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旅:疗愈自恋——郑玉虎

合集下载

超个人心理学及相关书目推荐、部分书籍读后感

超个人心理学及相关书目推荐、部分书籍读后感

超个人心理学及相关书目推荐、部分书籍读后感----巫小仙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主流心理学主要以病理学为依据,认为心理健康只不过是身体上“没有病”而已。

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健康包含着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的最高实现,达到身心健康长寿、超凡脱俗的境界。

对于超个人心理现象和神秘的内心体验的研究,主流心理学要么认为它毫无意义、要么斥之为病态的或宗教的。

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认同是有重大差异的;并且认为所谓神秘体验中也存在着科学真理。

科学心理学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让位给宗教。

针对主流心理学的这些不足,马斯洛、萨蒂奇、格罗夫等人多次协商,决心建立“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心理学。

1969年春《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1971年超个人心理学会正式建立。

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还有塔尔特(C.Tart)、沃什(R.N.Walsh)、威尔伯(K.Wilber)、克瑞普纳(S.Krippner)、阿玛斯(A.H.lmaas)等人.超个人心理学关心的是那些与“终极的人类能力或潜能”有关的心理学方面。

萨蒂奇曾指出:“这种新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特别关注对成长、个人和种族的超越需要、终极价值、统一的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神入、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乐、惊叹、终极意义、超越自我、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人与种族的协同一致、最高的人际了解、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高的觉知、反应与表达,以及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等实证的与科学的研究,对它们的认真贯彻实施和研究发现”。

超个人心理学有三个关键性主张:第一,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以外,还有精神(或灵性)的层面;第二,超个人心理学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

大多数人盲目和错误地认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种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观念,或认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所含含糊糊觉察到的所谓“我”,但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为我,也就是说,都不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四川省绵阳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省编版必考(题库)(带答案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省编版必考(题库)(带答案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省编版必考(题库)(带答案解析)1、社工单选题(综合能力)(共80题)1. 社会工作者小王为社区里的青少年举办了一个小组。

该小组旨在通过公益活动,为青少年创造相互认识和交流的机会,增强朋辈支持。

从小组的目标来看,最适合该小组的工作模式是()。

A.治疗模式B.社会目标模式C.互动模式D.社区行动模式【答案】C【解析】小组工作的互动模式强调组员与组员之间充分的互动和交流,彼此帮助,通过交流,增加经验,获得支持。

2.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当人格失调时,治疗的焦点应放在()。

A.本我的强化B.自我的强化C.超我的强化D.防卫机制的强化【答案】B【解析】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当三者之间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

这样个人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愉快地工作。

当人格失调时,人的活动就会出现问题。

面对问题,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

3. 社会工作者小张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居民领袖开设了一个小组。

通过一段时间的小组活动,小组的凝聚力明显增强,组员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

在小组工作的这一阶段,小张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

A.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B.适当控制小组工作进程C.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知识D.强化组员对小组预期成效的期望【答案】C【解析】在小组工作的后期即成熟阶段,小组呈现以下特点:①小组的凝聚力大大增强;②组员关系的亲密程度更高;③组员对小组充满了信心和希望;④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

在此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协助组员解决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②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③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④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

4. 关于同辈群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辈群体的形成完全是偶然的B.同辈群体在不同社会系统中常扮演相同角色C.同辈群体由年龄、志趣和行为方式均相同的人组成D.同辈群体对个体的认知、行为和情绪都有直接影响【答案】D【解析】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同辈群体的正向功能开展服务工作。

当你的孩子不尊重你、不理你时,不必翻脸,只需“乌鸦定律”

当你的孩子不尊重你、不理你时,不必翻脸,只需“乌鸦定律”

当你的孩子不尊重你、不理你时,不必翻脸,只需“乌鸦定律”前段时间,我和几位好友小聚。

其中一位朋友抱怨,最近她和儿子的关系可谓是剑拔弩张。

她好心给学习的儿子送水果送饮料,还各种关心,儿子却冲她大声嚷嚷道:“你有完没完啊?别总来烦我!”有天晚上,儿子9点才回家,她怒不可遏地问他去了哪?儿子却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要你管!”她一下子炸毛了:“我不管你谁管你?你看看你天天这个吊儿郎当的样子,你对得起我们吗?你看看哪家孩子不比你强?”儿子也怒了:“又不是我求着你们养我的?你要是觉得别人家孩子好,找别人家孩子去!”最后又是不欢而散。

朋友的抱怨,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乌鸦和鸽子住在一个小森林里,有一天,乌鸦向朋友鸽子告别,说要搬走了。

鸽子问它:“你为什么要搬走呢?”乌鸦回答道:“其实我也不想搬走,但这里的人对我太不友善了,他们嫌我的叫声太难听,我是真的待不下去了。

”鸽子沉思良久,对乌鸦说了这么一番话:“朋友,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那么无论你飞到哪里,都不会有人欢迎的。

”这就是著名的乌鸦定律。

在亲子关系里,不少父母总喜欢从自己的角度教育孩子,还想要用大道理去规范孩子,但一点用处都没有。

如果能够读懂“乌鸦定律”,积极改变自己,那么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看过一档名叫《隔帘对话》的节目。

