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实践课常用教学方法(3篇)

实践课常用教学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课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实践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并分析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二、实践课常用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实践课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2)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探讨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教师总结点评,指出案例分析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案例分析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适用于专业课程、实训课程等。

2. 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指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实验结束后,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4)教师点评实验过程,指出实验中的不足之处。

实验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适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

3. 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和训练的教学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设计模拟场景,提供相关资料。

(2)学生分组进入模拟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3)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总结经验,教师点评。

模拟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实际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于职业培训、实训课程等。

4.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指以项目为载体,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选择项目,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

(2)学生分组,分配任务。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

数学分析的发现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

数学分析的发现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

数学分析的发现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数学分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数学课程,许多学者都认为数学分析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在过去几年,一些学者提出了发现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并且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大量采用这两种方法。

本文将分析发现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在数学分析教学中的应用,并且探讨它们在数学分析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

发现教学法是教学方法的新锐,它的基本理念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点。

发现教学法在数学分析教学中有许多优势。

首先,学生可以从数学分析本身探索和发现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使之更加牢固,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把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发现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发现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综合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问题教学法指的是以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主要思想是从实践出发,从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它在数学分析教学中也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问题,学生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同时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其次,问题教学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发现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都是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教学方法,它们都具有许多优势,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分析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但它们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对于发现教学法而言,它的实施需要有先进的课堂环境,而且需要一定的准备和组织,而且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对于问题教学法而言,学生解决问题所需的能力限制了它的实施,而且需要老师准备多样的问题,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参与活动的空间,从而有效的实施问题教学法。

因此,发现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应用于数学分析教学,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研究性学习与“问题教学法”

研究性学习与“问题教学法”

研究性学习与“问题教学法”
杜生德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推行学校的素质教育。

而“问题教学法”是研究性学习中一种有益的探索。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设“问题教学法”,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杜生德
【作者单位】东阳市外国语学校,浙江东阳32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谈“研究式问题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J], 刘艳
2.研究性学习与“问题教学法” [J], 杜生德;杜金花
3.浅议研究性学习与"问题教学法"——高中政治教学的一点心得 [J], 阳茂君
4.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考\r——\"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
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J], 梁杰文
5.浅议政治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问题教学法” [J], 张宏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卢建勋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卢建勋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卢建勋发布时间:2021-09-01T07:53:11.475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5期作者:卢建勋[导读] 在高中课程体系中,数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它包含非常多的概念和公式,不便于理解。

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下,高效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就成为重点内容。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366300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针对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使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产生探究欲望。

问题教学法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通过学习典型例题,启发学生运用多种解题方法。

使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探索问题。

采用合作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探讨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教学;问题教学法;应用策略在高中课程体系中,数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它包含非常多的概念和公式,不便于理解。

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下,高效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就成为重点内容。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问题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1.问题教学法的意义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本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究欲望,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学习和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问题设置成并列或者是递进关系,使数学问题形成一级台阶,引导学生克服思想束缚,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数学成绩。

2.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使用策略2.1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是引导的主体,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方法独立学习或者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最终解决数学问题,获取新知识。

问题教学法与提问教学法的区别

问题教学法与提问教学法的区别

问题教学法与提问教学法的区别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第一中学杨建国067300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提问教学法区别内容提要:提问教学法比问题教学法具有更悠久的历史,二者的特点、功能不同,运用方法不同。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自行探究来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积极的学习动机,即把学习者的创造精神引发出来,以促进其乐于学习、愉快学习、学习快乐,进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提问法,也称问答法或发言法,它是依据师生对话的情势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老师将二者混淆起来,或者干脆混为一谈。

其实,二者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提问法比问题教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我国,提问法最早可以上溯到先秦。

在先秦教育家的教育论著中,特别是孔子的言论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洞察到提问法的广泛运用。

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

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其中之一就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中有多处记载。

孔子不仅自身勇于“下问”,而且还经常创设各种情境或者运用各种情境随时地提问他的弟子,如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故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

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1)。

在这里,孔子紧紧抓住并恰当地运用了教育情境,由鸟雀的命运引出了祸福、忧患、全身远祸的话题,对弟子们进行了人生观、世界观、生命观的教育。

而问题教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

苏格拉底使用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刺激学生自己在教师帮助之下寻找正确答案,通过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反复诘难来寻找普遍的意义。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方法概述什么是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

