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专题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小说阅读专题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教案第一课时情节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
2、鉴赏小说故事情节3、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教学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考纲》要求:小说阅读与散文阅读在《考纲》要求上是一样的。
散文与小说的区别: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二、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
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因此,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三、故事情节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教案
教案标题:高考语文小说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小说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难点:小说的深层次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和安排:
1. 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介绍(1课时)
- 介绍小说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认识。
2. 小说的阅读理解和分析(3课时)
- 选择一部经典小说进行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包括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分析。
3. 小说的文学鉴赏和写作(2课时)
- 引导学生进行小说的文学鉴赏,包括语言风格、意境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的分析,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小说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
1. 讲授法:介绍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说的阅读理解和分析。
3. 示范法:指导学生进行小说的文学鉴赏和写作。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料进行小说的展示和分析。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作业表现:学生的小说阅读笔记和小说写作作业。
教学反思和改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教案【考纲说明】《考试大纲》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具体分解为:1理解。
能力层级为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能力层级为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
能力层级为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提示】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目的在于检验考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即将升人大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材料包括“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这里将着重探讨对一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要求。
在高考试卷中,一般社会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选材,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也就是说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对考生来说是比较新的或是比较陌生的。
我们把这样的文章内容称为“新知识”。
新知识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是人们在学习深入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接触到的知识。
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测验是为了检验人的学习的潜在能力,选这样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以及判断的能力,这些内容在升学考试中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
【应试对策一】一、科技文阅读步骤科技类文章以传递信息为主,其结构一般为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并从来源、形态、构造、成因、功用、原理、演变_发展、评价诸方面加以阐释j根据这一文体特点,遵循以下思路阅读,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1读——通读全文。
在读的过程中,将难以理解的语句.用笔勾画下来,然后结合上F文,认真揣摩,以图达到把握基本内容之目的。
2筛——筛选信息。
关键词主要包括文中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表示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对新科技知识的形成、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修饰和限制语;有指代意义的诸如“其”、“这”、“如此”、“与此相反”等词语。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教案(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教案(推荐阅读)第一篇:高考语文小说复习教案小说阅读指导一、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二、小说三要素: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三、小说阅读的整体感知从线索、人物、情节、社会背景、主旨等角度整体感知。
四、小说的几个重要测试点及相关知识(一)人物形象分析相关知识:描写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侧面描写(正衬、反衬)方法指导: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抓住对人物的描写进行分析,通过外在揣测内心;关注人物的身份,影响人物的言行,决定人物的性格;结合人物活动的背景,理解人物。
(二)情节的作用相关知识:短篇小说的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头部分情节作用:1、开篇点题,引出下文;2、提供情节发展的环境;3、渲染气氛,奠定文章情感基调;4、初步展示人物性格。
5、引发阅读兴趣。
中间部分情节作用:1、承上启下;2、插叙,对文章内容作适当补充,使结构更紧凑。
结尾部分情节作用:1、呼应前文(包括题目);2、丰富人物形象;3、深化作品主旨;4、出乎意料,令人回味(欧亨利式结尾)。
注意以以下几种结尾的作用:a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项链》b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如《孔乙己》c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如《聂小倩》d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小说部分(7)教学案
牛早卧在地上,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子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猛然耳边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鸣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 小说阅读B32教案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小说阅读B32教案(1)、培养学生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赏析作品的内涵,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语句含意。
2、赏析作品内涵。
教学过程和步骤:一、学生读书(10分钟)二、教师介绍作业情况1、1题正确率2、2题正确率3、3题正确率4、4题正确率三、学生讨论(10分钟)四、师生研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分)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汝荣兴W教授悄然克隆出了另一个W教授。
那另一个W教授,是W教授的第101个克隆杰作。
W教授之所以要克隆到自己的头上,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先前那整整100次的克隆虽然都绝对是成功的,所克隆出来的各式各样的“人”也无一不跟基因的提供者惟妙惟肖,但对于克隆人与本人究竟惟妙惟肖到什么样的程度——具体点说,就是对于克隆人与本人除了外在形体的完全一致之外,是不是在思维、情感等内在的方面也全部相同之类的问题,他却还无法获得充分的证据来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而这一类“充分的证据”,似乎也只有从自己和克隆的另一个自己身上去取得,才可能是真正可靠的,因为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思维、情感等,也才可能全面彻底地、细致入微地去与克隆的另一个自己的思维、情感等作出精密的比较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W教授有着极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十分崇高的献身精神。
又由于对自己的克隆是一次比克隆本身意义更加深远和重大的实验与探索,所以,W教授是在完全保密的状态下具体进行这项工作的,甚至连在自己的夫人面前,他也从来不曾吐露过有关此事的片言只语或者哪怕是一丁点一丁点的风声。
而作为对W教授的这一可贵又可敬的实验与探索的回报,是自那另一个W教授被克隆出来之后,经过了在实验室里的成千上万次的反复测试和验证,W教授终于得到了他所需要的大量证据,并表明了克隆人与提供基因的本人不仅外在形体完全一致,而且其内在的思维、情感等也是全部相同的——真的,有好多好多回,那另一个W教授都在被测试时准确无误地说出了W教授自己所想要说的话,而且,连W教授的潜意识,那另一个W教授也完全能表述得毫无差错!W教授便因此拟好了他的最新论文的标题: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不过,W教授并没有急着去正式写他的那篇论文。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探究总结文学类文本解题技巧。
