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文主义精神
摘要:
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抒情的人物语言,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包含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思想上的革命,以人为主体随个人的自然本性,视个人尊严,个人的愿望为生活的中心,绝不对其他任何因素而压制个人的愿望和情欲。
尊重人的本质和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
在时下人文精神大面积失落的背景下,罗密欧与朱丽叶身上依然有我们需要汲取的精神营养
关键词:
人文主义; 悲剧; 罗密欧; 朱丽叶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只要思潮。
主张思想自由和个人性解放,肯定认识世界的中心。
是资本主义萌发时期的先进思想,是人的一种生活观理想观价值观,是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它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应当努力去实践和追求的。
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世纪,物质文明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并不等于精神文明的相应提升;相反,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正在大面积地侵蚀着人类的精神生活罗密欧和朱丽叶对人文主义精神的执著追求,更显示了他们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价值,这正是剧本激动人心的地方。
人文主义精神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的灵魂
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代冲破了封建教会的束缚,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灿烂的文化艺术杰作。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里,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得最为充分,艺术性也最高。
他的作品为资产阶级的兴起作了最有力的舆论准备。
他的创作从思想和艺术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他写了大约十部喜剧,一部悲剧他的喜剧主要不是讽刺社会现实,而是表现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歌颂爱情和友谊,宣扬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和个人争取幸福的权利同时,批叛门阀观念封建道德和封建压迫的种种表现,也揭示资本主义所暴露的一些丑恶这一类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无事生非皆大观喜等年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唯一一部悲剧,但在思想内涵上则和这一时期的喜剧完全一致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悲惨地死去了,但他们的爱情是那样纯洁而美丽,他们的爱情终于战胜了封建压迫和偏见,显示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蓬勃生命和最终胜利。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精神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的灵魂,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这两个概念文艺复兴是指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
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运动这个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重新得到发掘和重视,因而得名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来扩大到德国英国荷兰等国家在世纪,由于城市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映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旗帜,提出人道主义( “人文主义”一词源自人文学(Studiahumanita - tis),在文艺复兴时期指古典学术的研究和重视人生现实的新思潮,当时的新文化人士则自称为人文学者(humanista)。
19世纪以后,欧洲学术界才开始用人文主义来称呼这种社会思潮。
人文主义的基本倾向是提倡人道以反对神道,提倡人权以反对君权,提倡个性解放以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桎梏及其一切残余,因此也称为人道主义为区别起见,中国习惯把文艺复兴时期的这种思潮称为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以后的则称人道主义) 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打倒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极大发展。
哥白尼的日心说,哥伦布等人在地理方面的新发现,伽利略在数学物理方面的发明创造等,粉碎了陈旧的宗教观念,促进了人们对宇宙自然的新认识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建立了民族的统一语言这一时期,欧洲的文学艺术有了长足发展,如但丁的诗歌薄伽丘的小说达芬奇的绘画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蒙田的散文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等人文主义是指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想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求以及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
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莎士比亚是如火如荼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位巨匠,他高昂的人文主义思想贯穿在他的整个戏剧创作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强烈地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人生观和理想观这个剧本之所以有那么长久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其中灌注着饱满的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精神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的具体体现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源于5世纪的希腊传奇,本为小说.1562年英国诗人
