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方位解析和练习
选择性必修中《五代史伶官传序》重要知识点梳理和练习(含答案)
选择性必修中《五代史伶官传序》重要知识点梳理和练习一、基础知识梳理第1段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第2段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人事()②原()③所以()④世言() ⑤与() ⑥其()⑦乃() ⑧从事() ⑨驱()⑩纳()2.理解性默写《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段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第4段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3.解释加点的词语①方()②系()③组()④函() ⑤仇雠() ⑥一夫()⑦应() ⑧抑() ⑨本()⑩迹() 举()4.理解性默写①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诫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翻译画线的句子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二、重点实词梳理1.(1)恨义项例句①此三者,吾遗恨也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2)非义项例句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③非礼勿视(《〈论语〉十二章》)④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⑤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⑥讥评,责难,认为不对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3)顾义项例句①君臣相顾,不知所归②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③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⑤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促织》)⑥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屈原列传》)⑦难道,反而使仆游扬足下名于天下,顾不美乎(《汉书·季布传》)(4)负义项例句①盛以锦囊,负而前驱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③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④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⑤凭借,倚仗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⑥舍弃,违背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5)盛词语例句意义盛①盛衰之理②请其矢,盛以锦囊③故方其盛也④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兰亭集序》)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人事岂非人事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②意气其意气之盛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③前驱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或事物3.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①函梁君臣之首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4.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①燕王吾所立②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③盛以锦囊5.文化常识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________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
五代史伶官传序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答案五代史伶官传序答案【篇一: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1)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2)反对暴政,提倡仁政。
(3)反对兼并战争,提倡以仁政来统治天下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这一线索3.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答: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写法。
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梁惠王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
二、《秋水》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是十分有限的。
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2.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
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
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色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
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4.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本文在说理方面有以下特色:(1)论证结构上,本文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这种逐层推进的论证结构很有说服力。
(2)论证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形象生动,又以类比法为主,用大量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证中心主旨。
(3)语言修辞上,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反诘的修辞手法,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三、《五代史伶官传序》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中心论点是封建王朝的兴亡盛衰不在天命而在人事。
大学语文第十一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六单元
大学语文第十一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六单元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欧阳修)070[思考与练习]一、本文意在以史为鉴,你认为为政者从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成败中可以获得何种历史借鉴,应当记取哪些历史教训?作者从后唐庄宗李存勖艰苦创业、统一中原,又骄纵享乐、身死国灭的典型事例中,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提炼出这样一个重要史学观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意思是一个国家政权的兴盛和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的因素,而不是天命。
这些结论和观点就是为政者应当记取的历史教训。
二、这是欧阳修散文中历代最广为传诵的议论名篇,试就本篇的议论特色与论证方法略作阐析。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议论特色: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如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上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叙事生动晓畅,论证层层深入,感情深沉浓烈,,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
三、前人认为欧文擅于运骈入散或以散破骈,请你在本文中找出用骈入散、用散破骈的语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用骈入散的语句:“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等都是骈句,用在叙事议论的散句中。
用散破骈的语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誓天断发,泣下沾襟”是骈句,“何其衰也”是感叹句,连同后面的疑问句都是散句。
又如:“《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五代史伶官传序解析
抑本其成败
之迹,而皆自 于人欤?《书》
曰:“满招损, 谦得益。”忧 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
与失败的事迹,都是 由于人事呢?《尚书》 上说:“自满招来损 害,谦虚得到好处。”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 兴盛,安闲享乐可以 使自身灭亡,这是自 然的道理。
故方其盛也,
举天下之豪杰, 莫能与之争;及 其衰也,数十伶 人困之,而身死 国灭,为天下笑。
千古名句:满招损,谦得益
课堂小结
题解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 “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 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 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 书或文的内容。
五代历史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 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 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 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 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 称帝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
五 代 史 伶 官 传 序
欧 阳 修
