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系统热回收及节能
氨吸收制冷工艺的节能效应

收剂 , 从精馏塔 出来 的氨蒸气经过冷凝再经节流后
进 入 两级 蒸 发 器 进 行 蒸 发 制 冷 , 时将 甲醇 冷 却 , 同 两级 蒸发 出 的 N 在 00 3 H .75—0 00 MP 被 贫 .30 a下 氨水 吸收 , 质量 分数 达 到 % , 人 第 一 级精 馏 塔 , 送 压 力 为 0 5 P , 行精 馏 , .M a进 氨经 浓 缩 后 进 人 第 二级 精 馏塔 , 压力 为 1 5 MP , 馏 出 的气 氨 经 冷 却 器 冷 .7 a 精 凝后 , 再返 回到 二 级 蒸 发 器 中 , 而 达 到 连 续 制 冷 从
压下 , 者 的沸 点 仅 差 1 3 4 ) 因而 对 氨 水 溶 液 两 3 .℃ , 加热 时 , 产 生 的 蒸 气 中含 有 较 多 的 水 分 , 响 到 所 影
在 化工 生产 中 , 温热 能经 过几 次 利用 后 , 温 高 其 度逐 渐 降低 , 而且 不 能满 足 生 产工 艺 上 作 为 热 源 的 需求 , 直 接排 放 到 环 境 中 , 成 了很 大 的能 源 浪 被 造 费 。另一 方 面 , 工艺 过 程 的某 些 工 序 需 要 对 产 品 或 中间产 品进 行 冷 却 , 需 冷 量 , 往 是 利 用 压 缩 制 所 往
关键词 : 能优化 ; ; 冷 ; 节 氨 制 精馏 ; 氨吸收
中图 分 类 号 :K 1 T O 文献 标 识 码 : B
Ene g — avng fe t o m m o a ab o pton e rg r i n e hn que r y -s i e c fa ni s r i r f ie ato t c i
氨碱法蒸氨系统节能降耗的改造

氨碱法蒸氨系统节能降耗的改造
为了实现氨碱法蒸氨系统的节能降耗,需要对系统进行改造。
具体的改造方案如下:
1.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
在蒸氨系统中,可以采用具有高效节能特点的设备,如高效节能蒸发器、高效节能冷
凝器、高效节能液下降管等。
这些设备具有更高的传热传质效率和更低的能耗,可以显著
降低系统的能耗。
2. 优化运行参数
通过对蒸氨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调节,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进出口温度、进出口压力、进出口流量等参数来实现。
3. 设立蒸汽回收装置
在蒸氨系统中,可以通过设置蒸汽回收装置来充分利用废热和余热,减少能源浪费。
具体来说,可以将冷凝器排放的冷却水加热,并回收其中一部分蒸汽,再利用回收的蒸汽
进行蒸发等工艺,以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
4. 建立能耗监测系统
通过建立能耗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蒸氨系统的能耗情况,分析能耗结构,找出存
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使工程师更好地掌握系统的运
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从而降低系统的能耗。
5.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为了获得氮肥生产的最佳效果和最低的能耗,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在培训方面,需要向工程师和操作人员介绍如何正确地操作和维护设备。
在管理方面,需要建立严格的
管理制度,制定诸如能源管理标准、能耗指标等一系列措施来监督和指导系统的运行,避
免能源浪费。
通过以上的改造方案,可以使氨碱法蒸氨系统的节能降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
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提供了实际的帮助。
氨回收系统节能改造及优化操作

氨回收系统节能改造及优化操作王琼兴;张文兵【摘要】针对装置工艺特点及设备性能,对其在设计、节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研究出可行的节能改造方案,改造后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期刊名称】《安徽化工》【年(卷),期】2015(041)006【总页数】4页(P53-55,58)【关键词】氨汽提塔;蒸汽消耗;节能改造【作者】王琼兴;张文兵【作者单位】河南能源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濮阳457004;河南能源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濮阳457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51.1 工艺简介液氨水溶液经加热器加热至95℃,送入氨气提塔的顶部(27块塔盘上),氨汽提塔的操作条件是1.7MPa、顶部156℃、底部207℃。
该系统采用连续精馏方法,在塔盘内实现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使易挥发组分氨和少量二氧化碳汽提分离,对应的氨的气相温度为42℃,饱和蒸汽压力为1.5MPa,加上少量的空气存在,系统的操作压力一般为1.6MPa,根据工艺要求从塔底出来的残液98%是水。
因此,塔的热量输入应以塔底温度为依据,控制在207℃即能满足生产要求(流程简图如图1所示)。
1.2 设备性能介绍氨汽提塔设计有27块板式浮阀塔盘,塔盘由上往下交错分布,塔内设有10个温度监视器及中部临时备用口P2(内径50mm)等(图1所示)。
浮阀塔的阀体可随上升气量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开度,使塔板上进入液层的气速不至于随气体负荷的变化而大幅度变化,同时气体从阀体下水平吹出,加强了气、液接触,其特点是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大、板效率高。
在塔板数、塔高、塔径不变的情况下,对操作的影响有进料状况(温度、压力、组分变化等)和蒸汽波动,开、停车,加减负荷频繁等因素。
加入浮阀塔中的物料可以有五种热状态,即冷液体进料、饱和液体进料、汽-液混合物进料、饱和蒸汽进料、过热蒸汽进料。
在设计上,塔的塔板数远大于理论塔板数,塔板的负荷性能图所包围区域也大,通过原始开车收集的数据进一步说明该塔具有操作弹性大的特点。
氨制冷废热在食品加工企业综合利用方案

