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文本)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概要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概要规划地位和作用 | 规划期限 | 规划区范围 | 规划指导思想 | 城市性质 | 城市发展规模 | 城市发展目标 | 城市发展方向 | 产业发展规划 | 对外交通规划 | 市域交通规划 | 环境景观规划 |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 | 住宅发展规划 | 科教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 近期建设规划 | 规划实施对策规划地位和作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自1999年至2020年,近期至2005年。
规划立足于21世纪的长远发展,对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市域城镇布局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均考虑了更长时间的发展要求,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程和方向作出轮廓性安排。
规划区范围本规划区范围为上海市行政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
本规划与《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规划指导思想(1)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进一步确定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向 21世纪,体现国际大都市水平;(2)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3)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的环境;(5)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出发,统筹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和交通、水利体系等建设。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城市性质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文本
II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编制目的 体现国家战略要求和市民需求,立足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促进 上海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编制本规划。
第2条 规划作用 国务院 2001 年 5 月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确立了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 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对上海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本规划是指导未来上海市行政辖区范围内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的法定依据,是引领上海城市创新转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空 间资源配置的战略蓝图、政策平台和行动纲领。凡在规划范围内涉及 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的各项政策、规划的制定,以及各类规划建设活 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六章 公共服务和文化风貌 ............................ 64
第一节 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 ........................ 64 第二节 高等级公共服务 ............................ 69 第三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71 第四节 总体城市设计 .............................. 8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第三章县域绿地系统规划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第五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第六章树种规划第七章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第八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第九章分期建设规划第十章规划实施与管理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和现状概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绿化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城市进步和文明的象征。
城市绿地系统是构筑与支撑城市生态环境的自然基础,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发展城市绿地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具有广泛而积极的意义。
在2007年完成的隆昌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地方政府管理条例,结合隆昌县建设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隆昌县绿地系统尚未进行过专类的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游园、滨河绿地等缺乏系统布局,城市绿地率达不到省园林县城的要求,各类绿地都尚存面积偏小,景观效果较差以及植物品种不具备多样性等诸多问题。
隆昌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充分利用隆昌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并利用隆昌河纵贯城区,外围古湖风景区镶嵌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中国石牌坊之乡”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功能合理,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风格独具的新兴经典文化旅游城市。
第二条规划宗旨编制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既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进一步深入与细化,又是为以后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创造绿色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改善隆昌的投资环境,扩大知名度,提升隆昌县的城市品位,必将使隆昌日益成为吸引现代资本流、信息流、物质流、人才流的理想场所,汇集更多、更广的经济资源,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者互动发展、和谐繁荣的良好局面。
第三条规划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0年);6、《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7、《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文件城建[1993]784号);8、《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2号令);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第14号);1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年333号);1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13、《园林城市指标》(2000年);14、《关于印发(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建设部[2000]106号)。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优化模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优化模型引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的布局、结构和功能,以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优化和提升。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还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而空间优化模型则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的分析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用地需求与城市绿地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其次,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存在着绿地空间不均衡、绿地连续性差等问题。
