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探求新建筑运动共49页
9新建筑探索
2.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西部地方建筑的自由布局+浪漫主义精神 平面:十字形,以壁炉为中心布局 室内:既连又分,层高低且不等,室内暗 外形:纵向大烟囱+层层叠叠的水平线条+大岀檐 代表作品:罗伯茨住宅1907——最优美作品之一 罗比住宅1908——城市型住宅
草 原 式 住 宅
芝加哥学派的进步作用
突出以功能为主,形式服从功能的原则。 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并取得成就。 建筑艺术反映技术特点。 简洁立面反映工业化精神。
四、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五、德意志制造联盟
主张建筑应当真实,必须同工业结合。 反对装饰,表现结构,发展符合功能 与结构特征的建筑。 代表作:
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制造车间 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
一、社会背景
1871—1917,自由竞争—帝国主义
由于生产急剧发展和技术飞速进步,建筑摆脱 了旧技术和形式的限制,特别是钢和钢筋混凝土 的广泛应用,促使探索新材料与新结构结合的新 建筑形式。
德、法、英、美等国最具有代表性。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
1、先驱者 辛克尔(德);桑珀(德); 拉布鲁斯特(法)
2、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850s)
面对工业化城市建设,出现了积极倡导和消极反对两 种态度,否定建筑工业化的工艺美术运动由此产生
主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形式,热衷于手工艺的效 果与自然材料的美; 但是把机器看成是一切文化的敌人,向往过去,只主张手工 业。 主要作品:红屋—红砖建造,表现质感。 代表人物:拉斯金(John Ruskin);莫里斯(William Morris)
红 屋 室 内
3、新艺术运动(比利时布鲁塞尔,1880s)
07新建筑运动
西尔斯大厦
富兰克·赖特 (1867~1959)
赖特是第二代芝加哥学派中最富盛名的人物。
赖特吸收和发展了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思 想,力图形成一个建筑学有机整体的概念,即将 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以及建筑的环境 融为一体,并使建筑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与整体 相协调,形成一种适于现代性的艺术表现。
20世纪法国著名建筑师和设计艺术理论家,“机 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在现代建筑,现代设计 及城市规划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他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一著名论点。 指出住宅与机械都是寻求功能的结果,都是适应 需要的、有用的、客观的和经济的,因而应用工 业生产的批量化、标准化生产方式营造建筑,这 就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机械美学思想。
德国法古斯工厂 1911-1912
哈佛大学研究中心
格罗佩斯住宅 1938
米斯·凡·德·罗
米斯·凡·德·罗提出了“好的功能就是美的形 式”“功能绝对第一”和“少即是多”等理论。
在设计理论上其中“少即是多”在相当长的时期 内成了现代主义的至理名言。“少”是针对当时 建筑界中仍然流行的繁琐的古典装饰手法提出的, “多”即是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可能创造出形式 简洁、效果丰富的建筑,并且实现了最大的使用 空间。
城市规划思想是柯布西耶的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另 一个重要贡献,其核心内容是功能性和多元化双 方面的结合。
萨沃伊别墅 1929-1931
朗香教堂
克鲁格别墅 1928 汉斯与瓦斯里·拉克哈特兄弟
亨尼别墅 1915-1919 罗伯特·凡·德·霍夫
无论从建筑理论还是建筑实践角度看 ,米斯对现 代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少即是多” 的理念一响了几代设计师,成为现代设计的至理 名言,是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欧美建筑ppt课件
02
CATALOGUE
欧洲建筑
古希腊建筑
总结词
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代表,采用柱式结构,追求和谐与完美 。
详细描述
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代表,采用柱式结构,如多立克柱式和 爱奥尼柱式,追求和谐与完美。这些建筑多采用石材,注重 比例和对称,强调建筑的静态和稳定。古希腊建筑对后来的 欧洲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圣家堂
总结词
哥特式建筑的杰作
详细描述
圣家堂是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座哥特式大教堂,以其高耸的尖顶和细腻的细节雕刻 而著名。这座教堂的建设历经数个世纪,成为哥特式建筑的杰作。
白宫
要点一
总结词
美国总统官邸的象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官邸,也是美国政治权力的象征。这座 建筑以新古典主义风格建造,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以佛罗伦萨大教堂为代表,强调对称、平衡 和完美的几何构图,追求古典美。
对世界建筑的影响
