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概论作业

林学概论作业
林学概论作业

林学概论结课论文

浅析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与可持续发展

姓名:王俊霖

学号:1308101099

摘要: 林业不仅是我国一项基础产业,更是一项事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其担负了优促进经济发展和化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0.128 hm2,是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21.3%;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为9.048m,为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12.5%;森林覆盖率为16.55%,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因此,中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林业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从发展生态经济林和非公有制林业、注重推广林业标准化以及重视人工林的地位等方面,简述了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并对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引言: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将从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阐述和分析本文观点。

正文:

1、中国林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

1.1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小

中国森林面积居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列第5位,森林

蓄积量仅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扎伊尔.印尼之后,列第7位。中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0.128 hm2,是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21.3%;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为9.048m?,为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12.5%;森林覆盖率为16.55%,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世界平均为25%)。中国专家学者估计,这种情况在长期内很难改变,未来森林面积只能达到2.522亿hm2,即森林覆盖率达到26.3%(蓄积量达211.37亿m?),接近现在的世界平均水平,但在人均森林资源占有值上仍相当于现有世界水平的40%以下。

1.2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

中国的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平均,西部地区在整体上远远落后于全国。青海省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但青海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0.35%,西部的其他省份如新疆.宁夏.甘肃的森林覆盖率分别只有0.79%.l.54%.4.33%;而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云南6省区森林面积就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1.27%;南方10省(区)平均森林覆盖率为38.22%。这是导致生态环境未能得到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现有林木资源中,商品林比重较大,生态林.防护林较少。

1.3天然林破坏严重,对森林资源的认识片面

长期以来,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功能.价值的认识是十分模糊的。人们较多关注的是其征税功能和承载功能,以及能够在市场上反映这些功能的直接价值-----经济价值,而忽视那些不能直接在市场上体现的功能和价值。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当时国民经

济建设的需要和林业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林业部门实际上执行了一条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方针,对森林资源造成了过度采伐破坏,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森林资源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空气.降低噪声.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以及提供旅游休闲场所等多种生态价值功能。森林资源的多功能决定了它的多价值,中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在经济发展初期以牺牲其生态价值为代价,单一追求林业资源的经济价值。

2、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地球之肾”、“地球的癌症”和“地球的免疫系统”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

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

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3.5推广林业标准化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从1998年起,全区实施竹业产业化战略,建立林业标准化体系,推出林产品品牌.培育林产品名牌,实施名牌战略,实行产业化经营。通过实施林业标准化,该区不仅在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长防林国债造林等项目中,能够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也在发挥了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提高了林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不仅解决了林产品“卖难”的问题,也提高了林产品价值,增加了山区农民收人,发挥了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3.6充分认识和全面发挥人工林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

人工林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商品和服务,不仅提供原木.薪材和非木林产品(如饲料.养蜂.食用油.单宁.软木塞.橡胶.食物等)等有

形产品,而且还能提供保护功能.环境服务(如固碳.排盐.生物多样性).游憩(渔.猎.徒步旅行).控制土壤侵蚀.恢复退化土地的生态等无形服务。

通过大力发展和构建人工林,不仅可以迅速扩大森林面积,还可以收到森林的多种效益,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值得大力提倡并积极推广。

4、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在可持续发展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逻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新时期的林业发展必须协调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今后的中国,随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人与自然长久和谐。只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了,人的发展才能获得永续的发展空间。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性事业,她体现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有学者提出,林业可持续发展应定位于政府公共建设,同时依靠全社会力量,在中央政府直接拨款.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集体.个人以及社会团体投资等多方面争取林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的资全,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曲春宁.加强征占用林地管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

林业,2004,(5A).

[2]王莹.杨树旺.我国林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环保产业2004,⑷.

[3]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R].

[4]唐鼐.以人为本促进林业可持续展[J].中国林业,2004,(6A).~

[5]樊全拴,颜茹,何玉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4(1).

[6]程晓建,黎章矩,戴文圣等.生态经济林与可持续发展.浙江林业科技,2003,23⑸:79~82

[7]刘家顺.充分认识和全面发挥人工林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8]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10]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11] 李娜.浅谈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J].民营科技,2008(1):72~73.

[12] 徐宣风.论林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民营科技,2008(13):111~112.

