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绪论(1)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中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中医诊断学(重点笔记)《中医诊断学》第一章绪论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

诊断即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病证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断。

它是由基础医学引申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防治取决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来源于对患者四诊的周密诊察和精确的辩证分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会有正确的治疗。

所以诊断在防治疾病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

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医院科室学习-物理诊断学】--__1-第一讲诊断学绪论

【医院科室学习-物理诊断学】--__1-第一讲诊断学绪论

诊断学绪 论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习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目的:探索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其预防和治疗的对策临床医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学科MERS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研究疾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前100年,发明了磺胺、胰岛素、青霉素等;血压计、X-线用于诊断;–近50年来各种先进技术在医学上得到了最广泛地应用–30年前,对免疫学达到了分子水平–80年代后进入基因和蛋白质组学时代、芯片技术–先天性遗传疾病、多数慢性疾病与基因有关、肿瘤诊断–2011年/2015年,精准医学项目•医师: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应用先进的技术,解决临床问题1.是一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目前主要在某些癌症筛查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并未应用到其他大多数疾病的诊治。

2.奥巴马总统提出的精准医学计划,将彻底改变医学和加快精准医学理念融入日常临床实践的步伐。

A.2015年2月26日,NEMJ文章(Collins等)在 “精准医学新计划” 提出“精准医学”项目的短期目标是为癌症治疗找到更多更好的治疗手段,长期目标则是为实现多种疾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B.2015年3月20日,Cancer Discov:另一篇 “精准医学时代即将到来”的文章发表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

诊断学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桥梁临床诊断学clinical diagnostics•诊断(diagnosis)希腊语,identification 和 discernment•医生是“医学侦探(medical detective)” 在作出疾病诊断前必须广泛、充分和客观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借助一定的检查、检验手段去获得客观的证据。

•诊断:医学上是表示通过病情学(nosography)和其他的医学检查、检验手段来判断疾病本质和确定疾病名称的临床过程。

中医诊断学绪论

中医诊断学绪论
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 位女施灸家。
唐代的《外台 秘要》记载了 消渴病患者的 尿液是甜味的, 以及如何通过 尿液诊断黄疸。
唐代创立 了世界上 最早的国 家医学专 科学校: 太医署。
唐代,颁 布了世界 上第一部 国家药典 《新修本 草》。
宋代,成立了 世界上最早的 国家卫生出版 机构:校正医 书局。
病房髹[xiū]漆浅蓝、浅绿
病房髹漆浅蓝、 浅绿,宗《冯 氏锦囊秘录》: “青禾绿草, 可以养目”之 旨。
高足病床
高足病床,亦 遵《寿世青 编》:“凡人 卧床,当令高, 则地气不及” 之遗训。
鼻子是胚胎发生最早的器官
为《汉书•杨雄 传》第一次道 破。之后《方 言》之“兽之 初生,谓之鼻。 人之初生,谓 之首”。《正 字通》:“人 之胚胎,鼻先 受形”。
再往回数两个甲子,2038减去120,是1918, 那么1918年到1919年这两个连续的太乙天符年 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西班牙流感”横扫全球,感染了10亿人,夺去了 2千万到4千万人的性命,当时世界人口才17亿。
对瘟疫的诊断
明朝末年,姑苏洞庭山有个老先生,姓吴, 字又可。那个时候也有疫病流行,吴老先 生在行医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流行的疫病 和传统讲的伤寒不同。
基本原理

基本原则

发展简史
司外揣内
见微知著 以常衡变
整体审察 四诊合参 病证结合
学习方法
绪论
望、闻、问、切、检测
分析 判断
诊 诊察 了解

辨证 辨病
治疗
诊断的概念:
诊断就是通过多病 人的询问,检查, 以掌握病情资料, 从而对病人的健康 状态合病变的本质 进行辨识,并对所 患病、证作出概括 行判断。