2.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能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中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质量。
【教学难点】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握规律,学会现代文理解、筛选、推断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答率。
【教学过程】一、解读考纲: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真题演练(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马裤先生老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
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茶房跑来了。
“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
”茶房很和气地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荼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3.1小说阅读(教学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专题3.1 小说阅读1.小说选材,古今中外均有,中国小说以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主,外国小说以欧美名家作品为主。
体裁上,以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为主体。
2.从命题角度看,热点有“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探究等考点。
一、小说的文体特征及三要素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都是重在写人物的,“文学即人学”,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1.小说中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说的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说应考阅读的特点及步骤1.应考阅读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整体阅读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小说部分(17)教学案
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小说部分(17)教学案(2)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小说部分(18)教学案科目:语文主备人:_____________ 备课日期:__________________“爷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在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
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神盯着孙子冯大,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
⑴“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这两句话中的“亮点闪动”“亮光熄灭”分别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答:(2)试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冯兰瑞的形象。
答(3)这篇小说是通过哪些手法刻画冯兰瑞形象的?请结合具体材料加以分析。
答(4)试从情节安排上说说捏泥活与最后毁泥活的关系。
答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爱的契约(美)威尔•斯坦顿我和玛吉结婚的时候,经济上很拮据,且不说买汽车和房子,就连玛吉的结婚戒指还是我分期付款购置的。
可是如今却大不相同了,人们结婚不但讲排场摆阔气,而且还聘请婚姻顾问,签订夫妇契约。
听说有些学校还要开设什么婚姻指导课呢!我想,签订一份契约也许会使我们的家庭生活走上正轨。
于是,我决定和玛吉谈谈。
“玛吉”,我说,“婚姻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可是我们结婚的时候……”“你在胡扯些什么?”她不由得一愣。
我的天啊!我和玛吉共同生活了十七年,难道她还不知道我讨厌油煎饼?她自己也是一看到油煎饼就会呕吐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玛吉,你喜欢吃油煎饼?”我不解地问。
“是啊,怎么啦?”她神秘地眨了眨眼。
“记得我们第一次约会,我给你要了杯咖啡,问你是否要油煎饼,你拒绝了,说你不喜欢。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小说部分(15)教学案
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小说部分(15)教学案
个字)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小说部分(16)教学案
“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
“六十比索。
”巴尔塔萨答道。
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他一一回敬。
天刚擦黑,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
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
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
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
大家举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
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大伙儿喝啤酒呢。
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
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
不得。
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欠款。
过了一会儿,他劈腿坐在街上。
清晨五点钟,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
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有删改)
1 •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答:
2 .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答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答
作业
布置。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小说部分(1)教学案
科目:语文 _________ 主备人: _______________ 备课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教学流程内容板书课堂合柞探聚叢確車总雅瘾小说情节安排的基本技巧、铺垫与伏笔1. 方法点拨铺垫和伏笔这两种技巧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①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
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工夫,其着眼点却是 主要的人物或事件。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 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②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 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唯恐读者不见。
而 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
因而,伏 笔是“隐性”的。
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③铺垫所使用的笔墨 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 );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 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2. 演练体悟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父亲的一课王熙章16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 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
渐渐地,一有空我便溜到与中心相邻的“创世纪”网吧上网玩游戏,几个月下来,我微机知 识没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经常玩个通宵达旦。
小说第 课时 计划上课日期教学目标 1. 了解小说情节题的题型,把握“概括情节” “分析情节作用”两种题的做法。
教学重难点2.赏析小说安排情节的技巧。
关键 点拨 加工润色科目:语文主备人:_____________ 备课日期: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在结构上主要采用了“延迟”的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这种手法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答(1)审题关注情节题的几种题型:①请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2020届高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小说阅读第二节情节题——理清线索明确作用教学案
第二节情节题——理清线索,明确作用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
命题时,通常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常考查梳理小说情节、赏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
(2019·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到梨花屯去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
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
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
