畏、禁忌和毒剧药物及剂数外还需核对药品别名、脚注等,审核无误后,方可调配。 2、调配小包装中药饮片需依据处方显示的规格调配。 3、调配散装饮片时,选择合适的戥子,并确保称量准确,按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成一堆。 4、调配的各种饮片,应保证洁净、没有杂质,无发霉、变质、虫蛀、不合格药品。 5、处方中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布包另煎、冲服等品种,均应按照煎药常规单包并注明。 6、处方中矿物药、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等坚硬药品,遵照处方中“打碎”、“捣碎”、“劈”等脚注说明捣碎方可入药。

7、分戥时,三戥一平,处方中并开药品,应分别称量。凡细料药品或毒性药品,可用递减分戥法,每味药应逐剂进行复戥,并按剂分包。 8、称量检查时,每剂误差不得超过士5%。 9、调配完毕,详细查对无误后,调剂者签名或盖章。 三、复核及包装 1、首先核对调配的药品是否符合处方所开的药味剂量和剂数,确保无多配、漏配、错配或掺混异物的现象。 2、无相反、相畏、禁忌和超剂量等。 3、药品质量无虫蛀、发霉、变质,无以生代制、生制不分、整药、籽药未捣等现象。 4、将先煎、后下、布包煎、烊化、另煎、冲服、兑服和特殊要求以及同服的成药等进行另包并注明用法。 5、复核合格后即可签字或盖章包装。 四、发药 1、首先根据处方核对号牌姓名,核对剂数,注意相同或相似姓名等以防发错造成事故。 2、无论内服或外用药都必须向取药者详细说明用法、用量、煎药方法,有先煎、后下、布包煎等给以提示。 3、耐心地解答患者有关药品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问题的询问。 4、核对正确后,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 5、每日工作完毕时清点处方及单据,按日分类,妥善保存。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管理制度

1、目的:为依法经营,做好处方药的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和销售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2、依据:引用标准及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 3、范围:适用于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的全过程。 4、职责:处方调剂员、药师、执业药师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处方审核: 5.1.1人员要求:处方审核人员要由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人员担任,西药师不得审核中药处方。 5.1.2审核内容:处方审核人员接到处方后对处方进行审核,首先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其次要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及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5.1.3处方拒收:处方审核人员对项目不齐或字迹辨认不清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补齐或书写清楚;对用量、用法不准确或有配伍禁忌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正或重新签名;对处方所列药品本店没有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换其他药品。 5.2处方调配: 5.2.1处方审核合格的,处方审核人员在处方上签名,并将处方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调配人员依照审核人员签名的处方内容逐项调配,调配过程中如有疑问,调配人员立即向处方审核人员咨询。 5.2.2调配处方时应认真、细致、准确,同时要做到“四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诊断证明。 5.3处方复核: 5.3.1调配人员调配完成后,在处方上签全名,将处方与药品交处方审核人员复核。处方审核人员按处方对照药品逐一进行复核。如有错发或数量不符,处方审核人员立即告知调配人员予以更正。复核无误的,在处方上签字并交还调配人员发药。 5.3.2调配人员发药的同时,向顾客交待清楚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等。并将留存处方,按月进行装订。