诊断学--绪论

诊断学--绪论

诊断学--绪论绪论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医生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诊断学也日益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诊断学的定义、发展历程、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展望诊断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诊断学的定义诊断学是通过收集患者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相关信息,结合医学知识和经验,对疾病进行判断和定性、定量的过程。

它在临床实践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为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诊断学的发展历程诊断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例如《黄帝内经》中已经有对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方法。

随着医学的发展,诊断学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开始注重病因学和疾病的基本机制研究。

20世纪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影像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诊断学的内容也得到了迅速扩展,并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诊断手段。

三、诊断学的重要性诊断学是医生判断疾病的重要工具,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准确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药物使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而一个错误的诊断则可能导致延误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病情的恶化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后果。

四、诊断学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未来诊断学将更多地借助基因检测、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技术手段实现个体化诊断和治疗。

例如,通过对个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可以辅助医生预测患者的遗传病风险,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此外,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将为诊断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例如基于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的医学影像诊断系统,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之,诊断学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患者提供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未来诊断学将进一步发展,借助基因检测、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个体化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诊断学绪论

中医诊断学绪论

疖 外感热毒或湿热内蕴
中医诊断学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三)以常衡变
“五色脉变,揆度奇恒” 《素问·玉机真脏论》
以正常的状况为标准,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
原理:以健康人体的标准或状态去衡量病人,
发现病人异常之处及病变之所在
中医诊断学
四、中医诊断的原则
(四)因发知受
发:人在疾病中出现的全身性反应。 受:感受的邪气和机体的状态。
二、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二)主要内容
4.病案
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是临床有关病人诊治情况的书面 记录。病案是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资料。
中医诊断学
二、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三)病、证、症三者的关系
病是独立的临床单元,它涵盖了从发病、发展及结 果等病变全过程。
证是病所处某一阶段的变化反映,是病在这一阶段主 要的变化。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一)司外揣内
整体观念 普遍联系
“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
盖有诸内者形诸外。”
《丹溪心法》
望面色
听声音 问二便
病人的外部表现
司外
揣内
切脉象 触肌肤
体内的病理变化
中医诊断学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二)见微知著
局部的、微小的变化
整体的、全身的病变
酒糟鼻 肺胃湿热侵入血络
•西汉淳于意:创立“诊籍”,应是我国最早的病案学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六经为纲辨伤寒,以脏 腑为纲辨杂病,奠定辨证论治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
一、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三)晋唐时期
•西晋王叔和: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确定寸关尺 三部诊脉部位,明确24脉名称,提出相类脉

诊断学绪论、基本检查法、一般检查

诊断学绪论、基本检查法、一般检查
计算机体层扫描 CT 磁共振成像装置 MRI 单光子断层照相机 SPECT 正电子断层照相 PET 聚合酶链反应仪 PCR
诊 断 学 ↓ 绪 论
诊 断 学 ↓ 绪 论
01
每个症状和体征
02
正常生理性、 功能性表现
03
异常病理生理改变
与临床医学各科对疾病的诊断有着一定的区别
诊断学中的诊断
临床诊断( clinical diagnosis)
疾病诊断过程一般有三个环节: 1、调查研究、收集完整和确实的诊断资料 2、结合和分析资料,建立初步诊断 3、有需要时作其他有关检查、动态临床观察、最后验证和修正诊断
诊 断 学 ↓ 绪 论
诊 断 学 ↓ 绪 论
01
临床诊断的要求
Learned with time and practice
William Osler
Teach the eye to see, the finger to feel, and the ear to hear
HOW TO LEARN
反复的临床实践经验
丰富的医学知识
鉴别、综合、分析
常用体格检查的器具
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结合临床考虑
注意点
诊 断 学 ↓ 绪 论
诊 断 学 ↓ 绪 论
如心电图、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查,以及临床上常用的各种诊断操作技术等;这些辅助检查在临床上诊断疾病时;亦常发挥重要的作用
辅助检查 ( assistant examination)
诊 断 学 ↓ 绪 论
近 10年诊断技术显著进步
诊 断 学 ↓ 绪 论
01
第二篇 体 格 检 查 P71
教学大纲
第一章 目的与要求: 了解:进行体格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检查方法及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详细讲解:触诊的方法: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 (分别介绍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及主要用途)。叩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重点讲解:视诊的内容:全身状态视诊和局部视诊,叩诊音及正常分布。嗅诊及某些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一般介绍:触诊的注意事项。听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绪论(诊断学)

