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蜱虫叮咬的病例分析
蜱虫叮咬的处理

临床症状可分三期
第一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 见于大多数病例。病初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 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亦可出 现脑膜刺激征。局部和全身淋巴结可肿大。偶有脾 肿大、肝炎、咽炎、结膜炎、虹膜炎或睾丸肿胀。
蜱虫可传播的疾病
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 般均较轻微。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 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 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蜱 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给人类健康 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 象,但是,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 有可能感染发病。
采取的措施
一、针对接诊病例,首先进行蜱虫取出及叮咬 部位消毒,应用抗菌素治疗。
二、及时上报医院防疫科。
三、与牡丹江林业医院相关专议:
1、住院治疗患者必需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生 化、心电图,伴有肝功损害的可加做肝脏B超;门 诊较轻患者对症处置后嘱其观察,随诊;
第二期:发病后数周或数月,约15%和8%的患 者分别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受累的征 象。
第三期:感染后数周至2年内,约80%左右的患 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关节症状如关节疼痛、关节炎 或慢性侵蚀性滑膜炎。以膝、肘、髋等大关节多 发,小关节周围组织亦可受累。主要症状为关节 疼痛及肿胀,膝关节可有少量积液。
为方便学习与回顾本课程,请在下
载后进行查阅和编辑,疑问之处请
直接联系老师
蜱虫叮咬病历模板范文

蜱虫叮咬病历模板范文姓名:[患者姓名]性别:[患者性别]年龄:[X]岁。
职业:[具体职业]就诊日期:[年/月/日]主诉:被蜱虫叮咬后局部不适[X]天。
现病史:哟呵,大夫啊,您可不知道。
大概[X]天前吧,我去那[具体地点,比如郊外的树林子里]溜达了一圈儿,估计是那地方蜱虫太多了。
当时也没太在意,就感觉身上好像被啥小虫子碰了一下,还以为是小树枝啥的划拉了一下呢。
回来之后啊,就发现被叮咬的这个地方(手指向叮咬部位)开始发红,还有点肿,就像被马蜂蛰了似的,但是又没马蜂蛰那么疼。
这几天呢,这个地方还越来越痒,就像有好多小蚂蚁在那爬来爬去似的,可难受了。
我自己也没敢瞎弄,就赶紧来医院找您看看了。
既往史:以前身体还挺棒的,没啥大毛病。
就是偶尔有点小感冒啥的,吃点药就好了。
也没有什么过敏的东西,至少以前没发现过。
体格检查:体温:[X]℃,血压:[X]mmHg,心率:[X]次/分,呼吸:[X]次/分。
整体看起来精神还不错,就是被蜱虫叮咬的部位(详细描述部位,如左小腿外侧)有点惨不忍睹啊。
叮咬处可见一明显的小红点,周围皮肤发红,直径大概有[X]厘米的红肿范围,摸起来有点热乎,还硬邦邦的,就像里面塞了个小石子儿似的。
周围没有明显的破溃或者渗液,但是能看到我自己挠的一些小印子,实在是太痒了,没忍住啊大夫。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X]×10⁹/L(正常范围[参考正常范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X]%(正常范围[参考正常范围]),淋巴细胞百分比[X]%(正常范围[参考正常范围])。
提示可能有轻度的炎症反应。
初步诊断:蜱虫叮咬伴局部炎症反应。
处理意见:1. 首先呢,大夫得把这个蜱虫的脑袋或者口器啥的给弄出来,可别留在我肉里了。
您可得小心点儿啊,我这心里还怪害怕的呢。
2. 局部消毒,就用那碘伏在叮咬的地方好好地擦一擦,消消毒,防止感染再加重。
这就像给伤口来个小清洁大扫除似的。
3. 开了点外用的药膏,叫[药膏名称],让我一天涂[X]次,就像给这个受伤的小地方做个保养似的,希望能快点好起来。
一例苏格兰牧羊犬蜱虫叮咬的病例

被 发现 , 为 防止该犬 身上 毛密部分有 蜱虫藏匿 , 将 犬
毛剪 短后进 行全 身检 查 , 重 点检 查耳 内、 趾问、 肛门
周 围等隐 秘部位 , 经 肉眼检 查 未发现 其他蜱 虫 。
4 L J 服可 以同时驱 除体 内和体 外寄生 虫 的驱 虫药 , 如伊维 菌素阿苯 达唑预混剂 , 按照每千克体 重 0 . 2 mg 喂服 , 问隔一 周再 次用 药 1 次。 5 远 离沟 渠 、 杂 草茂 密 、 卫生条 件差 的地方 。 经 过上述 步骤 治疗 , 该犬 只 己恢复健康 , 没有 发 现 因蜱 虫 叮咬而 导致 的其 他病症 , 至 今再 未发现 蜱 虫感 染 。借此病 例 也提醒 』 ‘ 人 宠物 爱好者 , 在宠物 自由活动时 尽量 避开 阴暗潮 湿 不卫生 的环境 , 定期
J ;
;
一
例苏格兰牧羊犬蜱虫叮咬的病例
●邵丽 晓 李 志刚 许 瑜 伟 ( 威海 市 文登 区文登 营兽 医站 山 东 威海 2 6 4 4 0 0)
因为蜱 虫叮 咬感 染疾病 的病 例 , 所 以正确处 理蜱 虫 叮咬是 非常 重要 的 。 蜱 虫为 了保 护 自己, 在 叮咬 宿主 后 口器完 全嵌 于皮肤之 中, 如果强行 移除 , 很可 能将 蜱虫 【 _ ] 器遗 留 在 宿主 体 内造成 局部 肿胀 及感 染 , 同时为 了 让 宿
2 0 l 6年 6月 2 4日, 养殖户 王 某发现 家 巾饲养 的犬左 眼皮上 方有 一黑 色黄豆 大小 附着物 , 携 犬前
来 就 珍。
子夹住 蜱虫 躯体 部分将 其 分离宿 主 , 受到碘 酊刺激 蜱虫会 白行将 口器移 出皮 肤 , 用 镊子 轻拉 即可将 蜱
虫整体 摘 除 。 2 对叮咬部位进行二次消毒, 进一步 杀灭病菌 。 3 由于苏牧 毛长浓 密, 蜱 虫不吸血膨 入时 很难
蜱传疾病多重感染病例分析

