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50cf1c5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c.png)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杰作,它们通过精湛的绘画技艺和丰富的题材内容,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璀璨文化,传承了千年的历史遗产。
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们以鲜艳的色彩和精致的细节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敦煌壁画的色彩进行初步探讨,为读者揭示敦煌壁画色彩的独特魅力。
我们将从色彩的历史背景入手,探寻敦煌壁画色彩的渊源和发展。
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它的色彩运用受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色彩在绘画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早在商代和周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使用彩色绘画。
而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起,中国的色彩艺术受到了来自西域的影响,西域的色彩文化融入了中国的绘画艺术,为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敦煌壁画中色彩的运用既有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又融合了西域文化的元素,呈现出了独特的色彩魅力。
我们将从色彩的符号意义入手,解读敦煌壁画色彩的文化内涵。
在敦煌壁画中,色彩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符号意义。
在敦煌壁画中,常常出现金色和红色等鲜艳的色彩,这些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金色象征着财富和权力,红色则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通过对这些色彩符号的运用,敦煌壁画传达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展现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和幸福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敦煌壁画的色彩不仅是艺术表现,更是文化符号的传承和展现。
接着,我们将从色彩的技法特点入手,分析敦煌壁画色彩的绘画技艺。
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在古代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它们以精湛的技法和丰富的层次,展现了中国古代绘画在色彩运用上的独特魅力。
在敦煌壁画中,常常采用淡墨重彩的技法,即用浓淡不同的墨色来描绘形体,再以鲜艳的彩色进行点缀和修饰。
这种技法既保持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韵味,又注入了丝绸之路文化的色彩特点,使得敦煌壁画色彩更加鲜活多姿。
敦煌壁画中还常常运用金粉、银粉等贵重颜料,增添了色彩的层次感和质感,使得壁画更加生动绚丽。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88ea7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8.png)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东方的“洛可可”。
它以其丰富的题材、独特的构图和鲜艳的色彩而闻名于世。
这些壁画描绘了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宗教和社会生活,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敦煌壁画的色彩非常丰富多样,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色彩的独特理解和运用。
在敦煌壁画中,最常见的色彩有红、黄、蓝、绿、紫等。
红色通常象征着忠诚和勇气,黄色代表着尊贵和权力,蓝色则代表着神秘和崇高,绿色通常表示自然和生命,紫色则象征着神圣和神秘。
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运用非常细致,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考虑和构图。
壁画中的人物、建筑和自然景观都有不同的色彩表现,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画面效果。
在描绘人物形象时,敦煌壁画常常使用明暗对比的色彩表现方法,使人物的轮廓更加鲜明,形象更加生动。
在描绘建筑物时,常常使用大胆的色彩组合,使建筑物充满立体感和动感。
在描绘自然景观时,常常使用柔和的色彩过渡,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诗意。
除了色彩的运用方式,敦煌壁画中的颜料也非常讲究。
古代中国人民使用的颜料主要是由植物、动物和矿石提取的天然物质,并通过特殊的炼制工艺加工而成。
这些颜料具有良好的抗光性和耐久性,使得敦煌壁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至今依然保持着鲜艳的色彩。
敦煌壁画的色彩也显示了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审美追求。
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色彩是情感和心灵的表达,是艺术家与人民交流的桥梁。
在敦煌壁画中,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画面,还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理念。
这些壁画通过色彩的运用,使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创新与疏离:敦煌早期壁画色彩的视觉
![创新与疏离:敦煌早期壁画色彩的视觉](https://img.taocdn.com/s3/m/b06e97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5.png)
创新与疏离:敦煌早期壁画色彩的视觉敦煌壁画是中国壁画艺术的珍贵遗产,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色彩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敦煌早期壁画中,色彩是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它展现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创新精神和独特魅力。
本文将从创新与疏离的角度来探讨敦煌早期壁画色彩的视觉表现。
一、色彩的创新敦煌壁画的色彩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显得格外丰富多彩,它展现了绘画艺术家的创新精神和对色彩运用的独到见解。
敦煌壁画采用了大量的天然颜料,如矿石颜料、植物颜料和动物颜料等,这些颜料不仅在当时极具珍贵性,而且在今天也被认为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绘画中,这些颜料被绘画家们巧妙地运用,创造了鲜艳夺目的色彩效果。
敦煌早期壁画中的色彩运用不仅仅是单一的颜色搭配,而是通过对比、衬托和渲染等手法,使色彩更加饱满和生动。
绘画艺术家们深刻理解了色彩对于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他们运用了大量的明暗对比和冷暖对比,使画面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这种对比的色彩运用不仅令绘画作品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也为敦煌壁画增添了一种独特的审美韵味。
二、色彩的疏离尽管敦煌早期壁画的色彩极具创新性和表现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一种疏离的现象。
这种疏离主要体现在色彩的运用和效果上。
敦煌早期壁画中的色彩大多以鲜艳的红、黄、蓝等为主,这些色彩在不同的光线下会产生强烈的反射和对比效果。