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手册DOC_80页.doc

咨询人士学习成长与交流平台 前言 中药饮片调剂是指中药药剂人员遵照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调配成药剂,是中药药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从生产、炮制、加工到临床应用,调剂处方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民众用药安全有效,是涉及法律责任的重要工作。 中药汤剂相传始于公元前商代时的伊尹,经过几千年历史沿革与发展,历代前贤逐渐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早已形成了学术性、技术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做好中药饮片调剂工作,需要中药药剂工作者具有高度责任心,在做每项工作环节中都能做到准确无误,同时要求必须经过中医药学专业学习、真正掌握了中药饮片调剂的有关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胜任和做好工作。 由于全国各地区多年历史形成的用药习惯存在差异,中药饮片加工炮制方法也有不同之处。虽然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技术法规,但未能做到全国统一执行,因此年北京市卫生局为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事业,贯彻党和政府对中医药继承、发扬、整理、提高的方针政策,为维护民众用药安全、有效,针对中药饮片调剂存在的问题,组织了北京市的中医药学专家,在千来已积累中药饮片调剂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年反复研讨及论证,编辑了《北京市中药调剂规程》,作为行政性技术法规于年月日正式实施,为北京市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迄今,《北京市中药调剂规程》已实施了年,对它进行必要的修订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已经变化了的新情况。为此,北京中医药学会和北京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先后提出了修订《北京市中药调剂规程》的建议。在年开始即组织北京市中医药专家对年版的《北京市中药调剂规程》进行修订工作。时至今日,在原《北京市中药调剂规程》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讨论,完善成为《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由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颁布,作为北京市中医药行政性技术法规和医药企事业单位中药处方与调剂工作的法定依据,于年月日颁布实施。 北京市卫生局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 1、中药调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本院医师开出的处方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配。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2、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标签和药品要相符。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3、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可拒绝调配;应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4、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5、本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6、调配处方时应细心、准确,按照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中药调配应按本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规定》应付的统一名称,准确称量,严禁估量抓药。处方中药物如有品种缺失或可代用品种,应在征得处方医师同意并签名后方可配方。 7、方剂中如有需先煎、后下、另煎、溶化、冲服等药材,必须单包并注明服用或煎煮方法。 8、处方调配完毕后应由主管中药师对照处方逐项复核,发出时将患者姓名、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详细写在药袋上,并耐心地向病人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审核、调配及核对、发药人均须在处方上签全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9、对已发出的中药饮片处方药品不予退药,如遇特殊情况(系药房差错导致时)须按照门诊退药管理之规定办理退费手续。 10、毒性中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应按相关规定管理逐剂称 量、双人校对称量,处方消耗逐日统计、专账管理,做到帐物相符。 11、发放中药汤剂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中药代煎单、药液袋数,经检查无 差错并签字后方可发药。 12、每日工作完毕依据处方分类按日装订成册、并按规定年数保存备查。

中药饮片采购制度讲课讲稿

中药饮片采购制度 一、为加强中药饮片经营管理,确保科学、合理、安全、准确地经营中药饮片,杜绝销售假药、劣药,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二、认真审核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的合法资质及资质的有效期限。 三、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格药品。 四、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五、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六、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七、杜绝采购假药、劣药,保证临床用药的质量,满足临床用药需要。 八、采购计划由库房管理员按需制定,药剂科主任审查,分管院长审批,每个月的计划量原则上不超过两个月的销售量,特殊情况药品科适当增加。 九、严禁购销环节的一切贿赂行为。 十、麻醉药品和毒性药品的采购严格按《麻醉药品和毒性药品管理条例》执行。 中医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一、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 二、验收时应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三、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 四、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五、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六、对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七、中医饮片的管理要严格按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的《医院中医饮片管理规范》执行。 八、不合格药品不得入库。 中医饮片储存管理制度 一、应按照中医饮片储存条件的要求专库、分类储存,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库中,易串味药品应单独存放;毒性药品和麻醉药品按《麻醉药品和毒性药品管理条例》严格执行。二、中医饮片应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防尘、防潮、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措施;每日做好干湿度、温度、冰箱温度的登记。 三、中医饮片应定期采取养护措施,按季度对饮片全部巡检一遍。夏防季节,即每年5—9月份,每月要将全部饮片检查一遍。 四、中医饮片装斗前应进行装斗复核,不得错斗、串斗,并做好记录。 五、中医饮片装斗前应进行净选、过筛,定期清理格斗,饮片前应写正名、正字,防止混药。 六、饮片上柜应执行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装斗原则。 七、保管验收员应符合卫生部国家中医院管理局《中药房基本标准》每天工作完毕整理营业场所,保持柜内外清洁,无杂物。 八、对变质的不合格中医饮片处理:报药剂科报损,严禁不合格药品上柜销售;发现药品批量质量问题及时与药剂科办公室联系并做好登记,由药剂科按相关制度与供药公司联系或报损。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分述如下。 1.审方: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 ①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 ②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③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 ④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共中央2-3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 ⑤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2.计价: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 3.调配: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神集中,认真仔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等整齐清洁等。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4.复核、包装与发药: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有经验的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经核对无误后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即可装袋发药。 发药是调剂工作中最后一环,按取药牌发药,发药时要与患者核对姓名剂数,无误后再向患者耐心地交待煎服法和注意事项,务使患者完全明了,以保证患者用药有效。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流程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流 程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 1、中药调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本院医师开出的处方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配。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2、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标签和药品要相符。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3、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可拒绝调配;应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4、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5、本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6、调配处方时应细心、准确,按照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中药调配应按本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规定》应付的统一名称,准确称量,严禁估量抓药。处方中药物如有品种缺失或可代用品种,应在征得处方医师同意并签名后方可配方。 7、方剂中如有需先煎、后下、另煎、溶化、冲服等药材,必须单包并注明服用或煎煮方法。 8、处方调配完毕后应由主管中药师对照处方逐项复核,发出时将患者姓名、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详细写在药袋上,并耐心地向病人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审核、调配及核对、发药人均须在处方上签全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9、对已发出的中药饮片处方药品不予退药,如遇特殊情况(系药房差错导致时)须按照门诊退药管理之规定办理退费手续。 10、毒性中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应按相关规定管理逐剂称 量、双人校对称量,处方消耗逐日统计、专账管理,做到帐物相符。 11、发放中药汤剂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中药代煎单、药液袋数,经检查无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

