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空气动力学
戴森吹风机工作原理
戴森吹风机工作原理戴森吹风机是一款颠覆传统的吹风工具,其独特的外观和高效的性能备受消费者青睐。
那么,戴森吹风机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从空气动力学原理、电机技术和智能温控系统三个方面来详细解析戴森吹风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戴森吹风机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戴森吹风机采用了空气倍增技术,通过内置的电机产生高速气流,将周围空气吸入并加速,形成高速的风流。
这种风流经过特殊设计的风道,可以产生更加集中和强劲的气流,从而达到更快速地吹干头发的效果。
与传统吹风机相比,戴森吹风机的空气倍增技术大大提高了吹风效率,使得吹风过程更加快速和舒适。
其次,戴森吹风机的电机技术也是其高效工作的关键。
戴森吹风机采用了数字电机,这种电机体积小、重量轻,但却能够提供强大的动力输出。
数字电机的高转速和高效能输出,为戴森吹风机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动力支持,使得吹风机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吹风效果。
此外,数字电机还具有低能耗、低噪音和长寿命的特点,使得戴森吹风机在工作时更加节能环保且稳定可靠。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戴森吹风机的智能温控系统。
戴森吹风机内置了智能温控芯片,能够实时监测出风口的温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确保吹风机在吹风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恒定的温度。
这种智能温控系统不仅能够有效防止过热伤害头发,还能够保持吹风的舒适感,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放心和舒适。
综上所述,戴森吹风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空气动力学原理、电机技术和智能温控系统三个方面。
通过空气倍增技术产生高速气流、数字电机提供强大的动力输出以及智能温控系统实时监测温度调节,戴森吹风机能够在吹风过程中实现更加高效、舒适和安全的吹风效果。
这些工作原理的结合使得戴森吹风机成为了一款性能卓越的吹风工具,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
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边界层流动测量实验摘要:边界层,又称为流动边界、附面层,它是流体流动过程中,紧贴壁面的粘性阻力不可忽略的一层薄薄的流体,它对主要流体运动的影响很大。
自普朗特提出该概念起,边界层研究就一直是流体力学研究中一个焦点和难点课题。
本实验通过热线风速仪测量距离凹口平板前缘不同位置点流体的速度分布情况,并对实验数据加以分析处理,从而确定出在不同工况中的边界层的厚度、位移厚度,以及避免粘性力等参数,最终分析边界层的特性。
关键词:边界层,热线风速仪,粘性力,雷诺数,拟合,标定1.实验简介此次实验是在一个开口式风洞中进行的,该风洞试验段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
设置风洞风机的运行频率为20Hz和30Hz、,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凹槽分离点20mm的边界层上的速度分布。
然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拟合热线风速仪实验前后标定曲线,得出标定误差值,从而分析比较这两种拟合方法的优缺点,并分析出实验中热线性能的稳定性。
2.实验步骤1)将皮托管固定在风洞试验段,轴线和来流速度方向平行。
记录皮托管标定系数k。
皮托管静压连接到压力传感器负压接口,皮托管总压连接到压力传感器通道1;2)热线风速仪探头安装在二位坐标架上,连接热线探头与恒温控制器输入、输出。
此时热线恒温控制器切勿通电!将热线探头移至和皮托管同一高度;3)热线输出连接到数据采集卡AI0,皮托管输出连接到数据采集卡AI1;4)将热线恒温控制器通电,打开MATLAB热线风速仪标定程序“hw calibration.m”,改变文件名运行程序;5)将热线移动至测量点(距离凹腔分离点X=20mm)上方自由来流中,调整风洞风速,风机运行频率f=30Hz, MATLAB运行热线速度分布测量程序“hw measurement.m”改变文件存储名称。
改变风洞风速,风机运行频率f=20Hz,重复步骤4;6)打开MATLAB热线风速仪标定程序’hw calibration.m’,改变标定参数存储文件名,重新运行标定程序。
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空气动力学英文名称:acerodynamics;aerodynamics定义1:流体力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空气运动以及空气与物体相对运动时相互作用的规律,特别是飞行器在大气中飞行的原理。
