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种高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位 总 线 )2 4M /(4 总 线 )。 3 ,6 Bs6 位 1 2 ] P I 部 总线 一边 与处理 器和 存储 器总线 接 口 C 局
数据后置处理等功能 。用 以完成主机对数据采集前 端 送 出的 1 6位并行数 据 的读取 ,和对传感 器数据 的读
取 、 式的转换 、 送} 格 发 l 】 要 包 括 以下 几 个 功 能 模 块 : 。主 P I 线 控 制 器 、IO缓 存 器 ( 片 C 7 4 7 , 度 C 总 FF 一 Y C 25 深
( olg fMa n E gn eig,Notw sen P ltc nc l nv ri C l e o r e n ie r e i n r etr oye h ia U iest h y,Xia 0 2,Chn ) n 71 7 0 ia
【 btat ei i e o f u r seddt a q it na dt nmi inb sd( C (e p ea C m o et A s c】A ds nn m t do sp = p e aa cus i n r s s o ae m P lP f h rl o pn n r g g h a io a s i
另一边 为外设扩展 提供 高带 宽通道 。这样便将 外设 I / O总线上 移下来 , 不需 C U介 入就可进行数据 传输 P PI C 总线 具有 高性 能 、 使用 方便 、 高协 调性 、 数据 完型
录井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录井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摘要:录井技术在石油的勘探工作中作用重大,录井能够及时、快速、方便地获取地下信息,是记录、录取钻井过程中各种数据信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
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
本文就录井数据采集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问题谈个人几点看法。
关键词:录井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研究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在石油的勘探工作中作用重大,通过录井过程能够及时、快速、方便地获取地下信息,是记录、录取钻井过程中各种数据信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
随着电子学与电脑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通用录井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增压防爆、定量脱气分析、快速色谱、钻具振动分析等技术应运而生。
录井在整个石油勘探过程中被誉为找油找气的“眼睛”,处于工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对于工程录井来说,现场的各种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和传输是实现实时钻井过程监测、信息集成与综合控制的基础,而录井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在整个录井过程中处于数据源位置,是整个录井数据处理、应用的核心,其作用至关重要。
下面简单谈谈录井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面的相关问题:一、数据采集模块设计录井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要与录井仪器硬件结合起来,要采用多接口采集不同硬件接口,采集要保证实时性、快速采集,对录井的快速信号要实现高效,软件部分要采用优先级和中断模式,优先级高的要先执行,要保证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
模块可以独立,要针对不同硬件采集。
下面围绕着绞车信号问题谈谈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比如在深度系统中,大钩高度的测量是最为关键的。
通过绞车信号的实时数据检测,可得到与大钩高度相关的绞车脉冲信号计数值,将该值传入上位机,通过相应的计算可以得到实时的井深。
同时,基于太阳能和蓄电池供电的无线录井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要求现场绞车信号检测电路必须具有低功耗、小尺寸和抗干扰性强的特点。
因此,采用绞车顺时针旋转时,传感器输出A相波形超前B相波形90°;逆时针旋转时,输出A相波形滞后B相波形90°。
一种便携式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30卷第3期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Vol .30 No.3 2020 年 6 月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Jun. 2020一种便携式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申同强1庞志华2刘紫阳1(1.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计算机学院,2.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河北廊坊065000)摘要:概述了 MATLAB生成.NET动态链接库的方法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研究了基于FT232H接口芯片的便携 式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原理。
实现了无源、有源传感器和交流、直流耦合方式的四种组合方式的自由选择,并结合 .NET平台界面编程的优势和MATLAB数据处理的优势,在SPI接口 40Mbps速率下完成了数据实时传输、处理和存 储的测试。
对无线实时传输等相关应用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据采集,便携,.NET, MATLAB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伴随半导体产业的每次技术革新,电子信息产 业都有新的发展。
应用广泛的数据采集系统在追 求多通道、高速、高精的同时,对低成本、小型化和 便携通用性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设计 了一种便携式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在硬件电路和上 位机界面和数据处理方面做了相应研究。
该系统 以Cortex-M4核心的S T M32F4系列M C U作为控制 核心,F T232H接口芯片作为数据传输的中枢,实现 了对无源传感器和有源传感器在-6V〜+6V范围内 差分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满足了实际测量中对有源 和无源两种传感器和直流与交流两种耦合方式动 态切换的要求,在振动工程、智能仪器、工业自动控 制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N E T动态链接库的生成与调用通过M A T L A B生成动态链接库(dll)供C#程序 调用,实现C#与M A T L A B的混合编程。
文献[1-2] 给出了M A T L A B程序编译.NET程序集的方法,本文基金项目: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KY-2018-32, KY-2018-40)收稿日期= 2019-12-21第一作者简介:申同强(1989-),男,实验师,硕士,河北邯郸人,主要研究方向是嵌人式开发。
《基于Flink的机床状态实时采集与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Flink的机床状态实时采集与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工业 4.0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成为了工业发展的新趋势。