河北省中医院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为了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合理用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中药饮片的调剂管理。中药饮片调剂管理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一、中药饮片调剂室应当有与调剂室相适应的面积,配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设施,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二、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着装整齐,佩戴胸卡,态度和蔼,服务周到。药房要营造安静舒心的工作环境,保持良好秩序,避免喧哗、打闹。 三、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标签和药品要相符。停药及增添新药及时通知临床医生。 四、中药饮片装斗前要清斗,防止药屑过多沉积造成生虫变质,影响药品质量及调剂质量。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以不超过药斗的3/4为宜),不得错斗、串斗。 五、医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严禁以手代秤。

六、准确划价处方划价人月应及时掌握最新饮片价格,准确划价。不得委派非划价人员代为划价。计价方法是将每一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角。 七、领方调剂人员必须按中药房规定,按顺序、按张数领取处方;不得多拿处方,不得挑拣代煎中药处方,讲规矩、讲制度、讲道德;不得因任何原因(如:遗忘)压方,造成患者久等。 八、调剂 1.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2.调剂人员必须按处方称量,分包要等量,不得估量拿药,更不得以手代称,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在±5%以内。不得将虫蛀、发霉、变质药品调配入药。 3.中药饮片调剂要迅速,不得无故拖延时间,以缩短患者候药时间。不得在该处方未完成时上卫生间、长时间接听电话、接见客人或处理其它事务;确实需要处理其它事情,必须完成该处方的调配。 4.为便于核对,按照处方顺序调配饮片,顺序间隔摆放。调配完毕必须先逐味自行核对,确保无误后签字,送达复核处。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服用方法的药品必须单包并注明。 九、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发出。由主管中药师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担任复核工作(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复核人员应当为中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 范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 一、收方、审方 1、审核处方上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诊断、日期、药价、医师签字等,审阅药品名称、剂量、剂数,以及处方书写是否清楚,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四查十对”制度等要求逐一进行审核。项目不全或不清楚的须请处方医师补充。 2、审查处方中如有相反、相畏及禁忌药物,毒剧药物超过规定使用剂量或改动时,需医师再次签字。 3、审阅处方中,如有短缺品种,应及时通知处方医师,药剂师无权随意将相似疗效品种互为代用。 二、配方 1、除详细审查处方中相反、相畏、禁忌和毒剧药物及剂数外还需核对药品别名、脚注等,审核无误后,方可调配。 2、调配小包装中药饮片需依据处方显示的规格调配。 3、调配散装饮片时,选择合适的戥子,并确保称量准确,按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成一堆。 4、调配的各种饮片,应保证洁净、没有杂质,无发霉、变质、虫蛀、不合格药品。 5、处方中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布包另煎、冲服等品种,均应按照煎药常规单包并注明。 6、处方中矿物药、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等坚硬药品,遵照处方中“打碎”、“捣碎”、“劈”等脚注说明捣碎方可入药。