所属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动力气象学(二级学科)定义2:研究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运动以及它们与物体相对运动时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所属学科:航空科技(一级学科);飞行原理(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同名书籍空气动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同气体作相对运动情况下的受力特性、气体流动规律和伴随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它是在流体力学的基础上,随着航空工业和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个学科。
目录F1中空气动力学的最基本原理和公式空气动力学的发展简史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其它力学分支学科主要物理学分支图书信息1图书信息2F1中空气动力学的最基本原理和公式空气动力学的发展简史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其它力学分支学科主要物理学分支图书信息1图书信息2展开1.动量理论推导出作用在风机叶轮上的功率P和推力T(忽略摩擦阻力)。
由于受到风轮的影响,上游自由风速V0逐渐减小,在风轮平面内速度减小为U1。
上游大气压力为P0,随着向叶轮的推进,压力逐渐增加,通过叶轮后,压力降低了ΔP,然后有又逐渐增加到P0(当速度为U1时)。
根据伯努力方程H=1/2(ρv2)+P (1)ρ—空气密度H—总压根据公式(1),ρV02/2+P0=ρu2/2+p1ρu12/2+P0=ρu2/2+p2P1-p2=ΔP由上式可得ΔP=ρ(V02- u12)/2 (2)运用动量方程,可得作用在风轮上的推力为:T=m(V1-V2)式中m=ρSV,是单位时间内的质量流量所以: T=ρSu(V0-u1)所以:压力差ΔP=T/S=ρu(V0-u1)由(2)和(3)式可得:u=1/2[(V0-u1)] (4)由(4)式可见叶轮平面内的风速u是上游风速和下游风速的平均值,因此,如果我们用下式来表示u。
风力发电机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风力机的对风形式
风轮要正面对着来风方向才能最好的接受风能,面对风向,风轮在塔架 前方的称为迎风式风力机,风轮在塔架背风方向的称为顺风式风力机,
风力机的叶片数目
风轮除了三叶的还有双叶的,甚至单叶片的!
风力机的叶片数目
也有4叶、5叶、6叶的,在许多农用风力机中采用 多叶片结构的风轮。
机舱主要组成
民航飞机机翼的截面是常用的翼型,能产生较 大的升力,且对气流的阻力很小,常用的飞机 翼型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是有弯度翼型 (不对称翼型),见图,即使叶片弦线与气流 方向平行也会有升力产生,这是因为绕过翼型 上方的气流速度比下方气流快许多,跟据流体 力学的伯努利原理,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小, 翼片就受到向上的升力FL
翼型的升力与阻力
机舱主要组成
Hale Waihona Puke 翼型的升力与阻力在风力机的机舱里主要有发电机、齿轮箱、偏航 装置、风向标、控制柜等; 发电机是风力机产生电能的设备,由于发电机转 速高,风轮转速低,风轮需通过齿轮箱增加转速 后才能使发电机以正常转速工作; 控制柜控制风力机的对风、风轮转速等; 风向标测量风向发出信号给控制柜; 偏航装置按控制柜的信号推动风力机对风。
风力发电机的安 装与调试
窦建中 6014
水平轴风力机组成与形式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Composition and Form
风车
水平轴风力机的风轮旋转轴是水平方向的,和风向基本平 行。早在13世纪荷兰人就广泛使用风力机进行抽水、辗磨谷 物、 加工大麦等工作。 十八世纪末,荷兰全国的风车约有一万二千座,高高耸立 的抽水风车,使荷兰从大海中取得近乎国土三分之一的土地, 这是古代风力机应用创造的伟大奇迹,当然这也得益于荷兰一 年四季盛吹西风,才有如此动力。 后来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与应用逐渐淘汰了大 部分风车,目前荷兰还有两千余架各式各样的风车,由于利用 的是自然风力,没有污染,其中许多仍在发挥作用。
风机效率曲线
风机效率曲线
风机效率曲线通常表示了风机的效率随着风速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在特定的风速下,风机的效率可以达到最高。
这种效率通常以功率输入与功率输出的比值来表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机效率曲线类型:
1. 恒定效率曲线:在这种曲线下,风机的效率不随着风速的变化而变化。
这意味着无论风速如何,风机的效率都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
2. 递减效率曲线:在这种曲线下,风机的效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减少。
这是因为当风速过高时,风机的阻力也会增加,从而导致效率降低。
3. 递增效率曲线:在这种曲线下,风机的效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当风速增加时,风机的动力增加,从而导致效率增加。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风机效率曲线,具体的曲线可能会根据具体的风机型号有所不同。
风机的效率曲线通常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 风能发电:在风能发电中,工程师需要根据风机的效率曲线来选择最合适的风速,以便最大化风能转换效率。
2. 空气动力学:在研究和设计风机时,工程师会使用效率曲线来理解风机和风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最有效地利用风力。
