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绿地建设的理论基础与途径探索

合集下载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进而论述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基础,第三论述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最后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有关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学1 前言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城市结构的软载体,是自然和人工创造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安全健康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减缓环境压力,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保证系统,保护城市特色风貌的绿色环境空间体系。

当前,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开始不断地恶化,这也使众多国家开始意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

2001年,我国在各大中小城市掀起了以细化绿地控制、提高生态质量、综合经济效益为特征的新一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的高潮,但由于所借鉴的模式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导致其存在着很多操作上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为了能改善城市环境,我国引入了生态学理论提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创新理念。

2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2.1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城市生态旅游环境规划,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优化为基础,充分利用农田、山体、水体绿化,结合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全面协调绿地建设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

2.2 城市园林绿地分类规划,是研究各类绿地内容、指标、空间布局、文物古迹、名木古树、植物规划等。

2.3 城市垂直空间绿化规划,是指建筑外墙面绿化、高层及多层建筑屋顶绿化、庭院阳台建筑室内绿化等。

2.4 城市边缘绿地建设与城市扩展关系规划,是既要为将来城市发展预留空间,又要为城市的环境改善提供充分的绿化支持,才能使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

3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基础3.1 植物群落学理论:确定生态绿地系统中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垂直结构及植被类型,不同树种的组成决定了群落外貌和色彩,在位置安排上可依据于生态演替理论基础,使不同系列群落能具有各自的生态位,从而最终形成稳定发展的生态绿地系统。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园林和绿地建设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园林和绿地建设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园林和绿地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环境的质量成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此,生态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它提倡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城市园林和绿地建设就成为了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生态城市的定义和建设目标生态城市是指以人为本,以生态为先,依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采用创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服务等手段,构建起宜居、绿色、文化、智能、健康、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

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减缓城市垃圾、水、气、噪声等污染;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发展低碳经济,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推进社会平等和康健生活的实现。

二、城市园林和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城市园林和绿地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可以说是生态城市的基石。

通过城市园林和绿地建设,可以满足生态城市各项建设目标的需求,如保护生态环境、减缓城市垃圾污染等,同时也会使城市更加美观、宜居、文化和智能。

城市园林和绿地建设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园林和绿地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水质质量,降低温度、减少噪音污染等,并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高品质的生态环境。

2.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城市园林和绿地的建设可以为城市居民营造健康良好的休闲和娱乐环境,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可以鼓励人们更多地参与户外运动和健身,形成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

3.提高城市品质和形象:城市园林和绿地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形象,使城市更加具有文化和人文气息,吸引更多人居住和投资,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城市园林和绿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城市园林和绿地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实践中,城市绿地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土地资源的压缩、资金保障的缺乏、城市管理效率低等。

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原则与途径

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原则与途径

浅析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原则与途径摘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

因此,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城市生态园林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本文通过对城市生态园林的概念与内涵的阐述,提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科学构建城市生态园林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城市; 生态园林; 绿化; 环境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越来越多的人想在城市园林的有限空间中找到回归自然的感受。

因此,城市生态园林是现代化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什么模式来发展经济建设城镇,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这是当前大家关心且正在探索的问题。

其中生态城市是当前很多人热衷追求的一种模式。

本文从生态学的观点,就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扩大,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因此,城市园林理所当然的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以往单纯的为满足少数人的享受与审美情趣的园林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要求。

但由于过去那种狭隘造园思想的延续,新建园林与城市大环境发生冲突的例子屡见不鲜,尤其对开放性的公共游园、街道绿化、居住区周边环境的重视不够。

同时,园林内涵的延伸使园林不再是单纯对一个一个园子的建设,而必须从狭隘的造园思想转入整个城市园林化,乃至大地园林化。

城市园林只有以多元的方式才能满足使用者在利用层次上的多样化。

2.城市生态园林绿化的意义众所周知,植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原始创造者,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

在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规律过程中,人类逐步认识到绿地同城市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随着这种认识的不断深化,使人类惊讶地看到,绿地对于城市环境能起到的作用是其他方法和手段很难取代的。