7、分戥时,三戥一平,处方中并开药品,应分别称量。凡细料药品或毒性药品,可用递减分戥法,每味药应逐剂进行复戥,并按剂分包。 8、称量检查时,每剂误差不得超过士5%。 9、调配完毕,详细查对无误后,调剂者签名或盖章。 三、复核及包装 1、首先核对调配的药品是否符合处方所开的药味剂量和剂数,确保无多配、漏配、错配或掺混异物的现象。 2、无相反、相畏、禁忌和超剂量等。 3、药品质量无虫蛀、发霉、变质,无以生代制、生制不分、整药、籽药未捣等现象。 4、将先煎、后下、布包煎、烊化、另煎、冲服、兑服和特殊要求以及同服的成药等进行另包并注明用法。 5、复核合格后即可签字或盖章包装。 四、发药 1、首先根据处方核对号牌姓名,核对剂数,注意相同或相似姓名等以防发错造成事故。 2、无论内服或外用药都必须向取药者详细说明用法、用量、煎药方法,有先煎、后下、布包煎等给以提示。 3、耐心地解答患者有关药品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问题的询问。 4、核对正确后,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 5、每日工作完毕时清点处方及单据,按日分类,妥善保存。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程序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程序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程序是经过多年工作实践而形成的,应成为调剂全过程的准则。中药饮片调剂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程序: 一、审方 审方是中药饮片调剂工作中第一道程序。从事调剂工作的人员既要对医师所开处方负责,更要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因此要对处方内容逐字、逐项进行详细审阅,做到“四查十对”,具体内容如下; 1.科别、姓名、性别、年龄、婚否、住址或工作单位、病历号或门诊号、处方药味、剂量、用法、剂数、医师签字、日期等。首先应注意处方日期,对超过日期处方,在未征得原处方医师同意或未重新签字的情况下,应拒绝调剂。 2.审阅处方如有字迹不清、错字、重复药味、未注明剂量、药味配伍禁忌、妊娠忌服、超过规定剂量的问题,应与取药者或处方医师联系研究解决,必须经过处方医师纠正或重签字,方可调剂。 3.审阅处方中所列药味如有“脚注”,要遵照医嘱要求办理,调剂人员不得擅自涂改处方。如有需要自备“药引”,要向取药者说明。 4.对处方中药味短缺不能满足供应的品种,请处方医师更换疗效类似品种或告知取药者自己外购,药剂人员无权擅自使用代替品。 5.处方中如有属于自费的药味,要向取药者说明。 6.问清患者是否有代煎等要求,以便计价。 二、计价 1.计算药价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和规定,按照物价主管部门核定或认可的药价计算,不得任意改动或估价,计价方法是将每味药的剂量乘以该药的规定价格,计算出单味药的价钱,再将处方所有单味药的价钱相加,即为一剂药的金额,再乘以处方的剂数,即为该处方的总价。 2.每味药的价钱尾数每 10克可以保留到厘,计价完毕,每张处方的药价可四舍五入保留到分。 3.计价时要注意每味药的单价、剂量、剂数。对所调剂药味如有不同规格、不同价格的;特别是属于贵重细料药,毒性、麻醉性中药,应在处方药味顶部注明单价(俗称顶码),以利药价的准确。 4.药物需要代煎,应另加代煎费,不应将代煎费混入药费中一同计价。 5.对代煎的汤药在计价后发给凭证号牌。 6.药价计算完毕填入规定的项目内,经手人签字。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 1、中药调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本院医师开出的处方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配。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2、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标签和药品要相符。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3、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可拒绝调配;应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4、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5、本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6、调配处方时应细心、准确,按照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中药调配应按本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规定》应付的统一名称,准确称量,严禁估量抓药。处方中药物如有品种缺失或可代用品种,应在征得处方医师同意并签名后方可配方。 7、方剂中如有需先煎、后下、另煎、溶化、冲服等药材,必须单包并注明服用或煎煮方法。 8、处方调配完毕后应由主管中药师对照处方逐项复核,发出时将患者姓名、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详细写在药袋上,并耐心地向病人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审核、调配及核对、发药人均须在处方上签全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9、对已发出的中药饮片处方药品不予退药,如遇特殊情况(系药房差错导致时)须按照门诊退药管理之规定办理退费手续。 10、毒性中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应按相关规定管理逐剂称量、双人校对称量,处方消耗逐日统计、专账管理,做到帐物相符。 11、发放中药汤剂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中药代煎单、药液袋数,经检查无差错并签字后方可发药。 12、每日工作完毕依据处方分类按日装订成册、并按规定年数保存备查。