节目中有一对相爱相杀的母女,她们俩一言不合就是对着干。

妈妈认为,青春期的女儿完全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叛逆得令人发指。

有一次,妈妈自作主张给女儿报了一个比赛,女儿却激动地表示:“打死我也不去。

”妈妈被激怒,拿起刚给女儿买的新衣服直接剪个稀碎;女儿气不过,当天晚上偷偷地把妈妈的睡衣、袜子等等也都给剪坏了。

妈妈威胁女儿说:“这事你不跟我道歉,我就过不去。

”女儿却觉得:“本来没有多大的事,她总是把小事化大。

她越说,我越不想顺着她。

”就这样,母女俩一直保持着剑拔弩张的关系,谁都不理解谁,谁都觉得自己委屈。

心理学中有一个“海格力斯效应”:这是一种弹簧式的反抗行为表现,尤其表现在有冲突的亲子关系中。

身心灵疗愈|给你一次自愈的机会

身心灵疗愈|给你一次自愈的机会

身心灵疗愈|给你一次自愈的机会抛开药物的辅助,身体也有“自愈”能力。

位于福州的直朴,十分关注通过身心灵的探索,唤醒自愈之力。

所谓“自愈”,是将自我从头脑的世界中抽离,把觉知带回当下,建立身心连接的通道,让身体中那股自我生发的力量流动起来。

力量流动顺畅了,对病痛积郁的抵御力也强劲了。

来看看,哪些方法通向自愈能力的开启吧!〔直朴整体健康中心〕由四位热爱自然,长期以瑜伽、芳疗、身心探索为生活方式和志趣的福州女孩所创办,是一个自然疗法的集合地和试验田,提供不同媒介的整合型疗愈方式,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关照与健康有关的方方面面。

地址:福州鼓楼区乌山西路怡山文化创意园南区一号楼2楼微信公众号:直朴First Impression初临直朴,体会家的能量感______距离西禅寺后门不远,靠近福州大学,有一座旧厂房改建的园区。

走廊两侧摆放着植物,水泥题墙上的黑字简明扼要:直朴,芳疗、瑜伽、内在抚触、自然日用、动态&觉知。

在这安静地坐上一会儿,心里透出澄澈,就像水缓缓流过石面。

由旧木、玻璃、旧砖墙组成的空间里,三两女孩在开放式厨房中忙活,不时飘来蔬果的清香。

可活动的隔板后,有一间瑜伽练习室:柔和的日光洒在柚木地板上,窗外满满的绿荫,让人不愿挪开视线;更美妙的是空气的流动,不知不觉间呼吸变得悠长。

室内并未完全割裂,不同功能空间也有沟通和交流。

我们在小间茶室席地坐下,这里平时也用来静心,或是供课后不想马上离开的练习者休憩。

透过一块与视线齐高的玻璃窗,教室的活动清晰可见。

甘蕾是空间的设计者,她选用回收旧木来打造直朴。

她从包里取出茶叶,烧水泡茶,水汽滋润空间。

阮倩点燃一根古旧的小木条,架在珊瑚石上,一种清奇的木香慢慢充满房间。

“直朴做的事情,是关于爱、身、心的合一。

带着爱,身心不分离,三者共生。

”创办直朴的四位福州女孩甘蕾、阮倩、静妮和明明,在各自的经历中长期受益于瑜伽和芳疗对身心的改变。

相互的理解和共同的信念,令她们走入彼此的生活,一起动手耕种出这片颇具理想色彩的试验田地,希望帮助更多人找到整合身心的体验。

2023年最值得读的心灵鸡汤书籍

2023年最值得读的心灵鸡汤书籍

2023年最值得读的心灵鸡汤书籍最值得读的心灵鸡汤书籍1、《追风筝的人》作者:【美】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被认为是世界前十最感人书籍之一,小说主要通过讲述一个富家少年和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探讨了关于人性的救赎,感动了很多读者。

2、《解忧杂货店》作者:【日】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使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五个跨越时间的感人故事,书中充满了善意和温情。

3、《我在雨中等你》作者:【美】加思·斯坦《我在雨中等你》是美国支作家加思·斯坦创作的小说,小说以一条狗的眼光来讲述主人公丹尼的故事,小说题材新颖,文笔幽默,深受全球读者的喜爱。

4、《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巴西】保罗·科埃略《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羊少年圣地亚哥的寻宝之旅,小说中的很多故事情节都蕴含着深刻哲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5、《偷影子的人》《偷影子的人》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中既有感人的亲情,浪漫的爱情,还有不离不弃的友情,故事情节非常治愈。

6、《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作者:安东尼《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是安东尼创作的散文集,书中作者以一个普通男生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从大学到工作的经历,没有狗血的情节和老套的桥段,而是非常简单真实。

7、《海风下》作者:【美】蕾切尔·卡逊《海风下》是美国桌作家蕾切尔·卡逊的处女作,书中纪录了很多海洋动物生存和死亡的现象,其语言优美生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8、《不失眠旅馆》作者:韩梅梅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应璟在经历一场重创后的一段自我救赎的心灵之路,书中描绘的意境非常优美,语言真挚朴实,非常温暖治愈人心。

9、《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作者: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张嘉佳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书中讲述了38个温暖感人的故事,有友情,有亲情,也有爱情,故事不长,但足够让人感动。

心理咨询师心得体会(15篇)

心理咨询师心得体会(15篇)

心理咨询师心得体会(15篇)心理咨询师心得体会1(401字)由于非常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开始了华夏培训之旅,从三级到二级,两次学习,收益良多。