由于壁画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导致色彩的退色和褪色现象相当严重。
这种色彩的褪色不仅使壁画整体的色调趋于灰暗,而且也使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大大减弱,从而疏离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由于敦煌壁画保存环境的恶劣,使得壁画表面长期受到风沙侵蚀和水汽腐蚀,导致了壁画表面的色彩脱落和剥落。
这种色彩的脱落不仅使壁画的图案和纹理变得模糊不清,而且也使画面的整体效果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了观赏者对壁画的视觉体验。
三、色彩的视觉效果敦煌早期壁画的色彩不仅是对当时艺术家创新能力的体现,而且也是对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的真实表现。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29727c3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6e.png)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O n the Colors of Dunhuong Murals王亚楠Wang Yanan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12Shanxi Vocational College o f A rt,Taiyuan,Shanxi 030012摘要: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承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敦煌壁画色彩是艺术发展过程中十分经典重要的代表,通过合理的色彩配置,娴熟的表现技法,使得敦煌壁画了一定的审美含义以及文学内涵,是我国绘画中的重要艺术精神体现。
本文就敦煌壁画色彩观念、配色方法以及发展逬行探析,分析了敦煌壁画色彩在当代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以及共性。
A b s t r a c t:At present,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 f intangit)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come a very im portant topic.The color o f Dunhuang murals is a very classic and im portant representative in the process o f artistic development.Through reasonable color configuration and skilled expression techniques,Dunhuang murals have a certain aesthetic The meaning and literary connotation are the im portant m anifestation o f artistic sp irit in Chinese painting.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lor concept,color matching method and development o f Dunhuang murals,and analyzes the value and com m onalities o f the color o f Dunhuang murals in the developm ent o 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关键词:敦煌;壁画;色彩K e y w o r d s:Dunhuang,fresco,color一、敦煌壁画色彩研究概述1.意义敦煌壁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美学意义,也是当下敦煌石窟艺术形式中尤为重要的部分。
敦煌壁画色彩语言初探之创作论述
![敦煌壁画色彩语言初探之创作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4c56428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5.png)
敦煌壁画色彩语言初探之创作论述作者:许婉妮来源:《艺术评鉴》2021年第06期摘要:敦煌壁画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为佛教的发展历程起到记录性的作用,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壁画作品供后世学习与观摩。
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至元代一千多年的壁画作品中,其壁画在不同朝代的影响下色彩表现各不相同,因此在壁画色彩语言的表现上有所差异。
针对敦煌壁画色彩语言、图式等方面,本文着力探讨敦煌壁画里的色彩表现与图式构成,感受艺术个性的张扬。
敦煌壁画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将多种文化融会贯通,在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以及转化过程中产生独具特色的色彩语言。
文章将着重探究其色彩语言特征,借鉴敦煌壁画色彩语言体系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丰富的绘画经验。
关键词:敦煌色彩图式壁画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6-0034-06敦煌莫高窟包含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壁画艺术等,其中壁画艺术作为敦煌莫高窟举足轻重的角色存在。
敦煌壁画极大程度受到了印度佛教的影响,在古印度佛教艺术传入数百年的过程中,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传播。
同时,宗教艺术已经应运而生,并已成为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借鉴基础与学习摹本,不断启发着广大艺术家的艺术创作。
中华传统文化中色彩早已占有重要地位,敦煌壁画的色彩成果便为此提供了有迹可循的佐证。
以敦煌壁画作品为依据,探究敦煌壁画色彩语言的表现魅力。
敦煌色彩的运用使壁画的色彩氛围极具感染力,其色彩表现注重装饰效果,亦有传统的晕染设色,还有从西域传入的凹凸法。
敦煌壁画向观者展现其色彩的感染力、色调的丰富性和色彩语言的规律性,充分显现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反映中华传统绘画在色彩领域的发展进程。
敦煌壁画规模庞大,具有系统性和继承性,是古代伟大的艺术宝库。
而这些壁画在延展性和色彩运用等艺术技艺上,对现代油画作品的创作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敦煌壁画研究背景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地处河西走廊西端。
唐代敦煌壁画中色彩语言的探究与实践
![唐代敦煌壁画中色彩语言的探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fb21f8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6.png)
唐代敦煌壁画中色彩语言的探究与实践汇报人:2024-01-03•唐代敦煌壁画概述•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语言分析•唐代敦煌壁画中色彩语言的实践应用目录•唐代敦煌壁画中色彩语言的探究价值与意义•总结与展望01唐代敦煌壁画概述唐代敦煌壁画是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结合本土文化特色而形成的艺术形式。
唐代敦煌壁画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题材、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色彩语言著称。
唐代敦煌壁画的形成与特点特点概述形成背景唐代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与影响唐代敦煌壁画展现出雄浑壮美、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强调画面整体氛围的营造和细节的刻画。