1、了解作者 2、题解 3、时代背景 4、写作意图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 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 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 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 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 有成就。
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 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 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 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 射死了庄宗。
《伶官传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一)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欧阳修)(二)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
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
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二人。
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B.又知音,能度曲度:谱写C.逸豫可以亡身逸豫:犹豫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泛指一般的属官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抑本其成败之迹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然当为我屈意行之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若属皆且为所虏D.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
(完整版)《伶官传序》练习及答案
《伶官传序》学案一、积累●整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勖勉仇雠盛以锦囊伶官传序泣下沾襟逸豫2、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不同含义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
今义:。
2】抑本其成败之迹古义:。
今义:。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
今义:。
4】岂非人事哉古义:。
今义:。
5】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古义:。
今义:。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盛衰之理2】负而前驱3】及凯旋而纳之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5】函梁君臣之首6】抑本其成败之迹7】举天下豪杰8】数十伶人困之9】祸患常积于忽微4、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负而前驱2】函梁君臣之首3】一夫夜呼,乱者四应4】仓皇东出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6】而告以成功7】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昆玉所溺5解释下列加点的虚词1】于A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B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C 霜叶红于二月花D 智勇多困于所溺2】其A 与其所以失之者B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 其后用兵D 其真无马耶3】之A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B 莫能与之争C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E 之二虫又何知F 吾欲之南海,何如4】与其所以失之者5】而皆背晋以归梁6】尔其勿忘乃父之志6判断下列句式1】此三者,吾遗恨也。
2】智勇多困于所溺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7、翻译下列语句1】与尔三失,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8、名句默写1】满招损,。
2】,逸豫可以亡身。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9、文学常识1】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晚年号,谥。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倡导人。
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他写的《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伶官传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伶官传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一)呜呼!盛衰之理,虽然说是天命,但岂非人为因素所影响呢!我们可以从原庄宗得天下和失去天下的原因来看这一点。
传说XXX将要去世,曾经赐XXX三支箭,并告诉他:“梁国是我的仇人,XXX是我立的,而契丹和我约为兄弟,但他们都反晋归梁了。
这三件事是我留下的遗憾。
我赐你这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的遗志!”XXX收下箭并藏在庙里。
后来打仗时,他派人以一只小牛为礼物向XXX请愿,请求取回箭矢,然后用锦囊装好,背在身上前去作战。
胜利归来后,他将箭矢献给祖先,告诉他们取得了胜利,他的精神状态非常高昂,可以说是非常壮烈!但是,等到仇敌都灭亡,天下都统一了,却因为一个夜间的呼声,四面八方都有人响应,他仓皇东逃,还没有见到敌人,他的士兵就离散了,君臣们相互凝视,不知道该去哪里,最后他们发誓天地为证,剃发为僧,眼泪湿透了衣襟,这是多么衰落啊!难道得之艰难,失之容易吗?或者说,成败的轨迹都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吗?《书经》中说:“满招损,谦受益。
”这说明,忧劳可以振兴国家,XXX则会毁掉个人。
这是自然规律。
因此,当他还很强盛的时候,他能够召集天下豪杰,没有人能够与他争锋;但当他衰退的时候,只有几十个伶人就能够困扰他,最终导致他的身亡和国家的灭亡,成为全国人民的笑柄。
灾祸常常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而XXX的人往往会陷入其中,这并不仅仅是伶人的问题。
伶官传序》XXX)二)XXX喜欢看戏,也善于欣赏音乐,能够谱曲并演唱,到了今天,汾晋地区的人们仍然能够歌唱他的作品,称之为“御制”。
他的小名叫XXX,有时候人们也称他为XXX。
他还取了一个艺名,叫做XXX。
从他当王到成为天子,他经常和伶人一起玩耍,伶人们因此得到了用武之地,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一年多过去了,伶人们多次向他建议,XXX对XXX说:“我已经让他们在周围转了好几圈了,让我见到这两个人会感到羞愧。
你虽然说得对,但你也应该替我屈服。
”最后,他任命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完整版)《伶官传序》练习及答案
《伶官传序》学案一、积累●整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勖.勉仇雠.盛.以锦囊伶.官传序泣下沾襟.逸豫..2、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不同含义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
今义:。
2】抑.本其成败之迹古义:。
今义:。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
今义:。
4】岂非人事..哉古义:。
今义:。
5】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古义:。
今义:。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盛.衰之理2】负.而前驱3】及.凯旋而纳之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5】函.梁君臣之首6】抑本其成败之迹.7】举.天下豪杰8】数十伶人困.之9】祸患常积于忽微..4、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负而前.驱2】函.梁君臣之首3】一夫夜.呼,乱者四应4】仓皇东.出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6】而告以成功..7】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昆玉所溺5解释下列加点的虚词1】于A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B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C 霜叶红于.二月花D 智勇多困于.所溺2】其A 与其.所以失之者B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 其.后用兵D 其.真无马耶3】之A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B 莫能与之.争C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E 之.二虫又何知F 吾欲之.南海,何如4】与其所以..失之者5】而皆背晋以.归梁6】尔其.勿忘乃父之志6判断下列句式1】此三者,吾遗恨也。
2】智勇多困于.所溺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7、翻译下列语句1】与尔三失,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8、名句默写1】满招损,。
2】,逸豫可以亡身。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9、文学常识1】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晚年号,谥。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倡导人。
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含解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岂独伶人也哉!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函雠襟欤抑豫伶溺(二)情境默写1.【2024·山东日照·三模】古代对绳索有多种表达,如《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组”和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的“缨”都指绳索。