01
欧美建筑对世界各地的建筑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在殖民 时期或现代化进程中都借鉴了欧 美建筑的风格和技术。
02
欧美建筑在建筑材料、结构和装 饰等方面的发展也影响了其他地 区的建筑技术和美学观念。
对现代建筑的启示
联邦时期建筑
总结词
联邦时期的建筑风格更加注重形式和 装饰,多采用对称布局,展现了美国 独特的建筑美学。
详细描述
联邦时期的建筑风格更加注重形式和 装饰,多采用对称布局,外观庄重、 典雅。代表性的建筑有费城独立厅和 华盛顿的国会大厦等。
摩天大楼与现代建筑
总结词
摩天大楼和现代建筑的出现标志着美国 建筑的现代化进程,这些建筑注重功能 性和技术性,展现了美国城市的快速发 展。
新建筑运动的名词解释
新建筑运动的名词解释新建筑运动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设计和建筑思潮,对于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起源于德国,旨在通过创新和激进的战略来打破传统建筑中的束缚,并为现代社会提供一个更适应人类需求的住宅和公共空间。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新建筑运动的意义,并探讨其对当代建筑领域的影响。
革新设计理念新建筑运动的核心观点是建筑应当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传统建筑形式和结构的束缚已不再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新建筑运动提出了许多革新的设计理念,例如功能主义、机械美学和舍弃装饰。
通过强调功能和实用性,建筑师追求形式与功能的一致性,努力打破过去众多华丽但缺乏实用性的建筑风格。
机械美学的运用新建筑运动具有机械美学的特点。
建筑师从工业化和机械化的视角出发,将建筑与机械工程相结合。
他们认识到机械工程带来的新兴技术将改变建筑设计和施工流程,因此开始尝试使用新材料和工业化的建造方法。
这种机械美学反映在建筑的线条和几何形状上,强调简约与精确,追求空间的流动性和光线的自然透过。
新材料的探索新建筑运动还推动了对新材料的探索和使用。
建筑师开始追求更广泛的材料选择,以实现他们自由创造的目标。
钢铁、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的出现,使得建筑结构变得更加灵活和坚固。
这些新材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设计可能性,使建筑物的体量和空间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
城市规划的发展新建筑运动不仅影响了单体建筑的设计和理念,也改变了城市规划的范式。
传统城市规划常常着眼于保护历史遗产和维持城市的历史面貌。
然而,新建筑运动提倡通过创新和现代化的手段改善城市环境,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例如,通过拆旧建新,引入开放的公共空间,优化交通体系等方式,新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对当代建筑的影响新建筑运动对当代建筑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都可以追溯到新建筑运动的诞生。
例如,布鲁塞尔的比利时设计家组织DeStijl成员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推崇的几何抽象和简化形式就是新建筑运动的产物。
19世纪建筑变迁(共37张)
(4)二层以上——都作为办公室,各层柱网排列相同; (5)顶层——设备层,水箱、水管、机械设备等。
第23页,共37页。
按功能把高层建筑分为“三段式”外形:
(1)底层与二层功能相似(xiānɡ sì),为一个段落;
(2)办公室各层通过窗户巴外里面统一起来,为一个段落; (3)顶部设备层——小窗户、加压檐,可以有不同的外表。 代表作品: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芝加哥”形式的网格式处理手法
第10页,共37页。
风山(fēnɡ shān)住宅
第11页,共37页。
8、西班牙
代表:高迪
代表作品:巴塞罗那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等。
特征:结合自然的形式,浪漫主义(làngmàn zhǔ yì)想象力,隐喻性的塑性造型。
第12页,共37页。
米拉公寓 浪漫主义的想象力 出其不意的建筑形式
塑性造型
2、芝加哥学派的重要贡献:
(1)在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2)建筑设计上肯定了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3)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明快与适用的独特风格。
3、建筑特点: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
第21页,共37页。
4、代表作品:
第一莱特尔大厦----7层的砖墙与铁梁柱的混合结构;
6、芝加哥学派在19世纪建筑探新运动中的进步作用:
(1)突出强调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功能、结构与形式三者之
间的主从关系,摆脱了折衷主义的形式羁绊,为现代建筑发展开辟了道路;
(2)探讨了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使芝加哥成为高层建筑的故乡; (3)使建筑艺术反映了建筑技术的特点,并符合工业化的精神。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国外对新建筑的探求
新艺术运动
• “新艺术运动”的思想主 要表现在 ① 从植物造型中提取造型素 材,大量采用自由连续弯绕 的曲线或曲面; ② 在朴素运用新材料新结构 的同时处处浸透着艺术的考 虑;
新艺术运动
阿方索·穆夏的装饰画
新艺术运动
比亚兹莱 的插图画
新艺术运动
