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类型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一、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2.火山:火山是地壳破裂处喷发岩浆、岩灰、火山灰、碎屑物、火山弹等的自然现象。
3.洪水:洪水指因暴雨、融雪、冰川融化等导致河水暴涨,水位超过河岸线的水文现象。
4.干旱:干旱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降水量明显偏少,造成土壤水分不足,影响生物生活的现象。
5.台风: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风力达到12级以上。
6.滑坡:滑坡是指地表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7.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二、防灾措施•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
•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防范意识。
•建立火山监测预警体系。
•制定火山喷发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火山地质公园建设,合理利用火山资源。
•普及火山知识,提高公众的火山防范意识。
•加强洪水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
•开展洪水风险评估,制定防洪预案。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
•开展洪水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洪水防范意识。
•建立干旱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息。
•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能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干旱气候。
•开展干旱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干旱防范意识。
•加强台风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
•制定台风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防台风工程建设,提高防台风能力。
•开展台风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台风防范意识。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隐患。
•制定滑坡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避让滑坡危险区。
•开展滑坡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滑坡防范意识。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防治对策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防治对策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灾害现象往往是在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当它们的变化超过一定的强度,就形成灾害。
一、自然灾害的类型1. 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天气和气象因素引起的灾害,包括洪水、干旱、台风、暴雨、暴雪、冰雹、霜冻、大风等。
其中,洪水、干旱和台风是我国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2.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喷发等。
地质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
3. 海洋灾害海洋灾害是指由于海洋因素引起的灾害,包括海啸、风暴潮、海冰、赤潮等。
海洋灾害对沿海地区的影响尤为严重。
4. 生物灾害生物灾害是指由于生物因素引起的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等。
生物灾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5. 人为灾害人为灾害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灾害,包括环境污染、城市内涝、火灾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为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逐渐加大。
二、防治对策1. 气象灾害防治对策(1)加强气象监测预警,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完善防洪、抗旱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3)制定有针对性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紧急处置能力。
(4)加强气象灾害科学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防治技术水平。
2.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1)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及时发现潜在地质灾害隐患。
(2)实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
(3)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3. 海洋灾害防治对策(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及时掌握海洋灾害动态。
(2)加强海洋灾害预警,提高沿海地区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
(3)加强海洋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提高海洋灾害防治水平。
(4)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灾害。
自然灾害的总结归纳
自然灾害总结归纳
一、灾害类型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干旱、山体滑坡、火灾等,这些灾害会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灾害成因
自然灾害的主要成因是地球物理和气象因素,如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
此外,人类活动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三、灾害预警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都在不断加强灾害预警系统建设。
通过气象监测、地质勘探等技术手段,可以提前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为抢险救灾争取宝贵时间。
四、灾害应对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包括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灾、提供医疗救助等。
同时,还要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五、灾害教训
每次自然灾害都会给人类带来深刻的教训,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
一方面要加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科研力度,深入探究自然灾害的成因和规律,为科学预防和应对提供理论支持。
六、社会责任
面对自然灾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共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自然灾害挑战。
总之,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的安宁与美好。
什么是自然灾害?