林学概论期末重点

第一章导论 1.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森林有关的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经营的学科,是一门涉及生物 学、物理学、经营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的综合而复杂的学科,包括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基本理论和科学体系。 2.林业就是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及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 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 3.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 第二章森林及其分布 1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同时包括其他生物在内受环境的制约并影响环境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 2森林的特征: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 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 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高 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相对较高 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3林分: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4森林分布的地段性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合称植被分布的三相地带性。5热带雨林的特征:热带雨林种类成分丰富、层次结构复杂。 林内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发达。 乔木具板状根,林木常有老茎生花现象。 一年四季都有树木开花结果,季相不明显。 6温室效应:把气体的浓度在大气层中的增高而使地球表面大气的年平均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第三章主要森林树种概述 1 森林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①人口增长②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 ③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④外来种引入 ⑤环境污染⑥自然灾害 2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对策? ①建立健全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②提高公众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③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工作④加大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投入 ⑤用森林生物多样性原理指导人类的行动 3白花泡桐:埋条繁殖,根蘖繁殖

林学概论-实习一11

实习一:苗圃常规生产作业参观实习 1.实习目的: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全面地了解育苗生产过程,学习和掌握各项操作技术。 2.实习内容:播种前的种子催芽、育苗前的整地、播种、扦插、育苗地的管理、苗木移植、苗木调查、起苗等作业,以及现代化苗圃的参观。 3.催芽的目的和意义、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目的:练习并掌握种子催芽各种方法的操作技术,并进一步理解催芽的原理。 意义: (1)催芽能缩短出苗期,出苗整齐,并能提高场圃发芽率 (2)经催芽后的种子,还可增强苗木的抗性 技术要点:种子催芽要掌握适宜的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条件。 注意事项:无论采用哪种催芽方法,催芽时都应注意:所用器具必须干净,特别是无油污;要做到及时翻种、洗种,每天都要将种子翻动2~3次,翻动时要轻缓、均匀,每天冲洗种子时用水要干净,要用20~25℃的清水冲洗,用量不宜过大,并及时滤去余水;保持适宜的温度,最高不超过30℃,最低不低于20℃;当烟芽生长不整齐时可经筛选分批播种或将选出的生长较大的烟芽放在冷凉处,控制生长,其余的继续催芽。 4. 土壤耕作作用及主要环节? 环节与作用:

①、平地:使圃地平坦,便于耕作和作床(垄),同时有利于灌溉和排水等育苗作业 ②、浅耕灭茬: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消灭杂草和病虫害,减少耕地阻力,提高耕地质量。 ③耕地:又叫犁地,是土壤耕作的主要环节 ④耙地:耕地后进行的表土耕作环节 ⑤镇压:破碎土块、压实松土层、促进耕作层的毛细管作用 ⑥中耕:中耕是在苗木生长期间进行的松土作业 5.如何确定播种期? (一)春季播种:春播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以幼苗不受晚霜危害的前提下,越早越好。一般南方2-3月,北方3-4月。 (二)秋季播种:重要的播种季节,一般中、大粒种子或种皮坚硬具有休眠特性的园林植物种子,适宜秋播。秋播后,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催芽过程,翌年春天发芽早,出苗齐。如板栗、白蜡等。 (三)夏季播种:适宜于春、夏成熟而又不宜贮藏的种子或生活力弱、易失水丧失发芽力的植物种子。一般随采随播。宜早不宜迟,以保证苗木越冬前能充分木质化。(四)冬季播种:主要用于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不结冻地区。 6.播种技术事项?播种方法条播、点播、撒播各自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技术事项: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 母树林是以大量生产播种品质和遗传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的林木种子的林分。生物肥料是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对苗木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制成的肥料。 种子园是由优树的无性系或家系组建的,以大量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林。种子的休眠是指种子由于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种子不能立即发芽或发芽 良种采穗圃是为优良无性系造林提供插条和种根的采穗圃。困难的自然现象。种子休眠有强迫休眠和生理休眠2种类型。强迫休眠。由于得不到母树林改建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去劣疏伐。种子发芽时所需要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而不能立即发芽。生理休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年积温较高、有适度的降水、避免灾害性气候频发地区; 眠。种子成熟后,即使给予一般的温度、水分、氧气也不能很快发芽或发芽很少。造?地形要平缓、开阔、向阳、面积较大;?土壤要土层厚、肥力中等、透气排水好、 成生理休眠的原因很,如:?种皮构造?种胚状况?抑制物质多酸碱性适宜该树种、有灌溉条件等;?园址周围应该与同种其他林分有一定的花粉 苗圃常用肥料的种类其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3类隔离距离;?交通方便,有充足的季节性劳力来源。 在苗圃中常用的施肥方法有施基肥、种肥和追肥3种。追肥是基肥和种肥的补充。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整地、确定栽植密度、 插穗生根的类型:?皮部生根。?愈合组织生。根合理配置无性系、繁殖材料准备(嫁接)和定植等。

