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合集下载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李海燕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

”那么什么是“所留下”的呢?只要我们稍加思考,不难发现只有习惯是永远忘不掉的。

我们完全可以说:培养习惯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直截了当地说:“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要让学生养成那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一、课前准备习惯。

1、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向学生提出要求,利用课前或课间十分钟把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具和家校联系本整齐地摆放在课桌的左上方或右上方,上课铃一响班长领背古诗或常用偏旁部首。

2、小干部负责检查,对按要求准备的孩子在家校联系本上加盖“守纪律”的小印章。

3、对于动作慢总是丢三落四的孩子,小干部提前提醒他们做好准备,以保证课前准备工作顺利进行。

二、良好书写习惯。

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

1、写字课上我们向学生提出要求,只要提笔就要端端正正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画清楚、结构合理、美观大方。

2、通过开展活动激发他们想写好字的欲望,把优秀作业展览在文化走廊并定期更换,这些优秀作业吸引了多少孩子羡慕的眼光,吸引了多少孩子驻足欣赏、并努力搜寻着自己作业的影子.也比较着自己与优秀作业的差距。

3、通过老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练习,对写字工整的作业加盖“书写工整”的印章,既正确又字体工整的作业加盖“作业真漂亮”的印章来鼓励,得够五个“作业真漂亮”就在“作业评比勇攀高峰榜”上登一格。

课余时间你总可以看到很多有心的孩子在作业评比榜前欣喜地数着、比着……成功的喜悦写满小脸儿。

3、听的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爱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尤其今年的孩子多数是属猴的,更是活泼爱动,为了让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的好习惯,我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金耳朵”小印章的作用,对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及时鼓励奖一枚“金耳朵”这对孩子来说可谓是最高的奖赏了,其他孩子见状后纷纷效仿,课堂秩序马上好转.四、阅读的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文档资料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文档资料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

”近年来,我校本着“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学生“四个学会”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养成教育实践,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办学品位的提升。

一、教会学生学会求知,不忘学习是根本我们把“教会学生学会求知”作为教学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1.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引导学生有效预习:读,即统揽教材,了解内容梗概。

思,即思考、动脑。

通过阅读教材、深入思考,找出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求学生对自己能够解决的,如,生字、生词、作者等,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加以解决,自己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带到课堂上,作为听课的重点。

记,即记录、标记,将预习所得、发现的疑点,以及应着重注意的地方,做出相应的标记或记录。

2.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养成专心听讲习惯。

在教育、引导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要求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即专心听讲。

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眼到”,即仔细观察。

在注意听讲的同时,还要看课文、看板书、看演示实验,观察老师的动作表情,以分析、扑捉相应的信息;“心到”,即用心思考,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在听请老师所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要结论的同时,分析老师在讲解基本概念、得出重要结论的过程中的基本思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手到”,即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画出学习的重点,记录讲课的要点及自己的见解。

“专心听讲”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需要长期训练。

3.指导学生学会作业,养成独立作业习惯。

重点引导学生养成“先复习,后作业”、“边作业,边研究”、“先作业,后检查”的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十个良好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十个良好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十个良好习惯爱因斯坦曾引用这样一句俏皮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

”换句话,可以说“忘不掉的才是素质。

”而习惯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1.说了就要做(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

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不堪为伍的;一个言而无信的民族,是自甘堕落的。

2.耐心听别人讲话(尊重别人)尊重他人是最重要的文明习惯之一,也是吸纳一切智慧的必要。

因此,从小学会用心倾听各种声音,而不去粗鲁地打断别人或随意插嘴,是现代儿童应有的良好素质。

3.按规则行动(规范行为)按规则办事是地球公民学会共处的基本准则,如果每个人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遵守公共规则,不考虑他人的意愿,这世界必定永无宁日,也必定危及每个人的利益。

中国加入WTO的现实,尤为紧迫地提出了这一强烈需求。

对于儿童来说,养成做事之前先了解规则的习惯,并自学遵守有关规则,是儿童社会化的范式。

譬如,从小养成习惯于公共场所的排队,而拒绝投机取巧。

4.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不忘责任)是否具有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现代人的主要之一,也是衡量儿童社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日益增细,分工越细越需要责任心,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职,都可能导致整个事业的崩溃。

一代代人的责任心状况,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5.节约每一分钱(学会生存)每个人的节俭不仅仅显示了个人的道德观与生活能力,也与整个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