机床作为制造业的核心设备,其实时状态采集与监控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Flink的机床状态实时采集与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实现对机床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二、系统需求分析本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机床状态的实时采集、监控和分析。
为此,我们需要分析系统所需的功能模块、性能需求和安全性需求。
功能模块包括:1.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机床传感器中实时采集数据。
2. 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
3.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4. 监控展示模块: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
性能需求包括:1. 实时性:系统应能在短时间内对机床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2. 准确性:系统应能准确采集和传输机床状态数据。
3. 可扩展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机床。
安全性需求包括:1. 数据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 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系统。
三、系统设计本系统采用Flink作为核心处理引擎,实现机床状态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和监控。
系统架构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监控展示层。
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机床状态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数据传输层。
数据传输层采用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
数据处理层利用Flink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统计分析等。
监控展示层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
四、关键技术实现1. 数据采集:采用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机床状态数据。
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需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采样频率。
2. 数据传输:采用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如MQTT或Kafka 等,将数据从机床传输至数据中心。
为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需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采集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嵌入式Linux作为一种轻量级、高效率的操作系统,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基于嵌入式Linux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系统需求分析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
功能需求主要包括:能够实时采集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等;能够实时传输数据至服务器或本地存储设备;具备数据预处理功能,如滤波、去噪等。
性能需求主要包括:系统应具备高稳定性、低功耗、快速响应等特点。
此外,还需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数据采集系统的基础。
我们选用一款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特点的嵌入式处理器作为核心部件,同时配备必要的传感器、通信模块等。
传感器负责采集各种类型的数据,通信模块负责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或本地存储设备。
此外,还需设计合理的电源模块,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续航能力。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操作系统选择、驱动程序开发、应用程序开发等方面。
我们选择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具有轻量级、高效率、高稳定性等特点。
驱动程序负责与硬件设备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应用程序负责实现数据预处理、存储、传输等功能。
四、系统实现1. 驱动程序开发驱动程序是连接硬件和软件的桥梁,我们根据硬件设备的接口和协议,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2. 应用程序开发应用程序负责实现数据预处理、存储、传输等功能。
我们采用C/C++语言进行开发,利用Linux系统的多线程、多进程等特性,实现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同时,我们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3. 系统集成与测试在系统集成与测试阶段,我们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摘要:本文为一份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个高效、可靠的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首先分析了数据采集的意义,接着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
然后详细阐述了涉及到的技术选型和系统实施计划。
最后针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文提供的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满足数据采集的需求,并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和可用性。
一、引言数据采集是信息管理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机构、企业等实现大规模数据的自动收集和整理。
而数据采集系统旨在解决数据采集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难题,并提供高效的数据采集工具。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可靠、高效的数据采集系统,满足企业对数据采集的需求。
二、系统架构设计数据采集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架构设计,包含四个关键的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展示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主要负责从多个数据源收集数据,并进行初步的清洗和整理。
采集模块需要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如爬虫采集、API采集、文件导入等,以确保能够覆盖不同数据源的采集需求。
此外,数据采集模块还需要具备实时采集和定时采集的功能,以满足不同采集频率的需求。
2. 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或者数据仓库中。
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技术,如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等。