1
・
f…
和
…
’ ¨
蜱传疾病 多重感染病例分析
杜 红 阳
(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 ,山西太原
摘
0 3 0 0 2 4 )
. 2 蜱 传病 患者 的感染 状况 要 :观 察 蜱传 病症 ,森林 脑 炎、 莱姆 病与 斑 点热 病症 多重 感 3
染 的 情 况 。方 法 :选 出 2 0 1 5 年3 月 N2 o l 7 年4 月 这 一 时 间段 某 院
选 出2 0 1 5 年3 月 ̄ g l J 2 0 1 7 年4 月 这一 时 间段某 院接 收并治 疗 的蜱 原体 的 能力 ,同时 ,还 具备 多重 感染 的状况 ,这 类 蜱传 病症 的伤 传 病 患者 3 8 例 ,男性 患 者与 女性 患者 分  ̄ 1 1 J 2 7 例 、1 1 例 ;患 者的 年 害 程度 与 防范 程度 都较 高 。对 于本 地 的林业 T作 人 员 与旅游 人 士 龄 最 大6 8 岁 、最小 l 4 岁 ,平 均年 龄 为 ( 4 1 ±3 . 3 4) 岁 ;全部 患 者 已 明确最 少检 测 …2 类或 是 大于 2 类森 林 脑炎 血 清抗 体 、莱姆 病 血
者分 别2 4 例、1 1 例 、2 例、1 例 ,总有 效率 是9 2 . 1 1 % 。全 部 患者罹 4 讨 论
存 蜱 传 病症 多发 区域 中具 备 许 多 适 宜 蜱 繁 殖 与 生 长 的 草 植
共2 l 例 , 占比5 5 . 2 6 % ;森 林脑 炎 伴 斑 点热 的 患者 总共 9 例,占比 地 ,在 春季 与 秋季 人 口总量 极 多 的旅游 季节 中 ,本 地群 众与 旅 游 2 3 . 6 8 % ; 莱姆 病伴 斑 点热 的患 者总共 7 例 , 占比1 8 . 4 2 % ;3 类病 症 人 士 在 野 外 露 出 的皮 肤 部 位 极 多 ,所 以 ,被 蜱 虫 叮 咬 的 几 率 较
蜱虫叮咬病历模板范文

蜱虫叮咬病历模板范文姓名:[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职业:[具体职业]就诊日期:[年/月/日]一、主诉“大夫啊,我被一个小虫子咬了,可难受了。
”患者指着胳膊上的一处红斑,愁眉苦脸地说道。
二、现病史患者于[大概时间,如前天下午]在[具体地点,像自家院子里的草丛旁边]活动后,感觉胳膊有点痒,当时没太在意。
回家后发现胳膊上有个小黑点,仔细一看,是个小虫子紧紧叮在上面呢。
患者描述这个虫子小小的,扁扁的,“就像个小豆子似的,可难弄下来了。
”好不容易把虫子弄掉后,局部就开始发红、发肿,还越来越痒。
今天早上起来,发现红肿的范围好像还变大了一点,而且感觉有点疼,这才赶紧来医院看病。
三、既往史患者平素身体还算健康,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也没有药物过敏史,不过小时候被蚊子咬了之后,经常会肿得比别人厉害些,“我可能就是那种特别招虫子咬的体质吧,大夫。
”四、体格检查体温:[X]℃,脉搏:[X]次/分,呼吸:[X]次/分,血压:[X] / [X] mmHg。
神志清楚,精神尚可。
皮肤检查发现,右上肢(具体位置,如前臂外侧)可见一约[具体大小,如1.5cm×1.0cm]的红斑,红斑中央有一细小的瘀点,周围皮肤轻度肿胀,皮温稍高,触之有压痛。
未发现其他部位有类似皮疹或叮咬痕迹。
五、初步诊断蜱虫叮咬伴局部炎症反应。
六、处理措施1. 伤口处理首先用碘伏对叮咬部位进行了仔细的消毒,边消毒边对患者说:“这碘伏有点凉飕飕的,不过能把伤口好好消消毒,把那些小细菌都赶跑。
”2. 药物治疗给予口服抗过敏药物[具体药名,如氯雷他定片],每天1次,每次1片,告知患者:“这个药能让你不那么痒,就像给你身体里那些捣乱的小痒痒精上了个锁。
”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地奈德乳膏],每天2次,薄薄地涂在红肿的地方,叮嘱患者:“这药膏就像给你的小伤口派去的小卫士,能让红肿消得快一点。
”3. 病情观察告知患者要密切观察伤口的变化,如果红肿继续扩大、疼痛加重或者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要马上回医院来。
蜱虫咬死人的案例