节约每一分钱的实质是节约资源,并从中体验人类的高尚情感与博大智慧。

6.天天锻炼身体(健康第一)健康第一是教育永恒的方针,也是人幸福的基本保障。

一个重要的发现值得人类铭记;一个人如果在童年养不成运动习惯,长大了养成运动习惯,而一个没有习惯的人,生命的质量必定下降。

因此,小学生每天应保证睡眠10小时,学习不超过6小时,而运动1小时以上。

7.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物归原处)善始善终对于儿童是困难的,却又是十分必要的,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儿童思维的有序性,也有益于其责任心的形成,对于父母与教师来说,用百次机会可养成儿童某种文明习惯,若错过最佳教育时期,千次万次了是徒费心机。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预习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一,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让预习成为习惯,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激发预习动机的原则。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条件,搞好预习是有效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之一。

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教师的指导是关键。

如预习内容的难易、时间长短的限制要适度。

要求过高,超越了学生的可接受性,成功无望,自然难有兴致;要求过低,缺乏探讨性,学生无需努力,也难有高昂的情绪。

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采取活泼有趣多变的预习方式,能激发学生尝试的欲望,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

2.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

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

预习内容的设计兼顾认知、理解、评价、鉴赏、运用等不同层次的目标,并且有计划地设计启迪智能发展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得”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注释和工具书自己能读书,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维自能作文。

魏书生说:“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潜力去获取新知识,锻炼新本领。

3.点面结合的原则。

就预习内容而言,涉及作家、作品、字词句篇等知识比较多,又不能把课堂教学中的所有问题通过预习全部解决,学生预习的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预习内容必须点面结合。

4.及时反馈的原则。

教学目标的实施,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预习程度,以便及时调整下一步的做法,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预习的结果,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找到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中,从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过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二、让预习成为习惯,就要指导学生学会预习1.精心设计预习提纲。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小学四年级家长会课件(共23张PPT)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小学四年级家长会课件(共23张PPT)
严格的生活习惯是严谨的学习习惯 的雏形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孩子 的学习行为习惯,而良好的学习 习惯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01
03
02
行为习惯影响为人处世的方法, 拥有好习惯等于拥有更多成功的 机会,更快乐的人生
态度-行为-习惯-性格-命运,好 习惯受用终生
4
家校合作
怎样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阶段
第一阶段 约束阶段
第二阶段 适应阶段
第三阶段 自然阶段
经历时间 一至两周 三至五周 三至四个月
行为养成
效果
在写作业时使用 计时器
孩子自己使用计 时器(作业,游
戏等)
孩子不仅自觉使 用计时器, 而且
主动规划时间
家长监督实施 家长偶尔督促 做时间的主人
孩子做事比较磨蹭,慢吞吞的怎么办
孩子需要培养哪些良好行为习惯
尊重他人、感激他人的习惯:
知恩图报的情感,精神上的富足,将促 使孩子勇于承担责任,而非逃避自己的
失误或者遇到的不如意
01
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自学永远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
03
02
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的习惯:
在家里适当的家务,在学校为班级 服务
04
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学四年级?班家长会
家长会主要内容
01 我们的班级
03 习惯养成
02 我们的努力
04 家校合作
1
我们的班级
2 班级情况分析
男生23人
48人
女生25人
1.优点: 相对活跃 比较团结
本班学生 特点
2.不足: 贪玩 懒散 自控能力差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精选多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精选多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精选多篇)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讲座,观点精华:1、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2、好的家庭关系胜过许多教育3、教育的方法是培养习惯4、如果孩子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还要严重5、健康的人格:自信、友善、有爱心、有责任感、善于自我管理、有抗挫折能力6、被过度满足的孩子并不快乐,好父母要藏起一半爱心,要教育孩子学会克制。

7、没有批评的教育是缺失的教育8、孩子如果没有抗挫折能力,就会生活在危险中,父母要敢于说“不!”9、父母最大的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10、习惯培养的五个步骤:①提高认识②明确规范③持久训练(21天形成,90天巩固)④及时评估⑤形成环境11、孩子不能夜不归宿12、好的家庭关系:相互理解、尊重、信任、帮助13、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坚定地相信自已的孩子,不抛弃、不放弃14、家庭教育是培养情感的地方15、每天发现孩子10个优点16、孩子就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犯错误是儿童成长的方式17、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18、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好习惯19、父母既要会“示强”也要会“示弱”,坦然接受孩子的照顾、帮助,“你后退一步,他前进一步”。