3. 能源管理:在能源管理中,效率曲线可以用来预测和风能相关的能源消耗,从而帮助做出更有效的能源决策。
4. 环境工程:在环境工程中,效率曲线可以用来评估风机的性能,以及如何最有效地管理和利用风力资源。
5. 建筑能源工程:在建筑能源工程中,效率曲线可以用来评估和优化建筑物的通风系统,以及如何最有效地利用风能。
风机叶轮空气动力学
前言
•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机叶轮旋转 (风能转换成机械能),再通过传动轴驱动发电 机产生电能(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因此,风机 叶轮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发电系统产生电能的 多寡。 • 本次课程将对风机叶轮系统涉及的主要空气动力 学理论和技术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一、 影响风机性能的重要几何参数 二、风机叶片性能分析技术 三、风机叶片上的流场控制装置
它充分考虑了尾迹对自身的作用和叶片与尾迹之间的相互干扰因此它是一种更准确且物理上正确的方法涡流理论风机叶片上的流场控制装置涡流发生器涡流发生器通常安装在叶片的吸力面距离前缘1530弦长处借由延缓分离流的发生而提高最大升力但同时也使得阻力增加
叶轮空气 动力简介
朱雨 2008.02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翼型的气动特性
• 边界层的影响 翼型的气动特性和翼型表面的边界层密切相 关。在低雷诺数下,翼型表面从层流边界发展为 完全分离和失速;在中雷诺数下,翼型表面从层 流边界层经过分离气泡,再附着发展为湍流边界 层;在高雷诺数下,翼型表面从层流边界经过转 捩发展为湍流边界层。 不同的边界层发展情况对翼型的气动特性,特 别是阻力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尤为显著。
CFD方法
涡流理论
• 涡流理论在广义上,包括两个问题: 内部问题:通过叶片模型对叶片涡系的分析; 外部问题:通过尾迹模型对叶轮尾迹的分析。 • 外部问题一直是涡流理论的关注重点。其关键就 在于叶轮尾迹模型的选取。一般地,叶轮尾迹模 型可归纳为: 固定尾迹模型 预定尾迹模型 自由尾迹模型
涡流理论
风机叶轮性能分析技术
尽管作了准二维的假设,但是通过对叶素迎角 的修正,叶素理论考虑了旋翼的非均匀诱导入流 的三维效应。换言之,旋翼诱导速度不再假定是 均匀分布的;从而,能更真实地反映诱导速度沿 半径和方位角的变化。
风力发电机结构和原理
风力发电机结构原理杜容熠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能中有约2%被转变成风能,全球大气中总的风能量约为1014MW(10亿亿千瓦)。
其中可被开发利用的风能理论值约有3.5×109MW(3.5万亿千瓦),比世界上可利用的水能大10倍。
把风能转变为电能是风能利用中最基本的一种方式。
风力发电机一般有叶轮、发电机(包括装置)、调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叶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它把风的动能转变为叶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叶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
1.风力发电原理:1.1 风能的概念:风能:空气因为太阳能辐射,造成压力差,而发生运动的动能称为“风能”,风能的计算公式为:E=0.5ρsV³式中: E-风能(W)ρ-空气密度(kg/m3)S-气流截面积(m2)V-风速(m/s)风能密度(W):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风能,W=0.5ρV³。
有效风能密度:指风机可利用的风速范围内的风能密度(对应的风速范围大约是3~25m/s)。
1.2 风能发电的动力学原理风力发电采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并非风推动叶轮叶片,而是风吹过叶片形成叶片正反面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会产升力,令叶轮旋转并不断横切风流。
该原理类似于飞机上升时的原理,空气通过机翼,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向前的阻力。
如果将一块薄板放在气流中,则在沿气流方向将产生一正面阻力F D和一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升力F L其值分别由下式确定L:F D=0.5CdρSV2F L=0.5C LρSV2式中:CD-阻力系数C-升力系数L S-薄板的面积ρ-空气的密度阻力型叶轮V -气流速度如果把薄片当作叶片,将其装在轮毂上组成叶轮,那么风的作用力旋转中心线就会使叶轮转动。
由作用于叶片上的阻力FD而使其转动的叶轮,称为阻力型叶轮;而由升力FL而使其转动的叶轮,称为升力型叶轮。
目前为止现代风力机绝大多数采用升力型叶轮。
2.风力发电机的组成部分及特点:2.1 叶轮叶轮是将风能转化为动能的机构,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齿轮箱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
风扇扇叶 空气动力原理
风扇扇叶空气动力原理1. 引言1.1 风扇扇叶的功能风扇扇叶的功能非常重要,它是风扇的核心部件之一,起着传递动力、产生气流、改变风向等作用。
扇叶的设计与制造质量直接影响着风扇的性能和效率。