亚瑟·布鲁克据此传说写了一首长篇叙事诗《罗密欧与朱丽叶哀史》,故事便传入英国,在欧洲大陆传播甚广。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 根据这首长诗在1594—1595年间写成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这是莎翁三部爱情悲剧中第一部。
此剧从16世纪上演以来,经久不衰,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拍成电影近20部,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受欢迎的一
部。
《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抒情的人物语言,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
男女主人公出生在两个世代为仇的封建家族,他们在偶然的相会中一见倾心,却根本不可能结合。
他们求助于劳伦斯神父,神父同情和理解他们,秘密给他们举行了婚礼但封建家长凯普莱特却要把女儿朱丽叶许配给少年贵族帕里斯,并强令马上成婚朱丽叶再一次求助于劳伦斯,神父赠以安眠药让她假死过去,以躲过这场劫难。
罗密欧则因在格斗中杀死了凯普莱特夫人的内侄提伯尔特而受到了放逐曼多亚的惩罚。
罗密欧得到妻子的“死讯”,悲痛万分,抱了以死殉情的决心连夜返回维洛那,在朱丽叶的身边服毒自杀从昏迷中醒来的朱丽叶见丈夫已死,也饮毒自刎死去。
罗、朱的悲惨结局使双方的家长看到了世仇的惨重代价,在亲王的主持下言归于好。
从这个故事梗概中可以看出,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位封建家长,代表了陈腐没落的封建思想和传统,他们心胸狭窄武断专横,无视青年人的自由和爱情,酿成了家族之间的仇恨和冲突,给所在的城市带来了动乱,又自食其果失去了自己的儿女。
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代表了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热情大胆,勇往直前,没有顾虑,没有迟疑和动摇,紧紧追随自己的自然本性,毫不迁就,个性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天真直率,热烈奔放,朝气蓬勃而又勇敢无畏,浑身上下散发出青春浪漫的气息从一开始他们就不顾世仇,勇敢相爱,一旦相爱,就毫不退缩最后,为了爱情,他们还毫不犹豫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同封建思想和传统作着勇敢机智的斗争,尽管斗争的结局是一场悲剧,但换来的却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胜利和弘扬,我们在悲剧中感受到的是莎士比亚那澎湃的激情高昂的斗志和崇高的理想。
劳伦斯神父竭力促成罗朱的爱情婚姻结合,显示了欧洲中世纪末期英国的人文主义思想,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禁欲主义思潮的一种具体反映。
然而,在这部剧作中,人文精神体现得最集中最强烈的还是两位年轻的主人公——罗密欧与
朱丽叶。
这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两个人物,是作家寄托人文主义理想的艺术形象。
罗密欧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却没有继承封建传统和思想,而是顺应时代发展,背叛了封建家庭,成为一个坚定的人文主义者; 他真诚、勇敢,有文化有能力,有一颗博爱之心;他追求一种自主自由美好的爱情生活,哪怕是“错爱”了仇人的女儿也毫不退缩; 他没有门户之见,爱上了朱丽叶,就把凯普莱特的家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一心期望化解宿怨; 他对爱情忠贞不渝,为了爱情和爱人,他甘愿被放逐他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注重友情,在朋友被仇人所杀,他的爱情面临风险的时候,他拔刀相助杀了仇人,却使自己的爱情遭遇了一场灾难,显示了他的高尚品格正是在家族矛盾爱情磨难和朋友情谊等一系列故事发展中,他那人文主义者的精神和风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朱丽叶只是一位14岁的贵族小姐,但她勇敢坚强智慧,她冲破大家族的重重束缚,大胆地爱上了罗密欧,并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情人; 她深知罗密欧被放逐回归无望,却绝不愿与少年贵族帕里斯再结姻缘; 她几次用智谋骗过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服下安眠药,都是为了实现她的美好爱情; 她把爱情看得和生命同等重要,罗密欧一死,她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生死恋情,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这种纯洁高尚悲壮的爱情,使无数世俗的爱情显得黯然失色。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了西方文化特点
我们知道,人一生下来就受到文化的影响,开始了文化的过程,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思想行为乃至人格无不被打上各自文化的烙印。
文学即人学作品中人物必然会折射出他所带有的文化之光。
悲剧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其差异性正是由孕育它的不同文化土壤所引起。
罗朱生长的文化背景是以希腊文化为源头的西方文化。
腊民族的祖先从远古时期就生活在爱琴海周围的岛屿上,这里沟壑纵横,河流交错,土地贫瘠,农牧业收获有限。
为解决生活问题,他们进行物品交换和海上掠夺,从而发展了商业和航海业。
无拘无束的海盗生活、独立自主的商业贸易形成了希腊民族感情奔放、注重自我的性格特点。
希腊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个人主义的彰显。
著名学者钱穆在其著作《中国文化的属性》中就曾指出个人主义是构成西方文化三个部分中的第一要素。
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个人的权力、个人的的独立性及个人的
自由得到充分肯定和发展。
以个人为中心向外扩张,不回避冲突,勇敢地迎接冲突。
古希腊的不少哲学家非常注重个人主义思想。
普罗塔哥就认为个人是衡量世上万物的标准。
伊壁鸠鲁则极端推崇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幸福为人类永恒中心。
他的哲学理论注重个人的完全独立性、宣称个人是诸事之中心,个人所有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个人的享乐。
伊壁鸠鲁的观点无疑为人文主义者追求个性之无拘无束的张扬提供了理论依据。