再次,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不完善,无法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因此,通过规划和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效益和质量,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优化模型的基本原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优化模型是基于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分析和优化方法,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格局、空间结构和空间功能进行分析和优化,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格局优化空间格局优化是指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使得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格局更加合理和均衡。
通过空间格局优化,可以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连续性和连通性,减少城市绿地系统的碎片化和孤立化现象,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益。
2. 空间结构优化空间结构优化是指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使得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和多样化。
通过空间结构优化,可以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3. 空间功能优化空间功能优化是指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功能进行优化,使得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功能更加完善和多元化。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
鋳阅弦卸陶骥擁韜彫 一个主战略三个保证五个进一步五个统筹六个坚持 相关文件《上海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若干规定》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一2020年)中、近期建设行动计划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佃99年一2020年)中、近期建设行动计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海人民坚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 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努力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特大型城市现代化发展之路。
十年来,上海城市功能和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一是城市功能进一步拓展,城市能级显著提升。
1986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明确提出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经济、 科技、 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进一步指明了上海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为上海城市建设快速有序发展提供 了重要保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紧紧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掀起了城市建设的新高潮。
陆家嘴 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岀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一批现代化生活园区基本形成,浦东 新区功能开发和形象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一批越江工程的建成,为进一步扩 大对外开放、增强上海城市的综合功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岀了 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的战略决策。
上海围绕建设 交通工程、调整工业布局、改造危棚简屋地区三大重点,加快了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步伐。
一批展示现代化 国际大都市面貌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 中心城集聚、辐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郊区经济实力明显提高, 上海逐步从传统的工商业城市转向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城市能级显著提升。
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9年-2020年)(以下简称 新一 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岀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 一,翻开了上海城市建设发展新的一页。
上海市楔形绿地规划实施评估和思考
上海市楔形绿地规划实施评估和思考仇昕晔【摘要】楔形绿地是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城市"风道"、确保中心城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结构性空间.从1993年初步构思起,楔形绿地规划历经了从总规层面的布局引导,到单元层面框定规模指标,最后到详细规划层面的层层深入.但是在规划构想与具体现实的角力过程中,存在生态作用未体现、公共功能未发挥、实施建设不同步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善、生态价值观未建立、政策管控与建设配套不足、既有实施机制存在缺陷、建设用地与生态要素实施不同步.建议在规划层面完善编制体系,提升生态地位;制定专项政策,落实生态红线管控,加强财政补贴;在实施层面建立区域平衡机制,严格捆绑开发,以促进楔形绿地的实施建设.%Wedge-shaped greenland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Shanghai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nd structural space for constructing urban 'air duct' and ensur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he central city. From the initial concept in 1993, wedge-shaped greenland planning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of th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the unit planning and the detailed planning. However,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re still exists some problems. For example,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is not reflected, the public function is not played, and the construction is not synchronized. The reasons are that the planning system is imperfect, the ecological value is not established, the policy control and the construction are insufficient,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is flawed and the construction land is not synchronized with the ecological factor implement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o improve thecompilation system at the planning level, as well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formulate special policies to implement the red line control, and strengthen financial subsidies; simultaneously encourage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balance mechanism at the implementation level, and strictly control bundle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wedge-shaped green building.