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4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解析版)
2020-2022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真题解析课件55张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 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 持, 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 饭, 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分析
整个团队按照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 第—步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导弹,第二步把导弹装进 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第三步进行潜艇发射。 分析
本题属于长句变短句的表达能力考查,“长句 变短句”,就是把一个结构复杂或修饰成分较多的 句子,转换成几个结构简单的句子,可以是独立的 句子,也可以是几个相互联系的分句。
,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
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
场观众
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宣讲
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
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
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
分析
此题考查修辞手法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了 解修辞手法具有的特点及其表达的效果。然后根据语言环境体会这种 这种修辞手法在此处表达所起的作用,比如内容情感方面,结构上下 文方面,语气语调转换方面,最后一一整理出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 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 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 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 胖, ①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
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1、2卷、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真题评析+考情分析+备考策略+类题练习课件

2024年高考(新高考1卷,2卷、全国甲卷卜)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答案+解析+类题+方略PART真题透视012024年新高考I卷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
"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
①如果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②引发多种疾病,③所以,④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⑤才是问题的关键。
睡眠时长是保证身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至于每天要睡多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相信喜爱健康科普节目的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实际上.我们所需的睡目民时长是A的.有人不睡够9个小时难以清醒,有人睡上4个小时就能活力满满;有人睡了很长时间仍然精神萎靡,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B。
因此,能够保证自己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睡眠时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
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无法缓解而残留下来,长此以往,疲劳会像负债一样逐渐累积并且利上滚利,掏空你的“家底",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甲)也彳艮简单: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记下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多出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需要及时补充调整。
但另一方面,一次性补充过多的睡眠,又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引发新的疲劳。
所以对于“睡眠负债〃,要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求得解决。
其实,(乙)。
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
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
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O18.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
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强化练习题4(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强化练习题4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上合组织重要创始成员国,中国①___________地重视、支持和推动上合组织发展。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历次上合组织峰会,提出一系列推动上合组织发展和地区合作的重要主张和倡议,得到各方积极响应,中国在上合组织中具有②___________的地位。
“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正式写入青岛宣言,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上下同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成员国发展战略及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合作倡议深入对接,为地区发展创造重要机遇。
上合组织各方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都③___________,认为这一倡议对解决当前全球发展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不少成员国积极评价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和认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进而提出独立自主、安危与共以及反对在本地区制造阵营对抗、破坏地区稳定的主张。