2.【2024·黑龙江佳木斯·三模】古之君子谨小慎微,重视“小”处,如司马迁《屈原列传》“()”以表达深远的意义;又如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指出“小”也会酿成大的祸患。
3.【2024·北京朝阳·一模】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总结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时说“(),()”,认为成败得失的根本在于“人”。
4.【2024·山东济宁·一模】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身边的一些人和事,究其原因,或由小积大,或沉溺而不能自拔,《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两句就是对此类教训的总结。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B.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C.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B.而皆背晋以归.梁归:归顺C.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抑制D.举.天下之豪杰举:全,整个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该论点强调了人事的作用,并将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事例作为这一立论的历史根据。
五代史伶官传序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答案【篇一: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1)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2)反对暴政,提倡仁政。
(3)反对兼并战争,提倡以仁政来统治天下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这一线索3.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答: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写法。
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梁惠王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
二、《秋水》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是十分有限的。
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2.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
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
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色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
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4.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本文在说理方面有以下特色:(1)论证结构上,本文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这种逐层推进的论证结构很有说服力。
(2)论证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形象生动,又以类比法为主,用大量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证中心主旨。
(3)语言修辞上,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反诘的修辞手法,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三、《五代史伶官传序》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中心论点是封建王朝的兴亡盛衰不在天命而在人事。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五代史伶官传序》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注释】1、伶(líng)官:宫廷中的乐官和授有官职的演戏艺人。
2、原:推究,考查。
庄宗:即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克用长子,继父为晋王,又于后梁龙德三年(923)称帝,国号唐。
同年灭后梁。
同光四年(926),在兵变中被杀,在位仅三年。
3、晋王:西域突厥族沙陀部酋长李克用。
因受唐王朝之召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后封晋王。
4、矢:箭。
梁:后梁太祖朱温,原是黄巢部将,叛变归唐,后封为梁王。
5、燕王:指卢龙节度使刘仁恭。
其子刘守光,后被朱温封为燕王。
此处称刘仁恭为燕王,是笼统说法6、契丹:宋时北方的一个部族。
7、与:赐给。
其:语气副词,表示命令或祈求。
乃:你的。
8、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
此处专指李克用的祠,同下文的“太庙”。
9、从事:原指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幕僚随从。
少牢:用一猪一羊祭祀。
10、纳之:把箭放好。
新高考必背《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用漂亮的锦囊装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五代史伶官传序》分层练习
《五代史伶官传序》分层练习基础练习一、基础训练1.下列是关于欧阳修《伶官传序》的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伶人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
史载,黄帝时伶伦造音乐后称乐官为伶官,后来也将以演戏为生的艺人包括进来,将他们统称为伶人。
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被伶官乱箭射死。
B.太牢、少牢: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另外,古人也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C.忽微:极小的事。
忽,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微,一寸的十万分之一。
D.《新五代史》是我国的“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记载五代(907—960),即唐宋之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的历史。
后人为了把这部书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区别开来,就称为《新五代史》。
2.下列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B.忧劳可以兴国C.乱者四应D.负而前驱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被B.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何其:多么C.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所有的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B.及凯旋而纳之旋:回来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D.盛以锦囊,负而前驱盛:装5.下面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①岂独伶人也哉独:仅仅②及凯旋而纳之凯旋:取得胜利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尔、其、乃:都是第二人称代词④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⑤逸豫可以亡身(安乐)⑥泣下沾襟(流泪)A.①②④B.①⑤⑥C.①④⑤D.②⑤⑥6.小刘同学打算编选一本文集,《伶官传序》最有可能选入以下哪本集子中()A.《赠序名篇》B.《骈赋菁华》C.《醉翁琴趣外编》D.《六一居士论文萃》11.下列句中“相”字的用法,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誓不相隔卿/悔相道之不察B.仰头相向鸣/儿已薄禄相C.久久莫相忘/及时相遣归D.还必相迎取/君臣相顾,不知所归7.与“梁,吾仇也”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而告以成功C.此三者,吾遗恨也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8.请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代史伶官传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练习题(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 [注①唐昭宗:即李晔。
晚唐时期宦官专政,对皇帝有废立大权。
昭宗是僖宗之弟,即由宦官拥立为帝的。
后来昭宗与宰相崔胤谋诛宦官,反被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后虽得神策军解救,重新复帝位,但却招致梁王朱全忠乘机领兵入京,唐朝因之覆灭。
文本二: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4.下列对文本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B.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C.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D.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文中指萌芽、发端,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端”含义相同。
B.“中”,文中指符合,与《劝学》中“木直中绳”的“中”含义相同。
C.“患”,文中指祸害、灾难,与“患得患失”的“患”含义不同。
D.“少牢”,文中指祭祀用羊、猪各一头。
一般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说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比女人造成的祸患还要严重。
文本二开头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用庄宗得失天下的事作为全文立论的根据。
大学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方位解析和练习
对社会现象的启示
居安思危
在和平安定的时代,我们仍需保持警惕 ,居安思危,不断加强自身实力,以应 对潜在的危机。