“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编辑本段方法应用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问题教学法的优势已日渐凸显,它是革除传统教学弊端的手段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泉。

以历史教学为例,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历史课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因素,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内在动力,品尝成功的果实,应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课本只是提供了现成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如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教学的关键。

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

—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技能等方面的方法,都属于“问题教学法”的范畴。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022新课标落地实施:教师必备的十大教学方法精选全文完整版

2022新课标落地实施:教师必备的十大教学方法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2新课标落地实施:教师必备的十大教学方法一、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体现的是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

2.确定问题(任务)。

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

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二、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出发,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通过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敢于和善于提问,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和模糊观点,然后得出正确结论。

1.感知教材内容。

教会学生看书的方法,要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明确主次关系;引导学生处理和把握教材,学会自学;再次,学生完成对教材内容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教材的知识结构主动地进行学习。

2.鼓励学生提问。

提出问题,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导致新的发现和突破。

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克服思维障碍,可设计“学思问”表格。

3.通过问题授课。

多数学生有兴趣且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全班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部分学生有兴趣且有一定讨论价值的问题,以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所不包含的问题,就需要教师来亲自解答;有些学生认识上比较偏激或极端的问题,一般采用个别解答的方式。

课堂常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总结

课堂常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总结

教学法一、发现法发现法是指依据教师或材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通过学生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亲自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

发现法的特点是学生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进行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事先未知的结果,即发现法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他的“认知──发现”说的学习理论提出来的。

他认为“刺激──反应──强化”的学习不需要较高级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只是不断的重复旧东西,而不是创造新东西。

发现法则要求学生应付新的问题,发明新的东西,它需要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高级的心理活动过程,过去的教学法的理论,给学生对刺激的反应以奖励,是从外部刺激学习动机的方法。

发现法则强调培养形成对科学本身的爱好和兴趣。

如果教师只作引导,让学生主动去概括出原理法则,他们就会以自己发现得到的满足作为学习动机,这样的学习就具有强大的动力,所得到知识深刻,久久不会遗忘,并能广泛的应用于实践,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因此,布鲁纳十分重视发现的学习,甚至要求小学生也成为一个“发现者”。

他还认为,人们在参加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不论是认识一个事物,掌握一个概念,解决一个问题,发现一个原理,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一)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可以遵循,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是唤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

通常是由教师提出问题,介绍一些资料和现象,或者由学生演算、观察实验、阅读教材等方式进行。

2.推测结论,探索解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回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知识、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直到发现结论、探索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加以启发。

要注意抓住重点、关键,有顺序、有系统地进行。

3.完善解答,小结方法。

或者由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整理、完善、小结,教师给以必要的启发、指导、帮助,或者由教师作总结性的发言。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实际应用能力的问题。

问题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案例分析可发现,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学习效果更好。

未来,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问题教学法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应该被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问题教学法,意义,原理,具体运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积极影响,发展前景,总结。

1. 引言1.1 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偏重于机械的记忆和计算,缺乏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抗拒和厌倦情绪。

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深刻、方法掌握不熟练等原因,导致学生基础薄弱,难以应对复杂的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

三、学生缺乏数学思维能力。

目前的数学教学过多偏向于机械训练和应试技巧,并未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关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如何改变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问题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提出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问题导向: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使学生自主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巧用问题教学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巧用问题教学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巧用问题教学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1. 引言1.1 问题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问题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指通过引入问题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和思辨能力。

而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题教学法,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主动探究、理解和应用知识。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阅读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分析作者的意图,理解隐含信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巧妙运用问题教学法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

目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阅读能力不足,阅读兴趣不高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问题教学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增强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有益和有趣的学习体验。

本研究也可以对语文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问题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性学习,强调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

新的教学观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国当前的数学教学,面临着改革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等课题,“问题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传统的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

1 问题教学法及其实质“问题教学法”是一种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习者探索和研究他们所关心的特定问题,并同时发展他们的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通常围绕一个来源社会、科学和生活中需要探索的特定问题而展开,让学生参与设计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

这样,将教学活动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使学生经过实际的调查、研究问题的过程,学习和运用知识,获得技能并定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