习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将就新形势下加强上合组织建设、更好应对重大国际和地区挑战与有关各方深入交换意见,有利于共同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持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将重要的为促进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框部分改成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啊!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的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具有强烈的感情,把它看做命根子,把它当成哺育自己的母亲。
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迫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的时候,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
第04练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第04练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新高考题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交通信号灯虽小,但其设置配时与市民群众交通出行__________,事关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做好交通信号灯设置配时绝非__________,而是一项综合交通疏导系统。
这涉及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各方道路参与者、使用者的路权,必须要统筹考虑城市发展、道路建设、交通流量、路口区域位置、上下游间距等诸多因素。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__________,城市交通治理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比如,大数据为部分城市赋能,运用雷达、视频等技术和智能算法,交通信号设置配时得到优化,改善了群众出行体验,提升了路网通行效率,就是一种城市交通管理治理的积极有益实践和探索。
做好交通信号灯设置配时工作,__________也是群众工作。
必须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进一步拓宽畅通市民群众反馈意见、建议的渠道和平台,努力在疏堵保畅和城市交通治理中彰显更多民生温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交通治理新格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息息相关一劳永逸突飞猛进实质上B.休戚相关一蹴而就与日俱增实质上C.休戚相关一劳永逸与日俱增实际上D.息息相关一蹴而就突飞猛进实际上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大数据为部分城市赋能,运用雷达、视频等技术和智能算法,优化了交通信号设置配时,改善了群众出行体验,提升了路网通行效率。
B.有的城市以大数据赋能,运用雷达、视频等技术和智能算法,优化了交通信号设置配时,提升了路网通行效率,改善了群众出行体验。
C.有的城市以大数据赋能,运用雷达、视频等技术和智能算法,交通信号设置配时得到优化,改善了群众出行体验,提升了路网通行效率。
D.大数据为部分城市赋能,运用雷达、视频等技术和智能算法,交通信号设置配时得到优化,提升了路网通行效率,改善了群众出行体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热点04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解析版)

热点04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语言文字运用题一直是高考命题人的“试验田”,或稳中有变,或变中有新,一些多年未考的考点有时候会冷不丁地跃上高考的考卷,从而倒逼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方面着手,全面复习,不留死角。
刚刚过去的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中,语言文字运用题既有新题型,也有对2019年全国卷题型的继承,共20分。
具体分析如下:第18~20题为语段材料综合题,命题材料为老舍的《济南的秋天》,为散文,2019年的命题材料或为新闻,或为科技类文章。
而变化最大的是,与2019年全国卷考查词语(或标点)、病句、语句复位的三个四选一的选择题有所不同,第18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定,四选一,共3分。
这已经是多年未曾考查的题型。
第19题考查的是长短句的变换效果,共4分,这也是多年未曾考过的题型,第20题考查的是补写句子,共补写两个句子,每个句子2分。
第21题考的是一段话中语言表达的问题,这可能涉及到病句、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多种考点,非常灵活,共4分。
命题材料为科学家的科普责任问题。
第22题是对2019年全国卷第21题的继承,考查的是压缩语段。
共5分。
命题材料为上海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满分技巧】1、备考热门考点,不能松懈。
高考近几年常考的辨析词语(成语)、辨析并修改语病等题目,依然要加强练习,尤其要关注新题型。
2、备考冷门考点,不能忽视。
冷门考点也会有变热的时候,比如修辞手法,《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生需要明确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限时检测】一、(山东省202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末,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新高考“语言运用”经典题集萃(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语言运用”经典题集萃(附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2020 年“双 11”,不少平台都把直播带货作为增加用户、带动销量的发力点。
专家指出,运用“直播+电商”这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消费者对于网红流量的关注度、对于体验互动的认知度、对于商品的兴趣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观看网络直播下单购物。
主播们的卖力讲解,真切的体验分享,商品直观的____________,刷屏的评论,也让消费者乐于下单。
不过,中消协投诉部主任陈剑表示,()。
据中消协统计,消费者反映的“槽点”主要有:直播带货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证照信息公示义务;部分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____________存在夸大宣传产品功效或使用极限词等违规宣传问题;产品____________,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等;部分商品售后无保障,消费者难享“三包”权利等。
为此,中消协提示,坚定理性消费心态,切记量需而入,____________。
要尽量选择正规平台且具有专业选品团队的头部主播,尽量选择有品质保证且有售后保障的商家和商品,同时不要被直播间营造的“超高性价比”“热卖”“抢购”“秒杀”等气氛所感染,避免冲动下单,盲目消费。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表现涉嫌鱼目混珠精打细算B.呈现涉嫌货不对板量入为出C.表现涉及货不对板量入为出D.呈现涉及鱼目混珠精打细算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在直播带货“光鲜”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