影响插穗成活的主要原:因(1)内在因素。 ?树种的遗传性。?母树状况及枝条的良种采穗圃的建立,一个良种采穗圃通常为特定的林业生产单位(林场或苗圃)服年龄。?枝条部位和发育状况。?插穗长度与粗度。(2)外界条件。?土壤温度 ?务,面积大小要适当,一般为育苗面积的1,10左右。建圃用地条件一般与育苗地土壤湿度?土壤的通气条件。相同,要求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便于排灌,交通便利,劳力充足,通常 苗木质量的评定和表示方法:一般将苗木分成?、?和?级苗3个等级,?、?是合建在苗圃附近以方便繁殖材料供应。为便于管理和枝、根采集,圃地按品种或无性格苗,?级苗是不合格苗,进行分级时以地径为主要分级指标,苗高为次要指标。系分区,同一品种或无性系的植株集中种植在一小区内。采条母树的株行距以利于高床:指床面高出步道的苗床,优点,足排水良好,增加肥土层厚度,步道可用于种条生产和管理为准,树种间有所不同,一般在1 m×1 m内。采条母树的繁殖方式 侧方灌溉和排水,床面不易板结,能提高土壤温度,缺点是做床费工成本高。以埋根、扦插为主。为利于种条的大量生产,采条母树多培养成丛枝式树型,根据低床:指床面低于步道的苗床,优点是利于保持土壤水分,便于灌溉,但灌水后易使不同树种的生长特点,培养的树型也可以有所不同。 土壤后易使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灌溉方法:地面灌溉、喷灌、滴灌。种子成熟:当种胚成长发育成有胚根、胚芽、子叶、胚轴等部分,具有发芽能力时。容器育苗的意义和技术:1.提高造林成活率2.造林季节不受限制3.节省种子4.育苗周生理成熟:种胚发育到具有发芽能力时。 期短5.便于育苗全过程机械化。形态成熟:果实具有成熟时的正常大小和颜色,种皮变得坚硬致密,种子含水率降苗木出圃有哪几个环节,起苗、分级、产量统计和包装运输。低,内部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状态时。

第七章植物学基础知识

第七章植物学基础知识 (一) 植物分类学基本知识 ?生物分界,到现在都有争论,但有几个较为公认的: ? 1.最早分为植物动物两界。 ? 2.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86年提出分植物、动物、原生生物三界。 ? 3.1969年,R.H.Whittaker提出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营养方式提出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真菌五界。 ? 4.由于五届系统未能反映非细胞生物阶段,我国陈世骧提出三总界:非细胞总界(病毒)、原核总界(细菌和蓝藻)、真核总界(植物、动物和真菌)。 ? 5.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另一分法,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真菌、古菌六界。 ⑴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即植物分类的基本等级,以白玉兰为例: ?界(Regnum)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门(Divisio,Phylum)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 ?亚门(Subdivisio)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纲(Clasis)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目(Ordo)木兰目(Magnoliales) ?科(Familis)木兰科(Magnoliaceae) ?属(Genus)木兰属(Magnolia) ?种(Species)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 ?根据各种植物在长期演化中所形成的特点,通常将地球上的植物分成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①藻类植物 特点:多生活于水中;大小和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单细胞-衣藻,多细胞-水棉,构造复杂体积很大-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②菌类植物 ?生活环境广泛;形态大小多样;一般为异养生物。有的有益(固氮菌) 。 ③地衣 ?菌类和藻类的共生体。 ?根据其生长状态可分为: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三类。 ?强的耐旱和耐寒能力(能在裸露的岩石上生长、北极或其它不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可以繁殖成群落);对空气污染非常敏感(二氧化硫);可将岩石分化成土壤。 ④苔藓植物 ?有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大多数仍需要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结构简单而矮小;有茎叶分化,可直立生长,但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由1或几个细胞构成的丝状体,具有固定和吸收作用如,葫芦藓。 ⑤蕨类植物 一般陆生,少数水生;有根茎叶的分化;不产生种子,以孢子繁殖;常分布在森林草本层中,不少种类可作为指示植物。 ⑥种子植物 ?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最大的特征是能产生种子,胚包含在种子内,使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裸子植物:主要特征,胚珠外面没有心皮包被,因而形成的种子是裸露的。多为乔