影响力唐代敦煌壁画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东方艺术的代表之一。
唐代敦煌壁画在色彩运用上注重对比与和谐,善于运用石青、石绿、土红等天然矿物颜料,使画面呈现出丰富而沉着的色彩效果。
色彩运用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力极强,通过色彩的明暗、冷暖、纯度等变化,表现出物象的质感、空间感和情感表达,营造出深邃、神秘的画面氛围。
色彩表现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与表现02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语言分析在唐代敦煌壁画中,红色通常用于描绘佛像的袈裟、宫殿和祥云等,象征着庄严、神圣和吉祥。
红色绿色在唐代敦煌壁画中常用于描绘山水、草地和树叶等,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绿色蓝色在唐代敦煌壁画中常用于描绘天空、水域和宝石等,给人以宁静、深邃的印象。
蓝色白色在唐代敦煌壁画中常用于描绘云雾、雪花和仙鹤等,象征着纯洁、高雅。
白色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种类与运用对比唐代敦煌壁画中常运用色彩的对比,如红绿对比、蓝黄对比等,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调和为了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唐代敦煌壁画在运用对比的同时,也注重色彩的调和,如通过渐变、过渡等方式使画面色彩更加自然。
唐代敦煌壁画的色彩对比与调和通过运用红色、橙色等暖色调,唐代敦煌壁画传达出热烈、激昂的情感。
热烈情感平静情感神秘情感通过运用蓝色、绿色等冷色调,唐代敦煌壁画传达出平静、安详的情感。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faeffb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0.png)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色彩的运用是敦煌壁画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之一。
通过对敦煌壁画色彩的初步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古老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
敦煌壁画的时间跨度较长,大致可分为前秦、北魏、隋唐等时期。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我们可以从色彩的选择上来看,敦煌壁画运用了丰富的颜料,包括红、蓝、绿、黄等各种鲜艳的颜色。
这些颜料的使用既反映了当时染色技术的高超,也表达了艺术家对色彩的深刻理解。
敦煌壁画中常见的红、蓝、绿三原色,构成了其独特的色调。
红色在敦煌壁画中的运用尤为突出,常常用于描绘人物的衣着、建筑的装饰等,具有浓烈的视觉效果。
蓝色和绿色则常用于天空、水域的表现,呈现出宁静、清新的感觉。
这种对比鲜明的色彩运用,既突显了敦煌壁画的艺术张力,又展示了艺术家对色彩搭配的独特见解。
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运用还体现了文化内涵的表达。
在不同历史时期,敦煌壁画所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各异,而色彩在其中的变化往往与文化、宗教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佛教盛行的时期,敦煌壁画中常常出现金碧辉煌的色调,寓意着神圣和威严;而在民间故事、宫廷生活等题材中,色彩则更加多元丰富,展现了社会百态和人文风情。
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文化水平。
隋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中,由于经济繁荣,文化交流,色彩更加艳丽多样,体现了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丰富。
而在动荡不安的时期,壁画中的色彩则可能呈现出深沉、厚重的特点,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困扰。
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艺术体系,它既受到历史、文化、宗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又展现了艺术家对色彩的独到见解。
通过对敦煌壁画色彩的初步探讨,我们更能深刻地理解这些古老艺术作品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感受到艺术家通过色彩表达的深邃思考。
这些丰富的色彩,使敦煌壁画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让我们对古代艺术的魅力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1922da2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f.png)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敦煌壁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瑰宝,历经一千四百多年岁月洗礼依然保存完好。
敦煌壁画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中外学者和游客的赞誉和喜爱。
敦煌壁画的色彩之美是其重要的艺术表现元素之一,本文将就敦煌壁画的色彩进行初探。
敦煌壁画的色彩呈现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敦煌的气候干燥,阳光充足,因此敦煌壁画的色彩也多以明亮欢快、金黄璀璨、大胆激烈为主,这与晋唐时期的社会环境和审美趣味密切相关。
同时,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交流中心,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故敦煌壁画的色彩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独具匠心,变化多样,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效果。
在色彩的搭配上,敦煌壁画常常采用对比的手法,如明暗对比、色彩对比、形态对比等,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在色彩的运用上,敦煌壁画多采用渐变、渲染、点彩等技法,以表现出光影效果和柔和的氛围。
比如,在《莲花雨菩萨》这幅作品中,作者采用了渐变的方法,在背景和菩萨的衣袂边缘呈现出一股从深到浅的色彩变化,呈现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不仅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更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敦煌壁画是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敦煌人民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
在涉及到宗教题材的壁画作品中,色彩的表现方式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和宗教气氛。
例如,在《摩尼双身佛》一幅作品中,作者使用了洁白的色彩来表现佛像的光彩雍容,黄色则是摩尼佛右侧身份为佛的化身的颜色,同时在背景中运用了五彩缤纷的色彩来展现天国的景象,充分表现了佛教的神秘气息和祥和美好的氛围。
总之,敦煌壁画的色彩是其不可缺少的艺术表现元素之一,其充满生命力和想象力的色彩运用方式,不仅展现出敦煌地域文化的特色,也反映了敦煌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追求。
通过欣赏敦煌壁画的色彩,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更能够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充满神秘和美好的文化世界。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7beff2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8.png)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而闻名于世。