绿地对改善城市和居民区环境具有调节光照、调节温度、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城市、增加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功能。

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城市与自然系统的互动关系和“接口技术”是生态城市得到实现和持 续运行的根本和基础。
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三)生态城市的定义 ❖ 生态城市目前还没有国际公认的概念表达
生态哲学:生态城市实质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城 市价值取向所在;
生态经济学:生态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内涵式”的; 生态社会学: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
1.1 生态城市的管理建设途径
(二)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集中成片的开发建设居民住宅区,提高居住水平。在居
住区内配备完备的社区服务设施,便利居民的交通,就 学,购物和休闲等活动;重视居民区的绿化建设,提高 室外环境的设计水平,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1.1 生态城市的管理建设途径
(三)提高生态环境意识 ❖ 从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入手,通过教育普及生态学知识,
❖ 把资源的一次利用的观念更新为多次循环使用的观念。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急需生态转型,即:从空间需求转向人们的 生活质量需求;从污染治理需求转向人们的生理需求;从末端 治理需求转向对污染物全过程控制需求;从城市绿化需求转向 生态服务需求。生态城市建设需培育和贯彻“人和自然协调与 和谐”的观念。
1.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孙铁珩(2005) 王祥荣(2004) 黄光宇(2002) 胡希军(2005)。
❖ 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信息、 高效率利用且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将一个城市建设成 为一个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经济活动流、交通运输流 等畅通有序,文化、体育、学校、医疗等服务行为齐全文明公正, 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洁净的生态体系。
1.2 生态城市的建设措施
(五)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规划和评估。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及应遵循的原则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及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3-0060-05
1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提出和发展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始于原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自1992年发起的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园林 城市”创建的“树典型”活动(图1)。2004年出台的《关于印 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国家生态园 林城市标准(暂行)》,标志着我国园林城市生态化发展的 开始。2007年,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印发了《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 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确定青 岛、苏州、绍兴、许昌、扬州、南京、杭州、威海、桂林、常熟、 昆山、张家港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1]。
最初,国家园林城市评比中侧重城市绿量增长和园 林绿化指标,随着城市的结构性发展和时空性演替,“生 态园林城市”的评估内容日益多元和综合,更注重城市生 态环境质量和人类宜居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标准 也从最开始的城市生态环境指标、城市生活环境指标、城 市基础设施3方面,扩展到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 控、生态环境、市政设施、节能减排6大类和综合否决项, 共47项内容(表1)。
2012年,正式出台《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 法和分级考核标准》,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 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新标尺。经过各地数年创建实践,在 2016年印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系 列标准及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16]235号), 对《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和《国家园林城市系列申报评 审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规定“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需 对照《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进行等 级评价并达到I级标准,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3年以上, 并获“得国家节水城市称号”。目前“,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命名城市共有19个,其中地级市14个,县级市5个。

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生态问题和能源问题尤为突出,城市是资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者”。

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要以“绿色”为出发点,利用系统的方法,统筹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低碳、生态”为目标,多种策略协同为手段,全面加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1、前言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遵循绿色环保生态理念进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降低对能源物质的消耗。

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城市生态能源遭到严重破坏,这对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一定角度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时,采取适当原则能够实现城市建设力度提升的目的,确保城市向着经济、环保方向转变。

2、统筹兼顾、协调发展2.1绿色基础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多项干扰因素,对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生态状况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在实施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时,应对城市城镇开发项目、人文景观建设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综合分析,并按照分析结果制定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措施,有效缓解城市生态保护压力。

一般来说,城市在实施绿色基础建设时,可以将绿色基础建设与城市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并按照市民日常生活要求进行室外景观设计,将城市绿色基础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出来。

2.2依靠生态保护基础开发生态绿地大多数城市绿化能够在侧面反映出城市现代特色,这表示在进行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时,应重点考虑城市现代化发展趋势。

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建设主要表现形式,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景观布置要求,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