氨制冷废热在食品加工企业综合利用方案(解工,青岛制冷学会)氨制冷系统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企业,是食品加工的重要生产工具。
本质上,制冷系统是通过消耗一定的电力功率,将食品中包含的热量“搬迁”到外界大自然环境,以此实现食品的冷冻,或维持冷库的低温。
在食品加工企业,制冷系统消耗的电量占企业总用电量的80%左右,以青岛一400人的水产加工企业为例,每月制冷用电量20万度左右,由此可见制冷系统用电量不容小视。
根据制冷系统的能效比,可以计算得出该企业制冷系统每月“搬迁”到大自然环境的热量相当于40万度左右的电力功率,或3.4亿大卡的热量。
遗憾的是,目前绝大部分的食品加工企业,制冷系统热量都没有回收利用,而是通过位于室外的冷凝器,排放到了大自然环境。
与此同时,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温热水资源,用于生产和生活,比如生产原料的解冻、速冻设备溶霜,员工洗浴用水及冬季取暖用热等。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廉价的温热水,不仅能减少冬季原料解冻用水量,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制冷系统是由多台设备经管路连接而成的复杂系统,制冷管道和设备都属于特种设备,制冷管道是压力管道,制冷设备都是压力容器,因此制冷系统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大型的氨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的废热利用方案以不影响制冷系统运行为前提,无论余热回收系统是否启动,是否正常运行,都不会影响制冷系统的正常工作。
在此前提下,我们将制冷系统热能按温度高低不同,分三级回收利用:第一级:温度高于50度以上的热量:经特制的热回收设备直接回收该部分热量,可产生50度左右的热水,可以用于员工洗浴、冬季取暖或其他工艺用水。
以上例企业为例,2台8AS-170压缩机工作10小时可获得50度以上热水8吨左右,改造费用8.7万元,投资回收期6-10个月。
第二级:温度在20左右热量:在冬季经换热器直接回收这部分热量,可生产温度15度左右的温自来水,在寒冷的冬季,此温度正好用于原料解冻,或冷冻设备溶霜。
氨制冷系统节能与安全技术

氨制冷系统节能与安全技术摘要:在臭氧层消耗和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国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基加利修正案》,加强对氢氟碳化合物(HFC)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控制,并逐步淘汰氢氟碳化合物(HCFC)和氢氟碳化合物以氨为天然制冷剂的制冷设备有100年的应用历史。
修订后的《民用建筑供暖、通风和空调设计标准》将氨冷却器组应用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并消除了《供暖、通风和空调设计标准》中关于氨冷却器组不能。
本文对氨制冷系统节能与安全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氨制冷系统;节能;安全技术引言由于氨介质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制冷行业80%的大型冷库均采用氨制冷系统,但是氨是一种有毒介质,氨制冷压力管道作为特种设备管理,必须进行定期检验。
由于绝大部分氨制冷管道长期连续运行,造成停机检验困难,因而使带保冷层的低压侧管道超期不能检验,带来很大事故隐患。
应在符合现行规程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实现在线检验。
国内学者对DR射线成像和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的应用理论研究较多,但结合脉冲涡流测厚技术的实际检验效果报道较少。
通过比对试验验证DR射线成像技术在氨制冷管道不停机检验中的可靠性,再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组合使用,并通过制冷管道在线检验实际运用及对涉氨压力管道检验难点、制冷工艺特点分析,总结出了一套涉氨压力管道在线检验新技术。
1氨制冷工艺简介氨制冷工艺是氨气经压缩后,变成压力为1.3MPa左右的高温气体,再经中间冷却器[1]冷却后,变为中压常温气体供制冷系统使用。
制冷过程中,氨气经节流阀减压后变成-45℃[2]左右的液氨,供给制冷间的蒸发器使用。
液氨在蒸发器内吸收热量后又变为气态,通过相变达到了制冷目的。
按照GB50072—2021《冷库设计标准》中的定义,氨制冷的高压侧管道是指自制冷压缩机排气口→氨油分离器→中间冷却器[3]→储氨器→节流装置(膨胀阀)的入口段制冷管道;低压侧管道是指自系统节流装置(膨胀阀)出口,经蒸发器到压缩机入口段管道。
氨吸收制冷工艺中的节能系统