一般来说,风扇扇叶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功能:1. 传递动力:风扇扇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物理运动将电机或发动机的动力转化为气流动能。
扇叶的形状和数量会影响风扇的输出功率和风速。
2. 产生气流:风扇扇叶在运转时会产生气流,这种气流可以对空气进行循环,加速热量传递和湿度调节。
在夏天使用风扇时,扇叶产生的风可以降低室内温度,提高舒适度。
3. 改变风向:通过调整风扇扇叶的角度或旋转方向,可以改变风扇的送风方向和角度,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例如可以实现水平送风、垂直送风或者定向送风。
风扇扇叶的功能是非常多样化的,它不仅影响着风扇的性能,还直接影响着风扇的使用效果和舒适度。
在风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扇叶的设计和选择至关重要。
1.2 空气动力原理的重要性空气动力原理在风扇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深入了解空气动力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风扇扇叶的结构,提高风扇的效率和性能。
在风扇运行时,空气动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风扇扇叶是如何利用空气流动来产生强大气流的。
通过对空气动力原理的应用,我们可以改善风扇的噪音和振动特性,提升用户体验。
空气动力原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风扇材料的选择和制造工艺上。
只有深入理解空气动力学原理,我们才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确保风扇扇叶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性能表现。
空气动力原理对于风扇设计和性能提升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应用空气动力原理,我们可以不断改进风扇技术,提高风扇的效率和性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2. 正文2.1 风扇扇叶的结构与设计风扇扇叶是风扇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其结构和设计对风扇的性能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风扇扇叶的结构可以分为叶片、叶根和叶轴三个部分。
首先是叶片部分,叶片通常采用空心设计,以减轻重量和减小空气阻力。
基于风机学和空气动力学对密封空气管道中气球高度控制的建模
相对 应 整个 系 统 的响 应 来 说 , 该 是 不 大 的 , 应 在
一
般 情况 下 , 取 其 统 计 平 均 值 = . , 认 为 可 05 并
( )= 。 s s R J( )+Ls s E ( ) I( )+ 6 S ;
是 常数 。或 者按 最严 重 的情 况考 虑 , 取 =T 。
控制。与密封管道密封相连接的是风机, 需要控制模型底部 的风扇来控制物体 在管道 中悬浮的高度 , 中非线性红外线作为系 其 统的测量仪器。即: 输入为风扇的工作 电压 ; 输出为物体的高度。先后对 P WM 调压 、 扇 、 风 空气管道和 非线性红外 线等环节 建模 , 并且提 出 了各个参量 的获取方法。鉴于 系统 中涉及到 多个小系统的非线 性化建模 和 多个参 量 的获取 , 采用对 系统进 行
一ML 如 一
() 5
当开 关频 率 为 l H 0 k z时 , 0 1ms 在一 般 的 T= . , 自动控制 系统 中 , 间 常数 这 么 小 的滞 后 环 节 可 以 时
近 似看 成是 一个 一 阶惯 性环 节 , 因此
.
又 M =c I( 力 矩 常数 ) a C 一 式 中 : 为 电机转 轴 的 电磁力 矩 ;
2 13 环 节 的 动 态 结 构 图 ..
E ( )=K Q( ) 6S b s;
力( )= ( )一ML S ( ) S M S ( )~ S ; M s ( )=C ,( ) 。s 。 () 7
方 程组 联 立或 经代 换 消元 , 则得 象 方程 [ LS J。 +( R ) / +C K ] S J 。+ S+ b 力( )= C U ( )一( +R ) ( ) s Ls 。 M s
培训空气动力学
4. BETZ理论
4.1 Betz理论推倒 空气的质量: m = sv 空气的功率为:E = 1 / 2 ρsV 3 假设来流风速均匀,速度为 V1 ,流过风轮之后在远离风轮后面的 风速降为 V 3 . 风轮吸收的动能为:E = 1 m(V 2 −V 2) 1 3 2 如果不降低风速 V 3 =V1 ,就得不到功率。 如果风速降低太多,在极端情况下, V 3 =0,堵塞,也得不到 功率。 因此 V 3 在 V1 和0之间,存在一个值风轮获得最大能量。 空气的动能: E = 1 / 2 mV
3 1
Cp =
1
(1 + V 3 ) 1 − ( ) 2 V1 V1
V 对该式子关于 V 求一介导数并令其为0,就可以得到 V V = 1/3将该结果代入 C P 可得到 C P =16/27=0.59
3
3 1
4. BETZ理论
4.2 Bect理论结果 通过Bect理论,我们得到结果是: 通过一个理想的风机,我们最多可提取大约60%的 风功率。 风轮前后风速比为3/1时,风机可获得最大的风功 率。
3.1 翼剖面的升力特性
3.2 翼剖面的阻力特性
3.3 极曲线
3.3 极曲线
极曲线上的每一点对应对应一种升阻比以 及攻角状态。 为了得到最佳升阻比,可以从原点做极曲 线的切线,由于此时的夹角最大,故切点 处的升阻比最大,对应的攻角为最有利攻 角。 风力发电的变浆就是靠改变攻角,来改变 升阻比,从而不断的对风力发电机的功率 进行调节和控制。