因此人文主义者就以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为己任,认为这是人之生活的终级目的,是人之自然本性的需求这种个人主义到文艺复兴时期更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的个性不断得到解放,个人地位及个人尊严至高无上,个人主义已成为这一时期人们人格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难想见,在这种过分强调个人的文化中耳濡目染的莎翁塑造的人物形象就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如上文所说,罗朱两人一切追随个人的自然本性,视个人的尊严、个人的愿望为生活的中心,绝对不为其他任何因素而压制个人的愿望和情欲,他们身上有一种高度的生命自觉,因此罗朱身上的个性光辉就非常炫目。
希腊人的命运观既承认神的威力,承认人在命运的播弄之下难以避免的毁灭,但它又肯定人与命运作斗争的合理性与崇高性,决不因信命运而“抹杀了人的个性,否定的自由意志”,在他们看来,只要人不失自由意志地与神命运作斗争,即使失败了毁灭了,人的光辉也是永存的,是值得歌颂的英雄。
现代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正是承诺了这种悲剧精神,莎翁正是把希腊英雄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同伊丽莎白时代个人主义英雄们实现自我的勇气结合起来,塑造出了罗朱这一对面对厄运,毫不屈服、不屈不挠地奋勇抗争的光辉形象。
他们虽双双以死殉情,但他们的精神力量却获得了胜利。
他们不屈的抗争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面对灾难时那种勇敢坚毅高尚和宏伟的气魄。
西方文化就是这样,虽笃信命运却仍崇尚不屈不挠的抗争,而其悲剧的崇高感也正是来自于这坚定的抗争精神。
综上所述,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包含了以下人文主义思想:(1) 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性,颂扬人性的光辉。
(2) 追求现世的幸福,而不是来世。
(3) 及时行乐的观点。
(4) 不以神为中心,不以教会为中心。
(5) 反封建伦理道德。
欧洲14—16 世纪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当时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今天看来,它自然有许多时代局限性。
但它以人为主体,要求尊重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思想核心,并没有过时。
在时下“人文精神”大面积失落的
背景下,罗密欧与朱丽叶身上依然有我们需要汲取的精神营养。
参考文献:
[1][英]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M]曹未风,译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117.
[2]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郁龙余中西文化异同论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实秋,译莎士比亚全集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4]莎士比亚全集( 八) 朱生豪,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5]柯汉琳中国古代悲剧与反悲剧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6]张冲同时代的莎士比亚: 语境互文多种视阈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7]今道友信关于爱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引言“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人文景观;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
在西文中,“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其实“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人文思想”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出反映爱情、理想与封建压迫之间冲突且充满诗意的悲剧,在莎翁剧作中最具爱情魅力的典范性,也是根植文艺复兴土壤中特定社会阶段的精神产物。
剧中描绘的爱情属于人文主义时代的理想化、艺术化的模式,这种基调不仅习见于莎翁以歌颂爱情、婚姻和友谊为主题的"四大喜剧"中,以爱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评判标准,也是一种深刻的人
性探索和充分的人文关怀,更是人类共有的、永恒的母题。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出现在十六世纪中后期的爱情戏剧,两部作品都表达了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的主题,本文拟从人文思想关照下的角度来比
较《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剧中主人公的艰难爱情。
中西方悲剧的异同在各自的代表作品《红楼梦》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以冲突和抗争为主题,是中西悲剧的相同之处;中西悲剧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悲剧是悲而
不伤,主人公往往是继续生存在悲剧中,是对悲剧情愫的保存,而西方则是通过悲剧主角的彻底毁灭,以生命的终结来成全悲剧的审美快感。
对悲剧精神的解读,其实践价值在于指导人们更好地面对人生中的逆境与悲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探讨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梁山伯与祝英台》主要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罗密欧与朱丽叶》则表现了新兴资产
阶级反对封建势力、追求自由爱情的决心。
《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虽同为悲剧,却展现了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孔雀东南飞》都是非常感人的爱情悲剧,它们流芳百世的
因为两者有着太多类似反抗封建婚姻、封建专制的经历,人们常常把《罗密欧与朱
丽叶》和《孔雀东南飞》相提并论。
在人们的感情世界中,无论是在世俗情感层面,还是在高雅的情感层面,它们一起铸就了追求不朽的、坚贞爱情的典范形象,主人
公忠贞不渝的爱情已经成为青年男女们的理想爱情范式。
《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2.A`比较一下三剧的异同
(1)发生的背景相似。
都发生在封建社会
(2)发生的原因相似,都受到了封建家长的干涉或阻挠。
(3)故事的结局相似,主人公都双双殉情而死;悲剧的制造者最后都被感化求和解。
主题相似,都通过青年男女在追求自由爱情婚姻过程中被逼无奈而双双殉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家长的自私、狭隘、专制和无情,也都借此表现了反对封建压迫的主题。
B`他们双双殉情的意义何在?