林学概论课程重点

林学概论课程重点 第一章概述 森林: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据相当大的空间(或面积),具有一定的结构,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我国森林法关于森林的概念:指土地面积≥0.0667hm2(1亩),郁闭度≥0.2,离地生长高度≥2m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天然与人工幼林,符合这一标准的竹林,以及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行数在≥2行且行距≤4m或冠幅投影宽度≥10m的林带。 郁闭度: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 森林的特点: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 第二章森林及其分布 森林的组成:森林植物、森林动物、森林微生物和林地。 森林的种类: 根据起源:天然林、人工林 根据人为干预程度: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 根据树叶形状:针叶林、阔叶林 根据林木组成:混交林、纯林 根据用途: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林木; 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 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物群落与其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功能系统。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组成结构复杂、 生物量高的一种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1、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 2、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 3、稳定性相对较高 4、生产力相对较高 5、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林分:是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具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根据成熟度林分分为:幼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 我国森林的纬度地带性:寒温带针叶林带(大兴安岭)——温带针阔混交林带(小兴安岭——长白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华中)——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带(华南) 第三章主要森林树种简介 生物多样性: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多种多样的活有机体和生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森林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森林地段的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1)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物种之间协同、竞争的关系,体系内能流、物流的循环,体系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保证了系统内的协调及系统与环境的统一。正是这种协调和统一,使得系统稳定。 森林内非常复杂的生物多样性使森林生态系统内部有良好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使得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和农田等其他陆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这也是混交林比纯林更加稳定的原因所在。混交树种越多,程度越高,生态环境越好,越不易受外界影响。 2)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森林是一座庞大的基因库,森林中形形色色的生物防治是各种遗传基因的外在表现。目前全世界已经鉴定的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约170万种,其中森林内物种占60%以上。

西南林业大学,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大纲详细解析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 一、林学的基础知识 1、森林的概念与特征: 1.1森林的概念、特点 概念:以乔木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有相当的空间,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地理群落。 特点:a.寿命长,生长周期长;b.成分复杂,产品丰富多彩;c.体积庞大,地理环境多种多样,类型复杂;d.具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e.具有庞大的生产能力,拥有最大的生物产能;f.对周围环境具有巨大影响力 1.2森林的植物成分: 根据其所处地位分为林木、下木、幼苗(1年内)幼树(超过1年,但高度未达乔木林冠层一半)、活地被物和层外植物(层间植物) 林木(立木):森林植物中的全部乔木。 优势树种:建群树种,在森林中,株数材积最大的乔木树种,对群落的形态、外貌、结构及对环境影响最大,决定着群落的特点以及其他植物的种类、数量、动物区系、更新演替的方向。 主要树种: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一般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 伴生树种:陪伴主要树种生长的树种,一般比主要树种耐荫,促使主要树种干材通直、抑制其荫条和侧枝的发育。 下木:林内的灌木和小乔木,其高度一般终生不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度的1/2。层外植物(层间植物):没有固定层次的植物成分。 林分:将大片森林按其本身特征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区划成若干个内部特征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的森林地段。 林分调查因子:能客观反映林分特征的因子。 林分起源:森林发生形成特点,一般为天然林和人工林。 种子起源称为实生林,根上萌生或抽根蘖萌芽形成的林分称为萌生林。 树种组成系数:为表达各树种在林分中的组成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量(胸高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胸高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2%~5%用+,<2%用-。 林相: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称作林相或林层。 我国划分林层的标准:(由上到下I、Ⅱ、Ⅲ) a.次林层平均高度与主林层平均高度相差20%以上(主林层为100%) b.各林层林分蓄积量不少于30m2/hm2 c.各林层平均胸径在8cm以上 d.主林层林木疏密度不少于0.3,次林层疏密度不小于0.2。

林学概论复习题

一、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林学、林业、森林的定义?林学的研究对象?森林资源的主体?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影响森林类型及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森林分布的一般规律?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世界森林资源的类型?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森林类型?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手段?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温室效应?联合国减排二氧化碳的举措?碳源?碳汇?碳汇交易?植物分类的方法?自然分类法?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植物检索表的种类?植物界的基本类群?藻类植物的特征?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类型?总初级生产量?生物量?食物链及其类型?物质循环的类型?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良种?苗圃的类型?种子消毒常用试剂?种子催芽的概念?催芽的方法?苗床育苗方式?播前土壤处理方法?播种方法?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过程(阶段)?苗木越冬死亡的原因?苗木防寒措施?扦插生根的机理?扦插成活的关键?插穗生根的类型?嫁接方法?影响移植苗成活的关键因子?苗木假植的作用?种子品质包括?种批概念?净度?发芽率?种子休眠的类型?种子休眠的原因(课件)?种子贮藏方法及其条件?种子的成熟过程包括?生理成熟概念?采种方法?种子调制的概念?种子安全含水量?种子生活力鉴定方法?种子干燥方法?自然干燥方法包括?林木群体生长发育阶段?森林生产力概念?立地条件、立地质量?基准年龄?立地类型?森林的立地因子包括?立地分类?立地分类的基本单位?林种?森林按功能分几类?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适地适树的概念?林分结构概念?林分结构包括?林分密度?造林密度作用规律?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种植点配置方式?树种组成概念?混交林?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作用分?混交类型和混交方法有哪些?混交比例?造林整地方式?造林方法包括?影响苗木栽植成活的关键因子是?播种方法?分殖造林?分殖造林包括?林地抚育?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森林虫害的类型?森林虫害的防治措施?植物病原物传播途径? 二、简述题 1.简述层积催芽的作用? 2.简述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外界因素?内部因素? 3.简述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 4.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5.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6.混交林的特点?