绪论(诊断学)

诊断学
(三)实验诊断
诊断学
实验诊断是指在认真询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的基础 上,从患者的实际出发,针对性的选用检验项目;临 床实验室运用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学、细胞 学、病理学或其他技术,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或组织细胞等进行检验,以获得病原体、 病理变化及脏器功能状态等资料;医生通过对临床实 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与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协助临床进行诊断、观察病 情、制定防治措施和判断预后的方法。
诊断学
《诊断学》的教学方式与基础课有很大不同,除课堂教学、实验 课外,大量的教学活动应在医院内病床旁进行。在教学活动中, 必须要求学生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在体格检查、诊疗操作等过程中,必须关心体贴患者,切勿增加 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获得患者的信任是取得患者与医师配合 的先决条件。
诊断学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任何部分和系统的疾病都与整体和其 他部分或系统相互影响,因此,无论哪一临床专业学科都不能完 全脱离临床医学的整体而独立。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学的基本 理论在所有医学专业学科中都是一致的,因此,有关《诊断学》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内科,也适用于其他临床专业学 科。《诊断学》的内容,包括搜集临床资料的步骤和方法,对症 状、体征和各种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临床应用、结果评价、分析 和推理等,都是任何临床工作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因而也必然 成为各临床学科的基础,是所有临床专业的主干课、必修课。
诊断学
通过诊断学的学习,学会如何接触患者,更好地 进行医患沟通;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 及其他检查合理选择等,掌握获取各种临床征象的 基本功;熟练而正确地收集各种临床资料,分析、 评价、归纳、整理各种临床资料;利用医学知识、 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理念,分析、 综合临床资料,得出符合患者客观实际的临床诊断。

《诊断学绪论》课件

《诊断学绪论》课件

02
01
内窥镜检查
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患者体内病变部位,获 取病理学证据。
04
03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疾病的鉴别
对于症状相似的疾病, 需要通过鉴别诊断确定 具体疾病。
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案
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案不 同,鉴别诊断有助于制 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预防和保健指导
鉴别诊断有助于指导患 者预防和保健,降低疾 病复发风险。
诊断学的发展推动医学进步
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人们对疾病的认知和防治能力不断提 升,为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诊断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的诊断学
近代的诊断学
现代的诊断学
古代医学家通过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 ,以及采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来诊断疾 病。例如,希波克拉底等古代医学家 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经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诊断学逐渐形 成独立的学科。19世纪中叶以来,随 着细菌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的 发展,诊断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现代医学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创新和应 用,为诊断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 撑。例如,影像学技术、内窥镜技术 、实验室检测技术等在临床诊断中的 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随着人工智 能、基因组学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诊 断学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按照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 类。
常见疾病流行病学
研究常见疾病的分布、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
症状观察
通过询问患者病史、体查等方式,了解患者 的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标本进 行实验室检测,以辅助诊断。

利用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观察患 者体内结构和病变情况。

绪论

绪论




二、《诊断学基础》的内容
(五)影像诊断
1、放射诊断。
2、超声诊断
3、放射性核素诊断。
三、《诊断学基础》的重要性
1、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2、是学习各门临床课的“桥梁”。
3、适用于内科等各临床专业学科。
4、是毕业考核、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内容。
四、学习方法
1、善于同患者沟通。
2、结合基础,理解记忆。 3、重视临床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五、学习要求
1、对课程的学习要求。
2、要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学修养。 3、要有科学的学风和工作作风。 4、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疾病。 5、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诊断学基础 绪论
辽宁中医药大学 西诊教研室 汤溟
一、《诊断学基础》的概念
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
一门课程。
基本理论:研究诊断疾病的原理和建
立诊断的据。
诊断方法: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
验诊断、器械检查、影像诊断。
二、《诊断学基础》的内容