【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7页(P109-115)【关键词】楔形绿地;规划实施;规划体系;上海市生态网络格局【作者】仇昕晔【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分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1仇昕晔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分院助理工程师,硕士上海市楔形绿地的构想肇始于1993年上海市第三次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后成为构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中心城绿化布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在之后的历版专项规划中得到进一步明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地点: 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总则规划目标与指标.............................................. ..3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0)城市绿地景观规划 (32)树种规划 (37)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42)古树名木保护 (46)防灾绿地系统规划 (49)城市绿地近中期建设规划 (52)规划实施措施 (70)附则 (7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缘由为适应商丘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的需要,整合并优化商丘市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为城市绿地的系统性、持续性发展提供法规性文件。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2008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6、《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100号令);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国发[2001]20号);8、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9、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3 — 2002);11、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城[2000] 192号);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1240 号);13、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14、《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标准》15、《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讣规范》17、《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30298—1999);18、《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豫政[2002]47 号)19、《河南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1998年)20、《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意见》21、《商丘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办法》22、《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 — 2020)》23、国家及河南省的相关政策、法规、条例和行业标准等笫三条规划指导思想立足于商丘现有城市绿地基础,充分借助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绿地骨架的生态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规划本着近、远期结合,宏观控制与微观建设结合的原则,以宏观控制为前提,严格依据规划分期建设,营造与城区风貌相协调的各类绿地,形成地域性特色与时代气息相融合的城市绿地景观。
上海市绿化条例
米的防护绿地。 (四)新建地面主干道路红线内的绿地面积不得低于道路用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新建其他地面道路红线内的绿地面积 不得低于道路用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五。 (五)新建铁路两侧防护绿地宽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其他建设项目绿地面积占建设项目用地总面积的最低比例,由市绿化管理部门参照上述规定另行制定。 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不得减少原有的绿地面积。 本市有关管理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的计划、设计方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按照本条前两款的规定执行。确因条 件限制而绿地面积达不到前两款规定的建设项目, 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 应当征求绿化管理部门的意见;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所缺的绿地面积向绿化管理部门缴纳绿化补建费。绿化补建费应当上缴同级财政,专款专用,由绿化管理部 门在建设项目所在区、县范围内安排绿化建设。 第十六条 新建、扩建道路时,应当种植行道树。行道树的种植,应当符合行车视线、行车净空和行人通行的要求。 行道树应当选择适宜的树种,其胸径不得小于八厘米。 第十七条 本市新建公共建筑以及改建、扩建中心城内既有公共建筑的,应当对高度不超过五十米的平屋顶实施绿化,屋顶 绿化面积的具体比例由市人民政府作出规定。 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以及独立工业区、经济开发区等城市化地区新建快速路、轨道交通、立交桥、过街天桥的桥柱和声 屏障,以及道路护栏(隔离栏)、挡土墙、防汛墙、垃圾箱房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应当实施立体绿化。 本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在审查上述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文件时,应当按照本条前两款的规定执行。 本市鼓励适宜立体绿化的工业建筑、居住建筑以及本条第一款以外的公共建筑等其他建筑,实施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 本市应当制定立体绿化扶持政策,对发展立体绿化予以支持。 第十八条 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设计、施工、监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由具有相应资 质的单位承担。 第十九条 下列绿化工程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招标方式确定设计、施工单位,并实行监理制 度: (一)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大型基础设施绿化工程建设项目; (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绿化工程建设项目; (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绿化工程建设项目; (四)法律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绿化工程建设项目。
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新、旧城区以大面积的风景林地相隔,既可改善城市景观,又可防止城市无序发展;城区内园林路纵横交错,编织成一张覆盖整个城区的绿网,形成一个以绿楔(氧源林地)、绿心(公园绿地)、绿带(防护林带)、绿网(道路绿地)相互交织的绿地格局。
