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1993年前)

合集下载

意拳(大成拳)站桩换劲(完整版)

意拳(大成拳)站桩换劲(完整版)

意拳(⼤成拳)站桩换劲(完整版)清明节⽆花⽆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邻家乞新⽕,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魏野练站桩的⼈,常会有这样⼀种体会,当站桩真正进⼊状态后,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练完后,才发觉时间已过了很久,这是因为此时⼈的⽣理循环状态⾃然减慢,如同龟蛇的冬眠⼀般,并乐⽽忘时所致,国外称此为“钟慢效应”。

⼈在⽇常⽣活中,若能维持体内新陈代谢的这种“钟慢”状态,则⾃然会延缓衰⽼。

另外,从现代科学尚未能解释的另—个⾓度来讲,站桩功也是使⼈进⼊了⼀种特异状态,经意念⽽诱发出的特异功能虽尚有争论,但意拳(⼤成拳)站桩功对⼈体潜能的深层开发,并由此⽽产⽣的巨⼤能量,是武林中任何⼈⼠也不能回避和漠视的。

王芗斋先⽣创⽴的意拳(⼤成拳),以站桩为本,认为“⼤动不如⼩动,⼩动不如不动(蠕动),不动之动,乃为⽣⽣不已之动。

” 意拳(⼤成拳)的站桩功法,正是“不动之动”的根本体现。

意拳(⼤成拳)的站桩功可细分为两⼤类,第⼀类为浑元桩,⼜可称之为健⾝桩、养⽣桩,在拳术训练中,这实际上是⼀种“换劲桩”;第⼆类为技击桩,在拳术训练中,实际上是⼀种“摸劲桩”。

意拳(⼤成拳)站桩的以上两类功法,以第⼀类的浑元桩即“换劲桩”最为重要,它是意拳(⼤成拳)⼊门的关键。

“换劲桩”从养⽣健⾝的意义上讲,同传统的佛、道养⽣术及⽓功⼀样,均能起到养⽣健⾝、祛病除疾的作⽤。

但“换劲桩”⼜不同于⼀般的⽓功功法,它既不需意守丹⽥,或意守⾝体内部的某⼀部位,也不需⽤意念进⾏吐纳导引,更不⽤掐诀念咒或接什么宇宙信息。

意拳(⼤成拳)是在佛、道、儒、俗、医、武理论学说及养⽣健⾝术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升华其精神,通过意念的假想训练,进⾏系统的体能开发,藉以改变⼈体内在机制。

在站桩中,“不期然⽽然”,丹⽥会⾃然⽽盈,经络⾎脉会⾃然⽽通,经过上万个练功者的实践检验,⼏⼗年来从未出偏,对各种慢性病及疑难杂症,均有明显的疗效。

⼈体的体内循环机制,与其主观地控制或⼈为地限制它,不如良性地去诱导和开发它,以发挥其⾃⾝的潜在能量。

[大成拳] 意拳正轨――王芗斋 著

[大成拳] 意拳正轨――王芗斋 著

意拳正轨——xxxx著自序技击一道,甚矣哉之难言也。

诗言拳勇,礼言角力,皆技击之起源:降至汉代,华佗氏作五禽之戏,亦技击本质。

良以当时习者甚少,以至湮没无闻。

迨至梁天监中,达摩东来,以讲经授徒之余,兼习锻炼筋骨之术,采禽兽性灵之特长,参以洗髓易筋之法,而创“意拳”,又曰“心意拳”。

徒众精是技者甚多,少林之名亦因之而噪起。

岳武穆王复集各家精华,编为五技连拳、散手、撩手诸法,称为“形意拳”。

逮及后世,国家宴安,重文轻武之风日盛,又精拳技者复多以好勇斗狠贾祸,于是士大夫相率走避,致将此含有深奥学理之拳术,不能见重于历世。

相沿既久,无可更易。

即后世之有道,怀瑾握瑜者,率多埋没于乡村闾里间,不敢以技术著称。

此固使后之学者深资悼惜者也。

清代晋之太原郡戴氏昆仲精于是技,而独得详传于直隶深县李洛能先生。

先生授徒甚众,复获得李老先生之绝技者,厥为同县之郭云深先生,郭先生之教人习形意也,首以站桩为入学初步,从学者多矣,能克承其教者殆不多沟。

郭先生亦有非其人不能学,非其人不能传之叹。

吾与郭先生同里,有戚谊为长幼行,爱吾聪敏而教之,且于易箦之时犹以绝艺示之,谆谆以重视相嘱。

晚近世风不古,学者多好奇异,殊不知真法大道,只在日用平常之间,世人每因其近而忽之,“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之说益徵。

