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71e74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d.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化学是初三第一次接触的科目,那么关于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仅供参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73babb0740be1e640e9a29.png)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要点及导学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未改变。
重要提示●“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指不参加反应的包括反应剩余的都不考虑,也不能遗漏空气中参与反应的气体,如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增加,是因为镁条燃烧时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镁条燃烧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生成的气体,如蜡烛燃烧时,蜡烛逐渐减少,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参加化学反应的蜡烛的质量和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和。
蜡烛燃烧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托盘天平的使用(1)调平:称量前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不平调平;(2)称量: 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码);(3)回位:称量完毕,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处;重要提示●干燥的药品放在洁净的纸上称量,易潮解的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里称量。
●砝码用镊子夹取。
●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称量,能称准到0.1g。
二、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意义描述方法实例化学方程式及量意义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在什么条件下生成什么物质CuO + H2 △Cu + H2 O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CuO + H2 △Cu +H2 O64+16 ∶1×2∶64 :1×2+1680 ∶ 2 ∶64 :18即40∶1∶32 :9每80份(40份)质量的氧化铜和2份(1份)质量的氢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32份)质量的铜和18份(9份)质量的水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在×条件下反应生成×和×,如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考点13质量守恒定律-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复习高分突破(人教版)
![考点13质量守恒定律-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复习高分突破(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dddb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3.png)
专题五 化学方程式考点13 质量守恒定律【划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实质:分子分解→ 原子重新结合→ 新分子,也是化学变化的实质3.质量守恒定律总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与不变”(1)6个不变宏观:① 元素的种类不变 ;② 元素的质量不变 ;③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微观: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 原子的数目不变 ;③ 原子的质量不变(2)2个一定变宏观: 物质的种类改变 ;微观 分子的种类改变(3)2个可能改变① 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② 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思维突破:①只适用于 化学变化 ,不能用于 物理变化 。
①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
如气体之间的反应,其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可能发生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①质量守恒定律强调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 。
①“质量总和”包括生成的固体、液体、气体 的物质质量总和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1)解释常见化学现象中的质量关系,如:铁生锈质量增加,木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等。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三、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四: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密闭环境中进行。
2.红磷燃烧实验中气球的作用:缓冲气压,防止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温度升高气压变大。
3.用气球密封后,发现反应结束后,天平不平衡,原因是:鼓起的气球受空气浮力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明考向】考向1——定性推断【典例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是()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B.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小于木材的质量D. 在空气中加热铜丝,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大【答案】A【解析】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故选A。
化学九上第2章2.3质量守恒-知识点
![化学九上第2章2.3质量守恒-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5deb27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4.png)
1化学九上第2章2.3质量守恒-知识点1、元素化合价口诀: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二三铁、二四碳,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氟氯溴碘负一价,过氧负一氧负二,硫有负二正四六,单质零价永不变;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碳酸硫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很多元素有变价,先死后活来计算。
2、化合价通常标在上方,符号在前,价数在后。
化合价规律:①化合物中正价总数和负价总数的代数和为0,②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③原子团的整体化合价是其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④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
3、化学式:①单质,除了H 2,Cl 2,N 2,O 2,Br 2,I 2,O 3外,其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口诀:正左、负右、标价、交叉、化简、复查。
4、化学式的读法:从右向左读,中间用“化”字相连。
★有时需读出原子个数,比如:SO 2:二氧化硫,SO 3: 三氧化硫,CO : 一氧化碳 ,CO 2:二氧化碳,NO :一氧化氮,NO 2:二氧化氮,Fe 3O 4:四氧化三铁,P 2O 5: 五氧化二磷 , SiO 2:二氧化硅 ,MnO 2: 二氧化锰 。
★记住一些特殊的化学式的名称,比如H 2O 2: 过氧化氢(双氧水), KClO 3: 氯酸钾,KMnO 4: 高锰酸钾,CH 4: 甲烷 ,FeO :氧化亚铁,Fe 2O 3:氧化铁。
★记住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石墨和金刚石都是C ,红磷和白磷都是P ,大理石和石灰石都是CaCO 3 ,纯碱和苏打都是Na 2CO 3,醋酸和乙酸都是CH 3COOH ,生石灰:CaO ,熟石灰:Ca(OH)2 ,硫磺:S ,小苏打是NaHCO 3。
5、6、质量m/微粒个数N 与物质的量n 之间的换算关系×N A ÷M★总结:一、求出物质的量是关键,它是衔接其他量的“桥梁”。
二、需熟练掌握以下两组公式。
m 和n 之间:①Mmn =,②n mM =,③M n m ⋅=;M 是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 ,在数值上等于相应物质的式量。
【最新】初中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推荐word版 (1页)
![【最新】初中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推荐word版 (1页)](https://img.taocdn.com/s3/m/252fe5e4a58da0116c17493b.png)
【最新】初中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初中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量(n)
1、定义:用来描述微粒的集合形式的物理量。
1mol任何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微粒;这个数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A
2、符号:n,单位:摩尔mol
二、摩尔质量(M)
1、定义
2、摩尔质量与式量在数值上相等,摩尔质量有单位,式量无单位
计算:微粒个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实际质量(m)⎝
三、质量守恒定律
1、化学反应的实质
改变:分子的种类、个数,物质的种类⌝
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元素的种类⌝
2、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应的质量和=反应生成物的质量和(包括气体、沉淀)
3、化学方程式
定义:用元素符号和分子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原则⌝
•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遵循客观事实
生成物标气体⌝↑和沉淀↓(如果反应物有气体,则不用标↑)
配平方法⌝
• 观察法
• 最小公倍数法:某原子左右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较大