氨吸收制冷工艺中的节能系统摘要:笔者在本文中从氨吸收制冷工艺基本原理出发,阐明了氨吸收制冷工艺的操作流程。
介绍了氨吸收制冷工艺的节能特点,分析了氨吸收制冷工艺中节能系统的技术特性。
除此之外,简要说明了氨吸收制冷工艺节能系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氨吸收制冷工艺节能系统。
关键词:氨吸收制冷工艺节能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氨吸收制冷工艺中应用该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煤气中余热的利用效率,能够为冷却煤气节约大量的工业水资源,进而为国家产生更多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
一、氨吸收制冷工艺中节能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吸收制冷工艺中,可以选择液氨作为制冷剂,将氨水溶液中的水用作吸收剂。
在生产过程中,浓氨水经泵进行提压工作之后,会被送到精馏塔,并在里面不断地被加热,最后我们可以从中提出高压气氨,高压气氨液化之后就可以在蒸发器中汽化制冷,在这个过程中液氨会汽化为气氨,然后气氨又重新被精馏塔底出来的稀氨水吸收形成浓氨水,这样,“吸收——精馏——液化——汽化——吸收”循环进行,就是氨吸收制冷工艺的基本原理。
这个原理可以将热能转化成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冷气。
氨吸收制冷工艺更适合在生产装置中存在大量余热的情况下利用,例如,我们可以在氨吸收制冷装置中使用加压气化产生的高温煤气,为氨吸收制冷技术提供必要的热量,能够更好地使氨吸收制冷技术发挥节能作用。
在加压气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热,可以将这些余热作为氨吸收制冷生产中的热能,这样,既能够降低冷却煤气时水资源的浪费,又能够降低浓氨水精馏时再沸器的蒸汽的浪费,如此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还能节省氨压缩制冷消耗的电能。
二、氨吸收制冷系统的操作流程介绍气氨被贫氨水吸收之后,会降低氨水的浓度,针对这种问题,可以采用两级精馏进行相应的处理。
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要求液氨有较高的纯度,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两级解析器系统,经过高压解析得到的液氨具有更高的纯度,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种液氨更能发挥自身的效果,能够大大提升制冷效率。
冷库氨制冷系统节能降耗的途径

冷库氨制冷系统节能降耗的途径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冷冻冷藏食品以每年5%至10%的速度快速增长。
这无疑对冷库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是关于以氨为制冷剂的集中系统冷库现状,存在很多不利因素。
我们国家当前所有的大中型冷库大多是在20世纪70至80年代由国家投资建设的。
这些冷库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冷却设备消耗大,安全措施不完善,管理和维护人员相对较低,存在很大的隐患。
冷却效果差,自动化程度低,能耗高。
它不适合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们要加大改造的力度。
关键词:冷库;氨制冷系统;节能降耗引言冷库是制冷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鲜冷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冷已成为现代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产业。
本文针对冷库制冷系统的特点和系统运行中节能降耗提出了一些方法和途径,并探讨了可以改进的措施和需要改进的方向。
1氨制冷剂应用的必要性自1987年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为了保护地球臭氧层不受破坏,降低全球变暖的速度,短期内,人们发现理想的制冷剂是极其不可能的,人们将目光转向对地球生态系统无害的氨和二氧化碳。
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制冷剂。
其优点是价格低廉、制备方便、工作压力适中、单位体积制冷大、不溶于润滑油、放热系数高、管道内流动阻力小、容易出现泄漏。
其缺点是存在刺激性气味、有毒性、会燃烧和爆炸。
2氨制冷系统应用于冷库当中需要进一步做的改进内容2.1换热器(1)冷凝器。
壳管式冷凝器是我国冷库中常用的冷凝器。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水温升高所产生的热量有效地加热冷凝物。
但是壳体和管式冷凝器耗水量大,必须使用循环水,因此必须配备相应的冷却塔。
这增加了投资,增加了土地占用和相关的维修和管理费用。
相比,蒸发式冷凝器、水泵冷却水系统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蒸发冷凝器可以有效降温的水没有重新配置冷却塔,冷凝器在结构上较为紧凑,耗费的水量也相对较少。
(2)蒸发器。
目前还没有发现它能与氨有效溶解,所以在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的传热性能相对较差。
制冷系统节能运行规程氨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节能运行规程氨制冷系统1 范围GB/TXXXX的本部分规定了氨制冷系统运行调节、维护和管理节能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以氨为制冷剂的蒸气压缩式直接制冷系统或间接制冷系统。
采用其它制冷剂的系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12497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 12723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GB/T 13462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 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18517 制冷术语GB 28009冷库安全规程GB/T 30134 冷库管理规范GB 50072 冷库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185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制冷refrigeration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内从一个物体或系统中移去热量而使其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并维持低温的过程。
3.2制冷量refrigerating capacity在规定工况下,单位时间内从被冷却的物质或空间中移去的热量。
3.3制冷装置refrigerating plant制冷设备与耗冷设备的总称。
包括机组、附件、控制设备、耗冷设备及围护结构。
3.4隔热thermal insulation使用热阻较高的材料或结构以减少热量传递的措施。
3.5负荷load制冷系统或者设备单位时间所接受到或传出去的热量。
3.6融霜defrosting从蒸发器冷却表面上融去冰霜的过程。
3.7经济器economizer在离心式、螺杆式等制冷机组中,将级间节流后生成的闪发蒸气引至相应级中压缩,以提高机组性能的设备。
3.8单位产品耗电量power consumption of unit product制冷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电量。
空调系统中热回收节能技术的应用实践及思考