在最近这短暂的十二天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中,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真实明确而又详细的案例,唤醒了我看似遗忘的记忆,岳老师幽默生动而又有趣的讲解方式不仅帮助我熟悉了考点难点和各种在自己看来琐碎麻烦的知识点,而且加深了记忆,增强了我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石老师简洁明快的语气让我在听课过程中不知疲倦,第一次对心理测验这门课不再厌烦。

王校长对案例透彻的分析、答题技巧的讲解使我终于不再恐惧技能考试,并在一次次听题过程中建立了更多的自信。

宋老师的随和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在我心目中竖立起了一个榜样,希望以后的自己也可以成为像她那样的人。

当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还不深刻,我也会在结束后回家的日子里再多复习、多做题、多记忆。

心理咨询师心得体会2(229字)1、所谓阴影,就是未完成的事。

于老师的教导醍醐灌顶,犹如春日微风,一语点醒梦中人。

有时候找不到症结,不管是自己的症结,还是别人的症结,问题恰恰就是没有考虑到未完成之事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2、共感,就是把脚放进别人的鞋子里,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感受,这着实是一个挑战,虽然人人都知其原理及重要性,但要真正落到实处,却很不容易。

归纳起来,就是一句,一切从自身做起,你若盛开,芳香自来。

谢谢大家!心理咨询师心得体会3(323字)天冷阻挡不了学习的脚步,大家如约来到心理咨询中心。

在3组实际演练之后,来访者,咨询师和观察者讲述了各自的感受,通过九次的学习,可以看出同学们的进步,为之感到骄傲,也在练习中不断暴露咨询中存在的问题。

咨询师太急于求成,忽略了来访者内心深处的情绪困惑,而针对事情去展开提问,并不时掺杂着自己主观意念。

于校长多次重申,咨询师是心灵导师,不是家庭指导师,咨询师解决的是“情绪”而不是事情。

做好倾听,陪伴,与来访者共情恰到好处,理论上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咨询中,却有着遥远的距离,想成为合格的咨询师,还要在成长的路上不断的努力,“打铁需要自生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感谢于校长的每一个点评,每一次提醒。

版主推荐:自体心理学之《自体的分析》、《自体的重建》

版主推荐:自体心理学之《自体的分析》、《自体的重建》

自体的分析——一种系统化处理自恋人格障碍的精神分析治疗著者:[美] 海因茨·科胡特译者:刘慧卿林明雄审校:吴和鸣曾银川内容简介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学家、教师和学者,海因茨•科胡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

胡特反对许多主流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挑战正统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思想在美国医疗领域的控制。

《自体的分析》是科胡特极具影响力的书,它建立一代分析师治疗人格障碍的行业标准。

本书以其开创性地分析了自恋而著称,是学者和从业人员寻求理解人格的必备读物。

作者简介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自体心理学创始人,前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会长、前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副会长、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档案馆副馆长以及奥地利科学院成员。

曾获得奥地利政府颁发的荣誉十字勋章。

他坚持认为心理缺陷而非冲突是许多人患病的原因,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传统美国自我心理学的主要挑战者目录第一章导论001第一部分全能客体的治疗式激活第二章理想化移情031第三章以临床实例来说明理想化的移情047第四章理想化移情的临床与治疗层面060理想化移情与成熟形态的理想化的区别060理想化移情的变异063修通过程和理想化移情中其他临床问题069第二部分夸大自体的治疗式激活第五章镜像移情的类型:根据发展的分类083通过扩展夸大自体的融合090另我移情或孪生091狭义的镜像移情091临床实例099第六章镜像移情的类型:基于动力性起源的分类105原发镜像移情106夸大自体反应式的激活107次发镜像移情108第七章镜像移情的治疗过程113自恋移情中的见诸行动治疗行动主义的问题122关于激活的夸大自体的修通过程的目标132分析师在分析镜像移情中的功能137镜像移情作为修通过程工具的重要意义149在精神分析中带来治疗进展的机制的一般性陈述153第三部分在自恋移情里的临床与技术问题第八章关于自恋移情的一般性陈述159理论上的考虑159临床上的考虑172创伤状态179第九章自恋移情的临床描绘187第十章分析师对理想化移情的某些反应203第十一章分析师对镜像移情的某些反应211第十二章自恋型人格分析中的一些治疗转化230客体爱的提升与扩展230在自恋领域内的进展与整合的发展231神入233创造力239幽默与智慧251案例索引255参考文献257系列策划主编序作为一个心理治疗的临床工作者,我总希望能了解在治疗室中会遭遇到的情况,并进而给个案传递这样的了解,以增进彼此生命的福祉。

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完整版)

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完整版)

身体知道答案序:回归身体,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肉麻,这个词,你知道。

思维中,你也会用到这个词语。

可是,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肉麻吗?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肉麻,是一次做心理咨询时。