a)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创作 新艺术派的建筑特征主要 表现在室内,典型例子是霍 塔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 号住宅(塔赛旅馆)。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c)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 迪的建筑创作 西班牙是将新艺术有机曲 线风格发挥到极致,且最具 宗教气氛的国家,作品主要 集中在巴塞罗那,代表人物 是安东尼·高迪。 这位来自加泰罗尼亚的建 筑大师,以浪漫主义的幻想 极力将塑性艺术与建筑结合, 吸取东方与哥特风格,结合 自然,创造了独特的建筑风 格。
“工艺美术“设计运动
2、建筑探索中的几种表现 (1)英国“工艺美术”设计 运动 19世纪末的英国,在 “美术家与工匠结合才能设 计制造出有美学质量的为群 众享用的工艺品”的主张影 响下,一场颇具实验性的设 计运动发生了,核心人物威 廉·莫里斯。
威廉·莫里斯
“工艺美术“设计运动
思想文化上,工艺美术运动体现为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思潮的延续 这种艺术主张。积极的方面体现在: a)反对复古 b)热衷手工艺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 c)力求功能、材料、艺术造型的完美结合。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概述
1、时代背景 (1)社会背景: a)经济上,工业化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结构; b)思想上,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基本概念提出并不断深化; c)生活上,欧美各国都利用各自掌握的新技术、新手段大力促 进国力,使生活更加便利。 在建筑上,使得 ①建筑商品化; ②市中心地价高昂,高层建筑迅速发展; ③反对传统、追求净化是建筑造型的新要求;
西方近代主义代表建筑及建筑大师
3.1.3建筑新类型和新形式
• 生产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需要接受教育、 去工厂或公司上班、购买生活必需品、观看表演、参加展览会、来 往于不同的城市之间。于是产生了新的建筑形式,如学校、图书馆、 办公大楼、百货公司、市场、博览会、车站等,它们对空间和功能 有着新的要求。在很多情况下,传统的建筑形式已不适应这些新的 建筑类型的使用。于是,从19世纪后半叶期,在古典复兴、浪漫主 义和折衷主义的建筑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情况下,建筑师们开始了 新建筑形式和新材料、新技术相配合的尝试,开始了建筑创作新方 向的探索。
Company name
第41页/共53页
(1)法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1909,贝伦斯
Company name
第42页/共53页
(2)法古斯鞋楦厂,1911,格罗皮乌斯、梅耶
Company name
第43页/共53页
(3)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1914,格罗皮乌斯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第12页/共53页
(3)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 和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展览 馆(Gallery of Machines)
Company name
第13页/共53页
1)艾菲尔铁塔
• 作为1889年世博会的入口,它近1000英尺(328米)高,内部安装了 四台水力升降机,世界最高建筑的头衔它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同水晶宫一样,该塔也是一个巨大的拼装之物,由15000根锻铁部 件和2500000颗铆钉构成,施工周期只有17个月。虽然在建成之初, 对它有相当的质疑之声,但由于后来无线电的发明而作为发射塔和 它的高度和位置使得在巴黎处处都可以看到这座透风轻盈、下大上 尖的钢铁骨架塔,而幸运地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了城市地标,世博 会后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无可争议地成为法国的不二象征。
外国建筑史第四讲——欧美现代建筑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一)工艺美术运动(Arts & Crafts Movement)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 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其
实质是针对建筑设计、装饰艺术和室
内陈设品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
导致的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一场设
布鲁塞尔埃塞尔饭店楼梯间, 维克多·霍尔塔1893年