什么是自然灾害?一、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原因引起的灾害事件,如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不同于人为灾害,是自然界自主运作的结果。
二、类型1. 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强烈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崩塌、道路的破坏以及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中断。
2. 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风速可以达到超过100公里每小时。
台风经常导致强风、暴雨、洪水和海啸等自然灾害。
3. 洪水洪水是由雨水或融雪引起的水体超出其本来容量的现象。
洪水会引发重大损失,包括建筑物、农业和基础设施的损坏,当然还包括人员伤亡。
4. 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具有强烈毁灭性的自然灾害。
它由迅速流动的泥浆混合物形成,可能由地质活动、暴雨引起。
三、应对措施1. 加强预警为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预测和预警非常重要,例如在发生地震和台风前,相关部门可发布预警和紧急消息,让人们及时躲避。
2. 建立应急救援机制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及时响应和救援非常重要。
地方政府应设置紧急响应机制并磨练应急抢险队伍,以便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
此外,应确保救援队伍具备足够的装备和训练。
3. 改善基础设施改善基础设施也可以有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例如,修建固定结构的抗震建筑物和改善排水系统,可以降低因地震和洪水引起的损失。
四、结论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减少其损失。
预测和预警、应急救援和改善基础设施等手段可以缓解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和损失。
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策略也有助于减少造成灾害的人为因素,例如环保和气候变化。
5自然灾害
台风 风暴潮
台风引起
来势猛, 来势猛,速 度快, 度快,强度 大,破坏强
夏秋季节 台风影响的沿岸 美国69 69年墨西哥湾风暴 美国69年墨西哥湾风暴 潮7。5米风暴增水
温带气旋 风暴潮
温带气旋
增水过程 平缓
春秋季节 中纬度沿海北海沿岸 中国北方沿海 美国东海岸
3.海啸 3.海啸——海底地震、火山、滑坡、塌陷引 海啸——海底地震 火山、滑坡、 海底地震、 起的巨浪。 起的巨浪。 成因:大部分由地震引起。 成因:大部分由地震引起。 分布:太平洋、印度洋沿岸。 分布:太平洋、印度洋沿岸。 4.赤潮 人为排污入海,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 赤潮: 4.赤潮:人为排污入海,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 危害:海洋生物和养殖业。 危害:海洋生物和养殖业。 5.厄尔尼诺 东太平洋,圣诞节前后, 厄尔尼诺: 5.厄尔尼诺:东太平洋,圣诞节前后,水温升 高。 拉尼娜:东太平洋,水温降低。 拉尼娜:东太平洋,水温降低。 危害:全球一些地区洪涝,另一些地区干旱。 危害:全球一些地区洪涝,另一些地区干旱。
自然灾害的影响
人员伤亡:防灾准备不同而人员年龄、性别、 人员伤亡:防灾准备不同而人员年龄、性别、经济 不同而不同。 不同而不同。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直接:农作物、房屋、道路、企业、 直接:农作物、房屋、道路、企业、古迹破坏 间接:停产、通讯中断、停业、理赔。 间接:停产、通讯中断、停业、理赔。 环境破坏: 环境破坏: 滞后性:火山——灰、毒气 污染环境、 滞后性:火山 灰 毒气——污染环境、森林 污染环境 与农田毁坏。 与农田毁坏。 危害性:巨大, 大气污染恢复慢。 危害性:巨大,水、大气污染恢复慢。 不可逆:生物灭绝。 不可逆:生物灭绝。
寒潮: 24小时内气温下降 10℃ 以上, 小时内气温下降10 4. 寒潮 : 24 小时内气温下降 10℃ 以上 , 最低气温5 以下,为寒潮。 最低气温5℃以下,为寒潮。 春季。 分布: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秋、 分布 :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秋 、 冬 、 春季 。 我国冬季来自西伯利亚, 我国冬季来自西伯利亚,除青藏 高原、云贵高原——部分均可到 高原、云贵高原 部分均可到 达。 成因: 成因:北半球中高纬大范围的冷空气活 南下。 动,南下。 危害:大风,降温,暴雪、冻害。 危害:大风,降温,暴雪、冻害。 防灾:加强预报。 防灾:加强预报。
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中。
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自然灾害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常见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积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等气象灾害。
形成与分类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
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二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三是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
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
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
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
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
1.1.2自然灾害的类型
孟加拉国15万人被洪水围困巴西 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孟加拉国 万人被洪水围困巴西52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万人被洪水围困巴西
逃离干旱,非洲气候难民何去何从? 逃离干旱,非洲气候难民何去何从?