当然,在开展生态绿地建设时,还应结合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将城市历史文化充分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仅能够降低城市绿化建设成本,还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美观性。

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为例

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为例

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为例十九大国家提出生态文明战略和新型城镇化理念,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拓展新思路,更加强调城市园林绿化的人居服务功能。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注重多规合一和城乡统筹,综合国土、城市、环保、农林、风景名胜区等多类规划,统筹城市绿地和乡村绿色空间,构建涵盖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安全格局和绿色空间游憩体系。

新颁布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相比老规范,对各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建公共绿地要求更高,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

探索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和方法,是一项战略而紧迫的工作。

本文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实践为例,探索新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思路和方法。

1无锡基本概况和绿化现状无锡拥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是全国十大旅游观光城市之一。

长期以来,无锡在社会与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绿化和人居环境建设。

自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之后,无锡站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全面推进“绿色无锡”建设,城市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公园绿地建设有序推进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突出的是总量偏少、空间分布不均衡。

公园绿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南多北少、西多东少、中部不足的情况。

另外还存在公园绿地对居住用地的服务覆盖率偏低,公园重绿化轻功能、内涵不丰富等问题。

沿湖沿山沿河建设的生态多位于城市边缘,交通可达性较差。

2规划策略:1、绿地网络化。

加强区域结构绿廊和公园绿道建设,营造无锡生态网络,加强绿色空间整体保护和系统建设,使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

2、提倡公园+。

增强公园教育、康体、文化陶冶等功能,丰富主题公园类型与建设,强化公园人文内涵。

综合公园、郊野公园的建设上,应增强郊野公园的文化、科普、生态等教育功能;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的建设可以公园绿色空间为基底,融合城市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应急避险、地下社会停车场等建设“绿色综合体”,以增强公园功能的复合性。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设途径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设途径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设途径摘要:本文在研究了目前国内关于生态园林概念的界定后,提出了对生态园林和生态园林城市内涵的认识,并剖析了现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abstract: after having studied the domestic concept defini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this paper the puts forward the awareness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and eco-garden city, analyz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nd finally propose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garden city.keywords: ecological garden;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tu98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引言追溯人类的发展史,不难看出,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相处关系的变更史,从最初的依附于大自然、受制于大自然,到后来尝试性的认识大自然、利用大自然,再到目前的征服大自然、破坏大自然……于是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并且诱发了各种直接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物质,严重威胁人类的存在。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人如何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城市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生态园林、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应运而生。