20、孩子最好是自已带,12岁以前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亲情的关键时期21、父母之间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相互贬损,这会伤害孩子孩子从父亲身上认识什么是男人、父亲,从母亲身上认识什么叫女人、母亲、妻子,从父母身上认识什么叫爱情、亲情22、千万不要让孩子吃独食,让孩子从小学会提供,学会与人合作23、参于是儿童的权利,儿童在参与中才会成熟,才会长大。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听关鸿羽教授讲座有感关鸿羽:著名教育专家,现任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教研室主任,兼任北京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关老师谈家教”“关教授教育漫谈”等教育专题节目,深受全国各地观众欢迎。

国旗下讲话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国旗下讲话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国旗下讲话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望江县实验学校帅改亮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有人问这些科学家:“你们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有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那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

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俗语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

习惯对于人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福,养得不好,则终身受累。

可见培养孩子种种良好习惯是建筑健全人格的基础。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什么是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教育。

”美国的约•凯恩斯也曾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没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就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没有良好的学习、活动习惯,就不可能有高度发展的智力和高效益的工作成果。

那么作为一名中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好的行为习惯呢?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当年在南开中学就读时学校门厅大镜上写着这样的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扭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质: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周恩来总理将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

这为他形成完美的人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都是好的我们必须逐步养成的习惯。

我在这里着重要强调两个方面的习惯,一是爱卫生的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不乱涂乱画。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有人说,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道路,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生命的路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有些人会在岔路口徘徊,甚至停在原地,不知所措。

而那些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在挫折面前从容不迫,应对自如,然后脱颖而出。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的是一种顽强而又巨大的力量,它主宰人生。

”是的,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人的智慧,成功往往取决你是否拥有良好的的习惯。

但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何其不易。

人之初,性本懒,没有外界的助力一个人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多么简单的事情,习惯的养成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也便成了习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历练成习,不仅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良好习惯不可缺少的通道。

而在人的成长期,教育就成为了培养良好习惯的好助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

”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在一次诺贝尔颁奖典礼上,一位记者问一位获诺贝尔奖的老者:“您认为你在哪所大学,哪个试验室里获得的收获最大?”老者的回答却出人意料:“在幼儿园里。

”原来这位老者在幼儿园的时候,通过老师和小朋友的帮助,养成了乐于助人、诚实勇敢的品质,良好的作息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这些为他将来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者一番真挚的话语,使我认识到: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

由于父亲是语文老师,从小在父亲的教育影响下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给我带来了非常美好曼妙的体验,我习惯性摘抄优美的文段以及及时在阅读完一本书后写书评,这两个多年的习惯让我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而在学生时期,遇上的老师也非常好,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我克服掉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坏习惯,培养了坚定的意志力,养成了坚持学习认真思考专心致志的好习惯。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积极动脑的习惯首先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

教学生五会:会听、会看、会问、会想、会说。

会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

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

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

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

会问;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也就是要“问”。

“问”,能促进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想:如何解决问题。

会想;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动脑子。

会说;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

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

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

二、教学生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

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

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来的。

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

只有学生不断地体尝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023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6篇

2023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6篇

2023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6篇2023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6篇1《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全书共分五个专题,32个主题,分别介绍了各种习惯的养成教育。

读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后,感悟颇深。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是的,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习惯,你的习惯好了,你就有可能成功、成才,好习惯决定好未来。

良好的习惯是成就事业的前提,习惯是人一生的必修课。

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的:“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也说明了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就学习习惯而言,如爱上阅读、学会写作、及时记录、劳逸结合、合作交流、乐于提问及善找方法,这都是学习习惯的范畴。

无论是教师的学习,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尤为重要。

特别是教师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个不爱阅读的老师怎能带出爱读书的学生呢?一个不爱读书的校长又怎能带出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团队呢?这一年多以来,我自己首先加强阅读,写读书笔记,并带头在教师会、总结会上进行读书心得分享,也要求老师们要多读书,我自己也同大家一起分享。

老师们开始都有些反感,特别是老教师,认为自己教了一辈子书,还有什么可读的。

我们的老师、学生几乎都没有阅读的习惯,只有通过刚性要求,每期必须读几本书,而且要进行读书心得分享。

还要给老师创造交流发言的机会,尤其是年轻教师,通过多学习、多锻炼,才会取得实效。

在老师们有了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多读书,给孩子们讲清读书的重要性,并规定时间让学生读书,比如晨读、午读,晚上下自习后听故事等。

逐渐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有了读书的习惯。

我校三年级的学生,阅读习惯差,每次写作文只是一句话,最多两句,就是一篇作文,而且还与主题无关,实在让老师头疼。

我也和语文老师进行过交流、了解,同老师们一起想办法,找出问题出在哪里?通过了解,发现这个班几年来语文教师更换频繁,而且以前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太低,大都是完成书本作业即可,就连该背诵的课文学生都背不了,也没有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都是简单的讲一讲就结束了,导致学生没话说。