沿着发电机叶片表面运动的气流,在 其上表面由于通过的路程较远,形成低压 区;在下表面由于通过的路程较近,形成高 压区。由于上下面的压力差,产生向上的 升力,并垂直于气流方向。在产生升力的 同时也产生阻力,风速因此有所下降。
风机基础知识及通风机的叶轮转向与叶片旋向
风机基础知识及通风机的叶轮转向与叶片旋向目录一、风机基础知识 (2)1.1 风机的分类 (3)1.1.1 按气体流动方向分类 (3)1.1.2 按工作原理分类 (4)1.2 风机的性能参数 (5)1.2.1 风量、风压、功率 (6)1.2.2 效率和容积效率 (7)1.3 风机的发展趋势 (8)1.3.1 高效化 (9)1.3.2 节能化 (11)1.3.3 智能化 (12)二、通风机的叶轮转向与叶片旋向 (13)2.1 叶轮的基本概念 (14)2.1.1 叶轮的结构 (15)2.1.2 叶轮的几何参数 (16)2.2 叶轮的转向 (17)2.2.1 正向旋转 (18)2.2.2 反向旋转 (19)2.3 叶片的旋向 (20)2.3.1 顺时针旋向 (21)2.3.2 逆时针旋向 (21)2.4 叶轮与电机的关系 (22)2.4.1 叶轮与电机直接连接 (23)2.4.2 叶轮与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 (24)2.5 叶轮与机壳的配合 (25)2.5.1 叶轮与机壳的间隙 (26)2.5.2 叶轮与机壳的密封性 (27)一、风机基础知识风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用于通风、排气、冷却等目的。
风机主要由电机、叶片、轮毂等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基于叶片旋转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将空气吸入并排出。
风机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包括工业厂房、商业建筑、住宅通风等。
了解风机的基础知识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风机至关重要。
风机的主要功能包括通风换气、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等。
通过风机产生的气流,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风机还能协助散热,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
在实际应用中,风机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了解风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以及正确操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风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叶轮。
叶轮是风机产生气流的关键部分,其结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风机的整体性能。
空气悬浮风机工作原理
空气悬浮风机工作原理
空气悬浮风机,也称为无叶风扇或空气动力风扇,是一种新型的风扇设计。
与传统风扇不同,空气悬浮风机没有旋转的叶片,而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来产生风。
空气悬浮风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高速电机:空气悬浮风机内部有一个高速电机,该电机可以达到高速旋转。
这个电机通常由永磁同步电机或直流电机构成。
2. 空气动力学原理:空气悬浮风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电机的高速旋转产生一个气流,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来产生风。
当电机旋转时,它会通过特殊的设计使空气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压力差。
这个压力差会引起空气的流动,并形成一个类似于风的气流。
3. 悬浮装置:为了实现无叶风扇的设计,空气悬浮风机通常还配备了悬浮装置。
这个装置可以使电机在高速旋转的同时,保持稳定的悬浮状态。
这样,在工作时,风机的机身几乎不会有震动,从而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4. 高效空气吸入:空气悬浮风机的设计还包括高效的空气吸入部分。
这个部分通常有一个特殊形状的进气口,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入周围的空气并形成气流。
总体来说,空气悬浮风机通过利用高速旋转的电机和空气动力学原理来产生气流,并通过悬浮装置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它
没有传统风扇的旋转叶片,因此更安全、更容易清洁,并且在性能和效率方面也有所提高。
空气动力学
超链接
Review of the basics on aerodynamics
Airfoil Theory:
The simplest aerodynamic form, but still quite complicated is the airfoil. It consists of a slender body, meanings that the thickness i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its length or chord.