第五章 绿地建设规划
第三条 规划范围
为包头市四个城区及相应规划控制范围,共计885平方公里,其中:
近期:2002~2005年 城区绿化规划建设范围218平方公里。
中期:2006~2010年 城区绿化规划建设范围240平方公里。
远期:2011~2015年 城区绿化规划建设范围300平方公里。
第十条 市域(城市规划区)绿地分类发展规划
1、通风廊道规划:(六纵)
对六条河道进行疏浚,对堤坝进行整修,对污水进行截流,并在河道两侧各建30-50米的绿带,形成城区绿色通风走廊。对于城区段的昆都仑河、二道沙河、西河槽、东河槽除进行绿化美化外,还要筑坝蓄水,形成城市的滨河景观。
2、绿色廊道规划(六横)
4、四纵:
是以昆都仑河、二道沙河、西河槽、东河槽四条纵向开敞空间结合两侧绿化形成城区的绿色通风换气走廊和城市滨河景观绿带。
5、公园棋布、森林围城:
以公园为主要形式大量拓展公园绿地,使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满足500-800米;在城区四周建设大规模的生态与游憩相结合的生态防护林,最终实现“钢城掩映森林中”的城市风貌。
对干旱风沙环境适应性很强,长势健壮,成年树型雄伟。主要用于庭院绿化和大环境绿化造林,或者城区之间连接公路两侧的绿化。如建设路的绿化。
3、河北杨 Populus hopeiensis Hu et Chow
树姿秀美,耐干旱,是包头园林独具特色的树种,主要用于道路绿化及营造片林。
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文本)
前言绿化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城市进步的象征。
绿化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表明,使城市贴近自然,融入自然,日益成为未来城市绿化发展的主旋律。
一、总则第一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以及《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2、《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1/5/11批准)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1、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2、体现大都市圈发展的思想,规划城乡一体、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绿化体系。
3、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市民居住、生活、休憩功能。
第三条规划原则1、生态性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化生态功能。
2、系统性原则:增强绿化系统功能,完善绿地类型和布局。
3、多样性原则: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种类。
4、地带性原则:强化地域特点,品种选择、栽植因地制宜。
第四条规划期限远期到2020年,近期到2005年。
第五条规划范围为市域6340平方公里二、现状分析第六条对城市绿化发展的总体认识和分析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的绿化建设经历了由慢到快,由小到大、由量变逐步到质变的发展阶段,形成今天的格局和特点。
1、1949~1978年,缓慢发展阶段。
解放前,上海的绿化建设缓慢、无序,分布不均。
1949年前的百年间,全市平均每年仅开辟绿地0.6公顷,各种公园绿地约为89ha。
这些绿地绝大部分集中于租界和上层人士聚居的住宅区,市民群众居住集中的南市、普陀、杨浦等地区没有一块公共绿地。
解放以后,上海的绿地建设随着城市发展逐步展开。
特别是结合旧城改造,相继建成第一条外滩滨江绿带、肇嘉浜林荫道、人民公园、杨浦公园、长风公园、西郊公园等。
到1978年,市区绿化总面积达到76lha,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由解放初的0.13平方米增加到0.47平方米。
XX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30年)(文本)目录【模板】
宜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30年)·文本XX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30年)(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2)第三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2)第四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3)第五章中心城区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5)第一节公园绿地规划 (5)第二节生产绿地规划 (6)第三节防护绿地规划 (6)第四节附属绿地规划 (6)第五节其他绿地规划 (6)第六章城市绿地特色景观规划 (7)第一节城市特色塑造 (7)第二节特色公园塑造与旅游资源整合 (7)第三节山体保护与利用 (8)第四节水体保护与利用 (9)第五节绿色廊道建设 (10)第六节道路绿化规划 (10)第七章树种规划 (11)第八章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12)第一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12)第二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12)第三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4)第九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14)第十章防灾公园绿地规划 (14)第十一章分期建设规划 (15)第十二章保障措施与实施建议 (16)第十三章附则 (17)附录:主要相关各表 (18)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保护和改善XX市中心城区生态环境,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助推XX市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本市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第2条关于强制性内容文中“黑体字”条文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
第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3、《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4、《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建[1993]784号)5、《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10]125号)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7、《XX市城市绿化实施办法》8、《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9、《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10、《公园设计规范》(CJJ48—1992)11、《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12、《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3、《XX市环境总体规划(2013-2030年)》14、《XX市人大关于加强城区山体及水域保护的决定》15、已编制的相关全域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6、其他相关文件第4条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为总目标,以创建全国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以建设海绵城市为契机,以提升人居环境、塑造鲜明城市特色为核心,立足生态本底,加强对山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绿地系统,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和旅游竞争力,树立美丽宜昌新形象。
气压与风
李商暖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海洋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暖
陆风
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海洋
知识拓展——活学活用
资料来源:戴晓燕等,上海城市热岛效应形成机制及空间格局(2009)
知识拓展:
城郊风下沉距离
上升气流
郊区
市区
郊区
热岛效应
讨论:1、城郊风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何影响? 2、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答: 风压关系: (水平方向)风往低(压)处吹
③
高气压
①
低气压
热A
④
低气压
800hPa
下
沉
运 900hPa
动
②
高气压
冷B
1000hPa
风 向 ——风的来向
风向风力图例
什么风把你吹来的?