来访者是一位中年男士,他讲到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让他感觉到烦。

烦,是他最常有的情绪,弄明白他的烦到底是怎样的,非常重要。

所以,我请他闭上眼睛,躺在一张躺椅上,重新讲述一下那件事情,讲的时候,尽可能详细,同时,保持对身体的觉知,而身体则不能动弹。

我们做过多次这样的练习,他驾轻就熟。

然而,刚闭上眼睛讲了约一分钟,他身体就打了一个激灵,他猛然睁开眼睛说:武老师,太难受了,我可不可以不谈这个?不行。

我少有地强硬地说,这是极关键的时刻,好好去体会它。

接下来,他一直躺在躺椅上,讲那件的事情。

我们很快发现,烦,其实仅仅是一个表面的情绪,而深层的情绪,是羞耻。

这份羞耻弥散在整个咨询室的房间里,这份羞耻也传递到我身上,我感觉到,身体麻得不得了。

当这份情绪最强烈时,他停止讲述,只是感受它,而我也静静地陪着他感受。

约过了半个小时,无比强烈的羞耻与肉麻终于消散,整个咨询室归于静谧。

这份静谧也消失后,我问他,发生了什么,这个过程中有什么要和我分享。

他说,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肉麻,在讲述的过程中,他的身体麻得不得了,非常难受,而他也终于明白,这就是羞耻。

原来,我的肉麻是对他的肉麻的呼应。

这次心理咨询后,再加上一个很深的领悟的发生——这完全是他自己领悟的,他先是觉得自己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过了一小段时间后,困扰他多年的前列腺炎竟然自愈了。

前列腺炎、羞耻、烦、肉麻……这些其实都和一件事有关,就是性。

他一直困扰在一个独特而普遍的性问题里,从来不敢直面,这次咨询,我们干脆而彻底地直面了一次他的性羞耻感,最终导致了身与心的变化。

从这个故事,我明白,我们的很多词汇,并非是形容词,譬如肉麻这个词,就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描述词语而已,它没有修饰或比喻的特征。

肉麻,就是你的肉真的麻,而且情绪上伴随着的,是强烈的羞耻感。

沙盘游戏治疗——自性与自愈之旅

沙盘游戏治疗——自性与自愈之旅
2018.04
总第 494期
百家 讲坛
沙盘游戏 治疗


自性 与 自愈 之 考茛
谢孟媛 Biblioteka (南京 师 范 大学 ,江 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 :近年 来 ,沙盘游戏 治疗逐 渐走进 中小学和 大学校 园 ,受到 了教 师和 学生的欢迎 。但 是 沙盘 游戏治 疗 中的治愈原
理和相关原则在 实践 中容 易受到忽视 。本文笔者 简介 沙盘 游戏 治疗的应用。
适 ,不要强迫来访者做沙盘 。 2.沙盘游戏 治疗的进行 。在 沙盘 游戏 中 ,咨 询师有三个方
面 的作 用 :容 纳性 的守 护 (容器 的作用 )、参与性 的观察 (镜子 的作用 )和陪同性 的探索 (陪伴的作用 )。好的沙盘游戏治疗师 本身应该 是一个容器 ,在 陪伴来访者做 沙盘时接纳来 访者 的 所有表 达 ,既要 敏锐察觉到来访 者的感受 ,又不能被理论 和想 法捆绑 。镜子在 阳光 的照耀 下会 反射 出炫 目的光点 。治疗师就 是镜子 ,光束就 是沙盘 ,美 丽的光点就是 来访者还未 发现 的潜 意识宝藏 。来 访者 自己可能没有察觉 到沙盘 中流露 的潜意识 , 治疗师也许 留意到了 ,但是并不 明白其 中的奥妙。但是如果 治 疗师接 纳了 ,并 且反馈给来访者 ,就 能帮助来访者发 现与潜意 识沟通 的窗 口。另外在整 个过程 中,分 析师应该尽量保 持沉 默 ,承受和容纳来访者及其 问题 ,维护沙盘室 的氛 围。
3.沙盘 游戏的结束 。沙盘游戏 的结束有两 种情 况 :一种是 单次沙盘游戏的结束 ,另一种是整个沙盘治疗过程 的结束 。单 次沙盘游戏治疗的结束以时间为准 ,每次大约 50分钟 。治疗师 和来访者都必须遵守时间约定 ,但是可 以根据实际情况灵 活地 作 出调整 。另外一种结束是沙盘治疗 过程 的结束 ,可 以由来访 者或治疗师提出 。每次沙盘游戏结束 后都要拆 除沙盘 。在沙盘 游戏的拆除过程 中,治疗师应该 注意在 沙盘拆 除前拍照记录 , 并且不要 当着来访者 的面拆除沙盘 ,结束后做好整理工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阅读感想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阅读感想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阅读感想慕名而来,期望颇高,但读完此书,感觉并未完全达到心中预期。

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喜欢以阿德勒理论为基础的《被讨厌的勇气》。

读完后者,犹如接受了一次心理咨询,让人豁然开朗,获得疗愈的感受。

而阅读《蛤蟆先生》时,虽有涨姿势之感,却缺乏那种深度的疗愈体验。

本书有两个心理相关知识点,值得一记:【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自我状态由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构成,它们共同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儿童自我状态:其行为和感受仿佛回到了童年。

这个状态包含了我们儿时体验到的各种情感,以及后续演变出的行为模式。

父母自我状态:表现得像我们的父母。

其中融入了自出生起从父母那里习得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对生活的评判标准。

成人自我状态:以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行事。

我们能够在这个状态下进行计划、思考、决策和行动。

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不再受儿时父母声音的左右,也不会被童年情绪所困扰,而是能基于事实做出判断。

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中,我们才能思考当下,客观评估自己的行为,并且用心倾听而不急于反驳他人。