以上材料说明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 以上材料说明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
四、自然灾害的特点
1. 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2. 具有突发性和渐发性 具有突发性和渐发性 3. 具有区域性
四、自然灾害的特点
1. 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对比图
教科书第8页 教科书第 思考
突发性
渐发性
四、自然灾害的特点
1. 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2. 具有突发性和渐发性 具有突发性和渐发性
孟加拉国15万人被洪水围困巴西 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孟加拉国 万人被洪水围困巴西52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万人被洪水围困巴西 2010-06-24 人民日报 据孟加拉国当地媒体报道,持续 数周的大雨使孟加拉国东北部地区遭 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目前至少15万 人仍被洪水围困,受灾人数超过75万。 此次受洪涝灾害最严重地区的洪 水水位仍在持续上涨,近万公顷农作 物彻底被洪水毁坏,大部分通讯都已 中断。 孟加拉国南临孟加拉湾,经常受 到热带风暴、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 害的影响。上周,孟加拉国东南部地 区就有55人死于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 1.2万人无家可归。
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 续时间。读图完成5- 题 续时间。读图完成 -6题。 •5.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火山、地震、干旱、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地震、火山、洪涝、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干旱、洪涝、地震、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火山、地震、洪涝、 •6.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 . 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 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 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A.①② B.②④ . . C.①②③ D.③④ . .
自然灾害类型和分布
自然灾害的类型:
按照成因和特点划分,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 1、气象灾害主要包括 旱灾 、 洪涝 、台风 、 寒潮; 2、地质灾害主要包括 地震 、 滑坡 、 泥石流、 崩塌 ; 3、海洋灾害主要包括 风暴潮、海啸 、 赤潮 、 海冰 ; 4、生物灾害主要包括 病害、 虫害 、 草害 、 鼠灾;
3.分级:
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 热带气旋名称
6~7级
热带低压
8~9级
热带风暴
10~11级
强热带风暴
12级或12级以上 台风
【探究活动】
• 读图,找出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威胁最为严重的三 个地区,分析这些地区的纬度位置有何特点。
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加勒比海地区和美 国东部海岸。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
强风 这种强烈的气旋,其天气状况如何? 特大暴雨
旋涡风暴雨区 旋涡风暴雨区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
东北地区:暴雨洪涝、低温冻害 华北地区:干旱、暴雨洪涝 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伏旱、台风 西北地区: 干旱、冰雹、暴雨 华南地区:暴雨、干旱、冰雹、台风、低温冻害 西南地区:暴雨、干旱、冰雹、台风、低温冻害
海洋灾害概念: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 常性激烈变化,而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地带 发生的自然灾害称为海洋灾害。
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造 成的灾害都属于海洋灾害。其中最严重的 海洋灾害是风暴潮。
1.风暴潮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20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 (2)风暴潮的危害 (3)全球最容易遭受风暴潮危害的地区 有哪些?
出现时期
造成的损失
成因和特点
一、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了解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以及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1、气象灾害(1)暴雨: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
(2)干旱:长时间降水稀少,造成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3)台风:强大的气旋风暴,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破坏。
(4)寒潮:冷空气迅速入侵,导致气温骤降,对农业、交通等产生不利影响。
2、地质灾害(1)地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震动,可能引发房屋倒塌、山体崩塌等。
(2)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下滑。
(3)泥石流: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混合形成的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3、水文灾害(1)洪涝:河流、湖泊水位上涨,淹没陆地。
(2)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巨大海浪,袭击沿海地区。
4、生物灾害(1)蝗灾:蝗虫大量繁殖和迁徙,破坏农作物。
(2)鼠灾:老鼠数量过多,传播疾病,破坏农田和仓储。
二、自然灾害的成因1、自然因素(1)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如地震、火山活动。
(2)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导致气象灾害的发生。
(3)地壳运动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2、人为因素(1)过度开垦、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增加了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风险。
(2)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导致雨水下渗减少,加大了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3)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如在地震带上建造高层建筑,可能加重地震灾害的损失。
三、自然灾害的危害1、人员伤亡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受伤。
2、财产损失毁坏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破坏农作物,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3、生态破坏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4、社会影响引发社会恐慌,扰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气象卫星、地震监测仪等,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人们争取更多的应对时间。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方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方案一、前言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变化或者自然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突发性、破坏性事件。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都要面对防范自然灾害的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应该加强自然灾害防范教育,提高公众的自然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危害1.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包括:地震、台风、洪涝、暴雨、雪灾、滑坡、泥石流、干旱、森林火灾等。