蜱虫咬死人的案例1. 2017年,湖南某县一名男子因被蜱虫咬噬而不慎感染了重症脑炎,经过多次治疗无效,最终不幸身亡。
2. 2018年,江苏某市一名女子在郊外露营时被蜱虫叮咬,由于未及时发现处理,后来染上了蜱虫传播的恶性疾病,最终不治身亡。
3. 2019年,山东某市一名男孩在山区野外活动中被蜱虫叮咬,之后出现高热、呕吐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蜱虫传播的重大疾病,经过紧急治疗后仍不幸死亡。
4. 2020年,贵州某县一名农民工在田间劳作时被蜱虫叮咬,之后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由于未及时就医,最终因感染恶性疾病而丧命。
5. 2021年,浙江某市一名女子在郊外徒步时被蜱虫叮咬,后来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蜱虫传播的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不幸离世。
6. 2017年,河南某县一名中年男性在农田劳作时被蜱虫叮咬,后来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蜱虫传播的严重疾病,最终因病情恶化而去世。
7. 2018年,黑龙江某市一名小学生在户外活动中被蜱虫叮咬,后来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蜱虫传播的疾病,经过紧急治疗后不幸死亡。
8. 2019年,广东某市一名年轻女子在郊游时被蜱虫叮咬,之后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蜱虫传播的重大疾病,最终不幸去世。
9. 2020年,四川某县一名男子在山区野外工作时被蜱虫叮咬,后来出现全身酸痛、高热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蜱虫传播的疾病,经过治疗后仍不幸死亡。
10. 2021年,福建某市一名中年女性在郊外徒步时被蜱虫叮咬,之后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蜱虫传播的重大疾病,经过紧急治疗后不幸离世。
以上是关于蜱虫咬死人的10个案例。
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虽然具体地点和时间有所不同,但都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蜱虫叮咬的危害以及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浙江省首例蜱叮咬感染新布尼亚病毒诊治分析

·1 9 6 ·
N o . 4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 0 1 1年 8月第 4卷第 4期 C h i nJ C l i nI n f e c t D i s ,A u g u s t 2 0 1 1 , V o l . 4 ,
性抗体 I g M 阴性; 外斐试验和肥达试验阴性, 血培养 两次无细菌生长; 骨髓培养无细菌生长, 骨髓涂片提 示粒系增生, 部分粒细胞成熟障碍, 巨核细胞功能差。 经台州医院感染科专家讨论, 诊断为疑似新布尼亚病 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给予利巴韦林针 5 0 0m g , 2次 / d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针 7 5μ g , 1 次/ d , 复方甘草酸苷、 呋塞米等对症支持治疗。并 同时将血清样本送浙江省 C D C检测, 发现 S F T S V核 酸阳性, 并由中国 C D C确诊为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 例
9 温3 8 3℃, WB C5 7 × 1 0 / L , N0 6 3 , L0 2 4 ,P L T
血症状, P T正常, 经治疗后第 1 0天 P L T升至正常。
9 因此 P L T计数在 3 0× 1 0 / L 的S F T S患者, 如皮肤、
消化道等无出血症状, 可暂时不输血浆、 P L T 。本例 患者我们及时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提高患者外 周血 WB C , 因此未发生肺部等细菌感染, 值得借鉴。 该患者入院初肝、 肾功能基本正常, 第 3天迅速出现 多器官损害, 表现为血清 A L T 、 A S T 、 C K和 L D H升 高, 同时尿量减少、 肾功能衰竭, 表明对 S F T S患者 需要保护肝、 肾等重要器官, 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的 发生。
查未见异常征象。继续给予心电监护、 吸氧、 多西环 素、 头孢曲松、 物理降温等治疗。6月 2 2日复查体 温3 9 5℃, 尿量 7 0 0m L / 2 4h , 病情无明显好转。追 问病史, 1月前右小腿有蜱 叮 咬 史。血 常 规: WB C
一例羊群被蜱侵袭的病例报告