浅谈城市绿地构建的优化途径

浅谈城市绿地构建的优化途径

1城 市园林 绿化群 落存在 的问题 由于受 城市用 地制 约和土地 市场 冲击 等 因素影 响, 绿化用地成本越来越高 , 尤其在中心 城 区 ,一些城 市的土地 拆迁费 已达 I 元 / 万 m2 以上。 高成本必然带来 高关 注力 , 城市绿化从来 未引起如 此大的社会反响 ,一个绿化项 目的规 划 和实施往往得 到政府 、媒体和市民的极大关 注, 绿化 的形 象问题凸现 , 平、 高水 高质量 和高 品质的绿化要求也顺理成章地被提出 ,这无 疑 也 给绿化部 门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 战。绿 地建设成本越来越高 ,后期人工维护 费用也 居 高 不下 ,城市绿地建设遭受前所未有 的经济代 价 困扰。同时,群落剧烈 的种间竞争 , 伤筋 断 “
生I l I i 态 与 环 境
科 搭赢
浅谈城市绿地构建 的优化途径
谷 洪 生 ’ 高 亚 红
( 、 尔滨永达 园林绿化工程有 限公 司。 1哈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0 2哈 尔滨金亿土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500 、 黑龙江 哈 尔滨 10 o ) 5 0o
摘 要: 绿地是城市生态 系统中具有重要的 自净能 力, 在城 市生态 中他既是城 市生态系统的初 级生产者 , 也是 生态平行的调控者 , 一定数量和 质量的绿地, 不仅是 美化城 市景观和 市容的需要 , 更是减轻和净化城市环境 污染功能所必不可少的重要 手段 。分析 了 目前城市绿地构建 中存在的 问 题 , 讨 了基 于 生 物 多样性 的城 市绿 地 群 落 构 建 途 径 。 探 关键词 : 市绿地群 落; 带性群落; 城 地 生物 多样性 ; 自然保护
制, 种群 的 自然生存和发育空间被限制 , 群落 的 多样性和稳定性受阻 ,自然生产力得不到挖掘 和发展 , 导致群落 易退化 , 绿地病虫害 猖獗 , 随 后 的调整和改造接踵而来 。 浪费了人力 、 物力和 财力 。 尽管绿化物 种多样 性已倍 受重视 , 越来越 多 的观赏植物被引入城市 ,但往往过于强调 区 域绿地或某绿地空问的物种丰富度 ,缺乏物种 丰富度与均匀度的结合 ,没有将多样性的物种 应用于群落 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并未明显增 加, 加上不当的配置方式 , 往往导致群落结构 的 单一和单调 , 群落结构的缺陷未明显改观 , 更令 人啼笑 皆非的是 , 只要是 所谓的“ 、 、 ” 乔 灌 草 结 构 , 至树木种植密度稍 大 , 甚 就被冠 以“ 态群 生 落或生态园林” 。但事实上 , 基于多样性的群落 自维持机制并未形 成或发挥 ,建植的群落并不 稳定 ,往往需要 投入较 多的能量维持群落正常 的生态过程 。 因此 , 绿地群落的问题 已经成为提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空间建设探索—以扬州中心城区绿线规划为例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空间建设探索—以扬州中心城区绿线规划为例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空间建设探索—以扬州中心城区绿线规划为例摘要:“绿杨城郭是扬州”,扬州——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从古至今注重绿化建设,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楔入城市内部,城区内滨水带状公园众多,营造出水绿相伴、水树相映富有特色的城市意象。

但伴随城市快速拓展,挤压周边生态空间,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此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市民对城市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强化绿地保护、促进绿地高质量建设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地建设;问题;对策引言城市绿色基底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扬州市拥有丰富的各类绿地,以法定手段保护城市绿色基底,是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号召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扬州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基础保障。

本文以扬州中心城区绿线规划为例,致力于协调和完善相关规划对于各类绿地的具体要求,优化城市绿地系统;明确城市各绿地空间、功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有效引导各绿地的规划建设。

1.现行扬州绿地空间总体评价1.1区域生态格局清晰明朗中心城区外围有良好的自然基底,中部淮河分多条水道汇流长江,西侧丘陵叠翠,东侧田园风光、河流密布,城区向南环绕北州地区生态绿核。

沿江一体化趋势较为明显,扬州开发区西拓,仪征市向东发展,两市融合趋势明显,江淮生态走廊、扬子津生态廊道等区域生态通廊有效避免了城市无序蔓延。

1.2城区内未形成网络状生态格局城区内线型的绿地空间,主要是滨河绿地和高速公路、铁路防护绿地。

滨河绿地宽度变化较大,且连续性较差,没有形成廊道。

高速防护绿地连续性好,但物种多样性较差,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为生态廊道。

城区内绿地系统建设尚不完善,较大规模的公园之间相互孤立,缺乏连续的绿廊串联,公园的空间连续性和整体感不佳。

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途径共3篇

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途径共3篇

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途径共3篇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途径1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途径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区化进程加剧,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城市面临发展瓶颈。

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趋势。

但是,什么是生态城市?如何实现生态城市的发展?本文将探讨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途径。

一、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1. 城市和自然环境的融合生态城市的发展不是摧毁城市中的生态环境,而是促使城市和自然环境理念融合。

生态城市要根据城市自身的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来设计,重视生态系统在城市中的作用。

将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环境和城市的融合。

2. 节约资源的生态城市资源节约是生态城市概念的核心之一,生态城市意味着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物的产生。

在生态城市中实行节约资源的方式包括重视建筑节能,在能源、水和物质等方面节约使用,推行低碳经济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等。