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百花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

”可见,加强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是一个人一辈子用不完的利息,然而坏习惯却是一个人一辈子也偿还不完的债务。

近几年以来,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呢?如今的孩子,得到太多的宠爱,他们是在讲究“优生”的年代出生的,他们是在“温室”中成长的,家长注重孩子的学习,可到了初中有些学生就跟不上了。

实际上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存在许多问题。

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所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有可能达成,才会有效果。

也就是说,习惯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根基。

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班主任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谈几点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做法:一、身教重于言教,发挥榜样的力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班主任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平时我很注意以自己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知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班上学生值日,我拿起扫把扫地,看到讲桌或卫生柜上有灰尘,我拿起抹布擦净,平时看到地上有纸,就主动拾起来;看到学生衣物不整齐,我走上前去帮助整理。

这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对学生来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学习。

如要求学生守纪律、有礼貌,教师自己就要守纪律、懂礼貌,否则学生就不听你的。

要求学生有干净整洁的仪容仪表,那么老师也要朴素大方、干净整洁,给学生以榜样。

老师必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才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见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老师就像一面镜子,在学生的身上可以折射出我们的思想品德,个人修养,行为习惯。

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老师的形象,做好学生心中的榜样。

用我们的爱心、言语、举止来为学生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把习惯养成贯穿到一日教学中。

然而,教育也不是单方面的。

日本教育家曾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因此,我们要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我校在这方面主要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的方式来和家长沟通、交流。

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从事新课程教育的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丰厚的知识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

一个没有丰厚的知识的教师,根本不可能适应新课改,在新的环境下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

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

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

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新课改的呼声传遍大江南北的今天。

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不断为自己充电,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数学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要做一个从事新课程教育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

要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缩短师生距离,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

此外,老师还要对学生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严格要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潜能,在新课程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教育“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所说足可见得教育重在养成、重在习惯,且家庭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是根基之地,是基础之牢。

以身作责。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父母乃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去模仿,父母做的好,才能给孩子树立威信。

许多家长都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多看书、阅读,然而一些家长并没有注重自己的行为,本身并没有看书阅读的习惯,甚至有些家长整日徘徊于打麻将和酒桌中间,孩子没有好的榜样自然就不会有好的习惯,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甚至自然而然的学会了打麻将、喝酒等一些坏习惯,家长本身的交际固然重要,然而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更为重要。

如果家长每天都在孩子面前读书看报,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就养成了好的习惯。

所以家长在养成教育中首先要做好表率,给孩子一个高大的背影。

放手教育。

小孩子在学走路时,大人刚松手的那段时间,孩子肯定会跌跌绊绊,频频摔跤,但若不松手,孩子就永远没有会走的一天。

当下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度呵护,一些家长宠爱孩子,甚至上小学还给孩子穿衣喂饭,孩子对家长就产生依赖性,不愿再自己动手去做事情。

家长从生活上替孩子想、替孩子做,造成孩子过度依赖父母,使孩子丧失独立性和自主性。

思想上替孩子决定一切,孩子容易形成逆反心理,随之影响亲子关系。

所以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做主,家长必须在一张一弛之间把握住平衡,予以充分机会以发展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适时夸赞。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而厌恶被否定和批评,孩子也是这样,家长要善于发现和不断巩固发展孩子身上所有好的行为。

如果美好的品质得到肯定,那么坏的习惯和毛病就会受到排,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消失。

一些孩子学习时总是很马虎,常常出错,家长为此很生气,几乎天天批评、数落孩子,可总也改不了孩子这个毛病,一味的批评只会使孩子产生反感心理,不愿意去学习。

如果家长换一种方式,给孩子讲明马虎原因的同时,每一次进步都适时的夸赞,孩子在精神上受到激励,自然就会不断进步。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对培养出优秀孩子的父母:“也没见你们俩费多大的气力,你们的孩子怎么那么出色?”他们开始以戏言作答:“你们只看到我们吃肉的时候,而没看到我们养猪的时候”。

后来给出的认真的回答是:我们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孩子上小学前就养成了较好的生活习惯;上小学后就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到了中学就开始注重培养学习方法,孩子长大以后进入了良性循环期,所以就没让我们费太多的气力了。

叶圣陶老人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新的思想影响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人情形式,抓好教育。

一、正确认识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包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全面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统筹兼顾。

二、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全局,着眼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创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局面,同时也标志着用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实践检验与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更是科学、有效地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顽强而又强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处在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