《林学概论》考试大纲

《林学概论》考试大纲 (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00分) 一、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马履一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林学概论》编制而成。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林木良种生产 1母树林的疏伐改建技术 母树林的概念。 1.1母树林的林分选择 1.2选留母树与疏伐改建技术 2林木种子园营建和管理技术 种子园的概念。 2.1种子园及其主要类别 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苗种子园的概念。 2.2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 2.3无性系种子园营建 种子园的营建、栽植密度的确定、无性系间的配置、苗木准备、整地与定植。 2.4种子园管理 3良种采穗圃 采穗圃、良种采穗圃的概念。 3.1良种采穗圃的建立 3.2良种采穗圃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 1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的理论基础 1.1林木结实间隔期与种子生产的关系 丰年(或大年)、欠年(或小年)、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概念。形成林木结实间隔期的主要原因、缩小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措施。 1.2种子成熟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种子成熟的概念。 1.2.1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的概念和特点。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1.2.2形态成熟 形态成熟的概念和特点。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1.2.3种子成熟的外部特征 1.3林木种实类型与种实调制 球果类、干果类、肉质果类。 1.4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 1.4.1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树种特性与寿命(种皮结构、种子内含物、种子含水量)、种子成熟度和健康状况。 1.4.2影响种子生命力的环境因素 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通气条件、生物因子。 2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技术 2.1种子采集技术 2.1.1制定采种期的原则 2.1.2采种方法 树上采集、地面收集和伐倒木上采集等方法的具体内容。 2.1.3种子登记 2.2林木种实调制技术 林木种实调制的概念。 2.2.1球果的脱粒 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加热干燥法的具体内容。 2.2.2干果类的调制 2.2.3肉质果类的调制 2.2.4净种及种粒分级 2.3种子贮藏技术 2.3.1干藏法 干藏的概念、普通干藏法和密封干藏法。 2.3.2湿藏法 湿藏的概念、湿藏方法。 第三章苗木培育 1苗木培育的理论基础 1.1苗圃土壤耕作的作用 1.2苗圃常用肥料种类与施肥的意义 施肥的概念。 1.2.1肥料的种类

林学概论

1、林业的概念与内涵 概念林业是培育、保护、管理和利用森林的事业。 内涵“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事业。”“经营培育用材林的生产事业。” 上述引证说明人们多把林业看作为挖坑栽树,伐木砍树的产业,忽视林业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效益。中国林业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辽阔国土,治理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使命。 2、林学的概念与内涵 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基本上是一门应用科学。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狭义的林学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的科学技术为主体,包括诸如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木材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多学科。 3、林学在国家学科分类中的地位 国家学科分类共13个,分别是: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军事学、艺术学。林学是农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农学涵盖8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作物学、林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 4、林学的二级学科

林学的二级学科有7个: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 6、林学专业开设情况 全国开设林学本科专业的院校40所左右,实力最强的当属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其次有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以上8所大学的林学都是一级学科博士学科授权单位,同时也都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综合实力较强。 浙江林学院西南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宁夏大学 7、和林业有关的专业 本科专业: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园林、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农林经济管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消防工程。 植物保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 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 研究生专业: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植物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工加工工程。 [摘要] 从解放后,我国开始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此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应加快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步伐,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