3. 城市公共环境的提升生态城市追求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相连,公共环境包括城市绿化、交通、社区、垃圾处理和供水等都应该符合生态城市的要求。

因此,应在城市规划的早期就强调公共环境质量,从根本上实现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

二、生态城市的实践途径1. 建设生态公园生态公园是城市的生态肺,可以提供一个绿化环境,缓解缺氧问题,促进城市的生态建设。

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城市与自然环境交流的机会。

在生态公园中,还可以实现集中式垃圾处理和有机生成技术,处理创新型城市环境和土地共用,绿化旅游和种植园区的管理,形成城区的自闭环。

2. 卫生水管理水是自然资源中最宝贵的,但却常常被浪费和污染。

生态城市的建设应该注重卫生水管理,实现水危险的防控和保护。

管理方式包括降雨资源的广泛利用、雨水的分流、排沟、湿地处理和自然植物生态系统的运用。

卫生水管理还包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防控水源污染。

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摘要:本文对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以期为建设和谐生态环境尽一份努力。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理论;方法1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1.1 生态原理绿地景观是存在于人类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绿地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中包括了纯粹的人工生态系统、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

从宏观上来看绿地景观,研究的是基质、廊道以及缀块之间的结构、组合与格局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进行空间上的组合,而这种空间和组合上的改变,不但要服务于人类,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其它因素,还要服务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

从中观上来看则是要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万物相和谐的生态系统。

至于微观上,则是要打造出以人为中心的绿地环境,让建筑与各种绿地景观处于和谐、自然的状态。

1.2 形态原理以绿地为主建立起的生态系统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古代就有“地有佳气,随土而生。

山有吉气,因方而上,气之聚者,以土沃为佳”的说法和“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

绿地景观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绿地形态,这些绿地形态是所有组成绿地景观的空间、比例、秩序、地质、色彩等元素的总称,而组成绿地景观的个体则是各种各样的街头绿地、专用绿地、公园、道路绿化、风景绿地等。

1.3 文态原理文态代表的是一个地域的内涵与总体特征,其中所包含的是该地域的人物风貌和物质形态,同时也是发展历史的根源。

而城市中的文态性绿地景观就是以建筑布局为导向,以该城市的人文风格为基调,并综合地展现地展现出秩序之美的以后总城市绿地景观。

它主要是由建筑、绿色植被、山体河流、街道等物质及人类的活动所组成的。

这里不但有形的物质参与其中,同时通过这些物质寄托了某种或多种感情,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与联想或起到教育、纪念的意义。

1.4 心态原理绿地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基础,其关心的主要是对人的服务,而绿地景观所重视的更多的是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关心如何将绿地环境设计成人类相互理解的空间;其次是采取人性化的设计,探索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层次、地域、人群中来设计空间环境的特征;最后则是如何在不以人类为主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尊重自然的绿地设计与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探索刘洋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探索刘洋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探索刘洋发布时间:2021-07-06T10:53:27.80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作者:刘洋[导读] 摘要:城市污染日益加剧,社会各界开始关注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城市污染日益加剧,社会各界开始关注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

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度,提升生活生态化水平。

明确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关系,按照实际情况,优化城市系统、生态布局等,可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

本文主要基于城市规划设计,讨论生态城市规划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探索当前,随着社会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在城市规划中越来越成为重要考虑因素。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注重城市生态规划理论结合实践活动,然而,如何有效结合城市规划理论、现代生态规划理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问题。

城市规划建设中,将生态规划纳入到传统规划中,多数学者的认同度较低,因此存在多种体系。

当城市规划不完善时,就会导致生态规划支撑不足,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地位不同,国家保障不足,因此规划实施的难度较大且效果不明显。

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1)建设低碳化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