《军港之夜》 演唱:彭丽媛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
夜雨寄北
冷
【唐】
海风
知识拓展——活学活用
根据绿化生态效应最优以及与城 市主导风向频率的关系,总体布局包 括中心城环城绿化和郊区环线绿带。 总面积约242平方公里,环城林带以 500米为基本宽度。
将市郊清新自然的空气引入中心 城,对缓解中心城热岛效应具有重要 作用。 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
《上海中心城公共绿地规划》(2003)
近地面
1000hPa
A
B
海平面 + 0 ℃ + 其 他
试一试:
比较下图中 ① 、②、 ③、 ④四处的气压大小。
思1、高考在近:空地面相邻区域气温
城市楔形绿地景观规划--以上海浦东新区东沟楔形绿地景观规划为例
城市楔形绿地景观规划———以上海浦东新区东沟楔形绿地景观规划为例李晓聪(上海迈柏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市200433)摘要:楔形绿地主要指从城市外围嵌入城市内部的绿地,拥有控制城市形态、缓解热岛效应、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等作用。
上海市于2001年确立了八大中心城楔形绿地,使其成为确保中心城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结构性空间,本文以上海浦东新区东沟楔形绿地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三位一体”的绿地功能体系,从项目核心诉求出发,浅析该体系下的绿地设计策略,旨在为其他楔形绿地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楔形绿地;三位一体;景观规划;设计理念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08-0020-03绿地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拥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游憩及文教场所、美化城市景观、防灾避灾等功能。
楔形绿地主要指从城市外围嵌入城市内部的绿地,因在城市总平面图上呈楔形而得名。
由于拥有控制城市形态、缓解热岛效应、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等作用,我国许多大型、特大型城市都在绿地系统规划中采用了楔形绿地这一组成部分,如北京[1]、上海[2]、成都[3]、合肥[4]等。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楔形绿地的方案构想经历多个时期的规划,在1994年编制完成的《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994-2010年)》[5]中,第一次引入莫斯科城市绿地系统[6]中“环、楔”的绿地结构。
并在2001年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7]中被确立,共规划中心城楔形绿地8块。
在《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中首次明确各楔形绿地控制规模。
并从2003年至今陆续开展了各楔形绿地的单元规划和详细规划工作。
东沟楔形绿地作为上海市先期启动的楔形绿地之一,将对之后的同类型绿地开发起到示范和先驱的作用,也让项目为自身设定了更高的设计目标。
1项目概况东沟楔形绿地位于浦东新区北部,黄浦江东岸的外高桥功能区中,总规划面积约5.74km2,其中绿地面积约205hm2。
绿地率计算方式
绿化类型折算系数地下车库地下建筑物的屋顶绿化高度1m平均覆土厚度1m以乔木为基调乔灌地被配置合理的植物种植10006m平均覆土厚度1m以亚乔木为基调配置灌木地被的植物种植8003m平均覆土厚度06m以灌木为基调配置地被的植物种植4022m高度1m平均覆土厚度1m以乔木为基调乔灌地被配置合理的植物种植8006m平均覆土厚度1m以亚乔木为基调配置灌木地被的植物种植5003m平均覆土厚度06m以灌木为基调配置地被的植物种植30裙房屋顶绿化和一层层顶绿化06平均覆土厚度03以灌木为基调配置的植物种植20平均覆土厚度06以亚乔木为基调配置灌木地被的植物种植40备注
0.3m≤平均覆土厚度<0.6m,以灌木 为基调,配置地被的植物种植
2.2m≥高度﹥1m 平均覆土厚度≥1m,以乔木为基调, 乔、灌、地被配置合理的植物种植 0.6m≤平均覆土厚度<1m,以亚乔木 为基调,配置灌木、地被的植物种植 0.3m≤平均覆土厚度<0.6m,以灌木 为基调,配置地被的植物种植 裙房屋顶绿化和一层层顶 绿化 0.6>平均覆土厚度≥0.3,以灌木为基调,配置的植物种植 平均覆土厚度≥0.6,以亚乔木为基调,配置灌木、地被的植物种植
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绿地率是衡量居住区绿化现状的经济技术指标。绿地率不同于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 绿地的总和和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在计算绿地率时,对绿地的要求非常严格。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 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以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绿地。即使是最低的零散 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也要求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该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含 水面),至少要有1/3的绿地面积能常年受到直接的日照,并要增设部分休闲娱乐设施。而宅旁绿地的庭院绿化的用地面 积,在计算是也要求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计入绿化用地。此外,还有几种情况也不能计算 入绿地面积,如地下车库、化粪池。这些设施的地表覆土一般不达到3米的深度,在上面种植大型乔木,成活率较低,所 以计算绿地率时不能计入“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中;而屋顶绿化等装饰性绿化地,按目前国家的技术规范,也 算正式绿地。在房产开发过程中,政府有关的就是绿地率这一指标。根据北京的地方规定,凡符合规划的新建区,居住 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且要保证居住区内人均2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1平方米的规模。 国家要求的指标是绿地率,绿地率不同地区多少有区别,且要求严格。 一般讲,新建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建绿地率不低于25%(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建筑周边1.5米不算入绿地,道路周边1米不算入绿地,覆土深度不足的部分不算绿地——由此可见屋顶绿化是不算绿地 的),嵌草停车位种植乔木间距小于等于4米且非单排种植的可算做绿地。也就是说一个车位4角都种树才算绿地面积。 地下车库顶板覆土深度够种植大乔木,且至少有一个侧开口的算作绿地。水体算作绿地。计算绿地率时,校园路不用扣 除。