(一)症状诊断

1、问诊 是医师通过与患者或知情者交谈了解 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症状诊断主要通过问 诊来实现。
2、症状 患者主观觉察到的异常或病态改变。

3、症状学 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 表现及诊断要点。
4、症状诊断 是根据患者自觉症状即主观感觉 的异常而诊断疾病的方法。

二、《诊断学基础》的内容
(二)检体诊断
1、体格检查
医生利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 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 视、触、叩、听和嗅诊。
体格检查时的异常发现。
2、基本方法

1诊断学-绪论+发热

1诊断学-绪论+发热
1.指导学生如何接触病人:人际交往 2.确切的问诊而客观地了解病情 3.如何正确运用五大物理检查方法:
视、触、叩、听、嗅诊
发现和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4.结合基础课:解剖、病理、生理学等
判断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表现,可能发生的疾病
(二)临床资料的重要性 ◆是诊断疾病的基础: 病史、症状、体征、化验、辅助检查 ◆亲自掌握,全面了解 ◆某些局限于系统器官的疾病可有全身的表现 ◇心肌炎:乏力,气促,休克等 ◇肝炎:乏力,黄疸,消化系统症状等 ◆某些全身性疾病可反应某局部器官的临床表现 ◇白血病:胸骨压痛、局部骨骼痛 ◇带状疱疹
例如:CT,MRI,PCR等,只要求会临床运用
(四)系统的体格检查无可替代
1.先进的实验室检查不能代替:
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和规范的思维程序 2.操作力求准确熟练:例如肝脏触诊
长时间的反复实践的不断训练: 要非常重视诊断学操作,是当医生的基本功
三.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一)临床思维的定义:
在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将疾病的一般规律应用到判 断特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 临床思维包括两个要素: 1.临床实践:见习,实习,临床医生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科学思维: 对具体临床问题比较,推理,判断的过程。
◆合并症定义: 合并症是指在特殊的生理状况下或者一种疾病在发 展过程中,合并发生了另外一种或几种疾病,后一 种疾病不是特殊的生理状况或前一种疾病引起的。 例如: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糖尿病合并乙型肝炎
◆并发症与合并症的区别在于前后两种疾病之间有无 因果关系。有因果关系的就是并发症,无因果关系 的就是合并症。
五.学习诊断学的基本要求: 1.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练掌握:
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在体

《诊断学》第9版课件—绪论

《诊断学》第9版课件—绪论

二、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 正确理解诊断学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 ➢ 诊断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 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提高的重要性 ➢ 与学习临床各学科的关系 ➢ 重视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 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诊断思维的培养贯穿始终 ➢ 诊断学课程是学习人文医学的重要时机
三、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实践,如此反复循环。正确的诊断思维,才能将诊断失误减至最小限度
四、学习诊断学的要求
1. 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掌握基本的交流与沟通技能,掌握常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2. 能以规范的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的体格检查。 3. 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依据,即适应证,掌握检查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意义;熟悉血、 尿、粪等常规项目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术;了解现代化自动生化分析仪器的操作程序及原理。 4. 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图像分析的基本步骤;能辨认心肌供 血不足、心肌梗死、房室肥大、期前收缩、心房及心室颤动和传导阻滞等常见的心电图改变。 5. 能将问诊和体格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表达清晰、字体规范、 符合要求的病历。 6. 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资料,运用疾病诊断的基本步骤和临床诊断 思维进行分析,提出初步诊断。
《诊断学》第9版课件—绪论
主讲人:XXX
目录
CONTENTS
1 诊断学的学习内容 2 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3 建立正确的诊断思维 4 学习诊断学的要求
一、诊断学的学习内容
➢ 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 常见症状 ➢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 体征(sign) ➢ 实验室检查(维
➢ 一个诊断的正确与否,关键还在于是否拥有正确的临床思维 ➢ 临床思维的形成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反复实践,逐步获得的 ➢ 一个完整的诊断,除需要了解解剖学、功能学和影像学的诊断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诊断学绪论 ppt课件