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暗藏一些消费陷阱B.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在直播带货“光”的背后,暗藏一些消费陷阱,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C.在直播带货“光鲜”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暗藏一些消费陷阱,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D.在销售量不断攀升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暗藏一些消费陷阱,在直播带货“光鲜的背后,一桩桩带货主播“翻车”事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者吐槽20. 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之新题型三轮(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语言文字运用之新题型语言文字部分常考常新,小编就近几年来出现的新题型进行归类整理,以便考生查缺补漏。
新题型类别:1.标点符号;2.对联(该部分搜集历年真题题型进行类别整理,使得精准性更强。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
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8.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新高考Ⅱ地区通用)2024届新高考Ⅱ卷地区高三语文最后一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

语言文字运用I山西省2024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最后一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汉代的铜灯多是动物造型,长信宫灯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人形铜灯。
灯的整体造型是一位双手执灯跪坐的汉代宫女,左手执灯,右臂高高举起,宽大的袖管自然下垂,巧妙地形成了灯的顶部。
灯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头部、身体、袖管、弧形屏板、灯盘、灯座。
①,这样一来,挪动宫灯、清理灯灰都非常方便。
灯罩部分由两个弧形屏板组成,合拢后为圆形,嵌于灯盘的槽之中,其中一块屏板可以左右开合,用来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和亮度。
汉代灯具多以动物油脂为照明燃料,虽然实现了照明功能,②,往往使室内空气污浊,还伴有刺鼻的气味,污染室内空气和环境。
长信宫灯巧妙地将“宫女”的袖管与身体连接形成排烟通道——导烟管,火烛点燃后产生的烟气烟灰在热力推动作用下沿着袖管进入并存储在灯体内,直到落入“宫女”的身体底部。
同时,在宫灯的底座部分还放置了水盘用以净化废烟气,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空气污染,从而实现收纳污浊烟尘、清洁空气的目的。
像长信宫灯这样具有环保功能的灯具并非个例,这些灯具中的弯形中空导烟管,因为形如车釭,古人称为“釭”。
釭灯是汉代独创的灯体组合结构,通过三个阶段,即③,形成一个完整的单向循环,减轻了对室内环境中的空气的污染。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19.请仔细观察右图,简要说明“错银铜牛灯”的除烟过程。
(3分)【参考答案】18.①每部分都可以拆卸重装②但是燃烧时烟尘较大③燃烧—导入—吸收【补充细则】①每部分/六部分(1分)都可以拆卸/拆解/拆分/取下(1分)重装②但是(1分)燃烧时烟尘/烟灰/烟气较大(1分)③燃烧/点燃—导入/排烟(1分)—吸收/净化(1分)19. 点燃后的烟尘(1分)通过灯罩、灯釭(导烟管)(1分)进入牛头和中空的牛腹(1分)。
高考新型语言文字运用(精选)答案

高考新型语言文字运用答案一、1、D[解析]句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借助……取得的”结构混乱,应该是“是靠………·取得的”或者“借助……”;第二处是“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搭配不当,应该改为“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2、B[解析]①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
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句子中对应着“中国文化”,强调的应该是“陈旧的”,而没有强调“老规矩”,所以这里应该用“抱残守缺”。
②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
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
根据文意,“继往开来”符合语境。
③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使用正确。
万人ー心:指一万人一条心,众人团结一致。
不符合语境。
④相融相生: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祸福相生:指祸与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根据文意,“相融相生”符合文意。
3、C[解析]根据史实可知,丝绸之路本来就是古代的通商之路,所以“通商之路”应该在前面。
而“文化纽带”作为丝绸之路的又一功能,是在“通商之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通商之路”和“文化组带”是递进关系,应该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不是……而是…。
…”表并列关系,故选C。
二、1、B[解析]①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简单地说就是志同道合。
“刎颈之交”与上文“交情”“深厚”照应,使用正确。
②水火不容: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能相容。
后多用于比喻人与人之间有深仇大恨,不能在一起。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
比喻双方意见、观点等尖锐对立。
后文出现的“刀戈相见”这一结果是由水火不容造成的,故“水火不容”使用正确。
③话不投机半句多: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形容一方有意一方无意,多用于形容恋爱中的“单相思”或“暗恋”现象。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强化精测(1)(含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强化精测(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火山爆发时喷射出大量炽热岩浆,为什么会导致气温变低呢?A原来火山爆发时就像地球打了一个“饱嗝儿”,①矿物粒子及颗粒物会裹挟着烟尘形成庞大的蘑菇云,②如果爆发的强度足够大,③便会瞬间穿透对流层,④进入相对稳定的平流层。
⑤其中一部分颗粒物很快会随风雨降落到地面,⑥且另一部分以硫化物为主的物质在平流层中长期无法沉降,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硫酸盐气溶胶会迅速扩散,像遮阳伞一样反射太阳光,也被称为“阳伞效应”。
这些气溶胶颗粒又是形成云层冰晶的凝结核,这也导致火山灰波及之处多为阴雨天气。
而水汽在向液态、固态水转化的过程中也会吸收大量太阳辐射。
正是因为太阳辐射被大量反射或吸收,在强烈火山喷发活动后,地表会出现明显的降温现象,有时这一效应会持续数年,B便会形成“火山冬天”,进而引发所谓的“无夏之年”。
这种“阳伞效应”的降温作用能否帮助我们抵消全球变暖呢?火山爆发带来的危害远大于积极效益,靠火山爆发去解决全球变暖,不仅不靠谱,反而会适得其反。
1.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2.文中有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引号的作用。
A.原来火山爆发时就像地球打了一个“饱嗝儿”。
B.便会形成“火山冬天”。