上海市松江区绿地系统规划
上海市松江区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区域环境及绿化现状第一节区域环境概况一、自然条件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奉贤区为邻,南、西南与金山区交界,西、北与青浦区接壤(图1)。
区境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总面积604.8平方公里。
该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适宜于各种温带、亚热带作物的生长。
常年平均气温15.6℃,无霜期230天,年平均日照1817小时,年降水量1213mm,极端最高温度37.6℃,极端最低温度-8.9℃。
松江区有大小河道3904条段,总长2604.5公里。
水位较高,属高度渍水。
土壤系青紫泥,一般土层较厚,结构及耕作性较好。
二、社会条件松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
据考古发现,距今约6000年,有崧泽和良渚等古文化。
古称华亭,别称云间、茸城、谷水,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综观历史,松江硕士名人灿若星汉,有陆机、陆云、赵孟頫、张弼、莫是龙、董其昌等一大批名人雅士。
松江区将建成上海城市的四个基地:制造业和出口创汇基地;休闲旅游度假基地;都市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松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03年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均属市郊排名之首。
全区常住人口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49万人,城市化水平达59%。
松江区是上海市中心城西部的重要门户,在全市及长三角区域中亦处于绿色通道的重要位臵。
(图2、3)第二节区域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一、绿化现状:1、松江区绿地现状(图4)‚十五‛期间,在区委、区府的直接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修复与改善。
按照创造优美和谐,方便舒适的环境要求,进一步加大绿化建设投资,在新城全面规划建绿的同时,提高了老城区拆房增绿的力度;重点建设黄浦江水源涵养林、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环境绿化和通往市区及淀山湖的绿色通道。
全区绿化面貌有较大提高,展现了松江的地域特征‚古韵、新城、青山、绿水‛。
松江区曾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城区、上海市园林城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2005年又取得‚国际花园城市‛桂冠,并通过‚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专家组的考评。
2020年(城市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城市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2003年10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发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2号公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农机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等148件市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并重新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物退让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第八章特定区域第九章附则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表二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表三建筑容积率折减率表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计算规则附录三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本市旧住房综合改造、零星建设工程、临时建设、郊区村民建房等按有关规定执行。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适用本规定第八章的规定。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中心城分区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编制详细规划涉及建筑管理内容的,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一)居住用地;(二)公共设施用地;(三)工业用地;(四)仓储用地;(五)市政设施用地;(六)绿地。
第五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
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
(一)第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二)第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三)第三类居住用地(R3),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绿化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城市进步的象征。
绿化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表明,使城市贴近自然,融入自然,日益成为未来城市绿化发展的主旋律。