热回收技术能够将废弃的热量回收再利用,具有显著的节能潜力。
热回收技术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热回收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其节能效果及影响因素。
研究内容
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和模拟计算等方法,对热回收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与方法
02
空调系统中热回收节能技术概述
按照工作原理:分为热电回收、热化学回收、热物理回收等。
按照回收能源的形式:分为显热回收和潜热回收。
按照回收能源的利用方式: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
热回收节能技术分类
热回收节能技术原理
热电回收
利用塞贝克效应或皮尔兹效应,将废热转化为电能。
热回收节能技术应用范围与优势
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公共建筑以及居民住宅等空调系统。
技术经济性评估
04
对热回收节能技术的思考与探讨
问题
热回收节能技术在空调系统中应用时,存在换热器结垢、热回收效率不高、冷凝水处理不当等问题。
解决方案
采用新型的高效换热器,优化换热器的设计,定期清洗和维护换热器,提高热回收效率。同时,合理处理冷凝水,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热回收节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研究结论
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热回收效果
尽管热回收节能技术在一些气候条件下已经得到了验证,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例如,在寒冷地区或炎热地区,热回收节能技术可能面临不同的挑战。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开展深入研究,以完善热回收节能技术的应用。
需要进一步提高热回收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
目前使用的热回收设备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尺寸较大、换热效率不高、运行不稳定等。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热回收设备的结构和设计,以提高其效率和稳定性。
制冷系统中的能量回收与利用

制冷系统中的能量回收与利用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制冷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从日常生活中的冰箱、空调到工业生产中的制冷设备,制冷系统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在制冷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能量的浪费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浪费,制冷系统中的能量回收与利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1. 制冷系统中的能量浪费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是电耗最大的设备之一,并且在压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能源的浪费。
此外,制冷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的废热和废气产生,也会导致能量的浪费。
因此,如何回收这些能量,实现能量的再利用,已经成为制冷系统研究的重点。
2. 能量回收与利用的方式在制冷系统中,能量回收与利用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废热回收利用:在制冷系统中,制热器会产生大量的废热,通过采用热回收器等设备,将废热回收用于加热或供暖,可以有效减少能量的浪费。
(2)废气回收利用: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运转时会产生废气,通过采用废气回收装置将废气回收利用用于加热或驱动发电机,可以使废气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
(3)制冷小二次利用: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温度降低,而环境温度却不变。
因此,可以采用制冷小二次利用的方式,利用制冷剂的低温度进行冷水制造或空气制冷,进一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3. 能量回收与利用的优势能量回收与利用在制冷系统中具有以下优势:(1)节能减排:通过能量回收与利用,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节约电费,降低企业的负担,同时也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2)环保节能:制冷系统中的能量浪费,也是对环境的一种污染。
通过能量回收与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使制冷系统成为一种真正的绿色环保设备。
(3)成本降低:能量回收与利用可以将废热、废气等废弃物利用起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了设备的经济效益。
4. 总结制冷系统中的能量回收与利用,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
通过废热回收利用、废气回收利用、制冷小二次利用等方式,可以将制冷系统中的能量浪费降到最低限度,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氨吸收余热制冷制冷技术相关资料