对风机的影响
极大风速 风向180度掉转 超链接
天山南北、秦岭脚下、川南丘陵、金沙江河谷、大小兴安岭、 太行山下、皖南山区都能见到其踪迹。
山谷风
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 向山坡,这种风称“谷风(valley breeze)”;到夜晚,风从 山坡吹向山谷称“山风(mountain breeze)”。山风和谷风 总称为山谷风。
季风
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 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 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 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 化的风系,具有这种 大气环流特征的风称 为季风。
焚风
焚风(Föhn wind)是出现在 山脉背面,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 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 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焚 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 向下吹。
空气动力学基础
REpower North
风的形成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在水平方 向分布的不均匀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
能量源泉 大气运动 根本原因
各纬度加热不均 高低纬度间 热量差异
引 起 产生 水平气 空气垂直运动 压差异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2.5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2.5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
第五节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
2、几何意义
z p V 2 常数
g 2g
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在重力作用下作定常流动时,沿同一流线
(或微元流束)上各点的单位重量流体所具有的位置水头、压 强水头和速度水头之和保持不变,即总水头是一常数。
Z ——单位重量流体所具有的位置水头 p/(ρg) ——单位重量流体的压强水头 V2/(2g) ——单位重量流体所具有的速度水头
v y
w v z
fz
1
p z
u
w v x
w w w y z
第五节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
假如流体微团沿流线的微小位移ds在三个坐标轴上 的投影为dx、dy和dz。
1 p u u u
fx
x
u
x
v
y
w z
fy
1
p y
u
v x
第五节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
一、理想流体微元流束的伯努利方程
fx
1
p x
u t
u
u x
v
u y
w u z
fy
1
p y
v t
u
v x
v
v y
w v z
1 p w w w w
f z z t u x v y w z
p dx p dy p dz dp x y z
udu vdv wdw 1 d(u 2 v 2 w2 ) 1 dV 2
2
2
质量力只有重力
gdz 1 dp 1 dV 2 0
2
直联驱动风机原理
直联驱动风机原理一、直联驱动直联驱动是一种传动方式,其中电机与风机之间通过一根轴直接连接。
这种驱动方式确保了电机与风机之间的紧密配合,减少了能量损失和摩擦。
直联驱动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和高效能转换,为风机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基础。
二、风能利用直联驱动风机利用风能进行工作,将自然风的动力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风能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直联驱动风机在风能利用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三、空气动力学直联驱动风机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通过优化叶片形状和角度,实现了对风能的最佳捕获。
在风机运行过程中,叶片将气流引导至最佳方向,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和转换效率。
这种设计使直联驱动风机在风速变化时仍能保持高效运行。
四、能量转换直联驱动风机采用高效能量转换技术,将风能转换为电能。
通过精心设计的传动系统和发电系统,实现了高效能转换。
同时,直联驱动风机还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对风能和机械能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能量的高效利用。
五、维护简便直联驱动风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由于采用直联驱动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维护成本和故障率。
同时,直联驱动风机通常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部件,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可以确保风机的长期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直联驱动风机原理涵盖了直联驱动、风能利用、空气动力学、能量转换和维护简便等方面。