2 问题教学的程序2.1 提出问题。

教师所提出问题,一方面是要巧妙的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紧密衔接起来,让学生有熟悉感,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从而激发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例如:讲《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一课时,我提出如下的问题引入课题:(1)我们前面已学习过的椭圆是如何定义的?(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怎样得来的?(3)若把椭圆定义中:“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的‘和’字改为‘差’字,问动点的轨迹是怎样的曲线?”(4)应该怎样求出曲线方程?这时学生积极回忆椭园定义及标准方程,有的低头思考,有的议论,有的动手画,学生信心百倍,很快的形成了双曲线的定义,教师给予肯定,点明了课题。

2.2 适时点拨,探求问题。

现行教材所体现的数学知识是经过逻辑加工而形成的演绎体系,其表现形式为:学生一开始往往很难看到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知识点,分解为若干个带有层次性的问题,使问题能充分反映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框架结构,运行规律。

问题教学法浅析心得体会

问题教学法浅析心得体会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问题教学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我对问题教学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问题教学法的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

问题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成长。

2. 以问题为导向。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注重实践。

问题教学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4. 强调合作。

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策略1.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引导学生探究。

在问题情境下,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

3. 激发学生思考。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强化实践应用。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不足,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三、问题教学法的优势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教学法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问题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问题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教学方法。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认识问题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探索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重要性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问题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动力和兴趣。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问题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操作。

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问题教学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讨论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共同进步。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的作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问题教学法的定义与特点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教学法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学生需要积极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强调学生的合作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问题教学中,学生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和讨论,通过交流和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教科书知识的应用中找到问题的需求,进而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问题教学法”探讨

“问题教学法”探讨

“问题教学法”探讨“问题教学法”即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理论依据1.杜威的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论要求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活动,然而一切创造“始于问题”,这就明显看出杜威的教育哲学和现代教学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哲学基础。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因此,科学的学习必须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大家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

3.哲学家波普尔曾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

”波普尔认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从各种问题开始的,科学家探索的逻辑起点应该是问题。

波普尔提出的科学进化公式“P1(问题)→TT(假说)→EE(否认)→P2(问题)”就是以问题作为科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

可见问题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如果能培养学生自觉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4.问题解决法也是探究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真正系统地提出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则是前苏联科学院院士M·N·马赫穆托夫。

他认为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关键是如何提出问题,并把问题解决分成三个阶段: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5.《新课程标准》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过程性目标”要学生“经历、体验、探索”。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切入口。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让问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才能真正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适应经济时代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教学方法的种类和方法

教学方法的种类和方法

教学方法的种类和方法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教学方法的种类和方法》的内容,具体内容:教学方法的理论是教学理论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人类有教学活动开始,随之也就有了教学方法的创造和应用。

在千百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人们创造和总结出难以记数的各种教学方法。

让我们来...教学方法的理论是教学理论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人类有教学活动开始,随之也就有了教学方法的创造和应用。

在千百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人们创造和总结出难以记数的各种教学方法。

让我们来谈谈教师的教学方法吧:教学方法有哪些一、教学方法的概念1、中外对教学方法的不同界定由于时代的不同,由于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的不同,由于研究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侧面的差异,使得中外不同时期的教学理论研究者对"教学方法"概念的界说自然不尽相同。

2、教学方法不同界定之间的共性(1)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

(2)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

(3)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体系。

3、教学方法的内涵 [重点]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内在本质特点:(1)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2)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3)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把多种多样的各种教学方法,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标准,将它们归属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

(一)国外学者的教学方法分类模式1、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依据是对人的活动的认识, 认为教学活动包括了这样的三种成分,即知识信息活动的组织、个人活动的调整、活动过程的随机检查。

