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合集下载

郑州市最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划定32个核心板块

郑州市最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划定32个核心板块

郑州市最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划定32个核心板块文:陪你去看房 ID:peinishaizz 作者:房姐3月11日,在河南卫视《河南新闻联播》中,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出来了。

按照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原计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会在2019年底完成。

目前尚不确定规划是否还处于编制讨论阶段,但从河南卫视展现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未来郑州的发展重心和布局。

1首先,通过报道我们了解到,郑州被初步划定出32个核心板块,每个板块1-3平方公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城市设计为抓手,着力打造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和城市结构的关键点。

也就是说,这32个核心板块至关重要。

有多重要呢?三个点:支撑点、新亮点、关键点。

换句话说,这32个板块,是郑州未来16年的核心板块,这些板块或者项目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郑州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这32个板块的总用地面积为68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及港区22个,总用地面积为51平方公里,县市区10个,总用地面积为17平方公里。

接下来,重点来了。

针对这32个板块,图片中还附有一个详细的表格。

这上面的信息,体现的是各个区的重点区域所在。

2先看几个基本面:数量上,郑东新区最多,核心板块有5个;其次是经开和管城,分别是3个。

管城区的发展速度一直在各区中,排在后面,这次一次被划定了三个核心板块,相信未来几年管城的区域形象会得到很大改观。

比较意外的是高新区,只有一个核心板块,位于高新区中心板块。

双湖科技城这两年呼声很高,又是建湖又是建学校又是建地铁、引进高新企业,但这次并未被划入核心。

用地面积上,东区仍是重头,总用地面积为12.26平方公里。

其次是港区,两个板块的用地面积达到11.3平方公里。

高新区和金水区的面积最小,分别是1.1平方公里和1.76平方公里。

3最后,我们来看各个区域内的核心板块和项目。

中原区,核心板块为:中央文化区(CCD)和中原新区须水河核心片区。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生态建设1、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郑州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河湖水系等。

结合郑州的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四带七廊多核”的市域生态网络体系。

四带:北部沿黄生态带、中部山林生态带、南部生态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

加强绿化,恢复自然植被,减轻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及风沙的影响,建设城市生态屏障。

七廊:建设七条南北向生态廊道。

沿南北向组团隔离带、高速公路、主要城市道路布置绿色廊道,连接东西向生态带,保证绿色空间渗透到城市内部。

多核:由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水源保护地、森林公园等构成市域生态核心。

3、森林公园完善以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郑州国家森林公园、新郑始祖山森林公园、河南嵩北森林公园、巩义青龙山森林公园、中牟森林公园为重点的生态森林公园建设。

4、风景名胜区依托各地特色风景资源,设立风景名胜区,包括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河南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新密黄帝宫风景名胜区等。

5、湿地保护区在黄河沿线划定黄河湿地保护区、雁鸣湖湿地保护区范围,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加强以市域中、东部平原地区为主的生态农业区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

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加强农村污染控制,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控制禽畜养殖污染。

7、河湖水系按照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要求,结合防洪除涝,构建六横六纵河渠、七中五小水库、两湖泊两湿地的生态水系格局。

保护常庄、尖岗、坞罗、纸坊水库等水源地,治理伊洛河、贾鲁河、双洎河、颖河、东风渠、西流湖、丁店、唐岗等河湖水体,建设龙湖水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六纵河渠:索须河、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及其支流十八里河和支流十七里河;六横河渠:枯河、贾鲁河、贾鲁之河、东风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运河。