一、总则第一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以及《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2、《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1/5/11批准)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1、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2、体现大都市圈发展的思想,规划城乡一体、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绿化体系。
3、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市民居住、生活、休憩功能。
第三条规划原则1、生态性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化生态功能。
2、系统性原则:增强绿化系统功能,完善绿地类型和布局。
3、多样性原则: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种类。
4、地带性原则:强化地域特点,品种选择、栽植因地制宜。
第四条规划期限远期到2020年,近期到2005年。
第五条规划范围为市域6340平方公里二、现状分析第六条对城市绿化发展的总体认识和分析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的绿化建设经历了由慢到快,由小到大、由量变逐步到质变的发展阶段,形成今天的格局和特点。
1、1949~1978年,缓慢发展阶段。
解放前,上海的绿化建设缓慢、无序,分布不均。
1949年前的百年间,全市平均每年仅开辟绿地0.6公顷,各种公园绿地约为89ha。
这些绿地绝大部分集中于租界和上层人士聚居的住宅区,市民群众居住集中的南市、普陀、杨浦等地区没有一块公共绿地。
解放以后,上海的绿地建设随着城市发展逐步展开。
特别是结合旧城改造,相继建成第一条外滩滨江绿带、肇嘉浜林荫道、人民公园、杨浦公园、长风公园、西郊公园等。
到1978年,市区绿化总面积达到76lha,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由解放初的0.13平方米增加到0.47平方米。
29年间绿地年均增长约23ha。
2、1986~1998年,稳定增长阶段。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城市绿化建设进入了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
特别是土地有偿使用、引进外资参与城市建设等政策推行以来,结合城市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城市外环绿带的启动建设、陆家嘴中心绿地、滨江大道、上海大观园、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到1998年底,市区绿化总面积达到8278ha,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77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96平方米/人,绿化覆盖率为19.1%,郊区各区县基本实现每个郊县县城一个公园的目标。
20年间绿地年均增长413公顷。
3、1998年以来--快速发展阶段。
98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建设的指示精神,特别是黄菊书记提出的"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人与自然较为和谐的生态环境"的要求,坚持"建管并举"、"重在有质",上海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色的绿化发展之路。
紧紧围绕改善上海生态环境这个目标,遵循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原则,改以住"见缝插绿"为"规划建绿",结合大市政建设,旧城改造、污染工厂搬迁等,辟出成片土地建设绿地。
按照生态学理论,城乡一体,平面绿化与空间绿化相结合,形成具有特大城市特点的绿化发展之路,城市绿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1)98年起,实施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块5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经过近2年努力,全市共建了140块。
(2)99年起,实施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块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经过努力建成了120块。
(3)2000年起,实施中心城每个区至少建设一块4ha以上的大型公共绿地,目前已建成了约20块。
郊区开展了"一镇一园"的建设和营建大面积人造森林的活动。
(4)2000年起,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计划》。
在三年内,城市绿化常用植物将从目前的500种增加到800种。
2001年底,上海市区绿地总面积达到13319公顷,公共绿地总面积达到5730公顷。
人均公共绿地已从1998年的2.96平方米提高到5.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从19.1%提高到23.5%。
四年间绿地年均增长1260公顷,四年所建的公共绿地总面积超过了过去49年的总和(98-2001年共建公共绿地3247公顷,过去49年共建公共绿地2483公顷)。
这些绿地建设对提升上海的生态环境质量,缓解市中心热岛效应、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等起到到重要作用。
4、全市林业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上海郊区的林业建设得到逐年完善和加强。
从1989年到2001年,森林覆盖率从5.46%提高到10.4%,郊区林地面积从146.4平方公里增加到373.3平方公里。
上海林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沿海防护林、河道水源涵养林、道路景观林等生态公益林为屏障,桃、梨、柑桔、葡萄、竹等经济林为主体,大型苗木基地为基础的林业发展格局。