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
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
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
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是。
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
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我……”“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
但当时压力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哪一篇?”“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小说阅读教案【备考指南】从2020年开始,全国新高考Ⅰ卷(山东卷)将原来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变更为“现代文阅读Ⅱ”,文本和题型基本保持不变,但在题干中不再提示明确的文学体裁。
考查范围,基本保持不变,预测依旧以小说和散文为主,戏剧和诗歌考查力度较小。
小说作为文学性阅读的主要文体,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高考对小说的考查,既重视整体把握,也重视对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和小说主题、标题的分析鉴赏。
在整体把握上,命题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一是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二是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鉴赏分析”;在主观鉴赏分析题上,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及其手法,小说的标题、主题和文体特征,都是命题的重点。
【核心能力·对点突破】一、概括分析小说情节1.分析角度①叙事的角度: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如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及其各自的表达效果。
②叙述顺序的角度: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③结构安排的角度:线索、伏笔、铺垫、突转、巧合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④开头结尾的角度:悬念开头、写景开头、欧·亨利式结尾等的特点及其作用。
2.情节作用①情节与其他情节: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
②情节与人物形象: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的性格和精神,刻画了……的心理等。
③情节与小说主题: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了……的主题,突出了……的主题等。
④情节与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⑤情节与小说环境: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3.常用答题模式指明手法+具体分析+效果作用【针对性练习】(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野滑雪(美)海明威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
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教案教案内容:1. 阅读目标:通过阅读高考小说,学生能够理解小说故事情节,抓住核心细节,分析人物形象与心理变化,并学会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与心理变化。
3. 教学难点: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4. 教学准备:高考小说故事文本,学生手册,黑板,笔。
5.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 老师展示一段高考小说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兴趣。
- 老师提问:你们对高考小说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读这类小说吗?步骤二:阅读训练(15分钟)- 学生阅读一篇高考小说,并理解故事情节。
-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主人公经历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步骤三:人物分析(15分钟)-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呈现人物分析报告,包括人物形象、人物发展和心理变化等方面。
-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提供反馈意见。
步骤四:词汇与表达训练(15分钟)- 老师出示一些与高考小说中常见的词汇,学生进行单词理解和拓展联想。
- 学生讨论并分享常用的表达方式,如描写人物外貌、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等。
- 老师讲解生词和语法问题。
步骤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 老师提问:通过今天的阅读训练和学习,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与反思。
6.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继续阅读高考小说,并写一篇读后感。
- 鼓励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并分享给同学们。
教案结束。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教案篇一:高考小说阅读教案小说阅读考点要求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
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作品影响进行分析(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
一、考试要点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第二课时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塑造来表现主题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方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方案一.考点要求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含意;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6.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学作阅读高分突破一、散文阅读指导1.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散”主要表现在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
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
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用心体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2.高考散文阅读测试重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1)分析评价思想内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
有的直接考查,有的间接考查。
材料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载体,所以对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评价也是每次必考,只是题目难易度不一,考查形式不一。
(2)分析归纳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趋势的形象说法,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外在表现,高考对此项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
(3)鉴赏表达技巧全国卷每次考的是表现辨认,而是分析鉴赏,即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3.所遵循的原则经过多年的命题实践,文学作品命题技术日趋成熟。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小说部分(18)教学案
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小说部分(18)教学案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大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带去呗!”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爷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在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
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神盯着孙子冯大,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
⑴“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这两句话中的“亮点闪动”“亮光熄灭”分别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答:(2)试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冯兰瑞的形象。
答(3)这篇小说是通过哪些手法刻画冯兰瑞形象的?请结合具体材料加以分析。
答(4)试从情节安排上说说捏泥活与最后毁泥活的关系。
答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爱的契约(美)威尔•斯坦顿我和玛吉结婚的时候,经济上很拮据,且不说买汽车和房子,就连玛吉的结婚戒指还是我分期付款购置的。
可是如今却大不相同了,人们结婚不但讲排场摆阔气,而且还没想到玛吉懂得这么多的道理。
我终于认输了。
“要喝咖啡吗,亲爱的?我刚煮了一壶。
”玛吉探出半个身子温柔地问道。
“咖啡?太好了。
”我转过身来看见她嘴里咀嚼着什么,“你在吃什么?”“油煎饼,想尝尝吗?”她笑着问。
我的天啊!我和玛吉共同生活了十七年,难道她还不知道我讨厌油煎饼?她自己也是一看到油煎饼就会呕吐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玛吉,你喜欢吃油煎饼?”我不解地问。
“是啊,怎么啦?”她神秘地眨了眨眼。