• 奇数配偶法:出现了好几次,且一边为奇一边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e632d12abceb19e8b9f6ba94.png)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4.学会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重难点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P+O2P2O5 Fe+CuSO4-→ Cu+FeSO4【实验1】质量守恒定律——白磷的燃烧【实验2】质量守恒定律——硫酸铜与铁反应1.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解释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如1 g水加热后变成1g水蒸气,该变化前后虽然质量不变,但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同步训练】1.下列变化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的是()A.10 g水变成10 g冰B.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C.9 g水完全电解成1 g氢气和8 g氧气D.5 g糖放入25 g水得到30 g糖水2.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m g水受热变为m g的水蒸气B.62 g磷和80 g的氧反应生成142 g五氧化二磷C.20 g食盐溶于80 g水得到100 g的食盐水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3.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探究活动中,陆红同学在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下列叙述错点燃误的是()A.部分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B.天平不平衡C.此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锥形瓶的瓶塞会被冲出来②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如体积或分子个数的守恒等【同步训练】1.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 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C.在10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 g过氧化氢和70 g水D.1.2 g碳与3.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2.判断下列语句的正误(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生成2 L水()(2)10 g食盐溶解在100 g水中,形成110 g食盐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每2体积的CO和1体积的O2发生反应时只能生成2体积的CO2,其体积在反应前后并不相等。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的必背知识点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的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7a35d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8.png)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必背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 定义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3. 理解要点质量范围:包括所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 (不包括没有反应完的部分和催化剂的质量)和所有生成物的质量。
特别注意参加反应的气体或反应生成的气体、沉淀等不要忽略。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铜与氧气反应、铁与硫酸铜反应等。
实验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以确保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
4. 实验“不守恒”情况分析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若不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能会出现质量 “不守恒”的现象。
例如,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示数偏小;镁条燃烧时空气中氧气参加反应,但生成的氧化镁可能部分逸散到空气中,使得固体质量变化难以准确测量。
5. 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保持不变。
这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 书写原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3. 书写步骤描述反应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配平化学方程式:通过调整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常用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法等。
4. 标注状态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应在化学式后面标注相应的符号 (“↑”表示气体,“↓”表示沉淀)。
但需注意,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沉淀,则生成物中的符号可省略。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1. 计算依据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da2fc67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3.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1. 定义。
-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 例如: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2. 适用范围。
-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 例如:将10g水加热变成10g水蒸气,这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但如果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变化,就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 从原子的角度。
-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 以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为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_2+O_2{点燃}{===}2H_2O。
反应前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反应后水分子也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也是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所以质量守恒。
2. 从分子和离子的角度(对于有分子或离子参加的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对于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但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 例如在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NaOH + HCl===NaCl + H_2O中,反应前是Na^+、OH^-、H^+和Cl^-,反应后是Na^+和Cl^-以及H_2O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也不变。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解释化学现象。
- 例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这是因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是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所以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2.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 在化学反应A + 3B===2C + 3D中,已知2.3gA和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考点十四 质量守恒定律(共45张PPT)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考点十四 质量守恒定律(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c19e77f90f76c661371a9d.png)
C
2KMnO4=K2MnO4+MnO2+O2↑ 反应条件不正确
D 氢氧化钠俗名烧碱或纯碱 俗名的纯碱不正 确
首页
末页
课前过关
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C ) A.Na2CO3+2HCl= 2NaCl+H2O+CO2↑ B.CO2+Ca(OH)2==CaCO3↓+H2O C.CuSO4+ BaOH=CuOH↓+ BaSO4 D.3CO+Fe2O3 高温 2Fe+3CO2
哪些信息?(任写一个)
一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答案合理即可)
首页
末页
考点突破
方法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以客观事 实为依据,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则。 防错巧记: (1)正确区分“点燃”“△”与“高温”。 “点燃”是物质燃烧时必需的温度条件,一 旦反应开始就不再需要了;如果一个化学反 应必须在有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就用加热符号“△”;如果一个化学反应需 要的温度高于酒精灯火焰产生的温度,要用 “高温”表示;
A.M1=30.8 B.M2=24 C.M3=13.6 D.M4=34
首页
末页
考点突破
4. 通常情祝下,铜不和稀硫酸反应。但是把
一小块铜片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同时加入X
再加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2Cu+2H2SO4(稀)+X 说法正确的是 ( B)
2CuSO4+2H2O,下列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役有变化
考点突破
变式拓展:
7.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A.铁在氧气中燃烧:2Fe + 3O2 B.硫酸铵与烧碱混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7a64a8a8956bec0875e36b.png)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第五单元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4.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5.学会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2H2O为例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三、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四、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五、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六、计算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点燃注意: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57e3d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f.png)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必然相等。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2、表示生成物是;3、表示反应条件是;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1.宏观:和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微观:每个碳原子和个氧分子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
例:2H2+O2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一、填空题: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一定改变的是;可能改变的是。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2→CO2+H2O,则A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元素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2=6CO2+6H2O,则A的化学式为。
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物质A分解成56 g B和44 g C,则反应了的A的质量为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按章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按章节)](https://img.taocdn.com/s3/m/b91a574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3.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按章节)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讲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别适用于物理变化;②别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别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别能计入“总和”中;③要思考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别变(原子的“三别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别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别变;元素种类别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别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也许改变:分子总数也许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a、配平b、条件c、箭号)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彻底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经过啥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总结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dd716083d049649a6658b4.png)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记住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3.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诠释】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运用这一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质量总和”等关键字词,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气体。
2.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运用(高清课堂《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水分子分解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没变、每个原子的质量也没变,因此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1)解释常见化学现象中的质量关系,如:铁生锈质量增加,木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等。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知识点诠释】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1.六个不变:宏观上①元素的种类不变,②元素的质量不变,③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微观上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两个改变:宏观上物质的种类改变;微观上分子的种类改变。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考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0f7ac0f4b35eefdc8d33355.png)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考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考点总结
四、质量守恒定律
1、基本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理解(1)五个不变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①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③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4、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原因
解释“质量守恒”要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从新组合成分子,分子聚集成新物质。
在化学反应中,不论物质分子经过怎样的变化,但反应前后
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各原子质量也不变。
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5、适用范围:所有的化学变化。
6、验证实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规律小结】化学反应是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
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https://img.taocdn.com/s3/m/282d75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6.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涉及到两个重要的守恒定律,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的归纳和解释。
一、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一个基本的定律,指的是在封闭系统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虽然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但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例如,当我们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的总和应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反应后得到的水的质量应等于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质量守恒定律可通过实验来验证。
实验中,我们可以将反应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观察反应后容器的质量变化。
如果容器的质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则可以得出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结论。
虽然质量守恒定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成立,但在核反应中,由于核能转化为质量,质量守恒定律会略有例外。
但总体来说,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电荷守恒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的总电荷保持不变的规律。
简单来说,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正、负离子的总电荷量保持平衡。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会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物质。
这个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和重新分配会导致原子或离子的电荷状态发生变化,但总电荷量始终保持不变。
以氯气和钠金属反应生成氯化钠为例,钠金属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而氯气获得一个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
在反应前后,钠和氯的总电荷量分别为+1和-1,保持了电荷守恒的原则。
电荷守恒定律可以解释许多物质反应中的现象,如电解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实验证实了电荷守恒定律的准确性,加深了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放射性衰变和核反应中,由于核粒子的转变会影响原子核的电荷状态,电荷守恒定律会稍有例外。