芗不顾以此而求闻达,无如晚近世欲趋于卑下,不求实际,徒务虚名,于是牟利之徒,不自学问抄袭腐败之陈文,强作谋生之利器,满纸荒唐,故入玄虚;忽而海市蜃楼,迹近想像,忽而高山远水,各不相干,使学者手不释卷,如入五里雾中,难误用半点真假。

一般无知之士,犹以圣人之道,不可赞仰。

呜呼!利人当途,大道何昌,午夜深思,曷胜浩叹。

芗虽赋性不敏,而于技击一道,窃焉心喜,既获得亲炙真法大道之指导,每日承其教诲之语言多具有记载之价值者,连缀成册,本利已利人之训,不敢自私,以期同嗜者均沾斯益,非徒以此问世也。

是为序。

xx十八年菊月xxxx桩法换劲欲求技击妙用,须以站桩换劲为根始,所谓使其弱者转为强,拙者化为灵也。

意拳(大成拳)螺旋力

意拳(大成拳)螺旋力

意拳(大成拳)螺旋力螺旋力是大成拳最常见的发力形式,它是建立在三角力基础上的融杠杆力、定中力、滑车力、斜面力、开合力、惊力、弹力、惰性力等劲力于一体的、与大气阻力相应合的,经内意导引、气血激荡、筋肉争拧而形成的一种旋转力。

王芗斋在《拳道中枢》(试力章节)中指出:“盖螺旋力,以余之体认观之,非由三角力不得产生者也。

而所有一切力量,都是筋肉动荡,与精神假想而互为,皆有密切连带之关系,若分而言之,则又走入方法之门,成为片面耳。

”习练大成拳螺旋力,首先要站浑元桩、矛盾桩、降龙桩、伏虎桩,通过站基础的浑元桩,可使人体增强自然力量;通过站矛盾桩、降龙桩、伏虎桩,可使人体周身与大气建立起相互争拧的矛盾力量,这些皆是人体建立螺旋力的基础力量。

通过站桩具备螺旋力的基础力量后,还需进行试力训练。

螺旋力的试力,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一、基础的螺旋试力;二、综合的螺旋试力;三、精神假借的浑元螺旋试力。

一.基础的螺旋试力在基础的螺旋试力中,首先可进行螺旋力的定向训练,如横向螺旋、纵向螺旋、立面螺旋、斜面螺旋试力训练。

1.横向螺旋试力:在三角力的基础上,将由斜面力所形成的身体的左向转动转换为右向转动,再由右向转动转换为左向转动,如此周而复始所产生的螺旋运动为横向螺旋试力,其状若翻缸倒水或珠走玉盘。

技击中该试力常用于崩拳、圈捶及单撞掌的发力中。

2.纵向螺旋试力:在三角力的基础上,将由杠杆力所形成的脊椎的开合力,通过滑车力而形成身体上下的踩提之力,再转换为向下的定中力,如此周而复始所产生的螺旋运动为纵向螺旋试力,其状若摇辘轳或揉球。

技击中,该试力常用于劈拳及双撞掌的发力中。

3.立面螺旋试力:在三角力的基础上,将由斜面力所形成的身体的左向转动转换为前后相争的开合力,再由左向转动转换为右向转动的开合力,如此周而复始所产生的螺旋运动为立面螺旋试力,其状若以锨扬沙。

技击中,该试力常用于钻拳、横拳及拂打、撩打、弹打的发力中。

4.斜面螺旋试力:在三角力的基础上,将由斜面力所形成的身体的左向转动转换为滑车力的上下踩提之力,并由踩提之力转换为前后相争的开合力,如此周而复始所产生的螺旋运动为斜面螺旋试力,其状若熊的摇臀摆臂行走。