诊断学绪论 ppt课件

2020/7/14
7
一 诊断学学习的基本内容 二 诊断学的学习方法与要领 三 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四 学习诊断学的要求
2020/7/14
8
一、诊断学学习的基本内容
1 病史采集 2 常见症状 3 体格检查 4 体征 5 实验室检查 6 辅助检查 7 病历书写 8 临床诊断思维
2020/7/14
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 诊断方法。
2020/7/14
17
6.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是应用各种器械对患者进行的相 关检查,如心电图、影象学检查、功能检查, 以及各种诊断操作技术等,以获取机体的结 构与功能变化的客观依据。
在问诊、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基础 上,有针对性地选用,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帮 助。
9
1.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问诊:即通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问与答,了解疾 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问诊十分重要,许多疾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 甲亢、甲减等)详细的病史采集,即问诊就可作 出比较准确的初步诊断(initial diagnosis)。
2020/7/14
10
2.常见症状(common sympotoms)
5,目前诊断明确,但是鉴于手术和后续支持治疗费用不菲,
这202对0/7/患14 者家庭的经济实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6
8.临床诊断思维
是与医师的各种操作技能同等重要的一种思 维技能,通过符合科学的思维逻辑,结合疾 病知识,对所获取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评 价、整理,以达到提出诊断的目的。
终身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
有些异常既是症状,也是体征,如皮肤黄染(黄 疸)。
2020/7/14