【人生坐标、自证预言】人生坐标是我们在人生早期阶段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

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即可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1. 我如何看待自己?我是否优秀?2. 我如何看待他人?他们是否友善?人生坐标可分为四个象限: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也好。

自证预言意味着,一旦我们在童年时期形成某种态度和观点,就会在之后的人生中不断坚持自己的选择。

这些态度和观点会成为我们存在的基础架构。

从此,我们构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并努力使发生的事情与这些信念和预期相符合。

我们会控制某些事件的发生,以确保预言得以实现。

总体而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心理学知识,但在深度和感染力上,可能不如其他相关作品。

不过,这也促使我思考,对于心理疗愈类书籍的评判标准究竟是什么?或许,每个人对书籍的感受因个人经历和期望的不同而各异。

学生心理健康我的情绪我做主PPT课件

学生心理健康我的情绪我做主PPT课件

01 情绪的基本类型
好情绪
坏情绪
对人的 影响程度
75% 80%
50%
对人的 影响程度
50% 78%
40%
01 情绪的基本类型
GAME 我 知 你 心情
• 这儿有几张图片,请同学们仿照图片表演,我们找几位同学上台表演。活动结束 后我们评选出最佳演员。
1
2
3
4
02
情绪对人的影响
02 情绪对人的影响
今日路走得越艰难 明日路就走得越平坦 难免的磕磕绊绊 今后笑着回头看
愿同学们 开心每一天!
感谢同学们的参与
班会圆满成功!
01
情绪就像“神奇 果”,会对人产 生神奇的作用。
02
有时,它会使人 精神焕发,干劲 倍增;
03
有时,它会使人 无精打采,萎靡 不振。
04
情绪影响着人们的 行为,影响着人们 的生活。
02 情绪对人的影响
1
心情舒畅能防病治病,使人健康长寿。
积极
2
情绪的作用
3
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效率高,促进智 力发展, 能有超水平发挥。
培养健康心理,铸就阳光未来, 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童年!


培养健康心理,铸就阳光未 来,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童 年!
01 情绪的基本类型
踢猫效应
培养健康心理,铸就阳光未来,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 童年!培养健康心理,铸就阳光未来,为孩子创造一 个快乐童年!培养健康心理,铸就阳光未来,为孩子 创造一个快乐童年!培养健康心理,铸就阳光未来, 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童年!培养健康心理,铸就阳光 未来,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童年!培养健康心理,铸 就阳光未来,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童年!

自恋心理解读

自恋心理解读
徐 春 芳 (9 2一)女 , 苏 盐 城 人 , 海 大学 思想 政 治 教育 硕 士研 究 生 。 18 , 江 河

3 — 9
是 一种结 构 间冲 突还 是 一 种 结构 性 缺 陷 , 自恋 是一
的 自恋 性 投 注 ( a i i i i et et 概 念 , nr s sc n s n) c s t v m 即从 自
3 0年 的事 。
无, 而是 一 个从 低 到高 的 连续 体 , 同的人 处 于这样 不

个连续 体 的不 同位 置上 。2 0 0 6年 , as y和 A l L pl e a— s
m a将 自恋分成 3种 结 构 : 性 、 性 和适 应 性 , 隐 显 这也
可 以看作 是连 续体思 想 的体现 。 ¨
驱 力 、 体 及 自体 的 关 系 , 客 自恋 的 结构 性 冲 突 与缺 陷 的理 解 , 自恋是 否 是 精 神 障 碍 等 方 面进 行 了解读 , 以期 对 自恋 心 理
有 更 深入 的认 识 。
[ 键 词 ] 自恋 ; 精 神 分 析 ; 客 体 关 系 ; 自体 心理 关 [ 图分类号] B4 中 84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7 —19 ( 0 1 0 03 0 文 6 1 6 6 2 1 )2— 0 9— 4
自恋 心 理 解读
薛 兴 付 景 素 徐 春 芳
2 10 ; 110
(1 河 海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江 苏 南 京 .
2 中 国人 民解 放 军 9 80部 队 ,海 南 海 口 5 12 ) . 23 7 2 1
[ 摘 要 ] 在 精 神 病 理 学和 精 神 分 析 学 中 , 自恋一 直 是 被 关 注 的课 题 , 文从 对 自恋概 念 的界 定 , 本 自恋研 究 中 内

十本著名家庭教育书籍

十本著名家庭教育书籍

十本著名家庭教育书籍著名家庭教育书籍《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美]威廉·西尔斯/著,邵艳美、唐婧/译南海出版公司本书是美国知名儿科医生威廉·西尔斯博士的代表作。

他以40余年的儿科临床实践为基础,结合与助产士妻子玛莎共同养育8个子女的经验,发展心理学的“亲密理论”,撰写这本育儿百科。

从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到添加辅食、如厕训练、睡眠指导……本书为父母提供了科学、详实的育儿知识。

书中西尔斯夫妇就像风趣幽默的老朋友,分享着他们丰富的育儿经验,给新手父母理解、关怀与支持。

这本书将帮助你调节情绪,调整心态,找到做父母的好感觉,享受这段颇为辛苦却美妙的育儿时光。

《正面管教》[美]尼尔/著,玉冰/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故事知道怎么办》[澳]苏珊?佩罗/著,童乐/译天津教育出版社故事犹如通往孩子内心的幽径,故事中的隐喻可以作用于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行为发生正向的转变。