2.自然灾害的危害包括: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破坏,影响社会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导致人民的生活质量下降。
三、自然灾害防范知识1.地震防范知识(1)在室内时,应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门框下,保护头部、颈部;如果没有可遮蔽的地方,应躲在梁柱旁边。
(2)在室外时,遇到地震要远离高楼、大树、电线杆,尽量选择空旷地带躲避。
(3)地震后要冷静应对,及时疏散危险场所,听从救援人员的安排。
2.台风防范知识(1)台风来临前要做好人员疏散准备,注意固定好门窗、阳台物品,避免受到台风影响。
(2)遇到台风时,应远离海边和河边,迅速躲到安全的地方,不要躲在危险的地方。
(3)台风过后要及时清理台风带来的垃圾,处理家中积水,注意环境卫生,并及时检查房屋的安全性。
3.洪涝防范知识(1)洪水来临前要做好疏散准备,不要在低洼地带久留,迅速向高地撤离。
(2)遇到洪水时,千万不要跳入淹没水中,迅速向安全地带撤离,并注意观察洪水的水位变化。
(3)洪水过后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不要饮用受到洪水污染的水源,并做好家居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4.暴雨防范知识(1)暴雨来临前要做好家居防雨准备,固定好门窗,注意室外物品的安全。
(2)在室外遇到暴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或者电线杆旁,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尽量不要涉水过路。
(3)暴雨过后要注意防范积水造成的危害,清理家中积水,保持室内通风,防止霉菌滋生。
2023年高中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一.重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及危害1、自然灾害的重要类型和特点①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提成四类: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从空间分布看——广泛性与区域性。
从时间角度看——频繁性与不拟定性、周期性与不反复性。
从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看——联系性。
从所导致的危害看——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严重性。
2、重要的气象灾害气象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大气圈的自然灾害,涉及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干热风等,是影响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
3、重要地质灾害地震内力作用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
烈度:衡量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限度,重要取决于震级,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相关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重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滑坡外力作用(斜坡重力作用)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重要集中在地形崎岖的山地,如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中国的横断山区、南美安第斯山区4、重要海洋灾害类型成因重要分布地区海啸是由于海底忽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附近多地震的海域,如太平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群岛、东亚东部、美洲西部沿海风暴潮是由热带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附近多台风、飓风的沿海地带,如印度洋北岸的南亚南部沿海、太平洋西岸的东亚沿海地区二、我国的重要自然灾害1、我国重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灾害种类区域分布因素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大,锋面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台风东南沿海地区为多发区濒临西北太平洋低温冷害东北地区为多发区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地震东南沿海、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为多发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降水多,强度大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分布地区重要灾害形成环境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海洋灾害带重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以台风、风暴潮、暴雨、赤潮等为主受海洋环境影响对海洋渔业和海洋钻井平台、船舶、港口导致危害东南沿海灾害带重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为主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影响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等导致危害东部灾害带重要指第三级阶梯洪涝、旱灾、病虫害等为主,此外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显著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中部灾害带重要指第二阶梯以暴雨、洪涝、交通雪灾、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为主是自然环境复杂、地表物质不稳定的地带对农业、工业及交通与建筑物导致严重灾害西北灾害带重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甘、宁、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为主是中国的干旱区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导致灾害青藏高原灾害带重要指藏、青和川西北部以暴风雪、地震、山崩等为主是中国的高寒区对畜牧业导致严重危害3、我国重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灾害多发地区多发季节成因防治措施伏旱长江中下游7月副高控制组织抗旱,此时的台风雨可缓解旱情台风东南沿海夏秋海上强烈的热带气旋及时监测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灾害意识风沙天气三北地区春秋两季,以春季最严重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暴雨洪涝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广大地区夏秋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连续时间长,如锋面、气旋等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等干旱华北、西北地区冬春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选择优良作物品种,开展水利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改善耕作制度4、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灾害多发的因素①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因素②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因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西南和东南季风阶梯的交界处多中下游地势低东部沿海暴雨洪涝风暴潮滥伐山林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我国的经济核心地带水文灾害灾情严重③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因素4、灾害链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经常会诱发或同时爆发出一连串的次生灾害,这种现象就称为灾害的连发性或灾害链。
什么是自然灾害?有哪些自然灾害?