一、导论: 1、林学: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森林有关的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经营的学科。涉及生物 学、物理学、经营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的综合而复杂的科学。 研究对象:森林的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因子、森林生态群落。 2、林业:指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 用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 3、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臭氧层的损耗与破坏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酸雨蔓延 ⑤森林锐减 ⑥土地荒漠化 ⑦大气污染 ⑧水污染 ⑨海洋污染 ⑩危险性废弃物越境转移 4、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砍伐林木、开垦林地、采集薪柴、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等。 5、我国林业的现状: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森林覆盖率为18.2%,仅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2005年公布)。 二、森林及其分布: 1、森林的概念: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的木本植 物群落,同是也包括其他生物在受环境的制约同是又影响或改造环境形成的独特的(有区别的)生态系统整体。 2、森林的特征: ①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 ②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 ③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高 ④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相对较高 ⑤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3、林分的概念:林分指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单纯林多半是在生境较差的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混交林通常是在生境较好的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 4、森林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气候、土壤等因素是导致森林及其他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多 样化的主要因子)。 (1)水平地带性: ①纬度地带性:由于热量条件在纬度上有规律的变化,森林类型呈现从低纬度到 高纬度的有规律分布,主要由纬度的热量差异所致。 ②经度地带性:在同一纬度不同经度由沿海到陆降水量一般逐渐减少,因此在同 一热量带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型。 (2)垂直地带性: 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大山体的森林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一现象称为森林分布 的垂直地带性。在一定围,降水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风速增大、太阳辐射增

2019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考研考试大纲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考试大纲 一、大纲性质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是一门综合介绍林业领域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一)绪论 林学、林业的概念及内涵;我国及世界林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二)森林的概念与特征 森林的概念及特点,森林的分层植物成分;林分的概念,林分各特征指标的概念及调查、测定和计算方法;标准地定义、分类、设置与调查;林分蓄积量测定。 (三)森林植物 植物的分类系统、分类单位与分类学术语;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内涵、评价指标与保护。 (四)森林与环境 环境与森林环境的概念及内涵,森林环境因子及其与森林的作用,森林与环境作用的一般规律及形式;森林分布的一般规律,我国森林植被的区域划分。 (五)森林的功能与效益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森林主要功能与效益及其评价方法。 (六)林木种子与苗木培育 林木种子生产、采集、调制、贮藏基础理论概念与技术方法,林木种子品质检验方法与鉴定指标;苗木质量评价与方法,苗木培育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七)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 森林类型的划分;森林立地的相关概念,立地质量评价,立地类型划分方法;适地适树的含义、途径及方法,树种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密度相关概念及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树种混交的基本理论。 (八)人工植被调控技术 人工植被调控技术类型及特点,引种的意义、依据与成功标准。 (九)森林可持续经营 森林经营与可持续经营的内涵,森林结构调控技术,森林采伐更新方式及其选择依据,次生林经营改造。 (十)城镇园林绿化 近自然理论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城镇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与基本理论。

林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考点大全

林业:林业是培育、保护和管理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它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等多种效益的社会生产部门。 林学:林学是研究与林业生产有关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管理森林、保护森林和利用森林的应用学科。 林分:林分是指内部特征一致,与周围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森林地段。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 植物的双命名法:目前统一采用的林奈倡用的国际通用的双命名法:属名+种加词(种名或种区别词)+定名人(属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种全为小写)桃树Prunus persica Batsch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 春化作用:春化作用指低温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是两年生植物和一年生冬性植物成花的常见生理现象。 种群: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个体的总和。 群落: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也称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功能单位称为生态系统,简称生态系。 五大成土因素:气候-climate、母质-parent material、生物-biology、地形-topography、时间-time 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相当深度为止。土壤剖面是土壤发育的结果。土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淋溶和淀积作用形成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发生层次,其特定的性质和组成反映在土壤剖面上。 引种:把树种从原有分布区扩展栽植到分布区外,或栽植外来树种。 乡土树种:当某一树种在该树种的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 种源:即种子的产地,指某一树种的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采集地区。 母树林:又叫种子林,是在现有优良的天然林或人工林中选择比较好的林分,经过采用恰当的经营管理措施,以专门生产品质优良的林木种子的林分。 种子园:种子园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采穗园:是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实生苗:利用树木种子作为繁殖材料在田间通过播种的方式培育的苗木。 催芽:

张梨梨林学概论重点

林学:研究森林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结构功能,对森林进行培育、管理、保护与利用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森林:一种植被类型。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据相当大的空间,具有一定结构,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边环境的生物群落 郁闭度:林冠层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也称林冠层盖度,是描述乔木层树冠连接程度的指标。 郁闭度=被树冠覆盖的样点数╱样点总数(总冠幅╱样方总面积) 林地:用于生产森林资源的土地,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 森林的作用和效益: 1、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柱 (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地球生态系统的基因库、地球生命系统的能量库) 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调节中枢 (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风固沙作用、净化空气,减少噪声、维持碳平衡,调节全球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3、森林是国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双名法:每种植物名称由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有名词,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词为种加词,常用形容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双名法=属名+种加词(完整的学名=属名+种加词+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乔木: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 灌木:不具有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主干不越过3米。沙棘、沙柳、小叶锦鸡儿等枝条:着生叶、花、果等器官的轴。枝条的构造可分为:节、节间、叶痕、维管束痕、皮孔、髓。 裸子植物的特征; 孢子体特别发达、具胚珠,形成种子、形成球花、配子体退化,完全寄生孢子体上、雄配子产生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具多胚现象 被子植物的特征; 具有真正的花、具雌蕊,形成果实、具有双受精现象、孢子体进一步发达和分化、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例出松科、柏科、蝶形花科、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蔷薇科、胡颓子科、无患子各3 个树种

林学概论思考题参考复习资料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试 卷 课程 林学概论参考答案 2010 ~2013 学年第 1 学期 一、 名词解释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同种个体的总和(集合体)。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 种间竞争: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两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构成的功能单位。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食与被食的关系,能量依次传递的关系。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大多是多种生物之间的网状关系。 营养级:是指在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生态金字塔:是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 森林演替:在一定的地段上,一个森林群落依次被另一个森林群落所代替的过程。 生物群落:

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也称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是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 引种驯化:是指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野生植物)或栽培区域(栽培植物)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 选择育种:是指从林木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和鉴定,培育出适于栽培推广的新繁殖材料的方法。 种子园:是由人工选择的优树无性系或子代家系为材料建立起来的。 杂交:是指不同基因型材料结合,实现基因重组而产生杂种的过程。 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将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或利用天然杂交,通过选择和鉴定,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种的过程。 无性系育种:是指从天然或人工育成的杂合群体中,通过选择和测定得到优良无性系,并以无性繁殖的手段加以推广应用的育种过程。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我对林学概论的认识汇总

我对林学概论的认识 摘要: 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基本上是一门应用学科。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应用学科,它是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林学概论则是这门学科的综合的、概括的论述。它可以作为一切未来林业工作者的知识入门,也可以成为与林业有关的其他工作人员的常识基础。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狭义的林学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的科学技术为主体,包含诸如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造林学,森林保护学、木材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许多学科,有时也可称之为营林科学*,尤其是现在对于森林的重新认识,已经把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渗透到森林经营中,重视的不是砍伐而是科学的经营手段。 Abstract: forestry is the forestry production methods (especially production) the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and its associated se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ystem, basically is a application discipline. Forestry is the study of how to realize the forest, cultivating forest, forest management, forest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forest application subject, it is a very broad field of knowledge. Overview of forestry is the

林学概论复习提纲

1、绪论 (1)林业、林学的概念与内涵。 (2)国内外林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2、森林的概念、特征及功能 (1)森林的概念、森林的特点、森林的植物组成。 (2)林分的概念、林分的特征、森林标准地调查。 (3)森林的功能与效益、森林功能效益的计量与评价。 3、森林植物 (1)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分类系统和分类单位。 (3)植物的命名原则与方法。 (4)种子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 (5)中国主要造林绿化树种种类。 4、森林与环境 (1)森林环境因子。 (2)森林与环境作用的一般规律。 (3)森林分布的地带性规律、中国的森林植被分布 (4)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评价与保护。 5、林木遗传改良 (1)林木遗传改良的概念、任务、途径、特点。 (2)林木良种选育传统途径:引种、种内变异选择、杂交育种。 (3)林木良种生产: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 6、林木种子与苗木培育(全章内容) (1)林木种子的采集、调制与贮藏 (2)苗木培育的理论与技术 7、8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造林施工技术 (1)造林的概念 (2)人工林的概念 (3)人工林的种类 (4)造林地的概念及种类 (5)立地条件、立地因子、立地质量、立地质量评价、立地分类、立地条件类型(6)适地适树的概念、标准 (7)适地适树的途径 (8)不同林种对造林树种的要求 (9)造林密度、经营密度、合理密度

(10)确定人工林密度的原则 (11)种植点的配置 (12)人工林树种组成、纯林、混交林 (13)营造混交林的意义 (14)树种间作用方式 (15)混交类型 (16)混交树种选择的原则和具体条件 (17)混交方式 (18)种间关系的调节 (19)造林地类型 (20)造林地清理方式、方法 (21)整地的作用、方式、方法 (22)造林方法 (23)幼林抚育管理 9、10 森林经营和森林健康 (1)抚育采伐的概念和目的 (2)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 (3)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 (4)人工修枝 (5)抚育采伐的效果和影响 (6)次生林的概念、特点、分类、经营原则和措施(7)森林健康的实质 (8)健康森林经营技术