[大成拳]_《意拳论》——桩功与四形

[大成拳]_《意拳论》——桩功与四形

[大成拳]_《意拳论》——桩功与四形《意拳论》——桩功与四形——王芗斋著前言站桩是意关迫害基本功。

持桩之法有行站坐卧之分,持久桩之目的是为了培育内劲。

内劲培育至何种程度始为有得,须有其检验依据。

本文即拟将持桩之效果。

以扼要论述,供同好参考。

内劲能爆发为外力始能收到练拳之真实益处,善拳者力之奋也。

四形为内劲爆发为外力之最适当的形式,故在论述持桩效果同时,文中亦将四形加以简单说明。

意拳为一种特殊拳学。

既谓之学,自应有其理论根据。

关于力学理论根据,我曾在别处有所论述,此处兹不赘述。

欲使学者明了意拳之学术渊源,对其哲理之依据似有加以论述之必要。

此文原系《意拳论》之一部分。

当时欲试从我习拳诸生是否确有真实体识,故在出示《意拳论》时将这一部分抽出,非我自私,实不愿嚼饭混人,知我者谓我心虑,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芗斋一九五九年冬于天津寓所论桩功之境界持桩需经历三种境界,体认有得,方为功夫。

所谓境界,即持桩时所有之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也。

盖心理作用于生理,生理作用于心理交相辉映也。

清末学者王国维先生尝谓:凡成事者皆须经历三种境界,一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二曰:昨夜西风凋碧树,莉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三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习拳亦应如是。

桩功之第一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不悔”。

学者需坚信不疑,有百牛挽之不动决心。

从生理上讲坚持百日即有感觉。

坚持三、四年,即觉四肢膨胀,手足发热,有灌铅之感。

四肢阴面有感觉较易且快,其阳面有感觉则较难且慢。

四肢之阴阳面皆须有灌铅膨胀之感,方为有得,臻此境界始可学功。

桩功之第二境界,从心理上讲谓之“望尽天涯路”此际须信天下拳道之妙,唯我自尔独尊,,而他家所无也。

从生理上讲持桩至五、六年即觉两耳膨胀,眉鼻梁觉如有物在内鼓动,颈项挺拔犹如顶上有大绳吊引,头皮发胀、须发飞涨,觉有大石压顶之感。

此即持桩时壮举直顶竖之功也。

同时上肢之感觉渐渐蔓延至臀部及小腹。

至此四肢之感有日增焉。

[转载]意拳拳谱

[转载]意拳拳谱

[转载]意拳拳谱原文地址:意拳拳谱作者:全民大成拳养生意拳拳谱王芗斋,一九五九年著于天津目录绪言总纲一、大成拳的桩法1、混元桩2、技击桩3、其它桩法二、大成拳的步法三、大成拳的试力四、大成拳的劲力规律五、大成拳的八法六、大成拳的拳型七、大成拳的仿生拳八、大成拳的综合试力九、大成拳谱后记大成拳谱附条(一) 模式拳 (模式歌要)(二) 模式拳的名称(三) 模式拳说明(四) 模式拳诀要绪言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正邪,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

若小乘禅,非正法也,论拳如论禅,内家拳则第一义也,外家拳,则小乘禅,已落第二义矣。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拳道亦在妙悟。

然悟有深浅,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大成拳,应不立招术,乃透彻之悟也。

大成拳,即大乘拳也。

不立招术,乃透彻之悟也。

其它拳术,虽有所悟,但皆立招设术,俱非第一义也。

若以为不然,则是见拳之不广,参拳之不熟耳。

试取外家拳谱而熟参之,次取太极,八卦而熟参之,其真是非,自有不能隐者!夫学拳者,应以意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不可以小成为是,必以大成为志焉。

技有未到,可以加功,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工夫须从上坐下,不可以从下坐上,上者何第一义也,此念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

虽云不至,亦不失正路,此谓之而上一路也。

拳之极致有一曰:力感如透电,拳而力感如透电,至矣尽矣无以加矣!唯大成拳得知之,其它拳术力感,得之盖寡也。

大成拳之力感如此,其力如何!此力乃人之本能活动力也!人之本能活力,盖为种种社会应力所抑制,不能欲之即击也,大成拳之妙用,即在恢复入之本能活力,其它拳术,皆不能也,此即吾创此拳之目的。