基于生态城市建设需求,将其作为产业发展重点。

联合城市建设实况,将能源消耗产业逐渐转变为科技指导产业。

(2)基于环境原则,优化生态发展。

城市建设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保持原有地理环境,以此发挥出自然基础功能。

在生态规划期间,避免破坏原有生态,实现保护与延续。

(3)建设与完善生态保障体系。

生态建设保障体系,注重开发推广新节能方式,研发低碳技术、实现减排目标等。

低碳经济运行特点,可以通过相关组织、管理体系实现。

(4)注重转变生活方式,实现低碳减排效果。

研究分析环境、能源、污染处理相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居民遵循低耗、低污染、低排放原则,实现循环再生、自我调节效果。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更新中的途径探讨——以成都市天府绿道为例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更新中的途径探讨——以成都市天府绿道为例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更新中的途径探讨———以成都市天府绿道为例苏泽琳,傅娅*(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1756)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存量更新时期,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构建绿色基础设施能为城市更新提供一种切实可行且高质量的解决办法。

以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城市更新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与实践。

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含义和类型,提出建立绿色网络系统实现城市结构更新,营造多元空间功能、实现城市职能更新2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更新中的途径。

以成都市天府绿道为例,展示了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更新中的实践。

总结思考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及其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以期为我国城市更新建设提供绿色可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城市更新;绿色基础设施;绿道;天府绿道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活力,城市面貌得到提升和改善。

然而,城市建设用地的过度开发和人口的集中增长,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被破坏、社会结构明显失衡、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基础设施陈旧和严重缺乏等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在迈进新阶段,城市建设已从增量模式向存量模式转变[1]。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能有效控制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边界的蔓延,同时,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空间质量和公共卫生,抑制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城市疾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城市更新的目标[2]。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通过剖析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内涵与类型,提出通过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城市环境质量的更新,从而为我国城市更新建设提供新思路。

1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1999年,美国保护基金会和农业部森林管理局共同组织的“GI工作组”首次提出绿色基础设施概念,是指国家空间下的自然生命保障系统,即建立一个由水道、绿道、湿地、公园、森林、农场、荒野及其他自然区域组成的系统。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

国内⽣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国内⽣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应⽤于理论研究及案例借鉴1国内⽣态城市基本理论的研究1.1王如松“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理论国内著名⽣态学者马世骏和王如松(1984)提出了“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的理论,明确指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

在此基础上,王如松对城市问题和⽣态城市进⾏了深⼊的研究。

王如松等(1994)认为,城市问题的⽣态学实质如表1所⽰。

王如松等(1994)提出了建设天城合⼀的中国⽣态城思想。

认为⽣态城市的建设要满⾜以下标准:●⼈类⽣态学的满意原则:包括满⾜⼈的⽣理需求和⼼理需求、满⾜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满⾜⼈类⾃⾝进化的需要。

●经济⽣态学的⾼效原则:包括资源的有效利⽤;最⼩⼈⼯维护原则:城市在很⼤程度上是⾃我维持的,外部投⼊能量最⼩;时空⽣态位的重迭作⽤:发挥城市物质环境的多重利⽤价值;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优化。

●⾃然⽣态学的和谐原则:包括“风⽔”原则;共⽣原则:⼈与其它⽣物、⼈与⾃然的共⽣,邻⾥之间的共⽣;⾃净原则;持续原则:⽣态系统持续运⾏。

王如松等还提出了⽣态城市建设所应依据的⽣态控制论原理:胜汰原理、拓适原理、⽣克原理、反馈原理、乘补原理、扩颈原理、循环原理、多样性及主导原理、⽣态设计原理和机巧原理等。

认为城市⽣态调控的具体内容是调节城市⽣态关系的时、空、量、序四种表现形式。

⽣态城市的衡量指标包括测度城市物质能量流畅程度的⽣态滞竭系数、测度城市合理组织程度的⽣态协调系数和测度城市⾃我调节能⼒的⽣态成熟度。

此外,还提出了⽣态城市的管理和规划⽅法。

王如松等不仅进⾏了⼤量的理论研究,也进⾏了⼤量的实践,⽐较突出的有江苏省⼤丰县的⽣态县建设和安徽省马鞍⼭市的⽣态城市规划等。

在江苏省⼤丰县的⽣态县建设中,提出了详尽的⽣态县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环保局发起了⽣态⽰范区的建设,但这类建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态城市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调控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因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概念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城市内部的公园、广场、绿道、林地、湖泊等绿色空间以及位于城市周边的绿色生态系统组成的一个复杂而有机的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则是针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建设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自然体验、生态游览的城市绿地系统。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城市设计等学科。