E-mail:**************电话*************本栏编辑:郭 雪动物门诊蜱是一种体外寄生虫,羊一旦被蜱侵袭,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引起羊的死亡。
本文以北京郊区某山羊养殖户诊治蜱的侵袭为例,就蜱的生活史与习性、对羊的危害及防控措施等进行介绍,为广大养羊户科学防蜱提供参考。
一、发病情况北京郊区某养殖户山羊存栏400余只,以波尔山羊、白山羊等品种为主。
该养殖户地处山区,原驻地村民已搬离至山脚下居住,因此羊群白天放牧自由采食,夜间回到圈舍休息。
2018年7月,笔者接到该养殖户的求救电话,称全场羊群已被蜱严重侵袭,羊的全身布满蜱虫,严重者因被蜱虫叮咬出现化脓感染现象,羊普遍消瘦,希望能够得到治疗。
二、诊疗过程笔者快速赶往养殖场,对羊群进行临床检查,具体情况是:羊群已全部被蜱虫侵袭,其头部、耳朵、躯干均出现蜱虫,羊只消瘦,部分羊出现了皮肤化脓感染的症状。
笔者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制定出驱虫方案,使用乙酰氨基阿维菌素进行皮下注射,用量为0.2毫克/千克体重,用药后羊体上的蜱虫逐渐干瘪、死亡、脱落,间隔28天后再注射1次,经过连续2次的用药驱蜱,羊身上的蜱虫数量明显减少,被毛恢复光亮,膘情明显好转。
三、病因及危害北京部分山区存在蜱虫。
蜱在不同季节的活动取决于本身的发育类型和自然条件。
在华北地区,春夏秋三季都是长角血蜱的活动高峰期(冬天基本上不活动),以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生存在动物洞穴内、地表缝隙中、土块下,或依附在石块下、墙缝中隐蔽起来,等到来年3~4月天气暖和时,再从地下钻出附着在低矮的灌木上,这时放牧就给蜱虫提供了侵袭羊群的机会。
如果羊群圈养,只要将圈舍彻底消毒和驱虫,一般蜱虫不会侵袭羊群。
一旦羊群进山放牧,当羊经过附着蜱虫的低矮灌木时,羊身上释放的热能就会吸引蜱虫跳到羊的体表,从而附着在羊的身上,给羊带来危害。
蜱虫侵袭羊体后,通过叮咬造成寄生部位痛痒,极易引起皮炎,同时因蜱吸血时口器刺入皮肤,可造成皮肤损伤、出血,甚至感染化脓。
蜱叮咬伤6例临床分析

蜱 叮 咬伤 6例 临床 分 析
酶均升 高 , 酸激酶 、 酸激 酶同 功酶 正 肌 肌
张 萍
常。
道出现游走性 环形皮疹 , 需考虑莱姆病 的 可能 ; 发热 , 5例 5例浅表 淋 巴结肿 大 ,
7 30 4 00甘肃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 要 总结 6例蜱 叮咬伤 患者 的一般 资料 和临床 症状及 体征 , 实验 室检 查 , 目
以 预 防 蜱媒 病疾 病 的 发 生 。
间 : ~7天 3例 , 1 >7天 3例 ; 发病季节 : 3 月 3 4例 ,0 5年 1 ,0 8年 1例 ; 20 例 20 首诊诊断 : 上感 2例 , 病毒性心肌 炎 1例 ,
热 、 亚蜱媒立克次体病 , 北 。
从 上述 可 以看 出 , 非 首诊 蜱 叮咬 对
我市地处甘肃省东部地 区 , 近几年退
耕还林 , 草丛 逐渐增 多 , 杂 分布 有草 原革
伤, 如果发现有蚕 食样 皮肤破 损 , 淋巴 并
回流 区域淋 巴结肿大者 , 应进一步追 问病 史, 有无 野外旅 游或生 活史 , 有无 明确 叮 咬史 , 以减低 误诊率。 积极预 防蜱 叮咬, 要求 到野外旅 游或 工作应加强 自身 防护 , 穿长衣 长袖 , 紧 扎
1 0例 , 8岁 2例 ; 人类 别 : 院 8岁 >1 病 住 患者 3例 , 门诊 患者 3例 ; 发病地点 : 6例 均在农村感染 , 在杂 草丛 中活动 史 , 中 其 农村患者 3例 , 城市到农村短期工作和探 亲 3例 ; 是否看见蜱 体 : 明确看见 蜱 , 6例
均为家属 白行 摘除 ; 距离蜱叮咬后就诊时
颚体 , 硬蜱 的颚体在体前端 , 白背面可见 ,
一例流浪犬蜱虫中毒的诊治

年4月7日,家住山东济南南部山区的爱心人士王某发现一只流浪的中华田园犬,雌性,共济失调、走路不稳,携犬前来济南菲尔德动物医院就诊,济南菲尔德动物医院和济南格莱美医院共同对该犬进行了一系列爱心救助。
浪犬;蜱虫;叮咬;诊断;治疗一例流浪犬蜱虫中毒的诊治祁根兄(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动物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61)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2.12.003犬蜱虫病也叫巴贝斯焦虫病;蜱是很多脊椎动物体内的暂时性寄生虫,也是一些动物疾病的携带者和宿主。
蜱虫病是一种动物体外寄生虫病。
属于人畜共患病。
人和动物由于蜱叮咬有可能会危及生命;近年由于蜱虫感染人、狐狸、犬屡有报道。
被主人遗弃的流浪动物;流浪动物由于没有做绝育手术再繁殖者,这些动物由于居无定所,无人照顾,防疫、定期驱虫、卫生等问题很难及时解决,令人堪忧,因此流浪动物更容易感染寄生虫和携带病菌。
当流浪动物感染蜱虫时可引起过敏、溃疡、中毒等症状,其中大部分会造成脑炎、出血热、发烧、斑疹伤寒,对人类健康和牲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
蜱虫身体颜色呈红褐色,背腹扁平,虫体大小宛若芝麻大小或米粒大小,吸饱血后身体膨胀可达蓖麻籽大[2],躯体呈椭圆形或圆形,头、胸、腹部相融合,不可分辨,仅按照其外部器官的功能与位置区分为假头与躯体两部分。
假头部分的逆齿是吸血时候穿刺和附着的重要器官,蜱虫嘴部有倒钩,犬类被咬伤后往往很难摆脱[3]。
蜱虫以吸取动物血液为主,所以体内经常携带来自动物的多种病毒[4]。
能引起人类及动物患病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贫血、发热、血红蛋白尿和黄疸为特征,病程虽短,但死亡率高。
该病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春、夏、秋三季,凡是有蜱滋生的地方,均可发病,家养宠物犬常由于到树林和草丛中牵遛或爬山而感染;也可寄生于哺乳动物体表,属于人畜共患寄生虫。
1病例介绍2022年4月7日,家住山东济南南部山区的爱心人士王某,发现一只流浪的中华田园犬,雄性,1岁,体重1.9kg。
1例蜱虫病患者的诊断与护理