总纲拳法遗形独与力俱集古大成实践服膺身无定势随遇平衡脚无定位蹉线踏重手艺定踪沾身纵力落无定法抽身劲发蛮用拙力戕生之道精神内守食力而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力无虚靶靶要定的内不外游外不内侵循力而行唯奸唯诈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放不务重务审所达击不务远务审所及彼竭我盈契机发力动如遇仇不以先举打后需看落水上岸活中反死死中反活拳本无法制人以力有法也空法为力居力弥时所凝重如泥四体一劲遇物惊炸神松意紧形曲意直浑浑噩噩形行拙笨力虽为一发则梢肢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嘉彼钓翁得鱼忘荃混元惊炸无我神化技到无心信手即真一、大成拳的桩法1、混元桩桩法是大成拳的基础,站桩,能恢复人的本能活力。

意拳(大成拳)轮轴力-------张树新

意拳(大成拳)轮轴力-------张树新

搏击时,出拳前的身体状态,应周身无处不是轮轴鼓荡之意。轮轴鼓 荡的结果,可使自身体内率先高度办调运动起来,使精神高度的兴奋和集中。这样,虽遇外力击来,却能发于敌后,而击敌于先。这同单纯的以静制动是不一样的。
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每每与对手搏击时,虽然外形看似不动,然身体内部早已高速运动起来。宗师王芗斋先生在《拳道中枢》(自卫)中指出:“自卫 即技击之谓也。须知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要知不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比如机械之轮或儿童之捻转儿,快到到极处,似乎不动。如观之以动,则是将不动,是无力之表现矣。所谓不动之动速 于动,争速之动尤不动,一动一静,互根为用。”
在技击中,虽然前面谈到轮轴力在练习时是脚先动而手后动,枢先动而环后动。但是,真正的实战并不应拘泥于脚先动而手后动的这种方法,轮轴发力也可是手先动的,但不论是哪儿动,都必须服从于一个宗旨,即在打击到对方身体的最后一瞬间,手的打力要与脚的打力相合,形成一种整体打击力,否则手劲先到了,而脚劲还没传导到,或脚劲到了而手劲还没到,都不能形成整体力。
具体讲,轮轴力在试力时要以脚为力源,以头与脚相争的上下之力为枢带动起周身来做螺旋争拧的旋摆运动。
一般人在进行轮轴旋摆的螺旋运动时,习惯上只是转腰,更有不会用力者则只会转膀或转手,而不是转腿和转脚。也就是,习惯上是腰先起动,或是膀先起动,然后力才从腰、膀传导到手和脚,这种运动方式,双脚仅起到了一个支撑身体运动的作用,腰是主动的,而脚是被动的。这样的发力,只是一种局部的轮轴发力,而不是充分调动整体进行轮轴旋摆的整体发力。
轮轴力的试力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基础的轮轴试力;二、假宇宙力波的综合轮轴试力。
一、基础的轮轴试力:
基础的轮轴试力可分为横向轮轴、纵向轮轴、斜面轮轴、多面轮轴等多种试力形。

意拳(大成拳)发力

意拳(大成拳)发力

意拳(大成拳)发力意拳(大成拳)发力·源于试力目录·意拳绪论:意拳创立、表现形式、风格特点、意拳现状。

·意拳发力效果:特定型、自由型、单一型、被动型。

·崔有成意拳发力:形体灵活协调、神意凶狠疯狂。

·于永年意拳发力:肌肉紧松、多点连接、方向扽筋、目标牵挂。

·金启荣意拳发力:发力源于试力、立脚试力钻裹拧横。

·发力训练总结:发力要求、发力入门、试力方法、试力量化、训练温度。

于永年发力方法:肌肉紧松,其根在脚。

1、力源其根在脚:王芗斋弟子于永年先生是研究“人体爆发力总根源” 的高级工程师,肌肉紧松“第二随意运动”新体系的学科带头人。

利用“人体大脑前回投影图”的生理成像,提出“练手好还是练脚好”的论据学说,明确指出人体爆发力总根源,在其脚掌小三角区,由脚掌蹉碾点、撑夹点、弹爆点三点连接组成的“弹爆区”是人体发力之源。