把教学划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

第二大类:"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

谈“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谈“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提问不与反馈结合将降低其 价值,因为学生若不 能通过 教师提供 的反馈信息了解 自 己的学习状况 ,就无法改进 自身行 为。 无 论 学生 作 案 正 确 下 否 ,教 师 的缄 默 都 会 引 起学生的胡乱猜测 ,导致其 智力操作的 任务,从而使问题本身没有训练学生 思维 混乱 。 , 一 个命题 。一个语 句也叫做一个封闭句子 , 思 维的价值 。当然 ,问题 胜水平高 也必须有 —个 ( 6)鼓 励学 生对 当前 因为它的真值对任何问题都不会不确定。通 限度 ,不 能让学生 如 “ 丈二 金刚 ” ,这样会 适得 问题及答案 的精确性进行挑 省 过 在语句间使用逻辑联结词 ,就可以形成复 其 反。问题性 水平 与学 生的 “ 最 近发展 区”相适 战 。学 生 没 有 任 何 问题 不 仅 寻 合语句。 应 就足够 了 ,也就 是我们平 时常说 的 “ 跳 起 来摘 不 是教 学 成 功 的 表 现 ,反 而 马 ( 2)虽 然 命 题 逻辑 是 有 用 的 ,但 它 有 局 桃 子” 。否 则 ,学生 的思维难 以启 动跳跃 ,到头 可能是教学失败的征兆,学 苔 限性 :命题 逻辑 只能处理完整的语句。也就 来 是徒劳无 益。 生可能只是 “ 记住”而没有 嚣 是说 ,它不能检查 语句的内部结构。为了分 二 、注 意 提 问 技 巧 理解教师提供的信息,学生 析更 一般的情形 ,提出了谓词逻辑。最简单 语文教师是否具 备问题意识 和提问技巧 质疑和挑 战恰恰是其思维积 修 的形 式 是 一 阶 谓 词 逻 辑 ,它 是 逻 辑 程 序 设 计 是 实施 语 文 问题 教 学法 的关键 。课 堂 上适 时适 极参与的表现。 学 语言 。命题逻辑是 谓词 逻辑的一个子集。谓 度 、 而 且 富 于 艺 术 技 巧 的提 问 ,能 加 快 把 知 三 、确 定 问题 类 型 校 词 逻 辑关 心 句 子 的 内 部 结 构 。 特 别 的 ,谓 词 识转化 为语 文素质能力训 练的进程 ,是发展 教师发问是有 目的的, 刊 逻 辑 使用 一 种 特殊 的词 , 即量 词 。如 “ 所 有 ”、 学 生 思维 ,保 证 和提 高 教学 质 量 的有 效 途径 。 他 的 目的不 外 乎 两 个 :一 是 “ 有 些”、 “ 没 有 ”。 这 些 量 词 非 常 重 要 , 为 此 ,作 为 语 文教 师 ,精 心 设 计 好 各 种 类 型 对所 学 内容 的 理 解 ,一 是 对 斌 因为它们 明确地量化了其它词 ,使句子的语 的课 堂 提 问 ,形 成 有 自 己特 色 、适 合 学 生 口 所 学 内容 的应 用 。 因此 我 们 义更 为确切。所有量词均与 “ 多少”有关 , 味 的 提 问 艺 术 风 格 ,达 到 最 佳 的 教 学 效 果 , 可 以根 据 不 同的 教学 目的设 因此 , 比命 题 逻辑 提供 了更 广 阔 的语 义范 围 。 就 显得 尤 为重 要 了 。 计 不 同 的 问题 ,我们 把 问题 美 国学 者 韦伦 曾提 出 了以下 发 问技 巧 : 分 为如 下几 种 : 阶语 言像 是 具 有 相 同 特 征 和 同 一来 源 的 ・设 计 标 志功 课结 构 和 方 向 的关键 问题 。 ( 1 )复 习 式 问 题 :通 语言 , 具有 相 似 的语 法 , 公 用 一些 确 定 的词 项 , 项任务至少一个问题 ,可根据 学生 回答问 过 师生 问答 形 式 以帮 助 学 生 这 些 具有 相 同 特征 和 同一 来 源 的语 言 不 同 。 ” 复 习 、深 化 、系统 化 已学 过 其 中,所谓 “ 原子命题 ,是逻辑原子 主义和 题 提 出 随机性 的问 题 。 ・ 清 楚 地 、详 细 而精 确 地表 述 问题 。 的 知识 。 数 理 逻辑 中 的 基 本 概 念 。 是 指 在 结 构 上 不 能 ・ 使 问 题适 合 学 生 的能 力水 平 。 ( 2 )启 发 式 问题 : 通 分 解 出其 他 命 题 的 命 题 。取 自然 科 学 原 子不 ・ 按 照逻 辑 的和循 序渐 进 的原则 提 出问 题 。 过 提 出 学 生 未 思 考 过 的 问 可 分 的 意 思 ,是 命 题 的 最 小 单 位 。逻 辑 原 子 ・ 提 出各种水平的问题。 题 , 引导 学 生 深 入思 考 和 积 主 义 认 为 ,语 言世 界 和 实 在 世 界 相 对 应 ,命 ・ 紧 随 学生 的 回答 继 续 发 问。 极 探 求新 知 识 。 题 与 事 实 相 对 应 。 原子 命 题 描 述 原 子 事 实 , ・ 在 学 生 回答 之 前提 供 思考 的 时 间 。 ( 3)诊 断 性 问题 : 通 分 子 命 题 描 述 分 子 事 实 ,一切 知 识 都 可 用 原 ・鼓 励 学 生 发 问 , 鼓 励 学 生 发 表 不 同 见 过 提 出 问 题 估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际物品或事物进行直接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2. 讲述教学法:教师通过口头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3. 课件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PPT 等工具进行教学,图文并茂地展示知识点,增强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接受效果。