其三者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共同支撑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1.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生态学基础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生态环境,例如土壤、水源、植被、空气等要素。

在生态学的指导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需要重视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例如促进自然物质循环、维系生物多样性、保障种子传播等生态功能的发挥与运作。

2.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中不同物种间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考虑景观中生物种群动态的变化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带来了对生态平衡、景观质量、景观变化可持续性的考虑。

同时,景观生态学还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促进草地、湖泊、花园等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加强生境的保护与治理。

3. 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以构建城市整体空间为核心的学科。

它主要作用在于调节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空间品质。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城市设计将注重对绿地系统规划的完整性与利用价值的平衡考虑,以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实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实践主要体现在现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

随着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和维护的不断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实践也得到了不断的升华。

生态园林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生态园林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生态园林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摘要人类只有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中,人们开始把解决城市生态问题提到建设的重要内容中来,并开始思考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鉴于此,本文对生态园林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发展;景观0 引言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被各国政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

各地大兴土木,见缝插绿,城市环境日趋改善。

然而,目前我国的园林行业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在提高绿地率、增加绿量的同时,没有真正从城市系统的生态工程高度给予重视,我国城市目前状况与真正的“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大的距离,创建“生态园林”,不仅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

因此,生态园林的诞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

1 生态园林建设的作用1.1 满足城市生态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中各种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破坏等矛盾日渐显著。

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生态园林建设以生态优先为主导,合理布局绿地系统,修复被损坏的城市自然环境,尤其是河流、海滨、山脊线和湿地,将自然融入城市,把自然生态系统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

”[1]1.2 满足游憩休闲及绿色产业的要求随着经济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城市绿地建设教案:建设绿化城市,呼吸新鲜空气

城市绿地建设教案:建设绿化城市,呼吸新鲜空气

城市绿地建设教案:建设绿化城市,呼吸新鲜空气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环境的污染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

城市绿地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从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一、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城市绿地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将绿地作为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公园、林荫道、广场等绿地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的景观和生态环境。

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绿地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同时,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能够促进水的循环和植物的生长,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2.改善人居环境:城市绿地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的景观和丰富的生态环境,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绿地中散步、运动、野餐等活动不仅有利健康,也能减轻心理压力。

3.促进城市发展:城市绿地在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地能够为城市提供生态服务,增加城市生态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城市绿地建设的现状虽然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识,但目前城市绿地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存在不够科学的情况,一些地方缺乏一定的绿地比例。

城市绿地的质量存在差异,很多地方的城市绿地也缺乏管理和维护。

此外,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也存在缺乏统一的标准以及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等问题。

三、城市绿地建设的未来发展为了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的质量和有效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明确绿地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和绿地的类型和布局,建设适合不同城市特点和发展阶段的绿地。

2.加强城市绿地的管理和维护:加强城市绿地的管理和维护,制定完善的城市绿地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

加强城市绿地的维护,提高城市绿地的可持续性。

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

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

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

首先,介绍了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景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以及生态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和原则。

其次,通过分析城市公园、社区绿地和城市道路绿化等实践案例,阐述了生态景观设计在不同场景下的具体应用与成效。

最后,对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绿地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性,以促进城市绿地建设的生态化、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景观设计;城市绿地建设;实践案例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绿地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生态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注重生态系统保护与功能提升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逐渐成为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通过分析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景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以及生态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深入剖析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园、社区绿地和城市道路绿化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生态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一)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生态学为设计者提供了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解,从而指导植物选择、物种组合和生境复原等方面的决策。