于永年(雅号:于石碑)= 肌肉紧松其根在脚从古到今,由于人类身体的直立行走,上肢手臂从支持功能成为劳动器官,功能灵活协调,关节囊松弛度大于紧张度。

在形态和结构上,手关节囊松弛薄弱,动作非常灵活敏捷。

相反下肢的关节囊紧张强厚,结合紧密,紧张度大于松弛度。

在形态和结构上粗壮有力,适应了支持和移动身体的功能。

在意拳发力、试力训练中,大脑皮层的运动分析器起着重要作用,原因是它与骨骼肌直接联系,实现随意运动。

运动分析器(位置、运动觉的分析器)在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其兴奋性最高,分工最细,控制最严。

它接收来自关节、肌腱或骨骼的本体感觉冲动,以感受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以及各部位的运动。

人体各部位在大脑皮层运动分析器上,投影面积的大小,不决定于它们的实在形体,而决定于其机能上的分工程度。

例如,唇、舌、手等在大脑皮层上均占有较大的面积。

人类由于手的分化和在劳动中,手的活动极其频繁而复杂,因此,管理手的皮层运动区就比足区大得多。

其中五指所占的区域最广,拇指与食指所占的区域又是五指区域中最广的。

大成拳(意拳)·试力

大成拳(意拳)·试力

大成拳(意拳)·试力经过相当的站桩后,就可进行试力。

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中指出:“此项练习,为拳中之最重要最困难之一部分工作。

”又指出:“盖试力为得力之由,力由试而得知。

”对于试力的基本要求是:缓慢均匀,筋肉空灵,要体会与外界之争力,体会与空气之阻力。

切忌用拙力,用笨力。

如果从形体活动范围来讲,试力可分为两大种,一种为无形的试力,可称为意念试力,一种是有形的试力,可称为肢体试力。


所谓意念试力,就是站着不动,而以诱导的方式进行试力,它的根本实质是为技击而没立。

桩功有很多意念活动,但不是所有的意念都可用作试力的。

一般地讲,只要涉及技击性质的意念活动,或与外界有 牵连的意念活动,都可以看作是意念试力。

这种试力,虽然外形不动,但有内劲,有内动,手部有胀
感、力感,这就是意念试力的具体表现。


所谓肢体试力,它是在意念诱导下的肢体位移试力,以其作用来讲有三种形式∶
(一)常规试力这是一种最常用的试力,通过这种试力,可产生大成拳的多种基本力量。


(二)单操手试力单操手本来是用于实作的单独动作,但在最开始的练习过程巾,往往要求动作缓慢,故它是一种试力。

当然,在实际应用时,就要把力量发挥出来,平时也要做出发空劲,当然这又是另一回事。


常规试力没有针对性,而单操手试力则有一定的针对性。

它们之间既有共同面,又有区别的地方。

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常规试力是基本试力,必须有一定的常规试力基础后方可进行单操手试力。

单操手熟练后,就可应用于实战。


(三)推手试力∶这是以推手形式而进行的一种独特试力。

意念试力和肢体试力关系很密切,意念试力是站桩的一种特殊意念活动,过一阶段后,必须进行肢体试力,开始可使肢体位移的幅度大些,继之肢体位移越来越小,谓之'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乃是生生不已之真动',这就是试力的高级阶段即无形阶段。