这些壁画是在敦煌莫高窟中发现的,大多数创作于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
壁画的色彩丰富多样,包括红、蓝、黄、绿、白等多种颜色。
本文将初步探讨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
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色彩的明暗对比,二是不同颜色的搭配。
明暗对比是敦煌壁画中常见的一种色彩运用手法。
壁画中,常常使用明亮的色彩与暗淡的色彩形成对比,从而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壁画中的人物或物体往往采用鲜亮的颜色,而背景则较为暗淡。
这种明暗对比的色彩运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敦煌壁画中不同颜色的搭配也十分精妙。
在壁画中,红、蓝、黄、绿等多种颜色相互交织,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
不同颜色的搭配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红色常常被用来代表喜庆和热情,而蓝色则代表着宁静和神秘。
黄色则是壁画中常见的颜色,代表着光明和富有,常用于描绘宫殿、金字塔等场景。
绿色则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观,代表着生命力和希望。
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色彩运用手法外,敦煌壁画中还有一种独特的色彩运用方式,即金色的运用。
在一些壁画中,金色被大量使用,给人以华丽和奢华的感觉。
金色的运用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装饰性,还增强了观众的视觉体验。
敦煌壁画色彩的运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通过明暗对比、不同颜色的搭配以及金色的运用,壁画中的人物、物体和背景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不仅在当时是一次艺术的创新,也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研究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
![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研究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46f33a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2.png)
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研究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隋唐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们不仅在艺术价值上具有举世闻名的地位,而且在色彩运用上也给现代色彩设计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本文将从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特点、色彩意象、色彩构成等方面,探讨其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
一、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特点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鲜艳明亮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明亮鲜艳,有着浓郁的装饰性和视觉冲击力。
这与敦煌地处西北干燥荒漠地区,阳光充足,空气干燥的气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隋唐时期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繁荣、文化繁盛的时期,人们对于色彩的追求也更加强烈,这也是隋唐敦煌壁画色彩鲜艳明亮的重要原因。
2. 色彩对比强烈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对比强烈,常常出现黑白、冷暖、明暗等强烈的对比关系,这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而且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力。
3. 色彩层次分明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层次分明,常常采用明暗对比、层次递进等手法,使画面更加深邃、丰富。
同时,隋唐敦煌壁画也注重色彩的分区,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二、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意象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意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金色金色是隋唐敦煌壁画中最常用的色彩之一,它代表着权力、财富、尊贵等意象,常常用于绘制皇帝、官员、贵族等人物形象,以及宫殿、佛塔等建筑形象。
2. 红色红色是隋唐敦煌壁画中最具有魅力的颜色之一,它代表着欢乐、热情、喜庆等意象,常常用于绘制婚礼、宴会、节日等场景,以及女性形象、花卉等。
3. 蓝色蓝色是隋唐敦煌壁画中最神秘、高贵的颜色之一,它代表着清新、高雅、神秘等意象,常常用于绘制佛教形象、天空、水等。
4. 绿色绿色是隋唐敦煌壁画中最具有生机、活力的颜色之一,它代表着春天、生长、希望等意象,常常用于绘制植物、动物、山水等自然形象。
三、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隋唐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单色调隋唐敦煌壁画中常常采用单色调的色彩构成,即在一定的区域内只使用一种颜色,以达到简洁、明了的效果。
探寻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规律-文档资料
![探寻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规律-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824d1150912a2161479296e.png)
探寻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规律敦煌壁画闻名于世,其颜色使石窟艺术更加绚丽多彩。
这些经历了千百年的壁画至今仍然光彩鲜艳,金碧辉煌。
即使是非艺术专业人士也会为其华美艳丽而感动。
从艺术的角度来讲敦煌壁画属重彩画,丰富的色彩是体现其内容的基本元素,因此对敦煌壁画色彩的研究尤其必要。
色彩是最大众的艺术语言,正如姚最所说:“赋彩鲜丽,观者悦情。
”敦煌壁画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
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壁画的色彩艺术也在不断地变化。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壁画色彩。
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会伴随着它特有的社会形态的出现,每一段社会时期的形态是不同的。
然而,能真实的反应和概括社会形态的是当时社会的社会文化,敦煌壁画在各个历史朝代所体现的不同内容,也是由复杂的历史原因影响的,比如当时的文学,绘画,宗教,和社会现象等。
敦煌壁画由于各个历史时期不同,这些洞窟里的壁画内容、风格、色彩以及所形成的绘画气氛有着极大的差别,而绘画中任何色彩效果的形成都必有色彩规律可遵循,鲜明醇厚的早期敦煌壁画色彩早期敦煌图案用色种类简单而又效果丰富,对比强烈而又统一和谐,色彩比较鲜明,整体色调倾向于暖色调。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黑、红、白、褐作为主色调,灰青灰绿为辅调,颜色种类不超过十余种,这一时期的红色绿色运用较多,有着明确的色相对比和冷暖对比关系。