4. 探究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问题解决和实践探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

5. 合作学习教学法: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交流和讨论,提高学习效率和技能。

6. 互动教学法: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提问、解答和讨论来促进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深度。

7. 多元化教学法: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媒体,如音乐、绘画、戏剧等,激发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8.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并实践所学知识。

9. 启发教学法: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去探索、发现和理解知识。

10. 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完成特定项目,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

11. 实践性教学法:结合实际案例或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来理解和应用知识。

12. 接受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重在听、看。

13. 主动参与教学法:重在给学生提供活动,让学生参与,从而促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14. 教师讲授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讲授知识来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

15.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研究、总结等方式获取知识。

16. 课外拓展教学法: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提供拓展学习机会,拓展知识面和综合能力。

17. 情境教学法:将学习内容设置在特定情境中,让学生在特定情景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18.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技能和方法。

19. 联系生活教学法: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实用性和生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比较分析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理念,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是实现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论文在教学方法所关涉到的外延和内涵维度框架内,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廓清模糊认识并全面理解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从而提高它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比较在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它体现并实现着新课改目标。

“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获取关于探究学习的直接经验、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直接目的,以个性健全发展为根本。

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是实现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教育者把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等同起来看待,也有教育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却很难界别清楚,从而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本文在基于对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做简要概述的基础上,从教学方法的外延和内涵的维度对二者的异同点进行比较,试图廓清对其模糊认识并形成一个理性的认识。

全面清晰地认识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以及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指“根据‘实验逻辑’的‘反省思维’学说,教师针对儿童在生活和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寻求假设,进行试验,以求解决问题的方法”[1]。

另外,也有学者认为,问题教学法是指“在一般不改变教材内容,不打乱教材体系的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来,并使其接受后成为自己的问题。

其目的不仅在于引起学生注意与兴趣,更主要是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2]。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问题教学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在《论语》中可以明显地发现孔子对学生的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题教学法,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3]等,通过启发式提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此外,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通过问题教学法(产婆术)来引导学生获得真理,通过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这样一个过程使学生获得事实真相。

直到19世纪,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自觉教育流派的主要方法得到了复兴,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发展儿童的思维要使其在实际的经验情境中对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从而清晰的把握问题,排除疑虑,使问题得到解决。

因此,他提出了思维五步法并把其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

这些要素是: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要有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个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是否有效”[4]。

这就形成了著名的思维五步教学法:有一个疑难的情境,发现问题;确定问题所在;提出假设;通过推理判断哪一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苏联心理科学,尤其是思维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斯卡特金、列尔涅尔等对问题教学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尤其是苏联教育科学学院普通心理和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马秋斯金对问题教学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著有《问题教学》一书,而马赫穆托夫提出了问题教学理论,奠定了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同时,巴西的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针对传统的储蓄式教育而提出的提问式教学理论也奠定了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二探究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是指在一定知识经验和能力基础上,学生自己或者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一定步骤并在一定情境中付诸实施,从而获得结果的过程。

探究教学法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的。

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科学家探究的过程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学生要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形成健全的个性。

二战后,新的科学技术和理论不断发展,知识呈几何级倍数增长,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因此,有必要对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使人们通过对一些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并同化其他知识。

同时,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震惊了美国朝野,美国人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