在无形中求内动,求内劲,求真动,这样它实际上就成了意念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拳·大成拳汇编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1993年前)卷一、人物、传记集一、王芗斋1、王芗斋传略——胥荣东(1)2、少年时代的王芗斋——静云(4)8、王芗斋名震京城——静云(8)4、王芗斋参学万里创意拳一静云(11)6、王芗斋十里洋场显风流——静云(13)6、芗斋先生晚年轶事——何镜干(15)7、解说泽井健一笔下的王芗斋与大成拳——何宇平(17)8、泽井健一谈王芗斋先生——何镜宇(19)9、—代实战拳法大师王芗斋先生——李杰(21)10、壮哉!芗斋——牛静(23)11、以气击人—乃为中国的高级武功——周德昌(25)12、王芗斋及其传人们——见闻(26)13、给大成拳爱好者的一封信——赵祯永(27)14、王芗斋和他的意拳——孔庆海(28)二、姚宗勋1、意拳发展与姚宗勋——林肇仑、崔瑞彬(31)2、常留正气在人间——傅道义(36)三、王选杰1、大成拳传人—王选杰——赵桢永(38)2、拳学之道妙在本能—访王选杰——郭思、沙金(40)8、话说王选杰——张亦峥(42)4、杰中选杰一-杨鸿尘(46)6、王选杰印象——郭铁峰(49)6、王选杰二、三事——张礼义(51)7、神州自有英豪在、不负长城千载情——张惠云(52)8、王选杰大师授秘冰城——章弓(53)9、大成拳与国外武术的交流——朝晖(55)四、赵道新1、深切怀念赵道新先生——杨鸿尘(57)2、赵道新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马金镛等(59)五、史风歧.1、技高艺高传大成——京伦(61)六、王安平1、气之魂—意拳气功大师王安平传奇——熹葆.东宝(62)七、其他1、意拳的传人—访姚承荣——陈子坤(101)2、记全国意拳培训班总教练崔瑞彬——曾溢勇(102)3、意拳震动英伦三岛一记崔瑞彬英国之行——牛静(103)4、德高艺高文精武精—记彭振镝——珲林(105)5、彭振镝其人其事——若非(106)6、大成精功利于民—记李照山——柳林(107)7、愿将毕生献武学—记赵祯永——陈昭(110)8、江南妙手解铁夫——张惠云(112)9、马骥良小转——王选杰(113)卷二、拳史、拳名大论战1、意拳(大成拳)源流述真——林肇仑(115)2、意拳的现代流派——张东宝(119)3、从意拳到大成拳——王玉芳(121)4、意拳曾名大成拳的由来——施道如(123)5、意拳与大成拳浅析——阎建辉(124)6、王芗斋拳法辨证——翁文斌(125)7、大成拳源流争论的焦点考证——李师融、董安强(127)8、历史是公正的——为意拳(大成拳)发展正本清源——意拳研究会(131)9、历史不容篡改—谈意拳与大成拳的关系——胥荣东(142)10、王选杰先生答读者问——王选杰(144)11、“正本清源”不如务实求是一-王选杰(147)12、矛盾桩创始人是谁?——赵力(148)13、谁是意拳创始人?——胥荣东(149)14、谁是大成? ——愧愧(150)16、何为大成名家?一—白白(151)16、大成、你大胆往前闯——惭惭(153)17、芗斋先生仙传——半庖居士(154)卷三、名家论拳一、王芗斋拳论1、王芗斋语录——孙闻清整理(155)2、论存意与养气——王芗斋(156)3、对王芝斋拳学论点的综合和分析——何镜宇(158)4、王芗斋论大成拳对手功夫——王选杰(163)5、王芗斋论试力与争力——胥荣东(165)6、王芗斋论大成拳之应敌——赵文路(166)二、姚宗勋论意拳1、意拳浅说——姚宗勋(168)三、窦世明论意拳功法1、意拳养生桩的几种站法——窦世明(172)2、意拳试力法——窦世明(174)3、意拳摩擦步要诀——窦世明(176)4、意拳的定步发力——窦世明(178)5、奉拳的活步发力——窦世明(180)6、意拳的守中用中——窦世明(181)7、奉拳的单推手——窦世明(183)8、意拳的双推手——窦世明(186)四、赵道新论拳术1、拳术溯源——赵道新(188)2、点穴:拳手之梦——赵道新(190)3、爆发论