(1)充分表现了真爱的忠诚和执着,他们为此不惜以死来捍卫自己的爱情。
(2)对迫害他们的占据优势的封建势力表现出宁死不屈的反抗,也给他们以示威或惩戒。
(3)给后来者以鼓舞,为他们追求自由爱情扫清障碍。
《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共读---十八相送楼台惜别--- (结局)
祝被逼嫁人撞墓殉情化蝶双飞
两部作品虽然时隔千年,地阻万里,但却存在着诸多相同之处。
(一)内容性质相同,都是爱情悲剧。
《罗》剧叙述了一对青年恋人罗密欧和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私自完婚,然而却因两家是世仇而无法结合,最终为追求自由爱情而双双殉情。
《孔》诗叙述了汉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恩爱相处,却被焦母活活拆散,最后在刘兄的逼迫下一同走上了绝路。
因此,它们都是爱情悲剧的代表作。
(二)故事结局相同,都以青年恋人双双殉情为代价换来两家的悔悟与和好。
《罗》剧中面对悲惨的场面,两家世仇在亲王的训导下双双悔悟,罗密欧的父亲蒙太古说:“我要用纯金替她铸一座像,只要维洛那一天不改变它的名称,任何一尊都不会比忠贞的朱丽叶那一座更为卓越。
”朱丽叶的父亲凯普莱特也说:“罗密欧也要有一座同样富丽的金像卧在他情人的身旁,这两个在我们的仇恨下惨遭牺牲的可怜的人儿。
”痛悔之心,溢于言表。
《孔》诗虽然没有《罗》剧这样明确,但末段“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中的“求”字,也暗示出焦刘两家的后悔与和解。
(三)表现手法相同,都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罗》剧所创设的背景和环境具有典型的时代特点,但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却充满了鲜明的理想色彩;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剧,但封建贵族之间的世仇却从此消除,爱情的理想也仍然得胜。
《孔》诗主体上以浓烈的现实主义叙述了封建家长制对主人公的迫害,但最后一段写两家合葬,墓上桐柏交荫,鸳鸯双飞,象征两人的爱情永久不渝,也反映了人们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
因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两作中都浑然融为一体。
(四)主题思想相同,都通过青年爱人的死来抨击封建家长的专制和封建婚姻包办制度,抒发了人们对自由爱情婚姻的热烈追求,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不同点也是较为明显的。
(一)作品样式不同。
《罗》剧是一出五幕话剧,是莎士比亚问世的第一部伟大的戏剧,它自十九世纪以来开始在世界流行,这段凄艳动人的故事现在已家喻户晓。
《孔》诗是一首五言乐府民歌,我国古代最长最杰出的叙事诗,自汉代以来即广为流传,与《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
(二)悲剧过程不同。
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虽然都双双殉情而死,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是因误会而产生的,因此其命运是偶然的而不是悲剧性的;而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死则是必然的,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压迫下,他们的自由爱情没有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孔》诗更具有悲剧性。
(三)塑造的人物性格不同。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新思想的代表,处处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为了追求自由爱情,他们敢于不顾家族的世仇,敢于大胆违抗父命私自结合,虽然因偶然的失误而走向死亡,但他们身上始终洋溢着新时代热烈的理想气息。
刘兰芝和焦仲卿身上虽然也有反抗精神,但这种反抗是消极的,带给读者的除了渺茫的希望外,更多是悲愤和痛惜。
(四)反映的社会背景不同。
《罗》剧的故事发生在欧洲文艺复兴前夕的维洛那,那时,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崛起,但封建势力仍然固守着统治地位,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追求个人的自由爱情与封建家族发生的冲突,即反映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