数据存储模块还需要支持数据的备份和容灾,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加工,以满足后续的分析和应用需求。
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聚合等操作。
数据处理模块还需要支持自定义的数据加工规则,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的数据需求。
数据展示模块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给用户。
可以通过图表、报表、仪表盘等方式展示数据,以便用户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三、技术选型1. 数据采集模块在数据采集模块中,可以选用Python作为主要的开发语言,利用其丰富的第三方库和成熟的爬虫框架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可视化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证测量结果 的准确 性 , 该器件 具 有 3路 内置 自测试
计算机与通信 的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 了工业化
方式 , 可分别测试 R F+ E 高基 准 电压值 , E R F一低基 准 电压值和 R F+ 2 , E / 值 该器 件 的模拟量 输入 范 围
为 R F+一R F一, 般模 拟 量 的 变化 范 围为 0— E E 一
维普资讯
计 算机 技 术
化nt自 nd I 仪men2n Chemial3~ 工o 化nsr表 t i ,4c)ndus1 动 及tu , 0 34 I94 0 (: 7 Co rla s
可 视 化 实 时数 据 采 集 系统 设 计 与 实现
收 稿 日期 :0 70 - 2 0 -32 4
维普资讯
・
4 0・
化 工
自 动 化 及 仪 表
第3 4卷
低 功率 收发器 , 只需单 电压 + 5V供 电, 芯 片中包 该
含有 1 个驱动器 以及 1个接 收器 , 与上 位机 接 口简 单 。R . 8 最 大 的优 点在 于它 的多点 总线 互连 功 S4 5 能 , S 4 5可 以连 接 1台主 机 和多 台终 端 同时通 R .8
单片机 。它 与工业标准 8 5 单 片机完 全兼容 , 01 工作
时钟最高可 达到 2 z 比 8 5 4MH , 0 1系列单 片机更 加灵
在本 系 统 中选 用 了美 国 MA I 公 司 生 产 的 XM MA 4 5集成 电路 , X8 完成与 IM—C上位 机的异步 数 B P
V D之 间变 化 , P D R 1和 R 2采 用 多 圈精密 电位器 。 P A 8 C 1 片机与 T C 5 3的硬件 接 口电路如 图 2 T9 5 单 L 24
实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二)
实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实时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医疗健康等领域。
实时系统的核心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如何高效地采集和处理数据成为了实时系统设计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实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一、数据采集方法数据采集是实时系统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的获取和信号的采集。
在实时系统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有以下几种:1.模拟信号采集:通过模拟传感器获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常用的方法有模拟转数字转换器(ADC)和传感器接口电路。
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感器接口电路则负责连接传感器和ADC,将传感器信号传输至ADC进行转换。
2.数字信号采集:数字传感器直接输出数字信号,无需进行转换。
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数字信号采集具有简单、方便等优势,适用于一些数字量测量的场景。
3.网络采集:获取物理环境中分布式传感器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中心服务器进行集中处理。
网络采集可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二、数据处理方法数据采集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1.实时算法:对实时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计算,通过算法提取出关键信息,并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
实时算法是实时系统中常用的处理方法,如滤波、降噪、波形分析等。
2.数据挖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挖掘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
数据挖掘可用于异常检测、预测分析等,对于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3.机器学习:通过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对数据进行分类、预测和决策。
机器学习适用于复杂的数据分析场景,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并从中学习和改进。
三、应用场景举例实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应用广泛,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工业自动化:工业生产中需要实时采集和处理各种传感器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基于FPGA的红外图像实时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FPGA的红外图像实时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红外图像在军事、航天、安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红外图像的实时采集和处理需求越来越高。
本文基于FPGA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红外图像实时采集系统,通过系统硬件框架、图像采集流程设计以及软硬件协同优化等方面的探究,实现了高效、稳定的红外图像实时采集和传输,为相关领域的探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一、引言红外图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进行成像分析的技术,具有透过阴郁、烟雾等不利环境的能力。
它在军事、航天、安防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红外图像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对于这些领域的探究和应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红外图像采集系统存在采集速度慢、波动大、传输距离限制等问题。
因此,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FPGA的红外图像实时采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二、系统框架设计基于FPGA的红外图像实时采集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红外探测器、FPGA开发板、存储器、图像传输模块等;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控制程序和数据处理程序。
硬件框架设计接受分层结构,分为红外图像采集层、控制层、存储层和传输层四个部分。