3.上小学六年级的弟弟对火山爆发可能引发“无夏之年”的说法颇为不解,请你用含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向他解释主要原因,表达清晰流畅,不超过8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苍蝇是件技术活,①____________,人类只靠双手很难找到准头。
苍蝇乱飞,是应用了莱维飞行数学原理,这个原理使它们避免了被打中。
莱维飞行属于随机游走,它的轨迹不能被准确预测。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的副本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科技发展① ,这为文艺节目带来了新的气象,科技与文化融合成为电视节目创作的趋势之一,科技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助手”。
这样的例子② 。
例如《中国考古大会》充分挖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的优长,针对每座考古遗址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唐宫夜宴》以古代名画为背景,把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文物穿插其中,再加上5G+AR技术的运用,让观众感受到盛唐“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美景象和雍容气度;一些纪录片用动画还原建筑桥梁构造、展现地质全貌、再现人物动作等,让观众对节目中所介绍的内容③ ;江苏卫视2022年跨年晚会通过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请回“邓丽君”与真人歌手周深合唱,给许多观众尤其是中老年观众带来惊喜。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带来更多令人④ 的节目,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
当然,我们不仅要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更要追求科技给节目带来的炫酷感。
坚持以优质内容为根本,以先进科技为支撑,开拓时代生活和艺术表现的新领域,展现文艺创新的新境界。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下列各项中引号用法表示强调作用的一项是()A. 科技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助手”B. 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C. 感受到盛唐“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美景象和雍容气度D. 请回“邓丽君”与真人歌手周深合唱【答案】18. ①日新月异②数不胜数③一目了然④耳目一新19.我们不仅要追求科技给节目带来的炫酷感,更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20. B A.表示特殊含义;B.表示强调突出;C.表示引用;D.表示特殊含义。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4高考一轮复习新题典题:语言文字运用(附答案解析)

2024高考一轮复习新题典题:语言文字运用(附答案解析)一、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2023年2月3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为后续线路开通运营创造条件。
验收完成后,预计4月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静态验收是高速铁路竣工验收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工程建设、系统设备等的第一次全面“体检”。
铁路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将检查确认工程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
福厦高铁于2017年9月全线开工,正线全长277.42公里,设计最高行车时速350 公里。
建成通车后,福厦高铁将推动福州、厦门形成“一小时生活圈”,串联起一条“黄金旅游带”,加速经济贸易,让城市更繁荣。
福厦高铁的修建,将成为我国高速铁路网中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长三角与大湾区的南北贯通带来益处。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19.根据文中信息,给"静态验收"下定义。
不超过50个字。
(4分)静态验收是二、2023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经,在城市街道拐角,一部补鞋机,一个工具箱,外加剪刀粘胶纤维线和几只大小不一的棉拖鞋,修鞋匠与修鞋人聊着家长里短,开胶、断线、破掌的鞋子也就修补好了;曾经,丢了钥匙的孩子急得团团转,爸妈没有过多责备,走出小区,请配钥匙师傅重新再配一把;曾经,骑自行车上班一族,车胎扎了、车圈瓢了、车链断了,一点也不慌,只要往单位门口的修车摊一放,和修车大爷打个招呼,下班骑走就好。
曾经,留守家中的老人总能听见“磨剪子戗菜刀”吆喝声;曾经,换纱窗、洗油烟机、空调加氟,各类服务①……一双双灵活熟练的手,让一件件破损的物品②,修补物品的同时修复了心情。
这,何尝不是温暖的一幕?可是,近年来,曾经和人间烟火气紧密联系的“小修小补”摊点,感觉是越来越少啦!一些专修老物件的摊点,跑遍通城也难寻踪影;那些手工业艺人,走遍街角也难觅足迹。
专题04 语病修改专题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突破(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语病之修改专题训练(解析版)1.【2023深圳二模】这趟开往太行山深处的绿皮慢火车,时速不到45公里,大约10分钟就停靠一次,貌似与追求高速度、高效率的“高铁时代格格不入。
但在山高路险的偏远山区,却是当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分)【答案】示例1:这趟火车每逢村庄必停靠,又允许乘客先上车后买票,所以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铁公交”。
答案示例2:这趟火车把每个村庄都作为停靠站,乘客又可以先上车后买票,所以村民们亲切地称它为“铁公交”。
(4分。
正确修改一处得1分,共3分。
)【解析】这趟火车每逢村庄必作为停靠站,搭配不当;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铁公交”,句式杂糅。
2.【2023福建莆田四模】广东潮州花灯乡土气息浓厚,工艺繁复,无论是屏灯还是挂灯,皆精巧多样、内涵丰富……这些制作精细的花灯,是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起了积极作用。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答案】这些制作精细的花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每处2分,如有其他修改方法,修改后无语病、符合要求即可给满分)【解析】“是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混乱;“发挥起了”赘余,去掉一个。
3.【浙江温州三模】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楚国地方特色,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是其最主要的创作者,与《诗经》迥然不同。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答案】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诗歌体裁,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是其最主要的创作者,楚辞与《诗经》迥然不同。
【解析】“楚辞是……楚国地方特色”主宾搭配不当;“与《诗经》迥然不同”前主语残缺。
2024届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预测课件(共28张PPT)

梳理探究
2.语言文字运用题型变化的原因 (1)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