什么是自然灾害?有哪些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地球上自然界中所产生的、与人类利益冲突或威胁到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各种灾害事件。
自然灾害的产生是由于地球上的自然因素所致,如气象、地质、海洋和生物等各种因素,其中最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包括以下几种:一、地震灾害地震是地球上自然灾害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发生后能够瞬间将地表震裂,造成重大的人命和财产损失。
地震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板块发生运动引起,强烈的能量释放导致地表出现震动。
二、台风灾害台风是我国南海、东海和台湾海峡等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气象灾害。
台风在强度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将带来极大的风速和暴雨,造成水灾、山洪灾害、海洋灾害等,引起房屋倒塌、交通瘫痪、拥堵等现象。
三、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以暴雨、洪水、河水泛滥等为主要特征的水灾,这种灾害在人类生活中经常发生。
洪水、山洪、台风暴雨等都是引起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洪水不仅会造成农田、农作物的损失,同时还会引起铁路、公路、桥梁、房屋等设施的严重损毁。
四、山体滑坡灾害山体滑坡灾害是指山体内部土壤松散,失去支撑力而向下滑动的现象。
发生山体滑坡时常常有河流、沟渠、道路和房屋等建筑物被掩埋,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五、干旱灾害干旱灾害是指由于长时间缺乏降水或降水量过少而导致的一种自然灾害。
干旱在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其危害性较大,将导致农作物大面积的减产或歉收,深刻的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总之,自然灾害是地球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人类却无法预知和掌控这些灾害事件。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科学研究和理性防御,以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自然灾害是指由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现象。
在人类社会中,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泥石流和火灾等。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地震是由地壳中的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震波的传播造成的灾害。
地震通常分为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和余震三个阶段。
地震前震往往表现为地震活动的逐渐加剧,预示着地震的到来。
地震主震是指地震波的传播最强烈的阶段,地震破坏力最大。
而余震则是指主震后地壳仍然持续运动产生的余波。
地震造成的破坏有很多,如房屋倒塌、道路损毁、人员伤亡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具有旋转风暴和强降雨的特点。
台风一般伴随着狂风暴雨、海浪暴涨、飓风等天气现象。
台风破坏力强大,不仅可以导致建筑物毁坏、电力中断、交通瘫痪等问题,还会造成水灾和滑坡等次生灾害。
因此,防范台风灾害非常重要,包括加固建筑物、疏散人员等应急措施。
洪水是由于长时间暴雨或冰雪融化等引发水量超过河道容量,造成溢出而形成的灾害。
洪水常常会导致道路、桥梁被冲毁、农田被淹、民居受损等问题。
同时,洪水还会带来水污染、疾病传播等健康问题。
对于洪水来说,防范和抗灾减灾是首要任务,包括加强监测预警、做好河道整治和建立完善的防洪设施等。
干旱是指地区降水量偏少,导致土地过干缺水的自然现象。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水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了应对干旱灾害,需要采取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用水效率等措施。
泥石流是指在陡坡上发生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或泥石混合物流下的自然灾害。
泥石流通常由降雨引发,且常伴有山洪、塌方等次生灾害。
泥石流具有速度快、破坏性强的特点,对河流附近的居民和设施造成威胁。
预防泥石流灾害的方法包括良好的土地规划、森林保护、减少人为活动等。
火灾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不受控制的火焰燃烧,造成破坏和伤亡的灾害。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类型总结表》
自然灾害类型总结表一、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主要自然灾害热带气旋干旱(旱灾)寒潮概念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人类生存受到危害。
因此,干旱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而湿润地区也可能发生旱灾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形成条件(1)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2)热带存在低层扰动提供持续水汽输入(3)地转参数f大于一定值(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低压涡旋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致使地区经济活动,人类生存受到危害。
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分布地区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北非、南非、北美、南美的副热带西海岸;北美、南美和澳大利亚内陆地区北半球的中高纬度中国分布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方更加严重。