这些原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直联驱动风机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对这些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不断优化直联驱动风机的设计和运行,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空气动力学
风力发电的空气动力学原理风机叶片在空气中的受力特性与飞机的机翼在空气中的受力相类似,所以对风机叶片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很多是借鉴了对飞机的翼型的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技术以及飞机翼型的制造技术。
飞机在空气中运动所引起的作用于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取决于空气的物理属性,飞机的几何形状、飞行姿态以及飞机与空气之间的相对速度,因此在讨论空气动力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之前,首先来研究空气的基本属性。
空气动力学是关于气流特性的学说,相对于固体而言气体的特性。
空气动力学定律,尤其是旋涡、推力、正面阻力和升力使得飞机可以飞行。
相同的定律对于滑翔也很重要。
空气动力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
并非在每种具体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假设计算对特定现象作数字上或理论上的精确说明,因而要利用风洞试验结果。
所以空气动力学也是一门以经验为依据的科学。
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
气体和液体同固体相比较,分子间引力较小,分子运动较强烈,分子没有一定的排列规律,这就决定了气体和液体具有共同的特性,不能保持一定形状,而具有流动性。
从力学性质来看,固体具有抵抗压力、拉力和切力的能力。
因而在外力作用下,通常发生较小的变形,而且到了一定程度后变形就停止。
流体由于不能保持一定形状,所以它不能抵抗切力。
当他受到切力作用时,就要发生连续不断变形(即流动)。
这就是流体同固体在力学性质上的显著区别。
气体和液体除了具有上述的共同特性外,还有如下的不同特性:液体的分子跟分子的有效直径差不多是相等的,当对液体加压时,由于分子距离稍有缩小,出现强大的分子斥力来抵抗外压力,这就是说:液体的分子距离很难缩小,可以认为液体具有一定体积,因此通常成液体为不可压缩流体。
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例如常温常压下空气的分子距离为3×10-7,其分子有效直径的数量级为10-8厘米。
可见分子距离比分子有效直径大得很多。
这样,当分子距离缩小很多时,才会出现分子斥力。
因此,通常称气体为可压缩流体。
又因为分子距离很大,分子引力很小,而分子热运动起决定性作用,这就决定了气体既没有一定形状也没有一定体积。
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实验气体或空气流动问题的研究是流体动力学中一个特殊分支,称之为“气体动力学”。
由于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已较完善。
本实验通过在实验桌上的风机进行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小风洞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1. 学习与验证流体动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
2. 掌握流动空气中总压力、静压力、动压力的测试仪器及测量方法。
3. 研究与进行风洞、风阻等实验。
二、实验原理能流动的物质叫做流体,因而流体这个名称包括液体和气体。
液体和气体的显著区别在于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几乎不能压缩。
对静止流体问题的研究称为“流体静力学“,对运动流体问题的研究称为“流体动力学”。
流体作稳恒流动时,流体中每一质点,从某一点到达另一点的运动速度虽然可以改变,但是每个流体质点经过空间一给定点的运动速度,是不随时间而变的。
对流体稳恒流动的研究是流体动力学中的重要内容,流体动力学主要的两个基本定律是理想流体的的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力方程。
(1) 连续性方程:图1对于不可压缩流体作稳恒流动时,在任一稳恒流动的流体内作一封闭曲面。
见图1,在图示的封闭管道中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横截面A 1和A 2,当流体从管道一端稳恒流入,若在两个横截面处的流速分别为v 1和v 2,流体的密度为ρ。
则在时间dt内,流经A 1的流体质量dt v A 11ρ等于流出A 2的流体质量dt v A 22ρ。
所以流体的连续性方程表示为:2211v A v A = (1)也就是说,流体在一封闭管道中流动时,在管道横截面大处,速度小;在管道横截面小处,速度大。
(2) 伯努力方程:当不可压缩的流体在一管道中稳恒流动时,如果流管各处的横截面积不同,则各处的流速也不同,也就是说流体是加速或减速流动的。
因此流体必然受到合力作用。
当管道各处并不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时(重力势能不一样),管道中不同二处的压力差不仅与这两处高度差有关,而且也与这两点的流速差有关。
这二点压力差的一般表达式是由伯努利(D.Bernoulli)1738建立的。
垂直轴风机叶片形状分类
垂直轴风机叶片形状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理论模型、设计理念、工程实践等。
以下是其中的几种分类方式,每种大约在800字左右。
一、基于理论模型的分类:1. 流线型叶片:这种叶片形状基于流线型理论,即叶片表面应尽可能接近流体的流动线条,以减少流体在叶片表面的摩擦力,提高风机的效率。
流线型叶片通常具有较小的扭曲度和弯曲度,能够使空气更加顺畅地通过叶片。