1例蜱虫病患者的诊断与护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即是蜱虫病,曾被称作是“人粒细胞埃立克体”,主要由于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受侵引发病症,临床表现为蜱传病症,主要体现在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迅速降低,体内多器官功能受损等。
蜱虫病在我国研究时间较短,医护人员对其病症认知不高,由于临床表现与某些病毒入侵病理体现十分相近,误诊严重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蜱虫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我院曾在2013年接纳过一位疑似蜱虫病患者,在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现将治疗与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7月2日我院收治1例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男,63岁,主因“反复发热十余天”入院。
病程中患者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饮食差,睡眠及两便正常,自述体重近半年下降十余斤;既往曾有“脑梗死”病史二十余年,未遗留有肢体偏瘫及运动障碍;曾有高血压病史;既往吸烟史;否热“冠心病”病史,否热“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1.2诊断依据根据卫生部印发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诊断标准[1],患者初步诊断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
1.3鉴别诊断患者一周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至39.5℃,伴有咳嗽、咳痰,可咳出中等量黑色浓痰,咳嗽时伴有胸痛,反酸、恶心、头晕、四肢乏力、行走不稳等症状;患者入院后查血小板及WBC均显著下降,WBC2.16*10 /L,N70.2%,PLT30*10 /L;患者来自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疫区。
肺结核患者多有全身症状,如午后低热、乏力、盗汗、体重减轻、X线件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可形成空洞;痰中可查见结合分枝杆菌,一般抗菌治疗无效;肺癌多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刺激性干咳、有时痰中带血丝,白细胞计数不高;CT、MRI纤维支气管检查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1.4治疗患者高度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将患者置于独立房间内,尿、粪、体液、血液隔离;与家属交待病情,送血至疾控中心检测波尼亚病毒抗体;给予四环素、利福平、喹诺酮类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保肝,降酶,营养心肌,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保护多脏器功能。
虫子引起的“大惊小怪”

抱 着 头 , 晒 了 会 儿太 阳 ,就 一 瘸 ~ 拐 地 回 似病例, 但商城县人民医院院长胡方成向《 中 然而 ,当 晚李 功荣 便 开始 头晕 、呕 吐 、 有所了解,并开始学习技术指南、组织专家
发烧 ,到了凌晨四点 ,她心如刀绞,只好打 会诊、培训基层医务人员。 电话托邻居叫来了村里的医生。尽管吃了止
也 没有退烧 ,反 而 出现 了呼吸 困难和 昏厥 。
根据商城县的数据分析 ,该病 发病 时 民,也有学生 、商业服务人员等染病。病人
疼药,症状稍有缓解 ,但她打 了四天的吊针 间多 集 中在 4月至 8 ,9 .% 的患者 为农 月 42
0 : 4月 1 6日,李功荣被转至商城县人民 的年龄 多在 5 岁 以上 ,其 中男女 比 例为 1 医 院 ,经 化验 ,发 现 其 血 液 中 自细 胞 、血 27 .,发病 地点集 中在 浅 山丘 陵地 带 。 小 板数量 降低 。 ”商域 县人 民医 院内科 副主 任鲍 发应说 , 该 县凉水 井村 卫生 室 医生张 玲告诉 《 中
在 国 内, 自20 06年 1 月在 安徽发现 0 部门的监控范围 早在 20 年 1 月,中国 08 1
中的村民终于盼来了播洒杀虫药的飞机,数 了首例病例后,该病就已经纳 入 卫生、疾控 而这次,村民们盼来的是一张 A 4纸大 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 们 就 是想 告 诉 百姓 ,这 个病 是 可 我
对 于 “ 别 子 ” 当地 农 民并 不 陌 生 , 过,没有人把它太当回事儿。 草 ,
” 荣出院以后,邻居中的 别子 咬死人 的 。
也 呼她 ,而她也 乐 呵呵 称
SC T 日日 OI Y E
但直到去年,县里传闻一名村妇女主 李功荣在县 医院经过正规的诊断治疗 , 了以发热伴 血小 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 的
新亚型布尼亚病毒系“蜱虫咬死人”元凶