五个旱灾中心:华北区、华南区、长江区、华南区、东北区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受到寒潮的影响,除西藏、云贵地区;四川、重庆地区;海南、台湾一带危害台风在海上移动,会掀起巨浪,狂风暴雨接踵而来,对航行船只造成严重威胁。
(2)当台风登陆时,狂风暴雨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对农业、建筑物的影响更大。
(1)河流干涸、田地龟裂、草原枯死、作物收成受到严重影响。
(2)人畜饮用水困难,甚至出现粮食短缺。
(3)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1)农牧业生产遭受损失。
(2)严重时,会造成交通、通讯受阻(3)影响人们的生活预防措施(1)加强台风的监测与预报(2)加固防洪大堤(3)加强防护意识与自救能力如海上渔船尽快回港避风;山区河边、山边住户特别要注意防洪水和滑坡、泥石流等关联灾害;对房屋和易吹倒的树木、雨棚等进行加固;将露于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搬进室内(1)做好旱情的监测和预报(2)选择耐旱的作物(3)改善耕作制度(4)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5)科学用水,节约用水(1)加强寒潮的监测与预报(2)政府要处理由寒潮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自然灾害分类标准
自然灾害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分类标准:
根据发生的自然原因:
气象灾害:如风暴、台风、龙卷风、暴雨、暴雪、干旱等与气候和天气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地质滑坡、地面沉降等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有关的灾害。
水文灾害:如洪水、泥石流、海啸、冰雪灾害等与水文过程和水体活动有关的灾害。
生物灾害:如虫灾、疫病、森林火灾等与生物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关的灾害。
根据灾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局部灾害:对特定区域或地点造成的灾害,如局部洪水、山体滑坡等。
区域性灾害:对较大地区或地域造成的灾害,如区域性地震、台风等。
全球性灾害:对整个地球或全球范围造成的灾害,如全球气候变化、大规模地质灾害等。
根据灾害的性质和影响类型:
生命灾害:对人类生命造成直接威胁的灾害,如地震、洪水等。
经济灾害:对经济活动和财产造成直接损失的灾害,如干旱、火灾等。
社会灾害: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基础设施造成破坏的灾害,如暴乱、恐怖袭击等。
这些分类标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组合和调整。
灾害的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灾害的性质、特点和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减灾预防措施。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知识点: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通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还会引起次生灾害,如山崩、滑坡、海啸等。
2.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域因降雨、融雪、冰凌等原因导致水位急剧上升,淹没周边土地和建筑物,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洪水分为流域性洪水、地区性洪水和城市洪水等类型。
3.火灾:火灾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引发的火灾事件,火势迅速蔓延,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自然灾害。
火灾的原因包括雷击、电线短路、炉火失控、吸烟不慎等。
4.旱灾:旱灾是指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量明显偏少,导致土地干燥、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
旱灾分为阶段性旱灾和区域性旱灾。
5.风灾:风灾是指强风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的破坏,包括台风、龙卷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风灾具有突发性、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细节可能因教材和课本的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习题及方法:1.习题: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迅速跳楼逃生B. 躲到墙角或家具下C. 乘坐电梯下楼D. 恐惧不敢动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B。
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到墙角或坚固的家具下,保护头部,避免被坠落的物品砸伤。
不要选择跳楼逃生或乘坐电梯下楼,这会增加危险。
2.习题:下列哪种情况最容易引发火灾?B. 电线短路C. 炉火失控D. 吸烟不慎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D。
吸烟不慎是最容易引发火灾的行为,因为烟头燃烧过程中可能会掉落在易燃物品上,引发火灾。
雷击、电线短路和炉火失控也可能导致火灾,但相对而言,吸烟不慎更容易发生。
3.习题:旱灾通常发生在哪些地区?A. 沿海地区B. 内陆干旱地区D. 湖泊流域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B。
旱灾通常发生在内陆干旱地区,这些地区降水量较少,土地容易干燥,农作物生长受影响。
全面了解灾害类型
全面了解灾害类型灾害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事件或现象。
灾害类型繁多,从自然灾害到人为灾害,各具特点。
了解灾害类型对于我们预防和应对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类型,以帮助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与防范能力。