VS
团结协作
文章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 集体力量,才能够克服困难,实现共同发 展。
对历史研究的启示
全面客观
在研究历史时,我们应该保持全面客观的态 度,不偏听偏信,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和评价 历史事件。
内容
文章通过伶官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政治、文化、道德等多个方面的 问题,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和人 类社会的本质。
文章背景
作者
本文作者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
背景
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经历了多个政权的更迭和战乱。伶官 作为当时的特殊职业群体,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迁。欧阳修通过对伶官的描述, 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理解。
给出文章中的句子或段落, 要求学生填写适当的词语或
句子。
04
05
针对文章中的重要观点或论 据,要求学生进行简答或论
述。
拓展思考练习
总结词:通过问答题、论述题等形式,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中涉及的社会、文化 等方面的现象,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独 立思考能力。
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结 合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论述。
大学语文《五代史伶官传 序》全方位解析和练习
• 引言 • 《五代史伶官传序》内容解析 •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练习题 • 《五代史伶官传序》对现代的启示 • 总结与思考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大学语文中的 一篇重要文章,主要讲述了五代时期 伶官的生活和命运,以及伶官在历史 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大学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方位解析和练习(课堂PPT)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 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 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 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 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 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 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 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 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 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 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 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 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 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多 么的衰败差劲呢!
6
写作意图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 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 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谏当 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7
注音释义
系燕父子 仇雠已灭 乱者四应 盛衰之理 盛以锦囊
( 系 jì,捆绑。) ( 雠 chóu,同“仇”。) ( 应 yìng,应和 。) ( 盛 shèng,兴盛。) ( 盛 chéng,装。)
也哉!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 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 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 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 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 常是从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 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 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 会被他沉溺的某些爱好所迷 惑困扰,难道仅只是溺爱伶 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15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抑:连词,或者。 本:推究……根源。 得之、失之——“之”都是代词,代“天下” 。 自于:由于。 译句:难道是得天下困难而失掉天下容易吗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和失败的轨迹,而都是由 于人为造成的呢?
16
故方其盛
也,举天下之 豪杰,莫能与 之争;及其衰 也,数十伶人 困之,而身死 国灭,为天下 笑。夫祸患常 积于忽微,而 智勇多困于所 溺,岂独怜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归纳 ——特殊句式
1、梁,吾仇也。 判断句 2、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 3、盛以锦囊。 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4、系燕王父子以组。介词短语后置句 5、而告以成功。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7、智勇多困于所溺。介词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8、燕王,吾所立。判断句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梁,吾仇也;燕王, 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 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与 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 之志!”庄宗受而藏之 于庙。其后用兵,则遣 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 其矢,盛以锦囊,负而
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 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 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 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 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 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 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 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 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 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 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 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 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 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 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 旧把箭收进宗庙。
归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返回 而其归书也必速 归还
若水之归下也 归聚,汇聚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告诉 告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禀告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兴盛
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 chénɡ,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 强盛
数十伶人困之 围困
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扰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困乏,疲惫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困难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悄悄地 微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为隐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应当,一定
其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忽微:极细微的事,“忽”和“微”都是
极小的计量单位。 智勇:有“智”与“勇”的人。 所溺:溺爱的人或事物。 岂独……也哉!难道只(仅仅)是 ……吗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表示反问并带有感叹 意味。
译句: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上积累起
来的,聪明勇敢的人往往被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难道只是(溺爱)几个伶官才如此吗?