“记得我们第一次约会,我给你要了杯咖啡,问你是否要油煎饼,你拒绝了,说你不喜欢。
”“是的,你记得不错。
”她爽快地说,“可是当时你口袋里只有五角钱,还是向别人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教案第一课时情节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
2、鉴赏小说故事情节3、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教学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考纲》要求:小说阅读与散文阅读在《考纲》要求上是一样的。
散文与小说的区别: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二、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
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因此,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三、故事情节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
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一)情节概括问答模式1、【常见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4)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常见回答】(1)一句话概括情节式答案主要用概括性的语句表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一般形式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
如有必要,可再加上该事情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
如:(xx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解题思路:这篇小说情节较为简单,就是标题--董师傅游湖,不过里面还有一个人物--小翠,所以其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董师傅领小翠游湖。
参考答案:董师傅领小翠游湖。
(2)分点概括情节式如:(xx广东,沃尔夫冈?博歇尔特《面包》)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答:①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
②丈夫撒谎掩饰。
③妻子替丈夫圆谎。
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
(解析:仔细梳理整个事件,便可发现整个事件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这里不好用一句话来概括主要情节,就可采用针对每个阶段进行概括的方式,认真组织语言,答案即出)(二)、情节作用问答模式情节是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发展的过程。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可抓住小说的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线索,理清小说的矛盾冲突,体会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主题的揭示所起到的作用。
1、【常见题型】(1)小说叙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简要分析小说情节的特点(双线交织、悬念、曲折性、合理性等)及作用。
(3)作者反复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作者写某一段,对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2、【常见回答】从结构上: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线索,贯穿全文。
从内容上: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如:(xx全国课标,11莫泊桑《保护人》)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6分)答:①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
②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
③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三)小说开头作用(1)小说的开头如果是设疑法或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答题角度为:①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小说的开头如果是写景法,答题角度为: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四)小说结尾作用(1)小说的结局如果如果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答题角度为: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答题角度为: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答题角度为: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小说的结局如果是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答题角度为: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微型小说(《我没有病》)第19题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通过奇特的情节设置悬念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1)小说开头没有交代“他”的身份,而是写“他”来到办公室安排工作,接待来访的人,怒斥企图行贿的人,接听电话,制造了“他”是不是局长的悬念。
小说最后点明“他”不是局长而是病人。
(2分)(2)这样设置悬念的好处:使故事扑朔迷离,情节曲折;使主人公这个人物形象更具传奇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分)四、小结分析情节作用的题目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作答或者扣住情节、人物、主题、环境来作答。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结构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线索,贯穿全文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内容表现了(或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五、课后习题第二课时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方法2.学习人物形象鉴赏题的切入点3.提升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方法2.学习人物形象鉴赏题的切入点教学过程:一、高考命题分析在xx年6套涉及到小说阅读的试题中,关于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内容是各套试题的重点。
xx年6套也是如此,2011年7套更是如此。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因而在阅读小说时,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因此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应成为高三文学类阅读复习的重点。
二、概括小说人物形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所以,既要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又要把握人物描写的各类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白,至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则更是直接表白了。
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比如阿Q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孔乙己为自己偷书所作的辩解等等,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此外,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还有肖像描写、神情描写、细节描写等。
既有概括的介绍,也有具体的描绘;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
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写他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了他迂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第二,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环境。
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共性)。
既要善于从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心境等,又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另外,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一)、常见命题方式:①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
②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③试析某某人物的形象。
(二)解题思路分四步走: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三)答案组织模式:①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点型如:(xx年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见)解题思路:鉴赏形象,要能把握住形象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找到小说中有关董师傅的描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然后根据他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分析概括董师傅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文章第2段介绍了董师傅精通木匠和他平静的日子,说明他技艺精湛,有一颗平常心;第三3段介绍他晚上收工后来湖边闲坐,说明他有生活情趣;第5段写他领着小翠游湖,并帮他带路,说明他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