如果一个故事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如实呈现孩子的心灵状态,并带着爱和鼓励,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或提供一个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孩子就会接收到故事中的讯息,令人惊喜的改变会由此而发生。

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以丰富的事例,讲述了如何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通过故事来化解孩子的各种挑战性行为。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美]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著,安燕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

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

情商修炼讲座心得体会

情商修炼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情商修炼的讲座,主讲人是我国著名的心理专家郑益生教授。

此次讲座让我对情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如何提升自己的情商有了新的启发。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郑教授为我们详细阐述了情商的概念。

情商,顾名思义,就是把握自己与他人的感觉和情绪,并对这些情绪进行区分和利用,来引导一个人的思维和行动的能力。

这不仅仅是情绪的控制,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在人际交往中,情商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讲座中,郑教授强调了情商修炼的五个关键要素:1. 自我觉知能力:这要求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并在情绪出现时及时调整。

自我觉知是情商修炼的基础。

2. 自我管理能力:在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后,我们需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让情绪主导我们的行为。

这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3. 社交技能: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学会倾听、表达、沟通等社交技能,以便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4. 同理心:同理心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

具备同理心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喜爱。

5. 自我激励能力: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需要具备自我激励的能力,让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情商修炼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和实践。

以下是我对如何提升情商的一些建议:1. 反思自己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情绪,找出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尝试调整自己的心态。

2. 学习社交技能:多参加社交活动,学习倾听、表达、沟通等社交技能,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3. 培养同理心: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他人的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4. 设定目标,自我激励: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在遇到挫折时,要学会自我激励,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自己在情商修炼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总之,情商修炼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果。

成长之旅:疗愈自恋——郑玉虎

成长之旅:疗愈自恋——郑玉虎

成长之旅:疗愈自恋——郑玉虎【作者简介】郑玉虎:意象对话心理师。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学士,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硕士,师从朱建军教授学习意象对话心理学十余年,连续接受个人心理成长督导7年,接受心理分析督导的时间远超3000小时。

参加躯体,意象对话初级、中级、高级、全程、成长督导、深度体验、绘画等各种培训班。

致力于健康人的心理成长研究,致力于心身疾病调理的体验与研究,颇有成效。

个人作品:《侠骨柔情》、《正与邪》、《弗洛伊德/荣格信件集》(翻译)、《敲敲幸福的门》等。

写在前边的话:感谢朱建军老师,只言片语的点拨,醍醐灌顶,举足轻重。

有时候这种智慧的点拨,花很多钱也买不到,得来却没费工夫。

缘分!成长中对我困扰最多的,不是童年的问题。

很幸运童年生活愉快,没有经历什么大的创伤。

虽然穷困,却也幸福满足。

对我困扰最多的,是自恋的问题:孤独感—与他人的连接,生存的意义,自我实现,活的有没有价值,命运与自由,疾病。

我很痛苦地发现,自己本质上就是自恋的,并不关心另一个生命。

2014-1-18【梦】一群人在餐厅聚餐。

有我的爸爸妈妈,高华,还有一些全程班学员。

一起吃东西喝酒,煮热的酒,像一家人,暖融融的。

再一抬头,人去楼空,已经只剩2个人:峰和我。

峰喝多了,变成3、4岁的小孩,抱着我哭。

我一边抱着他的头看他哭,一边在心里讲:“其实,我也是要离开的。

”然后醒了,很伤心,自己哭了有半小时。

第二天早上发现眼睛都肿了。

【解】3、4岁的文峰也是我,心里留恋,害怕。

人去楼空,既是宴席散了,也像人去世。

“我”知道:父母终究是要走的;亲朋好友终究是要走的;快乐是抓不住的;你终究要独自长大;你终究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孩子内在有着灵魂深处的孤独感。

跟父母有链接的时候,快乐,但是如同没有我,这时处在10%的自我空间。

断了连接,再次回到那90%的孤独的空间,才像是又回到了我,孤独但是心安。

成年的我也是这样,跟全程班学员每天上课聚会,很开心很温暖,但是觉得不是我,真正的我深藏在内心,始终都是寂寞的,寂寞才是本质。

2024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篇

2024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篇

2024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作者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RobertdeBoard,他巧妙的将自我心理探索的一些实用方法和技巧在一个小故事里缓慢发酵并推演出来,深入浅出。

故事里患了严重心理疾病的蛤蟆先生,在与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之后,慢慢跳出了童年伤痛带来的困扰,并对未来有了清晰的方向和规划,他身边的朋友们也相继产生了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是个不折不扣的happyending。

当然,我们不要去探讨现实生活中十次咨询能不能解决一个困扰人生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这样的问题,伤痛的治愈可长可短,有些人用一生来修复伤痛,还有些人一生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伤痛是什么。

一句老话——幸福大抵相同,不幸则各有各的不幸。

这本书其实旨在帮助人们找到各自的伤痛,以及背后相似的原因——那个源头,换句话说就是引领我们发现问题并寻求背后的答案,而寻找答案的过程我们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疗愈。

蛤蟆从最开始那个想要依赖苍鹭“给出”答案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愿意主动配合和探索的“成人”,他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得到”过现成的答案。