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小学这个最佳时期,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的教育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老师要给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无论哪方面的养成教育,都需要老师给学生的行为规定一个目标或者要求。

这个目标或者要求要尽量详细明确、具体,使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执行。

如:在平时的管理中,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

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

另外,还对作业本的保护、作业的整洁作了明确要求,通过期中考试,我发现凡是考的好的同学,无一不是作业认真、作业本保护完好的学生,如xxx、xxx、xxx等同学,这些同学作业本基本上没有折角、卷页、污痕,试卷上也没有因粗心而犯的错误。

期中家长会上,我和家进行了“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交流专题,分析部分学生成绩下滑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对家长应当配合的工作做了明确要求,从近一个月的观察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不做作业的学生少了,部分“邋遢鬼”的个人卫生也有了明显改善。

二、老师要做到说话算数,做不到的话不要说。

老师由于各种原因,说话不算数。

于是,学生也学会了老师的做法,对承诺了的却做不到,对老师的一些要求也毫不在意,因为他知道反正老师也是经常说了不算。

所以,当老师想许诺或者警告学生的某种行为时,一定要考虑自己说出去的话能否做到。

如果觉得自己无法实现,就不要随意讲,否则您的话将失去可信度,学生会对您的话充耳不闻。

在学生清楚明了解要的基础上,就应严格实施,决不能只提要求,但在行动上却不加以督促,不要求学生做到,或在遇到困难后就任学生打退堂鼓。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每个个体成长乃至终身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人的智力和知识,更在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当今社会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育应该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应该让人们拥有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

这种生活态度不仅包括积极乐观的心态,还包括诚实守信、勤劳进取、有责任感等良好行为习惯。

一个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有助于推动个人不断进步,成就自我,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重要保障。

人的一生中,成功往往不单单是智力和知识的问题,更取决于个人的行为习惯。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人际交往,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一个有纪律、诚实守信、聪明机智的人,在工作中和人际交往中都会更容易取得成功。

另外,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

行为习惯与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个人健康成长、增强体质,达到身心健康平衡。

同时,它也能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和幸福感,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

最后,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助于形成美好社会。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形成和谐的家庭、健康的社会环境。

在小组或组织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团队协作,提高团队的战斗力。

从而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然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非易事。

人的行为习惯是非常稳定的,需要经过反复的锤炼和重复的强化。

同时,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需要与道德教育、社会风尚、家庭教育等缸的因素相结合。

因此,教育要注重做好具体实践、生动形象的教育引导和注重德育培养。

综上所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和幸福的基石。

只有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够获得家庭、工作和社交等各个方面的成功,并且,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因此,教育者应该更注重行为习惯的教育引导,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对学生、青少年及广大群众的教育引导,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论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

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此,叶圣陶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

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40年代,但至今读来倍感亲切,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对当今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仍不乏启示意义。

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

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

他以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他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什么是"成自然"呢?叶圣陶先生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

他举例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

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免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

他进而指出,"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

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

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

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

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时间:2015-12-09 11:07:25 | 作者:吴建新
那天抽查课外古诗词背诵情况,检查的是《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有个女生一张口就把题目背错了,“?I”背成了tiào,“校”背成了xiào,“宣州”和“谢”连读了。

由于没有范读讲解分析,只是安排学生课下自由背诵,出现这种错误在所难免,尽在意料之中。

我开始正音,“?I”应读tiǎo,“校”应读jiào,而且结合注释细致解题,明确了谢?I楼的来历,了解了校书郎的官名,并告诉学生,题目的意思是作者在谢?I楼上设酒宴送别做校书郎的叔叔李云。

本以为自己的指导细致入微,十分特别以及非常地到位,可重新让学生背一遍题目,学生竟然一如既往地读错,重复了五六遍,还是如此,大有一条道走到黑之势。

我不解,很生气。

这样简单的问题竟然解决不了!我茫然,我失望,我束手无策。

我问为什么,女生说:“我课下背的时候就是这样读的,已经形成习惯了,所以不好改了。

”说着流下了委屈的眼泪。

原来如此,背顺嘴了。

学生基础较差,这是显而易见的。

许多古诗文,一味地死记硬背,光背过不理解又有何用?必要的引导点拨是不可少的,联系时代背景、作者身世理解诗文的精髓要义,感受作者的人生情怀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好习惯的养成是多么重要。

养成了好的习惯,就意味着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养成了坏的习惯,想改就难了,甚至可能为时已晚。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人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由女生的表现来看,她预习时查工具书、请教别人的习惯、刨根问底的习惯、精益求精的习惯还没有养成,看来还需要从行为上强化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