红外图像采集层包括红外探测器和模拟-数字转换电路,负责将红外辐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控制层包括FPGA芯片和时钟控制电路,负责采集信号的控制和同步。
存储层包括高速存储器和图像缓存,负责暂存采集到的红外图像数据。
传输层包括数据传输电路和网络接口,负责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传输到外部设备。
三、图像采集流程设计图像采集流程是指将红外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存储的过程。
在红外图像采集层,红外探测器将红外辐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经过模拟-数字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
在控制层,FPGA芯片控制采集信号的采样频率和位宽,通过时钟控制电路实现同步。
在存储层,高速存储器负责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暂存起来,图像缓存则将暂存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压缩。
在传输层,数据传输电路将处理和压缩后的图像数据传输到外部设备。
基于SpringBoot的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pringBoot的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在各行各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实时监控业务指标、提升决策效率等。
本文将介绍如何基于SpringBoot框架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的实时数据处理系统。
二、技术选型在设计实时数据处理系统时,选择合适的技术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选择使用SpringBoot作为后端框架,结合其他开源组件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实时数据处理系统。
具体技术选型如下: - SpringBoot:作为后端框架,提供了便捷的开发方式和丰富的生态系统。
- Apache Kafka:用于实时数据流处理,支持高吞吐量和低延迟。
- Apache Storm:用于流式计算,支持复杂的实时数据处理逻辑。
- MySQL:用于存储处理结果和元数据信息。
三、系统架构设计1. 数据采集首先,需要设计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各个数据源收集实时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消息队列中。
可以使用Flume、Logstash等工具进行数据采集。
2. 消息队列消息队列起到了解耦和缓冲的作用,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Apache Kafka是一个分布式消息队列系统,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适合作为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的消息中间件。
3. 实时计算实时计算模块使用Apache Storm进行流式计算,可以对接收到的实时数据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处理。
Storm提供了丰富的API和灵活的拓扑结构,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4. 数据存储最后,处理完的数据需要存储到数据库中供后续分析和查询。
MySQL是一个稳定可靠的关系型数据库,适合存储结构化数据。
四、系统实现1. SpringBoot应用搭建首先,搭建SpringBoot应用作为整个系统的后端服务。
通过SpringBoot提供的自动配置和快速开发特性,可以快速搭建起一个稳定高效的后端服务。
2. 集成Kafka在SpringBoot应用中集成Kafka客户端,实现与Kafka消息队列的连接和消息发送。
面向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面向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各行各业的数据采集与监测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监测,还是城市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都需要利用物联网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
而数据采集系统作为物联网系统的基础性组件之一,也变得越来越关注。
本文将从数据采集系统的角度,探讨面向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数据采集系统的作用数据采集系统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将物理世界的数据采集、转换、存储、处理、传输的整个系统。
根据采集目标的不同,数据采集可以分为实时采集和离线采集两大类。
实时采集即指将物理世界的数据迅速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信号传输方式,将采集得到的数据实时地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或其他相关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等工作。
而离线采集则是在物理世界的数据采集后,将采集到的数据离线存储下来,等待分析使用。
数据采集系统的作用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实时监测、数据处理、分析以及存储等方面。
通过采集物理世界的数据,并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将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物理世界的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改善产品质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等。
二、面向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也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
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数据采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物理、化学等原理,可以实时监控温度、湿度、压力、重量、振动等环境参数,将采集到的数据报告到云端进行存储、转换和处理。
而云计算技术则为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了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存储的能力,为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了支持。
在设计和实现面向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节点的选择和部署。
传感器节点的选择需要根据采集数据的种类、精度、灵敏度等因素来确定,部署位置的选择也需要关注实际采集场景的情况,避免环境干扰等问题。
2. 通信协议的选择和实现。
传感器采集数据后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通信协议的选择和实现需要关注传输速度、安全性、可靠性等因素。
面向工业物联网的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系统设计
面向工业物联网的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系统设计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IIoT)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以其在生产制造、能源、物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受到了广大企业的关注和追捧。