2. 翼型叶片:翼型叶片基于翼型理论,即叶片的形状应类似于鸟翼,能够产生升力。
这种叶片通常具有较大的展弦比和较小的扭曲度,能够使空气在叶片表面产生涡流,从而提高风机的效率。
二、基于设计理念的分类:1. 薄叶片:薄叶片的设计理念注重轻量化,通过采用较薄的叶片材质,可以使风机更加轻便、高效。
薄叶片通常具有较小的弯曲度,能够减小叶片的质量和风机的功耗。
2. 空气动力学叶片:空气动力学叶片的设计理念注重空气流动的优化,通过采用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形状和表面处理,可以使叶片更好地引导空气流动,提高风机的效率。
这种叶片通常具有较高的扭曲度和较小的展弦比,能够产生较强的涡流。
三、基于工程实践的分类:1. 常规叶片:常规叶片是最常见的垂直轴风机叶片形状之一,其特点是形状简单、制造容易、维护方便。
这种叶片通常采用翼型设计,能够产生较好的升力和效率。
2. 扭曲叶片:扭曲叶片是一种新型的垂直轴风机叶片形状,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扭曲度,能够产生较强的涡流。
这种叶片通常适用于需要提高风压和风量的场合,如高层建筑的风压控制和通风系统。
综上所述,垂直轴风机的叶片形状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
其中,基于理论模型的分类主要关注叶片的形状和流动特性;基于设计理念的分类主要关注叶片的设计思路和优化方向;基于工程实践的分类则关注实际应用中的需求和特点。
这些分类方式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垂直轴风机的叶片形状。
每种叶片形状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合,因此在选择垂直轴风机的叶片形状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维空气动力学
叶片细长,展向速度远小于流向速度;二维流动
The reacting force F:作用力
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力矩系数均是攻角α,雷诺数Re、马赫数M的函数
升力L:垂直于来流;
升力系数:在α达到一定值前,升力系数随攻角线性变化,斜率大约为2排/rad;
失速后,升力系数以一个非常几何依赖性的方式下降;
阻力D:平行于来流;
阻力系数在小攻角时几乎是一个常数,但是在失速后迅速增大;
对于阻力系数,当雷诺数达到一定值时,雷诺数对其的影响很小。
升力阻力方向
力矩M:作用点1/4弦长处;力矩系数
雷诺数的影响主要和翼型边界层发生层流到湍流转变的点有关;翼型的失速依赖于几何形状;薄翼型的前缘曲率大,比厚翼型更易发生失速。
如果分离发生在翼型后缘,并且随着攻角的增加变化缓慢,这是一个平缓的失速;但是如果分离开始于翼型的前缘,整个边界层可能随着升力的突然下降而同时发生分离。
粘性边界层的性质非常复杂,和翼型的曲率、雷诺数、表面粗糙度,高速时的马赫数都有关系。
层流翼型
三维空气动力学
定量的描述流体流管三维翼,展向升力分布对上游流动及当地迎角的影响;
翼是有限长度,以翼型为截面,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的横梁;
尾涡
小攻角,无粘,Laplace方程、
Kutta-Joukowski方程
一个强度为的涡线代替翼型;小攻角时,3维翼产生的升力用一系列展向的涡线模拟(附着涡);尾涡模拟三维翼产生的涡流层。
由Biot-Savart定律知,自由涡在任意展向诱导产生一个向下的速度分量
W为诱导速度
Multhopp’s solution of Prandtl’s integral equation
在旋转的叶片失速后,科氏力及离心力边界层分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分离的边界层中,相对于离心力,速度和动力都比较小,离心力式流体沿展向流向叶尖;科氏力产生顺压力梯度使流向叶尖的流体向尾缘偏离;
科氏力和离心力改变了失速后二维翼型的数据
风力机后的涡系
由于水平轴风力机有旋转的叶片组成,那么必然存在与线性平移翼相似的涡系。
在转子后自由涡的涡层是螺旋向的;强叶尖涡位于转子尾流的边缘,根部涡主要位于转轴的轴线上。
这个涡系诱导产生了和风方向相反的轴向速度,产生了和转轮叶片旋转方向相反的切向速度分量
注意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同,力方向不同
轴向诱导速度、周向诱导速度
理想风力机的一维动量理论
通过转轮的流线
转子前后轴向速度、压力分布
转轮(阻力装置)使风速下降
来流圆环控制体,动量方程
功率P,推力T
轴向诱导速度
功率系数Cp,
推力系数CT
最大功率系数0.593,贝兹极限,诱导因子1/3;
风力机,大推力系数对应着大轴向诱导因子,此时对应着低风速;
当轴向诱导因子a大于0,4时,简单动量理论不适用的原因是当速度由Vo到u变化过大时,外流动量转化为尾涡时会形成涡流,导致在尾涡边缘的自由剪切层不稳定。
旋转的影响
周向诱导因子
经典叶素动量理论(BEM)
在一维动量理论中,实际的转子几何形状如叶片数、叶片扭角、弦分布、翼型都没考虑。
在BEM模型中,对环状控制体有以下假设:
1、径向互相独立
2、叶片对来流的力是一个常数,这相当于风轮由无限个叶片组成。
(普朗特叶尖损失因子修正实际风轮由有限个叶片组成)
叶片实度:
由式(6.21)和(6.4)
由式(6.22)和(6.5)
迭代方法求轴向诱导因子a、周向诱导因子a’
1、假设a=a’=0;
2、利用(6.7)求入流角φ;
3、计算当地攻角α;
4、根据翼型空气动力学特性曲线得到叶素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
5、由(6.12)(6.13)计算叶素的法向力系数和切向力系数
6、由(6.23)(6.24)计算新的a、a’
7、比较新计算的a和a’值与前一次值,如果误差小于设定值,迭代结束;否则继续步骤(2)继续迭代。
8、计算叶片每部分的当地载荷
以上是BEM方法的基本准则,但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结果,需要应用两个修正方法。
1、普朗特叶尖损失因子(修正无穷多叶片的假设)
2、葛劳渥特修正方法(当轴向诱导因子大于0.4时,推力系数与a的经验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