《孔》诗的故事发生在汉末庐江,那时中国封建社会已臻于成熟,封建制度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焦刘二人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势力的强大,刘兰芝的不幸具有社会普遍性,体现了当时社会里千百万被压迫妇女的共同遭遇。
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人文主义: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人类文明历史上所经历的一次划时代的思想变革。
而人文主义则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中文艺复兴文化的指导思想。
它的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 以人为中心 肯定现实人生和世俗生活 尊重理性 强调个性自由 并且 反对禁欲主义 强调现实生活的意义 倡导积极人生 鼓励人们追求现实幸福生活和世俗享乐。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在他的作品里 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得最为充分 艺术性也最高。
他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代表作。
剧中的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出生在两个世代为仇的封建家族 他们在偶然的相会中一见倾心。
于是罗密欧求助于劳伦斯神父 神父答应了他的请求 秘密给他们举行了婚礼。
罗密欧因杀死了提伯尔特被放逐到曼多亚。
罗密欧一离开 封建家长凯普莱特就把朱丽叶许配给少年贵族帕里斯 并强令马上成婚。
朱丽叶找神父劳伦斯想办法 神父让她服安眠药假死过去 以躲过这场劫难。
罗密欧得到妻子的“死讯” 悲痛万分 半夜来到朱丽叶的墓穴旁 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 在朱丽叶的身边服毒自杀。
从昏迷中醒来的朱丽叶见丈夫已死 也饮毒、自刎死去。
罗、朱的悲惨结局使双方的家长看到了世仇的惨重代价 从此 两家消除积怨 重归于好。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 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位封建家长 代表了腐朽没落的封建思想和传统 他们心胸狭窄、武断专横 无视青年人的自由和爱情 酿成了家族之间的仇恨和冲突 又自食其果失掉了自己的儿女。
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青年 他们鄙弃中世纪压抑人性的野蛮的伦理观念 不屈服于现实的封建势力 为追求自由的爱情而不惜献出生命 换来的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胜利和弘扬。
当然 在这部剧作中 人文精神体现得最集中、最强烈的还是两位年轻的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是典型的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反封建势力的青年 他出身于封建大家庭 却没有继承封建传统和思想 而是顺应时代发展 背叛了封建家庭 成为一个坚定的人文主义者。
他真诚、勇敢 追求一种自由美好的爱情生活 哪怕是“错爱”了仇人的女儿 也毫不退缩 他注重友情 在朋友被仇人所杀 他拔刀相助杀了仇人 却使自己的爱情遭遇了一场“灾难” 显示了他的高尚品格 他对爱情忠贞不渝 为了爱情和爱人 他甘愿被放逐他乡 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最后果决地以死来告诉人们 青年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是腐朽的封建势力所无法阻挡的。
正是在家族矛盾、爱情磨难和朋友情谊等一系列故事发展中 他那人文主义者的精神和风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朱丽叶是一个温柔、美丽、善良的贵族小姐 但是骨子里她又是一个叛逆的女性。
她勇敢、坚强、智慧 她不顾与蒙太古家的世仇 冲破大家族的重重束缚 大胆地爱上了罗密欧 并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情人 她深知罗密欧被放逐“回归”无望 却绝不愿与少年贵族帕里斯再结姻缘 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 她几次用智谋骗过父亲 冒着生命危险服下安眠药 都是为了实现她的美好爱情。
她又是一个果敢的女子 并把爱情看得和生命同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