而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系统则是构建工业物联网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对面向工业物联网的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系统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一、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数据采集是工业物联网系统中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传感器、仪器设备等手段,采集生产环境中的各类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湿度、振动等各种物理量及相关参数。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选择和布置在设计数据采集系统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生产环境的特点和需要监测的物理量来确定,例如,在温度监测方面,可以选择温度传感器进行采集。
同时,传感器的布置也需要根据生产环境的不同,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部署,以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数据采集设备和通信技术数据采集设备作为数据采集的核心部分,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
现如今,市面上已有各种各样的数据采集设备可供选择,包括数据采集卡、PLC等。
此外,采用合适的通信技术,如以太网、无线通信等,能够实现采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3. 数据采集软件的开发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还需要针对具体的生产环境和功能需求,进行相应的软件开发。
数据采集软件应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功能,并且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数据的整合和利用。
二、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实时监控系统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时监控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
其主要任务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及时向相关人员提供监控报警信息,以支持决策。
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处理和分析实时监控系统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响应。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汇编语言+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设题目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部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序号指导教师时间目录一、设计目的 (3)二、设计内容 (3)三、硬件设计及分析 (4)1.总体结构图 (4)2.各部件端口地址设计及分析 (4)3.各部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四、软件设计及分析 (7)1.总体流程图 (7)2.主要程序编写及分析 (8)五、系统调试 (12)1.调试环境介绍 (12)2. 各部件的调试 (13)3.调试方法及结果 (19)六、总结与体会 (20)七、附录 (20)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设计目的1.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微型计算机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内容,为以后从事计算机检测与控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2. 主要掌握并行 I/O 接口芯片 8253、8255A、ADC0809 及中断控制芯片 8259A 等可编程器件的使用,掌握译码器 74LS138 的使用。
3. 学会用汇编语言编写一个较完整的实用程序。
4. 掌握微型计算机技术应用开发的全过程:分析需求、设计原理图、选用元器件、布线、编程、调试、撰写报告等步骤。
二、设计内容1.功能要求①利用《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中所学习的可编程接口芯片8253、8255A、ADC0809 和微机内部的中断控制器8259A(从保留的IRQ2 或IRQ10 端引入)设计一个模拟电压采集系统,并且编程与调试。
②用8253 定时器定时10MS,每次定时10MS 后启动一次模/数转换,要求对所接通道变化的模拟电压值进行采集。
③每次模/数转换结束后,产生一次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采集来的数字量被读入微处理器的累加器AL 中,然后通过8255A 输出到8 个LED 发光二极管显示。
2.设计所需器材与工具④微机原理与接口综合仿真实验平台。
⑤可编程芯片8253、8255A 、ADC0809 和译码器芯片74LS138、74LS245 等。
工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工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领域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工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时监测和分析生产数据,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介绍工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和开发工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 数据采集:能够从各种传感器和设备中采集实时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存储: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建立可靠的数据管理系统,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与访问。
3.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去重等,以确保后续的数据分析准确性。
4. 数据分析: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包括趋势分析、异常检测、相关性分析等,以提供实时监测和预警。
5. 数据可视化:能够将分析得到的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为管理者提供直观的决策支持。
6. 操作界面:具备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用户体验。
三、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以上需求分析,下面将介绍工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系统架构设计工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架构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将数据采集、存储、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功能进行解耦,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性。