图案中的红与绿为土红、石青、石绿,土红暗沉,石青明亮,有着较强的明度反差;而土红中含有褐色的成分,石青石绿中含有白色的成分,色彩纯度有所降低,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能得到对比强烈而又不失优雅和谐的色彩搭配效果。
“对比协调”是色彩结构中不可缺少而又不可分离的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
对比产生色彩的多样变化,而多样变化的颜色必须统一于和谐的色调之中,方能显出丰富美。
由此可悟出一条色彩相和的规律:过于纯净的补色对比容易艳俗,难以协调,而带有一定“调和色”素和“明度差”的“补色”对比是和谐的,。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324493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5.png)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敦煌壁画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以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绚丽多彩的色彩而闻名于世。
这些壁画是在唐代敦煌莫高窟中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状况,也展示了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风采。
本文将通过对敦煌壁画色彩的初步探究,来探讨敦煌壁画艺术的特点和意义。
敦煌壁画色彩的特点之一是丰富多彩。
敦煌壁画的绘制时间跨越了数百年,涵盖了唐代、五代十国、宋代等不同历史时期。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与中亚、西亚等地交流频繁,使得敦煌壁画受到了各种不同文化的影响。
这些文化的交融使得敦煌壁画的色彩丰富多样,包括红、黄、蓝、绿、黑、白等多种颜色,使得整个壁画色调鲜明、明快,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敦煌壁画色彩的另一个特点是鲜艳夺目。
敦煌壁画通常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的,绘图师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丰富的意境和内容。
敦煌壁画采用了鲜艳夺目的色彩,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许多敦煌壁画使用了大量的红色和黄色,这些颜色在壁画中显得特别鲜明明亮,使整个壁画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而蓝色和绿色则常被用来描绘天空和水,使得壁画更加绚丽多彩。
敦煌壁画色彩的运用也显示了古代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
敦煌壁画采用了装饰性的色彩,强调整体效果与和谐统一。
绘图师善于运用不同颜色的对比和搭配,以营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视觉效果。
他们经常使用明暗对比和色调对比来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
敦煌壁画色彩的运用也兼顾了保存性和表现性。
由于莫高窟的特殊环境条件,壁画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但仍然保持了较好的色彩和图案。
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仅在于美学审美上的追求,也考虑到了壁画的保存和传承。
敦煌壁画色彩的意义不仅在于美学艺术上的追求,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
敦煌壁画是唐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产物,其色彩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文化的多元与交融。
壁画中的色彩丰富多样,不仅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辉煌,还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壁画中描绘的足底图案、服饰细节等也显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21feefc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a.png)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以其丰富真实的题材、艺术技法和鲜明的色彩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
壁画的色彩,是敦煌独特艺术之一,极具个性化和神秘感。
敦煌壁画的色彩以明艳、鲜活、变化多样、对比突出等特点而著名。
例如,在壁画中,人物面部的表现与衣物、头饰等细节部分的描绘都十分精细,而色彩的运用更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唐代壁画中,色彩鲜艳、娇丽,层次感强。
唐代的壁画中通常采用花卉、瑞兽、神仙等主题,色彩以青、红、黄、白等为主,强烈的色彩对比使得绘画立体感十分强烈,其顺与逆的构成方式更显示出中国传统的审美风格。
随着回教文化的传入,五代至元代的壁画着色逐渐变得缄默低调,题材偏向宗教,图画中只标示少数必要的线条,以表达思想与情感。
这个时期的色彩运用,大多是以金色为主,以反映神秘、高雅、内敛等情感。
明清时期的敦煌壁画更加深入地表现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社会生活。
此时期的作品色彩也呈现了新的发展特色,以轻柔、丰富的渐变为主,更以明显的色彩降低了对比的使用。
此期人物形象更表现出柔美、华贵、伟岸、静穆之美。
在敦煌壁画中,色彩的运用始终有其独特的风格,其实也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地进行改变和升华。
所以可以看出,敦煌壁画不只是一幅简单的绘画作品,同时也是艺术史上的珍品,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代表。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4e9468b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7.png)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是我国独具特色的艺术珍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壁
画的色彩在整个敦煌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色彩的运用和变化两个方面初
步探讨敦煌壁画色彩的特点和魅力。
敦煌壁画的色彩变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法,它能够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和情感
冲击。
在敦煌的早期壁画中,色彩鲜明、渲染热烈,尤其注重玉石质感的表现;而在中期
和晚期的壁画中,颜色则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变化和发展,色彩的运用更加自由和丰富。
例如,晚唐和五代时期的壁画恢宏壮丽,色彩的基调更加深沉,但人物的头饰、衣袖等细节
部分则采用了更丰富的色彩,使人物更加栩栩如生。
总体而言,敦煌壁画色彩的魅力远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更是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文化意识的体现。
我们可以从敦煌壁画的色彩中看到古人
的智慧和美学追求,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开阔和深邃。
敦煌壁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丰富多彩的色彩更是对中国文化的一份珍贵贡献,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文化养分,学习它的艺术智慧,延续它的深厚文化传统。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a74e7f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e.png)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敦煌壁画是世界文化遗产,其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高超的艺术价值。