5、上海绿化建设任重道远实践证明,98年以来,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通过超常规的投入和集中力量进行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作法是可行的、必需的!这是一条在新形势下体现时代特点、上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海的绿化建设近期虽然取得突破性发展,但与国内外绿化先进城市相比,在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以及森林覆盖率等方面仍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与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相比,与上海市民迫切希望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渴望心情相比,仍有距离。
从上海全市看,中心城特别是内环线以内的绿化建设仍处于还历史旧帐阶段,郊区城镇的绿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从未来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出发,从全面构筑上海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出发,上海的绿化建设才刚刚开始,必须统一思想,集中力量,紧紧抓住能迅速改善城市生态的重大环境工程和措施,特别是加大绿化建设投入,加快绿化建设步伐,十五期间要继续保持98年以来超常规发展的势头,尽快形成全社会建绿、抓绿、护绿等齐抓共建、共管的局面,塑造新世纪上海以环境建设为主的城市新形象。
第七条现状主要问题1、市域绿化网络体系不够完善,绿化布局不尽合理,各类公园、绿地、林地分布不均匀。
绿化水平有待提高,绿化的生态效应和生物多样性有待改善。
2、城市化地区的绿化指标仍然较低,2000年园林绿化指标低于1999年全国城市的平均值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其中中心区绿化指标更低。
全市森林覆盖率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市郊缺乏大型生态林地。
3、绿化建设平均投入不足,绿化建设的持续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八条对策基于上海绿化现状建设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城市长远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绿化建设是城市环境建设发展的关键。
目前,要大幅度增加绿化,除了在中心城特别是内环线以内地区挖潜增绿外,还要抓住新世纪上海城乡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增加上海的绿化规模和效应,从根本上改善上海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的居住生活质量。
据此规划明确,在以绿化生态效应为核心、各级绿地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根据以下八个结合,切实推进绿化规划的实施建设:1、结合中心城旧区改造,特别是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开发,加快公共绿地建设。
2、结合城镇体系规划和小城镇建设,以生态城镇发展为核心,提高郊区城镇绿化水平。
3、结合市域产业布局调整,特别是市级大型产业基地的建设,形成具有鲜明产业特点的绿化格局。
4、结合郊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退耕造林计划。
5、结合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配套绿化建设步伐。
6、结合郊区"三个集中"政策,将归并、置换出的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以及散、乱工业点用地等,集中造林。
7、结合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有计划地造林增绿。
8、结合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大面积造地增绿三、绿化系统规划第九条规划目标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规划上海城乡一体、各种绿化衔接合理、生态功能完善稳定的市域绿化系统。
2O2O年:1、全市(1).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
(2).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城市化地区(1).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以上。
(2).绿地率为30%以上。
(3).绿化覆盖率35%以上。
2、调整绿地布局,完善绿地类型,科学配置绿地植物群落,提高绿地植物养护水平,丰富各级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历史文化内涵,提升绿化质量,塑造城市特色。
3、林业建设以培育、发挥林地生态功能为核心,植物群落的设计和造林树种的选择等体现林地生态系统的层次性、整体性和稳定性,以亚热带长绿阔叶树种和乡土树种为主,促进森林的健康生长、群落发育和自我维持、更新能力。
第十条总体布局根据绿化生态效应最优以及与城市主导风向频率的关系,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集中城市化地区以各级公共绿地为核心,郊区以大型生态林地为主体,以沿"江、河、湖、海、路、岛、城"地区的绿化为网络和连接,形成"主体"通过"网络"与"核心"相互作用的市域绿化大循环,市域绿化总体布局为"环、楔、廊、园、林"。
使城在林中,人在绿中,为林中上海、绿色上海奠定基础。
第十一条环--环形绿化指市域范围内呈环状布置的城市功能性绿带。
包括中心城环城绿化和郊区环线绿带。
总面积约242平方公里。
1、郊区环郊区环线长180公里,规划两侧各约500米的森林带,面积约180平方公里。
(1)以生态林和经济林为主,采用"长藤结瓜"的方式,局部林地适当扩大。
(2)结合沿线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观光农业、别墅区开发等,考虑旅游功能。
(3)如沿线经过城镇,可根据具体规划适当减小林带宽度。
2、外环外环线线全长98.9公里。
沿外环线外侧建设500米环城林带,外环线内侧建设25宽绿带。
环城林带规划总用地面积约62平方公里。
(1)环城林带以500米为基本宽度,局部地区可以扩大规模,建设大型公园、苗圃、观光农业、休疗养院等及各具特色的主题公园。
(2)环城林带的主要功能是限制中心城向外无序扩展蔓延。
规划大量绿地、林地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并为市民提供节假日休闲游憩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