氨吸收余热制冷制冷技术相关资料一、产品特点尾气、余热制冷机组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尾气、余热为驱动源通过氨水吸收制冷方式来实现制冷。
通过氨水吸收制冷机组热冷转换,废气热量重新得到有效的利用,大大节约能源消耗,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余热制冷机组的特点有:1、使用寿命长。
机组由多台换热设备组成,除1台小功率溶液泵外无其它的运动部件。
制冷工质采用全封闭运行方式,制冷液永无泄漏。
机组维护简单、使用方便,寿命较压缩机制冷机组约长一倍以上。
2、使用安全可靠。
机组内设有各种保护装置,在运行中如出现故障机组具有能自动报警、停机、复位等功能。
机组停用时整个系统会自动恢复到无压状态。
3、节约能源显著。
以1台小时制冷量为2万大卡(23KW)为例,采用压缩式制冷机组需要的耗电功率为11kW,而采用尾气、余热制冷机组需要耗电功率仅为1.1kW,仅为压缩式制冷机组耗电功率的12%左右。
4、机组采用先进的PLC控制技术,真正实现了“一键开机”和自动控制运行。
并设有过热、超压等安全保护,在间接制冷系统中,不冻液温差检测延时开停,完全保证机组安全正常运行。
二、氨吸收制冷技术㈠原理吸收式制冷装置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循环泵、节流阀等部件组成,工作介质包括制取冷量的制冷剂和吸收、解吸制冷剂的吸收剂,二者组成工质对。
浓氨水溶液在发生器中被加热,分离出一定流量的冷剂蒸气进入冷凝器中,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被冷却,并凝结成液态;液态冷剂经过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热蒸发,产生冷效应,冷剂由液态变为气态,再进入吸收器中;另外,从发生器流出的稀溶液经换热器和节流降压后进入吸收器,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气,吸收过程产生的浓溶液由循环泵加压,经换热器吸热升温后,重新进入发生器,如此循环制冷。
氨水吸收式制冷以自然存在的水或氨等为制冷剂,对环境和大气臭氧层无害;以热能为驱动能源,除了利用锅炉蒸气、燃料产生的热能外,还可以利用余热、废热、太阳能等低品位热能,在同一机组中还可以实现制冷和制热(采暖)的双重目的。
浅谈冷库氨制冷系统节能降耗的途径

浅谈冷库氨制冷系统节能降耗的途径摘要:文章就冷库氨制冷系统的特性和系统运行中的节能降耗提出了一些方法和途径,同时探讨了可以改进的措施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冷库;制冷剂;氨制冷系统;节能降耗;压缩机;换热器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冷冻冷藏食品每年以5%~10%的速度迅速增长,这无疑对冷库的建设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针对以氨为制冷剂的集中式系统冷库现状而言有许多不利因素。
我国现有的大中型冷库大多在20世纪70~80年代由国家投资建造而成,这些冷库装备陈旧,工艺落后,冷却设备耗金属量大,安全措施很不完善,管理、维修人员业务水平相对较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冷却效果也差,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能耗较高,已不适应现在社会环境的发展需要,因此应加大改造、改建力度。
1氨制冷剂应用的必要性自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以来,制冷界为了保护地球大气臭氧层免遭破坏,缓解全球变暖的速度,在短期内很快发现一种理想的制冷剂也极不可能的前提下,人们把眼光又重新转向了对地球生态系统无害的氨、二氧化碳等自然工质。
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制冷剂,其优点是价格低廉且易制备,工作压力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不溶解于润滑油,放热系数高,在管道中流动阻力小,易发生泄漏。
不足之处是有刺激性臭味、有毒、会燃烧和爆炸,对铜和铜合金有腐蚀作用。
2氨制冷系统应用于冷库当中需要进一步做的改进内容2.1压缩机针对压缩式制冷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压缩机占据的比例最为庞大。
我国的冷库系统大多数以氨作为主要的制冷剂,多数都采用活塞式压缩机,在对能量调节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进行负荷调节过程中的无极变速,只能够利用手动进行加卸载,所以冷库系统具有的综合性能较弱,消耗能量大。
但是对于螺杆式压缩机,其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发生损坏的部件较少,使用寿命长,对于湿压缩的敏感程度较低。
在中等制冷量的范围中,螺杆式压缩机的热力性能也非常好,而且调节性能没有降低,对于出现的一些苛刻的工况变化能够快速地适用。
浅谈氨制冷系统中的节能

1 氨制 冷 系统初 设计 中的节 能 2 冷凝 器 的选 择 在 氨 制 冷 系统 设 计 中 , 统 ) 传
能 的制 冷产 品 , 计 合理 的制 冷 系统 , 学管 理 制 上采用壳管式冷凝 器和冷却塔系统 , 设 科 现在建设 的 制 冷 系统 中很 多 都采 用蒸 发式 冷凝 器 。使 用蒸 发 式 冷 凝 器 不 仅 可 以节 省 初 投 资 , 传 统 型式 中 的 把
一5 、台 B M一 0 、 介质 的温 度 , 且 与 冷 凝 器 的传 热 面 积及 型式 有 冷 凝 器 N 4 0 2 横流 式 冷却 塔 L C 30 4台 并
关 。提高蒸发温度或降低冷凝温度都可以提高制 冷 却 水 泵 IG2 0 3 5所 用 费 用 总额 ( 含 水 池 S 0 ~ 1 , 不 费 用 ) 为 18万 元 , 耗 2 2W , 用 寿 命 1 约 0 能 1k 使 8 冷 系数 , 需增 大 蒸发 器 和冷凝 器 的 面积 , 际选 但 实 年 ; 选用 2 而 台蒸 发式 冷 凝器 C V 4 9 所用 费 用 X 一2 , 用 中应综 合考 虑 , 总费 用最 省来 确 定 。 按
度 。被 冷却 物 的最 终温 度 通常 是 由加 工工 艺 决定 低 , 冷凝 温 度 在 湿 球设 计 温度 8℃以 内是 非 常 经 3
的, 提高此温度可 以节省能量 。计算表明, 冷库温 济 实用的 , 其结 果可使压缩机功率节省 1 % ; 0 由 度 由一 0C 高 到一 5C 节约 电 能 9 % 。被 冷却 于水 泵 扬 程较 低 和 冷 却 水 量 的 降低 , 泵 的功 率 3q提 2 "可 8 水 大 约 是 传 统 型 所 需 水 泵 功 率 的 2 % 。鉴 于 以 上 5 物温 度 的确定 , 在 满 足工 艺 要 求 的情 况 下 尽 可 应
氨制冷系统排气废热回收利用技术