诊断学(第八版).-第九版诊断学

诊断学(第八版).-第九版诊断学

目录绪论第一篇问诊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第二章问诊的内容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第一节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第二节重点问诊的方法第三节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第四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第二节皮肤黏膜出血第三节水肿第四节咳嗽与咳痰第五节咯血第六节胸痛第七节发绀第八节呼吸困难第九节心悸第十节恶心与呕吐第十一节呕血第十二节便血第十三节腹痛第十四节腹泻第十五节便秘第十六节黄疸第十七节腰背痛第十八节关节痛第十九节血尿第二十节尿频、尿急与尿痛第二十一节少尿、无尿与多尿第二十二节头痛第二十三节眩晕第二十四节晕厥第二十五节抽搐与惊厥第二十六节意识障碍第二篇体格检查第一章基本方法第一节视诊第二节触诊第三节叩诊第四节听诊第五节嗅诊第二章一般检查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第二节皮肤第三节淋巴结第三章头部第一节头发和头皮第二节头颅第三节颜面及其器官第四章颈部第五章胸部检查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第二节胸壁、胸廓与乳房第三节肺和胸膜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五节心脏检查第六节血管检查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六章腹部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第二节视诊第三节触诊第四节叩诊第五节听诊第六节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七章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第一节男性生殖器检查第二节女性生殖器检查第三节肛门与直肠检查第八章脊柱与四肢检查第一节脊柱检查第二节四肢与关节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第一节脑神经检查第二节运动功能检查第三节感觉功能检查第四节神经反射检查第五节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第十章全身体格检查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第三节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第四节老年人的体格检查第五节重点体格检查第三篇病历书写第一章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第二章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第一节住院期间病历第二节门诊病历第四篇实验诊断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第三节血细胞形态特征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第五节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第一节血管壁检测第二节血小板检测第三节凝血因子检测第四节抗凝系统检测第五节纤溶活性检测第六节血液流变学检测第七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测第二节粪便检测第三节痰液检测第四节脑脊液检测第五节浆膜腔积液检测第六节生殖系统体液检测第五章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肾小球功能检测第二节肾小管功能检测第三节血尿酸检测第四节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第五节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六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第二节常见肝脏病检测指标变化特点第三节常见肝脏病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第七章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第一节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第二节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第三节血清电解质检测第四节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第五节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第六节其他血清酶学检测第七节内分泌激素检测第八节治疗性药物监测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第一节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第二节血清补体检验第三节细胞免疫检测第四节肿瘤标志物检测第五节自身抗体检测第六节感染免疫检测第七节其他免疫检测第九章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第一节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评价和检查方法第二节病原体耐药性检测第三节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四节病毒性肝炎检测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第六节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十章其他检测第一节基因诊断第二节流式细胞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三节染色体检测第五篇辅助检查第一章心电图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第四节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第五节心肌梗死第六节心律失常第七节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第八节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第二章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第一节动态心电图第二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第三章肺功能检查第一节通气功能检查第二节换气功能检查第三节小气道功能检查第四节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第四章内镜检查第一节基本原理简介第二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第三节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第四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第六篇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第一章诊断疾病的步骤第二章临床思维方法第三章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附录一临床常用诊断技术一、导尿术二、胸膜腔穿刺术和胸膜活体组织检查术三、经皮肺穿刺术四、腹腔穿刺术五、心包腔穿刺术六、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及肝穿刺抽脓术七、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八、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九、淋巴结穿刺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十、腰椎穿刺术十一、中心静脉压测定十二、眼底检查法十三、PPD皮肤试验绪论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疼痛
3。头面部疼痛——三叉神经——三叉神经 丘脑束——在脑桥与脊髓丘脑束会合— —
4。内脏疼痛——交感神经传入——脊髓后 根——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疼痛
® 分型 1。皮肤痛:⑴快痛; ⑵慢痛——不同神
经纤维传导 2。内脏痛:⑴真性⑵体腔壁痛 3。牵涉痛:患病部位的传入纤维和被牵涉
温单上,所形成不同形状的体温曲线叫 热型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发热
® ⑴稽留热:体温维持在39~40℃,24小时波动 范围不超过1℃
® ⑵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在39℃以上, 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
® ⑶间歇热:体温突然升高到39℃以上,经数天 降至正常,数天后又突然升高,如此交替出现; 疟疾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发热
® 机制: ® 外源性致热原——激活血液中中性粒细
胞、单核细胞等——内源性致热原—— 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调节中枢—— 通过 垂体内分泌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使骨 骼肌收缩,产热增加;通过交感神经使 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减少 散热。——体温升高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发热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呼吸困难
® 指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用力呼 吸同时有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呼吸困难
® 病因 ⒈呼吸系统:⑴呼吸道阻塞 ⑵肺部疾病 ⑶胸廓疾病 ⑷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肌功能障碍 ⒉循环系统疾病 ⒊中毒 ⒋血液病 ⒌神经精神疾病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呼吸困难
® 临床表现 ⒈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 ⒉端作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 ⒊酸中毒大呼吸、潮式呼吸(Cheyne-Stokes、陈
-施氏)、比奥呼吸(Biot) ® 伴随症状: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呼吸困难
® 瘀点、瘀斑、紫癜、血肿 ® 血管壁因素:瘀点瘀斑 ® 血小板异常:鼻出血、月经过多、脑出
血 ® 凝血因子:内脏、肌肉组织或软组织血