系统架构中可以包括以下组件:- 采集模块:负责从传感器和设备中采集实时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存储模块。
- 存储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建立可靠的数据管理系统,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或者分布式存储系统来实现。
- 预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去重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 分析模块:负责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可以使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来实现趋势分析、异常检测、相关性分析等功能。
- 可视化模块:负责将分析得到的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提供直观的数据呈现。
信息化条件下生产型企业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信息化条件下生产型企业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介绍了一个基于WinCE开发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无线数据传输、条形码打印与读取、照片拍摄等功能,满足了企业的迫切需求,是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在企业实践中的最新体现。
关键词:两化融合;数据采集系统;WinCE;WCF;MVC0、引言随着两化融合在生产型企业中的不断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已不再是一句口号。
尤其是在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需要实时获取大量生产信息的高科技企业,迫切需要一套适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来记录并且统计分析庞大的数据信息,以便技术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跟踪与反馈。
该系统需要一个能在复杂环境下正常工作的硬件载体。
数据记录点可能会处于高温、高空、电磁干扰比较强的环境中,这就要求使用的手持终端耐热、耐摔且自带的无线网卡抗干扰能力较强。
为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需要在记录点附近做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
由于使用该系统的用户为一线员工,系统的操作步骤需要尽可能地简化,并且要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
1、开发环境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分别采用Motorola MC55A作为手持终端来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程序需要在Win-dows Mobile 6.5操作系统中运行,调试时使用Active-Sync软件实现PC与手持终端的连接。
而WEB客户端使用平台开发,降低了代码编写的难度,缩短了开发周期。
使用SQL Server 2008作为系统数据库。
2、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本系统由两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分别是手持终端客户端程序和WEB客户端程序。
手持终端数据采集程序主要用来进行数据的实时记录与上传,包括读取条形码、拍摄照片、上传采集数据、查询可点检项。
而WEB客户端程序则进行条形码的设置与打印,以及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操作。
图1为系统总体模块设计图。
2.1 条形码设置每台需要进行数据采集的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则编号,将此编号用条形码的形式打印出来,并将其粘贴在需要进行数据采集的设备相应部位。
基于Spark的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park的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处理和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中,批处理是主流,但是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基于Spark的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因其高性能、可扩展性和容错性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基于Spark的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Spark简介Apache Spark是一种快速、通用、可扩展的大数据处理引擎,提供了高级API,支持Java、Scala、Python和R等多种编程语言。
Spark具有内存计算和容错机制,能够在内存中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比传统的MapReduce计算速度快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三、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架构设计基于Spark的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件: 1.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各种数据源(如Kafka、Flume等)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下游处理模块。
2. 实时计算模块:使用Spark Streaming进行实时计算,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存储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相应的存储介质(如HDFS、HBase等)中,以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4. 可视化模块:通过可视化工具(如Tableau、Superset等)展示处理后的数据结果,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数据。
四、系统设计与实现步骤1. 确定需求首先需要明确业务需求,确定需要处理和分析的数据类型、数据量以及实时性要求。
2. 架构设计根据需求设计系统架构,确定各个组件之间的交互方式和数据流向。
3. 环境搭建搭建Spark集群环境,并配置相关组件(如Kafka、HDFS等),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4. 开发实时计算程序使用Spark Streaming编写实时计算程序,定义数据处理逻辑,并进行测试验证。
5. 数据存储与查询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库或文件系统中,并编写查询程序进行验证。
实时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等 级 上 通 过 对 寄 存 器 的 查 询 来 实 现 数 据 采 集 。 由于 采 集 速 度 较
在实验 中, 当管道 中气体流动稳定时 ( 主要通过判断喷嘴前 后压力 比) ,标 准气体流量值可 以通过不断采 集阀 门附近的温 度、 差压 、 湿度等参数 的数值 , 同时结合开启 的喷嘴 的喉 径大小
关键词 : 实时 数 据 采 集 , 多线 程 技 术 , 步 串 口通 信 异
Ab t c sr t a T e g o p l ain o e lt a a a q ii n a d c nr l y t m o l ma e t e o e a o se h c ie w l h o d a p i t fr a- i d t c us i n o t s e c u k h p rt r ma t rt e ma hn e 1 c o me t o o s d .