一、自然灾害类型1. 水灾:水灾是指因降水过多、水位上涨或水资源不均等因素导致的灾害。
常见的水灾类型包括洪水、暴雨、山洪、海啸等。
洪水是水位上涨导致周围地区被淹,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而暴雨和山洪则是降雨量过大,导致地势低洼地区积水严重。
海啸是震源地海底地震引发的海洋波浪,对沿海地区造成重大影响。
2. 风灾:风灾是风力过大导致的灾害。
常见的风灾类型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风雨等。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形式,带来强风和暴雨,对沿海地区和岛屿造成严重破坏;龙卷风是强烈旋转的气旋风暴,破坏力极强;而暴风雨则是风力过大伴随雨水的天气现象,常常导致水灾。
3. 地震:地震是地壳震动引发的自然灾害。
地震发生时,地层的强烈震动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地面裂缝以及触发山体滑坡等灾害。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灾害,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常常难以估计。
4. 火灾:火灾是指火焰失控导致的灾害。
火灾常常由人为因素引起,如电气设备故障、明火不慎引发燃烧等。
火灾会造成大面积的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
5. 干旱:干旱是指地区长时间缺乏降水或水资源极度匮乏的自然现象。
干旱导致水源短缺,给农业、畜牧业等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加剧水资源紧张,引发环境问题。
二、人为灾害类型1.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由车辆碰撞或其他交通行为导致的灾害。
不遵守交通规则、超速、酒驾等行为都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交通事故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工业事故:工业事故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导致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常见的工业事故类型包括火灾、化学泄漏、爆炸等。
3. 核事故:核事故是指核能设施发生事故或核辐射泄漏导致的灾害。
应急预案自然灾害类型包括
一、引言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损失和影响的灾害事件。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干旱、滑坡、泥石流等。
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自然灾害类型1. 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是自然界中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发生时,会造成地面裂缝、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2. 洪水灾害洪水灾害是指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水位超过警戒线,导致周边地区发生淹没、渍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3. 台风灾害台风灾害是指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强烈风暴。
台风过境时,会造成暴雨、洪水、风灾、海啸等灾害。
4. 干旱灾害干旱灾害是指因气候异常,导致降水减少,水资源短缺,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损失的灾害。
5. 滑坡灾害滑坡灾害是指由于地质构造、地形、人为因素等导致山体、坡面发生滑动,造成道路阻断、建筑物损毁、人员伤亡等灾害。
6. 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灾害是指由于降雨、融雪等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导致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沿沟道快速流动,造成道路阻断、建筑物损毁、人员伤亡等灾害。
三、应对措施1. 地震灾害(1)加强地震监测预警,提高地震预警能力。
(2)开展地震科普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3)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的应急职责。
(4)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 洪水灾害(1)加强洪水监测预警,提高洪水预警能力。
(2)开展洪水风险防控,制定洪水应急预案。
(3)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
(4)组织群众转移,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3. 台风灾害(1)加强台风监测预警,提高台风预警能力。
(2)开展台风科普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3)制定台风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的应急职责。
(4)加强防风设施建设,提高防风标准。
4. 干旱灾害(1)加强干旱监测预警,提高干旱预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一】
过去的一年,我国多灾并发,重灾连发,灾害强度大,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多,城镇受灾重,重复受灾、贫困地区受灾比例高,农业损失、民房倒塌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特别是年初1月份北方大部严重寒潮冰雪、2月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省市出现严重秋冬春百年一遇连旱、3月份台湾、河北地震、北方爆发大规模沙尘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强震、5月份重庆12个区县遭受了大风、冰雹、暴雨灾害、汛期南方地区连续多次严重暴雨洪涝、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数次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伤亡人数之多、灾情之重、救灾和恢复重建难度之大历史罕见,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经核定,2010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7844人,紧急转移安置1858.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742.6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86.3万公顷;倒塌房屋273.3万间,损坏房屋670.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339.9亿元。