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规定

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 规定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我院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的管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由本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 三、药剂科负责我院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 四、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中药房负责人原则上要求具备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中药饮片验收人原则上要求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丰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担任,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五、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验证注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六、医院对所购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购进中药饮片时,验收人员应当对品名、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质量检验报告书、数量、验收结果及验收日期逐一登记并签字。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检查核对批准文号。

发现假冒、劣质中药饮片,应当及时移放不合格药品区封存,向上报告科主任按规定程序处理。 七、中药饮片调剂室应当有与调剂量相适应的面积,配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等设施,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八、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标签和药品要相符。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九、应当定期进行中药饮片养护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当按《药品报损、销毁制度》相关内容处置。 十、调剂人员对所调配的饮片质量负有监督的责任,所调配的饮片应洁净、无杂质等。发现霉变或假冒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 十一、毒性中药饮片的称量使用专用戥称。所用戥称要随时检查,并经计量部门定期校验,保证戥称称量的准确性。 十二、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房处方调剂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十三、中药饮片处方原则上要求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审核,中药士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调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核对发药(小包装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复核人员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即可);由于资源有限,中药师日常也参与审核和核对发药工作,但必须经过定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 河北省中医院中药饮片调剂制度与操作规范 为了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 ,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合理用药 ,依据《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 ,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 , 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中药饮片的调剂管理。中药饮片调剂管理以质量管理为核心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 实行岗位责任制。 一、中药饮片调剂室应当有与调剂室相适应的面积 ,配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设施 , 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二、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 ,着装整齐, 佩戴胸卡,态度与蔼,服务周到。药房要营造安静舒心的工作环境 ,保持良好秩序, 避免喧哗、打闹。 三、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 , 有品名标签。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标签与药品要相符。停药及增添新药及时通知临床医生。 四、中药饮片装斗前要清斗 , 防止药屑过多沉积造成生虫变质 ,影响药品质量及调剂质量。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以不超过药斗的 3/4 为宜), 不得错斗、串斗。

五、医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 , 不合格的不得使用。严禁以手代秤。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 六、准确划价处方划价人月应及时掌握最新饮片价格 , 准确划价。不得委派非划价人员代为划价。计价方法就是将每一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 , 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 ,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角。 七、领方调剂人员必须按中药房规定 , 按顺序、按张数领取处方 ; 不得多拿处方 ,不得挑拣代煎中药处方 , 讲规矩、讲制度、讲道德 ; 不得因任何原因(如:遗忘)压方, 造成患者久等。 八、调剂 1、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 , 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与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与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 )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2、调剂人员必须按处方称量 ,分包要等量,不得估量拿药,更不得以手代称 ,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在± 5% 以内。不得将虫蛀、发霉、变质药品调配入药。 3、中药饮片调剂要迅速 , 不得无故拖延时间 ,以缩短患者候药时间。不得在该处方未完成时上卫生间、长时间接听电话、接见客人或处理其它事务 ; 确实需要处理其它事情 ,必须完成该处方的调配。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 一、中药饮片调剂的管理 (一)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和设施,应与调剂工作量相适应,配臵相应的除尘设备,以保证调剂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二)中药饮片保管养护条件较为严格,注意通风干燥,并有防鼠防虫措施,易生虫和霉变的饮片应少量多次购入,易虫蛀或泛油的饮片宜冷藏。 (三)药斗设臵合理、标签字体工整规范,标签与内装药品相符,防止调剂差错。 (四)药斗中装入的饮片不宜太满,应空出约2cm高度的空间,避免窜斗。每次上药前必须清空药斗,以免积压残渣发生变质。逐步实现按批号管理。 (五)中药饮片供应情况可能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应主动及时将饮片供应情况(如品种、规格、加工炮制、缺药等)介绍给临床,以便医生正确处方和选用代用品。 第三十三条中药处方的调配特点(流程) (一)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 1.首先查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医师签名/盖章等,项目不全则不予调配。 2.审阅处方药名、剂量、剂数、先煎、后下等书写是否规范,如有疑问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改之处需医师再次签名。 3.如有相反、相畏药物时不予调配,确属病情需要时经医师再次签名后方可调配。 4.当处方剂量超量时,特别是有毒剧药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麻黄、马钱子、细辛等超过用量,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纠正或重签字后方可调配。 5.了解各种用药禁忌,如妊娠、哺乳、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体弱者等忌服的中药,必要时提示医生及患者。 (二)划价 1.由于中药的别名较多,划价工作宜由中药专业人员完成。 2.经审方合格后才能划价。