咨询师苍鹭大多时候扮演“倾听”的角色,引导蛤蟆“说出”自己的故事,而“说”的过程其实就是蛤蟆与自我生命链接的过程——他一边说,一边发现,一边产生疑问,这时苍鹭又适时扮演起另一个角色:“讲解”,帮助蛤蟆找到正确的方向。

在剥茧抽丝的过程中,蛤蟆多年来的诸多困惑得到了开解,心态也逐渐变得积极爽朗起来,而作为看客的我们都感同身受吧:是否也曾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他人?又为他人的眼光严苛自己?情绪没来由的失控?还有深陷“心理游戏”的泥沼直至赢了游戏输了自己……人生似乎总有解不开的小疙瘩,拧巴成了情绪,其中有一种叫“愤怒”的情绪,苍鹭用两个例子来说明它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强烈的,如同煤气罐的爆炸,威力很大,杀伤性也很强,我们可以理解为雷霆震怒;还有一种是不带攻击性的缓慢释放,这种方式可以持续很久,几小时甚至好几天,便是怄气,这种情绪我很熟悉,为了抵抗父母老师的严苛,向外顺从讨好,向内用利剑伤害自己。

自己吓自己

自己吓自己

自己吓自己
马德
【期刊名称】《师道·情智》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人生最美的感受,就是一觉睡醒,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只有上厕所。

千万不要笑。

换一种情况,比如你想起的是自己身染沉疴,将不久于人世;或者,上午得去面对一个恶心的人,且要与之周旋和争斗。

你想,这将是多么糟糕的一个早上。

抑或,一翻身,还可以再呼呼睡个懒觉,这就是人生的轻松。

一辈子,忙乎到最后,你会发现,真正的幸福和逍遥不是拥富贵掌权柄,而是身体没病,心底没事。

【总页数】1页(P61-61)
【作者】马德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成长从自主开始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成长从自主开始

我诉我心
二 2003年,张非考上北京大学。在北大期间,因迷恋上网 误了学业,被学校劝退。此后,张非2005年再次参加高考, 以703分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但他再次深陷网络,被迫退 学。在清华同学冯宇宁看来,张非是个不太懂人情世故、难 以自我管理的人,离开了家人的照顾,张非不适应大学生活。 冯宇宁说,有一年张非本来准备选体育课,可就因为老师让 每个人必须买条运动裤,张非就退了这课,因为他没买过裤 子,不知怎么买。冯宇宁认为,在上清华前张非虽有过退学 的经历,但没有真正成长。至于张非能不停地在高考中得高 分,是因为中学知识对张非来说很简单,“说他是天才、很 神奇毫无意义,他就一普通人”。他认为,除了考大学,张 非没有更远大的目标,所以只能不停地考。
03 体验课堂
测测你的依赖性
如果满足下述五项以上的特征,即表明你是依赖型人格。 1.无主见。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 对日常事务不能做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做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 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 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害怕孤独。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逃避孤独。 7.难以按受分离。当亲密关系结束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02 活动在线
活动一 为自己鼓掌
【活动内容】 1.分组,每小组5~5人,选出小组长和记录员。 2.每个人列举自己独立做过的一件事,要详细描 述当时的情境,说说自己是如何做的,做完有什 么感受。注意选择的事情不一定是有超级难度的 大事,关键是对自己而言有一点挑战性的。例如, 自己以前不会的题目,通过自己找资料和钻研, 最终找到了答案。 3.小组内互相讨论,为自己鼓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长之旅:疗愈自恋——郑玉虎
【作者简介】郑玉虎:意象对话心理师。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学士,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硕士,师从朱建军教授学习意象对话心理学十余年,连续接受个人心理成长督导7年,接受心理分析督导的时间远超3000小时。

参加躯体,意象对话初级、中级、高级、全程、成长督导、深度体验、绘画等各种培训班。

致力于健康人的心理成长研究,致力于心身疾病调理的体验与研究,颇有成效。

个人作品:《侠骨柔情》、《正与邪》、《弗洛伊德/荣格信件集》(翻译)、《敲敲幸福的门》等。

写在前边的话:感谢朱建军老师,只言片语的点拨,醍醐灌顶,举足轻重。

有时候这种智慧的点拨,花很多钱也买不到,得来却没费工夫。

缘分!
成长中对我困扰最多的,不是童年的问题。

很幸运童年生活愉快,没有经历什么大的创伤。

虽然穷困,却也幸福满足。

对我困扰最多的,是自恋的问题:孤独感—与他人的连接,生存的意义,自我实现,活的有没有价值,命运与自由,疾病。

我很痛苦地发现,自己本质上就是自恋的,并不关心另一个生命。

2014-1-18
【梦】一群人在餐厅聚餐。

有我的爸爸妈妈,高华,还有一
些全程班学员。

一起吃东西喝酒,煮热的酒,像一家人,暖融融的。

再一抬头,人去楼空,已经只剩2个人:峰和我。

峰喝多了,变成3、4岁的小孩,抱着我哭。

我一边抱着他的头看他哭,一边在心里讲:“其实,我也是要离开的。

”然后醒了,很伤心,自己哭了有半小时。

第二天早上发现眼睛都肿了。

【解】3、4岁的文峰也是我,心里留恋,害怕。

人去楼空,既是宴席散了,也像人去世。

“我”知道:父母终究是要走的;亲朋好友终究是要走的;快乐是抓不住的;你终究要独自长大;你终究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孩子内在有着灵魂深处的孤独感。