氨制冷系统排气废热回收利用技术(解工晶品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氨制冷系统工作时,氨压缩机排气温度较高,以青岛地区为例夏季可达110℃左右,春秋季节可达100℃左右,冬季可达90℃左右,该温度数值远高于生产加工、洗浴用水的温度。
合理设计回收利用该废热,可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以目前普遍使用的170(8ASJ17)制冷压缩机为例,在蒸发温度-35℃,冷凝温度35℃工况下,制冷量为162kw,轴功率为84kw,总冷凝排热量246kw。
制冷压缩机的冷凝排热量是随着季节变化的,在冬季排热量最少,根据多个食品加工厂冬季制冷系统运行参数计算,冬季每台8ASJ17压缩机排气高品位热量可回收热功率约27kw,两台该型号压缩机的制冷系统废热回收,预计可每小时生产升温10度(温度不超过20度)的温热水7-10吨(可用于原料解冻或生产),或55度热水0.6-0.8吨左右(用蓄水箱收集储存可用于洗浴)。
氨制冷系统废热回收利用技术对氨制冷系统是一项新技术,但在氟利昂制冷系统,对排气废热回收利用已有多个成功实例,均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厦门京闽大酒店空调制冷面积48000㎡,主楼28层,福楼17层,制冷系统选用开利19XL5151455CQ离心式制冷机三台,采用R22制冷剂,每台制冷能力为500RT (2022kw),额定工况输入功率410kw。
2003年4月,投资77万元进行制冷系统废热回收利用改造,当年燃油锅炉柴油用量比上年度减少44.6吨,按当时柴油价格计算节省燃油费用20.9万元,2004年全年燃油锅炉柴油消耗量比改造前减少48.3吨。
自改造以来,每年节省柴油48吨左右,按目前柴油价格8800元/吨计算,每年节省燃油费42.2万元左右,效益非常明显。
福州市福清阳光大酒店是一家三星级酒店,总建筑面积10000㎡,主楼14层,空调制冷采用两台开利30HR225型活塞制冷压缩机,制冷剂R22,主机名义制冷量698kw,额定工况输入功率180kw。
氨制冷机综合节能技术

氨制冷机综合节能技术
一、所属行业:空调、照明行业
二、技术名称:氨制冷机综合节能技术
三、适用范围:
饮料生产、食品冷冻加工贮藏、大型制冰、化工领域、建筑领域、水利建设、远洋捕捞及特种实验场所,如化工厂原料生产用冷、空调系统、建筑物空调、大坝混凝土浇筑前的冷却水或制冰用冷、船用制冷、啤酒饮料生产、制药等
四、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对氨制冷机进入冷凝器的高温氨气显热和潜热通过板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水源热泵并采用先进的集成控制技术进行热能回收,得到热水供生产或生活用,同时减少氨制冷机和冷凝器运行负荷,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2.关键技术
(1)增加换热、热泵系统后氨制冷机安全稳定运行控制
(2)热回收与工艺需求匹配
(3)系统自动控制集成
3.工艺流程
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如下图
五、主要技术指标:
氨制冷机热回收率达到85%,换热系统效率达到90%,热泵COP达到3.5
六、技术应用情况:
已应用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XX有限公司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饮料食品、冷冻、酒厂等行业以及建筑物空调需要大量氨制冷机机组。
以啤酒生产企业为例,2006年全年我国规模以上啤酒制造行业企业数量为580家(2007年中国啤酒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以XX厂为例,综合技术改造费约427万元,年节能费约440万元。
以同类厂每年改造100家计算,改造费约4.27亿元,年节能费约4.4亿元,减排CO2 32.24万吨/年。
循环氨水余热回收制冷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循环氨水余热回收制冷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说起循环氨水余热回收制冷技术,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高大上,不太好理解。
其实呢,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一些聪明的办法,把本来浪费掉的热量收回来,转变成可以用的冷气,给我们提供凉爽的环境。
这种技术在很多工程里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而且效果杠杠的!你看,平时我们用空调、冰箱什么的,都是通过制冷来降温,但是这些设备的制冷过程往往会产生不少的热量,通常这部分热量就会直接被丢弃,简直浪费得可以说是“有点离谱”了。
但想一想,如果把这些热量“回收”再利用,那不就能大大提高能效,节省很多能源吗?这就是循环氨水余热回收制冷技术的魅力所在。
你不觉得吗,技术其实就是要找到“人无我有”的智慧,把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重新变成有用的资源。
就拿氨水来说吧,它是制冷行业里一种经典的“老伙计”,在很多大冷库、大空调系统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而把它和余热结合在一起,简直是“绝配”!两者一搭档,既能回收热量,又能提供冷气,真的是省钱又省力。
这么一说,你可能会问了,既然这么神奇,为什么不早就广泛应用了呢?技术上是有些挑战的。
余热的温度和条件并不是固定的,得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温度来进行回收,否则就可能白白浪费掉。
然后,系统的设计也不那么简单,得保证既能把余热充分利用,又不会影响到制冷系统的正常工作。
想要在工程中实现这一点,需要有非常精细的设计和调控。
所以呢,虽然说这项技术好,但要把它真正做到高效、可靠的程度,还是有些门道的。
但不得不说,这项技术在很多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例如在一些大型的工业制冷系统中,通过循环氨水余热回收,不仅大大降低了能耗,而且还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那些要求高效节能的行业,比如冷链物流、食品加工、石化等领域,循环氨水余热回收制冷技术的应用,简直就是“如虎添翼”!你看,一台设备原本可能需要额外消耗大量电力才能制冷,但通过回收余热,能够让系统运作得更顺畅,省下的电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氨制冷系统热回收利用及节能