但总的来说,在化学反应中,电荷守恒定律是一个重要的规律。
06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与化学方程式复习知识点
![06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与化学方程式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013d2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d.png)
-2准备知识:化学式和化合价一、化学式1、 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 含义(考点一):A 表示某种物质;B 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C 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D 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例如:H 2O :A 表示水这种物质;B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 表示一个水分子;D 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 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考点二):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
若化学式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分子的个数。
例如: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 2;4H 2O :表示4个水分子。
4、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考点三):表示分子的个数。
例如:3H 2O :3表示3个水分子。
5、 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考点四):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例如;H 2O :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6、 化学式的书写:(考点五)⑴单质:A :氢气、氮气、氧气、氟气、氯气、溴、碘这七种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表示。
例如:氢气:H 2、氧气:O 2B :除上述七种以外的单质: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
例如:铁:Fe ;红磷:P⑵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根据名称从右写到左。
若已读出原子个数的就直接写;若未读出原子个数的需根据化合价来正确书写。
例如:四氧化三铁:Fe 3O 4;氯化镁:Mg +2 Cl -12;硫酸钠: Na +12SO 47、 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的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某化某”;在氧化物中一般要读出原子个数含有酸根(NO 3、SO 4、CO 3、PO 4)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某酸某”含有氢氧根(OH )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氢氧化某”例如:Fe 3O 4:四氧化三铁;MgCl 2:氯化镁;Al(NO 3)3:硝酸铝;Mg(OH)2:氢氧化镁。
8、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1)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钙镁氧钡锌,二四六硫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铁有二三要分清,莫忘单质都是零.(2)原子团顺口溜:负一价硝酸氢氧根,负二价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注意:氯元素在氯化物中显-1价,硫元素在硫化物中显-2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原因:这是因为,从微观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反应物的分子被破坏,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
而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质量守恒。
(3)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4)应用
①求某个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③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5)注意的问题
①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③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
2、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意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③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3)读法:(以C + O2点燃
CO2为例)
①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②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4)书写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书写步骤:
①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③标明化学反应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箭号),并注意标注向上或向下的箭头。
(6)配平
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步骤:①解设未知量,求什么就设什么(也可以间接设未知量);②正确完整地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关的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标在化学式下面;④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下面;⑤列比例式求解;⑥简明地写出答案。
(2)注意:①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②关系式中的数据与物质的化学式要对齐;③六个步骤要完整;④已知量要带单位进行运算;⑤体积要换算成质量;⑥化学方程式中各量都是纯净物质的质量关系,有杂质需除掉;⑦一般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常用的公式:
①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②纯度公式: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0%;
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物质的纯度=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实际质量分数÷化合物中该元素的理论质量分数×100%;
③分解百分率:分解百分率=已分解的物质的质量÷未分解时该物质的总质量×100%。
例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MgO
B、4Fe+3O22Fe2O3
C、2KMnO4==K2MnO4+MnO2+O2↑
D、CO2+Ca(OH)2===CaCO3↓+H2O
【解题思路】A中反应方程式没有配平;B中铁在氧气中燃烧应该生成四氧化三铁C中
反应没有加热,不会发生反应。
【答案】D
2.已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AgCl)沉淀和硝酸钠。
为测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将生理盐水样品与足量的
硝酸银溶液混合,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g
(2)计算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题思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氯化银沉淀的质量为130g+40g-167.13g=2.87g,再根据氯化银的质量求出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即可求出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3. 高温加热10g碳酸钙,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1)若10g碳酸钙全部分解可产生多少克氧化钙?
(2)实际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多少克?
4.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
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
【思路解析】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以确定H2最多,CO最少。
【答案】C
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思路解析】该题属于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化学反应的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D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4.0、1.8;C是反应物,反应了7.9g,由于7.9>4.0+1.8,所以A是生成物,生成了1.7g。
是一种反应物反应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B:D=4.4:1.8=22:9
【答案】3.4g 分解反应22:9
6.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解题思路】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可推知“一定条件下,
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不正确,所以B错误;根据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守恒,可推知“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不正确;根据“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只能推出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无法推知是否含有氧元素,因为氧气也参加了反应,所以D不正确;煤燃烧时煤中的碳元素、氮元素、硫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分别结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气体,质量减轻,所以A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