其中最为惊人的是其色彩,其色彩应用与组合展示着早期丝路文明的多元文化同化。
本文将探究敦煌壁画色彩的适应性与应用性,探索其在历史背景下的发展、进化和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吸收。
历史与艺术内涵敦煌壁画是唐朝时期的精华之一,因其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通往中亚和欧洲的重要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一个节点。
在唐代,它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中心之一。
敦煌的艺术文化传统在西域的发展历程中独具特色,它在历经汉、唐两朝之后出现了巨大的演化,并影响了中亚、东欧、中东等地。
这些壁画所绘制的场景涵盖了人类的生命历程,讲述了人类的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形成了独特而深刻的人类文化印记。
敦煌艺术是一种复合的、跨文化的艺术,它融合了印度、波斯、中华、多种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元素,代表了东西文化交融的精华。
在敦煌壁画中,色彩是人类视觉的核心,色彩对于表现主题极为重要。
敦煌壁画的色彩丰富多彩,其主色调为传统的暖色系,如黄、红、棕色,同时还使用一些较难表现的颜色,如蓝色、绿色、紫色等。
这些颜色的运用指示了历史文化的演化和社会文明进程。
色彩应用与组合敦煌壁画色彩的应用和组合多种多样,它们组合在一起象征着希望、和平、快乐等人类普遍的美好愿望。
初期的敦煌壁画色彩构图比较单调,但逐渐进入唐代后,出现了更为多彩、绚丽和协调的色彩,这就展示出了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和风貌。
敦煌壁画的色彩也展现了多元文化的同化。
这种同化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不同文化的交融和整合,同时又使得文化交往的效果更加明显,色彩应用和组合也经常出现增强调和谐、柔和、平凡美等美学特点。
在敦煌壁画中,深红、暗黄、金银等颜色表现了高尚、庄严和浓厚的宗教氛围。
蓝色是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象征,也代表海洋和天空,用这些颜色表示属于普世性的想象和情感。
另外,阳刻风格的敦煌壁画则更为绚丽,运用了鲜艳的色彩,如深红、绿色、蓝色、紫色等,呈现出艺术形象的丰富变化,使整个画面造型协调,色彩变化对比明显,快乐、幸福、鲜艳且清新自然,符合唐代社会春天的景象。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色彩研究古代绘技艺的探索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色彩研究古代绘技艺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7cabb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4.png)
敦煌莫高窟中的壁色彩研究古代绘技艺的探索敦煌莫高窟中的壁色彩研究:古代绘技艺的探索在中国甘肃省的敦煌地区,有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奇迹,那就是莫高窟,也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这个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的地方,以其独特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
在这些壁画中,色彩的运用是引人注目的,并且对于古代绘技艺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本文将研究敦煌莫高窟中的壁色彩,探讨古代绘技艺的发展。
1. 莫高窟简介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市城南25千米处的莫高山下,是一处各时期艺术遗产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艺术宝库。
莫高窟共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涵盖了洞窟、石窟和殿堂等不同类型的建筑。
其中最著名的是洞窟寺庙,其内壁绘有丰富多样的壁画,以及部分彩塑和佛像。
这些壁画大多创建于公元5至14世纪,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绘画和雕塑技术。
2. 壁画中的色彩运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其丰富多样的色彩闻名于世。
艺术家们巧妙地运用色彩来表达自然景观、人物形象以及宗教情感。
壁画中的色彩使用广泛,包括红、黄、蓝、绿等鲜艳的色调。
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艺术家们能够描绘出丰富多样的场景和情绪,使得壁画更加生动有趣。
3. 壁画中的颜料与制作技艺壁画色彩的运用离不开颜料的选择和制作技艺的熟练掌握。
敦煌莫高窟中使用的颜料主要来源于自然材料,如土矿石、植物、动物等。
这些原始材料经过加工和研磨之后,制成颜料。
同时,壁画的制作也需要各种不同的绘画技法,如边绘、平贴、透光、透视等技巧。
这些绘画技法的运用使得壁画呈现出立体感和逼真感,同时也展示了古代绘技艺的高超水平。
4. 壁画色彩的保护与修复由于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珍品以及遭受自然和人为破坏的情况,壁画的保护与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色彩保护与修复是壁画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专家们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确保壁画色彩的原始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会对受损的部分进行细致的修复,使壁画重新呈现其原始的光彩。
5. 对古代绘技艺的探索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所展示的色彩运用及绘制技巧,是对古代绘技艺的重要探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d0ca22c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e.png)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敦煌壁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其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敦煌壁画是指在中国西北甘肃省的敦煌莫高窟内所发现的一系列石窟造像。
这些壁画的年代跨度非常广泛,从五世纪至十四世纪,包括佛教、道教和其他宗教元素。
敦煌壁画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其中之一便是其色彩鲜艳,有着丰富的色彩表现。
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鲜艳的颜色。
敦煌壁画采用了具有很高饱和度的明亮颜色,如红色、蓝色、绿色等等。
这些颜色的饱和度很高,具有很好的艳丽效果。
其次是对比鲜明的色彩使用。
敦煌壁画在颜色运用上,十分注重对比。
对比明显的颜色组合,使整个画面变得更加鲜活和生动。
例如,在一个画面中,深色和浅色、明亮和暗淡的颜色相互对比,呈现出非常好的视觉效果。
最后是配色的巧妙运用。
敦煌壁画中的色调,整体给人以和谐、和睦的感觉。
在宏大的场景上,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以达到画面的整体效果和协调。
例如,周围尘土飞扬的土壤下或山谷内,十分富有质感的灰色和黄色的梯度变化合理地塑造出无尽广阔的自然景象。
许多人认为,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技巧与欧洲中世纪壁画或图案设计有些相似。
类似于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平面艺术,敦煌壁画也是以谷物和几何图形为基础,因此也有着良好的设计需求。