1959年伍兹霍尔会议召开,布鲁纳做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报告,主张实行结构教学,运用发现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与此同时,施瓦布在1961年在哈佛大学做了题为《作为研究的科学教学》的报告,提出了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

此外,建构主义学者也主张通过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探究事物的真相,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生成新的知识,从而获得有效的发展。

三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比较分析教学方法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学生的教育性发展,所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含有学生的学法以及教与学相整合的方法。

对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的比较分析必须在一定的框架范围内进行,否则将会是信马由缰,人云亦云。

这就涉及到教学方法的外延和内涵问题。

从其外延来看,教学方法涉及到一定的教学情景、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以及教法和学法的整合;从其内涵分析,教学方法必然关涉到教学方法的目的、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的应用范畴、教学方法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教学方法的内容(实施步骤)、教学方法的特征和教学方法的评价。

因此,笔者在以上所涉及到的教学方法的几个维度对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发现其异同点,从而全面的认识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发现,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在教学方法的8个维度上都表现出各自的特征,有同有异。

笔者将基于这几个维度对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的异同点进行具体分体,以廓清对其认识的混乱性和模糊性。

(一)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共同点分析首先,从目的这一维度来看,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都旨在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的情境中建构并生成新的知识。

通过形成问题、分析问题、形成假设、验证假设和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发展学生的演绎、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模拟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锻炼学生理性思维,并形成一定的科学理性精神。

当然,由于其过于强调科学探究和理性训练,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意义是由人来揭示的,教育的本质就是使人获得自己,成为自己,建构自己并不断发展自己。

因此,教学方法的目的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的教育性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存在,学生是作为“此在”的人,“此在是这样一种存在者:它在其存在中有所领会地对这一存在有所作为。

……,此在生存着,另外此在又是我自己向来所是的那个存在者。

生存着的此在包含有向来我属性,那是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之所以可能的条件”[5]。

可见学生是存在着的、有着无限潜能的、对自己有无限憧憬的发展中的具体个体,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存在及其意义所在,防止把学习培养成批判主义哲学家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

其次,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都关注“问题”,都是问题解决式教学法,以问题的形成作为教学起始阶段,同时在整个教学与学习过程中,问题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过程始终。

因此,在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实施之前,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和知识基础,重视学生的前经验和能力,通过问题的巧妙设计不断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问题解决和探究过程中;在实施过程中,即在设计问题解决方案或者探究方案过程以及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辅助者,不断为学生提供有效支持。

当然,学生始终是整个过程的主体,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探究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增加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需要高度关注问题的存在,这是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的共同特征之一。

再次,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同是在20世纪中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并得到了广泛传播。

一方面,苏联的心理学家充分利用对脑科学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应用于教育领域,斯卡特金、列尔涅尔等对问题教学法进行了探讨研究,马赫穆托夫提出了问题教学理论,奠定了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同时,巴西的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针对传统的储蓄式教育而提出的提问式教学理论也奠定了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布鲁纳等人发动了以结构主义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发现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几乎与此同时,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施瓦布提出了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

由此可见,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尽管其提出的具体背景不同,但都是在20世纪中期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知识呈几何级倍数增长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因此,各国都在探寻一种能够高效、高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从而解决知识的疯涨与人们时间和精力有限的矛盾。

最后,从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二者都有一套极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步骤。

问题教学法可以概括为:整合问题—分析问题—建立假设,形成方案—检验假设、解决问题;探究教学法可以概括为:可疑情境—发现问题—形成问题—分析问题、建立假设、建构方案—实施方案、检验假设—分析、评价结果。

当然这个步骤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学科、具体的任务和具体的情境进行调整,因此不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此外,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实施起来,不管是在实施前的准备、实施中的操作还是实施后的评价分析,对教师的知识面、课堂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都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另外,二者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都耗时耗力,不确定因素较多,学生获得的知识也缺乏系统性。

(二)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不同点分析首先,侧重点不同,由于问题教学法是在不改变教材内容,不打乱教材体系的情况下,在教学中把教材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来,因此可以把问题教学分为回答型问题教学、发现型问题教学以及研究型问题教学等,由此可知,问题教学法在基本层面上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获得与理解,强调知识原理的再发现,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而探究教学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发现并形成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假设并建立可行方案,然后实施方案,验证假设,再评价结果这样一个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