3.计价方法是将每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人的方法保留至分。 4.代煎药可加收煎药费。 (三)调配 1.调配前再次审查相反、相畏、禁忌、毒性药剂量等,确认处方没有差错。 2.根据药物不同体积重量选用适当的戥子,一般用克戥,称取贵重或毒性药,克以下的要用毫克戥,保证剂量准确。称量前检查定盘星准。 3.一方多剂时用递减分戥法称量,每味药应逐剂回戥,特别是毒性药禁止凭主观估量,更不可随便抓配。 4.坚硬或大块的矿石、果实、种子、动物骨及胶类药,调配时应捣碎成小块或粗末入药。 5.不得将变质、发霉、虫蛀等药品调配入药。 6.为便于核对,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 7.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方法的药品必须单包并注明。 (四)检查复核 1.复核药品与处方所开药味和剂数是否符合,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掺混他药或异物等现象; 2.有无相反、相畏、妊娠禁忌和超剂量等; 3.有无变质、发霉、虫蛀、鼠咬、泛油、以生代制、未捣碎等; 4.是否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要求药品单包; . 5.抽查剂量准确程度,要求每剂重量差异不超过±5%,贵重药和毒性药不超过±1%。 (五)发药 1.核对处方姓名和取药号牌后,询问患者开药剂数以便再次核实。 2.详细说明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药品外包装袋上印制常规煎药方法,对特殊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另煎、布包煎等需向患者特别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完整版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 作规范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河北省中医院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为了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合理用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中药饮片的调剂管理。中药饮片调剂管理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一、中药饮片调剂室应当有与调剂室相适应的面积,配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设施,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二、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着装整齐,佩戴胸卡,态度和蔼,服务周到。药房要营造安静舒心的工作环境,保持良好秩序,避免喧哗、打闹。 三、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标签和药品要相符。停药及增添新药及时通知临床医生。 四、中药饮片装斗前要清斗,防止药屑过多沉积造成生虫变质,影响药品质量及调剂质量。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以不超过药斗的3/4为宜),不得错斗、串斗。 五、医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严禁以手代秤。

六、准确划价处方划价人月应及时掌握最新饮片价格,准确划价。不得委派非划价人员代为划价。计价方法是将每一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角。 七、领方调剂人员必须按中药房规定,按顺序、按张数领取处方;不得多拿处方,不得挑拣代煎中药处方,讲规矩、讲制度、讲道德;不得因任何原因(如:遗忘)压方,造成患者久等。 八、调剂 1.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2.调剂人员必须按处方称量,分包要等量,不得估量拿药,更不得以手代称,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在±5%以内。不得将虫蛀、发霉、变质药品调配入药。 3.中药饮片调剂要迅速,不得无故拖延时间,以缩短患者候药时间。不得在该处方未完成时上卫生间、长时间接听电话、接见客人或处理其它事务;确实需要处理其它事情,必须完成该处方的调配。 4.为便于核对,按照处方顺序调配饮片,顺序间隔摆放。调配完毕必须先逐味自行核对,确保无误后签字,送达复核处。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服用方法的药品必须单包并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