布鲁塞尔Wauquez百货商店内 部,维克多·霍尔塔1906年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安东尼·高迪与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并没有渊源上的实质关系,但在设计形式 上却有共通之处,他汲取了伊斯兰风格与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凭借丰富的浪漫 主义式幻想,结合自然形式,独创了极富 动势与抽象美感的塑性建筑。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西欧国家为首的欧美社会出现了一场以反传统为主 要特征的、广泛突变的文化革新运动,这场狂热的革新浪潮席卷了文化与 艺术的方方面面,其中哲学、美术、雕塑和机器美学等方面的变迁对建筑 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匹兹堡市郊的流水别墅,20世纪30年代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美国匹兹堡市郊的流水别墅内部,20世纪30年代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_第八讲:新艺术运动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第一拉埃特大厦,芝加哥 First Leiter Building, Chicago, 1879年 是由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设计的七层货栈,是 砖墙与铁梁柱的混合结构。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 运动的派别
4、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 Werkbund) 1907年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等组成,其目的在于提 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达到国际水平,认为建筑必须与工业结合, 认为建筑应当是真实的,现代结构应当在建筑中表现出来,这样 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形式,造型简洁,摒弃了任何附加装饰,成 为现代建筑的雏形,代表人物彼得· 贝伦斯(Peter Behrens)如 德国通用电器公司透平车间,法古斯鞋楦厂。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 运动的派别
设计人贝伦斯(Peter Behrens),造型简洁,摒 弃了任何附加装饰,一个主 体车间与一个附属建筑,因 需要采光,柱墩间开足大玻 璃窗,车间屋顶是由三铰拱 构成避免了中间的柱子,为 开敞的大空间创造了条件, 侧立面山墙的轮廊与它多边 形大跨度钢屋架相一致,打 破了传统惯例。
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
(The Schools of the Search for A New Architecture Movement in U. S. A)
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ven 1856-1924) 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口号,为功能主义思想开辟了道路,他还为高层办公 楼建筑在功能上规定了特征: ①地下室要包括有锅炉间和动力、采暖、照明的各种机械设备; ②底层主要是用于商店、银行或其他服务设施,内部空间宽敞、光线充足, 并有方便的出入口;
11-新建筑运动
新建筑运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特征: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又称“艺术与手工艺运动”,19世纪50年代起源于英国,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①这一派的艺术家们否定机器制造的产品,认为机器产品粗制滥造;②他们也反对当时的复古思潮,在建筑上不抄袭历史样式;③崇尚自然的思想,提倡用“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形式;④主张建筑要表现材料的自然美。
⑤局限性:把机器看成是一切文化的敌人,只主张以手工艺方式进行生产,成本高昂,不宜推广。
红屋:1)“红屋”又称“莫里斯住宅”,位于伦敦郊外,由建筑师韦布设计建造,为“田园式”住宅,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建筑。
2)建筑特点:①住宅为L形平面布局,共两层。
首层为服务性用房,主人卧室和其他休息用房设在二层;②内部空间根据需要灵活布置,位于南侧的楼梯将上下两层空间联系起来,各个房间功能流线安排合理得当;③采用不规则平面,每个房间都有充足的日照。
3)艺术特色:①“红屋”外观充满浓郁的田园气息,形态自由活泼;②高坡顶根据房间大小,灵活地穿插在一起;③外墙主要使用红砖墙,不加粉刷,没有繁琐的装饰,创造出安逸舒适的居住氛围;④非对称布局,按功能要求安排房间,突破了传统住宅的面貌与布局手法,在居住建筑设计合理化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⑤表现了建筑材料的自然属性,使用当地的红砖,不加粉饰,不加装饰,充分体现了工艺美术运动崇尚自然的思想。
“红屋”艺术造型独特,是功能、艺术、材料相结合的范例,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建筑有积极地影响。
新艺术运动:√特征:①19世纪80年代兴起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②认为建筑艺术的革新的目的是要在绘画、装饰与建筑上创造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艺术风格。
极力反对历史样式。
③在装饰主题上喜用自然界生长的草木形状的线条。
在建筑装饰中大量使用铁构件。
主要思想及表现:①主张艺术要来源于自然,学习自然,受工艺美术运动和莫里斯的影响较深;②崇尚曲线,新艺术运动又称“曲线风格”,从自然界的植物中提取灵感,创造以自然纹样为母题的装饰曲线;③善于使用铁构件。
《外国近现代建筑》PPT课件
折衷主义(Eclecticism)
代表建筑 :
1.巴黎歌剧院(1861~1874)
意大利晚期巴洛克风格,掺 杂烦琐的洛可可雕饰)
2.巴黎圣心教堂(1875~ 1877)
3. 1893年美国在芝加哥举行的 哥伦比亚博览会是折衷主义 建筑的一次大检阅
第十一页,共51页。
巴黎歌剧院
巴黎歌剧院,欧洲最富盛名的歌剧院之一。巴黎歌剧院 有着全世界最大的舞台,装修豪华考究,富丽堂皇, 反映出法兰西文化的气质与风格。
第三十二页,共51页。