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郑州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三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一、郑州市概况 (2)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3)三、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5)四、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7)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一、战略定位 (11)二、土地利用总体战略 (11)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2)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4)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4)二、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5)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21)一、明确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方向 (21)二、强化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2)三、加强县(市)级土地利用调控 (25)第六章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27)一、严格保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27)二、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28)三、合理利用和保护其他农用地 (29)第七章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31)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31)二、优化配置城镇建设用地 (32)三、合理安排农村建设用地 (33)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5)一、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35)二、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 (35)三、中心城区布局安排 (35)四、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外土地利用控制 (38)第九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保护 (39)一、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9)二、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和保护 (40)第十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安排 (42)一、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2)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44)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8)一、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 (48)二、强化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手段 (48)三、完善规划实施的基础保障 (49)四、扩大规划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 (49)附表 (51)附图 (60)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总体要求及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结合郑州市实际,郑州市人民政府编制了《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生态、安全、和谐的景观之路——郑州市郑东新区东三环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安全、和谐的景观之路——郑州市郑东新区东三环景观规划设计
线 的土地 利用 、 态 环 保 、 观 旅 游 等 多重 因素 的综 生 景 合 考 虑 已成 为 景 观 规 划设 计 师 面 临 的新 挑 战 … 1。本 文通 过对郑 州 市郑 东 新 区 东 三环 景 观设 计 的分 析 和 实 践 , 出如何 营造 一 种 可 意 象 的道 路 景 观 的思 路 , 提 旨在 凸显道 路设 计 中的一 种场 所精 神 和生 态 的理 念 , 从 而实 现道 路景 观建 设 的生态 、 全和 文化 等功 能 的 安
贯 穿 20k 高压 走 廊 。作 为 郑东 新 区 和龙 子 湖 之 间 2 v 的过渡 , 的两 侧 是规 划教 育 科 研 用 地 、 置 小 区 用 路 安
地、 商业用 地 、 物流用 地 及交 通运 输用 地 。
1. 功 能 定 位 2
部分 , 其意 义 已经 不 仅 仅 是解 决 交 通 问题 , 道 路 沿 对
东三 环现 已全 线 通 车 , 板 结 构 为 双 向 8车道 , 路 其 中中央 隔离带 8 n 两侧 车 行 道 1 。全 线 由北 向 , r 6r n 南 分别 与魏 河 、 东风 渠 、 里 河交叉 , 几条 河 流兼具 七 这
自 然肌理等 自然环境特色, 发挥 自然环境条件优势 , 愈 高益显 , 聚土成 阜 ; 湿 益 藏 , 水 成 淀 , 造 较 多 愈 积 创
收 稿 日期 :0 6 0— 1 20 —2 1 修 回 日期 :06 0 — 5 2 1— 5 0 3 基 金 项 目 : 南 省 科 技 攻 关 项 目(445 0 ) 河 0 2409 。 第一作者简介 : 田国 行 (94一)男 , 教 授 , 要 从 事 城 市 绿 地 生 态 16 , 副 主 系统及景观设计学研究。

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条例

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条例

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0.03.06•【字号】•【施行日期】1990.03.06•【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条例(1989年12月20日郑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90年2月17日河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全民义务植树第四章绿地管理第五章绿化植物和设施的管护第六章树权归属第七章绿化植物的砍伐与移植第八章奖励与处罚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城市园林绿化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搞好绿化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绿化质量和园林艺术水平,发挥绿化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三条本条例所指的城市绿地包括:(一)公共绿地:指公园、动物园、游园、陵园、风景名胜区和广场绿地、街道绿地、河岸绿地等;(二)专用绿地:指机关、学校、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及住宅区内的绿地;(三)生产绿地:指为园林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用地;(四)防护绿地:指用于隔离、卫生、安全、护堤、护岸、护路等防护目的的绿地。

第四条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由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市绿化委员会负责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协调、检查、指导园林绿化工作。

市园林局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园林绿化的建设与管理。

县、区的绿化委员会和城建部门负责本辖区绿化建设与管理。

第五条凡市区建成区、建制镇建成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型居民点、工矿区和其他市属企事业单位所在地的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均适用本条例。

郑州寺坡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定稿2024P

郑州寺坡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定稿2024P

郑州寺坡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定稿2024P 嘿,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热腾腾的郑州寺坡城中村改造规划方案,这可是经过我10年磨砺的得意之作。

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正题。

一、项目背景寺坡城中村位于郑州市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但现状却是脏乱差。

这次改造,咱们要充分利用这片土地,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寺坡。

二、改造目标1.提升区域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社区。

2.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3.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4.保留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特色。

三、规划布局1.功能区划分:将寺坡划分为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休闲区等四个功能区。

2.绿地系统:规划绿地面积,打造生态景观,提高居住环境。

3.交通系统:优化交通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4.基础设施:完善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

四、具体措施1.居住区:(1)改造现有居民楼,提升居住条件。

(2)新建高品质住宅,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3)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提供便捷服务。

2.商业区:(1)引进知名品牌,提升商业品质。

(2)打造特色商业街,挖掘地域文化。

(3)规划大型购物中心,满足消费需求。

3.文化区:(1)修复历史文化建筑,传承地域特色。

(2)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丰富居民生活。

(3)举办文化活动,提升区域知名度。

4.休闲区:(1)规划绿地公园,打造休闲空间。

(2)设置运动场所,提高居民身体素质。

(3)举办各类活动,增进邻里关系。

五、项目实施1.成立项目指挥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2.制定详细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

3.加强政策宣传,争取居民支持。

4.严格监管施工质量,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六、项目效益1.提升区域环境,改善居民生活。

2.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就业。

3.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增加税收。

4.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这次寺坡城中村改造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寺坡。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循规划方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寺坡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整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整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编制完成郑州市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图【核心提示】《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

昨日,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对《总规》进行审议。

据介绍,《总规》编制、报批工作即将进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联合审查阶段。

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咋确定?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1000万《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元左右。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方米/人。

照此规划,再有1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口之家,就是一套105平方米的房子。

中心城区如何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一带: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等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

七片:根据主要交通走廊和自然绿化的分隔,中心城区形成七大功能片区。

多中心:优化和分解城市中心职能,形成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三个层次的多中心体系。

郑州城市总体设计规划

郑州城市总体设计规划

市人民政府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一〕〔 zzupb 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2649 更新时间:2005-12-31 文章录入:zzupb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十几年来的贯彻实施,市的经济、社会开展和城市建立取得了重大成就,1992年进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