五 代 伶 官欧 传阳 序修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段:
五代
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 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 周】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动 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 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 弑君现象屡见不鲜。
这期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帝王:
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唐---庄宗
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 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 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皇帝的 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乘机率部士兵作乱,结 果庄宗被乱箭射死,后唐灭亡。
欧阳修:字永叔 ,号 醉翁、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北宋 中叶的
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 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 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解题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叫做伶官 。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也哉!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 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 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 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 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 常是从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 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 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 会被他沉溺的某些爱好所迷 惑困扰,难道仅只是溺爱伶 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布置作业
读下面一则故事,写一段自己的感受。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 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 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 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 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 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 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 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 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 了。”
3.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
受:授,接受。古汉语中“受”“授”同源 。
庙:宗庙,祭祀祖先的地方,就是下文的“ 太庙”。
一少牢:用一只羊、一只猪作祭礼。 译句:庄宗接受了箭,把箭收藏在宗庙里, 从那以后,每当用兵的时候,就派遣手下的官 员用一只羊、一只猪的祭礼向祖庙祷告,又请 出那三枝箭,用锦囊装了,背着(箭)一马为先 ,等到得胜回来时,再把箭放回原处。
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为 / 有关员工的录用、培养、奖惩等工作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探究 / 原来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一般的官员 / 做某一方面的工作
4、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或者,还是 / 压制
文句翻译 要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
④有的知识分子,年轻时志存高远,埋头 苦干,成就辉煌事业,成为知名教授。得志 之时便猖狂,或迷恋女色,沉溺享乐,身败 名裂;或贪图金钱,抛弃事业,专事“招研” 培训,斯文扫地。
……
联系个人实际: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许有很多像
“伶人”那样的角色。
如网络是我的“伶人”,它让我对课堂失去 了原有的兴趣,整天沉溺于此的我成绩直线下 降;现代小说是我的“伶人”,我开始的时候 对它不在意,以为这样的东西能对我产生什么 影响呢,谁知一发而不可收,它在一天一天腐 蚀我原本坚强的意志等等。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与尔三矢 给。动词 无乃尔是过与 yú,通“欤”,语气助词 与 尝与人佣耕 为,给,替。介词 与其所以失之者 和,连词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交好,亲近。动词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容易。形容词 易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轻易。副词
以乱易整,不武 交换。动词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而皆背晋以归梁 归附,依附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抑:连词,或者。 本:推究……根源。 得之、失之——“之”都是代词,代“天下” 。 自于:由于。 译句:难道是得天下困难而失掉天下容易吗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和失败的轨迹,而都是由 于人为造成的呢?
故方其盛
也,举天下之 豪杰,莫能与 之争;及其衰 也,数十伶人 困之,而身死 国灭,为天下 笑。夫祸患常 积于忽微,而 智勇多困于所 溺,岂独怜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入于 太庙,还矢先王,而 告以成功,其意气之 盛,可谓壮哉!及仇 雠已灭,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 而士卒离散,君臣相 顾,不知所归;至于 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
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 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 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 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 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 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 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 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 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 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 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 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 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多 么的衰败差劲呢!
呜呼!盛衰之 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 得天下,与其 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 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 不是人为造成的吗?推 究庄宗取得天下,与他 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 以明白了。
难句解析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理:道理,此处可理解为原因。 事:做。 人事:可理解为“人为”。 岂……哉:难道不是……吗?此处是用反语问句 的形式来抒发感叹。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名→动,订立盟约 而告以成功 形→名,成功的消息 函梁君臣之首 名→动,用盒子装 一夫夜呼 名→状,在夜里 乱者四应 数→状,从四方 仓皇东出 名→状,向东面 忧劳可以兴国 使动用法,使…兴盛 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使…灭亡 祸患常积于忽微 形→名,细微的地方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考察 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吧?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②许多民营企业家(如山西煤老板)白手起家,以 汗水浇铸辉煌,以诚信树立品牌。一旦功成名就,腰 缠万贯,便张开巨嘴大吃,吃果子狸,吃活蝎,吃河 豚,吃黄金宴……吃倒了品牌,吃去了信誉,吃掉了 未来。
③有些基层领导一步一个脚印,艰苦卓绝, 带领群众走上致富道路,建设小康村,亿元 村。但是成就事业之后,独断专横,飞扬跋 扈,挥金如土,纸醉金迷,俨然一个土皇帝。 最终身陷囹圄,悔不当初。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
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 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 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 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 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 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 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 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 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 行讽谏。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