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篇”的宏观考察,侧重整体感知
语言文字运用:“字”“词”“句”的微观考察,侧重细节分析
梳理探究
2.语言文字运用题型变化的原因 (2)《语文课程标准》
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通过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语 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避免 死记硬背。
梳理探究
1.从2021——2023年语文高考试题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统计表(见导学 案),可以看出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型和知识点有哪些变化趋势? 知识点出现的频率:
(1)补写句子和语病修改几乎每年都考 。 (2)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是 热点 ,主要考察的是 成语 ,其它词语 还有 代词 、 助动词 、 兼类词 、 叠词 、俗语 以及 固定结构 等。
梳理探究
(2)新知识,新题型
表达效果
(2021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 成和表达效果/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 达效果→(2022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 “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 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 是怎么取得的?/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 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 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 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测试形式要创新,多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题目,体现学生个性; 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展现学生智慧,鼓励学生发挥和创 造。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
04 语言文字运用 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解读

第三位教师:
“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也就是表达简明扼要;先讲了成语的基 本意思(历史出处),然后分析了成语的引申义,其中含有做事的道 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
意思”。 可见这位教师将知识、道理结合较好,解说全面。(①知识、道理结合较好
,②解说全面,简明扼要。)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第一位教师是
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
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
),
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③在这一点上,
语境中上下文提到的做事情“前进”与“后退”,破釜沉舟指前进而不许后退,“如果”后面所 填俗语是反向假设,是不想进,只想着后退,对应的内容选取C项“前怕狼后怕虎”最为恰当。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 文的衔接流畅自然。(3分)
【原文】如果( 前怕狼后怕虎 ),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① 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 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 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五大新题型及解析》(节选)
第19题给出三个层级的答案示例。第一个示例,内容正确贴切, 语意完整连贯,句式与上句完全相同,即符合“作者+题目+含‘舟’ 的句子”,可得3分;第二个示例,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句式与上句基本相同,可得2分;第三个示例,内容正确贴切,语 意不够完整,句式与上句差异较大,可得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04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语言文字运用题一直是高考命题人的“试验田”,或稳中有变,或变中有新,一些多年未考的考点有时候会冷不丁地跃上高考的考卷,从而倒逼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方面着手,全面复习,不留死角。
刚刚过去的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中,语言文字运用题既有新题型,也有对2019年全国卷题型的继承,共20分。
具体分析如下:第18~20题为语段材料综合题,命题材料为老舍的《济南的秋天》,为散文,2019年的命题材料或为新闻,或为科技类文章。
而变化最大的是,与2019年全国卷考查词语(或标点)、病句、语句复位的三个四选一的选择题有所不同,第18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定,四选一,共3分。
这已经是多年未曾考查的题型。
第19题考查的是长短句的变换效果,共4分,这也是多年未曾考过的题型,第20题考查的是补写句子,共补写两个句子,每个句子2分。
第21题考的是一段话中语言表达的问题,这可能涉及到病句、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多种考点,非常灵活,共4分。
命题材料为科学家的科普责任问题。
第22题是对2019年全国卷第21题的继承,考查的是压缩语段。
共5分。
命题材料为上海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满分技巧】1、备考热门考点,不能松懈。
高考近几年常考的辨析词语(成语)、辨析并修改语病等题目,依然要加强练习,尤其要关注新题型。
2、备考冷门考点,不能忽视。
冷门考点也会有变热的时候,比如修辞手法,《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生需要明确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限时检测】一、(山东省202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末,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① 。
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② 。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
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看山顶上那个塔!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结合“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分析,运用比喻修辞;结合“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分析,运用排比修辞;结合“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更瘦硬了”分析,运用比拟修辞。