在敦煌壁画中,将花卉和几何纹样组合在一起的使用也证明了其设计的高超。
敦煌壁画的色彩表现,不仅给人以直观印象,也反映了一种文化和观念。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颜色的运用是有着种种含义的。
例如,红色象征着红利、热情、活力和血等。
至于黄色,它则往往被视为一种祥和的颜色,具有正性作用。
敦煌壁画中的颜色和纹样的设计,既固有了中国丰富的文化传统,又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宇宙真理的开拓探索。
最后,可以说,敦煌壁画的色彩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壁画的色彩以其艳丽和巧妙运用的技巧,使整个壁画展现出丰富的生命力和巨大的能量。
同时,敦煌壁画的色彩方案也表明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颜色运用的思考方式。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56dd40c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2.png)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题材内容而闻名于世。
而壁画色彩的运用也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敦煌壁画色彩进行初步探讨。
敦煌壁画色彩丰富多样,包括红、黄、绿、蓝、白等多种色彩,这些色彩的运用丰富了壁画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红色在敦煌壁画中的运用尤为突出。
红色是敦煌壁画中最常见的颜色之一,常用于绘制人物的面部、嘴唇、鼻子等部位,以及鲜花、彩云等物象的表现。
红色鲜明热烈,给人以热情、喜庆的感觉,也突出了敦煌壁画的华丽和艳丽。
除了红色,黄色也是敦煌壁画中使用较多的颜色。
黄色常被用于绘制人物的肌肤、衣物等部分,或是描绘阳光、金饰等。
黄色给人以明亮、温暖的感觉,使人心情愉悦,也突出了敦煌壁画的明亮与温馨。
绿色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广泛的运用。
绿色一般用于描绘植物、山水等自然景物,以及玉树琼花等神秘的幻境。
绿色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活力。
在敦煌壁画中,绿色的使用使得景物显得更加繁茂、生动,增强了壁画的自然感和现实感。
蓝色在敦煌壁画中也有一定的运用。
蓝色常被用于描绘水、天空、云彩等,给人以清澈、深邃的感觉。
在壁画中,蓝色常常与绿色相结合,使得山水与天空更加和谐,也突出了敦煌壁画的开阔与远大。
敦煌壁画色彩的运用丰富多样,各种颜色相互衬托、交相辉映,使得壁画更加鲜艳、生动。
色彩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敦煌壁画的视觉效果,也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敦煌壁画色彩的初探只是对其艺术魅力的一个小窥,深入研究与探索将会发现更多令人惊叹的艺术之美。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ad4628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d.png)
敦煌壁画色彩初探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丰富鲜明的色彩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而闻名于世,引发了人们浓厚的艺术兴趣和学术研究。
敦煌壁画的色彩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调色板,包括红、黄、蓝、绿、白、黑等颜色。
这些颜色在壁画中运用得恰到好处,既能表现形象的真实性,又能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敦煌壁画中的红色鲜艳明亮,代表着热情和喜庆,常用于塑造人物的服饰、器物的装饰等。
黄色则象征着金贵和尊贵,常用于描绘王侯贵人和神仙的衣饰。
蓝色和绿色则被用来表现大自然的景象,如天空、山水等。
白色代表纯洁和清白,常用于表现神明和仙境。
黑色则往往用来描绘鬼神和黑暗的世界。
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主题和情感。
黄色和金色是敦煌壁画中最重要的颜色之一,它们在壁画中的运用往往与权力和尊贵有关。
在描绘王侯和贵族女性时,常用黄色和金色来装饰衣饰和饰品,以显示其高贵和富有。
而红色则被广泛运用于表达喜庆和热情,如在喜庆的宫殿场景中,红色装饰和鲜红色的绸缎经常出现。
黄、红、蓝、绿四种颜色在壁画中的几何排列也是一种独特的色彩组合,被称为“四旺色”。
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还存在着一些独特的特点。
它们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颜料,称为“丹砂色彩技法”。
这种颜料由铁矿石煅烧而成,具有明亮的红色,不易褪色,能够长久保持壁画的色彩鲜艳。
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运用非常线条化,即同颜色的不同色调通过线条的描绘来表现。
这种线条化的色彩运用在表现物体形象的也提高了壁画的装饰效果。
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运用还经常使用对比和层次的手法。
对比手法是指通过冷暖色、明暗度、明度饱和度等方面的反差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层次手法是指通过色调的透明性、厚重感等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增加图像的层次感和深度。
敦煌壁画的色彩不仅仅是装饰性的,更是表达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敦煌壁画绘制的时代跨度很长,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05一、敦煌壁画简介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甘肃省西端的敦煌市,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个名叫乐尊的和尚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
在莫高窟中至今仍保存着壁画45000多平方米,其中的许多壁画在经历了悠久的历史之后仍然满壁生辉。
壁画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是十多个朝代东西方文化碰撞出的精彩艺术火花,主要的题材类别有佛、菩萨、金刚力士和佛教故事画、供养人像建筑画等。
敦煌壁画的颜色也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风貌,壁画根据颜料的更新、思维的提高和意境的升华分别展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
根据统计其中的颜色大致可分为十几种,同时在色彩的运用上结合了东西方色彩的观念,呈现出鲜明的自身特点。
二敦煌壁画色彩特点(一)敦煌壁画早期色彩特点敦煌的壁画在早期,工匠绘制壁画普遍使用的是晕染法,因为晕染法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立体感。
所谓晕染法,是由西域传播到中土的绘画技法,用色以由深到浅的方式沿着所绘物体轮廓从外到内上色,使得描绘的物体会有明显的体量感,用明暗来塑造物象。
敦煌的壁画早期就是采用这种西域式技法,出现层次分明、人物立体、效果柔和、色彩鲜明的绘画风格。
在北魏时期敦煌壁画又出现由我国中原地区传播而来的传统绘画的方法“染色法”。
在北魏时期的敦煌壁画中,有的人物形象就是用这种技法。
这是为了适应信徒的欣赏习惯,扩大佛教的影响,佛教绘画必须在民族绘画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至此形成了北魏时期敦煌壁画浑厚、热烈的色彩效果。
(二)敦煌壁画中晚期色彩特点到了鼎盛的唐代,由于壁画是绘画的主要形式,壁画一度发展到高峰时期。
唐代敦煌壁画汲取传统的线描勾勒法和渲染着色方法,人物造型丰腴饱满、体态窈窕,线条飘逸如行云流水,写实明快,天衣随风飘动,颇有吴带当风的韵味,赋彩以石绿、赭石、黄色为主,形成了“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早期的粗犷质朴已消失,体现了唐代佛教绘画民族化的特色,显示出一种崭新的风貌。
墙面以赭色做底,敦煌莫高窟的第77、205、209、244、322窟的《说法图》在造型晕染以及装饰上都出现了一些新画风,人物的感染力进一步增强。