氨制冷系统热回收及节能氨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压缩机会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氨蒸气,由冷凝器将其冷凝为高压常温液体氨,热量散发于大气中。
而肉类屠宰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屠宰线每一道工序,时刻要用温水(30°C—40°C)对酮体及工作台进行高压冲洗,确保食品卫生和质量。
随着酮体入库排酸,制冷负荷会随之增加,与屠宰量成正比关系。
因此有必要进行制冷系统废热回收和利用,达到节省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还可提高制冷效率。
氨制冷系统热回收,原理简单、实用,采用卧式冷凝器,与系统中的冷凝器进行串联安装,具体做法如图所示,分为自动方式和手动方式二种。
根据实际制冷工况,计算出卧式冷凝器换热(回收)面积来选择型号,并向生产厂家提出卧式冷凝器氨出口与进口直径应一致或接近,在回收过程中,冷凝器水的进口温度有(循环)时高于冷凝温度,回收热水热量则来自于氨的“气相热量”,传热系数会降低,计算换热面积时应考虑适当加大。
卧式冷凝器安装高度要高于储液器(如图)高度。
自动过程:电磁阀1关闭,电磁阀2打开,其它截止阀均为常开状态。
氨走向:来自压缩机排气→进入卧式冷凝器热交换→冷凝器→储液器。
交换中如有过冷液靠自重会直接进入储液器水走向:自来水→经过循环水泵→进入卧式冷凝器热交换→储水罐→生产用热水。
当生产不需要温水时,储水罐里的水通过循环水泵进行循环加热,供职工淋浴用水。
当回收水温达到设定值时,温度控制器自动将电磁阀1打开、电磁阀2关闭,热回收停止。
图中旁通阀是在电磁阀1电磁阀2发生故障时起到安全保护。
手动过程:人工将截止阀2打开、截止阀1关闭(见图左下角)即可,其它略同。
以二台6AW-12·5压缩机运转,冷凝温度,分别为30°C和32°C,蒸发温度为—10°C,水进口温度为20°C为例,经过实际测量和热工计算,其出水温度、回收热水量和热量回收率的变化如表中所示。
在实际回收中,合理掌握热水温度,回收效果可观。
氨制冷系统的节能与安全

氨制冷系统的节能与安全在工业制冷领域,氨作为自然制冷工质在环保、节能、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均有很大优势。
1、氨应用于制冷系统的优势氨应用于制冷系统的优势包括:1)环保。
氨是由天然气体氮气和氢气合成制取, ODP和GWP均为零。
2)压力适中。
在35 ℃冷凝压力下,氨对应冷凝压力为1350 kPa。
R507A对应冷凝压力为 1 654 kPa,氨相对于氟利昂制冷剂节流损失小,效率高。
3)蒸发潜热值大。
在-30 ℃时氨的汽化潜热是R507A的 7. 3 倍。
4)互溶性好。
氨系统中若含有水分,可以任意比例互溶,不易造成系统内冰堵。
对于氟利昂或CO2系统,系统中水分对系统影响较大。
5)自报警功能。
氨具有刺激性气味,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5×10-6时,人通过嗅觉可以觉察到,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护。
6)化学稳定性好。
氨作为单一组分工质其化学稳定性优于氟利昂制冷剂,极少出现温度滑移现象。
7)价格低廉。
无论从制冷剂价格本身还是相应的制冷设备价格,氨制冷系统的造价与氟利昂CO2 制冷系统相比均有一定优势。
另外,不得不补充的是:氨具有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效率高等特点, 可作为未来制冷剂使用,但在危险、潜在爆炸等方面需要加强研究。
2、氨系统的节能分析2. 1 氨制冷压缩机节能目前国内大多数氨制冷压缩机具备无级能量调节节能技术,同时随着变频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压缩机节能效果显著提高。
以常规大型冷库项目为例,合理降低冷凝温度及尽量缩小蒸发侧的传热温差,均有助于压缩机节能运行。
氨制冷剂一般应用于中、大型制冷系统项目中,在相同条件下,依据某国外压缩机软件进行计算, 在冷凝温度相同,蒸发温度在-35~0 ℃ ,对比氨与R507A 制冷压缩机的能效值,蒸发温度在-20 ℃以上均采用单级压缩,蒸发温度在-20 ℃以下均采用单级带经济器压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氨制冷压缩机的COP均大于R507A制冷压缩机,高约10%以上,最高能效差值达到 20%。
空调系统中热回收节能技术的应用实践及思考