【材料二】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7月12日报道,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unich Re)最近公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前六个月全球自然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2650亿美元(约合1.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2005年全年的2220亿美元(约合1.4万亿元人民币)。
这样看来,2011年将成为史上最昂贵灾年。
报道称,今年3月,日本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损失约为2100亿美元(约合1.36万亿元人民币)。
今年损失第二大的是发生在2月的新西兰大地震,共损失200亿美元(约合1294万元人民币),然后是美国西南部发生的龙卷风造成损失75亿美元(约合485万元人民币),澳大利亚12月和1月发生的洪水使五分之一的面积陷入百年一遇的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3亿美元(约合472万元人民币)。
以美国为例,除了龙卷风外,美国今年上半年共发生其他自然灾害98次,包括风暴、洪水、火灾以及地震等,总经济损失达270亿美元(约合1748亿元人民币),几乎是十年平均值118亿美元(约合764亿元人民币)的两倍。
其中有三个大洲发生洪水泛滥事件,从德国、罗马尼亚、菲律宾到斯里兰卡、受灾人数超过二百多万,受灾超过三个法国面积;
1月5日开始,全球超过5座知名活火山相继开始喷发,其中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印尼喀拉喀托火山、勘察加半岛Kizimen火山、莫拉比等巨型活火山相继喷发,火山灰影响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
巴西连续暴雨导致300多人丧生;
俄罗斯出现零下60度低端严寒,中国北方6省出现旱灾。
【活动2】课本P9页,认识自然灾害的其他分类。
【材料四】据报道:1949-----1980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达121.3万人,其中61%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我国每年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57%;我国每年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40%。
【活动3】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易误点】
1、干旱旱灾
干旱和旱灾是有区别的。
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干旱可导致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如果对人类不造成影响,不能成为旱灾。
而严重干旱可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农业,导致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导致河流、水塘甚至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此时的干旱称为旱灾。
【阅读】教材P10页,世界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旱灾
【活动4】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活动5】判断正误
【例题1】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83—1985年非洲经历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干旱。
从北到南有34个国家遭受大旱,其中24个国家发生饥荒,1亿多人口受到饥饿的威胁。
这次饥荒被联合国称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类灾难”。
可怕的旱灾使一些地方的河流湖泊干涸。
由于河口海水倒灌,非洲西部原本肥沃的良田变成了盐碱地,飞扬的黄沙淹没了沙漠边缘的田园和牧场。
此外,干旱还导致火灾频发,烧毁了树林和咖啡、可可种植园。
1 985年降水略有增多,蝗虫又铺天盖地地飞来。
(1)这次干旱是否导致旱灾?说明原因。
(2)试画一幅由干旱引发的灾害链示意图。
【拓展提升】世界上的干旱类型
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中,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其原因主要是。
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地区。
(2)世界上唯一的城市岛国是(填图上数字代表号),该国位于气候类型区,它也是被列为缺水国家之一的原因是。
(3)图中○5地区干旱缺水的原因是,能否形成严重的旱灾?,原因
是。
【作业1】读图,回答问题。
丙、丁两地区相比,容易发生旱灾的是哪一地区?为什么?
【作业2】下图为197l一2001年非洲各国受灾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各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类型是,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位于高原。
(2)非洲受灾人口主要集中在沙漠以南地区,大部分处于气候区,该气候区的降水变率。
(3)指出非洲自然灾害频发会出现的问题。
【作业3】教材P35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