跟父母有链接的时候,快乐,但是如同没有我,这时处在10%的自我空间。

断了连接,再次回到那90%的孤独的空间,才像是又回到了我,孤独但是心安。

成年的我也是这样,跟全程班学员每天上课聚会,很开心很温暖,但是觉得不是我,真正的我深藏在内心,始终都是寂寞的,寂寞才是本质。

这几天有学员问我:全程班这么多人来热闹5天,然后走了,你会不会寂寞?我心里的回答是:“其实你们来或者不来,我都一样寂寞。

”哭的时候,还有一个更大的我,像一个老年我,或者说像一位精神导师,在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而且完全懂,懂这个孩子,懂我,懂我的命运。

先天的命运和未来的命运,都懂。

因为懂,所以对我有一种慈悲。

我为此而很感动,并且有了更多精神力量。

Self曼陀罗
兰花
炼狱名画:《泉》
牛大概在10年底11年初,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来到炼狱,闷热窒息,像孙悟空进了炼丹炉。

挣扎出来,才发现这是来到了神坛,炼狱只是神坛的一角。

其他三个方位分别是:兰花、牛、《泉》。

面对神坛,有点敬畏,和害怕。

不敢贴太近。

但是又觉得挺熟悉,兰花、炼狱、牛、《泉》,看看这个,觉得像我,看看那个,也觉得像我。

再看看这个整体,也觉得像我。

一直以来的困扰:我成长不是在哭泣,只是在发现自我,发现的那些自我,后来自动成了现实。

曾经一度怀疑自己这是不是在成长?也没怎么哭啊?!
莫非梦里的这个东东,又要成为我?
3年过去了,它大概的确像那么回事儿,梦里的这个东东,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炼狱是转化的象征,既是毁灭,也是转化。

我有过很多对抗病痛的经验,后来我赢了,因为它们熬不过我。

疾病教会了我战胜它的方法,并且教会了我预防的方法,我最终活蹦乱跳地从病痛中挣扎了出来。

童年最重的一个情结,是母亲把人生的沉重感遗传给我了。

但是这个情结也很幸运地被我化解了。

有时候觉得,我是上天送来改变母亲命运,改变家族命运的小天使,掉在泥坑里,历经苦难,最终又爬出来了。

消极的一面,是毁灭。

我经常会不顾一切地毁掉自己的作品,毁掉恋爱,毁掉照片,不留一点痕迹。

有时候希望顺便把别人的也毁掉,因为跟我有关系。

兰花是自恋的象征。

也象征精神追求。

有一阵在成长中发现了一个我,是先天我。

无论性格还是长相,跟后天我略有差异。

这个先天我的性格特质,就有点兰花的特征。

牛是偏执的象征。

也象征物质追求。

我认定的原则,就会义无反顾坚持下去。

天塌下来跟我没关系,不会掉头。

没有办法适应这个社会。

也不会去适应。

与其去适应,还不如自己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让别人来适应我。

《泉》是滋养的象征。

曾做过一个梦。

梦里我是一个小老头,是个道人,在森林里听蝉鸣,这里听听,那里听听,每听一处,自己就很快乐。

换了个场景走在都市街道,看到前方人群,身体长得奇形怪状。

自己突然特别难过地醒了。

醒来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是要把蝉的快乐带给给这些身体不健康精神不快乐的人。

人生本质上是虚无没有意义的,但人生同时又是有意义的,意义是由心愿自立的。

Self背后
这4样东西,背后共同的主题,是创造,代表的原型,是上帝。

生生不息的创造,永不停息的毁灭。

有上帝就会有自我,自我是上帝的创造。

有自我就有自恋,自我是自恋偏执的结果。

上帝只是创造了一种带有自由意志的能量,我偏执自恋地把这界定为是我。

我被创造,就被孤
立了。

我所做一切努力,只是在彰显我与他者的不同。

Self 是最早被用于区别于他者的轮廓。

从Self
到现实自我,生生不息,一直在努力,为的只是彰显自我,结果却又因为与他者的不同,在碰撞中四处受伤。

我对自己的生命,心生悲哀。

其实我们都不过是上帝的创造。

上帝创造了你,上帝创造了我。

我与你没有本质的不同。

我代表上帝在创造,你代表上帝在创造。

你创造了你的个性,我创造了我的个性。

你创造了你的原则,我创造了我的原则。

我们本质上是平等的。

拓展常识
Self本身是一个原型,但Self这个原型的功能,只是用来统合其他原型的某些元素,形成原型层面的一个我。

我被创造,但是还没有形成“我”的概念,禅宗说的开悟可能就是那会儿的感受,很激烈,并不愉悦,有时候很恐慌,心无安放。

我的概念生起,把没有安放没着没落的能量界定为我,这本身起到了安心的作用。

每一个人本性上跟另一个人就不同。

Self不同。

Self背后的原型也不尽相同。

但原型总量不多。

我们离原型很远,也很近。

无处不在。

上帝跟魔鬼一样,只是其中一个原型。

《圣经》中好几个人见过。

我从它身上学到唯一的一样东西,是知道了什么叫暴力的爱,很暴力但是很纯粹。

Self被翻译成自性,是不对的。

自性是指原型力量,没有产生我之前的各种原型的力量。

而荣格所说的Self只是众多原型中的其中一个。

【一句话结语】疗愈之后,更自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