诊断学绪论(1)
皮肤黏膜出血
® 伴随症状 ® 四肢对称性伴关节痛腹痛血尿 ® 伴黄疸 ® 伴贫血、肝脾肿大 ® 伴广泛性出血
诊断学绪论(1)
皮肤黏膜出血
® 问诊要点 ® 诱因、时间部位、范围 ® 有无其他脏器出血 ® 肝肾疾病史 ® 病史家族式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发热
® 正常体温升高 剧烈运动或进餐后 月经前或妊娠期 高温环境下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发热
® 病因: 一。感染性发热: 二。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组织损伤或坏死 2。变态反应 3。内分泌代谢疾病 4。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高热无汗 5。直接导致皮肤散热减少的疾病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⑷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到39℃以上,持续数 小时后又迅速降至正常,数小时或数天后又突 然升高,如此反复出现;布氏杆菌病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发热
® ⑸回归热:体温急骤升高到39℃以上, 持续数天后又骤然降至正常,高热期和 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规律性交替出现; 见于回归热、何杰金
® ⑹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任何规 律。见于结核、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癌性发热
勤学苦练 要求:动口、动手:问诊、查体、写病 历
动脑:诊断思维 用功:实验室检查意义、适应症、 禁忌症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发热
® 定义: 任何原因使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导致体温升高
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 体温的调节: 正常人 体温调节由大脑皮层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
枢控制,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和散 热,使其保持动态平衡。 口测法:36.3~37.2℃腋测法:36~37℃肛测法 36.5~37.7℃
诊断学绪论(1)
2020/12/9
诊断学绪论(1)
诊断学绪论
® 定义: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 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是通过疾病的表现认识疾病内在属 性的一段程序。 诊断疾病是临床医学最基本的任务, 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前提。
诊断学绪论(1)
诊断学绪论
重要性: 同一种疾病可以有不同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同疾
诊、触诊、直接听诊 公元2世纪,罗马名医Galen区分动静脉,首创直肠和阴
道内镜。 1761年奥地利医师Auenbrugger发明叩诊法 1888年Laennec首创听诊器 17世纪末Leenwenhock使用显微镜 1724年Fahrenheit创造体温计 1847年Ludwig发明血压计 1854年Welcher创用血红蛋白计 19世纪末临床开始使用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 20世纪发明X线和心电图仪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腹痛
® 病因 ® ㈡ 慢性腹痛 ⒈消化性溃疡 ⒉腹腔内脏器的慢性炎症 ⒊腹内脏器慢性扭转 ⒋腹内脏器包膜的牵张:肝 ⒌腹内肿瘤 ⒍中毒与代谢障碍 ⒎神经精神因素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腹痛
® 临床表现 ⒈腹痛部位: ⒉性质与程度: ⒊影响腹痛的因素: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腹痛
® 原因 ①水钠储留②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③毛细
血管通透性增高④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⑤淋巴或静脉回流受阻。
诊断学绪论(1)
水肿
® ㈠全身性水肿 1。心源性 2。肾源性 3。肝原性 4。营养不良性 5。其他:黏液性;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药物性;特发性 ® ㈡局部性水肿 1。局部回流受阻:上、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2。淋巴回流受阻 3。血管神经性 4。其他:局部炎症、烧伤