• 空调系统
水冷冷水机组+冷冻水供回。
实际工程案例介绍
• 热回收设备
全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
• 其他节能措施
LED灯具、智能控制系统等。
案例二
北京某住宅小区
实际工程案例介绍
01
02
03
04
• 建筑特点
多层建筑,居民住宅,寒冷地 区。
• 空调系统
风冷热泵+地板采暖。
• 热回收设备
优化热回收设备的布局
02
合理布置热回收设备,避免因布局不合理导致的能量损失。
引入新型热回收技术
03
积极关注并引入新型热回收技术,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
以提高热回收效率。
结合其他节能技术以实现更高效的空调系统
结合变频技术
将热回收技术与变频技术相结合 ,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自动调 整空调运行频率,实现更高效的 能源利用。
问题二
设备运行不稳定、维护困难。
• 解决方案一
采用性价比高的设备,与建筑 开发商或物业方进行合作,摊 薄成本。
• 解决方案二
选用质量可靠的设备品牌和型 号,加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04
热回收节能技术在空调系 统中的优化思考
提升热回收节能技术的措施
增强热回收设备的效率
01
采用高效的热回收设备,提高热回收的效率,降低能量浪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节能与 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Z]. 2017.
3
王清勤, 李赟, 马最良. 热回收系统在空调系统中 的应用与节能效果分析[J]. 暖通空调, 2009, 39(8): 89-93.
THANK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制冷系统热回收及节能
李兴悦
氨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压缩机会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氨蒸气,由冷凝器将其冷凝为高压常温液体氨,热量散发于大气中。
而肉类屠宰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屠宰线每一道工序,时刻要用温水(30°C—40°C)对酮体及工作台进行高压冲洗,确保食品卫生和质量。
随着酮体入库排酸,制冷负荷会随之增加,与屠宰量成正比关系。
因此有必要进行制冷系统废热回收和利用,达到节省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还可提高制冷效率。
氨制冷系统热回收,原理简单、实用,采用卧式冷凝器,与系统中的冷凝器进行串联安装,具体做法
如图所示,分为
自动方式和手动
方式二种。
根据
实际制冷工况,
计算出卧式冷凝
器换热(回收)
面积来选择型
号,并向生产厂
家提出卧式冷凝
器氨出口与进口
直径应一致或接
近,在回收过程
中,冷凝器水的
进口温度有(循
环)时高于冷凝
温度,回收热水
热量则来自于氨
的“气相热量”,传热系数会降低,计算换热面积时应考虑适当加大。
卧式冷凝器安装高度要高于储液器(如图)高度。
自动过程:电磁阀1关闭,电磁阀2打开,其它截止阀均为常开状态。
氨走向:来自压缩机排气→进入卧式冷凝器热交换→冷凝器→储液器。
交换中如有过冷液靠自重会直接进入储液器
水走向:自来水→经过循环水泵→进入卧式冷凝器热交换→储水罐→生产用热水。
当生产不需要温水时,储水罐里的水通过循环水泵进行循环加热,供职工淋浴用水。
当回收水温达到设定值时,温度控制器自动将电磁阀1打开、电磁阀2关闭,热回收停止。
图中旁通阀是在电磁阀1电磁阀2发生故障时起到安全保护。
手动过程:人工将截止阀2打开、截止阀1关闭(见图左下角)即可,其它略同。
以二台6AW-12·5压缩机运转,冷凝温度,分
别为30°C和32°C,蒸发温度为—10°C,水进口
温度为20°C为例,经过实际测量和热工计算,其出
水温度、回收热水量和热量回收率的变化如表中所
示。
在实际回收中,合理掌握热水温度,回收效果
可观。
从表中看出,出水温度越接近冷凝温度热回收率越高,大大分担了冷凝负荷,对制冷系统而言,意义非常。
而屠宰线生产用热水,量非常大并且进口水
温20°C,出水温度32°C,将有过冷液产生进入储液器,单位重量制冷量增加,节能节电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