窟中壁画一般是先用线勾勒,然后添彩,加以红、黄、绿、赭、紫等颜色绘制,体现出恢弘博大的鼎盛气象。
五代以后,莫高窟的艺术进入了晚期,虽然不如早期的生机勃勃,中期的富丽堂皇、绚丽多彩,但在内容、题材、技法和形式上仍然有所发展。
色彩在白描底子上是以红绿对比为主要色彩的暖色调,红色占多数画面,并与浅绿色、灰青色形成的冷色调形成对比,共同构建画面的和谐关系,用黑色进行人物头部的描绘构成画面色彩的中心,引人注目。
如第36窟的《普贤菩萨》,黑色占据着主要地位,并且用量很少,红绿对比的鲜明色占据着画面的大部分。
三、敦煌壁画色彩构成绘画中的任何颜色使用所形成的色彩效果,必然是有色彩规律在其中的,这是因为绘画作品的色彩美感是通过作品的色彩效果来表现的。
敦煌壁画之所以给人美感,是因为其色彩的搭配组合等符合形式美法则,洞窟建造的特殊性决定了壁画的装饰性。
敦煌壁画采用图案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绘画形式上的统一效果。
南齐谢赫著有《画品》一书,提出了“六法”,其中之一便是“随类赋彩”,其中的“类”是指被描绘的物象,而“赋彩”则是指运用色彩,可以根据客观规律也可主观地运用色彩。
按主观意愿用色,这样才有真实的效果。
而敦煌石窟中大量的青色、金色、红色等颜色是“随”哪一类而赋彩呢?没有人见过佛国世界,因此这些颜色的搭配是画家根据主观意向搭配的,同时基于当时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些创造性的活动也与西域的民俗民风有关,包括其使用的颜料等。
(一)颜料敦煌壁画所采用的颜料大致有四种,分别为天然矿物质颜料、植物颜料、人工合成颜料、混合颜料。
于非闇写的《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中描绘了矿物质颜料的分类、产地、成分等。
其中,红色颜料中朱砂、铅丹、红土等较多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创作的壁画。
作为单一颜料,红土的使用比较突出,隋唐之后朱砂和铅丹等红色颜料被广泛使用。
入宋以后,赤色中少量加入雄黄。
但从颜料上看,赤色是壁画中最为本土的颜色,用料最多非朱丹莫属,因为在敦煌各敦煌壁画色彩初探殷殷超摘要:敦煌石窟壁画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其色彩风格的演变反映了中国色彩体系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不少优秀画作无论在颜料的材质,还是在颜色的使用技巧方面都相当“品高艺精”。
文章从敦煌壁画的早中晚期特征以及色彩构成方面探究敦煌壁画的色彩特点。
关键词:敦煌壁画;色彩风格;色彩构成141【美术广角】窟中,所有人物肤色几乎都是朱丹调白而成。
青色有石青、空青、沙青、曾青、扁青等色,因为隋唐之前大量应用青金石,其中大多是由外国运输而来,之后也有来自西方的群青,所以青色是敦煌壁画中中西合璧的有力证明。
黄色以土黄、石黄、雄黄、雌黄等色为主,还有植物染料藤黄。
以现在的褪色程度看来,初绘成的壁画金碧辉煌,多半与用黄用金的效果有关。
这些颜料既有来自于敦煌本地的,也有部分来自西域和中原的,还有取自藏地的颜料。
这些不同种类、不同产地的颜料,通过画工不同比例的调配,在敦煌壁画中展现出了和谐而又丰富多彩的效果,在色彩形式观念上融合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色彩观,赋色和谐多彩,形成了壁画色彩的民族特色。
(二)色彩结构在敦煌壁画中,之所以能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感觉,是在于它的色彩总体补色结构以及局部的补色结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补色是人的视觉平衡所产生的心理反应。
当人看到一种纯度较高的颜色时,在大脑的平衡下,会自动补充自然光的其他颜色,用以补充对自然光的感觉,这种现象在人类刚开始进行艺术创作时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后来画家开始有意识地将互补色运用到绘画创作当中。
敦煌壁画用运较多的互补色是红绿、蓝橙、黄紫。
如红绿对比,可以在第254窟《萨埵那太子本生图》中这幅壁画中看到,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灰黑色,在初绘时为红色和石绿色,所以肯定为红绿色的对比结构,而且两种颜色在当时的明度较高且都相近。
当时的工匠更多的是运用近补色,即一种颜色中略有变化,因为当时的工匠是依靠本能找到补色结构,而不是像现在画家会在画面中加入各种相对的补色。
色相对比是中国传统绘画设色的主要方法,可以营造出庄重稳定的视觉效果。
在敦煌早期的壁画中,由于时间使大部分壁画失色,加上其绘画方法受外来影响,所以画面的色相对比不明显,到后来的隋唐时期,受中原画风的影响,色彩对比才明显起来。
壁画中在绿色与土红色的强烈对比之下,采用了色相晕染、渐变的装饰方法,使得色相对比强度减弱,形成细腻而柔和的变化。
敦煌壁画色彩出现了许多同类色的组合,诸如赭石、土红、橙色、土黄。
另外,石青、石绿、蓝色等偏冷的类似色相产生出色彩统一调和的视觉美感。
例如:北周的洞窟,色相上为蓝紫色和橙黄色对比,效果华丽夺目、明快艳丽,但还是给人粗犷原始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对比过强、调和不足;隋代的洞窟,色相对比比较强烈,色彩效果丰富,使用了较多的黑色、棕色、暗红色等,配以蓝色、白色,色彩深暗而对比强烈,使人感到深沉、浑厚、雄伟;初唐的洞窟以暗红色配以白色、绿色,表达出了鲜亮有力、稳重而又灵活的感觉。
敦煌壁画在色彩明度上多以中调为主,对比适宜,没有刺目的感觉,在高调中色彩的组合也只是使用了小面积的低明度色。
从色彩明暗对比看,敦煌壁画的色彩配置中,底色与人物形象的明暗距离较大,在相近的物体上,明度又相对接近,这是因为变色加强了总体色彩的明暗对比。
人物中的色彩晕染如今都变为了黑灰色,却又形成了局部的明暗对比,可见当时的画工并非有意识地运用理性的明暗对比,但在自然的状态下形成了明暗的色彩对照,例如北周的第428窟,图中表现人物的颜色与底色的土红色中包含着不同程度的明度差异。
北魏的洞窟,大面积不同明度层次的灰色,配上白色和不同彩度层次的蓝色,整个画面使人感受到统一、文静、含蓄,稳重中显生动,高雅而又活泼。
(三)色彩技法敦煌壁画的表现技法大致上有两种,一种是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另一种是西域传播来的绘画技法。
这两种绘画技法的融合使得敦煌壁画营造出的效果既丰富又独具特色。
敦煌壁画在用笔上归类于工笔重彩,但是在工整的基础上又体现出了写意的画风,在各个时代的壁画中不难发现没骨法。
在填色时也十分讲究,比如隋代的洞窟中,在底色上随意地斜刷着褐色,笔触十分清晰有动感。
在敷金方面,壁画从北魏到元代,对于金色的运用都十分广泛,敷金主要有贴金、描金等。
在早期的壁画中,表现人物肌肤的染色方法几乎都是运用从西域天竺传播而来的晕染法,这种方法是用同色相的颜色做不同程度的晕染,用以表现立体感。
在敦煌壁画中大多使用淡红色叠染皮肤表面,用白色表现鼻子、眼部,体现凹凸感。
如北周的428窟,人物形象的鼻、眼最高处是白色,额头处是浅灰色,其他凹进部位是深灰和黑色,依次从高到低运用不同的颜色明确地表现了面部的立体感。
四、结语敦煌壁画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的有很多。
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从魏晋时期开始就遵循中国古代用色传统,并历经几个朝代的演变发展,经历了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从确立到成熟的过程。
从20世纪初,敦煌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去研究、保护,研究敦煌壁画的线条、构图、内容、临摹等方面。
本文仅从色彩方面入手进行了较粗略的研究,之所以粗略是因为随着研究的进行,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从敦煌壁画的整体来看,每个时期都体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在画风、色彩、线条等方面都有所区别。
参考文献:[1]王荔.未尽的敦煌壁画色彩研究[J].新美术,2016(5).[2]陈江晓.敦煌石窟壁画色彩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3]李康敏,王霞.浅析敦煌壁画“色彩”[J].中国民族博览,2016(11).[4]潘淑娴.浅谈敦煌壁画的底色[J].品牌,2015(1).[5]广元.论中国壁画艺术的色彩成就[J].齐鲁艺苑,1991(3).[6]周大正.敦煌壁画与中国画色彩[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7]叶康宁.壁画艺术:宫室华彩[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142。