并 初 步 认 定 检测 发现 的发 热 伴 血 小 板 减 病 例 与 该 新 病 毒 感 染 有 关 。
该防治指南指出,新发现的病毒属l 于布尼亚病毒科自蛉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
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 灭活 。 目前 已在河南、湖北、 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 该病 毒感 染病例 ,其主
要 分 布 在 山 区和 丘 陵地 带 的农 村 ,呈 高 散 发 。人 群 普 遍 易 感 , 在 丘 陵 、 I 、 森 林 等 地 区 生活 、 生产 的 居 民和 劳 动 者 及 赴 该 类 地
只有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血糖升高后,与 之伴随的其他病理 因素也增加 ,相互影 响、累加,加速血管 内
(0 : 3 - 3 6 1) 3 23 2 1
皮细胞的损伤。本观察提示虎杖可通过调节 E 、 X 2 T T B 的含量
水平 , 减轻血管痉挛,改善血管的舒张马收缩状 态,从而减轻
生、发展关系密切,抗氧化治疗有可能邋转氧化对组织的损害
l, o 本观察也试 图在中药中寻找有效的抗氧化剂 , 】 而虎杖有着
良好的前景 ,随着研 究的进一步深入 ,抗氧化治疗将会给糖尿
病患者带来福音 。
b a e g gsp r x e r c a/ c dS i S 2 0 , 3 1 2 82 3 ys v n i eo i . o N tA a c U A, 61 ( ) 1・ 2 c n u dP 0 o :
蜱虫叮咬病历模板范文

蜱虫叮咬病历模板范文# 蜱虫叮咬病历。
一、基本信息。
1. 姓名:[患者姓名]2. 性别:[男/女]3. 年龄:[X]岁。
4. 职业:[具体职业]5. 联系电话:[电话号码]6. 就诊日期:[年/月/日]二、主诉。
“大夫啊,我被一个小虫子咬了,那小虫子可坏了,死死叮在我身上,我费了好大劲儿才弄下来,现在被咬的地方又红又肿,还特别痒,您快给我瞅瞅。
”三、现病史。
患者于[具体日期],在[详细地点,如郊外树林里徒步或者在自家院子里干活之类]时,感觉腿部(或者身体其他部位)突然刺痛一下,起初并未在意。
过了一会儿,发现有一个黑色的小虫子紧紧地趴在皮肤上,仔细一看,像是蜱虫。
患者试图用手将蜱虫拔除,经过一番折腾后,蜱虫被移除,但局部皮肤随即出现红肿,红肿范围大概有[描述大小,如硬币大小或者核桃大小],而且瘙痒感逐渐加重,难以忍受,局部皮肤温度感觉比周围皮肤略高。
患者自行涂抹了一些清凉油,但是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于是前来我院就诊。
四、既往史。
1.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
2. 无重大手术史、外伤史。
3. 无药物过敏史。
五、体格检查。
1. 一般情况。
体温:[具体体温数值],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X]次/分,呼吸:[X]次/分。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表情略显痛苦,主要是因为被叮咬处的瘙痒。
2. 局部检查。
可见于患者[具体被叮咬部位,如右小腿外侧]有一明显红肿区域,中心部位有一细小的破损点,周围皮肤发红,边界尚清,触之较硬,皮温稍高,轻压有轻度疼痛,无明显波动感。
未发现有蜱虫残留肢体等情况。
六、辅助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X]×10⁹/L(正常范围[正常范围数值]),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X]%(正常范围[正常范围数值]),淋巴细胞比例[X]%(正常范围[正常范围数值]),提示有轻度炎症反应。
2. 凝血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七、诊断。
蜱虫叮咬伴局部皮肤感染。
八、治疗计划。
新疆边境地区新现蜱传布尼亚病毒持续循环存在及临床病例分析研究

新疆边境地区新现蜱传布尼亚病毒持续循环存在及临床病例分析研究新疆边境地区新现蜱传布尼亚病毒持续循环存在及临床病例分析研究摘要:布尼亚病毒是一种由布尼亚病毒属中的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在新疆边境地区,蜱传布尼亚病毒的传播一直存在并呈现持续循环的趋势。
本研究旨在分析新疆边境地区的蜱传布尼亚病毒存在情况及其临床病例,为疫情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一、引言布尼亚病毒是一种蜱传病毒,由捕食哺乳动物的虱子等蜱类传播给人类。
该病毒在感染者身上引发高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内脏器官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二、布尼亚病毒在新疆边境地区的分布情况新疆边境地区由于环境适宜,虱子数量较多,因此成为蜱传布尼亚病毒的高风险地区。
通过对该地区蜱虫的调查,发现有20%以上的蜱虫携带布尼亚病毒,且其分布呈集群状。
三、新疆边境地区布尼亚病毒的持续循环机制在新疆边境地区,蜱传布尼亚病毒呈现出持续循环的特点。
一方面,该地区哺乳动物数量较多,为病毒的源头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虱子等蜱类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传播媒介作用。
研究发现,蜱虫通过叮咬感染的动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后,重新进入虱子的发育期,从而继续传播病毒。
四、新疆边境地区布尼亚病毒的临床病例分析通过对新疆边境地区布尼亚病毒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该病毒对人类的危害程度和传播特点。
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布尼亚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高发热、关节痛、皮疹等非特异性症状,同时还可引起内脏器官损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该地区儿童和老年人更易受感染并出现严重症状。
五、布尼亚病毒的防控策略针对新疆边境地区布尼亚病毒的存在和传播情况,我们应采取相应的防控策略。
首先,加强对蜱虫的监测和防治,减少感染源的存在。
其次,加强对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对布尼亚病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最后,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早期预警机制,通过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六、结论通过对新疆边境地区蜱传布尼亚病毒的存在情况及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我们认识到该地区存在着该病毒的持续循环和感染风险。
关于蜱咬伤后患者的皮损情况观察