实践证明,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根本原则是正确的,对市的建立和开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为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展方向,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把建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的指示精神,本次规划在原规划根底上,依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立用地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及省、市经济社会开展战略,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展必要的修订。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重点是:1.调整城市开展规模,确定城市开展目标。

2.健全城市综合效劳功能,强化商贸金融设施建立。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全市城镇体系。

4.建立综合交通体系,突出交通枢纽优势。

5.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示古代商都风貌。

6.加快根底设施与绿化建立,提高环境质量。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围:市行政辖区7446.2平方公里为市城市规划区围。

包括中原、金水、二七、管城、邙山、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围。

第四条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根本原则1.以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根本路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

2.围绕两个根本转变,突出区位优势,以科技为先导,以贸促工,以流通促开展,贯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优化产业构造布局,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开展。

3.贯彻国家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开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建立方针。

实行城乡统筹规划,严格控制市区规模,切实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开展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生态建设
1、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郑州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河湖水系等。

结合郑州的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四带七廊多核”的市域生态网络体系。

四带:北部沿黄生态带、中部山林生态带、南部生态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

加强绿化,恢复自然植被,减轻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及风沙的影响,建设城市生态屏障。

七廊:建设七条南北向生态廊道。

沿南北向组团隔离带、高速公路、主要城市道路布置绿色廊道,连接东西向生态带,保证绿色空间渗透到城市内部。

多核:由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水源保护地、森林公园等构成市域生态核心。

3、森林公园
完善以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郑州国家森林公园、新郑始祖山森林公园、河南嵩北森林公园、巩义青龙山森林公园、中牟森林公园为重点的生态森林公园建设。

4、风景名胜区
依托各地特色风景资源,设立风景名胜区,包括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河南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新密黄帝宫风景名胜区等。

5、湿地保护区
在黄河沿线划定黄河湿地保护区、雁鸣湖湿地保护区范围,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加强以市域中、东部平原地区为主的生态农业区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

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加强农村污染控制,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控制禽畜养殖污染。

7、河湖水系
按照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要求,结合防洪除涝,构建六横六纵河渠、七中五小水库、两湖泊两湿地的生态水系格局。

保护常庄、尖岗、坞罗、纸坊水库等水源地,治理伊洛河、贾鲁河、双洎河、颖河、东风渠、西流湖、丁店、唐岗等河湖水体,建设龙湖水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六纵河渠:索须河、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及其支流十八里河和支流十七里河;
六横河渠:枯河、贾鲁河、贾鲁之河、东风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运河。

两湖泊:指西流湖、龙湖水系;
两湿地:郑州黄河湿地、中牟雁鸣湖湿地。

七中水库:唐岗、丁店、楚楼、河王、常庄、尖岗、后胡;
五小水库:刘沟、郭家嘴、刘湾、小魏庄、曹古寺。

二、城市绿地
1、布局结构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的重点是“两带一环四楔两湖七链”。

两带:沿黄湿地特色生态景观绿化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景观绿化带。

一环:由北部连霍高速公路和贾鲁河生态防护林地,西部的环城高速防护林带,南部的浅山丘陵水源涵养防护林地、南四环防护林带和东部的京珠高速公路生态防护林带构成的环形生态隔离缓冲区。

四楔:在城市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建设四片由外部生态绿化环带渗入城市内部的楔形绿地。

两湖:建设西流湖公园和龙湖中央公园。

七链:沿贯穿城市的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东风渠、潮河、须水河与贾鲁河七条主要河渠两岸建设带状开放型绿地。

2、公共绿地
至2020年,规划公共绿地面积70.4平方千米,人均14.1平方米。

除原有公园绿地外,市内新建大型综合型公园9个,专类公园13个;沿城市道路、水系建设带状公园;按标准配建居住区公园绿地,按照500米服务半径规划建设小游园、街头绿地。

1)大型综合公园
西流湖公园:位于老城区、高新区之间,面积630公顷;
龙湖中央公园:位于郑东新区,面积499公顷;
如意公园:位于CBD,面积40公顷;
东湖公园:位于郑东新区,面积41公顷;
南水北调公园:位于老城区西南部,面积123公顷;
贾鲁河公园:位于惠济片区南部,面积221公顷;
潮河公园:位于经开区片区,面积73公顷;
须水河公园:位于高新区片区,面积93公顷;
石佛公园:位于高新区片区,面积149公顷。

2)专类公园
包括商都遗址公园、古荥汉文化遗址公园、大河村遗址公园、西山遗址公园、小双桥遗址公园、祭伯城遗址公园、尚岗杨遗址公园、龙子湖体育公园、金沙湖体育公园、雕塑公园、青铜器公园、野生动物园、花园口公园。

3)带状公园
结合河湖水系治理,建设贾鲁河、须水河、潮河、七里河等沿河带状公园,宽度不少于50米;快速路及景观大道两侧各控制50~100米宽带状公园。

4)生产防护绿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