其次,生态学原理也为景观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基础,例如,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能量流动来设计景观元素的布局和互动关系,从而实现景观的生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景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景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学通过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被广泛运用于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城市生态网络的构建、生态空间的保护和恢复等方面,旨在打造具有高生态价值和良好生活质量的城市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7 12 ¥ 3 . 文献标 识码 : A
Co sr c in o r a c l gc lg e n s a e a d wa st n tu t fu b n e o o ia r e p c n y o o
e p o e t e t e r t a a i x l r h h o e i lb ss c
a da p r n re o d ew ehr t ec e el e o egre i o su t n T ea— n ni o at i r nt j g h te ah sh vl fh ad nc yc nt c o . h m t c ti o u ir t e t t r i r
t l lb rtste te rt a a i o ra c lgc lge n s a e c n tu t n:e oo ia h oy i e ea oae h h oei lb s fu b n e oo ia r e p c o s ci c c s r o c lgc te r , l
第 2 卷 第 4期 6
2 1年 01
山 东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J OUR NAL OF S HANDO NG JANZ U VE I Y I HU NI RST
V0. 6 N . I2 o 4
Au . g 2 1 01
8月
文章编号 :6 3— 6 4 2 1 )4— 39— 4 17 74 (0 10 0 6 0
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状况 的重要指标 , 还是评判是否达 到园林 城市建设 的重要 标准 。文 章 阐述 了城市生 态绿地 建设的理论基础有 : 生态学理论 、 景观生态学 理论 ; 总结 出城 市生态绿 地建设 需要遵 从 的原则有 : 态平衡 、 生 生 态位 以及物种多样性 , 从绿地斑块 的构建 、 绿廊的构建 以及城市生态绿地 网络 系统 的构建三个方面提 出 了城市 生态绿地建设 的构建途径 。 关键词 : 市生态绿地建设 ; 城 理论基础 ; 原则 ; 构建 途径
城 市 生 态 绿地 建 设 的 理 论基 础 与途 径 探 索
鲁敏 , 菲, 盼盼 王 杨
( 山东建筑 大学 艺 术学院 , 山东 济南 2 0 0 ) 5 1 1 摘要 : 城市生态绿地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 , 而且更 是城市生态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保 障生态平衡境等方面起着其它基础设施无法替代 的作用 , 好 城市生态绿 地建设 的质 量已经成 为
LU n, ANG e , Mi W F i YANG n p n Pa - a
( col f r,hn ogJ nh nvr t,ia 5 11 C ia Sho o tS adn azuU i syJnn2 00 ,hn ) A i ei
Ab t a t Ur a c lg c l r e p c sn to l h i fa t cu e, u lo i a o tn a t s r c : b n e o o ia e n s a e i o n y t e c t i r s u t r b t s n i g y n r a s mp r t r a p o e ct c lg c le vr n n . tp a s a re lc a l oe i r tc i g e oo i a a a c , m- ft i e o o ia n i me t I ly n i p a e b e r l n p o e t c l gc lb ln e i h y o r n
ln s a e e o o i a t e r n u p u b n e oo i a g e n s a e c n t c in p n i ls e oo i a d c p c l gc l h o a d s msu r a c l gc e p c o sr t r c p e : c l g・ y lr u o i
lg c l e n s a e c n tu t n h sb c me a mp r n n i ao f f i ’ d v l p n o d t n o ia e p c o s ci a e o n i o a t d c t r ct S e eo me t n i o r g r o t i o o a y c i
c lb ln e e oo ia ih n p ce ies y I d i o teat l usfr r h y f i a aa c ,c lgc nc ea ds e isdv ri .na dt n,h ri ep t wad tewa so t l t i c o cy e oo ia re p c o srcinf m h s e t o e npa u ul ge n g l r ulig a d c lgc lge n s a ec n t t r u o o te ap cs fg e lq e b i r e al y b i n n r d, e d
po igub ne oo ia n i n n n raigag o vn n i n n. h u i fub ne o rvn ra c lgc e vr me t d ce t o dl ige vr me tT eq a t o ra c ・ l o a n i o l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