i n t e r ve nt i on i n pa t i e n t s wi t h a c ut e m yc oa r di al i nf a r ct i on:
n o r e f l o w [ J ] . H e a r t , 2 0 0 7 , 8 9 ( 9 ) : 9 8 3 — 9 8 5 .
I 4 ] Wa t a na b e T, Na n t o S , Ue ma t s u M, e t a 1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n o —
i n t r a v a s c u l a r u l t r a s o u n d f i n d i n g s [ J ] . C i r c J , 2 0 0 8 , 6 7 ( 8 ) : 6 6 7 — 6 7 1 .
关于蜱咬伤后 患者 的皮损情况观察
王 晶 '
带有森林 脑炎病毒 ,此类蜱 叮咬人体后 可能发病为森林脑 炎 ;全沟硬 蜱体 内有 伯 氏疏螺旋体 ,蜱 叮咬人体后 ,螺旋 体进入人 体发病为莱姆 病 。内蒙古林 区每年春 夏季均有蜱 叮咬人群 ,现将2 0 1 3 年经蜱叮 咬的 1 1 9 8 例 门诊就诊人群蜱 叮咬蜱 叮咬后皮肤 改变情 况进行分析 。 1研究 对象 2 0 1 3 年5 y ] 至2 0 1 3 年8 月在我 院门诊 就诊的蜱 叮咬人群 1 1 8 9 例 ,其
r e f l O W’ p h e n o me n o n i n i s c h e mi a / r e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r y : f a i l u r e o f a c t i v e v a s o mo t i l i t y a n d n o t s i mp l y p a s s v a s o c o n s t r i c t i o n [ J ] _ E u r S u r g Re s , 2 0 0 3 , 3 5 ( 5 ) : 4 1 7 — 4 2 4 , [ 3 ] F a l k E, T h u e s e n L . P a t h o l o g y o f c o r o n a r y mi c r o e mb o l i s a t i o n a n d
莱姆病四例报告

莱姆病四例报告林鸿【摘要】@@ 1 病例报告rn病例1:女,32岁,因左上臂出现红斑10 d于2008年5月25日入院.患者于4月30日被蜱叮咬于左上臂屈侧,10 d后自觉叮咬局部烧灼,痒,疼痛.发现叮咬局部有大红斑,中心有多个水疱并相互融合,外周有肿胀硬结,硬结外周有红色环形边.在当地医院静点药物无效.【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0(019)002【总页数】2页(P178-179)【作者】林鸿【作者单位】157011,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1 病例报告病例1:女,32岁,因左上臂出现红斑10 d于2008年5月25日入院。
患者于4月30日被蜱叮咬于左上臂屈侧,10 d后自觉叮咬局部烧灼,痒,疼痛。
发现叮咬局部有大红斑,中心有多个水疱并相互融合,外周有肿胀硬结,硬结外周有红色环形边。
在当地医院静点药物无效。
体检:左上臂屈侧有13 cm×16 cm的红斑,中心有水疱,外周有肿胀硬结,硬结外周有红色隆起。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于5月30日发现两个继发性红斑于背部,大小分别为7 cm×5 cm,5 cm×2 cm。
实验室检查:血象正常,莱姆病IFA实验检测IgG抗体,5月26日1∶32,7月20日为1∶232。
病例2:女,68岁,因全身多处红斑伴瘙痒20 d,于2008年5月28日入院。
患者于5月9日后枕部被蜱叮咬,8 h后叮咬处出现水疱,第2天叮咬处出现红斑,手抓后红斑凸起,第3天腋下出现红斑,之后在腹股沟、腹部、后背部相继有新的红斑出现,伴有疲倦、头痛、恶心、低热,用脱敏药物无效,查体时发现患者双侧前臂皮肤硬化萎缩,追问病史患者于5年前曾被蜱叮咬于腹部,当时叮咬局部出现12 cm左右的红斑,未系统治疗,3年前双侧前臂皮肤出现微红,后逐渐硬化萎缩,先后多次看皮肤科效果不佳。
查体:后枕部有原发性红斑已渐消退,腋下、腹部、腹股沟、后背部有6个环形红斑,直径4~10 cm,红斑中央平整,外周有红色隆起边界,双侧前臂皮肤硬化萎缩,体温正常,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无异常。
蜱咬伤12例