故选B。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原文将表示颜色的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向,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增加读者的阅谈兴根,也更好地展现济南秋天的特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需要结合语句的句式特点分析表达效果。
原句中“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单独成句,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突出山脚颜色的变化,表现济南秋天的特点。
该句“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做定语,修饰“条子”,没有突出山脚颜色变化的画面感和节奏感。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忽然又温暖一会儿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解析】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
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
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处,结合“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分析,此处可以填入“忽然又温暖一会儿”;第二处,结合“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分析,此处主要讲“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
4.(山东省202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科学家不仅要承担科研任务,更重要的是应该担负起科普的责任。
②当前,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迅猛发展,③科学家应当充分运用这些现代传播工具,④做好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⑤应当借鉴国外科普工作的经验,⑥设立国家科普基金,⑦科普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完善,⑧鼓励科学家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普工作中,⑨开创我国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答案】第二句“随着”去掉。
第五句加主语“我国”第七句改为“逐步完善科普评价激励机制第八句“抽出”改成“花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
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
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
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第二句,成分残缺,“这些现代传播工具”指的是前面的“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把“随着”去掉。
第五句,成分残缺,缺主语,加主语“我国”。
第七句,结合⑤⑥⑧等语句分析,都是动宾结构,前后句式应该保持一致,改为“逐步完善科普评价激励机制。
第八句,结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析,搭配不当,把“抽出”改成“花费”。
5.(山东省202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将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
目前上海已累计建设5G基站近500个;2019年3月30日上午,首个5G手机对话在沪拨通,上海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
到2021年,将实现5G网络在全市的深度覆盖,在工业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健康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应用解决方案,把上海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答案】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在各大领域把上海打造成5G建设和应用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
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
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
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
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
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
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
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
结合“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把上海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分析,第一句主要讲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后面材料主要讲在各领域把上海打造成5G建设和应用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
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
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
(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
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
(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二、(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平行模拟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
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
,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
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
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
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
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
影子走的极快,好象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
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更明亮、更温暖罢。
6.请选择填入第二段空缺处语序正确的一项()A.哪里是山,哪里是菜园,哪里是房屋B.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C.哪里是菜园,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D.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哪里是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