OPC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OPC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设计概述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过程控制对象链接)数据采集是一种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技术,通过采集实时数据来监控和控制工厂生产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OPC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采集模块设计和数据存储模块设计等。
二、系统架构设计1.系统组成该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与OPC服务器通信,采集实时数据。
(2)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3)数据展示模块:负责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并进行展示。
2.系统流程系统的流程如下:(1)数据采集模块从OPC服务器中获取实时数据。
(2)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协议传输给数据存储模块。
(3)数据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4)数据展示模块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并进行展示。
三、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数据采集模块是整个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主要负责与OPC服务器进行通信,并实时采集数据。
其设计如下:1.与OPC服务器通信数据采集模块通过OPC接口与OPC服务器建立连接,并使用函数库提供的API函数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2.实时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模块根据设定的采集周期,周期性地从OPC服务器中读取实时数据,并将其存储到内存中或直接传输给数据存储模块。
3.异常处理数据采集模块需要进行异常处理,包括与OPC服务器的连接异常、数据读取异常等。
当发生异常时,需要进行相应的错误处理,如重新连接OPC服务器、重新读取数据等。
四、数据存储模块设计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其设计如下:1.数据库设计选择适合存储实时数据的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并设计相应的数据库表结构。
2.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模块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按照设定的存储规则存储到数据库中。
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插入、更新或追加等方式。
3.数据备份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存储模块可以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如定期进行数据的导出或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中。
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处理成为了企业和科研领域中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
其中,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在不少公司和科研机构采用了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以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本文将介绍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思路和具体实现方式。
一、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是一个可以高速采集、处理和保存数据的软件系统。
数据可以来自于多个传感器,也可以来自于互联网。
该系统通常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高可靠性:每个采集节点需要工作稳定,不易出现故障。
2. 高可扩展性:系统应该支持轻松加入更多的节点或设备,以扩展系统的能力。
3. 高实时性:数据应该能够在相当短的时间内采集、处理和分析,以保证系统足够及时。
4. 数据管理:系统需要支持对大量数据的有效管理、存储和查找。
5. 数据可视化:系统需要提供可视化界面,以方便用户轻松查看数据和分析结果。
二、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思路为实现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常采用分布式架构。
整个系统被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一个特定的任务,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等。
这些模块之间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协调。
通过这种架构,系统易于扩展,并且可以很好地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一般采用以下步骤:1. 数据采集:系统根据应用场景中所需的数据,通过传感器或者API等方式获取数据。
2. 数据转换:数据不一定是以系统所需的格式出现,因此需要进行数据转换。
这通常是通过一个数据转换器来实现的,可以将数据格式化为系统所需的格式。
3. 数据存储:此时,数据已经被格式化了,需要进行存储。
系统通常采用分布式存储,它可以很好地应对数据的挑战。
4. 数据处理:系统需要根据数据的特征和应用场景中的需求进行数据处理。
这需要使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实用信息。
OPC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OPC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的开放式标准,可以连接各种不同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在本文中,将介绍OPC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OPC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设备选择:根据实际需求和采集目标,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如传感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
2.数据传输方式:确定数据传输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或无线传输,如以太网、Wi-Fi等。
此外,还需要确定数据传输协议,如TCP/IP。
3.系统可扩展性:设计系统时应考虑到后续可能的扩展需求,以便系统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
例如,要能够支持增加更多的设备和传感器。
4.安全性考虑: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数据可能包含机密性信息,系统设计时应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和访问权限控制等,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实时性要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考虑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一些应用可能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较高,需要较低的延迟,而另一些应用则可以容忍较高的延迟。
接下来,介绍OPC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过程。
1.硬件设备连接:将选择的传感器、PLC等硬件设备连接到计算机或服务器上,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2. 安装OPC服务器:在计算机或服务器上安装OPC服务器软件,如Kepware、OPC Server等。
这些软件可以将硬件设备的数据转换为OPC标准的格式,以便其他软件系统进行读取和使用。
3.配置OPC服务器:在OPC服务器软件中进行相应的配置,将硬件设备与OPC服务器进行绑定,配置相应的IO地址和数据项。
这样,OPC服务器就可以读取和写入硬件设备的数据。
4.开发数据采集应用程序:使用编程语言,如C++、C#等,开发数据采集应用程序。
该应用程序可以通过OPC服务器读取硬件设备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5.配置通信协议和传输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和配置通信协议和传输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TM
汇 报 人 : 黄文君 导 师 : 王华忠
2012-11-16
初 步 方 案
TM
目录
后续计划 系统实现 系统设计 需求分析
数据存储形式在聚变领域更国际化,易访问 Mdsplus:存储数据多样化;多语言访问;存储效率高 数据存储访问更实时,高效
原始dat文件
buf(Flag_c++)->存储起来 V(prod_sem)//cons_sem++
核心代码: 封装了三个信号量操作
存储模式修改 -生产者/消费者代码
采集线程
存储线程
存储函数修改
新函数特点: 优点: 存储数据的同时,存储了时间。无需像以前需提前存储时间轴 通过DIM_OF命令就能拿到时间,就能拿到缩略数据 代码足够简单,增大了服务端代码的移植性 缺点: 速度稍微慢了些(0.5MB,0.026948变到了0.04s),但是由于存储 模式的修改,影响不大。只是稍微增大了延时时间。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分析
我不是 龟速!