意大利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诞生的标志: 意大利诗人、作家兼 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 于1909年2月在法国 《费加罗报》发表 〈未来主义的创立和 宣文〉。
第三十三页,共51页。
建筑师圣伊里亚
圣伊里亚(Antonio SantElia,1888-1916)出生于意 大利北部的科摩市 ,1912 年,在米兰开业,在米兰 期间,圣伊里亚与“未来 主义”者来往,在他们的 影响下他于1912年-1914 年间画了一系列以“新城 市”为题的城市建筑想象 图,大约有数百幅之多。
西班牙建筑师高迪(1852~1926) ,西班牙巴塞罗那建筑师。
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 族教堂(1883-1926),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 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 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吉埃尔礼拜堂和居埃 尔公园。
建筑观念: 用有动势的空间联系起内部世界;他从自然环境中生长出
高迪作品——居尔公园
居埃尔公园中的建筑是高迪创作生涯 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最充分地表现 了他的美学思想。
第二十八页,共51页。
高迪作品——居尔礼拜堂
第二十九页,共51页。
外国建筑史重点
外国建筑史重点第一章:工业革命时期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基本内容1、资产阶段革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
2、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进行的规划探索。
规划思想: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
3、建筑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功能提出建筑的新类型。
建筑分析:铁结构与装配化建造对传统建筑的冲击,新结构、新材料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矛盾,对古典建筑形式的简化。
4、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建筑分析:复古思潮在建筑中的体现。
一、工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是空前的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居住条件日益恶化道路交通拥挤堵塞旧城进行改造规划要求规划有预见性预留城市发展空间巴黎改建、新协和村、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方格城市一、工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为建筑空间的自由化、合理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引起了建筑形式的变化二、城市规划探索巴黎改建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巴黎规划与改建概况:1853年,奥斯曼,三个目的:○装点帝国首都;○拓宽道路,疏导城市交通;○从市中心迁出贫民,改善贵族的居住条件与环境。
规划内容:○以“大十字”及两条环路交通系统作为城市的交通骨架;○将市中心分散为若干个区中心;○改善市政建设:1)自来水——供应量增大;2)照明汽灯——供应量增大;3)开办出租马车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出租车先驱。
3、实施状况:三个未能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以星形广场为核心12条放射状大道香榭丽舍始于卢浮宫正门前的协和广场,止于矗立在星型广场中心的凯旋门前。
位于卢浮宫与凯旋门连心中轴线上。
是一条集高雅及繁华,浪漫与流行于一身的世界著名的道路。
“田园城市”(gardencity)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1898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规划模式。
缘由: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概念:“田园城市”,即为健康、生活和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个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民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第三章 新建筑运动
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现代建筑的酝酿一、新建筑运动背景:☐1、社会背景: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转向垄断竞争☐2、建筑发展: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技术广泛地运用,在建筑形式上掀起了创新的运动。
☐3、建筑思潮:强调简洁与工业化,强调形式和内容的一致性。
二、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新建筑运动☐主要流派与思潮:☐技术前提:•冶金、动力、能源、机械、电气等工业飞速发展•社会急需各类功能实用、建造快捷的建筑•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普遍应用•新的结构计算理论和方法陆续出现•各种大跨度建筑和壳体结构相继产生•新型建材不断投入使用•建筑设备快速发展•施工技术提高、进度加快☐1、探求新建筑的先驱:1)、人物:申克尔Karl Fredrich Schinkel桑珀Gottfried Semper拉布鲁斯特Labrouste2)、探求焦点:建筑的时代性、建筑形式与建筑手段的关系、建筑功能与建筑形式的关系。