® 体征: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 ® 有些异常改变病人能主观感觉到,其他人也能
客观检查到,既是症状又是体征 ® 症状学是广义的症状,也包括体征。 ® 症状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和线索,诊
断时必须结合所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切忌单 凭一个或几个症状而作出错误的诊断。
诊断学绪论(1)
诊断学绪论
® 基本方法: 1。病史采集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 4。各种临床辅助检查
诊断学绪论(1)
诊断学绪论
® 诊断学内容: 1。常见症状与体征 2。体格检查 3。问诊:病史采集 4。实验室检查 5。心电图检查 6。超声检查 7。其他:X线、CT、磁共振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
® 症状:病人能主观感受到的不舒适感、异常感 觉或病态改变。
病可以有相同的症状。
诊断学绪论(1)
诊断学绪论
® 理想的诊断: 解剖学与病理学密切结合。比如:急性胰
腺炎、急性心肌梗塞
诊断学绪论(1)
诊断学绪论
® 学习的长期性:需经过反复实践、连续 培训才能达到。
® “熟读王叔和不如阅历多”——不完全 正确。
® 既要熟读王叔和又要阅历多
诊断学绪论(1)
诊断学绪论
诊断学绪论(1)
头痛
® 问诊要点: ® 诱因 ® 起病 ® 毒物接触史:铅、酒精、CO ® 既往病史 ® 有无其他系统疾病史 ® 头痛时有无头晕、呕吐意识障碍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胸痛
® 病因: ⒈胸廓胸壁疾病:肋软骨炎、带状疱疹、
外伤、白血病、骨折等 ⒉呼吸系统疾病:气胸、肺栓塞、肺癌等 ⒊心胸与大血管疾病:心绞痛、心梗、主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疼痛
® 常见症状 ® 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 ® 是一种保护措施 ® 但强烈、持久的疼痛也会造成生理功能
紊乱。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疼痛
® 发生机制 1。刺激 ——神经末梢——脊髓后根——
脊髓丘脑侧束——内囊——大脑皮层中 央后回第一感觉区——痛觉 2。疼痛传入冲动——脊髓网状纤维、脊髓 中脑纤维、脊髓丘脑内侧纤维——脑干 网状结构、丘脑内侧部、边缘系统—— 疼痛情绪反应
® 伴随症状 ⒈急性腹痛伴发热、寒战 ⒉腹痛伴黄疸 ⒊腹痛伴休克 ⒋腹痛伴呕吐 ⒌腹痛伴腹泻 ⒍腹痛伴呕血、柏油样便 ⒎腹痛伴便血 ⒏腹痛伴里急后重 ⒐腹痛伴血尿
诊断学绪论(1)
腹痛
问诊要点: ® 诱因 ® 起病: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 伴随症状 ® 影响因素 ® 既往病史
诊断学绪论(1)
水肿
® 定义:过多的液体储留在组织间隙中而 出现肿胀。
部位的传入纤维由同一后根进入脊髓 4。深部痛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头痛
® 定义: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 ® 病因: ⒈颅脑病变:⑴感染:⑵血管病变⑶占位病变⑷
颅脑外伤⑸其他:偏头痛等 ⒉颅外病变:⑴颅骨病变⑵三叉神经、舌神经及
枕大神经痛⑶颈椎病及颈部疾病⑷眼耳鼻和牙 疾病所致 ⒊全身性疾病:⑴急性感染⑵心血管疾病⑶中毒 ⑷其他:肺性脑病、中暑等。 ⒋ 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及癔病
动脉夹层动脉瘤等 ⒋纵隔疾病:纵隔炎、纵隔脓肿、肿瘤等 ⒌其他:食管炎、食管裂孔疝、肝脓肿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胸痛
® 部位 ® 性质 ® 发病年龄 ® 时间 ® 影响胸痛的原因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胸痛
® 伴随症状 ⒈伴咳嗽、咯血:肺癌、肺结核等 ⒉伴呼吸困难:气胸、肺栓塞 ⒊伴咽下困难:食管疾病
诊断学绪论(1)
诊断学绪论
® 诊断的种类 1。病因诊断:说明疾病的本质,对疾病
的发展、转归预防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2。病理解剖诊断:病变的部位、性质、
组织结构或细胞水平的病变;不意味都 经过病理活检 3。病理生理诊断:疾病发生时器官或机 体功能状态的诊断。
诊断学绪论(1)
诊断学绪论
® 目的: ® 方法:医学沟通
诊断学绪论(1)
胸痛
® 问诊要点: ® 诱因 ® 起病: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 伴随症状
诊断学绪论(1)
症状学·腹痛
® 病因: ® ㈠ 急性腹痛: ⒈腹腔内脏器急性炎症 ⒉腹膜急性炎症 ⒊腹腔内脏器阻塞或扩张 ⒋腹腔内脏器扭转或破裂 ⒌腹腔内血管病变 ⒍腹壁病变 ⒎胸部疾病所致腹部牵涉痛 ⒏其他:铅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