新版华南农业大学林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是一项小火慢炖的工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得是一步一个脚印,像走长征那样走下来。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几乎从来没有在12点之前睡去过。也从来也没有过睡到自然醒的惬意生活,我总是想着可能就因为这一时的懒惰,一切都不同了。所以,我非常谨小慎微,以至于有时会陷入自我纠结中,像是强迫症那样。 如今想来,这些都是不应该的,首先在心态上尽量保持一个轻松的状态,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虽然考研是如此的重要,但它并不能给我们的人生下一个定论。所以在看待这个问题上不可过于极端,把自己逼到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 而在备考复习方面呢,好多学弟学妹们都在问我备考需要准备什么,在我看来考研大工程,里面的内容实在实在是太多了。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最近我花费了一些时间,整理了我的一些考研经验供大家参考。 篇幅比较长,希望大家能够有耐心读完,文章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华南农业大学林业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

(839)林学概论 参考书目为: 土壤学,孙向阳主编,2005年,中国林业出版社 植物学,方炎明主编,2006年,中国林业出版社 跟大家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吧。 学英语免不了背单词这个难关,词汇量上不去,影响的不仅是考试成绩,更是整体英语能力的提升;背单词也是学习者最感到头痛的过程,不是背完了转身就忘,就是背的单词不会用,重点单词主要是在做阅读的时候总结的,我把不认识不熟悉的单词全都挑出来写到旁边,记下来反复背直至考前,总之单词这一块贵在坚持,背单词的日程一定要坚持到考研前一天。 因此,学会如何高效、科学地记忆词汇,养成良好的记单词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我用的是《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里面的高频词汇都给列出来了,真的挺方便的,并且刷真题我用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这本书,我感觉对我帮助特别大,里面的知识点讲解的通俗易懂,而且给出的例子都很经典,不容易忘记。 前期,在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积累,也就是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基础相对差一些的同学可以背考研单词,而基础相对好一些的同学考研单词相对于你来说就会比较简单,这时就不必浪费时间,可以进行外刊阅读。由于考研英语阅读的文章全部都是从外刊中摘录的,所以进行外刊阅读就可以把其当作“真题”的泛读。 中期,在期末考试和小学期结束之后就要开始做真题了,我从最早的那年开始一路做下来,留了三套考前模拟,大概是有二十多套。我一般会第一天做一套然后后面花1~2天的时间对文章进行精读及分析错误原因。早些年的英语出题

东北林业大学2020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林学概论

东北林业大学2020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林学概 论 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东北林业大学2019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林学概论,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 的更新! 东北林业大学2019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林学概论 考试科目名称:林学概论 考试内容范围; 学习林学的重要性 1、要求考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及林业的现状; 2、要求考生掌握林业内涵的变化及林业生产的特点; 3、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林业、林学的概念。 森林的概念与特征 1、要求考生了解森林自身特点、植物组成、标准地设置方法以 及森林类型的划分; 2、要求考生理解“森林、林分与林型”,“优势树种、伴生树 种与乡土树种”,“层外植物、附生植物与寄生植物”,“抽样样地”与“典型样地”、林分的“株数密度、疏密度与郁闭度”,之 间的区别,掌握标准地设置的原则; 3、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林分3种主要特征指标及调查与计算方法。 森林植物 1、要求考生了解植物界的基本类群的主要特点、“真花学说” 和“假花学说”的主要观点、种子植物分类形态术语及检索表;

2、要求考生掌握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有哪些?“种”、“双名法”的基本概念; 3、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植物分类系统单位等级及10种以上植物学名。 森林与环境 1、要求考生了解影响森林植被的环境因子有哪些?森林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中国森林植被分布状况; 2、要求考生掌握环境与森林环境、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物候 期与物候相、霜害与冻害、蒸发与蒸发散、主导因子与限制因子、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等基本 概念; 3、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单元顶级学说与单元顶级学说的主要观点、k-对策者与r-对策者间的异同、我国森林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森林自然演替的主要过程; 4、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森林对降水再分配的影响”以及“生态 因子作用的基本特点”。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与技术 1、要求考生了解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和立地类型的划分、造林 地类型及特点、造林地的整理、良种选育的基本途径与程序、引种 以及苗木培育等内容; 2、要求考生掌握造林与造林学、森林立地与立地指数、优树与 种源、林木种子与种子年、种子的发芽势与千粒重、造林密度与最 大密度等基本概念; 3、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适地适树的内涵、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引种成功的标准;“密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混交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4、要求考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营造混交林的意义及必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