——赵道新(193)4、拳术哲理——赵道新(197)5、关于两大武术体系的对话(一、二、三、四)——赵道新(199)6、现代拳术启示录——赵道新(212)附:拳道之我见——龚东(215)五、王永祥论拳1大成拳之我见——王永祥(217)2、谈大成拳功法程序——王永祥(221)附:大成拳技击桩与试力的崭新程序——郑卜豪(222)3、意拳的魅力——王永祥(223)六、原点谈大成拳1、大成拳真义初探——原点(224)2、大成拳刹车力功法初探——原点(227)3、大成拳养生桩与禅定法探微——原点(229)4、拳学真义——持环得枢——原点(241)附:从大成拳看拳术训练中矛盾的统一—赵力(244)七、史风歧论拳1、大成拳的“不传之秘”与练功程序——史风歧(246)2、大成拳发力之“秘”——史风歧(248)3、略谈大成拳之“法”——史风歧(251)八、王选杰论拳1、大成拳——王选杰(254)2、论大成拳与拳击之异同——王选杰(257)3、大成拳、泰拳临战精神境界与因素之比较——王选杰(260)4、中国武术流派简述——王选杰(262)5、王芗斋的武术观——王选杰(265)6、大成拳发力——王选杰(267)7、大成拳实作捷要——王选杰(270)附:大成拳的自然力——李照山(272)8、大成拳技击术法要——王选杰(274)9、大成拳实作要点——王选杰(276)九、于永年论各家功法1、历代各家功法概述——于永年(277)2、道家功法——于永年(279)3、医家功法——于永年(280)4、儒家功法一于永年(281)附:儒家功法读后——王国忠(282)附:气功与哲学--兼与于永年先生商榷——黄德远(283)十、张东宝谈王安平的意拳气功1、意拳气功谭——张东宝(285)十一、孔庆海1、科学的意拳——孔庆海(296)十二、韩嗣煌1、论拳劲——韩嗣煌(300)十三、彭振嫡论拳1、桩功的意念活动及潜能开发——彭振镝(306)2.意拳搏击训练如何体现中国武术风格——彭振镝(308) 卷四、拳法各家散论一、胥荣东1、大成拳的本能发力——(310)2、浅谈大成拳精神意念训练——(311)3、站桩功要领简述——(313)4、试论大成拳的松与紧——(315)5、古今站桩漫谈——(319)6、拳道与禅学——(321)7、点穴技击之我见———(316)8、附:拳本无法、动即是法——赵力(317)二、李照山l、大成拳的技击桩和试力——(323)2、大成拳内劲场及其训练——(326)3、大成拳的精神假借术——(329)三、赵祯永1、浅谈大成拳之“本能”论—— (332)2、大成拳技击桩法的基本要领—— (334)3、大成拳技击的几种原则方法—— (336)4、大成拳桩法中的技击因素—— (339)5、大成拳试力浅谈—— (341)6、大成拳身法述要—— (344)7、关于大成拳初级训练的几个问题—— (346)8、大成拳震动击法—— (347)9、推手、断手与半搭半断—— (348)四、赵力1、争力在技击中的作用—— (349)2、大成拳站桩原理初探—— (350)3、试力的技击意义—— (352)4、大成拳中的佛家思想 (353)5、大成拳站桩与试力的基本要领—— (356)6、论武术的“打与放”—— (359)7、大成拳的意念活动——(360)8、出手如锉、回手如钩—— (361)9、大成拳之练法—— (362)10、论大成拳“打实不打虚”—— (364)附:大成拳也体现了“以实击虚”的原则——与赵力商榷——胡桂林(365) 附:也从“打实不打虚”谈起——郭铁峰(367)附:也谈大成拳“打实不打虚”——赵祯永(368)11、太极推手之我见 (370)附:也谈太极推手——兼与赵力商榷——李选民(371)12、推手不等于实作——兼答李选民先生—— (373)附:“推手不等于实作”质疑——三谈推手再与赵力商榷——李选民(375)13、再谈推手不等于实作——二答李选民先生—— (377)五、赵京伦1、反作用力在技击中的应用一 (380)2、大成拳中的圆运动—— (381)六、高臣1、王芗斋与拳击—— (382)2、桩功一大成拳的精髓—— (383)七、其他1、浅探太极拳与大成拳的异同——王刚毅(383)2、大成拳站桩功阐微——徐承绩(385)3、浅谈大成拳的技击要领——王国维(387)4、意拳养生桩意念的把握——王传利(390)5、意拳之我见一夏成群(392)6、浅析意拳站桩中的“放松”——王庆满(394)7、有意无意见精神----意拳站桩谈意——张昊琦(395)8、站桩与太极拳——王荣泽(396)9、大成拳养生桩浅谈——王海滨(397)10、怎样判断习武者的功效——梁志海(398)11、意拳练法述要——官帆(399)12、浅谈大成拳桩功——罗力(400)13、大成拳的“法、非法、非非法”——张俊年(401)14、浅谈意拳的内在精神实质——常书范(403)卷五、问答集1、王选杰86年2月答读者问——(405)2、王选杰86年6月答读者问“大成拳”——(407)3、王选杰88年答精武编辑问一(410)4、王选杰88年6月答日本记者问———(413)5、彭振镝92年7月答读者问(桩、试力、试声)—(415)6、彭振镝92年8月答读者问(摩擦步.发力)——(417)7、彭振镝92年9月答读者问(推手、实战)——(419)8、赵力92年8月答读者问(大成拳练功)——(420)卷六、初学者体验集(细目略) (433)卷七、王选杰的大成拳练法及技击法1、大成拳(86年4-月搏击杂志) —— (447)2、大成拳(88年4月精武杂志) ——(466)3、大成拳技击十二形(87年6月搏击杂志)——(485)4、大成拳技击精要(89年6月搏击杂志)——(495)5、大成拳技击指(90年8月武术健身杂志) ——(504)6、大成拳十八技击法(93年1月精武杂志重刊)——(510)7、大成拳擒摔技击术(87年6月精武杂志)——(519)8、大成拳技击十二腿(87年6月精武杂志) ——(529)9、大成拳的八打八拿技击术(88年精武杂志)——(536)10、名家高级崩拳(88年14月1精武杂志)——(541)卷八、大成拳的其它技击术一、王选杰传技击术1、大成拳散手二十四式——张礼义(5442、大成拳实作训练图说——张礼义(551)3、一指禅点穴机技击术——胥荣东(556)4、再谈一指禅点穴机技击术——胥荣东(558)5、大成拳的技击步法——胥荣东(562)6、直拳进击下的还击手段——赵桢永(564)7、大成拳打法——赵桢永(568)8、大成拳先发制人技击术——赵桢永(572)9、大成拳后发制人技击术——赵桢永(573)10、大成拳的夺位——赵祯永(574)11、大成拳打法集成——赵桢永(576)12、大成拳十六绝命掌——赵力(579)13、大成拳劈击法————赵力(581)14、大成拳第三步功法——摩擦步——赵力(584)15、大成拳攻守合一战术——赵力(587)16、大成拳龙形精义——赵力(589)17、王选举杰技击绝技——鬼扯断——赵力(592)18、大成拳实作训练——赵力(594)19、大成拳实用推手发放法——李照山(598)20、大成拳进击法——李照山(603)21、大成拳的试声——李照山(606)22、大成拳防卫术——李照山(607)23、大成拳养生桩功与应用——王选杰、李照山(612)24、大成拳“蛇缠手”试力与技击应用——李照山(615) 26、大成拳连环技法后边六式——李照山(618)26、大成拳综合打法——李照山(623)27、实用防身的大成连环打——李照山(626)28、大成拳连环技法——李照山(631)29、大成拳柔化之力的应用——赵京伦(637)30、论大成拳实作的火候——赵京伦、王尚文(639)31、大成拳五形拳法的练用处——肖行(642)32、大成拳独特的技击手段———赵朝晖(647)卷九、相关拳法及其它1、竹林拳法的发力训练——李紫剑(652)2、七字要言(附:陈长兴序)——胡海牙(654)3、从禅的“拈花微笑”谈拳——黄景文(655)4、戴氏六合心意拳寻踪——魏珉(656)6.相往神秘的东方武术——[美]唐.E.米勒(659)6、内家八桩——沈涛(661)7、陈氏太极拳推手要义——杨鸿尘(668)8、也谈形意拳三体式桩功——关秀峰、程素仁(672)9、形意拳经谱与名家拳论——李慎泽编(674)10、八卦拳法之三盘——杨鸿尘(688)11、山西太行意拳(载早期武林杂志、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