☐人物¡ª¡ª申克尔Karl Fredrich Schinkel :提出建筑时代性问题。
☐代表作品¡ª¡ª柏林皇家美术馆Altes Museum☐人物¡ª¡ª桑珀Gottfried Semper提出建筑形式应与建筑手段相结合。
☐主要著作¡ª¡ª《工业艺术论》(Industrie und Kunst )☐主要著作¡ª¡ª《技术与构造艺术中的风格》(Der Stil in den technischen und techtonischen kunsten) ☐人物¡ª¡ª拉布鲁斯特Henri Labrouste大胆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造型开始净化。
☐代表作品——巴黎圣吉纳维夫图书馆☐Library of Sainte Genevieve☐代表作品¡ª¡ª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eque Nationale of Paris☐2、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目的: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手工业的威胁,复兴以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以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试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新建筑运动的奠基人的作品
新建筑运动的奠基人的作品
新建筑运动(Bauhaus)的奠基人包括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贝尔特•乌尔里希(Bertolt Ulrich)和亚
喬布斯拉夫•斯特劳芙(Joost Schmidt),他们的作品对建筑、设计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新建筑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位德
国建筑师和设计师。
格罗皮乌斯提出了“艺术和艺术手工业的
统一”(The Unity of Art and Craft)的理念,强调建筑应该是
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将建筑、设计和工艺相结合。
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德国德绍的分割房屋(Dessau-Törten Estate)和魏玛
的新巴赫住宅区(Bauhaus Building)。
贝尔特•乌尔里希是一位德国表现派画家和建筑师,是新建筑
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
他的作品融合了抽象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
乌尔里希与格罗皮乌斯合作设计了分割房屋,这是新建筑运动中的重要成就之一。
亚喬布斯拉夫•斯特劳芙是一位德国画家和设计师,也是新建
筑运动的成员之一。
他是新建筑运动的教师,教授了色彩和形式学。
斯特劳芙在建筑和设计中注重色彩的运用,他的作品以简洁、几何的形式和明亮的色彩著称。
除了这些奠基人,还有许多其他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对新建筑运动有重要贡献,例如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和理查德•内特(Richard Neutra),他们的作品延续了新建筑
运动的理念和原则。
17 欧美探求新建筑运动
路易·沙利文(1856-1924)
沙利文重视功能,提出“形式服务功能”的口号,也认为 装饰是建筑所必需而不可分割的内容,但他不取材于历史 形式,而是以几何形式和自然形式为主。
芝加哥会堂大厦(1889)、芝加哥大剧院等。
Adler & Sullivan 1886-89
芝加哥百货商店 (1899-1904)
未来派作品
1890 -1914年的欧洲先锋思想
De stijl 风格派
诞生于荷兰,得名于杂志名称,又称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建筑上强调二度要素及其原则(面在立体造 型中的作用)。
凡·杜伊斯堡 Van Doesburg 里特维尔德 G. Rietveld 蒙德里安 P. Mondrian, 他的平面抽象画成为了Mies的建 筑平面。 奥德 J. J. P. Oud
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 饰作为其活动的基础。工艺美术 运动不是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 多种风格并存,从本质上来说, 它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 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 模式的试验。
扶手椅/1865年 莫里斯公司生产
银碗阿什比1893年
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人物大都 受过建筑师的训练,以莫里斯为楷 模,转向了室内、家具、染织和小 装饰品设计。 马克穆多本人是建筑师出身, 他的“世纪行会”集合了一批设计 师、装饰匠人和雕塑家,其目的是 为了打破艺术与手工艺之间的界线, 工艺美术运动的名称“Arts and Crafts”的意义即在于此。
“芝加哥学派”的昙花一现和沙利文的潦倒而卒表明:直 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统的建筑观念和潮流在美国 仍然相当强大,不易改变。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新建 筑的大潮势不可挡。
1890 -1914年的欧洲先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