存储模式修改
生产者
消费者
Flag_p = 0 P(prod_sem)//prod_sem— 产生数据->buf(Flag_p++) V(cons_sem)//cons_sem++
信号量: prod_sem=m cons_sem=0
Flag_c= 0
P(cons_sem)//prod_sem—
消费者
Occupied(5s-10s)(20s-25s)
双缓冲模式:
存储模式修改 -双缓冲模式性能分析
分析1:当采用双缓冲时,如果消费者速度慢,Occupied数据没拿走,生产者又 写数据进去了,那数据丢失了。如果多缓冲,那生产者,消费者每次检查缓冲数 据过多,代价更大 分析2:两者都需要时刻主动循环检查缓冲区状况,这样浪费计算机资源,盲目性 比较大 分析1 : (具体分析)以每台服务器承担两台采集机而言: 每个通道大小:250K*5s*2B=2.5MB 服务器承载数据量大小为2.5MB*100(通道数/台)*2台=500MB
再将服务端程序与其它型号采集机进行调试,完善服务端程序。
10/4/2018
Thank
缩略数据代码细节
10/4/2018
存储模式修改 -细节修改
1:多进程调用比多线程调用,并发存储速度要快。所以将原来的多线程 程序改成现在的多进程
2:利用mdsplus的分布式特性,将east树的脉冲树的写入,转换成对多 颗子树(east_ts1,east_ts2..)的单独写入,减少并发性
3:时间片拼接机制 由于理论上每片60MB时Mdsplus读写性能最好,但是由于采集卡限制, 实际中每片数据量250K*2s*2B=1MB;将小时间片拼接成一个更大的buf (内存);时间片选择更加灵活 4:为了提高服务器端代码的通用性,在采集端将数据重新组装好,服务 端只需存储数据,无需理解采集端
缩略数据修改
存在的必要性:类似于google Map(先显示信号整体趋势[2000个点],再细看)
SetTimeContext(起,终,(终-起)/2000) DIM_OF MdsValue(时间) MdsValue(数据) Build_signal(数据,时间)
解决方案:用空间换时间。
单独存储缩略数据,供用户第一次访问;这样所有用户第一次访问数据(A001)时, 都不需要自己抽取数据,而只需要访问缩略数据(A001_s)即可 和以前不同点:尽量保持写数据进程的通用性,也为了提高写数据进程的速度。 将写缩略数据进程剥离出来,写数据进程每隔20s通过消息队列通知写缩略进程。 缩略进程就负责抽取数据;然后写数据进程继续工作,不影响写数据进程速度。
1:目前,采集存储模块基本搭建完毕。
采集控制台,主控制模块(控制模型树重建+脉冲树简历),采集机程序, 服务器程序(主存储程序+写缩略数据程序)初步运行正常
2:下一步: 首先对采集存储模块进行压力测试(多台采集机对一台服务器),并 逐步完善采集存储模块; 然后将数据发布模块与采集存储模块组合起来,进行性能分析;
Compress算法
Lzo文件
Decompress算法
预期:为EAST的持续放电设计一套基于mdsplus的实时 数据采集系统 (系统要求:实时,高采样率,稳定)
10/4/2018
采集控制台
数据存储服务器
2000多道信号
①Request
MOVE
客户端 EastScope WebScope
数据发布服务器
以千兆网络端口(传输速度125MB/S),端口接收时间5s(但网络拥塞处理机制)
但是存储速度,每个通道大概0.04s~0.08s(<100MB/s),但是当并发程度大时, 会出现速度的不确定性(会出现5s内无法将所有通道数据存储起来)。双缓冲模 式没有缓冲存储机制,如果当前缓冲没有存储完毕,数据会被覆盖。
跨网段:所网,采集网
NAS数据存储
数据发布 模块
采集存储 模块
-分时间片机制+双缓冲
基本原理: 将整个长的时间片分成一段段的时间片,以时间片为 单位,这样就能实时看到某个时间片的数据,无需等到一炮 实验结束后,才能看到数据
。。。。 0~5s 5~10s 995~100s)(15~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