本 组 患 者 女 7 , 5例 , 龄 6 3岁 , 均 3 .2岁 , 例 男 年 ~6 平 14 其 中 儿 童 5例 , 壮 年 3 , 年 4例 ; 处 被 叮 咬 者 2例 , 青 例 老 三 二
处 3例 , 余为单处被 咬者 ; 颈部被 叮咬者 1 例 , 头 1 胸腹部 4例 , 背部 1 ; 例 发现被叮咬就诊时 间为半小时至 2 0天不等 。
手 术 有 关 的并 发症 , 括 不 全 流 产 、 染 等 。 组 发 生 不 全 流 产 包 感 本
出现 的并发症 4 8例 , 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 症三类 , 分 现对其 临 床分析如 下 :
1 资 料 与 结 果
4 。轻度盆腔感 染 3例 , 中 2 手术后 2周 内有性交史 , 例 其 例 1 例为先兆流 产患者 , 经使用 抗生素治疗后痊愈 。 术后 远期 并发症指术后 2 8天 以后 所发生 的与本手 术或本 次妊娠终止有关 的并发症 , 月经失调 , 宫颈粘连 等 , 在本组 40 2 例中 , 随访 了 8 例 , 6 发现远期并发症 1 例 , 5 9例为月经 失调 , 6
例 为宫颈粘连 。
2 讨 论
本 院妇科 门诊 自 19 9 8年 ~2 0 0 0年实 行人流术 4 0例 ,术 2
前 进 行 问诊 , 检 妇科 检 查 , 术 由专 人 操 作 , 后 常 规 口服 抗 体 手 术
菌素 3日预防感染 , 体检及手术情况 , 级填入统一表格 , 分 术后
用 止 血 钳 夹 住 虫 体 , 轻 摇 拉 , 渐 加力 至 虫 体 摘 下 , 口涂 以 轻 逐 创 2 碘酊。 一般情 5 , 天 患者均基本痊愈 。 1 另 例患者 因为 治疗过程 中 , 假头 断人皮 内 , 予以局麻下行摘除 术 , 术后 1 痊愈 。 中 5 周 其 例患者
虫咬伤病例模板

虫咬伤病例模板
女,8岁(因患“玫瑰糠疹2周”来我科复诊,查体时发现患儿右上睑有一黑色“小虫”,仔细查看后考虑为蜱虫,询问详细病史,其母诉就诊前3d曾带患儿于小区附近公园玩耍。
体检见一般情况较好,右眼睑仅虫体吸附处略红,无明显肿胀,未诉疼痛不适,可见“绿豆”大小黑色虫体附着于右上睑中央睑缘处。
无发热、头痛等不适。
立即给予处理:于右眼睑近叮咬处皮下注射0.1%利多卡因0.1mL,
5min后轻微晃动虫体,虫体脱落,75%乙醇消毒创面。
脱落后虫体仍然存活,随后显微镜下仔细检查蜱虫是否完整,避免遗留肢体于皮内。
行血常规、血凝常规检查正常,予红霉素眼膏外用bid,嘱家长观察患儿情况,若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及时就诊。
2周后复诊,患儿一般情况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蜱虫叮咬的病例分析
金毛犬(详情介绍)
下面是一例蜱虫叮咬狗狗的病例分析,蜱虫在春季比较常见,主人要在这段时间注意狗狗外出时,不要被蜱虫叮咬到。
一、病畜基本信息
品种:中华田园犬
年龄:1y
性别:♂(未去势)
体重:7kg
就诊原因:主人在爱犬右侧嘴角发现一正在吸血的蜱虫,在家将其自行拔除;
二、临床检查
1.基本检查
体温:38℃
心率:168次/分
呼吸:28次/分
2.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
血涂片:未见明显异常
血涂片:未见明显异常
3.爱德士犬四合一试纸测试(阴性)
4.身体其他地方未发现异常
三、治疗及注意事项
1、驱除及预防蜱虫叮咬;
2、加强饮食,适当喂食补血营养品;
3、密切观察爱宠行为状态有无异常;
四、分析总结
1.关于蜱虫:
蜱虫,又叫做“壁虱”、“狗豆子”;常见种属:扇头蜱属、硬蜱属、血蜱属等。
其中血红扇头蜱是国内最常见的,是一只三宿主蜱虫,一生要吸血3次;
怎么感染的蜱虫?蜱虫附着在植物的叶子或者草尖上,一旦宠物经过,就顺势爬到宠物身上吸血;常见的吸血部位:(毛发较少、皮肤较薄、血液丰富、更容易接触叶子和草尖)面部、耳部、腋下、脚趾间;
如何吸血:蜱虫吸血时,先是打开触角,讲口器嵌入皮肤,再是吐入唾液,及大量的病菌和毒素,后开始吸血。
母蜱虫吸血后的体重有时为吸血前的100倍;
2.蜱虫的危害:
皮肤感染;贫血;传播疾病:巴贝斯虫病、无形体病、螺旋体病等;蜱瘫痪等。
3.如何预防:
因为蜱虫叮咬致人死亡的病例每年有增无减,切记在爱宠身上发现蜱虫时千万不要用手将其拔除,尽快将爱宠带到正规的动物医院做全面的身体检查。
避免因蜱虫的叮咬传播的病原和毒素给爱宠和人带来不必要
的伤害;每月记得给爱宠驱虫及预防体内外寄生虫,预防大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